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教学计划

合集下载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生理学》教学大纲1.课程类别:《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工程专业的选修课,植物模块课程之一。

2.程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基本规律,揭示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一门科学。

它以数理化、生物化学,植物学等课程为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植物体内主要代谢活动机理,掌握植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本原理,植物形态建成的生理基础以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理解环境对植物生命活动作用的基本原理。

3.参考教材与参考书目《植物生理学》(第四版):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植物生理学》曹仪植、宋占午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植物生理学》高荣孚主编,中国林业出版,1998《植物生理学》陈润政等编,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植物生理学》王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课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掌握《植物生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难点是作用机理。

5.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采用(10%)、其中考试(20%)和期末考试(70%)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核。

7.实践性教学内容安排安排2-3实验。

8.先修课与后续课程本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中一门选修课,要求安排在植物生物学,生物化学课开完以后开课。

9.它有关说明一.教学目的二.教学内容三.学时分配与考核方式四.教材与参考书目一.教学目的植物生理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

因此本课程分理论讲授和实验两大部分。

实验部分单独开课,另有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掌握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生理过程及各生理过程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植物各生理过程的机理及其研究最新动态;植物与环境的协调、统一关系。

在不同逆境条件下,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植物对逆境的适应。

植物生理学理论是指导农业生产、林业生产的理论基础,使学生明白只有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才能赋予本学科强大的生命力。

植物生理学 教案

植物生理学 教案

植物生理学教案教案标题:植物生理学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以及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 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过程。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2. 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

3.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教科书、课件、多媒体设备等。

2. 实验设备:显微镜、植物生长箱等。

3. 实验材料:植物样本、培养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利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或实例,向学生介绍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成株发育等。

2. 植物对环境因素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光、温度、水分、土壤矿质等。

3.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养分吸收、运输和利用过程。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示范种子萌发实验:使用显微镜观察种子的发育过程。

2. 示范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实验:设置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植物生长箱,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

3. 示范养分供应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在不同营养培养基上培养植物,观察光合作用的效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与学生进行讨论,回答他们对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和原理的疑问。

总结重点概念和实验结果。

五、拓展延伸(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植物生理学在农业、园艺、药学等领域的应用,展示相关案例或实践经验。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相关阅读和实验报告,以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实验的设计和操作,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同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 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

3. 明确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范围: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营养代谢、生长发育、逆境生理等。

2. 植物生理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成就古代:对植物生理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近现代:光合作用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植物生长激素的研究等。

当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如基因工程、植物基因组学等。

3.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抗逆育种和抗病虫害。

合理施肥和灌溉。

4. 植物生理学在环境保护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要性植物对环境的净化作用。

植物在碳循环和氧气中的作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生理学中的应用,如组织培养、植物基因工程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范围、发展历程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

四、教学准备1. 教案、PPT、教材等教学资源。

2. 相关视频、图片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植物生理学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时的表现。

六、教学内容(续)5. 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介绍常见的植物生理学实验方法,如气体交换测定、光合速率测定、植物组织切片等。

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七、植物的生长与发育1. 生长与发育的概念解释植物生长的含义,生长是生物体体积和质量的增加。

阐述发育的内涵,发育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2. 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遗传因素:基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备课教案

《植物生理学》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植物细胞切片,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2)利用实验方法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分析其调控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关注生态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3)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调控机制。

2. 教学难点:(1)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3)植物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原理;(2)实验法:进行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法:观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4)讨论法:分组讨论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植物细胞结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2)实验器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实验;(3)观察植物生长发育的实物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王国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激发学习兴趣。

2. 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1)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2)分析植物细胞各结构的功能及对应关系。

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讲解光合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蓝藻的光合作用等;(2)讲解呼吸作用的原理及应用,如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等;(3)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

4. 植物生长发育:(1)讲解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如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开花结果等;(2)分析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如激素调节、基因调控等。

2024版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2024版植物生理学课程教案
通过根毛和皮层细胞扩大吸水面 积,利用渗透作用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
02
植物体内的水分运 输
通过木质部导管和韧皮部筛管进 行长距离运输,短距离运输则依 靠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03
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片气孔开放,水分以气态形式 从植物体内散失到大气中,是植 物水分散失的主要途径。
植物的水分平衡与渗透调节
植物的水分平衡
吸收
运输
矿质元素在植物体内通过木质部和韧皮部进行长距离 运输,以满足不同器官和组织的需求。
植物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吸收过 程受土壤环境、根系发育和元素形态等因素影 响。
利用
植物将吸收的矿质元素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物质, 如蛋白质、核酸、酶等,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 动。
合理施肥的原理与技术
施肥原理
通过喷洒乙烯或脱落酸,促进 或延缓果实成熟。
促进种子萌发
用赤霉素处理种子,打破休眠, 提高发芽率。
提高抗逆性
用脱落酸处理植物,提高抗旱、 抗寒能力。
增产增收
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可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二氧化碳与五碳糖(RuBP)结合,形 成六碳中间产物。
糖的生成
六碳中间产物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 最终生成葡萄糖等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其调控
光照强度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 合作用的速率,过弱 或过强的光照都会抑 制光合作用。
温度
温度影响光合作用相 关酶的活性,适宜的 温度有利于光合作用 的进行。
植物通过吸水、运输和蒸腾等过 程维持体内水分的动态平衡,保 证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
植物的渗透调节机制
植物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通过合成和积累有机溶质(如脯 氨酸、甜菜碱等)和无机离子 (如K+、Cl-等)降低细胞渗透势, 提高吸水能力。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

一、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绪论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使学生掌握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思维。

三、教学重点:1. 植物生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2. 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1. 植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2. 植物生理学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有趣现象,引发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生理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方法。

解释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作物产量、品质的提高等。

3. 互动:分组讨论植物生理学研究的实例,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4. 总结:强调植物生理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植物生理学的动力。

七、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或参考书籍,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思考植物生理学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并结合实际例子进行阐述。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反应和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九、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互动讨论的质量,评估学生对植物生理学绪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十、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生理现象,加深对植物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案名称:植物生理学教案第一章——水分与植物生长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生理学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思维。

八、教学重点:1. 水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2. 植物吸水和失水的机制。

九、教学难点:1. 植物细胞渗透压的调节。

2. 植物对水分逆境的适应机制。

十、教学准备:1. 教材或参考书籍。

2. 教学PPT或黑板。

植物生理学教案18

植物生理学教案18

植物生理学教案18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植物的水分生理,包括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等。

2、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矿质营养,涵盖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植物对氮、磷、钾等主要矿质元素的同化等。

3、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包含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机制、光呼吸等。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及其变化规律。

根系吸收水分和矿质元素的途径和机制。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难点气孔运动的机制及其对蒸腾作用的调节。

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的协同关系。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地讲解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过程。

2、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植物生理过程。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植物在不同水分和营养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图片,引发学生对植物如何获取和利用水分、矿质元素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等问题的兴趣,从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植物的水分生理植物细胞的水分关系讲解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介绍植物细胞的水势组成,包括渗透势、压力势和衬质势等。

通过实例解释细胞水势的变化对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影响。

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阐述根系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根毛区在吸收水分中的作用。

讲解根系吸收水分的两种方式:主动吸水和被动吸水,分析其机制和动力来源。

介绍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和动力,重点讲解蒸腾拉力和根压的作用。

植物的蒸腾作用解释蒸腾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影响蒸腾作用的内外因素,如气孔的开闭、环境温度、湿度等。

讲述蒸腾作用的调节机制,以及蒸腾作用与植物水分平衡的关系。

3、植物的矿质营养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列举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解释确定植物必需矿质元素的方法和标准。

矿质元素的吸收和运输讲解矿质元素吸收的部位和方式,如离子通道、载体和质子泵等的作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

植物生理学教案——植物生长物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主要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及其应用。

3. 培养学生运用植物生长物质知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与分类2. 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3. 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及其应用4. 赤霉素的作用及其应用5. 脱落酸的作用及其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主要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生长素的作用机制、细胞分裂素的合成与作用、赤霉素的生理作用及脱落酸的调控机制。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分类、作用及应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实例。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引出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

2. 讲解:详细介绍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等植物生长物质的作用及其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生产实践中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实例,如生长素在促进扦插生根、控制性别分化等方面的应用。

4. 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植物生长物质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实际生产中植物生长物质的应用,并提出问题,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适当评分。

2. 作业成绩:评估学生作业完成质量,重点关注学生对植物生长物质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观点阐述的清晰度等。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生理学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植物生长物质的相关知识。

3. 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科普文章、研究论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园艺专业《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是:了解植物生理学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植物体内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基本情况和过程及这些代谢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理解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了解植物逆境种类及其对植物的危害,理解植物抗逆性的生理基础,掌握提高植物抗逆性的原理、途径和方法;理解植物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研究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现代农业、林业、园艺及资源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服务。

由于植物生理学涉及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学时少,内容多,在教学上力求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在重视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本课程教学重点是从不同层次上认识生命活动规律。

微观上要认识植物体内进行的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过程;宏观上要认识植物生长、发育规律及植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在于植物体内所进行的各种物质代谢、能量转换及信息传递规律,并以此来解释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所教班级的情况分析:
09级旅游管理(2)班级总人数51人,本班级共开设专业三个,包括旅游管理、烹饪、园林艺术。

园艺专业的学生共10人,男生4人,女生6人。

学生的入学成绩较低,基础较差,但学习兴趣有望可以大大提高。

教法设想和措施:
1、由于植物生理学涉及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学时少,内容多,在教学上力求深
入浅出,突出重点,及时反映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植物生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在重视植物生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科学素质的培养。

2、课程内容以专业所就业的岗位群所必须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为主线,理论知识与专业
技能相辅相成,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

3、课程建设保留专业的学科体系,课程建设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上体现中专教育特色,教
学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相协调,实验实训内容与该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相配套。

4、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未来就业
岗位环境中,缩短就业适应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