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_1

合集下载

环保禁塑不力整改措施方案

环保禁塑不力整改措施方案

环保禁塑不力整改措施方案环保禁塑不力整改措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也急剧增长,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塑料制品一般都需要大量的石油等化石燃料来生产,而且在使用后的处理上也存在问题,很难被降解,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的健康,各地纷纷出台禁塑令,禁止或限制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然而,尽管禁塑令出台已有一段时间,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力的情况,包括监管不到位、处罚不严厉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一套完善的环保禁塑不力整改措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问题分析禁塑令不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监管不到位:有些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在禁塑令的执行上没有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监管工作不到位,容易出现塑料制品的违规生产和销售行为。

2.处罚不严厉:禁塑令的力度不够,对于违反禁塑令的行为,处罚力度过轻,不足以起到震慑作用。

3.宣传不足:一些地方对禁塑政策的宣传不够,导致部分企业和群众对禁塑政策的理解和认识不足,难以积极配合禁塑工作。

4.替代品不成熟:禁塑令执行后,替代品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推广,导致一些消费者无法选择到替代品,不得不继续使用塑料制品。

基于以上问题,制定一套整改措施方案,以保障环保禁塑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整改措施1.加大监管力度(1)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强对禁塑令的监管工作,严厉打击违规生产和销售塑料制品的行为。

(2)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对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和销售渠道的日常巡查,确保企业、商家严格遵守禁塑规定。

(3)利用高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建立塑料制品追溯平台,对于违规行为及时发现并进行追责。

2.加大处罚力度(1)制定更为严格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禁塑令的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并给予行政处罚。

(2)对于违规生产和销售塑料制品的企业,按照法律规定,依法予以关闭、罚款等处罚,同时公开曝光,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3)加大对消费者的处罚力度,对于持续违反禁塑规定的个人和商家,可以限制其购买和销售塑料制品的权利。

“限塑令”执行两年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以汉中地区为例

“限塑令”执行两年的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以汉中地区为例

贸市场和城市集贸市场的实施效果却相差甚远。 由于我 国 目前存 在 的流通 渠道 多样 , 大型超 市卖 场与街 头 市场 并 存 , 且均 有 各 自的主要 消 费群 体 。
针对 正规超市 的监督 管理 相对 容易 , 但是 对散 、 、 的非 正规渠 道 , 小 杂 当前依 然 缺 乏有 效 的 管控措 施 , 导 致这些 市场仍在 滥用 塑料袋 , 法实 现 限塑 目标 , 当前 白色污 染 和资源 浪费 的主要 源头之 一 。 无 是
理论课教学与研究 ; 王建伟 ( 9 8一) 男 , 18 , 陕西汉 中人 , 陕西理 工学 院化学学 院 2 0 0 7级学生 。 [ 基金项 目] 西省科学 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 目: 陕 汉中循环经济产业聚集 区建设研究 ( 09 R 0 ) 2 0 K M12

3l・
由表 1 数据可以看出, 无论大型还是小型超市, 带和不用购物袋的两者之和均达到 7 %, 自 7 都超过 了三分之 二 , 和全 国其 它地 方基 本相 同 】 而在农 村 集 贸 市场 和 城 市集 贸 市 场 , 费 提供 塑 料袋 情 况 。 免
严 重 , 占到 了 7 % 以上 。据 调查 组观察统 计 , 峰菜市 场在周 末买 菜 高 峰期 , 菜 的人 平 均要 提 3个 都 6 秦 买 塑 料袋 。可见 “ 限塑令 ” 实施 以来 , 超市 购 物环 境 中起 到 了减少 塑 料 袋使 用 量 的作 用 , 在 但是 在 农 村集
具 , 有 用 手 直 接 带 回去 的 。 没
2 限塑令 ” .“ 的实施 并 未在 总体上 大 幅度 减少 塑料袋使 用量 汉 中市一家 主要 的塑料 袋批发 商在 访谈 中表示 , 中市 的塑料 袋使 用 量在 实 施 “ 塑令 ” 汉 限 以后 大概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限塑令”政策是中央政府于2008年开始推行的一项重要环保政策措施,其主要目的是限制塑料产品的生产和使用,并鼓励人们采用环保、可替代的材料,为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限塑令”政策的实施给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从具体实施效果来看,减少了大量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环保工作的开展,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限塑令”政策的实施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政策执行难度较大。

一些不法商家为追求利润,利用技术手段避开政策规定,生产和销售一些外观符合规范的欺诈产品,从而使“限塑令”政策效应不尽如人意。

而民众的环保意识还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人仍然存在浪费现象,对环保问题缺乏认识和重视,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

对于“限塑令”政策,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

首先,政府需要积极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不法商家,减少造假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其次,需要加强公众环保宣传,提高环保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习惯,加强环保教育,为“限塑令”政策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

最后,我们需要推动科学技术进步,不断探索绿色环保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可替代的环保产品,助力“限塑令”政策顺利实施。

综上所述,“限塑令”政策的实施是我国环保建设的重要一环,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从各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推动政策的落实,让它发挥应有的环保效应。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达到“限塑令”政策的本质目标,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革命。

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21年,国务院发布“限塑令”:从2021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利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概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但是,已实施九年的“限塑令”效果不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一)免费塑料袋仍在普遍利用。

以个体商家为主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仍在普遍利用免费塑料袋,在一些生鲜市场和小型超市,“限塑令”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也在普遍利用。

(二)收费对需求的调节作用弱化。

塑料袋收费太低,致使价钱对供需的调节作用不够明显。

各地大型超市多数能严格落实“限塑令”,执行塑料袋收费政策。

虽然收费能够减少利用量,但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塑料袋的价钱并非敏感。

(三)新兴消费方式成“限塑令”新盲区。

最近几年来,外卖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商家在外卖配送时通常会利用超薄塑料袋包装,塑料袋的消耗也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互联网+”的消费场景往往是商家与消费者直接“点对点”,具有必然程度的隐蔽性,这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

快递业也是消耗塑料袋的“大户”。

2021年度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共消耗了82.6亿个塑料袋。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一)政策效能不足,惩罚威慑低。

“限塑令”本身缺乏必然的科学性、合理性,它在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闭环,如何引导民众、监管市场并增进良好消费和循环系统的形成,需更详细地分解任务,将鼓励和制裁办法真正运用下去。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利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涉及的部门包括发改委、质监、工商、环卫、环保、科技、财政、税务等,但是很多基层部门对本部门是不是负有相关监管职责并非清楚。

不同地域之间监管力度不均衡并缺乏监管协作机制,刺激超薄塑料购物袋、非环保塑料袋在一些监管较松的地域生产,再流向生产环节监管严格的地域利用,对后者的监管工作造成冲击。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

对“限塑令”政策的分析与思考1. 引言1.1 介绍“限塑令”政策背景限塑令,即限制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的政策措施,是针对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而出台的重要举措。

塑料制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会对环境造成巨大的污染。

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

限塑令政策背景下,政府部门开始逐步出台相关措施,限制塑料制品的生产和使用,推动社会进程向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通过倡导减少使用塑料制品、提倡循环利用和回收利用的方式,限塑令政策逐渐被广泛接受和认同,成为了环保领域的热点话题。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水平的进步,限塑令政策的实施将对全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引领人们形成绿色环保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

限塑令政策背景下,塑料污染问题得到逐步缓解,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高。

【内容结束】1.2 阐述“限塑令”政策的重要性“限塑令”政策的重要性在于其对塑料污染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和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塑料污染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产生后往往无法有效处理和回收,进而对地球环境带来严重污染。

塑料垃圾不仅影响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可能对动植物的生存和健康造成威胁。

推行“限塑令”政策有助于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从根本上降低塑料污染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限塑令”政策也能促进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并推动塑料制品的绿色生产和循环利用。

通过“限塑令”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清洁和健康的生活环境。

【字数:203】2. 正文2.1 “限塑令”对塑料污染的影响“限塑令”对塑料污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量,从而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

塑料制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过程中都会释放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工商部门“限塑令”执行中的难点及对策

工商部门“限塑令”执行中的难点及对策
固原市工商局经济开发区分…
试析《食品流通许可证》发…
浅谈如何做好传销案件证据…
制作电脑笔录的特点和应注…
新形势下做好信息宣传工作…
浅谈 “四种能力”在基层工…
对没有列入三包规定的商品…
工商机关在实践中应准确把…
吉林红盾信息网 河南红盾信息网 青岛红盾信息网 武汉红盾信息网 山西红盾信息网 河北红盾信息网 云南红盾信息网
浙江省工商政务网 兰州市工商网 成都工商管理信息网 大连工商网 沈阳市工商管理局 福建工商红盾网 厦门红盾信息网
【字体:小 大】
“限塑令”实施两年多来,工商部门认真履行职责,通过广泛宣传“限塑令”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重点检查经营者(超市)是否使用合格塑料袋,是否向消费者有偿提供;塑料袋批发商是否销售符合新标准的合格塑料袋,是否建立进货台账;销售价格是否合理等措施,有力营造了“禁用不合格塑料袋,少用或有偿使用合格塑料袋”的良好社会氛围。但是在“限塑令”执行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治理效果并不容乐观。一是消费者环保意识不强,对监管执法有时不理解。有些市民不理解环保是否和塑料的厚薄有关,对“限塑令”持抵制态度,有的即使认识到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但对有偿使用塑料袋很有看法,认为将治理污染成本向百姓转移的方式不合理,口头支持,心理不情愿。这种情况在农贸市场尤为突出,农贸市场中多为小摊贩,存在数量多、范围广、整体素质普遍不高、环保意识不强,他们认为本身商品价值不高,再向消费者额外收取塑料袋费用,担心会因此失去客源。而有的消费者的确会因为经营者多收其几角钱的塑料袋钱,而不去购买经营者所售物品。这样一来,就会使“限塑令”难以执行。二是部门监管缺失。国务院规定工商部门负责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而对源头--塑料袋生产厂家的监管由质监部门负责,由于源头监管较难,使得流通环节问题屡禁不止。鉴于上述情况,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限塑令”的执行监督:

“限塑令”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陕西汉中地区为例

“限塑令”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陕西汉中地区为例
S a xi Ca eS u y i n ho . h n
W ANG i n we , J a ・ i HU n d n Xi g u
塑料 购物袋 如果被 大量 随意丢弃在铁路 、公路 、河 消耗4 0 8 万吨石油用于制造各种 塑料袋 。
决对策和建议 。
关键 词 :“ 限塑令”; 矛盾; 策 对
中图分类号 :3 X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0 6 5 7 2 1 )1 -0 90 10 — 3 7( 0 0 1 0 3- 3
Pr be sa d Co n e m e s r sExitd i mplm e tto f“ a tcBa n’ o lm n u tr a u e se nI e n a ino Plsi gBa ’
道边和沟渠中 ,不仅会造成严 重的视觉污染 ,还会淤塞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
河道 、污染 水质 ,致 使鱼 虾灭 绝 。由于得 不 到及 时处 社会 ,从源头上采取有力措施 ,督促企业生产耐用 、易 理 ,塑料袋还会 向大气 中释放 氨 、硫化物等 污染物 ,污 回收的塑料购物袋 ,引导鼓励 群众合理使用 塑料袋 ,促 染 空气 。燃烧废弃塑料袋 ,会 释放 出多种 污染气体 和二 进 资源综 合利用 ,保 护生态环境 ,及 进一步推进节 能减 嗯英 ,而二曝英是迄今最具毒性 的一类物质 ,会 引起人 排 工作 ,20 年 1月3 日,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务院办公 07 2 1 畜一 系列疾病 ,例如会损害人 的肝脏 、肾脏及 中枢神经 厅颁 布了 《 国务 院办公厅关 于限制生产 销售使用塑料购 系统 ,可诱发乳腺癌等 。废塑料混在土壤 中不断积 累 , 物袋 的通知 》。这份被群众称 为 “ 限塑令 ”的通知 明确 会最终导致土壤通透性和酸碱性改变 ,使土壤板结 ,影 规定 : “ 0 8 月 1 从2 0  ̄6 日起 ,在全 国范 围内禁止生产 、 响农作物生产 。一些小型企业和家庭作坊 ,将收集 的再 销售 、使用 厚度小 于00 5 .2 毫米 的塑料购 物袋 ;所 有超 生塑料 制品 、工业废弃 塑料物甚 至是 医疗机 构丢弃的塑 市 、商场 、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 料垃圾等废 旧塑料 ,基本上不进行 消毒处理 就加 工制成 塑料购物袋。” 塑料袋投入市场 ,如果长期使用此类 塑料袋 盛装食 品就 会造成人畜慢性 中毒 。 的资源浪费 。据估算 ,我 国一 年要用 1 0 吨塑料袋 , 6万 不 可 否认 ,一 旦有偿 使 用塑料 购 物袋 ,政 府 、商 家 、消费者j 大主体都将 面临各种矛盾 ,进而影 响 “ = 限 笔 者对 陕西 汉 中地 区进行 了实 地 问卷调 查 以期管 窥这些 问题 。调佥共发放 问卷3 0 ,收 回有效 问卷2 4 0份 9

限塑令的实施困境与制度完善

限塑令的实施困境与制度完善

限塑令的实施困境与制度完善作者:王灵铃来源:《法制与社会》2017年第36期摘要塑料袋以其便捷、实用,经济等特点在商品包装领域深受青睐,但塑料袋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

随着快递、外卖等行业的迅速崛起,塑料制品向绿色经济发起新一轮的挑战。

限塑令的实施标志着塑料袋的使用和管理进入规范化时代,但是基于限塑令本身的不完善以及执行中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使得限塑令遭遇困境。

本文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限塑令的实施现状,指出限塑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我国在规制塑料袋方面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限塑令白色污染激励机制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限塑令的实施困境与立法完善——以南京地区为样本”(项目编号:201610300134)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灵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ki.1009-0592.2017.12.264一、限塑令的实施现状所谓“限塑令”即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并且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

这一公共政策的出台体现了我国治理“白色污染”、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决心,也是我国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的重要举措,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期,淘宝推出共享快递盒,肯尼亚正式施行“限塑令”等报道再次将公众的视野聚焦到我国的限塑令上。

限塑令实施初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仅就零售行业而言,塑料袋的使用率就下降了66%,每年减少使用近400亿个塑料袋。

然而这种局面并未持续太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免费塑料袋开始卷土重来。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展开了一项关于限塑令的社会调查,在2007位受访者中,58.1%的受访者表示限塑令的实施效果不佳,86.4%的受访者认为需要对塑料袋使用情况进一步治理。

限塑令缘何陷入实施困境?一方面是由于限塑令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层反映:“限塑令”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及对
策建议
2008年,国务院发布“限塑令”: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然而,已施行九年的“限塑令”效果不佳。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免费塑料袋仍在普遍使用。

以个体商家为主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仍在普遍使用免费塑料袋,在一些生鲜市场和小型超市,“限塑令”明令禁止的超薄塑料袋也在广泛使用。

(二)收费对需求的调节作用弱化。

塑料袋收费太低,导致价格对供需的调节作用不够明显。

各地大型超市大都能严格落实“限塑令”,执行塑料袋收费政策。

虽然收费能够减少使用量,但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塑料袋的价格并不敏感。

(三)新兴消费方式成“限塑令”新盲区。

近年来,外卖业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商家在外卖配送时通常会使用超薄塑料袋包装,塑料袋的消耗也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互联网+”的消费场景往往是商家与消费者直接“点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隐蔽性,这给监管带来了新的难题。

快递业也是消耗塑料袋的“大户”。

2016年度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快递业共消耗了82.6亿个塑料袋。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政策效能不足,处罚威慑低。

“限塑令”本身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在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闭环,如何引导民众、监管市场并促进良好消费和循环系统的形成,需更详细地分解任务,将激励和制裁措施真正运用下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涉及的部门包括发改委、质监、工商、环卫、环保、科技、财政、税务等,然而不少基层部门对本部门是否负有相关监管职责并不清楚。

不同地区之间监管力度不均衡并缺乏监管协作机制,刺激超薄塑料购物袋、非环保塑料袋在一些监管较松的地区生产,再流向生产环节监管严格的地区使用,对后者的监管工作造成冲击。

(二)垃圾分类“肠梗阻”致塑料袋难降解、难资源化。

因价格、技术等原因,能实现全降解的环保新材料塑料袋市场拓展困难。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体系尚待建立的现状,导致不可降解塑料袋难以资源化利用,而全降解塑料袋也难降解。

三、对策建议
(一)对于目前国家层面的“限塑令”和一些地方的“禁塑令”等地方性法规,应加强具体条款的指向性,提高处理力度,明确执法流程,形成中央+地方的完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而当下的“限塑令”“禁塑令”还应配套相应保障制度,如增加激励手段和产业政策,鼓励企业生产符合规定的塑料袋,对环保塑料袋或其他塑料袋的替代品增加激励政策,让相关政策法规深入塑料制品产销的每个环节。

(二)在流通环节“限塑”“禁塑”的成本,远远高于生产环节和回收环节,应通过补贴等方式向可降解新型材料产业过渡,并利用价格限制等措施逐步剥离商家与塑料袋生产企业的利益关系,减少其生产与销售,从供给侧改善塑料产品供应环境。

(三)应开展多层次的公众知识普及宣传,让公众了解使用不合格塑料制品的危害。

商家、行业协会等各方也应积极参与到社会共治中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

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动态监管执法力度,简化执法流程,让及时惩处与积极引导共同发挥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