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案】

合集下载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8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8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8篇)《原始的农耕生活》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2、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培养自己观察历史文物图,寻找图中较为明显的、主要的历史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初步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以及他们对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进步做出的特有贡献;进而促发或增强我们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早期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师: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会有哪些不便之处?学生回答明确: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那么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你了解我国古代那些关于农耕的传说,谈一谈。

学生回答: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师: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自主预习】(一)河姆渡原始农耕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河姆渡原始农耕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2、时间:距今约7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4、农耕作物:水稻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知道以下知识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4、农耕作物:粟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讨论归纳了解以下知识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附学案)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教案(附学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使用的工具、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制造陶器和建造的房屋、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大汶口原始居民所代表的氏族公社发展阶段、距今年代、制造陶器。

通过讲授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我们的祖先在氏族公社时期就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激励学生的爱国之情。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由于生产的发展。

大汶口原始居民后期出现了私有制和贫富分化,这是阶级和阶级压迫产生的根源。

教学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教学难点:阶级的产生课型设计:新授课教法设计:教师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结合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人类社会已经处在氏族公社时期。

那么,继山顶洞人之后,又有哪些居民生活在祖国的土地上?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什么时候开始种植粮食?什么时候会建造房屋?什么时候有了贫富的差别?什么时候产生了阶级?这些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内容。

一、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1、年代和地域2、生活情况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③弓箭的使用。

指导学生观看《氏族公社重要遗址示意图》,了解这两个氏族公社所处的地理位置。

并结合上节课讲到山顶洞人的内容,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并提供一些有关图片资料,使学生认识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制造出弓箭、鱼钩、鱼叉等工具。

结合政治课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生产工具、生产力的关系即由于生产工具的改进,标志着生产力的提高,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

在讲述原始农业的同时应强调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河姆渡)和粟(半坡)的国家。

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④制陶业出示彩图2以及补充的一些图片,介绍半坡和河姆渡居民制作的陶器,并简单加以区分陶、瓷的不同。

新课标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案)

新课标历史《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学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2.了解原始农业的产生过程及意义;3.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4.比较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认识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

【自主学习】一、半坡遗址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生活地点:;位于流域。

2.生活状况(1)生产工具:使用磨制石器等(新石器)。

(2)种植,饲养猪、狗、羊、牛、鸡等家畜和家禽;生活用具是________,还制造骨器、角器等;(3)建造_________房子。

二、河姆渡遗址1.生活时代距今约年左右;生活地点:在今村;位于流域。

2.河姆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还发现了__________水井。

3.生活状况(1)农业工具:以_______最为典型。

(2)种植;饲养水牛、猪和狗等家畜。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1.原始农业的兴起过程(1)时间:①水稻:在中国_______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②粟:_________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2)兴起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流域。

(3)发展变化: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用________等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2.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兴起和发展的意义____________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合作探究】【问题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自学检测】一、选择题1.假如你生活在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将不会遇到的情况是()A.用骨耜耕地B.种植粮食作物粟C.用陶器装食物D.住在木结构房屋里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主要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3.半地穴式的房屋,冬天人住在里面可以避风避寒。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4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4篇)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精选4篇)《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篇1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教案【学习目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学习目标】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七上p7—9 力量要求:识记【学问梳理】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河姆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流域的省市,距今约年,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的房子。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半坡原始农耕遗址位于流域的省市四周的半坡村,距今约年,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居住的房子,能制造颜色鲜丽的。

【自主检测】1.◆(苏州) XX年11月,被确认为我国发觉的最早人工栽培水稻地区之一的苏州草鞋山遗址又有新的考古发觉,进一步丰富了其文化内涵。

在下列远古人类中,也已经种植水稻的是()a.元谋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2.◆(聊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觉,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半坡居民3.假如你是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下列生活中不行能消失的是()a b c d4. 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夫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觉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稻叶积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5、能最早种植粟、制造彩陶、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子里的原始居民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6. XX年11月至XX年1月,“至尊国礼”(即世界各国领导人馈赠给我国领导人的宝贵礼品)在西安半坡博物馆隆重展出。

下列关于该博物馆说法,正确的是()①它是在半坡遗址发觉后建立的②它只是用来保藏和展现“至尊国礼”③它展出了半坡遗址中出土的历史文物④它展现再现了我国原始农耕的图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 下列文物出土于同一原始文化遗址,生活在该遗址的原始居民:()①已经工使用磨制石器②会纺线织布③烧制陶器④ 拥有成熟的文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元谋人、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珠江流域d.辽河流域9.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案1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案1

原始的农耕生活自学目标启示●知识要点跟踪1.人物:①_______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②_______原始居民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

2.地点:①在下图处填上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遗址名称。

3.时间:①距今约_______年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活,生动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图景。

②在陕西西安附近半坡村,发现距今约_______千年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

●重点难点剖析重点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他们在生产、生活方面的特征有:(1)生产工具: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耒耜翻地耕种。

(2)生产部门:都出现了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手工业包括制陶、纺织、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农业上最大的成就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半坡居民已种植粟和蔬菜,我国因此成为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

原始农耕经济发展同时还存在着家畜饲养、渔猎经济。

(3)已经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

难点从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方面,比较中国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异同:类别原始农业原始畜牧业原始手工业纺织捕鱼制陶建筑表现栽培谷物、蔬菜、水稻饲养猪狗纺线织布、制衣、渔猎制造陶器建筑半穴居房屋建筑干栏式房屋从上表可以看出南、北农耕文化的异同,也可以想到:(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为人类定居生活提供了经济条件。

人类开始向适宜农耕和畜牧的山前、低地迁移,搭屋建房,形成村落,半坡、河姆渡遗址就是中国原始聚落的典型代表。

(2)从北方半坡遗址半穴居房屋和南方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式建筑,可见它与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的。

原始人也懂得人必须与自然协调好才能生存。

●常考热点质疑1.示例:(1)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与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活上有哪些进步?(2)从生产、生活状况上,比较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民有何异同之处。

2.质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方法商讨●知识系统概述距今约一万年前,我国已出现原始农耕。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1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1

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一、温故互查(两人小组复述下列知识点)1.人类的起源:。

2.中国境内的原始人类:分布:、、、,主要代表:、、、、、、。

3.目前所知,生存年代最早的是万年前的,遗留人类化石残骸最多的是。

4.北京人生活的时间:。

地点:。

体貌特征:、、。

5.简述北京人在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状况。

6.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自学感悟1.原始农耕时代开始时间:年前后,原始农耕时代的特征:①,②,③,④。

2.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是,他们已经学会了和。

有了比较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开始了或的生活。

3.半坡人已经懂得种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之一。

4.南方农耕文化的代表是,他们位于,开始种植,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的国家之一,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原始的技术。

5.考古学上称为“新石器时代”。

6.北方居住的是房屋,南方居住的是房屋。

三、自学检测1.半坡人生产的淘气主要是()A.白陶B.黑陶C.红陶D.彩陶2.下列原始人类最先能吃到大米饭的是()A.山顶洞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大汶口原始居民3.半坡聚落文化与河姆渡聚落文化有较大差别,形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因素是()A.种族B.体制进化程度C.自然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4.“民以食为天”,下列食物中,河姆渡人可以吃到的是()A.粟B.稻米C.玉米D.甘薯5.促使原始人类定居下来生活的重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变化B.野果和野兽充足C.原始农业的发展D.学会了建造房屋6.原始农耕时期的代表中,河姆渡遗址发现于;半坡遗址发现于;姜寨遗址发现于。

四、巩固训练1.将下列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河姆渡人用打制石器找食物北京人会种植水稻元谋人打制粗糙的石器、使用天然火半坡人点穴下粟种2.说图解画:A B上面两幅图为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住房,观察对比后回答问题:⑴判断:A图应为原始居民的房屋,B图应为原始居民的房屋。

⑵A图中房屋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建造这种类型的房屋?⑶B图中房屋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具有什么优点?⑷从A、B两图中可以看出当时居民过着怎样的生活?。

学案1: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案1: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学习目标和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具体内容:所代表的地区、距今年代、生产工具、生活器具、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饲养的禽畜品种、住房特征;比较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与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了解新石器时代相对旧石器时代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根据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所反映的原始农耕文化的具体内容,归纳、总结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感受在洞穴和丛林中生活的人们,来到了平坦的原野之后所面临的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变化,体会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生产和生活的不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蔬菜的国家,这是我国先民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大贡献,增加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1、重点:河姆渡和半坡居民的农耕生产和生活。

2、难点:对于“农耕文化”这个概念的理解。

自主学习(一)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时间: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年,是流域原始农耕文化的代表。

2、使用工具:河姆渡人已普遍使用石器,还用制作工具。

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河姆渡人主要种植(世界最早),饲养猪、狗和等家畜。

4、建筑:住式建筑。

(二)半坡社会1、时间、地点:半坡遗址发现于陕西省市的半坡村,反映了距今约年的半坡社会的风貌,是流域农耕文化的代表。

2、经济生活: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农具,并发现里200多个储藏了食物、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的窖穴。

这说明了半坡人过着以为主的生活。

3、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主要食物是(世界最早),还有白菜、芥菜。

还饲养猪、狗等家畜。

4、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石器。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得名:大汶口遗址因发现于山东而得名。

2、年代:大汶口遗址反映了距今约当地居民的社会生活。

课堂训练:㈠选择题1.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代人类生活遗址。

中国历史第1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中国历史第1册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学案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在中华文明起源中我国原始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半坡、河姆渡、大汶口原始居民生产生活进步的特征,培养比较能力、认识人类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二、自主探究: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解决学案中设置的问题。

学生:阅读课本,参考资料,自主探究,完成下列导学提纲。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1.生活年代和地域:距今约_______年,生活在______流域。

2.生产和生活情况:已使用,种植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住着______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

已经挖掘水井,饲养,会制造陶器,还会制作简单的和原始。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发现地点和距今年代:位于今天的__ 村,距今约________年。

2.生活区域:生活在流域。

3.生产和生活情况:普遍使用石器,,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国家。

住在__________式的房子里,能制造色彩艳丽的________,上面绘有图案、刻画符号。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大汶口遗址位于________省,距今约_______年。

原始手工业比以前有更大的进步,陶器有了______陶和_______陶。

【合作探究】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能力提升】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多少悬殊的现象?三、小组交流、全体交流四、学生畅谈收获五、课堂检测1.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原始居民④半坡原始居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D.水稻、粟3.下列最能体现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A.粟的种植B.水稻的种植C.玉米的种植D.小麦的种植4.如果你去西安旅游,除了浏览西安古城墙、秦始皇陵兵马俑外,还能参观()A.元谋人遗址B.周口店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5.较早种植水稻并居住在长江流域干栏式房屋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居民D.河姆渡居民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002 北师大大同附中历史导学练案学生班级____ 姓名_____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主编XXX 审核XXX
模块中国古代史课题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考点必知1.说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2.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3.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自主学习1.根据正文第1目内容,请简述中国古代原始农业的发展情况?
①历史与分布:
②长江流域代表:
③黄河流域代表:
④简述原始农业的特征:
2.根据正文第2、3目内容,请完成下列表格?
河姆渡聚落半坡聚落
时间
地点
房屋特点
农作物
家畜
生产工具
生活用具
3.针对本课所学,请你谈谈对我国古代原始农业科学知识的认识?
一课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下列遗址中,可为这一结论提供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
2.某摄制组来到西北,想以北方最早培育的农作物为来做一种粥,你会给他推荐( )
A.水稻
B.高粱
C.玉米
D.粟
3.黔东南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进行课题研究,列出的关键词是“黄河流域、半地穴式
圆形房屋”,请你判断他们研究的是哪一原始人群(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山顶洞人
4.河姆渡人住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下图所示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5.下面是小刚同学参观河姆渡博物馆时看到的一件具有代表性的文物。

这件文物证
明了()
A.当时人们过着定居的生活
B.这里的原始居民种植水稻
C.河姆渡居民已经饲养家畜
D.人们开始用骨骼制作工具
6.下列说法与河姆渡人生活无关的一项是()
A.种植水稻
B.制作彩陶
C.象牙雕刻
D.使用天然漆
7.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图1、图2房屋的样式为什么不同。

(2)人类走出洞穴盖房定居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1页共2页第2页共2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