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合集下载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全)课件
计算机组成原理(本 全)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计算机系统概述 • 中央处理器(CPU) • 存储器系统 • 输入输出(I/O)系统 • 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 计算机的软件系统
01 计算机系统概述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管计算机,20世纪40年代 中期至50年代末期,主要用于
军事和科学研究领域。
CPU每个时钟周期执行的指令数,是 衡量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03 存储器系统
存储器的分类和作用
分类
根据存储器的功能和位置,可以分为内存和外存两大类。内存是计算机内部存储器,用 于存放运算数据和程序代码;外存则是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用于长期保存大量数据和程
序。
作用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存储程序运行过程中所需的数据、指令等信息 ,使得CPU能够快速、准确地读取和写入数据,从而完成程序的执行。
软件系统
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操作系统
是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负责 管理和调度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进制数制
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数制进行运算和存储。
指令和程序
计算机按照程序中预定的指令序列进行自动执 行。
存储程序原理
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计算机内部,根据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数据和指令进行运 算和传输。
内存的工作原理和组织结构
工作原理
内存由多个存储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可以存储一个二进制数 。当CPU需要读取或写入数据时,会通过地址总线发送地址 信号,内存控制器根据地址信号找到对应的存储单元,完成 数据的读取或写入操作。
组织结构
内存的组织结构通常采用线性编址方式,即将内存单元按照 一定顺序排列,每个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内存的容量 大小由地址总线的位数决定,地址总线位数越多,可访问的 内存单元数量就越多。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3篇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3篇

820计算机专业基础1.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着眼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以及如何进行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研究需要对数字电路、计算机结构和操作系统等内容进行充分了解。

在本文中,我将向大家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首先要介绍的是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外部存储设备等组成。

这其中,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指令执行,控制数据传输,以及对计算机的整个系统进行控制管理。

内存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的工作区,它是存储数据和指令的地方。

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而外部存储设备则是计算机在断电情况下数据可以保存的一种方式,比如硬盘、移动存储设备等。

接下来,我们要介绍计算机结构中的一些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总线、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

总线是计算机组成结构中的重要部分,它负责将各个部件连接起来进行通信。

存储器是计算机的重要组成部件,它用来存储计算机所需要处理的数据和指令。

而输入输出接口则是连接输入输出设备和计算机中心处理器的桥梁,实现数据传输和控制。

除此之外,计算机的指令系统也是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计算机内部硬件执行指令的描述,是计算机操作的重要基础。

指令系统包括指令的种类、寻址方式、操作码等,它影响着计算机运行速度和处理效率。

总而言之,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涉及到数字电路、计算机结构和操作系统等多个领域。

熟练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可以对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实现提供重要帮助。

2.计算机网络原理计算机网络是连接计算机设备和设备之间的通信系统。

在现代社会中,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它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网络结构、协议以及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

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
912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为面向中国大学毕业生、应届毕业生及在校大学生,以及对计算机相关专业有兴趣的人士而开设的一项综合能力测试。

考试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五个方面。

考试分为笔试和机试两部分,笔试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五个方面,每部分有20—30道选择题。

机试部分内容为编程题,考生在指定时间内,根据题目要求完成C/C++编程,并根据测试用例给出正确的结果。

整个考试分为三个级别:初级考试针对大学本科生,中级考试针对大学硕士生,高级考试针对已有计算机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员。

教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

教案-计算机组成原理(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数字媒体专业)第一章计算机系统概论内容简介: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计算机的工作步骤以及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了解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特点及硬件构成;理解计算机的工作步骤,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的含义及其对计算机的影响。

教学重点和难点:虚拟机的概念;计算机的硬件构成;计算机的工作步骤。

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使用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系统简介1.计算机的软硬件概念(1)硬件(2)软件(3)软硬件的关系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1)虚拟机的概念(2)各层虚拟机及与真实机器的层次关系3.计算机的基本组成(1)冯·诺伊曼计算机的特点(2)计算机硬件结构,总线的构成。

讨论、分析直连结构的问题,提出总线思想,并简单介绍总线结构。

(3)计算机的工作步骤提出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计算机基本构成部件的介绍(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以计算ax2+bx+c为例分析计算机工作的过程4.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机器字长计算机同时处理的二进制位机器字长与数据总线宽度、存储字长的关系(2)存储容量存储容量的单位主存容量辅存容量(3)运算速度几种计算运算速度的方法并对它们进行比较运算速度的表示单位第二章计算机的发展及应用内容简介: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的应用领域;计算机的发展展望。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发展思路;了解计算机的应用领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使用幻灯片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教学中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计算机的发展史1.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现代计算机的研究工作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产生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发展规律计算机的发展趋势2.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带来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的变化3.软件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软硬件的融合,简介嵌入式发展方向二、计算机的应用1.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通过ENIAC进行计算的一个案例,直观体会计算机的计算能力2.工业控制和实时控制3.网络技术应用4.虚拟现实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一些应用5.办公自动化和管理信息系统6.多媒体技术7.人工智能三、计算机发展的展望第三章系统总线内容简介:总线的概念;总线的分类;总线的特性和性能指标;总线结构;总线控制。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附标准答案(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

它研究的是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计算机的硬件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计算机组成原理是如何实现这些技术变化的呢?本文将从计算机组成的角度阐述计算机变化的原因以及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并附上标准答案。

一、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基础,涉及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方面:从计算机系统的逻辑结构和体系结构、处理器的基本构成和工作原理、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计算机总线和总线结构的设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等方面。

因此,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研发的基础和核心。

只有深入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才能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优化进行深入理解和研究。

计算机组成原理既是计算机硬件设计的基础,也是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基础。

只有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充分的理解,才能够针对特定的软件设计出高效的计算机体系结构;同时,由于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是相互作用的,因此,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中,计算机组成原理也需要与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器等软件技术及应用相关领域进行紧密的结合和协同工作。

二、计算机变化的原因计算机的发展和变化是由三个主要因素驱动的: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环境的变化以及计算机用户需求的变化。

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是驱动计算机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得计算机的性能、功能和效率都呈现出快速的增长。

从最初的大型机器、小型机器、到现在的个人电脑、手机、智能手表等,计算机的类型和形态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2. 计算机应用环境的变化是影响计算机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发展方向也在不断拓展。

例如,从最初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到现在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经广泛到各个方面。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案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优化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整体结构,掌握各种计算机组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为后续学习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课程打下基础。

1.2 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2)掌握计算机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的工作原理;(3)熟悉存储器层次结构、输入输出系统及总线系统;(4)学会分析计算机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法。

二、教学内容2.1 计算机系统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3)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组成。

2.2 计算机指令系统(1)指令的分类和格式;(2)寻址方式;(3)指令的执行过程。

2.3 中央处理器(CPU)(1)CPU的结构和功能;(2)流水线技术;(3)多核处理器。

2.4 存储器层次结构(1)存储器概述;(2)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只读存储器(ROM);(4)缓存(Cache)和虚拟存储器。

2.5 输入输出系统(1)输入输出设备;(2)中断和DMA方式;(3)总线系统。

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举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3.2 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和验证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知识。

3.3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4.2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方式,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5.1 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5.2 辅助资料包括课件、实验指导书、案例分析资料等。

5.3 网络资源推荐学生访问相关学术网站、论坛,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应用成果。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2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2016年-B)考研真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2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2016年-B)考研真题
①取指周期②执行周期③指令周期④CPU周期
8.在CPU中,用来保存运算器的运算结果状态、程序运行时的工作状态及机器的状态信息的寄存器是()。
①程序计数器PC②指令寄存器IR③状态字寄存器PSW④地址寄存器AR
9.如果一个总线时钟周期中并行传送64位数据,总线时钟频率为64MHz,则其总线带宽是()MB/s。
A、量化->采样->编码B、采样->量化->编码
C、编码->采样->量化D、采样->编码->量化
4.如果比特率为10Mb/s,发送3000位需要多长时间:
A、3s B、30s C、300s D、3ms
5.122.171.2.254属于以下哪一类IP地址()
A.A类B.B类C.C类D.D类
6.在OSI/RM参考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
A.N层为N+1层提供服务
B.N+1层将为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
C.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
D.N层与N+1层之间没有关联
7、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主要用于
A.编写网络软件
B.编写浏览器
C.编写动画软件
D.编写WWW网页文件
8、虚拟专用网的英文缩写是
A.VPN
B.ISP
C.ATM
D.NSP
9.在OSI参考模型中,上层协议实体与下层协议实体之间地逻辑接口叫做服务访问点(SAP)。在Internet中,网络层地服务访问点是()。
四、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下图为双总线结构机器的数据通路,其中,IR为指令寄存器,PC为程序计数器(具有自增功能),M为主存(受 信号控制,既存放指令又存放数据),AR为地址寄存器,DR为数据缓冲寄存器,ALU由加、减控制信号决定完成何种操作,控制信号G控制的是一个门电路,它相当于两条总线之间的桥。另外,线上标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号,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输入控制信号,R1o为寄存器R1的输出控制信号,未标字符的线为直通线,不受控制。另外,当Ri有效时,根据目的寄存器Rd的编码决定R0i、R1i、R2i、R3i中哪一个控制信号有效,当Ro有效时,根据源寄存器Rs和目的寄存器Rd的编码决定R0o、R1o、R2o、R3o中哪一个控制信号有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2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824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2018年考研初试真题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试题科目代码:824科目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注意:答案必须全部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答案要标注题号,答题纸要填写姓名和考号,并标注页码与总页数;交卷时,将答题纸与试题一起装入原试卷袋,用我校提供的密封条密封并签名。

计算机组成原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并将其前面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

)1.若机器字长为32位,在浮点数据表示时阶符占1位,阶码值占7位,数符占1位,尾数值占23位,阶码和尾数均用补码表示,则该浮点数格式所能表示的最小负数为()。

① -1 ② -2-151③ –(1-2-23)×2127④ –21272. 某S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64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数目和数据线数目分别是()。

① 64,16 ② 16,8 ③ 64,8 ④ 16,163.某指令系统中指令字长均为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长6位,设系统有双操作数指令、单操作数指令和无操作数指令三类。

若双操作数指令有14条,无操作数指令有130条,问单操作数指令最多可设计()条。

① 125 ② 126 ③ 127 ④ 1284. 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关系是( )。

①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②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③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或一个)微程序来解释执行④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工作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5.某处理机的微指令格式中操作控制字段由10个分离的控制字段C0~C9组成,字段C0~C 分别最多可激活4、6、3、11、9、5、7、1、8、15条控制线组中的某一条,若微命令的编9码采用编码表示法(字段直接译码法),则微指令格式中的操作控制字段需要设计()位。

① 29 ② 30 ③ 31 ④ 69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题
科目代码: 824 科目名称: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
注意:答案必须全部写在考点提供的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答案要标注题号,答题纸要填写姓名和考号,并标注页码与总页数;交卷时,将答题纸与试题一起装入原试卷袋,用我校提供的密封条密封并签名。

IP头部格式
TCP头部格式
现在收到一个IP分组,从IP首部第一字节开始的数据如下:
45 00 00 30 52 52 40 00 80 06 2c 23 c0 a8 01 01 d8 03 e2 15
0d 28 00 15 50 5f a9 06 00 00 00 00 70 02 40 00 c0 29 00 00 依据以上信息回答问题(15分)
)将交换机的相关操作或数据填入下表(9分)
发送的帧
交换机的转发表交换机的处理
(转发、广播、丢弃)主机地址端口
H1广播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