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设计流程及方法[论文]
暖通设计与步骤

热源设备(锅炉)
蒸汽和热水 采暖空调,热水为主;温度范围 常压、负压(真空)和承压 常、负压,不必做特殊安全考虑 高温水或蒸汽,承压 燃煤、燃油和燃气、电 燃气:SO2为零,NOx(少63.6%,33%),CO2(
52%,26%),效率(78%,90%)
暖通设计与步骤
冷源设备
暖通设计与步骤
负荷计算
暖通设计与步骤
室内设计参数
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温度、湿度、风速、舒适度 新风量
◦ 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 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 民用建筑人员所需最小新风量按国家现行有关卫生标准确 定,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 等因素确定
克湿空气累计除霜量为7~20kg、蒸发温度低于-8度 的运行时间小于110h,上海、杭州、武汉等) 京津地区、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中南各省区 水源热泵,地源热泵(机组运行,热量平衡问题)
暖通设计与步骤
冷源设备
蓄冷空调 全负荷和部分负荷 蓄水和蓄冰、共晶盐 外融冰和内融冰
暖通设计与步骤
冷热源 方案选择
暖通设计与步骤
水系统竖向分区
压力因素、失调因素、使用功能因素 压力因素
◦ 承压高,价格高 ◦ 常见设备承压:冷水机组1.0~1.6MPa;末端1.0~1.6MPa;热水
锅炉0.4~1.0MPa,阀门1.6MPa(低压) ◦ 高层建筑空调系统水系统竖向分区:工作压力宜取1.0MPa,
竖向分区高度不超过80m。辐射采暖工作压力不超过0.8MPa 。换热站为热源:1.6MPa,120m ◦ 超过80m,分区:冷热源都放在地下室(不同承压设备); 中间设置设备层(板换,热3~5度,冷1.5~2度) ◦ 水泵布置方式:压送式、吸入式(阻力,气蚀)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

暖通专业各阶段设计流程及关键活动1.方案设计1.1掌握建筑物的体形特征:如建筑物高度、层数、体形系数、有无大空间、有无明显的内区等;1.2了解建筑物的用途、使用特点、各种功能的使用时间段及建设地区的能源种类;1.3分析建筑物的负荷特点、根据业主对建设标准的定位与现行国家规范,制定相应的暖通空调方案。
包括采暖空调方式、空气处理方法、系统划分、冷热源的类型选择与主机台数的估算。
2.初步设计2.1当建筑方案或建筑(部分或整体)用途与方案有较大出入时,须重新进行上述分析,并修订相关部分的暖通空调方案。
2.2复核建筑材料的热工参数,使之符合有关规范的规定。
2.3空调设计2.3.1确定空调设计参数:室内冬夏季温度,湿度,新风量,人员密度,噪声标准等;2.3.2计算空调负荷,确定空调方式,按区域绘制焓湿图,计算各末端设备的技术参数等;2.3.3确定冷热源参数,空调水系统形式和控制要求;2.3.4初选空调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2.3.5注意控制:水系统设置及冷热源的选择是否合理;内区及过渡季的空调设计原则及空气处理过程是否正确;AHU及PAU的过滤器的选型;消声隔振措施是否正确;自控设置是否合理;节能措施是否到位;机房与管井的设置是否合理,有无遗漏等。
2.4采暖设计2.4.1确定室内采暖计算温度;2.4.2计算采暖负荷;2.4.3确定采暖热媒及其设计参数,系统形式及调节与计量方法;2.4.4计算确定换热设备及末端设备的技术参数;2.4.5初选采暖设备、管材及其保温材料,要特别注意各类散热器的承压能力;2.4.6注意控制:负荷计算的正确性;比摩阻的选择是否恰当;系统划分及散热器的选型是否合理。
2.5通风设计2.5.1制定通风方案;2.5.2确定房间换气次数、计算风量,或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消除房间余热所需风量;通过风量平衡计算确定维持房间正(或负)压所需送、排风量,同时拟定通风设备的控制要求等;2.5.3初选通风设备及管材;2.5.4注意控制:进、排风口位置;风量平衡及不同房间空气压差的确定,净化与无菌房间的气流流向是否正确;消声措施;废气排放是否符合当地环保要求;事故排风系统的设置是否准确。
暖通设计步骤及流程

暖通设计步骤及流程暖通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为了确保建筑内部的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下面是暖通设计步骤及流程的详细介绍。
1.需求分析:首先,设计师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了解项目的需求和特点。
包括建筑的类型和用途、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使用建筑的人数等。
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师能够确定暖通系统的设计目标。
2.初步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进行初步设计。
确定暖通系统的类型,包括地暖、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等。
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和功能要求,确定各个区域的热负荷和冷负荷,进而计算所需的供暖和制冷设备的容量。
3.系统选型:根据项目的需求,设计师选择适合的供暖和制冷设备。
这包括锅炉、冷却塔、风机盘管等设备的选型。
选型时要考虑设备的能效和可靠性,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配合程度。
4.布局设计: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要求,确定暖通设备的放置位置。
这包括管道、风管、冷却塔等的布置。
布局设计要考虑设备的维修和安全等因素,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管道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热负荷计算结果,设计师进行管道的设计。
包括供水管道、回水管道、风管等的尺寸和布置。
管道设计要确保流体的正常流通,减少管道阻力和压力损失。
6.控制系统设计:暖通系统的控制系统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设计师需要根据需求确定控制点和控制策略,选用合适的控制设备和传感器。
并设计控制系统的布置和接线。
7.施工图设计: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设计师进行施工图设计。
包括各个设备的图纸,管道和风管的布置图,控制系统的接线图等。
施工图设计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8.施工和调试:根据施工图设计,施工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和管道的连接。
安装完毕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包括设备的启动和调整参数。
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9.运行和维护:暖通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是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环节。
设计师需要对系统进行运行监测,及时处理故障和维护设备。
同时,进行定期的巡检和维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暖通工作流程

暖通工作流程1. 确定项目需求在开始暖通工作之前,首先需要明确项目的需求。
这包括了建筑的类型、面积、用途等基本信息,以及客户对于室内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和环境要素。
2. 制定设计方案根据项目需求,制定相应的暖通设计方案。
这包括确定适用的供暖方式(如集中供暖系统、分户供暖系统等)、通风系统类型(如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等)以及空调系统类型(如中央空调、分体空调等)。
在制定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到能源效率、设备选型与布置、管道布置等因素。
3. 进行热负荷计算进行热负荷计算是暖通设计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热负荷计算,可以确定建筑在不同季节和不同天气条件下所需供暖或制冷的能力。
这包括外墙传热损失、人员活动产生的热量、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等各个方面。
4. 设计暖通系统根据热负荷计算的结果,设计相应的暖通系统。
这包括供暖系统、通风系统和空调系统的具体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管道布置、设备选型与布置、空气分配与循环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进行管道和设备的细节设计,确保系统运行安全可靠。
5. 编制施工图纸根据暖通系统的设计方案,编制相应的施工图纸。
这包括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等各个方面。
施工图纸需要详细标注管道、设备、阀门等具体位置和尺寸,并包含相关的技术参数和说明。
6. 投标及合同签订将编制好的施工图纸用于投标,并与客户达成合作意向后,签订正式合同。
合同中应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约定工期和付款方式等相关事项。
7. 施工准备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施工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材料和设备供应商、组织人员配备、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8. 施工过程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方案,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具体的暖通系统安装。
这包括管道敷设、设备安装、阀门连接等各个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遵守相应的施工规范和标准。
9. 系统调试与运行在暖通系统安装完成后,进行系统的调试和运行。
暖通设计流程

暖通设计流程暖通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设计流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暖通设计的流程。
首先,暖通设计的第一步是需求分析。
在进行暖通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功能定位、使用人群、建筑结构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以确定暖通系统的设计目标和要求。
这一步是整个设计流程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后续设计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次,进行初步设计。
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设计师需要进行初步的系统布局设计和管道走向设计,确定暖通系统的主要设备、管道布置、风口位置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空间利用效率、设备安装便捷性等因素,以实现最佳的设计效果。
接着,进行详细设计。
在初步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暖通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管道尺寸的计算、设备选型、系统控制方式等。
在这一阶段,需要考虑到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节能性等方面,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便捷性。
然后,进行施工图设计。
在详细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施工图的设计,包括各种管道、设备的具体尺寸、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等。
施工图设计需要考虑到实际施工的可行性和便捷性,以确保设计能够顺利实施。
最后,进行施工和调试。
在设计图纸确定后,需要进行暖通系统的实际施工和调试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在系统调试阶段,需要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达到设计要求。
总之,暖通设计流程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设计师在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以确保整个暖通系统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最终实现建筑物的舒适性和节能性的双重目标。
【暖通空调】地暖设计步骤、参考资料

地暖设计基层处理1、水泥砂浆抹灰找平后,选用厚度为25mm,容重为21kg/m3均匀无破损的聚苯泡沫板,将25mm厚的聚苯泡沫板铺设平整,接槎处打接严密,聚苯泡沫板不得有架空现象,此层作为隔热层。
2、铺设6丝厚铝箔板作反射膜,铺设要平整,接缝宽度为120mm。
二、放线配管1、管道的敷设应根据房间热量损耗布置,可采用旋转型、直列型、往复型布置。
同一环路的PE-X加热管按150mm间距铺设在同一水平上,并距外墙内表面为100mm,用专用塑料卡子,按直管段300mm,弯管段200mm的间距将加热管固定,为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可在加热管穿出底板处设柔性套管。
图一为旋转型加热管施工布置示意图。
2、加热盘管弯曲半径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0—12D,断管时应采用专用工具,端口面应平整,垂直轴线。
三、分水器的设置分水器应水平安装,一般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为200mm,当垂直安装时,分水器下端距地面不应小于150mm,入户总供水阀门内侧应设置不低于60目的过滤器,分水器系统的各分支路的加热管长度不易超120M,一般每户集中设一个分水器,按房间数确定支环路数,其中卫生间、餐厅、厨房可合并成一个环路,如单个房间的面积较大,可设两个或多个环路,根据分支环路的个数选择适宜的分水器。
四、管道调试1、在加热盘管及分配器施工完后,需进行水压试验。
试验压力不小于0.6MPA,稳压一小时后,补压至规定试压值,15分钟内的降压值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调试前应对管道系统进行冲洗,然后充热水调试。
调试前初次采用慢升温,现将水温控制在25—30℃范围内运行24小时,以后再每隔24小时升温不超过5℃,循环两天后逐步升温,直到60℃为止,达到设计水温。
调试过程中应在设计水温条件下连续采暖24小时,并调节每一环路水温达到正常范围,使各环路的回水温基本相同。
2、试压合格后,用25mm厚的聚苯塑料板作边角保温。
选用<10mm 的石子,合格的PO32.5R水泥,石子、沙子要冲洗干净,配合比正确。
民用住宅暖通设计论文

浅谈民用住宅暖通设计【摘要】根据住宅设计要求和国家消防设计标准,介绍了住宅暖通设计中所包含的内容和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以使住宅暖通设计更加贴合用户角度,更安全、合理、人性化。
【关键词】采暖,分户计量,加压送风系统,车库通风排烟系统住宅是提供家庭居住使用的建筑,其按照建筑层数可以分为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和高层住宅。
对于现今的城市而言,低层住宅较为罕见(别墅除外),出于暖通工程的技术角度考虑,本文仅以高层住宅为例进行说明。
1 采暖住宅应设置采暖系统,在一般情况下为集中供暖,即采暖热水由市政热网或区域锅炉房来提供。
室内的采暖设施一般为散热器或地板采暖。
随着经济发展,散热器也由原来的铸铁型进化成今天的铜铝复合型、钢制型、铝合金型等等,新型散热器既能满足散热要求又可以配合装修美观。
地板采暖较散热器采暖更为舒适,在很多高级住宅中设计使用。
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1)很多情况设计散热器的形式为底进底出,这样阀门和支管都在散热器底部,房间更加美观。
但是设计中会忽略一个问题:底进底出的散热器其散热量仅为标准散热量的90%。
如果还是按照标准散热量选取散热器,很可能造成散热量不够的现象。
2)地板采暖设计中要注意供水的温度不能超过60℃。
超过60℃会造成室内燥热,也影响地热盘管的使用寿命。
尤其在一些改造的项目中:原来的散热器采暖系统改为地板采暖系统,改造完成后室内过热极不舒适。
解决方法:加设换热设备,使供水温度符合地板采暖要求。
3)在确定系统高低区分区时应向当地供热部门了解换热站的供热能力和换热机组的定压等问题。
当不能满足建筑使用时应调整设计分区方案。
笔者认为在设计高层住宅时最好单独设置换热机组提供采暖热水,这样更便于调节利于使用。
2 分户计量新建住宅要求实施分户计量。
共用立管及每户的户内采暖入口装置均设置在管道井内。
户内入口装置由锁闭阀、过滤器、户用热计量表、调节阀等组成。
对于室内散热器,要求在供水管上加设温控阀,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关闭阀门或降低阀门开度。
暖通空调的设计步骤及流程

暖通空调的设计步骤及流程设计顺序:先末端,后主机设计原则:合理、经济,最大限度节约运行成本设计方案及适用范围:一、末端部分:1、风机盘管系统;适用范围:一般办公、餐饮等场所2、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适用范围:要求较高的办公、酒店、餐饮娱乐等场所3、全空气系统;适用范围:商场超市、车间等大开间场所二、主机部分:1、螺杆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2、风冷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没有机房、无专人值守3、离心式冷水机组制冷,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大、有专用机房、电力充足、需专人值守4、溴化锂机组制冷(制热),市政或锅炉供热;适用范围:电力不足、有市政热源并经综合比较经济、有专用机房、需专人值守三、其它:1、一拖多系统;适用范围:空调面积较小、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空调面积较大但非同时使用且需独立计费等场所2、风管机系统;适用范围:大开间、无专用机房、无专人值守、控制灵活、初投资较低设计程序:一、末端部分:(一)设备选型:1、计算实际空调面积;2、根据使用场所确定冷负荷指标,计算出设计总负荷,根据设备布置特点确定所需设备数量,确定设备型号;冷负荷概算指标略采用组合式空调器,循环次数商场6~7次,推荐8~9次(二)水系统设计:1、设备定位布置,确定立管位置,根据系统复杂程度确定采用同程式或异程式(当立管与最末端设备距离超过30米时尽量采用同程式);2、确定主管道走向,并与设备合理连接,当主管道有分支时应设阀门以便于调节;3、根据设备流量确定每一管段的水流量,再根据设计水流速计算出管径;4、空调水设计流速为0.9-2.5m/s,管径越大、流速越大,管道比摩阻应小于500;5、水管与设备连接时,进水管上设软接、过滤器、阀门,出水管上设软接、阀门;6、冷凝水管径设计:当机组冷负荷Q≤7KW,DN=20;Q=7.1-17.6,DN=25;Q=17.7-100,DN=32;Q=101-176,DN=40;Q=177-598,DN=50;Q=599-1055,DN=80;Q=1056-1512,DN=100;Q=1513-12462,DN=125;Q>12462,DN=1507、空调水管保温:当采用超细玻璃棉管壳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5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当采用橡塑材料保温时,供回水管保温厚度采用30mm,冷凝水管保温厚度采用15mm;当冷凝水管采用PVC等塑料管材时,可不作保温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暖通设计的流程及方法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楼房的建筑建筑体系中暖通系统的设计已日渐完善,本文通过对暖通设计的三个流程入手,介绍了暖通设计的三个步骤,各个大型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理论与心得,使得暖通设计更加完善、优化。
暖通设计专业作为机电设备的三大专业之一,在建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民用建筑的应用上,为提高各地区的国民生活谁平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为了未来暖通设计的方向也奠定了基础,暖通设计未来的主要目标是机械化、自动化与可操作性。
关键词暖通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831 文献标识码:a
1方案阶段
本阶段的主旨是,暖通设计的方案与计划,即如何去设计一个暖通系统,计划一下将来的工作需求与设想,主要采取哪些技术预防针等。
2初步设计阶段
本阶段开始进行暖通设计,要做出一个暖通设计的方案文本,并且还要做出相应的图纸,使得建筑方可以对设计本身一目了然。
例如,一座办公大楼中的暖通设计,首先要了解这座大楼所处的环境、地点、建筑性质以及建筑水平等等。
这座大楼所处的环境,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如果是南方,那就要考虑,空调系统的暖通建筑方向,是个体式的空调系统,还是中央空调系统。
如果是在北方,
则需要根据城市气候的不同,选择使用集中供热系统还是独立式锅炉供热系统。
在冬天是使用暖气片供热,还是使用地下供热系统。
这些问题是设计师在设计之前需要考虑的问题,需要去和业主以及政府部门沟通的问题。
2.1高层建筑的中央空调系统
现阶段的大楼主要靠风机通风系统,大部分也靠vav空调系统及vrv变频空调系统,还有地板加风机送风等等。
根据大楼的实际情况而定,选择制冷系统是采取风冷制冷还是压缩制冷,排水时依靠水泵还是别的送水系统等。
2.2高层建筑的消防通风系统
这对于一座大楼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大楼的安全保障问题,一座大楼在发生火灾之后能不能有效地排烟,这是通风系统的合理性决定的问题。
按照相关的设计法规,考虑是否逃生的封闭楼梯需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消防前室是否需要设置加压送风系统,走道是否需要设置机械排烟系统,卫生间怎样通风,大楼是否有地下停车场,如何去通风和机械排烟,是否有厨房,怎样排油烟等均需根据实际情况去确定。
2.3计算冬夏的大楼空调负荷
因为是初步设计的阶段,可以使用面积指标去估算;计算加压送风量;计算设备排烟量;计算地下车库的通风量及消防排烟量;计算变配电机房的通风量;计算辅助用房的通风量;计算卫生间的通风量等等。
2.4布置系统
根据之前的计算,来分析出诸多状况后,进行总体布置。
例如:建筑方面,我们要考虑机房位置及大小,管井位置及大小,穿墙的大洞位置及大小,穿楼板的洞位置及大小等。
结构方向,设备的重量考虑,穿楼板的洞的方向和位置。
电气方向,设备的供电量,控制要求,以及设备要求等。
排水方向,需要立体的排水管道图纸,并且提交排水渠道以及用水点等。
然后,把各方面的信息汇总,分析完之后,对暖通设计方案进行正确的调整与修改。
2.5文本整理
这部分主要是对一些方案的文本及图纸进行汇总分析,例如:制冷机房的设备布置图、水系统原理图、主管系统平面布置图、主要送排风平面图、消防排烟平面图、机器设备明细表、初步设计说明等。
分析了这些之后,再与其他设计师进行研讨、校对,审核通过后即可制作出完整可行的设计方案。
3施工图阶段
基本上这个阶段是以前面设计为初步基础的,一般是对暖通设计方案进行深化处理、分析、优化后的结果;而业主一旦要求变更,建筑方面有大的变动,那么整个暖通的设计方案就需要去重新考虑、重新制作了。
例如前文所示,制作一座高层办公大楼的暖通设计,要从空调设计、消防排烟设计、设计施工说明等几个大方面开始。
首先是计算,包括冷热负荷、热供应量、排烟量、排水量、用电
量等。
按国家要求,采用逐时负荷计算法,其中有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法 2 种,选用其中一种就可以,空调负荷计算是非常复杂和麻烦的,现在有很多负荷计算软件,使用起来比较方便;排烟量、排水量都需要根据挂机法律法规进行计算,设备的选择计算等等。
在所有的参数及计算做完之后,进行汇总,就可以进行施工图的绘制了。
施工图要比设计图深化的多,包括很多的图纸:通风管道平面图、排水管道平面图、各楼层空调分布平面图、冷冻机房及空调机房剖面图等等,同时还要制作多种表格:设计和施工总说明、设备材料表、价格总汇、设备的使用及保养等等。
做过了这些之后,则需要通过国家及有关政府部门进行审批、审核,确定设计本身是否合理,整个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出图了,图纸在交给业主前,需要内部进行校对、审核和审定,有的地方还会有专业的审图公司进行图纸的审查。
4结束语
前文所描述的是笔者的一些浅谈,不同的设计方法代表着不同的建筑结构及需求,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需要的是合理的设计,合理的施工,才会给业主及相关部门一个有保障,安全放心的暖通系统。
设计者所遵循的原则就是:节省投资、管理方便、技术先进、节约能源。
好的设计需要细心、耐心、用心的去做,抱着一个谨慎的态度,才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金山.浅谈房屋建筑节能设计中的相关问题[j].建材与装
饰(中旬刊).2007(12).
[2] 高磊.高层建筑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7).
[3] 王晓珏.暖通设计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四川建材.2009(06).
[4] 朱文思.暖通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