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规模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评估市场秩序,维护行业良好形象,制定了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一、地质灾害评估收费项目及标准。

1. 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调查是地质灾害评估的前提工作,包括地质灾害概况调查、灾害点调查、灾害体调查等内容。

收费标准根据调查范围、难易程度、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灾害点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对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规模和影响进行科学评价和分析的过程,其收费标准主要根据评估范围、评估对象、评估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评估对象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3.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制定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制定是在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和措施,其收费标准主要根据对策制定范围、对策对象、对策方法等因素确定,一般以每平方公里或每处对策制定对象为单位进行计费,具体标准由地质灾害评估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

二、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公平公正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原则,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评估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确保评估机构和客户之间的利益平衡。

2. 合理定价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合理定价原则,根据评估项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风险程度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价,避免低价竞争和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

3. 透明公开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透明公开原则,评估机构应当将收费标准向社会公开,并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收费标准的公开透明和合理合法。

4. 灵活变通原则。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灵活变通原则,根据客户需求和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收费标准,确保评估服务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设计是指通过对地质灾害的分析、评估和预测,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设计方案,以减轻地质灾害对人类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危害。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标准是指对地质灾害设计服务所收取的费用标准,其制定对于规范地质灾害设计行业、保障设计质量、维护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收费项目及标准。

1.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按照调查范围、难易程度和调查深度等因素进行计费。

一般情况下,按照每平方公里的调查面积进行收费,费用标准根据地质灾害类型和地区差异进行调整。

2. 地质灾害评估费用。

地质灾害评估费用根据评估对象的复杂程度和评估深度进行计费,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评估费用主要包括人力、材料、设备和专业技术费用。

3.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费用。

地质灾害防治设计费用主要包括设计人员的工作时间、设计材料和设计成果费用。

根据设计的复杂程度和设计规模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区特点进行调整。

4. 地质灾害监测费用。

地质灾害监测费用根据监测点的数量和监测频次进行计费,同时考虑到监测设备的维护和更新费用。

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采取不同的收费标准。

5. 地质灾害工程施工监理费用。

地质灾害工程施工监理费用主要包括监理人员的工作时间、监理材料和监理成果费用。

根据监理的复杂程度和监理规模确定收费标准,同时考虑到地质灾害的类型和地区特点进行调整。

二、收费依据。

1.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依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确保设计质量和设计成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 收费依据应当明确规定地质灾害设计服务的内容、范围、标准和质量要求,确保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合法权益。

3. 收费依据应当公开透明,客观公正地进行计费,避免出现不合理收费和变相收费的现象,维护设计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三、收费原则。

1. 合理定价原则。

地质灾害设计收费应当根据设计服务的实际工作量、难易程度和设计成果的质量确定收费标准,确保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劳动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对人类、自然和社会经济造成危害的自然现象。

地质灾害的频发和严重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收费标准,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标准。

1. 评估范围,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范围包括地质灾害类型、地质灾害规模、地质灾害潜在危害范围等内容。

2. 收费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标准主要根据评估范围的大小、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评估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评估范围越大、评估工作越复杂,收费标准也会相应增加。

3. 收费方式,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收费方式一般分为固定收费和按工作量收费两种方式。

固定收费是指按照评估范围和工作难度确定一个固定的收费标准,而按工作量收费则是根据实际评估工作所需的时间和人力资源来确定收费金额。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公平公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估工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合理适当,收费标准应当合理适当,既要考虑评估工作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又要兼顾委托方的支付能力,以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3. 透明公开,收费标准的制定应当透明公开,委托方应当清楚了解评估工作所需的费用和收费标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

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意义。

1. 规范评估工作,制定收费标准可以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 保障评估质量,合理的收费标准可以保障评估工作的质量,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参与评估工作,提高评估工作的水平和效果。

3. 维护委托方权益,收费标准的制定可以有效维护委托方的权益,避免因收费问题而导致的纠纷和矛盾,保障委托方的合法权益。

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的实施。

1. 收费标准的宣传,制定收费标准后,应当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让委托方和评估机构都清楚了解收费标准的内容和意义。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是指对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和危害性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的过程,是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的基础。

为了规范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制定了一套收费标准,以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一、基本收费项目。

1. 地质灾害调查费用,根据调查地质灾害的难易程度和规模大小确定费用,一般以面积和工作量为计费依据。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费用,根据评估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和危害性确定费用,一般以评估范围和难易程度为计费依据。

3.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编制费用,根据编制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复杂程度和工作量确定费用,一般以方案内容和规模大小为计费依据。

二、收费标准制定原则。

1. 合理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合理,既要保障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又要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不能设置过高的收费标准。

2. 公平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公平,不能因为地区、单位或个人的不同而设置不同的收费标准,要根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来确定收费标准。

3. 透明性原则,收费标准应当透明,客户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应清楚地了解到各项收费标准和计费依据,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三、收费标准的调整。

1. 收费标准应当根据市场需求和工作量的变化进行适时调整,不能长期固定不变。

2. 收费标准的调整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公示,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调整。

3. 收费标准的调整应当充分考虑客户的支付能力和市场竞争情况,不能盲目提高收费标准。

四、收费标准的执行。

1. 执行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不能私自调整或违规收费。

2. 客户在进行地质灾害评估时应当主动了解收费标准,并要求出具合法有效的收费凭证。

3. 对于违规收费或者不合理收费的行为,客户有权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和举报。

五、结语。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和执行,是保障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科学、合理开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合理、公平、透明的收费标准,才能有效地推动地质灾害评估工作的开展,确保评估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关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收费标准的说明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计费标准1、地灾评估级别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要求,建设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共分为:一级评估、二级评估、三级评估(项目评估级别根据可研项目规模定)。

2、地灾评估依据根据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4年11月公布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规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勘察工作费用+评估报告编制费用+报告评审费用。

结合《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计价格[2002]10号)和《安徽省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经费预算标准(2008)》规范,建设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收费依据如下:A、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标准(元/km2)评估级别复杂中等简单备注一级评估线性工程9808206551.地区类别调整系数为:青藏高原2.0;山区1.4;丘陵1.2;平原1.0。

2.工程类别调整系数为:线性工程1.0;矿山水电工程2.0,工民建3.0。

3.线性工程不足50km 按50km 计算;矿山水电不足10km 2按10km 2计算;工民建不足1km 2按1km 2计算。

矿山水电253021101690工民建665055604450二级评估线性工程755630/矿山水电19501620/工民建51204280/三级评估线性工程/410400矿山水电/1060845工民建/27852225B 、勘察工作费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即:勘察工作费用=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调整系数。

公路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序号项目公路等级计费单位收费基价(万元)I II III IV V 1初测高速正线/公里 2.70 4.32 6.158.3510.60一级 2.20 3.60 5.05 6.509.40二级三级 1.10 1.75 2.40 3.55 5.002定测高速3.004.65 6.759.4011.80一级 2.50 3.855.557.1510.00二级三级1.402.053.004.205.90公路工程勘察收费附加调整系数表序号项目附加调整系数备注1一次勘察0.8按初、定测收费基价之和计算收费2施工图阶段的补充定测0.6按定测收费基价计算收费3正线长度在30公里以下的独立项目1.5按相应路段主线长度计算收费4桥梁、隧道2~35立体交叉一般互通式2枢纽型互通式3~4C 、评估报告编制费用=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地质灾害评估 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 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评估是对地质灾害风险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估,以确定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为地质灾害防治和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地质灾害评估的收费标准是根据评估的项目内容、难度和工作量而确定的。

一、地质灾害评估收费项目。

1. 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对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调查与监测,包括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下水、地震活动等因素的监测与分析。

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通过对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科学评估,确定灾害风险等级和范围。

3.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结果,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确定防治措施和投资计划。

4. 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编制,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结果,编制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响应措施和责任单位。

二、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

1. 根据评估项目的难度和工作量确定收费标准,一般按照项目的面积、难度和工作量来计算。

2. 收费标准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的专业性和科学性确定,避免低价竞争和降低服务质量。

3. 收费标准应公开透明,客户可以根据评估项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进行选择,避免因收费不明导致的纠纷和争议。

4. 收费标准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的实际效益来确定,避免过高收费导致客户无法承受,也避免过低收费导致服务质量低下。

5. 收费标准应根据地质灾害评估的市场行情和行业标准来确定,避免价格虚高或虚低,保持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和规范性。

三、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的制定原则。

1. 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客户和评估机构的利益平衡。

2. 服务质量至上的原则,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以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为首要目标,确保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 市场调节的原则,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来确定收费标准,避免价格虚高或虚低。

4. 客户满意度的原则,地质灾害评估收费标准应当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确保客户在评估过程中的权益和利益得到保障。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附件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二〇〇四年十一月1 使用说明1.为适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需要,规范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行为,维护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2.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价格法规和本标准的规定,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接受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3.本标准仅适应于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

4.本标准包括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勘察工作收费标准、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报告评审收费标准。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勘察工作费用+评估报告编制费用+报告评审费用。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勘察工作费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即:勘察工作费用=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调整系数。

评估报告编制费用=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报告评审费用=报告评审收费标准。

6.本标准以全国平均水平为依据,对不同地区客观因素形成的差价,通过调整系数进行修正。

7.调整系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将调整系数相乘。

8.凡本标准没有涉及到的收费内容,可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或由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协商确定。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依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源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实行,见下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 2.1-1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2.1-2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化为复杂类型。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 2.1-3本收费标准参照的已有相近收费标准:(1)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2000年);(2)《重庆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标准》(试行〔2002〕)。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1. 背景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是衡量地质灾害对人类、土地和财产造成的威胁和危害程度的方法。

为了确保灾害管理部门能够合理收取评估费用,并为公众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制定了相应的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

2. 收费依据根据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的复杂程度和数据要求,制定了以下收费依据:2.1. 评估范围与规模评估范围和规模是影响评估复杂度和数据收集工作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评估区域的大小、地质灾害类型和数量,收费会相应进行调整。

2.2. 数据收集与处理评估所需的数据收集和处理工作是评估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收集复杂度,进行相应的收费。

2.3. 专业人员费用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需要由专业人员进行,其知识和技能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人员的费用将根据其经验和资质进行合理计算。

2.4. 报告编制与交付评估结果需要以报告形式编制并交付给相关部门和个人。

报告编制和交付工作将纳入评估费用中。

3. 收费标准在制定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3.1. 经济性和公益性评估收费应既满足经济可行性,又兼顾公益性。

收费标准应合理,确保评估工作的可持续性,并为公众提供可靠的评估结果。

3.2. 参考市场价格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可以参考类似的评估工作和市场价格。

借鉴市场上的定价水平,确保收费标准与市场价格接近,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3.3. 收费透明与公开评估收费应具备透明性和公开性,避免不合理的收费和利益输送现象。

在制定收费标准时,应充分公示并接受公众意见,确保公众对收费标准的合理性有所了解。

4. 结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的依据与标准应综合考虑评估复杂度、数据要求、专业人员费用、报告编制与交付等因素。

收费标准应经济合理,参考市场价格,并具备透明性和公开性。

只有确保评估收费的合理性和公正性,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的评估结果,为地质灾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上为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估收费依据与标准的文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收费标准
二〇〇四年十一月
1 使用说明
1.为适应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需要,规范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行为,维护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的合法权益,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2.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应遵守国家有关价格法规和本标准的规定,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接受有关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

3.本标准仅适应于我国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

4.本标准包括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勘察工作收费标准、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报告评审收费标准。

5.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费用=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勘察工作费用+评估报告编制费用+报告评审费用。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费用=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勘察工作费用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即:勘察工作费用=实物工作收费基价×实物工作量×调整系数。

评估报告编制费用=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调整系数。

报告评审费用=报告评审收费标准。

6.本标准以全国平均水平为依据,对不同地区客观因素形成的差价,通过调整系数进行修正。

7.调整系数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将调整系数相乘。

8.凡本标准没有涉及到的收费内容,可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或由建设单位和评估单位协商确定。

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收费标准
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依据国土资源部文件《国土资源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实行,见下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表表 2.1-1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表2.1-2
注:每类5项条件中,有一条符合条件者即化为复杂类型。

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表 2.1-3
本收费标准参照的已有相近收费标准:
(1)中国地质调查局编制的《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设计预算暂行标准》(2000年);
(2)《重庆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收费标准》(试行〔2002〕)。

2.2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
野外地质灾害调查收费标准表 2.2-1
注:地区系数为1.4的地区有: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地区系数为1.2的地区有:海南、山东、北京、天津、湖南、湖北(不含恩寺地区)、河南;西南地区(含湖北恩寺地区)、西北地区、东北三省和上述没列省市地区系数为1.0。

2.3 勘察工作收费标准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需要投入地面测量、勘探、工程物探、水文地质、室内试验等实物工作量时,按国家计委、建设部编的《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2002年修订本)执行,见引用标准。

2.4 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
评估报告编制收费标准表2.4-1
2.5 报告评审收费标准
报告评审费为:一级评估2.0万;二级评估1.5万;三级评估1.0万。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2004.1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