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弱电-环境监控设计说明

机房弱电-环境监控设计说明
机房弱电-环境监控设计说明

机房环境与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一、方案设计

1.1监控需求

某某分行机房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是结合机房结构、设备内容、使用功能、操作对象和管理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的,并做出合理的、适应特定工程使用和管理需要的设计。本系统的特点是集成了机房动力、场地环境、机房安全管理功能,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建设经验而进行设计的。根据某某分行机房的实际情况和招标文件要求,需要对机房内的设备、环境、安防进行集中监控。

1.1.1系统组成

从功能结构上,本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涉及环境监控设备、各种动力设备、机电设备和安防子系统(由大楼安防整体考虑),各子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

市电输入:1路,监测市电的实时电流参数。

配电开关:6路,监测配电开关的断开与闭合状态。

防雷监测:监测防雷器的工作状态。

UPS设备组:2路UPS,监测UPS工作状态、报警状态和采集各种运行参数。

机电设备组:2台精密空调,系统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模式、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监视。在权限之内,设备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启停和设置参数。

漏水监测:1套共,监测机房内有无漏水事件发生。

温湿度监控:4个点,监测机房内温度、湿度变化。

闭路监控:8路视频输入并视屏联动,监测机房人员及设备情况。,

照明监控和门状态监测系统

防盗监控

1.2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依据

1.2.1设计依据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0-8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设计原则

1.2.2.1性能(P-Performance)

系统从机房日常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机房正常运营的连续性提供性能上的保证。系统软件从功能上充分考虑运营管理者的实际工作需求,并满足“安全第一,稳定至上”的运营宗旨。

实时性:由于监控对象众多,在数据流量很大的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极高的实时性。一个信号周期(完成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控制在2秒内。

1.2.2.2可靠性(R-Reliability)

系统在实现所需功能的基础上,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7X24小时不间断地连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平均修复时间(MTTR)小于2小时。

高安全性:系统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可以有限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误报率: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发出报警信息。

抗干扰性:系统在选用各种采集单元及监控设备时,选用防潮、防雷、防静电、防干扰等性能优良的产品,同时于施工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通讯的稳定。

自动恢复:当供电意外中断并恢复供应后,系统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自动恢复:

硬件: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在恢复供电后能自动根据设定程序重新启动。在通讯信道故障时,数据暂存本地,一旦通讯信道恢复正常,硬件设备能自动传输未传数据。

软件:系统软件在恢复供电后,会自动按用户设定重新启动,并能自动接收上传的数据,从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2.2.3互换操作性(I-Interoperate)

系统符合开放式的设计标准,支持各种数据库类型,并可对外提供各种通讯协议,完全实现与第

三方系统的无缝对接,传递各种监控及报警信息。

系统不仅要作为集成监控管理平台,还可以提供简明的集成开发工具。在使用的过程中,允许用户(维护人员)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系统维护与平台的升级,并不需要专业软件知识就可以自由修改监控系统。

系统提供网络扩展功能,支持各种网络传输方式,在任何有网络连接的地方,通过相应权限验证即可访问系统。

1.2.2.4可扩展性(S-Scaleable)

考虑到现有的监控点及今后不断扩充的需要,系统应拥有较大的容量(可扩容至10000个监控数据点)。

系统从软件和硬件两方面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以适应不同区域和不同数量监控对象灵活调整的需要。对于监控对象的增减,系统只需增减相应的模块,而不影响系统其他部分的正常运作。

系统支持在线扩容和升级,扩容和升级期间应能保证系统的不间断安全运行。

系统软件可考虑用相应的组态工具(如设备组态、页面组态、策略组态)实现系统的组建、维护和扩充,以增强系统的易维护性和人性化特点。

1.2.2.5易于维护和管理(M-Manageable)

使用WINDOWS32位平台开发,有着直观、友好的人机界面,动态图形显示,只需要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就可以完成所有操作,所有控件可以自定义。

数据存储超过一年,极大的方便了管理,无须保存过多的纸质数据,查看数据时可以使用历史曲线或实时曲线,方便的分析数据(最大、小,平均值,总值等)。

报警处理机制先进,发生报警时可以按照报警事件等级进行排队报警,可以选择使用电子地图、文字、语音、短消息、电话、声光报警等各种方式进行报警输出。

1.3技术方案优点

在完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本着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为用户提供管理服务,本设计方案有以下优点:1.3.1全开放模式

系统具备优秀的开放性,不仅可以向下集成各种软硬件接口(OPC、DDE、ODBC、API、RS232/485、TCP/IP、BACnet等),还可对外提供各种接口(OPC、DDE ODBC、API、TCP/IP等),完全实现与其他平台的无缝对接,传递各种报警信息。

系统数据库开放,系统选用SQL数据库,不加设密码,提供数据库结构说明,方便日后用户的扩展应

用与自行二次开发。

1.3.2全面组态模式

系统具有共济科技专有的三层组态功能(页面组态、设备组态、策略组态),而不只是传统软件的页面组态,组建过程无需进行任何编程操作,确保系统搭建时间短,人为干扰少、稳定性强。

页面组态:定制个性化界面,可以根据用户的操作习惯制作界面,所有控件和组件开放,可以由用户自己定义参数、属性。

设备组态:开发有大量的设备模板,可以直接选择设备型号、数量添加组态,简单快速的完成设备通讯调试。

策略组态:制作联动无需进行任何编程,常用联动已制作为模块,只需要设置逻辑关系即可完成联动制作,方便用户自行修改。

1.3.3维护流程管理功能

本次方案设计中,系统已为运维管理功能预留接口,可将运维管理系统与机房联网监控系统进行融合,通过强大的知识库支撑,可以实现诸如自动指引处理紧急事件、自动生成维护工作单、自动跟踪维护过程等功能。

机房设备和综合布线信息管理系统中包括有机房内所有设备的制造商信息、供应商信息、设备信息、维护信息、保养信息、预案信息,同时系统还需有完整的维护流程管理、跟踪功能。

系统可以根据设备的特性进行维护和保养的自动预警提醒,并且可以进行自动派单操作,跟踪整个维护的过程,形成有效的监督和处理机制。

1.3.4报表管理

系统将所保存的历史数据、操作记录、事件日志生成各种报表进行管理,可按用户的选择条件形成报表,显示或排序,报表具有确认机制,可记录的操作信息(包括操作者,操作时间),能由操作人员手工填写备注信息,具有打印功能。各种报警记录均可以导出成excel文档。

通过数据库功能,对相关数据进行分类归组,利用系统报表组态功能,按用户定义形成报表模板,从而实现报表管理功能。

系统允许用户根据需要选择生成单项报表或组合报表。

报表内容由用户根据报表模块提供的组合条件进行定制,包括参量选择、自定义报表时间段,而报表格式则由系统根据参量特点自动选择。

1.3.5在线维护功能

系统不单只是支持日后的系统维护功能,同时还支持在线操作。在进行监控系统的维护时,不需要停止系统的运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系统进行在线修改设备、页面、联动和各种参数、属性,不会因此错过任何监控数据,保证全天候运行的连续性。

1.3.6专家诊断功能

系统不单有报警功能,还可以进行报警后的事件处理专业指引,以方便任何人接到报警都能应急处理,预防更大的损失。

例如,当系统监测到空调压缩机故障,专家建议功能模块可以自动的进行处理提示:“请先关闭XXX号空调,将XXX号空调电源开关分离,联系空调维护厂家XXX公司XXX工程师XXXXXXX电话进行维护,期间请注意机房内温度的变化,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1.3.7高度的可扩展性

CM-Desk监控系统建立在模块化结构之上,所有的功能模块可根据用户的需求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到监控系统中,这种模块化的结构可很好地适应系统后期建设中逐步扩大的监控设备或子系统数目,满足日后升级、扩容的需要,以便用户在增加服务种类或应用于不同的业务领域时,可方便地对系统进行扩展。

弱电机房建设分类及要求

弱电机房建设分类及要求 前言: 机房建设一般分为A/B/C三类,这三类机房的建设要求是什么?三类机房有哪些地方不同呢?今天重点介绍一下机房的分类 正文: 一、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人们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他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明、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音的要求。 机房工程解决方案,大体由以下部分构成:机房装修、配电及UPS、防雷及接地、综合布线、精密空调、新风回风、消防报警、环境监控等。 二、机房建设要求 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C类安全 机房 B类安全 机房 A类安全 机房 场地选择无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防火等类有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内部装修无要求有要求要求供配电系统有要求有要求要求空调系统有要求有要求要求火灾报警及消防设施有要求有要求要求防水无要求有要求要求防静电无要求有要求要求防雷击无要求有要求要求防虫害无要求有要求要求电磁波防护无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要求”表示必须执行规范要求,“有要求”表示 可参照规范要求

2.1、场地选择 B类机房 应避开易发生火灾危险程度高的地方 应避开有害气体来源及存放腐蚀、易燃、易爆物品的地方 应避开低洼、潮湿、落雷区域和地震频繁的地方 应避开强振动源和强噪音源 应避开强电磁场的干扰 应避开设在建筑物的高层或地下室及引水设备的下层或隔壁 应避开重盐害地区 C类机房或参照B类机房各条执行 A类机房如B类机房,还应将其置于建筑物的安全区内 防火要求 C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T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B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 A类机房的耐火等类应符合GBJ4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一类耐火等类 B类A类其余工作间和辅助房间耐火等类耐火等类不低于T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的二类耐火等类 2.2、内部装修 机房装修材料采用难燃材料和非燃材料,应能防潮、吸音、不起尘、抗静电等。吊顶

机房弱电-环境监控设计说明

机房环境与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一、方案设计 1.1监控需求 某某分行机房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及建设是结合机房结构、设备内容、使用功能、操作对象和管理要求等综合因素进行考虑的,并做出合理的、适应特定工程使用和管理需要的设计。本系统的特点是集成了机房动力、场地环境、机房安全管理功能,结合我公司多年从事机房环境监控系统和集成管理系统建设经验而进行设计的。根据某某分行机房的实际情况和招标文件要求,需要对机房内的设备、环境、安防进行集中监控。 1.1.1系统组成 从功能结构上,本次机房环境监控系统主要涉及环境监控设备、各种动力设备、机电设备和安防子系统(由大楼安防整体考虑),各子系统主要监控对象包括: 市电输入:1路,监测市电的实时电流参数。 配电开关:6路,监测配电开关的断开与闭合状态。 防雷监测:监测防雷器的工作状态。 UPS设备组:2路UPS,监测UPS工作状态、报警状态和采集各种运行参数。 机电设备组:2台精密空调,系统对机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如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运行模式、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监视。在权限之内,设备可以进行远程控制启停和设置参数。 漏水监测:1套共,监测机房内有无漏水事件发生。 温湿度监控:4个点,监测机房内温度、湿度变化。 闭路监控:8路视频输入并视屏联动,监测机房人员及设备情况。, 照明监控和门状态监测系统 防盗监控 1.2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依据 1.2.1设计依据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0-88)》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89:97)》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2.2设计原则 1.2.2.1性能(P-Performance) 系统从机房日常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为机房正常运营的连续性提供性能上的保证。系统软件从功能上充分考虑运营管理者的实际工作需求,并满足“安全第一,稳定至上”的运营宗旨。 实时性:由于监控对象众多,在数据流量很大的情况下,系统仍能保持极高的实时性。一个信号周期(完成对管辖范围内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控制在2秒内。 1.2.2.2可靠性(R-Reliability) 系统在实现所需功能的基础上,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7X24小时不间断地连续工作,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大于20万小时,平均修复时间(MTTR)小于2小时。 高安全性:系统有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对所有操作人员按其工作性质分配不同的权限,并有完善的密码管理功能,可以有限的保证系统及数据的安全。 误报率:在排除硬件及监控设备本身的故障时,系统的误报率要求小于0.1% 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各监控模块故障、传感器故障以及各智能设备与监控系统之间、各监控子系统之间的通讯是否正常,一旦发现通讯故障(包括系统本身的硬件故障),系统能发出报警信息。 抗干扰性:系统在选用各种采集单元及监控设备时,选用防潮、防雷、防静电、防干扰等性能优良的产品,同时于施工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系统通讯的稳定。 自动恢复:当供电意外中断并恢复供应后,系统从软硬件两个方面进行自动恢复: 硬件:系统中的硬件设备在恢复供电后能自动根据设定程序重新启动。在通讯信道故障时,数据暂存本地,一旦通讯信道恢复正常,硬件设备能自动传输未传数据。 软件:系统软件在恢复供电后,会自动按用户设定重新启动,并能自动接收上传的数据,从而保障数据的完整性。 1.2.2.3互换操作性(I-Interoperate) 系统符合开放式的设计标准,支持各种数据库类型,并可对外提供各种通讯协议,完全实现与第

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第一阶段

危险源监测预警系统 概要设计说明书 . 北京正邦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0年 5 月

目录 1.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1.1编写目的?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利益相关者?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预期读者.........................................................................................................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参考资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设计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2.1限制和约束?错误!未定义书签。 2.2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3.系统逻辑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3.1系统组织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系统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危险源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危险源申报?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 监控预警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3.1.6日常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 3.1.7 数据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8事故隐患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9工作巡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系统结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 系统结构图? 10 3.2.2系统管理? 12 3.2.3危险源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3.2.4危险源的辨识与评估?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 危险源申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弱电机房建设具体要求

一、环境条件要求: 2、尘埃:机房在静态条件下,粒度≥0.5μm,个数<1800/dm3 . 3、静电:计算机工作区域<1KV。 4、照度:计算机工作区域≥400LUX.应急照明≥60LUX. 5、直流工作地:计算机工作区域≤1Ω,零地电位差≤1V。 6、逻辑地:计算机工作区域≤1Ω。 7、保护地:计算机工作区域≤1Ω。 二、装饰装修要求: 机房内部最低处净高度不低于2.2米,具有防水、防火、防鼠、空调等设施。放置计算机设备标准机柜的设备间应安装烟感报警和录像监控装置,摄像头的方向应对准计算机设备标准机柜,图像效果清晰,并将烟感报警和录像监控信息直接接入保安室。 1、使用材料 机房室内装修采用非燃烧材料(燃烧性能A级),机房区内饰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不霉变,并在一定温度、湿度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材料的耐火性能符合GBJ45中A级标准。 2、室内地板 机房地面铺设无边抗静电活动地板,规格为600×600×40,活动地板应符合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性能达到A级标准,均布荷载≥6.3×104 N/m2(约800Kg/m2),表面系统电阻在1×104~1×109Ω。设备等安装后无松动。 抗静电地板铺设前,地面要作保温处理;地板的铺设高度不得高于400mm。 机房地面下做保温及防尘处理,要求地板下需刷防尘地板漆。 三、配电要求: 1、供配电电气线路容量按照所带负载的2倍设计、安装。应选用国标耐

燃铜芯电缆。火线、零线、地线的颜色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配色。 2、服务大厅的用电设备应根据其分类和用途分别接入UPS电源和商业供电,严禁非计算机设备接在UPS电源上使用。 1)允许使用UPS供电的设备有:网络设备、业务主机、终端服务器、终端、存折打印机、普通行式打印机、读卡器、票据打印机、便携式复印机、自助设备、柜员用点钞机、安保监控设备、排队机。 2)不允许使用UPS供电的设备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设备:电视机、LED显示屏、摆放在柜台外的点钞机、大型点钞机、电动门广告牌、擦鞋机、电热器、电水壶等与前台业务运行无关的设备。 3、强电系统由装修公司由装修公司进行设计安装。UPS供电系统由机房建设方设计安装调试。机房内和服务大厅内各配置1台20KVA UPS,后备时间设计要在120分钟以上,UPS前端安装C级避雷器。 四、布线要求: 1、布线应综合考虑、规范施工,不得随意乱拉乱接;现场监控所用视频线、电源线和信息插座所用网线均用打线器标注颜色和号码,并标明与配线架点位的一一对应关系;所有标注和号码均体现在设计图纸中,另设计检修口,便于日常维护。 2、强、弱电分开布线。强、弱电线路平行布线时,长度应避免超过3米,两者之间距离要大于50厘米。强、弱电交叉布线时,以直角进行交叉。 3、综合布线,线缆外部要穿镀锌薄壁钢管。双光纤的要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入口进入室内,预留光纤的双入口,以解决外线入口安全。 4、槽内缆线布放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弯曲半径为电线外径的6—25倍。在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米,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5、强电、弱电分开布设插座,安装在柜面以下,距地面30厘米以上,并与其它底盒保持等高、平行。 五、弱电系统布线要求: 1、整个布线所用材料如RJ45插头、插座、线缆、尾线、配线架等同一网点尽量选用同一品牌的布线产品。 2、信息点的设置应根据网点业务的种类、业务的发展和信息点的冗余三方面考虑,各区域信息点应按不少于以下要求数量设置: 1)服务大厅区:根据工作环境每张桌子x 2 个;

弱电中心机房设计方案说明

第七章网络中心机房 7.1工程设计说明 一、工程范围: 精装修工程 电气工程(机房供配电、UPS) 通风工程(空调系统) 机房监控报警系统 机房防雷接地保护系统 二、工程概况 随着计算机系统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安装计算机设备的场地技术,即机房工 程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所采用的新材料、设备、工艺和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机 房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照度、防静电、防干扰、防震动、防雷电、及时监控等,能充分满足计算机设备的安全可靠地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的要求,同时又要给系统管理 员创造一个舒适、典雅的环境。因此,在设计上要求充分考虑设备布局、功能划分、整体效果、装饰风格,体现现代机房的特点和风貌。 机房装修总面积约为60M 2,总体布置见平面布置图。 三、设计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的技术要求》(GB6650-86)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技术》(GB9361-88)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 东莞市大岭山镇政府提供的技术文件

7.2机房精装修设计 一、 隔断工程 机房中的隔断采用不锈钢边框 & 12mm 厚钢化玻璃。钢化玻璃隔断近年正逐渐引入到 网络机房装修中。它具有隔音、隔热、耐压等特点,透视效果极佳,并增添机房的简练与豪 华感。 整个机房四周的墙边、墙角均做防水处理。玻璃与吊顶、地板交接处安装亚光不锈钢 踢脚板线。 机房及办工区内隔断采用不锈钢大框玻璃隔断,隔断与天花、地板交接处装不锈钢角 线,具体隔断位见平面布置图。 二、 地面工程 机房地板采用架空地板,为使水泥砂浆地面达到不起尘、 不产尘、保证空调送风系统的 空气洁净度,地面需要先涮防尘漆做防尘处理。 活动地板的种类较多,根据板基材料可分为:铝合金、全钢、中密度刨花板。它们的表 我 们为本机房选用“华集”全钢防静活动地板,可与地面装 0.3M 。地板与墙体交界处用不锈钢踢脚板封边。机房大门 整个机房区及办公区的不锈钢无框玻璃隔断上的门均为不锈钢无框玻璃自由门。 1、 设备间:单开玻璃门一套。 2、 网络机房:双开防火防盗门一套。 四、天花吊顶工程 根据网络机房的具体建筑结构情况, 整个机房为了确保机房的保温和消防需要; 全部采 用规格为600 X 600 x 0.8mm 的“新景”微孔铝制天花板进行铺设,该天花板美观、耐用, 防火、防潮,同时与机房屏蔽网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屏蔽系统,具抗静电、抗干扰的作用。 为保持机房环境廉洁度和保持机房温度均衡, 建议采用铝泊制保温棉作天花、 墙面、地 面保温使机房具有防潮、防尘、保温的性能。 五、墙面装饰工程 墙面处理是指采用在主机房建筑物的墙面、柱面上进行防尘、防潮、防水、保温处理, 同时使房屋内部平整、光滑,清洁美观,改善采用光条件,增强保温、隔热、隔音、防尘等 性能从而改善环境条件。主机房墙面、地面及梁面上刷防 面都是粘贴PVC 抗静电贴面。 饰效果相协调。地板安装高度为 入口处做踏步铺塑胶地板。 三、门窗工程 电阻<2欧姆 机 房专用地 铜条 铜条 地面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方案

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1.概述 通过对某客户机房动力和环境集中监控系统项目需求的分析和我们多次对机房现场勘察及与技术管理人员的沟通和交流,我们推荐选用最新版的专业机房动环设备集中监控管理软件――“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该系统可以很好实现对计算机机房的动力(包括供配电、防雷、UPS、蓄电池)、环境(包括温湿度、空调监测、漏水监测)、安保(视频监控、门禁)等三部分的各个子系统进行现场实时监控和管理。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视频传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软件组态技术等,可方便地实现对各个智能设备运行状态、运行参数的显示、处理和存储等;并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流动,并且具有强大的联动功能;同时,本系统的故障自动检测与专家诊断功能以及丰富的报警功能,也极大地减轻了机房维护人员负担,在提高了机房系统的可靠性的同时提高了整个机房的运行效率,实现了对于机房的科学管理。强大的二次开发接口,内置完整VBScript,兼容各种通用控件,能够及其方便快速地对用户的特殊需求作开发,完全不必担心影响系统稳定性。 通过AYLCE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对所有的信息、报警事件进行记录,实现相关信息采集的实时化以及报警信息处理的自动化,为某客户的信息化、网络化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机房环境保障。 2.设计依据 ◆用户机房动力环境集中监控需求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2008)》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 50174-93)》 ◆《计算机站场地技术条件(GB 2887-89)》 ◆《计算机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88)》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YDt 1363.2-2005)》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视频监控程序设计说明书

视频监控系统程序设计说明书1.引言 编写目的 本文主要说明视频监控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本文详细介绍了系统中各个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细节以及关键技术的应用。其中,对每一个模块会有相应的文字说明以及相关设计流程图给出。 项目背景 本项目是对本实验课程中所介绍的课程的综合应用。 本项目主要针对unix/linux系统编程和基于C++语言的GUI程序设计--QT进行针对性训练。旨在加强学生对unix/linux系统编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编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通过对本系统中客户端的设计和实现,让学生体会和熟悉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和一般方法。 定义 本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本文= 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2总体设计 需求概述 本系统是基于C/S架构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负责图形采集和传输的Server端和负责监控(显示图像)的Client端构成。 本系统Server端是基于Linux系统的网络服务类软件,主要由数据采集和网络服务两部分构成。数据采集部分利用v4l2(video for linux II)对网络摄像头进行控制和访问并且获取由摄像头捕获到的视频数据,然后再由网络服务部分将获取到的视频数据进行封装成http帧并利用http协议发送到客户端。 由于本系统Server端的数据发送是基于http协议的,所以本系统客户端没有平台限制,只要支持以上的平台就可以访问本系统的服务。而且,本系统服务可以直接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对firefox浏览器支持最佳)。为了提高传输效率我们还需要进行客户端软件的开发,由于对客户端没有平台要求,

所在Windows、Linux、Android、等平台都可以实现。本文主将以linux为例用Qt实现一个简易的客户端软件。 软件结构 Server

弱电机房工程环境要求

定义 电子信息机房根据使用性质、管理要求及其在经济和社会中的重要性确定所属级别一般分为A、B、C三类,各类机房具体如下: A类: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B类: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 C类: 不属于 A 级或 B 级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为 C 级。 系统概述 随着计算机事业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确保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被人所重视,计算机设备不同于其他的机器设备,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运行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机房环境除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供电电源的质量,接地地线、电磁场和振动等技术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机房中工作人员对照明、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速度、噪音的要求。 机房工程解决方案,大体由以下部分构成:机房装修、配电及UPS、防雷及接地、综合布线、精密空调、新风回风、消防报警、环境监控等。

机房建设要求 A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严格的要求,有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B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较严格的要求,有较完善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C类:对计算机机房的安全有基本的要求,有基本的计算机机房安全措施。 A类机房B类机房C类机房 场地要求有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防火要求有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内部装修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供配电系统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空调系统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要求有要求有要求 火灾报警及消 防措施 防水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防静电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防雷击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放虫害要求有要求无要求 电磁波防护有要求有要求无要求场地选择

机房环境监控预警解决方案设计

机房预警系统 设 计 方 案 吉林省萱庆科技有限公司 2009年10月

目录 一、前言 (1) 二、系统的设计方案 (2) 2.1 系统组成 (2) 2.2 系统设计原则 (2) 2.3 设计依据 (3) 三、系统功能说明 (4) 3.1 中心控制平台 (5) 3.2 配电监测系统 (6) 3.3 UPS监测系统 (7) 3.4 空调监测系统 (8) 3.5 新风监测系统 (9) 3.6 漏水监测系统 (10) 3.7 温湿度监测系统 (11) 3.8 门禁子系统 (12) 3.9 消防监测系统 (13) 3.10 安防视频系统 (13) 3.11 噪音监测系统 (13) 3.12 空气颗粒监测系统 (14) 3.13 告警子系统 (14) 四、项目实施方案 (16) 4.1 项目实施的周期安排 (16) 4.2 施工组织 (16) 4.3 施工计划 (16) 4.4 施工步骤 (17) 4.5 主要质量保证措施 (17) 4.6 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对策 (18) 4.7 项目工程范围 (18) 4.8 培训计划 (19)

一、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数量与日俱增,其配套的环境设备也日益增多,计算机房已成为各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机房的环境设备必须时刻为计算机系统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一旦机房环境设备出现故障又得不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地运行并对数据传输、存储及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构成威胁,尤其是对于需要实施交换数据单位的机房,其机房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系统故障,造成的影响和经济损失将是不可估量的。 此外,对于大型复杂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大多有设备生产商提供专用的网管系统来监控设备的运行。但对于机房环境设备,由于设备种类多、同类设备的型号也很多,每一家设备生产商都只提供本厂设备的监控软件,将这些软件拼凑起来作为机房的监控系统显然是不合适的。目前许多机房不得不采用24小时专人值守兵定时巡检机房环境设备,这样不仅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而且不能准确高效的实时监测环境设备,不能及时发现故障、排除故障,单位主管部门及有关领导,也不能及时掌握机房的日常管理情况,及对事故发生的时间及责任业务科学的管理;更缺乏对已发生故障全面的分析数据,使得问题不能得到完善的解决。 正是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我公司本着“安全第一、用户至上、预防为主”的原则,为客户量身定做了一套可以对机房环境设备及基础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有效管理的“机房预警系统”,以便为各方数据应用系统保驾护航。 机房预警系统是一套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新型传感技术等构成的计算机网络设备。该系统提供了一种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基于集中管理监测模式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率的技术手段。该系统可有效的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和机房安全,实现机房从有人值守到无人或少人值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网络维护水平,促进电源设备维护现代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小区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智能园区技术》 绿色都城小区监控系统 姓名:王瑛 学号:0913140319 班级:B1403 指导教师:张伟强 专业:网络工程 二O一六年十月

目录 摘要 ........................................................................ I 一、概述 (1) 二、客户需求 (1) 1、绿色都城小区概述 (1) 2、绿色都城小区预期目标 (2) 三、设计规范 (2) 四、系统功能 (3) 1、实时监控 (4) 2、远程操作 (4) 3、视频资料保存功能 (4) 4、图像回放功能 (4) 5、可扩展性功能 (4) 6、图像调整功能 (4) 7、遮挡功能 (4) 8、视频信号采集功能 (5) 9、保密功能 (5) 10、图像远程传输 (5) 五、系统使用说明 (5) 1、系统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 (5) 2、系统的基本操作指南 (5) 六、主要设备 (9) 1、室外高速球型摄像机 (9) 2、枪式摄像机 (10) 3、数字硬盘录像机 (10) 4、视频矩阵主机 (11) 5、电视墙 (12) 6、硬盘 (12) 7、主控键盘控制器 (13) 8、LCD监视器 (13) 9、视频分配器 (14) 七、工程造价 (15) 八、总结 (16) 附录:绿色都城小区平面图(WY-19-01) 绿色都城小区监控系统图(WY-19-02)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及的兴起逐步在建筑领域得以应用,我们的园区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革命,智能化建筑群以其代表的高品质居住环境为越来越多的成功人士所瞩目。 现代化的居住园区不但要拥有优美的外部环境,同时在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方面也应建立起集中的综合保安防范体系、自动化机电设备监控管理系统、以及完善的综合物业管理和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功能。让智能居住园区中的广大业主领略到现代化的精神内涵。 智能化系统工程成功建设的关键是四大基本要素:“正确的认识、合理的需求定位、优化设计和规范实施”。智能化建筑群设计思想遵循以下要求:适用性、先进性、可靠性、实施的可行性、标准化、可开放性、可扩充性、数据安全性、易操作性,这样才能达到合理定位和最优设计的要求。 绿色都城小区项目的主要内容为: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并结合小区环境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有效的智能控制网络,对各系统进行优化配置和高度系统的集成,为用户提供先进的安全防范技术、高效的信息服务和完善的物业管理系统。以便更好的完成国家建设部下达的《全国住宅小区智能化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工作大纲》中对智能园区示范工程的技术含量作出的“普及型”、“先进性”、“领先型”的规定,建立一个便于发挥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现代化文明居住环境。园区各有独立的车库及机电配套设施。我们将严格按照实际图纸的情况、行业标准及国家和地方规范,对项目进行精心的设计,深入考虑项目的异同点及业主的需求完成配合及施工。

弱电智能化机房建设要求参考

弱电智能化机房建设要求 参考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弱电智能化机房建设要求(参考) 一、机房选址: 1、机房尽量避免设在建筑的高层(特别是顶层)和地下室、以及卫生间、茶水间的隔壁或者下层位置。 2、尽量要避开强电配电房,因为强电会对机房设备产生影响。 3、尽量选离弱电井较近的房间,缩短主干到弱电的距离。 4、机房有安全要求,尽量选择走廊的一端,靠近机房的房间尽量作为机房管理人员的办公室。这样可以方便机房区域与普通办公区域进行隔开。 5、选择没有水管通过的房间,如果实在有必须设置套管等多重保护。 6、有适合放精密空调外机的位置。 7、机房整个房间尽量选择周正的房间,对后期整个设备摆放整洁比较重要。 8、机房用电要与普通用电分开,条件允许可以准备多路电源。一般是市电与发电机供电。 9、机房最好在有承重墙的位置,以便于ups电池的摆放。 10、机房面积尽可能预留大一点的房间,便于机器的散热与扩展、维护等。 二、机房建设的需求

首先需要保证机房设备安全可靠地运行,主要考虑机房的供配电系统、UPS不 间断电源、防雷和接地等方面。其次要充分满足机房设备对环境的要求,主要考虑 机房环境的温湿度、空气的洁净度、防静电和防电磁干扰、机房智能化等方面。因 此不但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如空调、新风机等)对机房环境进行控制,而且要考虑 装饰材料对机房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针对机房的特点,还要考虑机房环境足够的 照度和防眩光处理以及机房对噪声的要求。 三、机房房间的设置及面积要求 1、IT数据网络机房一般设有服务器区、终端区、设备区、人员值守区,总面积 应不小于60平方米。 指挥中 心设备 机房一 般设有 服务器 区、监 控值守 区、设 备区、屏幕显示区,总面积应不小于80平方米。

最新某弱电机房方案可编辑文档下载

第二章机房工程 1.概述 本设计说明书针对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科研基地的建筑性质及具体情况所作出的设计方案而编写,全方案高度融和了业主的需求与我们多年积累的机房专业设计经验,全文贯穿于相关国标设计规范与具体设计方案的一致性,全部设计思想围绕整体机房建设理念而展开,旨在能为业主打造一个国内一流的标准机房工程而尽责。2.设计依据和原则 2.1设计依据 (1)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科研基地楼宇智能化系统智能化项目设计方案征集书; (2)业主提供的相关电子版本设计图纸; (3)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50314-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B32/181-1998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 《江苏省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9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73-95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F 279-90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131-90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 GBJ19-87)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58-96 《欧洲电工标准》EN5009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6)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39-2003) 《建筑物智能化系统验收标准》DB 31/219.1-199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6 《不间断电源UPS标准》 20021204 《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 YD/T 1095-2000 2.2设计原则 本次机房建设工程设计,遵循如下思想原则: 2.2.1安全可靠性 安全可靠是对一个专业机房建设工程设计施工企业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在设计及选材方面,结合贵单位的工作特点、性质,充分考虑到使用长久性与稳定性,以保证机房系统乃至其每一个环节的高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2.2.2超前性与智能性 机房应充分体现信息系统核心的特点,并考虑机房应富有前瞻性,因此采用目前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将各功能机房建设成为一个先进的智能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控制中心。 2.2.3追求机房人性化设计 电子计算机机房建设,特别是弱电中控机房,除了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外,还要考虑其平面功能布局、色彩合理搭配、空间装饰元素的呼应等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办公氛围。给从事控制操作的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设计思想。 2.2.4环保、节能 考虑到环境的重要性,设计时都选用安全环保的装修材料,并在节约能源、防尘、防噪音等方面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 3.机房规划、平面区划设计 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科研基地建成后将作为高度集成到的综合性建筑群。而智能化系统工程则是为其提供包括楼宇控制、网络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工程概述 本次数据中心机房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机房内的主设备用电、辅助设备用电)、机房UPS电源及蓄电池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及机柜系统、机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等几部分)。 二、设计依据 本设计依据: 1、以下规范和标准。 GB /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 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 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 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JGJ 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三、设计原则 根据数据中心的现状,此次所做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单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 ?实用性和先进性 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 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在关键设备采用硬件备份、冗余等可靠性技术的基础上,采用相关的软件技术提供较强的管理机制控制手段和事故监控与安全保密等技术措施提高电脑机房的安全可靠性。 ?灵活性与可扩展性 数据中心机房必须具有良好的灵活性与可扩展性,能够根据机房业务不断深入发展的需要,扩大设备容量和提高用户数量和质量的功能。应具备支持多种网络传输,多种物理接口的能力,提供技术升级设备更新的灵活性。 ?标准化 数据中心机房系统整体设计,要基于国际标准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标准,包括各种建筑、机房设计标准,电力电气保障标准以及计算机局域网、广域网标准,坚持统一

行政楼-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成都航院行政楼 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说明书 姓名:胥涛 班级:312351 学号:121932 指导老师:王奇

目录: 1.前言 (1) 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 (1) 1.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1) 2.危险性分析 (1)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说明 (2) 3.1 系统保护等级分级说明 (2) 3.2 防区划分 (2) 3.3 布防图绘制 (3) 3.4 防范手段和防范措施 (6) 3.4.1 摄像机的选择和设置 (6) 3.4.1.1 摄像机安装形式选择 (11) 3.4.1.2 设置原则 (11) 3.4.2 硬盘录像机的选择 (11) 3.4.3 监视器的选择 (14) 3.4.4 控制装置的选择 (15) 3.4.5 传输系统的设计 (21) 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预算 (22) 4.1 设备清单 (22) 5 小结 (24) 6 致谢 (24)

1.前言 安防系统日益完善,它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大型办公楼、写字楼、学校等一些行政地方更缺少不可,所以正确科学的利用好安防系统可以给我们避免很多意外情况的发生,以及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麻烦。 科学使用安防监控系统可以弥补我们由于人力不足,设备监控,及时发现问题的地方带来帮助。因此,我们需要一套完善的安防体系,以及具有专业操控的技术人员来负责监控维护。正确使用这些设备,运用现有的技术,充分发挥出设备的性能,使监控质量和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成为学校安全技术防范的一个重点。 1.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功能 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1.3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监控系统在各行业的应用日渐广泛,监控系统已经不是单单在通信、交通、安全等行业应用。它在逐步向其他行业,公众方向发展。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图像处理、传输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制技术也有长足的发展。社会治安状况的日趋复杂,公共安全问题不断凸显,城市犯罪突出,手段不断更新、升级。这些都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主动预防为主的视频监控系统。自美国“9·11事件”和伦敦地铁爆炸案之后,应对突发事件的城市应急防范系统成为新的安防建设热点。 2危险性分析 风险等级(Level of risk):是指存在于人和财产(被保护对象)周围的、对他(它)们构成严重威胁的程度。这里所说的威胁,主要指可能产生的人为的威胁(或风险)。被保护对象的风险等级主要依据其人员、财产、物品的重要价值、日常业务数量、所处地理环境、受害的可能性以及公安业务主管部门对其安全水平的要求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级:一级风险为最高风险,二级风险为高风险,三级风险为一般风险。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说明 系统设计目标是根据建筑安全防范的要求,对行政楼重点位置,如财务室,会议室,以及资料室、过道和建筑周边进行实时监控,监控工作人员和

弱电机房建设实施方案-

前言: 弱电机房和消防控制室的建设一般都是我们系统集成商实施,标准的弱电机房方案到底有哪些?需要从哪里考虑设计呢?本人比较长,建议收藏后仔细研究 正文: 一、机房环境设计指标 环境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指标 依据相关要求和用户系统的具体情况,本设计的机房环境条件按A级考虑。其设计指标如下:主机房区域(开机时) 温度: 23±1℃ 相对湿度: 40%- 55% 温度变化率:<5℃/h 并不得结露 洁净度:在静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μm的尘粒数,少于18000粒。 二、照度设计指标 主机房平均照度:≥500Lx 功能房间平均照度:≥300Lx 应急照明照度:≥30Lx 疏散照明照度:≥5Lx 三、电气设计指标 供电类别:按一类负荷供电 静电电位:≤1KV 接地电阻:≤1Ω 零地电位差≤1V 三相负荷不平衡度≤20% 四、噪声、电磁干扰、振动指标 电子信息设备停机时,噪声值≤65dB 无线电干扰频率为0.15~1000MHz时,无线电干扰场强≤126dB 磁场干扰环境场强≤800A/m 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500mm/S2(电子设备停机条件下) 五、主要技术方案和组织实施措施的详细描述 1、土建装修建设方案 ?设计要求 装修需要满足防火、防水、防静电、防尘、防盗、防噪音、屏蔽需求。 ?地面装修说明 距中心机房地板铺设高度为0.3米,为强弱电管道预留空间。机房地板采用优质600X600全钢耐磨抗静电地板,在支架下边刷导电粘和漆,在地板下边UPS空调等重型设备区域加固,并做散立支撑,分载设备承重问题。 ?吊顶装修说明 数据中心机房所有天花全部采用微孔铝合金金属板吊顶,顶内配套主龙骨,次龙骨,龙骨采用40X4角钢支撑。梁、顶做防尘处理。 ?隔断墙体装修说明

智能化弱电机房建设方案

xx机房建设方案 目录 一、机房工程建设方案. 2 1、前言 (2) 1.1 工程概况 (2) 1.2 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目标 (2) 2、土建建设方案 (3) 2.1 设计依据 (3) 2.2 设计要求 (4) 2.3 地面装修说明 (4) 2.4 吊顶装修说明 (4) 2.5 隔断墙体装修说明 (4) 2.6 墙体装修说明 (4) 2.7 门窗装修说明 (5) 3、空调通风系统设计 (5) 3.1 设计依据 (5) 3.2 空调改造方案 (5) 3.3 空调技术要求 (6) 3.3 室内空调参数 (7) 3.4 机房新风系统 (7) 4、电气设计说明 (8) 4.1设计依据 (8) 4.2供电电源 (8) 4.3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 (8) 4.4配电设计 (8) 4.5照明设计说明 (9) 5、机房安全系统设计 (9) 5.1 设计依据 (10) 5.2防雷接地设计说明 (10)

5.3、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 (11) 5.4机房保安监控系统 (12) 5.5 机房门禁系统 (12) 6、机房设备总控系统设计概述 (12) 7、机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概述房 (14) 7.1设计依据 (14) 7.2机房综合布线 (14) 7.3 KVM网络管理 (15) 7.4机柜 (15) 附件:机房装修图 一、机房工程建设方案 1、前言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的建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计算机机房的建设。计算机机房工程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计算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计算机机房既要保障机房设备安全可靠的正常运行,延长计算机系统使用寿命,又能为系统管理员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能够满足系统管理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的现代化计算机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1.1工程概况 xxx机房面积大约为50m2左右,拟改造成国家标准机房,作为大楼的数据中心。 中心机房按功能划分配电区、气体灭火区、网络机房、主控间、办公间。 1.2数据中心机房建设目标 我公司将多年的机房建设经验及对xxx总部机房需求的深刻理解,将设计目标分析如下: 机房建设将以国家A类标准进行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