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
景山学校集中识字法

景山学校集中识字法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集中识字中的形声字归类。
请同学们声音洪亮地读出部首的名称,并说出这些部首分别跟什么有关(屏幕上出现部首)。
生:“目”与眼睛有关。
“ ”与脚有关。
“艹”与植物有关。
“珏”与珠宝、玉器有关。
“朩”与树木有关。
“虫”与昆虫有关。
“氵”与水有关。
“亻”与人有关。
师: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位新朋友,它是一个新部首:彡,请你跟我读——“三撇”。
(生齐读)“三撇”跟光线和花纹有关。
举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写一遍,“三撇”,就是由三个撇来组成(学生书空),每笔起笔的位置在一条竖线上是对齐的。
你记住“三撇”跟什么有关了吗?生:三撇和光线、花纹有关。
师:接下来的复习内容是:请你读字组词。
同学读对了,请你跟读。
(生读“木”、“红”、“子”三个字并组词。
)师:形声字有什么特点?生:形声字的特点是“部首表义,基本字表音”。
师:说得真准确!教授{一}师: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学习12个汉字。
请同学们看第一组字的拼音,谁能拼读四声?生:c—ɑi----cɑi cāi cái cǎi cài 。
师(出示第一个字“采”):谁认识这个字?生:这个字念“cǎi”。
师:它上边是“爪字头”,下边是木,树木的木。
请你先看几张照片,再解释这个字的意思。
(幻灯片出示人们在果园里采摘的图片)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1:人们从树上摘下了苹果。
生2:一个阿姨从树上摘下了樱桃。
师:对,你们观察很仔细。
你们能说说人们是用什么来摘的吗?生:用手来摘。
师:对,人们是用手来摘的。
人们用手从树上摘下果子、叶子或花朵,这就称为“采”。
请跟我读,“采,采花的采”。
(生齐读)谁能分析这个字的结构?生:“采”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一个爪字头,下面一个木,树木的木,合起来就念“采,采花的采”。
师:说得真好!你们还能用“采”字组词吗?(学生组词:采蘑菇、采摘、采花。
)师:请你把这个字在桌面上写一遍,记住它。
师: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字。
看图识字和拼音识字,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

1、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识字最主要阶段是小学低年级。
首先,必须事先说明,我们的观点是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汉字教学。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学习汉语文字,不能像欧美的学生那样,学会26个字母后,就可以一边识字,一边很快地成句、成段阅读。
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一个一个地记,在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前,是无法整段整句地阅读的。
不阅读,不跟语言实际联系起来,识字的效果又会受影响,难于致用,难于巩固。
这是一个矛盾,而集中识字教学恰恰解决了这个矛盾。
另一方面,汉语的语法、字的形态变化很少。
这就为集中识字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汉字一小部分是单体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
而合体字之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部首偏旁表形表义相当明显,即使是七八岁的学生,也很容易领会。
在认识了一些基本字后,学生运用比较类推的方法,完全可能成堆成批地认字,这又为集中识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集中识字一般是运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识字。
这里所说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如:正——证、政、症)。
还可通过组词,把同部首的放在一起记等方法,(如我们见习时,听一年级的学生的语文课时,那位聪明的语文老师引导孩子们通过组词把海鸥、军舰、铜号等放在一起记,通过找相同的部首,把海、滩、溪等带三点水的放在一起记等,很快就让孩子们记住了很多生字,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识字,更多的识字。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时,根据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低年级小学生正处与具体运算阶段,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分类系统,所以对他们进行集中识字是可行的、高效的。
推行集中识字的根本目的是及早增强阅读能力。
至于汉字的复杂意义和汉字的运用能力,我们千万不要去苛求,因为小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有局限,仍以感性认识为主,对陌生的、抽象的、虚拟的事物是很难理解的。
对于汉字的一些字词中的复杂意义和汉字的运用能力只能在不断、的大量的阅读实践中以及语文课程正常的教学中得以丰富和提高。
集中识字的识字方法

集中识字的识字方法作者:王志坤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8年第11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根据课程标准对识字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在北京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集中识字单元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探索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分析学情,明识字升入二年级,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合体字大量出现,字的结构难度加大,笔画增多,大量的同音字,形近字逐渐增多,使学生在记忆、书写、区分上会产生困难。
所以关注汉字特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或是汉字的字理识字成为了识字的重要途径,也更加强调字义,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识字写字经验,所以识字教学更加倾向于培养学生在已有的识字基础上进行主动识字,这一阶段教师要多让孩子相互之间进行交流,要针对学生中出现的好的识字方法做明确的引导性的总结,让学生形成明确的概念,见到一个字之后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更容易记住,必要时还要帮学生提炼出识字方法。
遵循内容,巧识字语言情境,趣识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教学中,笔者注意把握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识字。
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集中识字单元,本单元也是低年级教材中最后一个集中识字单元。
这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从结构上看,《孝敬老人》《春回大地》《淘气的小星星》这3篇课文,是“字词句”识字。
《尧字歌》是小韵文识字。
四篇课文的内容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读一读就可以了解意思,为学生识字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尧字歌》一课句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朗朗上口,有较好的“尧字族”生字的语言环境。
六种识字方法

介绍中国大陆几种成功的识字教学方法中国课程教材研究所崔峦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
对于中国人来说,掌握汉字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其他课程和日后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自从有了汉字,便有了识字教育。
识字教育和中华文明史同步地走过了漫长的道路。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十分重视识字教育。
早在纪元前,西汉的史游就编撰了《急就篇》,这大概是成书较早、流传最久的识字教材。
之后,主要用“三百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识字教材,对蒙童进行识字教育。
古代蒙学识字,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集中识字为主要形式,文以载道为一贯传统,背诵识记为基本方法。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到2000年底,中国大陆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其间,识字教育在不断改革、不断发展,以适应教育的发展和提升民族素质的需要。
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育研究的问题也不断深入。
本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是识字教学研究的一个活跃期。
那时思考和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小学低年级单纯识字,且识字速度慢(每课书只学三至五个字,当时称之为“三五”观点),对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这样识字既枯燥,又中断了语言的发展。
1958年出现的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七八十年代,是识字教学研究的又一个活跃期。
1982年出现的注音识字,也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识字教学思考的问题不仅是识得快,还有如何把识字和普及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如何借助多种媒体识字的问题,于是,计算机辅助识字等应运而生。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教学方法有二三十种。
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的有集中识字、部件识字等,侧重从字义入手的有分散识字等,侧重从字音入手的有注音识字、汉字标音识字等,从形义结合入手的有字理识字等,从音义结合入手的有听读识字、炳人识字等,从形音义联系入手的有字族文识字、韵语识字等,此外,还有计算机辅助识字。
集中识字适合小学低年级的一种识字方法

集中识字:适合小学低年级的一种识字方法作者:王琰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10年第02期在北师大版的《丁丁冬冬学识字》这样的单元教学中,我对识字教学有了一些感悟,并尝试运用了集中识字的教学方法。
具体地说,集中识字的方法是运用汉字构字规律归类识字,以看图识字为基础,以形声字归类为主体,辅之以基本字识字、部首识字以及形近字对比、反义词对比等多种形式的归类识字。
这样,有规律、有特色地一组一组识字,使识字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教学效率高,教学效果好,较好地解决了识字教学枯燥,学生任务重的问题。
分批集中识字,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通过阅读使所学汉字及时回归到语境中去。
为此,北师大版的教材中除了编选一批文质兼美的课文以外,还在丁丁冬冬学识字阶段选编了一批儿歌和著名作家的儿童诗。
这些诗丰富多彩,深入浅出,有浓郁的儿童情趣和丰富的想象。
边识字,边读诗,可发展儿童语言和思维,陶冶性情,培养语感,使集中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
一、基本字所谓基本字,就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又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
例如:“芳、房、防、纺、访、放”这组合体字中,“方”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最基本的部分,就称“方”为基本字。
在“权、劝、欢、叹”这组简化字中,“又”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基本部分,“又”就是基本字。
“方”和“又”都是独体字。
还有些基本字是合体字。
如“古”“月”两个独体字可以组成合体字“胡”。
可是“胡”同“艹、氵、虫、米”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葫、湖、蝴、糊”。
“炎”字也是由两个独体字“火”组成的合体字。
它同“氵、毛”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淡、毯”等等。
“胡”和“炎”在这些字组中也都称为基本字。
由此看出,基本字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
有的是能标声的(如形声字的声旁胡、炎、方),有的是不能标声的(如非形声字又)。
但都是根据形声字声旁表声,形旁表义的构字特点而提出的。
浅谈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

浅谈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作者:刘献彬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第04期现在的识字教学中存在2种意见:一种主张集中识字,一种主张随课文分散识字。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1 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比较集中识字教学是一种传统的、古老的识字教学。
集中识字有着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首先,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学习汉语文字,不能像欧美的学生那样,学会26个字母后,就可以一边识字,一边很快地成句、成段阅读。
学汉字,必须一个一个地认,一个一个地记,在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之前,是无法整段整句地阅读的。
不阅读,不跟语言实际联系起来,识字的效果又会受影响,难于致用,难于巩固。
这是一个矛盾,而集中识字教学恰恰解决了这个矛盾。
另一方面,汉语的语法、字的形态变化很少。
这就为集中识字提供了可能性。
此外,汉字一小部分是单体字,绝大部分是合体字。
而合体字之中,绝大部分是形声字,部首偏旁表形表义相当明显,即使是七八岁的学生,也很容易领会。
在认识了一些基本字后,学生运用比较类推的方法,完全可能成堆成批地认字,这又为集中识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集中识字一般是运用基本字带字的方法识字。
这里所说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
教材上的表现形式是,把用以带字的基本字放在前面,把要学的生字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再按四声顺序依次排列于后。
生字上面有注音,旁边有词语。
这样就可以凭借基本字和拼音去读音,靠偏旁部首和词语去理解字义,通过基本字与偏旁部首这2大部件去掌握字形。
既体现音形义三结合,又突出以字形为重点,一学一大串。
分散识字也叫随课文分散识字。
随课文分散识字最大的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把生字词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具体的一篇篇课文)中来感知、理解和掌握。
有了具体语言环境,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就容易得多,省力得多,也便于引发兴趣,调动积极性。
这里说的“语言环境”是特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环境。
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

识字教学的主要形式一、集中识字我国传统的识字教学形式。
儿童入学以后,先用一年左右的时间,集中认识一两千字,然后转入阅读和写作教学。
1958年,**省黑山北关小学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帮助下,根据汉字本身的规律,进展集中识字的试验,收到较好的效果。
他们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打破"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材编排方法和所谓"三五观点〞(一篇课文里只能识三五个生字),大胆施行先识字后阅读,将生字拎出暂时脱离课文,集中识记,然后进展阅读教学。
集中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一)有利于充分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让学生通过比拟、类推、举一反三,加快识字的步伐; (二)教学任务单一,教学重点突出,把识字和阅读暂时分开,防止了因识字和阅读任务并列而分散精力;(三)大量识字以后,可以使学生提前阅读和写作。
二、随课文分散识字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的教学形式,它的本质特点是"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1958年,**省**师*学院附属小学斯霞教师进展大胆的改革试验,采取分散教、集中练、边识字边阅读的方法,同样打破了"三五观点〞,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一)把字词放在语言环境中来感知、理解,有利于识字和阅读、作文的有机结合,符合学习语文的规律;(二)生字反复稳固的时机多,刚学过的生字词,就在课文中及时重现,便于儿童理解和记忆;(三)生字随课文分散出现,每课识字量不多,难点分散,学生容易掌。
三、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这是一种把大局部生字分散在各篇课文中学习,但又在一定阶段先把*些生字相对地集中起来教的识字教学形式。
它吸取了集中识字和随课文分散识字的优点,采取分类集中,每次集中字数不多;而后读课文,在课文里再识少量的字。
"小集中〞有看图归类识字、形声归类识字、会意识字、反义词比拟识字等多种形式,所以,也有人将"分散与小集中相结合识字〞叫作"多种形式识字法〞。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各部分编排及主要特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各部分编排及主要特点一、识字写字本套教材遵循"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科学安排识字、写字的顺序。
在字种的选择和字序的排列上,力求科学。
本册要求认的450个生字,都是出现频率较高的常用字。
要求会写的250个字,大多是字形简单或构词能力较强的字。
识字采取分散识字和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既随文识字,也通过专门的识字课以及语文园地中专设的栏目"识字加油站"进行集中识字。
识字写字在编排上的主要特点有:(一)集中识字的编排形式多样,渗透丰富的文化和思想内涵。
教材中的识字课尽管内容不同,但大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背诵。
《场景歌》借鉴传统诗词常用的意合法,把意义相连、语义相关的数量词分类集中在4个不同的场景中,构成了一幅幅多彩的图画,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的意境、体会"红领巾"幸福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汉字;《树之歌》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这些"披绿装""守北疆"的树木,常常让人联想到守卫边防的战士;《拍手歌》是根据传统歌谣改编的一首富有时代气息的儿歌,渗透爱护、保护动物的思想意识;《田家四季歌》选自民国教材,诗歌展现了乡村美丽的四季景色,歌颂了勤劳朴素的生活。
这些意境优美,韵律和谐的识字课,能使学生在诵读中受到各方面的熏陶感染。
除了韵文识字,本套教材还编排了其他多种集中识字的方法:(1)字理识字。
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学习。
识字课《树之歌》集中学习8个木字旁的汉字;语文园地五的"识字加油站",教材根据"峰、锋、蜂""幕、墓、慕""抄、炒、吵"3组字的字形特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偏旁的特点判断字义,把生字选入恰当的语境中。
(2)事物归类识字。
如,语文园地六列举了常见的车和船的名称,语文园地八呈现的"海滩""沙漠""高原""悬崖"4组场景中的一些代表性事物,通过图片的展示,并借助生活经验,学生能比较直观地了解生词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中识字的主要方式
一、基本字
所谓基本字,就是指一组合体字中,在字形结构上共同具备的,又是最基本的那一部分。
例如:“芳、房、防、纺、访、放”这组合体字中,“方”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最基本的部分,就称“方”为基本字。
在“权、劝、欢、叹”这组简化字中,“又”字是它们共同具备的基本部分,“又”就是基本字。
“方”和“又”都是独体字。
还有些基本字是合体字。
如“古”“月”两个独体字可以组成合体字“胡”。
可是“胡”同“艹、氵、虫、米”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葫、湖、蝴、糊”。
“炎”字也是由两个独体字“火”组成的合体字。
它同“、氵、、毛”等偏旁部首结合起来还可组成新的合体字“谈、淡、痰、毯”等等。
“胡”和“炎”在这些字组中也都称为基本字。
由此看出,基本字有的是独体字,有的是合体字。
有的是能标声的(如形声字的声旁胡、炎、方),有的是不能标声的(如非形声字又)。
但都是根据形声字声旁表声,形旁标义的构字特点而提出的。
基本字实质上不都是形声字的声旁字,它已超出了形声字的局限,加进一些非形声字。
因此,不叫什么独体字、合体字或声旁字带字,还是叫基本字带字较为妥切。
基本字究竟有多少?能带出多少字?由于选用常用字的标准不同,数量不同,基本字的字数及其所带出的字数,也会大有出入。
仅就北关学校选用的二千五百个常用字来说就有三百六十多个基本字。
用来带字,可带出二千二百个左右。
就是说,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字和几十种偏旁部首,就可以运用两大部件去学会很多的汉字了。
二、基本字带字
所说基本字带字,就是通过一个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带出一串新的合体字,而后运用类比推理方法去学会它。
教材上的表现形式是,把用以带字的基本字放在前面,把所要学的生字分别加上不同的偏旁部首,再按四声顺序依次排列于后(详见附录教案举例)。
生字上面有注音,旁边有词语。
这样就可以凭借基本字和拼音去读音,靠偏旁部首和词语去理解字义,通过基本字与偏旁部首这两大部件去掌握字形。
既体现音形义三结合,又突出了以字形为重点,一学一大串。
用以带字的基本字,有的是常用的,有的是不常用的,还有极少数是不能按形声字构字特点归类的字。
由于情况不同,带字方法也不同。
他们通常的做法有以下几种。
1直接带字。
就是用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基本字,直接带出所要学的一组生字。
如前面列举的“胡”、“炎”等字组。
因为教材中
已提前安排了识字基础的容(汉语拼音、基本字、偏旁部首、笔划笔顺等),所以大多数的基本字是熟字,即使出现几个没学过的基本字,都在字顶上加注了拼音。
先学会它,再学它所带出的字,应该说是很容易的。
但是,由于汉字的长期演变,加之用基本字带字方法又打破了形声字的界限,这样,既有形声字的声旁字,又有非形声字和简化字。
所带出的字组,从音上看并不都象“胡”、“方”等字组那么规则。
有的音变很大,有的与基本字根本没有音的联系。
总的来看,大致有三种类型:
①字音不变的。
如,其——期、欺、棋;
②音变较大的。
如,里——理、狸、童、埋;
③字音无联系的。
如,又——劝、权、仅、叹。
在基本字带字中,上述三种情况都是存在的,只是有多有少罢了。
尽管音变较大,但在字形结构上却有规律可循。
北关学校把这种带字方法确定为识字教学的主要方法。
正是因为他们考虑到学生识字的重点难点不在字音,而在于字形。
2间接带字。
是采取换偏旁部首的方法。
他们这样做,是出于两种原因:
(1)基本字有的不宜过早出现。
如“桂、挂、洼、哇、蛙、娃”中的“圭”字;有的在现代汉语中已失去存在意义。
如简化字“、扬、汤、肠”中的“”字。
它与易不同,“易”可以做为独体字出现。
而“”字离开一定的偏旁部首,便无所作为。
(2)从基本字带字角度来看,“圭”和“”之类都有一定的构字能力,带字时又非它不可。
既然这些字不能或不宜过早出现,于是在教学中他们先不教认这些基本字,而采取去掉什么旁,换上什么旁,又是什么字的办法。
如教“圭”字组,就说“洼”字去掉三点水旁,换上口字旁念哇(wā)。
是哇哇叫的哇;换上虫字旁念蛙(wā),青蛙的蛙……以此类推,“”等字组,也同样处理。
这种方法,是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采用的。
看来是拐了个弯子,其实只差在没把这两个基本字告诉学生。
殊途同归,最后一样收到基本字带字的教学效果。
所说基本字带字的方法,主要指以上两种。
此外,还有少数不能归类的字。
他们把这样的字放到词和句子中去解决。
比如,学生认识了“行”字,就把“旅”这个生字放在“旅行”中去认识。
象“貌”和“燕”这样的字就分别放在“我们对人要讲礼貌”,“柳绿,燕子来”等句子中去学习。
用这种办法认字,
掌握字形规律比较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把它们的音和形视为两大难点,多下些功夫。
三、基本字带字识字方法的几点好处
实验学校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基本字带字的集中识字方法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便于突出识字的重点和难点。
汉字是由音形义三个基本因素,按汉字构字规则组合的复合体。
要想真正掌握它,得从三个方面下功夫。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诵习一字,当识音形义三。
口诵耳闻其声,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三功乃全”。
这是就汉字的特点而提出来的。
“三识并用”并不一定要同时平均使用力量。
在具体实践中还是要有重点和一般之分的。
经过调查与实践,北关学校认为,儿童初学识字阶段的重点、难点不在音和义,而在于字形。
因此,在坚持音形义三统一的同时,要突出以字形为重点。
基本字带字正是突出这一重点的最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