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四年级下册科学全部复习资料

第1课 变化的世界1.起风了,下雨了,草绿了,花开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2.你能试着解释什么叫变化吗?自然界中有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答:事物在形态上、本质上产生与原来不同的现象叫变化。
自然界中没有永远不变化的事物。
4.在研究物体变化的时候,我们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完整细致的观察记录,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变化的过程,探寻物体变化的原因,这对科学探究来说非常重要。
5.对不同的观察对象可以选用不同的记录方法。
6.可采用的记录方法有:填写记录表格、写观察日记、画柱状图、画扇形图、照片、拍DV 等。
第一单元 天气 第2课 多样的天气1.天气是指一定区域、一定时间内我们周围大气的变化情况,通常是指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
2.关于天气的谚语:(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燕子低飞,大雨不久到。
(3)青蛙呱呱叫,大雨必来到。
(4)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6)早虹雨滴滴,晚虹晒破脸。
3.人们将观察天气变化的经验积累成气象谚语。
利用气象谚语的优点: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对帮助人们预测天气起到了一定作用。
不足:这些谚语的科学性、准确性较差,会误导人们。
4.我们可以通过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拨打112电话等多种途径获得天气信息。
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观测、预报、发布天气消息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天气预报手段也越来越丰富。
除了气温、阴晴、风力、风向等,还增加了空气质量、紫外线强度和舒适度等内容。
6.空气质量预报是对大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等级的预测。
7.紫外线强度是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辐射强度。
8.舒适度指数是指人对气温、湿度和风的综合感受,分为极冷、寒冷、偏凉、舒适、偏热、闷热、1.气象员们从事观测天气、预报天气的工作。
2.观测天气,首先要制定观测计划。
观测计划包括:观测时间、观测地点、观测内容、观测工具、小组分工、观测步骤。
3.风向仪可以用来测量风向。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复习重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知识复习重点第一单元:地球与天空1.1 地球1.1.1 地球的基本知识-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第三颗行星,位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 地球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公转一周约为365.25天。
1.1.2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地球是一个近似椭球体,赤道略微膨胀。
- 地球的结构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1.1.3 地球的自然资源- 土地:耕地、林地、草地等。
- 矿产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等。
- 水资源:河流、湖泊、地下水、海洋等。
1.2 天空1.2.1 太阳- 太阳是地球最近的恒星。
- 太阳的光和热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了能量。
1.2.2 月亮-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
- 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于其绕地球公转和自转造成的。
1.2.3 星星- 星星是宇宙中的恒星。
- 星星的亮度与距离、大小和发光能力有关。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2.1 生物2.1.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 生物体具有细胞结构,除病毒外。
2.1.2 生物的分类- 植物:绿色开花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等。
- 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
- 其他:微生物、真菌等。
2.2 环境2.2.1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光、水、温度、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
- 生物因素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2.2.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通过呼吸、排泄等活动影响环境。
- 生物可以通过改良土壤、净化空气等方式对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第三单元:物质与变化3.1 物质3.1.1 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如水、氧气等。
-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如空气、海水等。
3.1.2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密度等。
-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等。
3.2 变化3.2.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冰融化、物体运动等。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如下:
1.植物生长与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繁殖方式,如种子、茎的生长。
2.动物的生长与繁殖:学习动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幼体到成体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繁殖方式,如卵生、胎生和产卵。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以及物质的变化,如溶解、融化、凝固等。
4.环境与生态: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包括气候、水资源、土壤等,以及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食物链。
5.健康与生活:学习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包括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良好卫生习惯等。
6.科学实验: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培养观察、记录、分析和推理的能力。
以上只是对四年级科学下册的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具体的内容可能会因教材和教学大纲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科学四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汇总期末复习

土壤的组成1.土壤中既有非生物也有生物。
土壤中有沙粒、小石子等非生物,还有小虫子、小树枝、小草等生物。
2.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
3、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空气?实验:将干燥的土块放入水中,会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怎样证明土壤中含有水?4、将湿润的土壤放入蒸发皿,盖上玻璃片,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片上会出现小水珠,说明土壤中含有水分。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用农作物的秸秆、牲畜的粪便添加到土壤中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使农作物生长得更好。
6、列举提高土壤肥力的三种方法?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秸秆还田、施用有机肥、施农家肥沙质土黏质土壤土。
1. 根据土壤颗粒的大小,科学家将土壤分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
根据含沙和黏土的多少,又将土壤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2.土壤颗粒最细的是黏质土,最容易成团的土壤是黏质土。
3.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4.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有一定的渗水能力。
它们在渗水性、肥力和透气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适合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
沙质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沙质土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利于根系生长,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西瓜、花生、红薯、仙人掌等。
5、壤土有什么特点?适合生长哪些植物?壤土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好,耐旱耐涝,适合大多数植物生长。
如:月季、桂花树等。
6、黏质土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大多数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土中生长?黏质土沙粒含量少,质地黏重,透气性差,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养分较为缺乏,不利于植物的根向深处生长。
适合种植的植物有:芦苇、水稻、莲等。
7、黏质土有什么用途?黏质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在工业模型制造和艺术领域具有较多的应用。
保护土壤资源1.土壤是地球上重要的资源之一。
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养分和场所,为动物的生活提供了栖息地,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很多原料。
2.由于人类不合理利用、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黄土高原等地的部分土壤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电》1、电是一种常见的能量。
电在电路中流动和工作。
2、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电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3、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4、发电厂出的、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5500V以上的高压电也是一种交流电,这两种电都有触电危险。
干电池里1.5V的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5、由电池、电线、灯泡等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6、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8、电路出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出哪里出了问题。
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
9、像铜丝那样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
铜、铝、铁等各种金属、铅芯、人体、大地等都是导体。
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10、像电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
干木头、塑料、玻璃、纸等都是绝缘体。
利用绝缘体可以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
11、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12、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13、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所以把电池串联起来小灯泡会更亮些。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会太亮。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油菜花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全面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复习要求:1、熟记本提纲内容。
每一个同学务必认真对待,家长予以严格监督并签字.2、认真复习《作业本》。
至少认真翻阅科学书两次以上,记住其中的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还有书中出现的结论性的句子;一、电单元科学概念:1、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直流电。
2、人体能承受低于36V的电.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 V交流电,有触电危险,我们一般不用它做实验;干电池里1。
5 V的直流电,是没有触电危险的。
3、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
4、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
5、只有(电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发光。
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灯泡,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一个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6、电池两端直接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
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7、由电池、电线、灯泡组成的电流动的环路叫电路。
8、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叫导体,如:各种金属、人体、大地、带水的材料、铅笔芯…….像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叫绝缘体,如:塑料、橡胶、石头、陶瓷、玻璃、干木头、橡皮、纸…….9、利用(导体)可以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电的地方.安全用电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绝缘材料。
10、开关是一种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用导体和绝缘体两种材料做成。
11、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家庭一般用并联.12、带静电的梳子能吸引(碎纸屑)13、电池串联,小灯泡并联,小灯泡更亮。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1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正电荷)和(负电荷 )。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理

【译林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总复习知识梳
理
本文主要针对四年级下册科学的研究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并总结了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
第一章眼保健操
本章主要研究了眼保健操的相关知识,包括什么是眼保健操、眼保健操的好处,以及如何进行眼保健操等。
第二章动植物的种类
本章介绍了动植物种类的分类方法,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等。
第三章动物的生活和栖息地
本章主要介绍了动物的生活起居及其适应环境的能力,让学生了解一些动物的性及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第四章食品与健康
本章介绍食品与健康的相关知识,包括营养成分、饮食结构、食品安全、五谷杂粮等。
第五章物体与材料
本章主要介绍了物体与材料的相关知识,包括物体的性质、形状、材料的种类、特点等。
第六章四季变化
本章介绍了四季变化的知识,包括了春夏秋冬的时间、气候和景象变化等。
第七章地球与月亮
本章主要介绍了地球与月亮的相关知识,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公转和自转、月亮的形状、月相变化规律等。
第八章身体卫生
本章介绍了身体卫生知识,包括人体各脏器的功能、保持身体
健康的方法等。
总的来说,四年级下册的科学学习内容较为丰富,有许多有趣
的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加强技能掌握和理论知识的积累。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提纲分析

、制造“电路检测器”的方法,以及检测故障电路的方法,见科学书第9页;1、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二、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2、电池的铜帽一端是(正极),锌壳一端为(负极)。
3、用导线直接将电池的两端连接起来会发生(短路),不仅小灯泡不会发亮,电池还会很快被损坏。
4、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千家万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的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5、试验用小电池的电是每块1.5V的直流电。
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
6、可能造成电路中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有:A、小灯泡坏了。
B、灯座松了,没有连上。
C、电池没电了。
D、导线中间断了等等~7、人是导体,大地也是导体,很多潮湿的物体也是导体,我们在生活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发生,要好好的保护绝缘材料。
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等等~~8、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的电压是3V,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9、两节电池并联的电压还是1.5V,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课本插图:1、课本第5页《小灯泡示意图》2、课本第6页《简单电路连接》3、课本第8页《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重点试验:1、有一个4个接线头的盒子,乐乐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后,把接线头之间的连接状态记录在下表中。
请你根据测试记录,推测里面的电线是怎么连接的,在下图中用线表示你的推测结果。
(你认为有几种可能就画几种可能)二、新的科学概念:1、油菜和凤仙花一样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组成。
2、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
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3、构造齐全的花,由花瓣、花萼、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如油菜花是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如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电一、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1879年(爱迪生)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今天,人类的一切活动几乎都离不开(电)了。
2、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慢慢接近碎纸屑或靠近头发,碎纸屑或头发会被吸起来,这是(静电)现象。
冬天晚上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的声音,这是(放电)现象。
3、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之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4、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
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例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量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5、当我们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时,梳子带(负电荷),头发带(正电荷),而且它们靠近时会产生(相互吸引)的现象。
用一块羊毛制品反复摩擦充气气球的一个侧面,将气球的这个侧面靠近头发,头发会(被吸起来)。
6、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两个气球会(被相互排斥开来)。
7、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8、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静电)。
但是在带静电的物体中,电荷却不能持续流动。
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也就是(电源);另一个是(要有电路)——电流只有在(电路)中才能流动。
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电路,如电视机、电冰箱、电灯等都是借助(电源)、(电路)才能正常工作的。
9、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二、点亮小灯泡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有了能(流动的电),才能点亮灯泡,用上各种电器。
2、小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组成的。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
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
当电池的这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和导线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不仅小灯泡不能发光,电池也很快就会被损坏。
玻璃泡金属架灯丝连接点(连接螺纹部分)连接点(锡点)4、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插座中的电做实验。
6、家庭节约用电的建议:(1)适时调整电冰箱调温器旋钮;(2)多用节能灯;(3)家用电器不要处在待机状态;(4)适当调低电视机的亮度;(5)随手关灯。
三、简单电路1、(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能点亮一个小灯泡,(导线)、(电池)和(小灯泡)就组成了一个简单电路。
2、在电路里,我们要连接更多的电器元件,其中电池盒的作用是(固定电池)。
3、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要注意:电池盒的(负极)端应连接电池的负极,电池盒的(正极)端应连接电池的正极。
4、小灯泡要安装在(小灯座)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用手按住)。
四、电路出故障了1、电流从电池的一端经导线流出,通过小灯泡,会到电池的另一端,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小灯泡就会(发光)。
2、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亮,说明灯泡中没有(电流)通过。
3、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可能有:(1)小灯泡坏了,换个小灯泡;(2)灯座松了,没有连上,拧紧灯座连上;(3)导线断了,换根好导线;(4)电池没电了,换节电池。
4、把电路中灯座上的一根导线头拆下来,再连上另外一根导线,这就是我们的“(电路检测器)”了。
将电路检测器连接到(没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亮;连接到(有故障)的地方,小灯泡就不亮。
5、(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五、导体与绝缘体1、导线外面包着塑料,里面是一根铜丝。
铜丝(能)让电流通过,塑料(不能)让电流通过。
2、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导体)。
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我们称它为(绝缘体)。
3、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自然界的水、某些液体等。
绝缘体有:塑料、干木材、橡胶、大部分陶瓷、空气、蒸馏水、纸张等。
4、我们要好好保护电器设备的一些(绝缘材料)。
5、不要用湿布擦拭,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以免(触电)。
6、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
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需要的地方。
你能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小灯泡能发光吗?1、2、3、4、(√)(×)(×)(√)六、做个小开关 1、(开关)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电路开关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是(绝缘)材料。
2、把回形针伸开,用图钉把回形针大的一端与导线一起固定在木板上,就做成了一个(回形针开关)。
3、在使用手电筒时,开关(接通)发光,开关(断开)关闭。
4、大多数电器都有开关,有些开关是(接触式)的,如控制学校铃声的按键开关。
有些开关是(非接触式)的,如遥控开关。
遥控开关通过感应(光亮)、(声音)等控制电流通断。
有的开关放在(明处),如墙上的电灯开关;有的开关藏在(暗处),如电冰箱的内灯开关。
七、不一样的电路连接1、一个电路是根据生活、工作的需要连接的,在这样的电路中会使用各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和(电器元件)。
2、我们已经发现,在电路中使用两节电池时,电池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使用两个小灯泡时,小灯泡也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这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分别称为(串联)和(并联)。
3、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 ,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 ),所以小灯泡会特别亮。
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 ),所以小灯泡不太亮。
4、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是(并联)的,教室里的电灯和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也是(并联)的。
5、在电压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灯光(暗淡),并联的两个小灯泡灯光(明亮)。
6、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
在建筑物最高处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可以避免建筑物遭到(雷击)。
7、安全用电:(1)电器的电线老化,应及时更换;(2)接临时电源要用合格的电源线、电源插头和插座,电源线接头要用胶布包好;(3)在使用电器时,应先插电源插头,后开电器开关,用完后,应先关电器开关,后拔电源插头;(4)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的绝缘体部分,不要用力拉拽导线;(5)不要在同一个电源插座上插入太多的电器,以免造成电路超负荷工作;(6)湿手不能接触带电设备,也不要用湿布擦带电设备,更不能将湿毛巾挂在电扇或电热取暖器上;(7)遇到电器起火,不能用手去拔插头,应先切断电源,再用绝缘物体将插头拔开;(8)在户外活动时,不要靠近高压电线、架线铁塔、变电所,更不要去碰电线杆上的电线或掉落在地上的电线。
8、遇到雷雨天气时,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空旷处的大树容易遭到(雷击)。
2节电池串联2节电池并联哪个小灯泡更亮点?2个小灯泡串联2个小灯泡并联你又发现了什么不同?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一、油菜花开了1、油菜花和凤仙花一样,也是由(花瓣)、(雄蕊)、(雌蕊)和(花萼)四个部分组成的。
2、3、二、各种各样的花1、有些花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有些花缺少其中的一部分或几部分,这样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2、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叫做(雄花)。
只有雌蕊没有雄蕊的花叫做(雌花)。
雄花和雌花都是(单性花)。
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3、属于完全花的有:豌豆花、牵牛花、桃花、梨花、油菜花等。
属于不完全花的有:柳树花、南瓜花、丝瓜花、百合花等。
属于单性花的有:南瓜花、丝瓜花等。
4、(雄花)不会结果,只有(雌花)结果。
花粉进入株头,在子房中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会发育为(种子)。
有些果实就是种子,如玉米、大豆。
有些果实是(子房)发育来的如杏、桃。
雄蕊雌蕊花瓣萼片主要部分数量颜色气味其它发现萼片花瓣雄蕊雌蕊油菜花中的雄蕊雄蕊数量比较多,而雌蕊雌蕊只有一个。
4461绿色黄色黄色绿色清香清香清香清香两两相对成十字形萼片上无叶脉顶端大,底端小顶端小,底端大花果实(含有种子)茎叶根共六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雄蕊雌蕊、当蜜蜂或其他昆虫在花丛中飞舞、爬行时,就会把雄蕊的花粉传播到雌蕊的(柱头)上去,这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生长,(花朵)开始凋谢。
植物的花受精后,(胚珠)最后发育成(种子)。
2、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的是(弹射传播),有油菜、凤仙花、喷瓜2、种皮的作用是(提供保护),子叶的作用是(提供养料)。
3、种子里最重要的部分是(胚)。
胚是有(生命)的,可以发育成(一株植物)。
其中胚芽发育成了(茎)和(叶),胚根发育成了(根)。
六、动物的卵1、很多动物是靠卵(繁殖后代)的。
2、孵出小鸡大约需要(3个)星期。
鸡蛋的结构:3、鸡蛋各部分的作用。
蛋壳:椭圆形有小孔,能保护胚胎发育,同时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蛋白:供给养料和水分。
蛋黄:提供营养。
胚:发育成小鸡。
气室:提供氧气。
4、青蛙卵能在(10天)左右的时间里孵化出小蝌蚪。
小蝌蚪能在(几个星期内)长成一只小青蛙。
5、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七、动物的繁殖活动1、动物的很多活动都是在为(繁殖)做准备,如公鸡跳到母鸡背上。
2、植物的花蕊分为(雄蕊)和(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使子房里的(胚珠)受精。
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种子)。
动物也有相似的地方。
许多动物分成(雄性)和(雌性)。
雌性动物产的(卵)只有在和雄性动物的(精子)结合之后,才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3、像猫、狗、兔等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胎生)。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叫(胎生动物)。
胎生的动物一般都用(哺乳)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4、动物常见的繁殖方式有(卵生)和(胎生)。
靠卵生繁殖的动物有:鸡、鸭、鹅、燕子、麻雀、蛇、鱼、蜻蜓、蝴蝶、青蛙等。
用胎生繁殖的动物有:猫、狗、羊、兔、牛、猪、鼠、虎、猴等。
5、鸟类繁殖活动的顺序为: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
6、人工种子充分利用了(快速繁殖技术)的优势,又吸收了植物生长发育和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先进成果,具有很多优点。
7、1997年2月,英国胚胎学家(伊恩·威尔莫特)用克隆技术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利”,克隆技术实现了高级动物的(无性繁殖)。
第三单元食物一、一天的食物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
3、生活中,人们常常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也可以按食物的来源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还可以按生熟分为(生食)和(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