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 光伏电池

1.1.1 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

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于电子,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数载流子。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等,磷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因此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浓度高于空穴,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无论是P型半导体还是N型半导体,整个硅晶体中的正负电荷数量是相等的,是电中性的。

3.PN结

采用特殊制造工艺使硅半导体的一边为P型半导体,另一边为N型半导体。由于在P型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高于电子浓度,而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浓度高于空穴浓度,因此,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的交界面存在空穴和电子的浓度差。多数载流子会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运动,这种由浓度差引起的多数载流子运动称为扩散运动,扩散运动的结果是在交界面P区一侧失去空穴留下不能移动的负离子,在N区一侧失去电子留下不能移动的正离子。这样,在P型硅半导体和N型硅半导体交界面的两侧出现了由不能移动的正负离子形成的空间电荷区,称之为PN结。空间电荷区中产生了一个从N区指向P区的电场,该电场由多数载流子扩散而形成,称为内电场。空间电荷区中没有载流子,所以空间电荷区也称为耗尽层。如图1所示是半导体PN结的结构示意图。

图1 半导体PN结的结构示意图

PN结中的内电场力会使P区的电子即少数载流子向N区运动,同时使N区的空穴即少数载流子向P区运动,少数载流子在内电场力的作用下的运动称为漂移运动。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的方向是相反的,起初,空间电荷区较小,内电场较弱,扩散运动占优势。随后空间电荷区不断扩大,内电场增强,对多数载流子扩散的阻力不断增大,多数载流子扩散运动逐渐减弱,然而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不断增强。最后,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空间电荷区的宽度相对稳定,流过PN结的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总电流保持为零。

1.1.2 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电池是半导体PN结接受太阳光照产生光生电势效应,将光能变换为电能的变换器。当太阳光照射到具有PN结的半导体表面,P区和N区中的价电子受到太阳光子的冲激,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的束缚产生电子和空穴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被太阳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多数载流子在半导体中复合,不呈现导电作用。在PN结附近P区被太阳光子激发产生的电子少数载流子受漂移作用到达N区,同样,PN结附近N区被太阳光子激发产生的空穴少数载流子受漂

移作用到达P区,少数载流子漂移对外形成与PN结电场方向相反的光生电场,一旦接通负载电路便有电能输出。图2是光伏电池受光线照射引起光生电势的示意图,①是光伏电池表面被反射的光线;②是太阳光子进入光伏电池表面,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在没有到达PN结时被复合;③是太阳光子到达PN结附近,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少数载流子在PN结漂移的作用下,产生光生电势;④是太阳光子到达光伏电池深处,远离PN结,激发产生的电子和空穴在没有到达PN 结时被复合,与②情况类似;⑤是被光伏电池吸收,能量较小不能激发电子和空穴的太阳光子;⑥是被光伏电池吸收且透射的光子。

图2 太阳光照射半导体产生电子和空穴的示意图

图2比较清楚地描述了光伏电池的电势是PN结附近由太阳光子激发的电子和空穴少数载流子通过漂移形成的,PN结附近的电子和空穴少数载流子通过漂移,电子流向N区,空穴流向P区。从外电路来看,P区为正、N区为负,如果接入负载,N区的电子通过外电路负载流向P区形成电子流,进入P区后与空穴复合。我们知道,电子流动方向与电流流动方向是相反的,光伏电池接入负载后,电流是从电池的P区流出,经过负载流入N区回到电池。

1.2 硅型光伏电池的电特性

1.2.1 等效电路

硅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如图3(a)所示。其中,I ph是光伏电池输出的电流,也称为光生电流,I ph值正比光伏电池的面积和入射光的辐照度,1cm2光伏电池的I ph值约为16~25mA/cm2。环境温度升高,I ph值会略增大,温度每升高1oC,I ph 值约上升78μA。I D是暗电流,是指光伏电池在无光照下由外电压作用下PN结流过的单向电流,无光照下的光伏电池的特性类似普通的二极管的特性。R s是串联电阻,主要由光伏电池的体电阻、表面电阻、电极导体电阻、电极与硅接触电阻等组成,阻值小于1Ω。R sh是旁路电阻,主要由光伏电池表面污浊和半导体晶体缺陷引起的漏电阻,一般为几千欧姆。

R s和R sh是光伏电池的固有电阻,相当于光伏电池的内阻,因串联的R s值很小、并联的R sh值比较大,在进行电路分析和计算时,它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硅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相当于一个恒流源I ph和二极管并联,如图3(b)所示。

硅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还应含有PN结形成的结电容和其它分布电容,通常光伏电池只有直流分量而没有高频交流分量,因此,这些电容可以忽略不计。

(a)(b)

图3 硅型光伏电池的等效电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技术方案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五寨县恒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04月20日

项目背景: 本项目产品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是离网用户最佳的独立电源系统。 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是当前最广泛应用独立电源系统。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的广泛应用在于它的合理性。 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来源,太阳照射着地球的每一片土地。风能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如沙土地面、植被地面和水面)对太阳光照的吸热系数不同,在地球表面形成温差,地表空气的温度不同形成空气对流而产生风能。因此,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很小,晚上太阳落山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而风能加强。在夏季,太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太阳光强度弱而风大。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资源条件最好的独立电源系统。单独的风机或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对蓄电池组充电时间较短,蓄电池组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而导致蓄电池组的损坏。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充电时间较均衡,能够保证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状态,提高蓄电池组的充电质量并延长了蓄电池组的寿命。 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充电特性不一样,风机的充电特性较硬,而光伏电池的充电特性较软,风光互补电对激活离子运动,防止蓄电池极板硫化有好处,可延长蓄电池组的寿命。 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储能和逆变系统能够共用,且风机的单位造价只有太阳能电池的三分之一左右,因此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造价能够降低。同时,由于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时间上互补,能够减少储能的蓄电池组

(整理)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 光伏电池 1.1.1 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型半导体。在P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于电子,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数载流子。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等,磷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五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因此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型半导体。在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浓度高于空穴,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无论是P型半导体还是N型半

GZ-047-“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高职组)

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GZ-047 赛项名称: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 英语翻译:Installation and Commissioning of Hybrid Wind/PV Power Generating System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制造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检验和展示高职院校能源产业、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等相关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以及学生的通用技术与职业能力,引领和促进高职院校与本赛项相关专业的教学改革,激发和调动行业企业关注和参与教学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三、竞赛内容 本竞赛由技能、综合素质二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技能部分占权重95%,职业素养部分占权重5%。竞赛时间为4小时。具体见表1。 表1 竞赛内容、时间与权重表

(一)技能竞赛内容 技能竞赛4小时,在KNT-WP0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平台上进行。 竞赛内容涉及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的安装、接线、测试、编程、调试、故障排除、分析等实训考核以及职业素养考核。根据任务书,完成以下操作内容: (1)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的安装。光伏电池伏安特性的测试。 (2)光伏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3)光伏电池组件对光跟踪的程序编制和测试。 (4)蓄电池组充放电工作参数的测试、保护电路测试。 (5)光伏供电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6)风力供电系统的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可编程序控制器、传感器、智能仪表、继电器等器件的安装、接线和测试。 (7)风力发电机的输出特性测试。 (8)逆变器工作参数测试。 (9)逆变系统相关电路的绘制与分析。 (10)逆变负载的组建。 (11)监控系统组态界面的设计与操作。 (12)通信系统的相关参数设置与测试。 (13)系统的故障排除。

KNT-WP01型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1解析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技 术 方 案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3年2月26日

第一部分:技术参数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一、概述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使用的大赛设备是由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产品“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二、设备组成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1)、设备尺寸:光伏供电装置1610×1010×1550mm 风力供电装置1578×1950×1540mm 实训柜3200×650×2000mm (2)、比赛场地面积:20平方米 图1 KNT-WP01型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三、各单元介绍 1、光伏供电装置 (1)、光伏供电装置的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盒、水平方

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摆杆、摆杆减速箱、摆杆支架、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光伏供电装置 4块光伏电池组件并联组成光伏电池方阵,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2盏300W的投射灯安装在摆杆支架上,摆杆底端与减速箱输出端连接,减速箱输入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旋转时,通过减速箱驱动摆杆作圆周摆动。摆杆底端与底座支架连接部分安装了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摆杆位置的限位和保护。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由水平运动减速箱、俯仰运动减速箱、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组成。直流电动机旋转时,水平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东方向或向西方向的水平移动、俯仰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北方向或向南方向的俯仰移动,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光伏电池方阵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2)、光伏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参数为: 额定功率 20W 额定电压 17.2V 额定电流 1.17A 开路电压 21.4V 短路电流 1.27A 尺寸 430mm×430mm×28mm 2、光伏供电系统 (1)、光伏供电系统的组成 光伏供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源控制单元、光伏输出显示单元、触摸屏、光伏供电控制单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方案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方案

光伏发电系统在别墅中的应用方案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及意义 本项目拟先设计一个独立系统,安装在别墅屋顶上,用于演示光伏发电系统在别墅中应用的情况,为日后大面积推广提供参考。 1.2光伏发电系统的要求 本项目设计一个5kWp的小型系统,平均每天发电25kWh,可供一个1kW的负载工作25小时。能够满足别墅正常见电的需要(一般家庭每天用电量在10kWh左右)。 2.系统方案 2.1现场资源和环境条件 长春北纬43 °05’~45 °15’;东经124 °18’~127 °02’。长春市年平均气温 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2.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原理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 基本原理是光生伏特

效应原理, 也就是当太阳光照射在某些特殊材料上, 会引起材料中电子的移动, 形成电势差, 从而由太阳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这其中的特殊材料也就是光伏发电的的最基本元件被称为太阳电池半导体, 即太阳能电池(片), 它包括有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和薄膜电池等。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电池阵列、蓄电池、逆变器、控制器等几大部分组成, 由这些电子元器件构成的系统, 安装维护简便, 运行稳定可靠。白天太阳能电池组件将太阳辐射出的光线转变为电能, 储存在蓄电池里, 在夜间或需要时, 从蓄电池里将电能释放出来, 用于照明和其它用途。太阳能电池组件是发电设备, 蓄电池是储能设备, 控制器、逆变器是充放电控制保护和直交流变换设备。 2.3太阳能光伏发电主要部件 (1) 太阳能电池板: 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的辐射能力转换为电能,或送往蓄电池中存储起来,或推动负载工作。太阳能电池板的质量和成本将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质量和成本。 (2)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控制器的作用是控制整个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对蓄电池起到过充电保护、过放电保护的作用。在温差较大的地方,合格的控制器还应具备温度补偿的功能。其它附加功能如光控开关、时控开关都应当是控制器的可选项。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 光伏电池 1.1.1 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Si)、锗(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电子-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报告资料

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 实验报告 课题名称: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与应用实验专业班级:12级应用光电子01 学生学号:1209040110 学生姓名:胡超 学生成绩: 指导教师:刘国华 课题工作时间:2015.6.1至2015.6.4

实验一、太阳辐射能的测量 下表是针对武汉市的日照情况,记录武汉市的某一天某一时段(每两分钟记 录一次)的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监测系统 瞬时值累计值 时间 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总辐射散射辐射直接辐射反射辐射净全辐射10:06 538 113 436 41 112 0.031 0.014 0.016 0.003 0.009 10:08 404 105 298 32 77 0.056 0.013 0.045 0.004 0.012 10:10 449 99 347 31 268 0.049 0.013 0.037 0.004 0.009 10:12 416 97 304 33 246 0.056 0.012 0.043 0.004 0.033 10:14 645 118 525 49 347 0.056 0.012 0.042 0.004 0.033 10:16 198 105 57 24 105 0.077 0.014 0.062 0.006 0.040 10:18 549 107 425 42 326 0.025 0.013 0.007 0.003 0.012 10:20 610 111 485 45 329 0.066 0.013 0.051 0.005 0.039 10:22 631 108 513 50 304 0.076 0.013 0.061 0.006 0.039 10:24 619 108 493 45 284 0.076 0.013 0.062 0.006 0.036 10:26 465 103 310 39 194 0.075 0.013 0.059 0.006 0.034 10:28 653 109 402 47 264 0.067 0.013 0.043 0.005 0.027 10:30 690 111 337 48 263 0.079 0.013 0.046 0.006 0.032 10:32 693 113 318 47 249 0.083 0.013 0.042 0.006 0.031 10:34 653 115 214 48 219 0.082 0.014 0.035 0.006 0.029 10:36 713 118 176 53 145 0.061 0.013 0.018 0.005 0.021 10:38 575 111 92 44 89 0.087 0.014 0.020 0.006 0.015 10:40 717 115 53 44 90 0.080 0.014 0.009 0.006 0.010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现状及发展状况(可编辑修改word版)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现状及发展状况 高洁琼 (ft西大学 ft西·太原030013) 摘要:本文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同时说明其应用前景。太阳能和风能之间互补性很强, 由这两者结合而来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 关键词: 风能太阳能风光互补系统 1.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基本要求以及优缺点 1.1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结构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控制器、蓄 电池、逆变器、交流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该系统是集风能、太阳能及蓄电池 等多种能源发电技术及系统智能控制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1.2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模式 风力发电部分是利用风力机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风力发电机将机械 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经过逆变器对负载供电;光伏发 电部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的光伏效应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然后对蓄电池充电, 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对负载进行供电;逆变系统由几台逆变器组成,把蓄电池中的直流电变成标准的 220v 交流电,保证交流电负载设备的正常 使用。同时还具有自动稳压功能,可改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质量;控制 部分根据日照强度、风力大小及负载的变化,不断对蓄电池组的工作状态进行 切换和调节:一方面把调整后的电能直接送往直流或交流负载。另一方面把多 余的电能送往蓄电池组存储。发电量不能满足负载需要时,控制器把蓄电池的 电能送往负载,保证了整个系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蓄电池部分由多块蓄 电池组成,在系统中同时起到能量调节和平衡负载两大作用。它将风力发电系 统和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以备供电不足时使用。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根据风力和太阳辐射变化情况,可以在以下三种模式下 运行:风力发电机组单独向负载供电;光伏发电系统单独向负载供电;风力发 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系统联合向负载供电。 1.3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缺点

【2019年整理】光伏发电实训系统.docx

KNT-SPV01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实验指导书 (2011 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 年 3 月

第一部分光伏发电系统基础 1.1光伏电池 1.1.1半导体与PN结 1.本征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是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种物质,纯净的半导体称 为本征半导体。制造半导体器件的常用半导体材料有硅( Si)、锗( Ge)和砷化镓(GaAs)等。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硅原子核最外层有四个价电子,硅晶体为共价键 结构,硅原子最外层的价电子被共价键束缚,在低温下,这些共价键是完好的,本 征硅半导体显示出绝缘体特性。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等外界激发时,共价键中的 某些价电子会获得能量,摆脱共价键束缚,成为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在原来的共 价键中留出空穴。这些空穴又会被邻近的共价键中的价电子填补,并在邻近的共价 键中产生新的空穴,空穴运动是带负电荷的的价电子运动造成的,其效果是带正电 荷的粒子在运动。可以认为,自由电子是带负电荷的载流子,空穴是带正电荷的载 流子。因此,本征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称为 电子- 空穴对,两种载流子都可以传导电流。通常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很低, 导电能力差。当温度升高或受到光照时,本征半导体中的载流子浓度按指数规律增 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也显著增加。 2.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 纯净半导体中加入了微量杂质,其导电能力会明显增强。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 入微量三价元素,如硼(B)等,硼原子核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空穴,因此掺入微量三价元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空穴浓度 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要依靠空穴导电的半导体称为P 型半导体。在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高于电子,空穴称为多数载流子,电子称为少 数载流子。在本征硅半导体中掺入微量五价元素,如磷(P)等,磷原子核的最外 层有五个价电子,在形成共价键时,就产生了一个自由电子,因此掺入微量五价元 素后,本征硅半导体中的电子浓度大大增加,半导体的导电能力明显提高,主 要依靠电子导电的半导体称为N 型半导体。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浓度高于空穴,电子称为多数载流子,空穴称为少数载流子。无论是P 型半导体还是 N 型半

光伏公司实习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光伏公司实习报告 篇一:光伏实习报告 光伏认识实习报告 太阳是能量的天然来源。地球上每一个活着的生物之所以具有发挥作用的能力,甚至于是它的生存,都是由于直接 或间接来自于太阳的能量。我们的地球处在离太阳差不多有一亿英里的地方。它所截取的辐射能少到难以置信(大约千万分之三),这么小的一点能量,实际上比整个世界目前现 有的发电能力还大十万倍。目前全世界尤其是工业发达国家开始感到能量短缺,因此,人们开始求助于太阳能,以解决能源危机。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从全球范围来看,产业链5个环节所涉及企业数量依次大幅增加,光伏市场产业链呈金字塔形结构。 在整个产业链中,硅料尤其是高纯度的硅料毛利率最高。

由于近年来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硅料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硅料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20XX年初从以工业硅为原料提纯后所得的多晶硅价格已经上涨至约300美元/公斤,部分高 纯度多晶硅甚至达到500美元/公斤。其次是硅片生产的利 润率较高,而组件生产和工程安装利润率最低,约为10%左右。 目前,大部分光伏企业的产品集中在硅片、电池片和电池组件,以及应用系统方面。硅料的利润增长点主要是来自高纯度的多晶硅,而纯度较低的工业硅(纯度为98%~99%)则价格极为低廉。工业硅料的生产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是产业链中高能耗、高污染的一环。工业硅料经提纯后得到高纯度的硅料(纯度在99.9999%以上)则价格高昂。高纯度硅料的供应商主要来自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公司。随着光伏产业的发展,这些公司有扩大高纯度硅料产能的趋势,如美国hsc公司(hemlocksemiconductorcorporation)的多晶 硅产能将从目前的1万吨增加到20XX年的1.45万吨,预计20XX年扩产至1.9万吨;另一家公司memc公司(memcelectronicmaterialsInc.)的产能也将由4900吨提高至20XX年的8000吨。 工业制作硅电池所用的单晶硅材料,一般采用坩锅直拉法制的太阳级单晶硅棒,原始的形状为圆柱形,然后切割成方形硅片(或多晶方形硅片),硅片的边长一般为10~15cm,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高职组) 答题纸(08)

2015年全国高职技能大赛 “康尼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 答题纸(08卷) 工位号: 比赛时间: 2015年06月

2.光伏电池组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测量 表1 光伏电池组件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的测量数据 光伏电池组件 灯1和灯2亮灯1亮 灯1亮且摆杆向东偏移 处于限位位置 开路电压 (V) 短路电流 (A) 开路电压 (V) 短路电流 (A) 开路电压 (V) 短路电流 (A) 1块 2块并联 2串2并 4.简述问题 (1)厂商在销售光伏电池板时,一般给用户提供光伏电池板的哪几个主要电参数? (2)在正常的工作条件下,随工作温度变化的光伏电池U-I特性曲线和P-U特性曲线如图3所示,简述光伏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与工作温度的关系。图3中的标幺值是物理量及参数的相对值即实际值与基准值之比;W/m2是光照度单位。 图3 相同光照度而不同工作温度的光伏电池组件特性(a)U-I特性;(b)P-U特性

2.绘制S7-200 CPU226输入输出接口图 图3 S7-200 CPU226输入输出接口图

7.光伏电池组件的输出特性测试 表5 摆杆垂直且灯1和灯2亮时的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测量值 组号电压U/V电流I/A功率P/W 组号电压U/V电流I/A 功率P/W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表6 摆杆垂直且灯1亮时的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测量值 组号电压U/V电流I/A功率P/W 组号电压U/V电流I/A 功率P/W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表7 灯1亮且摆杆向东偏移处于限位位置时的光伏电池组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测量值组号电压U/V电流I/A功率P/W 组号电压U/V电流I/A 功率P/W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SG-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 一、概述: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二、设备参数 KH-T11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主要由光伏供电装置、光伏供电系统、风力供电装置、风力供电系统、逆变与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MY-PV25 风光互补发电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各装置和系统具有独立的功能,可以组合成光伏发电实训系统、风力发电实训系统。 1、设备尺寸:光伏供电装置1610×1010×1550mm 风力供电装置1578×1950×1540mm 实训柜 3200×650×2000mm 2、场地面积:20平方米 三、设备组成: 1、光伏供电装置 (1)、光伏供电装置的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主要由光伏电池组件、投射灯、光线传感器、光线传感器控制盒、水平方向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摆杆、摆杆减速箱、摆杆支架、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微动开关、底座支架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光伏供电装置 设备由4块光伏电池组件并联组成光伏电池方阵,光线传感器安装在光伏电池方阵中央。2盏300W的投射灯安装在摆杆支架上,摆杆底端与减速箱输出端连接,减速箱输入端连接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动机旋转时,通过减速箱驱动摆杆作圆周

摆动。摆杆底端与底座支架连接部分安装了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摆杆位置的限位和保护。水平和俯仰方向运动机构由水平运动减速箱、俯仰运动减速箱、直流电动机、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组成。直流电动机旋转时,水平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东方向或向西方向的水平移动、俯仰运动减速箱驱动光伏电池方阵作向北方向或向南方向的俯仰移动,接近开关和微动开关用于光伏电池方阵位置的限位和保护。 (2)、光伏电池组件 光伏电池组件的主要参数为: 额定功率 20W 额定电压 17.2V 额定电流 1.17A 开路电压 21.4V 短路电流 1.27A 尺寸 430mm×430mm×28mm 2、光伏供电系统 (1)、光伏供电系统的组成 光伏供电系统主要由光伏电源控制单元、光伏输出显示单元、触摸屏、光伏供电控制单元、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西门子S7-200PLC、继电器组、接线排、蓄电池组、可调电阻、断路器、12V开关电源、网孔架等组成。如图3所示。(2)、控制方式 光伏供电控制单元的追日功能有手动控制盒自动控制两个状态,可以进行手动或自动运行光伏电池组件双轴跟踪、灯状态、灯运动操作。 (3)、DSP控制单元和接口单元 蓄电池的充电过程及充电保护由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及程序完成,蓄电池的放电保护由DSP控制单元、接口单元及继电器完成,当蓄电池放电电压低于规定值,DSP控制单元输出信号驱动继电器工作,继电器常闭触点断开,切断蓄电池的放电回路。 (4)、蓄电池组 蓄电池组选用4节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主要参数: 容量 12V 18Ah/20HR 重量 1.9kg 尺寸 345mm×195mm×20mm 3、风力供电装置 (1)、风力供电装置的组成 风力供电装置主要由叶片、轮毂、发电机、机舱、尾舵、侧风偏航控制机构、直流电动机、塔架和基础、测速仪、测速仪支架、轴流风机、轴流风机支架、轴流风机框罩、单相交流电动机、电容器、风场运动机构箱、护栏、连杆、滚轮、万向轮、微动开关和接近开关等设备与器件组成。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五寨县恒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7年04月20日

项目背景: 本项目产品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是离网用户最佳的独立电源系统。 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独立电源系统。风光互补独立供电系统的广泛应用在于它的合理性。 太阳能是地球上一切能源的来源,太阳照射着地球的每一片土地。风能是太阳能在地球表面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如沙土地面、植被地面和水面)对太阳光照的吸热系数不同,在地球表面形成温差,地表空气的温度不同形成空气对流而产生风能。因此,太阳能与风能在时间上和地域上都有很强的互补性。白天太阳光最强时,风很小,晚上太阳落山后,光照很弱,但由于地表温差变化大而风能加强。在夏季,太阳光强度大而风小,冬季,太阳光强度弱而风大。太阳能和风能在时间上的互补性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资源上具有最佳的匹配性,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资源条件最好的独立电源系统。单独的风机或太阳能发电系统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对蓄电池组充电时间较短,蓄电池组长时间处于亏电状态而导致蓄电池组的损坏。而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充电时间较均衡,可以保证蓄电池组处于浮充状态,提高蓄电池组的充电质量并延长了蓄电池组的寿命。 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充电特性不一样,风机的充电特性较硬,而光伏电池的充电特性较软,风光互补电对激活离子运动,防止蓄电池极板硫化有好处,

可延长蓄电池组的寿命。 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储能和逆变系统可以共用,且风机的单位造价只有太阳能电池的三分之一左右,所以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整体造价可以降低。同时,由于风机和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时间上互补,可以减少储能的蓄电池组容量,使发电系统造价降低。经济上更趋于合理,随着我国4G通信网的开通,可实现大范围的无线传输图像资料,风光互补监控系统将在森林防火、防盗猎监控、城市乡村的防犯罪监控、古墓群的防盗墓监控、边防地区的防偷渡监控、生态保护区的防盗猎监控、旅游地区的安全监控和矿产资源的防乱开采监控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监控系统体系不仅能大大降低管理成本,而且能实现有效及时和安全的防护体系。对降低森林火灾,减少资源破坏,提高破案率都有非常极的意义。技术的进步可以促进社会管理手段的进步,同时,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才能进一步促进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技术方案 1、设计依据: 系统应用地点资源条件要求: (1)平均风速3.5m/s以上地点; (2)太阳能资源属Ⅲ类以上可利用地区。

模拟“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装置概要

模拟“太阳能”光伏发电实训装置 摘要:在全球能源形势紧张,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健康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新的能源,以求得可持续发展和日后的发展中获取优势地位。太阳能以其清洁、环保、源源不断、取之不尽、安全等显著优势,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关注、研究的重点。在近几年,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利用太阳能的鼓励、支持、发展的政策,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迅速发展并已进入了职业技术院校的教科书,作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演试和实训所用的仪器、设备也急需跟上去。 关键词:太阳能实训装置教学 据我所了解,现在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中,这种演示试验设备几乎是空白,因为购置费太贵,每台费用约近25万元左右。 本文介绍一种投资少、结构简单、表达清晰,学生操作一遍就能很快领会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的演示实训装置。有关这方面的教学老师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投资费用可控制在几万以内。光伏发电实训装置主要是: (1)模拟太阳能光源及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控制装置。 (2)能量转换存储系统。 (3)电流逆变及负载系统。 (4)监控电流能量显示系统。 1、模拟太阳能光源及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控制装置 由3盏300瓦投射灯排成一条直线间距约0.25米,作为太阳能光源,中间一盏灯作为中午照射的太阳,两边两盏灯分别作东升西落的太阳,灯的光照度强弱可控制。光伏电池板约1平方米左右,用支架安装在灯泡的下面约0.5米处,让投射灯泡的投射光源充分的照射在光伏电池板上,光伏电池板可以上下升降,也可以任意翻转,这样可调节投射灯投射在光伏电池板上的光照强弱。上下移动光伏电池板与投射灯的照射距离或改变投射灯泡的投射角度与控制投射灯光照度的强弱都可以改变光伏电池所获的电能的大小。

风光互补发电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概述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常规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各国纷纷开始根据国情,治理和缓解已经恶化的环境,并把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发展过程及现状 最初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是将风力机和光伏组件进行简单的组合,因为缺乏详细的数学计算模型,同时系统只用于保证率低的用户,导致使用寿命不长。 近几年随着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保证率和经济性要求的提高,国外相继开发出一些模拟风力、光伏及其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大型工具软件包。通过模拟不同系统配置的性能和供电成本可以得出最佳的系统配置。其中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和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合作开发了hybrid2应用软件。 hybrid2本身是一个很出色的软件,它对一个风光互补系统进行非常精确的模拟运行,根据输入的互补发电系统结构、负载特性以及安装地点的风速、太阳辐射数据获得一年8760小时的模拟运行结果。但是hybrid2只是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软件,本身不具备优化设计的功能,并且价格昂贵,需要的专业性较强。 在国外对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设计主要有两种方法进行功率的确定:一是功率匹配的方法,即在不同辐射和风速下对应的光伏阵列的功率和风机的功率和大于负载功率,只要用于系统的优化控制;另一是能量匹配的方法,即在不同辐

最新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使用手册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使 用手册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 使用说明书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指定设备) 南京康尼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3月

本使用说明书配系统使用光盘。在使用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之前,请仔细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和系统使用光盘。

目录 1.1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简介 (4) 1.2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和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4) 1.3 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 (6) 1.4 离网逆变负载系统 (7) 1.5 监控系统 (8) 2.1 GE PLC的工作任务 (9) 2.2 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的工作任务 (16) 2.3 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的工作任务 (44) 2.4 监控系统的工作任务 (52) 附件1: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电气原理框图 附件2: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电气原理框图 附件3:接线图

1.1 KNT-SPV01 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简介 KNT-SPV01光伏发电实训系统由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离网逆变负载系统、监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 (a)(b)(c)(d)(e) 图1 光伏发电系统 (a)光源模拟跟踪装置 (b)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c)能量转换控制存储系统 (d)离网逆变负载系统 (e)监控系统 1.2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和光源模拟跟踪控制系统 1.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 光源模拟跟踪装置由4块太阳能电池板组件、3盏300W投射灯、追日跟踪传感器、X和Y方向运动机构、直流电动机和支架组成。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主要参数: 额定功率 20W

景观灯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改进

第37卷第3期2 0 1 4年5月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 Vol.37No.3 May.2 0 1 4 文章编号:1000-1573(2014)03-0115-03 DOI:10.13320/j.cnki.jauh.2014.0075景观灯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改进 祁丙宝, 孙维连, 王会强, 孙 铂 (河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北保定071000) 摘要:目前国内风光互补系统快速发展并应用在了各个行业,本研究针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在运行当中容易出 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以达到优化系统的目的。对一些关键电气元件进行有效控制,基于光源随动系统和最 大功率补偿的技术,提高了有效光照时间和系统的稳定性,并且创新性的把此系统应用在了日常生活当中的景 观灯上,为景观灯提供了单独的电源供应系统,简化了工序,降低了成本,是节能环保的一个具体实践应用。 关 键 词:光源随动控制;功率给定;风光互补;节能环保 中图分类号:TK511文献标志码:A Wind/PV hybrid system application and the improving on landscape lights QI Bing-bao,SUN Wei-lian,WANG Hui-qiang,SUN Bo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 071001,China) Abstract:Optimized wind/PV hybrid system has an effective control over some key electricalcomponents.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light source servo system prolongs effective illumina- tion time to make it operate safely and stably.At the same time,the system is innovatively ap- plied to daily landscape lights to provide them separated power supply system.Working proce- dure is simplified and cost is reduced.Therefore,this is a specific application to save energy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Keywords:light source servo system;power of given;wind/PV hybrid system;energy conser- 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风能和太阳能作为一种能源多样化,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代表,已经被社会认可,而且两者具有天然的匹配互补性[1-2]。针对风能与太阳能的特点,指出风力与太阳能互补发电比单一发电方式更优越,并介绍风力与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的研究现状及进一步发展所要做的努力[3]。 传统的风光互补照明系统虽然直接应用了风光互补技术,但是因为受气候,地势的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系统的工作效率都不够理想,仍然需要连接电网。如果建立单独的电源供应系统不仅加大了施工难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投入成本。因此,要解决长期稳定的可靠供电、不建输电线路、也不做挖路埋线工程,就必须学会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4]。本研究在分析小型风光混合发电系统的运行结构以及混合发电系统各种控制策略的基础上,选定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优化改进,并把其应用于生活当中的景观灯,以期解决传统风光互补照明系统中存在的问题。 收稿日期:2013-10-28 作者简介:祁丙宝(1987-),男,河北省张家口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研究. 通讯作者:孙维连(1956-),男,教授,主要从事机械设计和材料方面的研究.E-mail:bd999@eyou.com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光伏发电并网系统Simulink仿真实验 报告电气工程学院 王安20 一.光伏发电系统基本原理与框架图 基本原理为:光伏阵列接受太阳能产生直流电流电压,同时电流电压受光照和温度的影响,而后经DC\DC(BOOST升压电路)转化将电压升高,再经DC\AC逆变产生交流电压供给负载使用。在这中间需要用MPPT使光伏电池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处。 二.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的能量转换器件是太阳能电池,又叫光伏电池。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光生伏打效应。光伏电池应用P-N结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 Effect)将来自太阳的光能转变为电能。当太阳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上时,电池吸收光能,产生光电子-空穴对。在电池内电场的作用下,光生电子和空穴被分离,电池两端出现异号电荷的积累,即产生“光生电压”,这就是“光生伏打效应”。若在内建电场的两侧引出电极并接上负载,则负载就有“光生电流”流过,从而获得功率输出。这样,太阳的光能就变成了可以使用的电能。 三.光伏发电系统并网Simulink仿真 利用MTALAB中的simulink软件包,可以对10KW,380V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仿真,建立仿真模型如下: 输入参数如下: Simulink提供的子系统封装功能可以大大增强simulink系统模型框图的可读性封装子模块如下: 光伏电池封装模块: 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块:

PWM模块如下: 并网端PWM内部PI模块: 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光伏电池输出电压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电流如下: 光伏电池输出功率波形如下: 并网(220V)成功后输出电流波形: 结果分析:通过对光伏发电的matlab-simulink仿真,得到了与理论曲线基本相同的电压、电流、功率曲线,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产生了许多谐波。通过这次的仿真实验,让我更加深刻认识了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和过程,对光伏发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虽然自己现在没办法解决,但随着自己学习的深入,以后会有办法解决的。另外,此次试验是和几个同学一起完成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集思广益解决了很多的问题,这让我也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必须的重要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0多年里,建立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基础上的能源体系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人类在使用化石燃料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能源对人类的重要性,更认识到常规能源利用过程中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各国纷纷开始根据国情,治理和缓解已经恶化的环境,并把可再生、无污染的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风光互补发电系统是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具有较高性价比的一种新型能源发电系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中文名称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 外文名称 Scenery complementary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拼音 fengguanhubufadianxitong 目录 1 简介 2 发展过程 3 结构 4 应用前景 5 解决方案

5.1 应用场景 5.2 对策 5.3 方案特点 6 总结 7 发电分析 8 互补控制 简介 风光互补,是一套发电应用系统,该系统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方阵、风力发电机(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将发出的电能存储到蓄电池组中,当用户需要用电时,逆变器将蓄电池组中储存的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通过输电线路送到用户负载处。是风力发电机和太阳电池方阵两种发电设备共同发电。 发展过程 最初的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是将风力机和光伏组件进行简单的组合,因为缺乏详细的数学计算模型,同时系统只用于保证率低的用户,导致使用寿命不长。 近几年随着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保证率和经济性要求的提高,国外相继开发出一些模拟风力、光伏及其互补发电系统性能的大型工具软件包。通过模拟不同系统配置的性能和供电成本可以得出最佳的系统配置。其中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和national renewab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