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纽扣绘本阅读

合集下载

一颗纽扣故事内容

一颗纽扣故事内容

一颗纽扣故事内容
从前有一个叫圆圆的小男孩,他非常喜欢收集各种各样的纽扣。

他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种颜色、形状和大小的纽扣,他总是会花很多时间来欣赏和整理这些纽扣。

有一天,圆圆的妈妈发现他的外套上少了一颗纽扣,于是她问圆圆的:“你的外套上的纽扣怎么不见了?”
圆圆想了想,回答说:“我不知道,可能是掉在哪里了吧。


妈妈说:“那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于是,圆圆的妈妈和圆圆一起在家里找了起来,但是他们找遍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没有找到那颗丢失的纽扣。

圆圆感到非常失望,他觉得他的纽扣可能永远找不回来了。

但是,他的妈妈却对他说:“别担心,我们可以去外面找找看,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于是,他们一起走出家门,沿着街道走去。

他们仔细地观察着地面,希望能找到那颗丢失的纽扣。

走了一会儿,圆圆的妈妈突然叫道:“快看,那里有一颗纽扣!”
圆圆赶紧跑过去,果然看到了一颗纽扣躺在地上。

他捡起纽扣,发现这颗纽扣和他外套上的那颗一模一样。

圆圆非常高兴,他把纽扣交给了妈妈,并对妈妈说:“谢谢你陪我一起找纽扣,我会好好珍惜它的。


从此以后,圆圆的房间里又多了一颗特别的纽扣,他知道这颗纽扣代表着妈妈对他的爱和关心。

幼儿园:一颗纽扣(绘本) (1)

幼儿园:一颗纽扣(绘本) (1)

主题活动的实施与反思-2活动名称一颗纽扣(绘本)内容来源完整儿童儿童成长目标1、观察画面,尝试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感知、了解小老鼠找纽扣的过程。

2、乐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重点难点分析重难点:尝试大胆猜测故事内容,感知、了解小老鼠找纽扣的过程。

活动准备幼儿经验准备教师准备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大胆的猜测和推断。

过程:1、兴趣引入(1)教师:(捡起一颗纽扣)咦,这是什么?(2)教师:哇,原来是一粒纽扣呀,看看,这是一粒怎样的钮扣呢?(引发幼儿观察钮扣的特征)(3)教师:没错,它是一粒黑色的、圆形的小纽扣,呀,这粒钮扣是谁掉的呀,宝宝,是你的吗?那你衣服上的钮扣是怎么样的呢?(引发幼儿观察自己的钮扣并大胆表达表述)(4)教师:既不是你的,也不是她的,更不是我的,这到底会是谁的钮扣呢?让我们跟随捡到这粒钮扣的小老鼠一起去寻找它的主人吧。

2、欣赏、理解故事(1)导入PPT、教师讲述故事(2)教师继续讲述教师小结:小狗的钮扣是黄色的肉骨头形状的,所以这粒钮扣不是它的。

(3)教师:小老鼠,继续找,看,它遇见了谁?它会对小刺猬说什么呢?教师:谁能帮助小刺猬回答?(尝试根据所观察到的画面大胆表达表述)教师小结:没错,小刺猬喜欢吃枣子,所以它的钮扣是红色的小枣子,这粒钮扣也不是它的。

(4)教师:小老鼠一路辛苦地问,虽然它没有找到纽扣的主人,不过他还是很高兴,因为他认识了很多小动物的纽扣,而且他们的纽扣都是它们喜欢吃的东西。

3、游戏体验(1)教师:宝宝们,瞧,我这里也捡到了许多钮扣,猜猜这些钮扣会是谁的呢?一起把它送还给它的主人吧。

(能根据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进行猜测和推断)4、交流讨论,提升情感(1)讲述故事结尾能根据故事画面大胆猜测故事情节,并乐意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欣赏、理解故事,初步感知、了解钮扣与小动物生活习性之间的关系。

反思:整个活动,以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在和小老鼠一起寻找钮扣主人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对故事的画面和内容情节有了一个很好的解读,更在这过程中,孩子们的认知经验得到了提升,与此同时,通过故事,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

小班绘本数学《一颗纽扣》(2024)

小班绘本数学《一颗纽扣》(2024)

等,让他们通过亲手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设计实践性强的活动
02
安排一些实践性强的活动,如“纽扣分类”、“纽扣拼图”等
,让幼儿在动手做的过程中锻炼实践能力。
及时反馈和鼓励
03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肯定他们的努力和
成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14
04
数学知识拓展与应用举例
Chapter
引导孩子观察绘本中的数学元素
家长可以陪伴孩子一起阅读《一颗纽扣》绘本,引导孩子观察画面中的数学元素,如数字 、形状、颜色等,并鼓励孩子用语言描述出来。
利用游戏进行数学练习
家长可以设计一些与绘本内容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数数游戏、形状配对游戏等,让孩子在 游戏中进行数学练习,提高孩子的数学兴趣。
鼓励孩子动手实践
01
02
03
故事情节
讲述了一只小老鼠在森林 里捡到一颗纽扣,进而引 发了一连串有趣的数学事 件。
2024/1/29
绘本特色
通过生动的图画和简单的 文字,将数学概念融入有 趣的故事中,适合小班幼 儿阅读。
数学元素
绘本中涉及了计数、比较 大小、形状识别等基本的 数学概念。
4
数学教育在小班阶段重要性
数学基础
2024/1/29
15
认识不同形状和颜色纽扣
通过绘本中丰富多彩的纽扣图案,引导幼儿认识圆形、 方形、三角形等不同形状的纽扣。
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纽扣的颜色,如红色、蓝色、绿色等 ,培养幼儿的颜色辨识能力。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寻找与绘本中形状和颜色相同的纽扣 ,进行实物与图画的对应。
2024/1/29
16
计数和分类活动设计
2024/1/29

幼儿园阅读观察记录

幼儿园阅读观察记录
幼儿园阅读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日期
3.10
观察时间
9:30-9:50
观察地点
班级
参与人数
1
观察者
班级
中(2)班
选用材料
绘本《快乐的小脚鸭》
幼儿行为:
情景实录:在离园前的20分钟,是孩子们的自主阅读时间段,孩子们排队到阅读区里选择了自己喜欢看的图书。我看见陈双小朋友选择的是《快乐的小脚鸭》,回到座位上开始看了起来。忽然她问同桌李彦辰:“你看,这图片上是谁呀?它在干什么?我不认识呢,你可以告诉我吗?”然后我看见李彦辰轻声地跟她说:“这是小脚鸭呀!它在草地上吃草呢!”我听见陈双高兴地说:“哦我知道啦!谢谢你!”接着陈双便把故事的内容讲给我听了,最后说“是李彦辰告诉我怎么讲故事的!我还跟他说谢谢了呢!”我夸奖她真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幼儿园阅读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观察日期
4.7
观察时间
9:30-9:50
观察地点
班级
参与人数
1
观察者
班级
中(2)班
选用材料
绘本
幼儿行为:
情景实录:今天的阅读活动开始了,我将图书发给孩子们,有部分孩子开始翻阅图书了,在认真地看一看,说一说,还有的孩子拿着书跑过来问我怎么讲这个故事。但是我也发现了几个孩子不会进行阅读,比如吴星瑶小朋友对图书没有兴趣,无聊地趴在那里,一脸懵的表情。我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说:“老师,我在家里没有人陪我讲故事,所以我也不会看书讲故事。”我看着他一脸委屈的表情,就轻轻地安慰他,并把图书中的故事讲给他听。旁边的孩子看了后,也学着我的样子和同伴边看边说,有看不懂的地方也会跑过来请我讲给他们听。看到孩子们的变化我的内心感到很欣慰。
我们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一些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读性的适合他们阅读的一些图文并茂的图书。

他要一颗纽扣阅读理解

他要一颗纽扣阅读理解

他要一颗纽扣阅读理解摘要:一、故事背景1.主人公:他2.情节:寻找一颗纽扣二、纽扣的象征意义1.重要回忆:与已故母亲的联系2.生活变迁:从农村到城市三、寻找纽扣的过程1.回顾过去:在老家的生活2.询问他人:向家人和邻居寻求线索3.最终发现:在童年衣物中找到纽扣四、对过去的思考和感悟1.怀念母亲:对亲情的感慨2.生活变化:对成长和发展的认识正文:他在一天晚上,突然发现衣服上少了一颗纽扣。

这颗纽扣对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那是他已故母亲为他缝制的。

于是,他决定去寻找这颗纽扣,希望借此机会回顾过去的生活,怀念母亲。

他首先回到了农村的老家,试图从家人的口中找到纽扣的下落。

然而,家人对他的问题都感到困惑,表示未曾见过那颗纽扣。

接着,他拜访了邻居,希望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线索。

邻居们也表示未曾见过那颗纽扣,但他并没有因此气馁。

在探寻的过程中,他回顾了过去在老家度过的快乐时光。

那时,他和母亲一起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并不富足,但内心充满了温暖。

他想起了小时候母亲为他缝制衣服的情景,那时候的母亲总是那么忙碌,为了照顾他和家庭而辛勤工作。

经过一番努力,他在收拾旧物时,在童年的衣物堆里找到了那颗失踪的纽扣。

这让他欣喜若狂,因为他终于能够找回那段珍贵的回忆。

他感慨万分,觉得这颗纽扣不仅代表了母亲对他的关爱,还见证了他从农村走向城市的生活变迁。

在寻找纽扣的过程中,他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变化和成长的过程。

他明白,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会不断地成长和发展,而过去的生活将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回忆。

《一颗纽扣》教案

《一颗纽扣》教案

•••••••••••••••••《一颗纽扣》教案《一颗纽扣》教案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颗纽扣》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颗纽扣》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寻找相同的纽扣,观察比较纽扣的形状、颜色、大小及洞洞数量。

2.乐意将捡到的物品送还给失主。

活动准备:1.故事ppt、背景音乐2.各种动物图片、各种形状颜色大小的纽扣图片、篮子若干活动过程:一.关注情节,注意纽扣关键提问:这是一颗怎样的纽扣?小结:这是一颗白色的,圆圆的,上面有4个洞洞的纽扣。

二.观察比较,发现不同1.观看小老鼠与小狗对话的画面关键提问:这会是小狗丢的纽扣吗?为什么?辅助提问:看看小狗的纽扣是怎么样的?小老鼠捡到的纽扣又是怎么样的?比一比,两颗纽扣哪里不一样?所以这是小狗丢的纽扣吗?小结:要知道这颗纽扣是不是小狗的,就要先看一看小狗的纽扣是怎么样的,再和捡到的纽扣比一比是不是一样的,现在这两颗纽扣的颜色不一样,所以这颗纽扣就不是它丢的。

2.帮助小老鼠寻找纽扣的主人要求:每个小朋友拿一颗纽扣,然后到旁边的小动物那里去看一看、比一比,如果有不一样的地方那么这颗纽扣就不是它的,不能还给它。

关键提问:纽扣送掉了吗?为什么没送掉?小结:因为纽扣的形状不一样,所以不是小兔的。

因为纽扣上的洞洞不是一样多,所以不是小刺猬的。

3.看看小老鼠找到的失主是谁?(播放课件)关键提问:这颗纽扣是谁丢的?为什么是妈妈丢的?小结:因为妈妈衣服上的其他纽扣和小老鼠捡到的纽扣是一模一样的的,颜色一样,形状一样、大小一样、洞洞数量也一样,所以这是妈妈的纽扣。

三.送还纽扣,助人为乐要求:每个小朋友从后面的篮子里拿一颗纽扣,然后到小动物那里去看一看、比一比,如果是一模一样的,就给小动物贴上这颗纽扣。

验证:都找到纽扣的主人了吗?看看对不对?小结:小动物们真高兴,谢谢小朋友们为它们找到了丢失的纽扣。

《一颗纽扣》教案

《一颗纽扣》教案

《一颗纽扣》教案《一颗纽扣》教案1设计意图《一颗快乐的纽扣》这个小故事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它以清新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描述了一颗纽扣落在草地上,小动物们把纽扣当成玩具、帽子,项链,车轮时的快乐情感,同时使幼儿感受到在给小动物们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感到很快乐。

《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开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时机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开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因此,在整个活动中都以幼儿的自主参与活动为主,教师在活动中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动感受作品形象的情感和快乐。

活动目标1.知道纽扣的用途,学说并理解故事中的句子:“你快乐就是我快乐。

〞2.理解掌握故事内容,大胆想象尝试创编故事。

3.体会故事中纽扣的快乐心情,懂得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学说句子:“你快乐就是我快乐。

〞难点:懂得给别人带来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纽扣、课件、各种小动物活动过程一、出示纽扣,激发兴趣今天有位小客人要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一起看看他是谁?〔出示纽扣〕你在哪见过纽扣,纽扣可以干什么?二、故事讲述〔一〕第一遍整体欣赏故事1.如果这颗漂亮的纽扣落到草地上,会发生那些有趣的事情呢,小朋友想知道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讲述故事〕2.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都有谁?〔二〕第二遍通过挂图分段引导幼儿想象故事情节1.蚂蚁发现了纽扣他是怎样做的?〔出示第一幅图〕蚂蚁的心情是怎么样的?纽扣看到蚂蚁们玩得这么开心,他会说什么呢?〔引导幼儿想象并讲出纽扣的快乐〕2.第二天,谁出现了?螳螂把纽扣当成了什么,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纽扣看到他给螳螂也带来快乐,他会说些什么?〔在老师的提醒下集体说出纽扣的话〕3.第三天,小白兔发现了纽扣,它心里是怎样想的?小白兔戴着纽扣项链 ,心情怎么样?纽扣对小白兔说了些什么?4.第四天,小老鼠发现了纽扣 , 他的车子少了一个车轮,请小朋友帮他想个方法?把纽扣安上正适宜。

一颗纽扣课件

一颗纽扣课件

一颗纽扣课件
倡导孩子的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的主流方向,因此,整个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由于活动的情景性比较强,幼儿们在整个活动中都很投入孩子们很喜欢故事的内容,能跟着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有积极表现的欲望。

其次,根据《纲要》精神和幼儿的特点我选用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法等适宜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仔细的观察图片内容,帮助小老鼠一起寻找纽扣的主人,又通过白板课件,增添活动的乐趣。

使得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多彩。

师幼关系对于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和幼儿健康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为营造一个适合孩子身心和创造新能力发展的环境,必须建立在*、平等的师幼关系。

”因此,在本次活动中,我都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绘本阅读:一颗纽扣
活动目标:
1、认真聆听,对《一颗纽扣》的故事感兴趣。

2、了解故事的角色和简单情节,知道寻找失主是一件好事。

活动准备:
和幼儿人数一致的图画书;磁带;纽扣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看图书2—3页,提出问题引发猜想。

(1)“看,这是谁?哇,原来是小老鼠。

我们一起来和小老鼠打个招呼—小老鼠你好!”
(2)“咦!小老鼠好像发现了什么?”
2、幼儿自由翻阅图书,观察图画书中的画面。

“小老鼠捡到纽扣会怎么做呢?请你们自己来看一看吧!”
3、请个别幼儿自由表述图画书中的故事。

“它是怎们做的?怎么说的?在书中的哪一页呢?”
4、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与幼儿共读图书2—21页,分辨角色,表述情节发展。

(1)小老鼠遇到了谁?它是怎么问的?
(2)是兔子的纽扣吗?为什么?(观察表情)小动物是怎么回答的?
(3)动物们的纽扣到底是什么呢?(师边出示卡片)。

(4)到家里,小老鼠遇到了谁?表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么惊讶?
(5)什么妈妈要吻小老鼠呢?
5、观察卡片,回顾小动物们纽扣的形状。

(1)它们的纽扣各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大小、颜色、形状)
(2)它们为什么用这些东西做纽扣?
6、观看图书22—23页引发讨论,了解物归原主的道理。

(1)小老鼠这么高兴,好像在说什么?
(2)“小老鼠遇到困难是怎么解决的?”
7、观察封面后,听录音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点读相应的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