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电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今天,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了。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或靠近头发,碎纸屑或头发会被吸起来,这是(静电)现象。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放电)现象。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起来)。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被相互排斥开来)。

7、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

电流通路。

二、点亮小灯泡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2、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连接螺纹部分)

连接点

(锡点)

4、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6、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1)适时调整电冰箱调温器旋钮;(2)多用节能灯;(3)家用电器不要处在待机状态;(4)适当调低电视机的亮度;(5)随手关灯。

三、简单电路

1、(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2、在电路里,我们要连接更多的电器元件,其中电池盒的作用是(固定电池)。

3、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要注意:电池盒的(负极)端应连接电池的负极,电池盒的(正极)端应连接电池的正极。

4、小灯泡要安装在(小灯座)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用手按住)。

四、电路出故障了

1、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会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3、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1)小灯泡坏了,换个小灯泡;(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拧紧灯座连上;(3)导线断了,换根好导线;(4)电池没电了,换节电池。

4、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了。将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亮;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亮。

5、(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五、导体与绝缘体

1、导线外面包着塑料,里面是一根铜丝。铜丝(能)让电流通过,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自然界的水、某些液体等。绝缘体有:塑料、干木材、橡胶、大部分陶瓷、空气、蒸馏水、纸张等。

4、我们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一些(绝缘材料)。

5、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以免(触电)。

6、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你能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小灯泡能发光吗?1、

2、3、

4、

(√)

(×)

(×)

(√)

六、做个小开关 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绝缘)材料。

2

、把回形针伸开,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与导线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就做成了一个(回形针开关)

3、在使用手电筒时,开关(接通)发光,开关(断开)关闭。

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遥控开关通过感应

(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有的开关放在(明处),如墙上的电灯

开关;有的开关藏在(暗处),如电冰箱的内灯开关。

七、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1、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2、我们已经发现,在电路中使用两节电池时,电池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使用两个小灯泡时,小灯泡也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这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称为(串联)和(并联)。

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 ),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

亮。

4、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教室里的电灯和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也是(并联)的。

5、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灯光(暗淡),并联的两个小灯泡灯光(明亮)。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在建筑物最高处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可以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

7、安全用电:(1)电器的电线老化,应及时更换;(2)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3)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4)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体部分,不要用力拉拽导线;(5)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插入太多的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超负荷工作;(6)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也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更不能将湿毛巾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7)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拔开;(8)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变电所,更不要去碰电线杆上的电线或掉落在地上的电线。

8、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2节电池串联

2节电池并联

哪个小灯泡更亮点?

2个小灯泡串联

2个小灯泡并联

你又发现了什么不同?

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

一、油菜花开了

1、油菜花和凤仙花一样,也是由(花瓣)、(雄蕊)、(雌蕊)和(花萼)四个部分组成的。

2、

3、

二、各种各样的花

1、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3、属于完全花的有:豌豆花、牵牛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等。属于不完全花的有:柳树花、南瓜花、丝瓜花、百合花等。属于单性花的有:南瓜花、丝瓜花等。

4、(雄花)不会结果,只有(雌花)结果。花粉进入株头,在子房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会发育为(种子)。有些果实就是种子,如玉米、大豆。有些果实是(子房)发育来的如杏、桃。

雄蕊

雌蕊

花瓣

萼片

主要部分数量颜色气味其它发现萼片花瓣

雄蕊雌蕊

油菜花中的雄蕊雄蕊数量比较多,而雌蕊

雌蕊只有一个。4461

绿色黄色黄色绿色

清香清香清香清香

两两相对成十字形萼片上无叶脉顶端大,底端小顶端小,底端大

果实(含有种子)茎叶根共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雄蕊雌蕊

、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

(花朵)开始凋谢。植物的花受精后,

2、种皮的作用是(提供保护),子叶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3、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其中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胚根发育成了(根)。

六、动物的卵

1、很多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

2、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鸡蛋的结构:

3、鸡蛋各部分的作用。蛋壳:椭圆形有小孔,能保护胚胎发育,同时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蛋黄:提供营养。胚:发育成小鸡。气室:提供氧气。

4、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能在(几个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

5、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七、动物的繁殖活动

1、动物的很多活动都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如公鸡跳到母鸡背上。

2、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种子)。动物也有相似的地方。许多动物分成(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3、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4、动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靠卵生繁殖的动物有:鸡、鸭、鹅、燕子、麻雀、蛇、鱼、蜻蜓、蝴蝶、青蛙等。用胎生繁殖的动物有:猫、狗、羊、兔、牛、猪、鼠、虎、猴等。

5、鸟类繁殖活动的顺序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6、人工种子充分利用了(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势,又吸收了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先进成果,具有很多优点。

7、199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恩·威尔莫特)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克隆技术实现了高级动物的(无性繁殖)。

第三单元食物

一、一天的食物

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

3、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还可以按生熟分为(生食)和(熟食)。

二、食物中的营养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

蛋黄

蛋壳膜

蛋壳

蛋白

蛋黄膜系带

所有的鸡蛋都有胚吗?为什么会有一个气室呢?

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水)。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长身体)的材料。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猪肉、鱼、鸡蛋、牛奶、大豆)等。

3、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有(猪肉、花生、食用油)等。含有丰富糖类的食物有(米饭、淀粉、白糖、土豆、果汁、面条、馒头、面包)等。

4、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大多数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盐和菠菜含有丰富的(矿物质)。

5、我们可以通过(实验)和(查阅资料)的方法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看(标签)或(相关资料),可以指导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6、脂肪的辨别方法:含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在白纸上涂上食用油,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肥肉,或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花生米,都会留下油渍。

7、淀粉的辨别方法:在淀粉糊中滴入一滴(碘酒),会看到淀粉变成(蓝色)。分别在不同的食物上滴上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在面包片、土豆切片、馒头上滴入一滴碘酒,都会有(蓝色)的现象出现。

8、蛋白质的辨别方法:把食物放到火焰上烧,如果出现类似(烧头发)的特殊气味,就说明食物里含有大量的(蛋白质)。

三、营养要均衡

1、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生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2、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谷类),(水果类、蔬菜类)、(蛋类、鱼虾类、畜禽肉类)、(豆类及豆制品、奶类及奶制品)、(油脂类)等食物。油脂类和谷类给我们(提供能量),水果类和蔬菜类使我们(保持健康),奶类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支持我们的(生长发育)。

3、我的膳食营养原则:(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每日吃适当的新鲜水果和蔬菜;(4)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糖类,补充足够的能量;(5)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需要多吃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四、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

1、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2、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富有营养。(烧熟)后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和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3、可以生吃的食物有(花生、核桃、水果)等,只能熟吃的食物有(畜禽肉、鱼肉、大米、玉米、豇豆、四季豆)等,既可生吃又可熟吃的食物有(花生、黄瓜、西红柿、地瓜)等。

4、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的食物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但食物在这样的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5、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五、面包发霉了

1、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面包上的霉菌生长得块。

2、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3、因为霉变的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对人体是(有害)的物质,所以霉变的食物是(绝对不能食用)的。

六、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鱼)、(面包)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微生物,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微生物)。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和植物、动物一样,需要一定的(条件)。在适宜的环境里,它们能很快地繁殖,食物在(高温)和(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同时排除废物,使食物不再是原来的样子,食物就(腐败变质)了。

3、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1)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2)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3)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4、储存一条鱼的方法:(1)放进冰箱冷冻;(2)晒干;(3)用盐腌制;(4)做成罐头。

七、食物包装上的信息

1、一般食品的包装种类有(透明包装)、(真空包装)、(不透明包装)、(透气包装)等。

2、一般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家地址)、(电话号码)等多方面的内容。

3、牛奶饼干的配料有: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转化糖浆、全脂奶粉、淀粉、膨松剂、食盐、食用香精、乳化剂。

4、(添加剂)食用过多也会对人体(有害)。

5、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成分信息),可以让我们在选择食品时,了解它是否能让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

6、食品的保质期:(1)是根据(食品的特点)来确定保质期长短的;(2)不同的(包装方法)和(保存方法)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3)食品的(用料)也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7、不管是鱼肝油还是胡萝卜素,都可以预防(干眼病),我们还可以从黄绿色蔬菜中获取(维生素A)。因此我们每天坚持吃蔬菜水果是十分必要的。

8、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我们摄入的糖类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糖类对人体有利有弊,既不能绝对限制也不能食入过多。最好能养成多吃(水果)的习惯,因为从水果中摄入适量的(果糖)有利于减少对精制糖的摄取。

9、如何选择安排零食:(1)选择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零食;(2)尽量不选或少选含糖量高、脂肪量多的食品;(3)不要选择过咸或腌制的食物作为零食;(4)注意吃零食的量和时间;(5)一定要选择卫生的零食。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一、各种各样的岩石

1、我们可以通过(用手摸)、(用眼看)、(刻划)等方法观察岩石。通过观察,我们把岩石按(颜色)、(是否透明)、(大小和形状)等来分类。

2、在我们的周围,(河边)、(山上)、(池塘里)等地方有岩石。

3、到野外采集岩石一定要在(大人)的带领下进行。

二、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1、(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等岩石是我们常见的岩石,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被人们广泛应用。

2、除了用手摸、用眼看、刻划的观察方法,我们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用岩石相互敲击)、(在岩石上滴稀盐酸)等方法来观察岩石。

3、稀盐酸有(腐蚀性),千万不要弄到皮肤上和眼睛里。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冲洗干净)。

4、各种岩石的特点。

花岗岩:花斑状,由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砾岩:看起来像混凝土,由碎石子或卵石组成,粗糙,硬。

石灰岩:青灰色、灰色或微黄色,颗粒细,光滑,较硬,常有(化石),

遇盐酸(冒气泡)。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很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在一起,粗糙,硬。

页岩:有灰、黑、红、棕、黄等多种颜色,颗粒细,较软,比较光滑,薄层状,常有(化石)。

板岩:灰色、绿色等,容易分离成层,颗粒细,结构紧密,比较光滑,硬,敲击有清脆的声音。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细,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遇盐酸(冒气泡)。

5、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

6、从岩石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来鉴别岩石的种类:

三、岩石的组成

1、石英、长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矿物)。矿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岩石)。花岗岩是由(石英)、(长石)、(云母)组成的。

2、石英是(白色透明的颗粒),长石是(肉红色的颗粒),云母是(闪亮的薄片)。

3、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我们吃的(盐),点豆腐用的(石膏),做铅笔芯用的(石墨),中药用的(雄黄),做首饰用的(金)、(银)和(钻石)等。

四、观察、描述矿物(一)

1、(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识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有些矿物以(颜色)命名,有些矿物具有(多种)色彩,有些不同的矿物却具有(相同)的色彩。

2、很多矿物是以(颜色)的名字命名的,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3、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几种矿物的条痕颜色:自然金是(黄色)的,黄铁矿、黄铜矿是(绿褐色)的,方铅矿是(黑色)的,石墨是(黑色)的,石英是(白色或近于白色)的,赤铁矿是(樱红色)的。

4、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刀)等去刻划矿物,判断其硬度。

颗粒粗细

小石或卵石

颗粒粗或中等

微细颗粒

砾岩

松散

紧密

成层

多孔滴

泡敲击后

有砰声

敲击后

无砰声

砂岩

浮石

板岩

石灰岩

页岩

大理岩

花岗岩

颗粒有不

同的颜色

颗粒晶莹,

有的有纹理

对观察到的现象及时记录

5、刻划岩石软硬度描述。

软: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划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划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刻划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划出痕迹。硬:用铜钥匙(或回形针)、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它广泛地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它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用来制作(铅笔芯)。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等行业中很有意义。

五、观察、描述矿物(二)

1、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它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2、矿物表面的反光形成了(光泽)。(金属)反光最强,(玻璃)反光较强,(蜡烛)反光较弱,(泥土)反光最弱。

3、有金属光泽的大部分是(金属矿物)。

4、云母有(珍珠)光泽,是(透明)的;长石有(玻璃)光泽,是(半透明)的;石英有(玻璃)光泽,是(透明)的。

5、有些矿物有着特殊规则的几何形状,它们都是矿物的(晶体)。辉锑矿的晶体是(针状或柱状)的,石盐的晶体是(正方体)的,石英的晶体是(六角柱)的,方解石的晶体是(平行四边形六面体)的。

六、面对几种不知名的矿物

1、地质学家鉴别矿物的方法有(野外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对照资料、图鉴)等。

2、面对不知名的矿物,我们可以用前面学的观察矿物的(形状)和(颜色)、检测矿物的(条痕)、观察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等方法鉴别。

3、各种矿物和它们的特征。

金刚石:强金属光泽,最硬,是贵重宝石。

金:金黄至浅黄色,条痕金黄,质软,很重。

赤铁矿:铁黑色、暗红色等,为重要的炼铁矿石。

滑石:条痕白色,软,是耐火、耐酸、绝缘的材料。

七、岩石、矿物和我们

1、岩石和矿物在生活中的用途:(1)教室里和自己的有些用品是用矿物和岩石制成的;(2)猿人用岩石做工具;(3)导线里的铜也是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4)石头可以盖房子、铺路、修堤坝;(5)矿石可以冶炼金属;(6)科学家用化石做研究。

2、(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也是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宝贵资源。它们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很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矿产资源属于(国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私自开采。

3、我国已发现各种矿产(171)种,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其中(稀有金属)、(钨矿)、(锡矿)等(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居世界前列。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

5、(岩浆岩)是指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玄武岩、浮石、绳状岩、流纹岩、气泡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

6、(沉积岩)是在水中形成的,是碎石、泥沙、动植物遗体在压力和水中胶结物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其中被泥沙掩埋的动植物遗体变成了(化石)。(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都是沉积岩。

7、(变质岩)是岩石受到一定的压力和高温,使矿物重新排列、性质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大理岩)就是变质岩。

8、我们发现某个山上有沉积岩和水生动物的化石,说明(这里原来可能是河流或海洋)。某座山是由花岗岩构成的,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地震或火山)。

9、收集岩石和矿物注意事项:(1)不要无准备地采集;(2)不要私自采集;(3)不要擅自采集;(4)不要在恶劣的天气采集,不要在危险的地方采集,不要在采集时乱扔石头;(5)不要过量采集。

2020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复习提纲(复习)-最新整理

第一单元对称、平移和旋转 知识点:对称 练习:1 知识点:平移 练习:把图形1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上平移2格;把图形2先向左平移6 格;

知识点:旋转 4 5、从4:00 了()° 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 板块一知识梳理姓名:

数法,常见的进制有()进制、()进制、()进制, 10个一百是(),10个十万是()。 三、一个整数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位,第九位是()位。 ★四、大数的读法: (1)先(操作方法:用短的虚线隔开),从(高、低)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2)读亿级时,先按照()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添“”,读万级时,先按照()级的读法读,再在后面添“”。 (3)每一级末尾的0 (读、不读),一个数级中间有1个0或者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个0。 ★五、大数的写法: (1)先分级,在读法中圈出“亿”“万”字。 (2)从(低、高)位写起,如果某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用()占位,如果有了亿级,那么万级上必须有个数字,个级上也必须有个数字。 ★六、多位数的改写与取近似值 (1)四舍五入到万位有叫作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到亿位又叫作省略()后面的尾数。 (2)个级数位上都是0的多位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直接去掉末尾 ()个0,同时后面加个“万”字。同理,个级和万级数位上都是 0的多位数改写成“亿”作单位的,直接去掉末尾()个0,同时后面加个“亿”字。 (3)省略万后面的尾数(也称为四舍五入到万位),看()位上的数,采取四舍五入方法,然后直接舍去()后面的全部尾数,再添上“()”字。省略亿后面的尾数(也称为四舍五入到亿位),看()位上的数,采取四舍五入的方法,然后直接舍去()后面的全部尾数,再添上“()”字。(4)改写与省略尾数的区别:改写是前后两数的大小(变、不变),只是单位变了,所以用(=、≈)连接。省略尾数上按照四舍五入法取的近似数,所以用(=、≈)连接。 板块二小练兵 一、填一填 1. 78010060是由()个千万、8个()、()个万、()个十组成的。 2. 3003003的最高位是()位,左边的3表示(),中间的3表示(),右边的3表示()。 3. 一个数由3个千万、4个十万、9个千、2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四年级下册科学测试题及答案

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带同种电荷的物体(),带异种电荷的物体()。 2、当电池的两端被()直接连接起来的时候,就会发生()。 3、简单电路的组成有()、()、()。 4、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 5、我们利用()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6、大多数电器都有(),有些是()的,有些是()。 7、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然后(),用完后应先(),后拔()。 二、判断 1、塑料梳子与头发摩擦,梳子会带负电荷。() 2、220V的电是安全的。() 3、可以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 4、电路检测器实际上就是一根导线。() 5、绝缘体可以保护人们的安全,防止触电。() 6、电灯的开关一般都是在明处。() 7、只要有电池,小灯泡就能发光。() 8、遇到雷电的时候可以到大树下避雨。() 三、选择 1、冬天干燥而寒冷,用手碰金属时常会有触电的感觉,这属于() A、静电现象 B、生物现象 C、热现象 2、下列属于节约用电的行为是()

A、电视机不看了仍然开着 B、家里没有人,电灯全部开着 C、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 3、在检测电路故障的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检测之前不必切断电源 B、检测的时候可以随便找一根导线即可检测 C、检测时应该有一定的顺序,按顺序检测 4、下列材料属于绝缘体的是() A、回形针 B、钥匙 C、篮球 5、组装电路时把小电珠串联起来发出的光() A、较亮 B、较暗 C、没有变化 6、下列做法,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保护绝缘体 B、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C、用湿布清洗开关 7、两节1.5v的电池,两个小灯泡,要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且最亮,()连接最好。 A、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也串联 B、两节电池并联,两个小灯泡也并联 C、两节电池串联,两个小灯泡并联 四、简答 1、安装电池的时候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举例说明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最新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题(最新1) 第一单元骨骼与肌肉 一、填空 1、人体的骨头共有(206)块,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2、头部有(29)块骨头,躯干有(51)块骨头,四肢上有(126)块骨头,其 中手臂骨有(64)块,腿脚骨有(62)块,一只手上有(27)块骨头。 3、人的骨骼具有(运动)、(支撑)、(保护)的作用。 4、人的骨骼又(硬)又(结实),它们是可以生长的,不但可以长(长),还 能长(粗),骨头中间的软物质叫做(骨髓),它能制造(血细胞),骨头里 面有(血管)。 5、根据关节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关节分为(屈伸)、(旋转)、(既能屈伸又 能旋转)。 6、我们的身体能够动起来,仅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有(肌肉)的参与。它 占到了人体重量的(40%)。 7、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关节)而实现。 8、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成对)在一起工作的,一个(收缩),另一个放松,当肌肉(收缩)时,两块骨头就会相互靠近。 9、我们身体的肌肉有(600多)块。 10、(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使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健康。 11、经常运动可以改善人体的(柔韧性)、(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更有耐力)。特别是(游泳)对增强这三种效果都有好处。 12、为了使我们的肌肉和骨骼保持正常的工作,平时需要多吃(蛋白质)和(钙)含量高的食品。 13、在做剧烈运动之前,先要做(准备活动),避免受到伤害。 二、连线 髋关节 肩关节屈伸 膝关节 桡尺关节(前臂)旋转 指关节 肘关节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颌关节(下巴) 踝关节、腕关节(铰链) 三、判断 四、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复习要求: 1、熟记本提纲内容。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 2、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 第一单元:电 科学概念: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3、带同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排斥),带异种电的物体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4、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5、干电池的一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6、干电池里1.5V的直流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220 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一般不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8、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点亮小灯泡,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9、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10、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11、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家庭一般用并联。

13、把两个灯泡顺次连接起来连接到电路中的连接方法叫(串联),我们家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光不太亮。 15、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橡皮、纸……。 16、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7、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18、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是(接触式)的,有些是(非接触式)。 19、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20、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1、在使用电器的时候,应先(插电源插头),然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掉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 22、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23、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通电的部分用金属材料. 24、为了找出电路故障,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电路检测器由(电池)、(导线)、(小灯泡)三部分组成。 25、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检测一个物体是否是导体或绝缘体。 26、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7、电路出故障了,电流就会中断 28、遇到电器着火,不能用手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拨开。

四年级下册音乐复习提纲

四年级音乐下册复习提纲 一、常用记号: 1、反复记号:表示在记号内的旋律需要反复演奏。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 可以省略。 2、自由休止记号:“0”表示演唱或演奏到此处,根据剧情需要自由休止。 3、延长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需要延长;有时标在小节线上,表示两小节 之间可做适当休止。 4、保持音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此音在唱(奏)时要饱满、有强度,并有充分的时值。 5、重音记号(亦称“强音记号”):> 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演奏或演唱到此音时要强而有力。 6、顿音记号: 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演奏或演唱到此音时,要表现的短促、轻巧而有弹性。 7、连线:用或表示,标在旋律的上方。 第一单元: 1、《晓风之舞》属于钢琴独奏曲,作曲者是丁善德。 2、《新疆之春》属于小提琴独奏曲,作曲者是马耀中、李中汉。 3、古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被用于演奏,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4、《战台风》属于古筝独奏曲,作曲者是王昌元。 第二单元: 1、《落水天》是女生独唱歌曲,是广东民歌。 2、《雨中曲》是男生独唱歌曲,此曲选自美国电影《雨中曲》主题。是美国作曲家勃洛文作曲。 3、《雷鸣电闪波尔卡》是管弦乐合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作曲。 4、《第六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选段属于管弦乐。是德国作家贝多芬作曲、 第三单元: 1、《少先队员植树歌》是童声合唱歌曲。 2、《采茶灯》是民乐合奏曲,是福建的民间歌曲。《采茶扑蝶》是钢琴独奏曲。 “采茶”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各地采茶区域的一种民间歌舞体裁。 《采茶舞曲》是女生合唱、女生独唱歌曲。 3、《水草舞》是钢琴独奏曲,管弦乐曲。 第四单元: 1、《花之圆舞曲》是管弦乐曲,的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作曲。 2、保持音记号:“-”标在音符的上方,表示此音在唱(奏)时要饱满、有强度,并有充分的时值。 3、《花儿与少年》是民乐合奏曲。也是青海地区的民歌。 4、《山丹丹花开红艳艳》是陕西民歌。《茉莉花》是江苏民歌。

四年级下册科学总复习检测试题

大象版四年级下学期科学复习题 第一单元 1、搜集事实与证据的方法有观察、调查、访问、实验、查阅资料、查阅百科全书。(虫子)是(农药污染)的(检验员)。 2、裳凤蝶和金裳凤蝶在香港受到法律的保护,雌碟展翅时有15厘米宽。 3、蝴蝶有一对明亮放光的复眼,是由15000多只眼睛组成的。它们都呈六角形的楔(xie)状,互相紧密地帖在一起。 4、蝴蝶是由毛毛虫变来的。???? 5、蝴蝶也是传播花粉的昆虫。 第二单元 6、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人所需要的氧气约占空气的五分之一。 7、呼吸时,我们吸进了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8、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9、人是用肺呼吸的;腮是鱼的呼吸器官,蝗虫通过气孔呼吸的,青蛙是通过肺呼吸的,肺鱼还能通过鳔呼吸。? 10、机动车尾气污染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空气污染物会被(树木吸收)。 11、我们只有在不停地呼吸中吸取足够的(氧气),才能(维持生命),(清洁,新鲜的空气)使我们健康的保证。 第一、二单元 1、用橡皮囊和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会有会不同的现象产生,请说说为什么

会产生这些现象 答:用橡皮囊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不会变浑浊,用嘴对澄清的石灰水吹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这表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2、妈妈买的青菜的菜叶上有虫子,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答:说明买的这些青菜近期农药用得少,或者没有用农药。 3、要想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我们应该怎么做答:(1)要多植树,不要毁坏森林。(2)扫地时先洒水。(3)不吸烟。(4)不随地吐痰和乱丢垃圾。(5)经常开窗通风换气。(6)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区,用手帕捂住口鼻等。 4、你能想到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哪些 答: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减少工厂污染废气的排放等。 5、空气中的灰尘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答:吸入过量的灰尘会引起咳嗽、咳痰等症状,大量吸入矿物质粉尘会伤害心肺功能,甚至引发尘病。 6、空气中氧气主要来自哪里 答:主要来自植物,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7、有人认为,像“四害”这些对人类有害的动物越少越好。你认为呢 答:为保持生物多样性,我们不能全部消灭这些有害的动物,而是应该有效的控制和预防,以减少它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8、有人说蝴蝶是害虫,假如你是只蝴蝶,请为自己辩护。 答:首先我不是害虫,我的理由有:1)我的色彩千变万化,很美丽;2)我的同类有许多很珍稀,是受到法律保护的;3)我的幼虫毛毛虫是鸟类的食物;4)我还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5)还有许多关于我的故事和传说。大自然离不开我

(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元 一.我会填。1.电路是指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等电器元件连接而形成的电流通路。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像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电路连接一般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4.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控制的。 5.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一种是(正电荷),一种是(负电荷),相同电荷接触时相互(排斥),不同电荷接触时相互(吸引)。 6.闪电是一种()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的原理制成的。 7.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去慢慢接近碎纸屑,会有(纸屑会被吸起)发生。 8.会产生触电事故,至人死亡的电是(22V)。 9.(两根导线、一节电池)不能组成一个简单电路。10.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检测两次)。 11.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三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12.(用湿布清洁电器和开关)属于不安全用电。13.(铅笔芯)可用来接通电路。14.(湿抹布)是导体。15.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二、我会判断。1.冬天脱下毛衣经常会听到啪啪的响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 2.电器都是用电的器具,不需要用绝缘体材料。(×) 3.用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4.家用电灯都是串联起来,连接比较方便。(×) 5.不能用湿抹布去擦带电的用电器。(√) 6.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7.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是否通电前,两个检测头要先相互接触一下,检测小灯泡是否发光。(√)8.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好好保护这些绝缘体。(√)9.对人体来说,低于36V的电压是安全的。(√)10.不管是低压电还是高压电,不直接碰到是绝对不会触电的。(×) 11.电线外面包着的塑料仅仅是为了防止电线生锈。(×)12.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要树下避雨。(√)13.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14.在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一般都是220V的交流电。(√)15.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只有电池没有电了,灯泡才不会亮。(×) 三、我会思考 1.小明房间里的电灯不亮了,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答:原因可能有电灯坏了;灯座松了;开关坏了;电线断了;断电了等等。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电 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今天,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了。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或靠近头发,碎纸屑或头发会被吸起来,这是(静电)现象。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放电)现象。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起来)。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被相互排斥开来)。 7、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 电流通路。 二、点亮小灯泡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2、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玻璃泡 金属架 灯丝 连接点 (连接螺纹部分) 连接点 (锡点)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一、电知识单元 科学概念: 1、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电。 2、电有不同的种类: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交流电有220V的电和高压电,会致人死亡。 4、电还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 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纸……。 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家庭一般用并联。 12、两节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比用一节电池亮。两节电池并联起来,小灯泡不会更亮。 13、两个灯泡串联起来,比只安一个灯泡发光暗些。两个灯泡并联起来,灯泡亮度和安一个灯泡一样。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科学实验: 1、制造“电路监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 2、检测导体、绝缘体的方法,见科学书第10页; 3、接线盒的检测及预测,见科学书第17页。 4、熟悉实物图和电路图。 二、新的生命单元 科学概念: 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2、不同植物的花是各种各样的。四部分都有的花叫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有雄蕊和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doc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1、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都是220V的交流电.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这个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电路一般由电源、电线、开关、用电器组成. 2、干电池的一端是铜帽,另一端是锌壳.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直接连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会很快坏掉. 3、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用v表示.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并联和串联两种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可以看出串联电压加大,并联电压不变。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有铁、铜、铝等.像电线外包着的型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等.不要用湿布擦,也不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5、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流的通断.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油菜和风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油菜的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油菜是十字花科,有4个花瓣,6个雄蕊,1个雌蕊.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完全具备的花叫做完全花.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儿部分的花就叫做不完全花.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雌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两性花.植物的花承担着生产种了、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7、植物的花蕊分雄蕊和雌蕊.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会使雌蕊了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 8、雄蕊一般由花药、花丝2部分组成,花药里藏着许多花粉.雌蕊一般由3部分组成.上面是柱头,中间是花柱,最下面是子房.柱头有粘性,能粘住花粉. 9、植物散播种了的方式有水流传播、弹射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等.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绿豆、大豆、豌豆、芝麻、风仙花、喷瓜等;栗了是通过滚动、跳动传播的;蒲公英利用风力传播种了?的,还有:芦芾、杨柳、械树、枫树等,它们的种了?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的有莲蓬、椰了等;利用动物传播的有苍耳等. 10、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了传播花粉的叫做虫媒花. 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不同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了的数量也是不同的.种了萌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和空气以及适当的温度. 蚕豆种了的构造分种皮、胚芽、胚根、子叶等部分.种皮是种子的“铠甲”,起到保护种了的作用. 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植物的根.种子萌芽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佃出土面形成茎和叶. 许多动物分为雄性和雌性.雌性动物产的卵,必须和雄性动物产的精子结合,使卵受精,才能发育成新一代的生命.鸟类的卵由卵(蛋)壳、卵(蛋)壳膜、卵(蛋)白、卵(蛋黄)黄、胚和气室等部分组成.卵壳和卵白都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卵白还能供给胚胎发育所需要的养料和水分.卵黄内储藏着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气室内储藏着空气,供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 11、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来源于动物的食物(荤食)和来源于植物的食物(素食).按作用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用方法分为:生食和熟食。食物在白纸上榛或压后留下油迹,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脂肪.食物上滴上碘酒后变成蓝色,说明含有糖类(淀粉).我们也可通过看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了解它的成分. 12、蛋白质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含丰富蛋白质的食物有:鸡、鸭、鱼、蚕豆等.蛋白质燃烧后有一股焦臭味.

四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练习题2 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 1、固体的主要性质是:()一定的形状但是()一定的体积,( )流动,()容易被压缩。 2、液体的主要性质是:()一定的形状但是()一定的体积,()流动,容易被压缩。 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一定的形状但是()一定的体积,()流动,最容易被压缩。 4、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①规则的物体:用()测量物体的长、宽、高,在计算体积②液体体积:用()直接测量③不规则物体()第7课冰、水和水蒸气 1、冰和水蒸气是不同状态的()。 2、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时,要将温度计的()浸入水中,不要碰容器的()和()。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 3、物质有三种常见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状态是可以()的。 4、水蒸气是无()、无()、()的气体。 5、把水加热到约()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 6、冰化成水的过程中它的质量();水在沸腾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 7、冰变成水,再变成水蒸气的过程需要()热量;水蒸气变成水,再变成冰的过程需要()热量。 8、在寒冷的冬天,当气温降到()摄氏度以下时,水会结冰。 9、冰受热后化成水,还可以直接变成()。 10、雾是()态的水;霜和雪都是()态的水。 第8课水到哪里去了 1、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 2、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体变成()体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

()热量。 3、水蒸发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4、温度越(),表面积越(),风力越(),蒸发的速度越快。相反,温度越(),表面积越(),风力越(),蒸发的速度越慢。 5、怎样让衣服干的更快?()、()、() 第9课雨的形成 1、()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 2、用()的手段促使()降水成为人工降水。它不仅能有效的缓解(),还有()的作用。向云中播散()、()、()的方法进行人工降雨 3、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发生循环往复的变化,我们把像水这样的变化过程称为()的。 4、向同样大小的两个杯中倒入同样多的温水,同时盖上大小相同冷热不同的玻璃片后,会发现:冷玻璃片上有()生成;热玻璃片上()小水滴生成。 5、从冰箱里拿出的可乐,瓶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因为()。 ①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②可乐遇热蒸发而成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资料(个人整理考试版本-全面哦)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一、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 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即无风是0级、微风是1级、大风是3级。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以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通常和晴好天气联系在一起。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人教版英语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1、26 个字母的大小写 A B C D E F GHIJKLMNOPQRSTUV WXYZ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2、元音字母有: a e i o u 3、元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 以辅音字母加不发音的e 结尾 的单词中,元音字母发字母的名称 音,其余情况发字母名称音以外的 音。例如:cake 中a 发名称音【ei 】 bag 中a 发[ ? ] (1) 、规则名词: A . 一般 词尾加 上“s”例如:erasers B. 以s ss x sh ch th , 辅 音字母加“o”结尾的名 词,词尾 加上“es ”. 例如: potato es. Boxes sunglass es peaches C、以辅音字母加y 结尾 的名词, 先变y 为i 再加es: Strawberry strawberr ies D、以“ f ”或“fe ”结尾 的名词, 先去掉“ f ”或“fe ”, 再在词尾 加上“ves ”,例如:围巾 scarf 变 成scar ves, 刀子knife 变成 kni ves (2) 不规则名词变化: 疑问句:Is the skirt 89 yuan ? 否定句:The skirt isn ’t 89 yuan .( 句中有be 动词is) We have a library . ( 句 中没有 be 动词am is are) 疑问句:Do you have a library ? 否定句:Wehaven ’t a library . 10、主要句型: 一单元(谈论学校公共 设施) Where is the teacher ’s office ? It ’s on the second floor . 教师办公室在哪儿? 在二楼。 Is this the teacher ’s office ? No, it isn ’t .The teacher ’s office is next to the library . It ’s tome to go home ,kids . 该回家了,孩子们。 It ’s time to get up /go to school /go to bed . 该起床了/ 上学了/ 上 床睡觉了。 What time is it ? It ’s ten o ’ clock . 几点啦?十 点。 短语: a girl and her bird . 一 个女孩和她的鸟。 A nurse and her hamburger . 一 名护士和她的汉堡。 三单元 谈论天气及气温,重 点词weather 天气degree 度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题 1、电可以分为的和的两大类。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 。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实验室做实验用的是1.5V的干电池,对人体无害。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要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电从电池的一端(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 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 泡就不会亮了。这个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叫。电路一般由 组成。 2、干电池的一端是,另一端是。当电池的这两端被电线时,就会发生。短路时,电池和电线就会一瞬间,不仅灯泡不,电池也会很快。 3、电压的单位是,用v表示。常见的电路一般分和两种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的。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小灯泡 。两节电池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电路中的电压了小灯泡上标的,灯泡太亮会的。 4、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

称它们为。常见的导体有等;常见的绝缘体有等。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不要用擦,也不能用触摸。我们要好好保护。 5、开关的作用是。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 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6、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六部分组成。油菜的花由四部分组成。油菜是科,有花瓣,雄蕊,雌蕊。大多数植物的花是由 四部分组成的,四部分的花叫做。也有四部分不完全具备的花,这些缺失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就 叫做。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是。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是 。开花、结果,果实里面长有。植物的花承担着、的任务。 7、植物的花蕊分和。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受精。胚珠受精以后,开始成长,开始凋谢。 8、一般由部分组成,上面是,下面是。花药里藏着许多。雌蕊一般由部分组成。上面是 ,中间是,最下面是。柱头有,能粘住。 9、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有等。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 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等;栗子是通过传播的;蒲公英利用传播种子的,利用种子的还有: 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等特点;利用水流传播的有等;利用的有等。 10、像油菜花那样由蜜蜂等虫子传播花粉的叫做。植物的果实中都有种子;不同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量、大小和形状是的。同一种植物的果实中,种子的数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全册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电 一、填空: 第一课 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2.在(干燥而寒冷)的天气里,用手触及门的金属把手,经常会有(被电击的感觉);脱下毛衣时,经常会发出啪啪的响声;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头发,梳子会(吸引)头发;用梳过干燥头发的梳子慢慢接近纸屑,梳子会(吸引纸屑);摘下羊毛织成的帽子,帽子会吸引头发;用一块羊毛制品摩擦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这个侧面挨近头发,头发会被吸引,这些都是生活中的(静电)现象。生活中的静电现象(随处可见)。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当它们靠近时会发生(相互吸引)的现象。梳子与头发摩擦后,各带上不同的电荷,(异种)电相互吸引。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这时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这是因为两个气球带上了(相同的电荷),同种电相互(排斥)。 7.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右图三种情况: (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 互相吸引。这与(磁铁的磁极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9.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10.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第二课 1.电荷在电路中(持续)流动起来可以产生(电流)。要得到持续的电流,必须有一个电荷流动的路径——(电路)和为电荷持续流动提供动力的(电源)。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3.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4.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的(电源)。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5.当电池的正负极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 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一瞬间(发热变 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 坏。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这种现象叫(断 路)。 6.一个简单地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电池)。 7.(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提纲(1)

科学四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天气 (一)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 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5、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6、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能反映当地气温。 7、量气温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通常情况下,一天(午后2时)的气温最高,(凌晨)气温最低。 8、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9、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0、(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1、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2、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3、(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14、(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复习提纲 作者:曾荷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同级运算无括号从左往右)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无括号先乘除再加减) 3、算式里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5、有关零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一个数乘以0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0不能作除数。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1、画平面图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定距离的时候可以用比例尺。 2、位置是具有相对性的,方向相反,度数相同,距离相等。如:A在B的西偏南40°的方向上,那么B就在A的东偏北40°的方向上。 3、绘制简单线路图的方法:先确定出发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然后选定第2 个出发点为中心点,再定方向、定距离进行绘制……以此类推。(走到哪方向标摆在哪) 4、画平面图的步骤:定方向、定距离、标名称、标角度。 5、一般来说: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 +(b+c)(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 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为:(a+b)×c= a×c+b×c 乘法分配律还是用于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a-b)×c= a×c-b×c (三)简便计算 1、加法交换律与加法结合律,如63+56+37=63+37+56或56+(63+37) 2、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如15×7×2=15×2×7或7×(15×2) 3、连减变减和(减法的性质)。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