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性愈合
伤口评估及湿性愈合课件

3 伤口大小
4 疼痛程度
测量伤口的大小,可以评估伤口愈合的进 展。
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便调整相应的治 疗方法。
湿性愈合的定义和好处
湿性愈合是一种伤口治疗方法,通过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促进伤口的愈合。湿性愈合可以加速伤口愈合过 程,减少感染的风险。
湿性愈合的关键原则
1 保持湿润
使用湿性敷料或涂抹湿润剂,保持伤口湿润,促进组织再生。
伤口评估及湿性愈合ppt 课件
伤口评估是伤后护理的关键步骤,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伤口情况,选择合 适的治疗方法。本课件将介绍伤口评估的重要性和常见指标。
常见的伤口评估指标
1 红肿和肿胀
2 渗液量
检查伤口周围是否有红肿和肿胀,以判断 是否存在感染。
观察伤口的渗液量,多少渗液可以用来判 断伤口的愈合情况。
1 过度湿润
过度湿润可能导致伤口 肿胀和软化,影响愈合 过程。
2 过度感染
3 敷料过敏
如果不正确进行清洁和 消毒,伤口可能会感染。
有些人对湿性敷料过敏, 需要注意过敏反应。
总结和展望
伤口评估和湿性愈合是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步骤,正确使用湿性愈合方法可 以加速愈合过程,减少感染风险。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深化我们对伤口治疗 的认识。
2 防止感染
采取适当的清洁和消毒措施,减少感染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险。
3 透气性
选择透气性好的敷料,促进伤口呼吸和愈合。
常见的湿性愈合治疗方法
湿性敷料
湿性敷料可以保持伤口湿润, 促进愈合过程。
伤口冲洗
通过冲洗伤口,清除污垢和细 菌,减少感染风险。
负压吸引疗法
负压吸引疗法可以促进伤口愈 合和组织再生。
湿性愈合的风险与注意事项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湿润环境减少细胞凋亡和坏死
01 湿润环境能够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细 胞凋亡和坏死。
02 在湿润环境下,细胞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降低因环境变化引起的细胞死亡。
03 湿润环境还能促进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增强细 胞的生存能力。
湿润环境促进细胞迁移和增殖
01
湿润环境能够提供细胞迁移所需的滑润表面,降低细胞迁移的 阻力。
提高伤口的愈合速度
湿性环境能够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有利于细胞生长和繁殖,从而加速 伤口的愈合。
湿性伤口愈合能够促进血管再生和肉 芽组织的形成,进一步加速伤口的愈 合。
降低感染的风险
湿性环境能够保持伤口清洁,减少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从而 降低感染的风险。
湿性伤口愈合能够促进白细胞和抗体等免疫因子的释放,提 高机体的免疫力,进一步降低感染的风险。
新型敷料应易于更换,减少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 的工作负担。
个体化治疗方案的研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伤口护理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 求。
研究不同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对湿性伤口愈合的影响,以提高治疗效 果。
探索基因和细胞疗法在湿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 方案。
湿性伤口愈合与其他治疗手段的结合
04 湿性伤口愈合的实践应用
湿性敷料的种类和选择
泡沫敷料
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伤
口愈合。
凝胶敷料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保护伤 口,减轻疼痛。
湿性绷带
能够提供湿润的环境,促进细 胞生长,加速伤口愈合。
藻酸盐敷料
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和止血作用 ,适用于渗出较多的伤口。
湿性敷料的使用方法
清洁伤口
伤口是干性愈合还是湿性愈合好

伤口是干性愈合还是湿性愈合好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让皮肤出现破损,产生一些小的伤口,常见的做法,就是让其自行愈合。
在临床中,伤口的愈合可分为干性愈合和湿性愈合,那么这两种愈合,那种方式好呢?这里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两种伤口愈合方式。
一、干性愈合什么是干性愈合呢?可能大家对这个词语听得比较少,相对陌生,但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用到,例如不小心被小刀划伤,可能会对其进行简单的消毒处理,然后贴上创可贴,这其实就是一种干性愈合。
干性愈合主要就是指皮肤受到创伤后,对其进行清洗、消毒处理,又或者贴上创可贴、包扎等,运用这一处理方法,伤口愈合的环境较差,对其敷料进行更换时,易引起损伤,容易产生疼痛感,伤口的愈合速度较为缓慢,还容易产生感染。
就其原理来看,伤口对氧气有一定需求量,而且需要环境干燥,这样才能让其更好的愈合,所以,大多数处理伤口时,都会让伤口获得足够的氧气,例如让伤口敞着,让其直接暴露于空气中,又或者采用透气的纱布包扎,常用的创可贴同样具有透气性,以满足伤口处细胞生长所需。
干性愈合的优势明显,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所需准备的材料简单,费用低,是日常生活在处理小伤口最常用的方法。
当然,这一处理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采用纱布包扎时,长的新肉容易和纱布粘在一起,在更换过程中,会产生再次损伤,延长了伤口的愈合速度,而且病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由于这种方式不能对细菌起到很好的隔绝作用,细菌容易侵入,可能出现痂下脓肿情况;若伤口出现较多的渗液量,会增大敷料的更换次数,这对伤口的愈合不利,同时还会让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变多;伤口区域的温度和时间难以得到保持,这会让愈合的时间增长;伤口愈合过程中所产生的干痂皮,患者易将其揭除,这可能会给伤口带来损伤。
二、湿性愈合除了使用得比较多的干性愈合外,伤口还有另外一种伤口愈合方式,那就是湿性愈合。
湿性愈合是指在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营造无菌环境后,使用具有密闭性敷料和药液,让伤口的温度和湿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内,促进创面生成皮细胞,利于肉芽生长,让伤口愈合。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和应用

创造低氧环境,促进毛细 血管生成,促进多种生长 因子释放并发挥活性
减少更换次数, 缓解创面疼痛 减少瘢痕形成
湿性界面,不增加感染机率
伤口愈合速度加快 瘢痕小,实现创面美容 感染率大为降低 缓解创面疼痛 更换轻松,病人无痛苦 可洗澡 对外观及肢体功能影响小 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荷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 (4)有利于细胞增殖分化和移行
(5) 降低感染的机会
(6)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 ;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 的再次机械性损伤。保护创面的神 经末梢,减轻疼痛。
湿性环境加速伤口愈合
防止痂皮形成
不粘连新生成的 肉芽组织,更换无痛
有利于纤维蛋白及 坏死组织的溶解
1
2
4
3
第1天
第1天
第5天
第8天
第13天
第16天
Pa ge 33
骶尾部压疮,清洗后
使用藻酸 Ag 1周后, 伤口床更清洁,肉芽
组织生长,感染得到 控制源自使用藻酸 Ag 2周后, 100%为健康的肉芽
组织
使用藻酸Ag3周后,肉 芽组织生长良好
09 September 2019
特点: ◦ 身体局部长期受压后,局部血液循环不良,受压部位组 织缺血、缺氧,小动脉反应性扩张,使局部呈充血状, 局部皮肤表现为红斑以及轻度水肿。
不同的愈合阶段……
伤口愈合的不同时期,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 不一样,进而对护理需求和敷料的选择也不相同
清创胶
藻酸盐敷料 渗液吸收贴
溃疡贴 透明贴
止血 促进愈合 提供保护
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湿性愈合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湿性愈合疗法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创伤管理和伤口愈合的方法。
它通过营造一个湿润的环境,促进细胞再生和新生血管的形成,加速伤口的愈合。
在临床上,湿性愈合疗法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进展。
首先,湿性愈合疗法在伤口愈合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与传统的干性愈合疗法相比,湿性愈合能够提供一个湿润的环境,有助于细胞和组织的再生。
研究表明,这种湿润环境有助于活化细胞并刺激伤口内基质的重塑,从而促进了更快的愈合速度。
此外,湿性愈合还能够减轻疼痛和不适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湿性愈合疗法在烧伤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烧伤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创伤情况,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湿性愈合疗法的引入为烧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研究表明,湿性愈合疗法能够减轻烧伤创面的瘙痒和疼痛感,降低感染的风险,并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
这对于烧伤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此外,湿性愈合疗法还在慢性创伤治疗中显示出了潜力。
慢性创伤的治疗一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常规的治疗方法往往无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然而,湿性愈合疗法的引入为慢性创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湿性愈合疗法能够帮助清除创面的坏死组织,并促进健康组织的再生。
此外,湿润环境可以提供保护性覆盖物,防止二次感染的发生。
因此,湿性愈合疗法被认为在慢性创伤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湿性愈合疗法在手术创口管理中也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
手术切口的不愈合是一种常见但令人沮丧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
然而,湿性愈合疗法的引入为手术切口的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湿性愈合疗法,可以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风险,促进切口的愈合,并减少切口瘢痕的形成。
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术后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湿性愈合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正在不断取得进展,并且显示出了显著的优势。
无论是在伤口愈合、烧伤治疗、慢性创伤治疗还是手术切口管理方面,湿性愈合疗法都能够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伤口基础知识及湿性愈合理论

降低感染风险
湿性愈合敷料具有抗菌作用,能够降 低伤口感染风险,同时减少抗生素的 使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湿性愈合方法能够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生 活质量。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新型湿性愈合敷料的研发
随着材料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 的发展,未来将会研发出更多 具有优异性能的新型湿性愈合 敷料,以满足不同伤口类型和 患者需求。
伤口边缘评估
检查伤口边缘是否整 齐、有无红肿、浸渍 等现象。
疼痛评估
询问患者疼痛程度, 观察患者表情和肢体 语言,判断疼痛对伤 口愈合的影响。
记录方法
详细记录伤口评估结 果,包括伤口大小、 深度、颜色、渗出液 等,为后续治疗提供 依据。
清洁和消毒步骤详解
清洁双手
在操作前,医护人员需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洗双手,确保手部卫生。
湿性环境可减轻疼痛,避免结痂 形成,降低感染风险。
湿性愈合与传统干燥愈合比较
湿性愈合
提供湿润环境,加速伤口愈合,减轻 患者痛苦,降低感染风险。
干燥愈合
易形成结痂,阻碍伤口正常愈合,增 加患者疼痛和不适感,增加感染风险 。
03 湿性愈合敷料种类与选择
常见湿性愈合敷料类型
水胶体敷料
泡沫敷料
主要成分为羧甲基纤维素钠,能够吸收少 量到中量渗液,形成凝胶,为伤口愈合提 供湿性环境。
02
03
04
水胶体敷料
适用于浅表性伤口、少量渗液 的伤口、轻度感染的伤口等。
泡沫敷料
适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压疮、静脉性溃疡等。
藻酸盐敷料
适用于中到大量渗液的伤口、 烧伤、溃疡等。
银离子敷料
适用于感染或污染伤口、烧伤 、溃疡等。
伤口愈合的新理念——湿性愈合疗法

新闻眼视点日常生活中,伤口十分常见,在我院伤口造口专科护理门诊,经常会看到患者因使用传统的伤口处理方法导致感染而就诊。
大家熟知的处理方法是19世纪法国伟大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提出的使用干性敷料覆盖伤口的“干性愈合疗法”。
这种方法延续了100多年,直到20世纪60年代,英国动物学家温特通过实验证实伤口在湿润环境中的愈合速度明显快于干燥开放环境,因此他提出了“湿性愈合”的理论。
如果能够及时正确地运用湿性愈合疗法处理伤口,可以让其更快地愈合,本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伤口愈合新理念———湿性愈合疗法。
干性愈合疗法存在的问题在说湿性愈合疗法的优点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干性愈合疗法的不足。
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因为干性愈合存在的问题,才促成湿性愈合的诞生。
干性愈合疗法是通过干燥创面、消毒包扎等方式处理伤口,在这个过程中伤口会逐步结痂,内部组织细胞在痂下缓慢愈合。
这种治疗方法需要频繁更换敷料,因为敷料与伤口新生肉芽组织发生了粘连,每次更换敷料都要“脱一层皮”,让人痛苦不堪。
有人认为结痂是身体对创伤的一种保护机制,可以阻碍细菌等微生物侵入机体。
这种认识并不准确,实际情况是皮肤受创后屏障作用遭到破坏,导致大量体液渗出,伤口处的电解质也大量流失,虽然有利于干燥结痂,但并不利于伤口愈合,反而因为生物活性物质减少导致愈合速度变慢。
而且结痂会扯动未愈合皮肤产生疼痛,愈合后期也会因为痂皮的存在,使新生表皮变得“坑坑洼洼”,容易留下疤痕。
什么是湿性愈合疗法湿性愈合疗法就是使用各种新型敷料,促进坏死组织和痂皮软化、溶解、清除,营造湿润、低氧或无氧及接近于人体常温37℃的微环境,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伤口愈合。
湿性愈合疗法的优点第一,伤口愈合速度快以Ⅱ度压疮创面治疗为例,湿性愈合疗法的愈合时间只有干性愈合的50%左右,主要原因是湿性愈合封闭了伤口,一方面保留了渗出液中有利于伤口恢复的生长因子,另一方面湿润环境有利于细胞增殖、迁移。
第二,减轻换药时疼痛干性愈合换药时会撕裂痂块,并使神经末梢再次受损,剧痛就产生了。
伤口湿性愈合的重要性

伤口湿性愈合的重要性说到伤口的湿性愈合,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治疗方式,但是当真正进行伤口处理的时候,又会觉得湿性伤口愈合的原来是这么“接地气”的一种治疗手段。
与干性的伤口愈合不同,湿性的伤口愈合指的就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伤口附近的部位始终都是保持湿润的状态,结痂的概率很低。
在这种湿润状态下,更加有助于伤口组织细胞的生长,表皮细胞能更好地繁衍、移生和爬行,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过程。
相较于干性的处理伤口的方式,湿性的伤口治愈会更好的缓解伤口处理过程中的一些不适感,同时也会大大的降低瘢痕的增生,这也是湿性伤口在治愈过程中良好的优势之一。
一、相较于传统的干性治愈的方式,新型的湿性愈合与其有何区别?(一)传统方式-干性愈合整体来说,干性的愈合手段潜在的弊端较多,很多人都认为在发生创伤之后,应该让伤患的部位保持干燥的状态,在氧气的辅佐之下可以让患处的创面始终保持干燥、清洁的状态,有利于伤口的尽快恢复,如果创伤面积较小的话,很多人都会直接用纱布以及药物进行简单的包扎,或者是不进行任何处理,只是让伤口直接暴露在正常环境之下,这种治愈的方式即为干性的愈合原理。
但实际上,正常的大气氧是不可以直接利用于伤口治愈的,所以干性的治愈无论是方式还是概念都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以及弊端,比如:伤口的部位容易出现脱水的情况、极易形成结痂,阻碍上皮细胞爬行的同时也不利于伤口的真正恢复。
而且,传统的敷料使用方式,极易引发伤患处新生的肉芽发生粘连,导致在进行换药更换的时候也极易对伤患部位进行二次的损伤,增加疼痛之时也会延缓伤口的愈合速度。
与此同时,干性愈合伤口用物敷料渗透的速度较快,所以需要频繁的进行药物的更替工作,无法对伤患处的湿度以及温度进行良好的保证,延缓了伤口治愈的时间,也增加了治疗费用。
另外,直接将伤口裸露在外的治疗方式,更可能促使空气当中一些微小细菌侵入患处,增加感染风险,更加不利于伤患的恢复。
(二)新型治疗-湿性治愈湿性愈合的概念就是在无菌条件之下进行的密闭性的敷料或者的药剂,始终维持伤患部位的湿润状态以及患处的温度,有助于上皮细胞组织的形成,同时也可以促进肉芽的生长、加速创伤面的恢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性愈合
一、伤口愈合的生物学过程
炎症期
增生期
修复期
二、传统伤口愈合概念
传统观念认为伤口愈合需干性环境,对伤口的处理主要是应用纱布类敷料覆盖,以防止微生物入侵,起到一个屏障作用,缺点是造成伤口干燥的环境,使创面细胞脱水,影响肉芽组织形成,更换敷料时损伤创面导致换药疼痛。
三、湿性愈合理论的诞生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两个重要发现:(1)1958年,Odland首先发现水疱完整的伤口比水疱破溃的伤口愈合速度明显加快。
(2)1962年,英国动物学家Winter发现用聚乙烯膜覆盖猪的伤口,其上皮化率增快一倍,首次证实了湿润且通透性的伤口敷料应用后所形成的湿润环境中,表皮细胞能更好地繁衍、移生和爬行,从而加速了伤口愈合过程。
以后,又有许多学者对湿润环境与伤口愈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湿性愈合的观念开始被临床广泛接受。
四、湿性愈合的原理
(1)伤口基底床保持湿润状态且形成低氧环境,可刺激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成为肉芽生长的基础。
(2)湿性环境中,保留在创面的渗出物中含有组织蛋白溶解酶,有利于清除坏死组织及其中沉淀的纤维蛋白。
(3)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如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在创面的愈合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4)保持创面的恒温,利于组织的生长,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5)保护创面的神经末梢,减轻疼痛。
五、湿性愈合临床应用的现状
从1962年湿性愈合理论的提出到现在,经过30多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湿性愈合理论已被欧美国家医疗界所接受,但在我国医疗界还存在争议,一部分赞同,一部分反对,大部分折中,湿性敷料在我国的运用还处于探索接段,当然,不同的伤口需要遵循不同的伤口处理原则,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树立正确的伤口护理理念决定了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这意味着治疗伤口并非是机械地更换敷料,而是需要不断地评估伤口状况,调整伤口处理方法,应用一切可促进伤口愈合的有利因素,加快愈合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