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引言: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道路和桥梁的设计、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介绍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包括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科研与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一、专业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力学等基础学科,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核心课程:包括道路工程学、桥梁工程学、渡河工程学等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道路、桥梁和渡河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方向,可以选择深化学习道路工程、桥梁工程、渡河工程等相关课程,也可以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其他学科进行交叉学习。

二、实践能力培养1. 实习实训:学生在校期间要参加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相关的实习实训,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2. 课程设计:在专业课程中设置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和计算等活动,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3. 实验教学:设置相关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实验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科研与创新1. 科研平台:为学生提供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2. 科研导师:每位学生配备科研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专业指导和建议。

3. 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发表论文,提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四、综合素质培养1. 通识教育:强调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开设相关的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综合素质。

2. 团队合作:通过团队项目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协调能力。

3. 交流合作: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增加学生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视野。

结语: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学生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使其能够胜任相关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和科研与创新的培养,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6T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6T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081006T)(HIGHWAY-BRIDGE&HARBOR ENGINEERING)一、培养目标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国际视野,面向未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具备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的相关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道路、桥梁、隧道、轨道工程、综合管廊工程等领域的设计、施工、养护、监理、投资、管理、教学、科研等工作,具备较好的基础理论、较宽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五年后能够能胜任专业工作岗位,成为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本科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如下目标:(1)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道路与桥梁工程基础知识,对复杂的道桥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供有效解决方案;(2)能够运用现代工具及道桥工程专业知识,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进行投资、规划、设计等工作;(3)具备健康的身心和社会责任感,理解并坚守职业道德规范,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影响,在工程实践中能坚持公众利益优先;(4)拥有团队精神,能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工程项目实施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作用;(5)能够适应学科发展和行业需求,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二、毕业要求经过4年的学习,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领域相关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并能将其用于分析和解决复杂道路与桥梁工程系统工程问题。

1-1掌握相关数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复杂的道桥工程问题的表述之中;1-2能够就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能够推演分析及求解计算;1-3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包括数据处理、统计回归及优化比较。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人才是承担国家基础建设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需要制定适当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高素质、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的专业人才。

一、培养目标1.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营等领域。

2.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综合性能力的技术人才,可以胜任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持续发展需要的工作。

3. 培养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够适应多元化的社会环境的专业人才。

二、培养方案1. 培养方向本专业重点培养掌握道路、桥梁、隧道工程设计、施工、测量、管理等方面理论和实践知识的尖端人才,注重发展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2. 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物理分析、计算机程序设计、统计学基础等基础课程。

(2)专业课程建筑力学、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土力学、岩土工程、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公路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公路工程、环境工程、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土壤力学与基础工程等。

(3)实践课程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专业设置了大量的实践课程,包括先进的国内外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课程、水利工程设计、地铁工程设计、公路设计和施工管理等。

3. 实习实践实习实践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实习实践的实施时间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包括工地和实验室实习、毕业设计实习、实习书面实习等,通过不同类型的实习,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工程实践技能。

4. 综合创新实验综合创新实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此项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沟通协调、团队合作、独立思考等能力。

三、评估与改进为了确保培养方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应不断进行评估与改进。

在评估中,应以考试成绩、综合实验成绩、毕业论文质量和学生评估等多种方式,评估培养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以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交通工程(路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成长,获得注册工程师基本训练,能从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等与交通工程(路桥)相关的咨询、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工程质量监督方面的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实现途径按照行业对本专业人才的要求,以理论知识为基础、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以综合素质为目标构建本专业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

本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及实现途径如下表:三、主干学科交通工程,土木工程四、相近专业公路与渡河工程五、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力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术能力类课程。

主要实践环节:实习:认识实习、测量实习、金工实习、电子实习。

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一体化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设计、桥梁工程设计、桥梁工程综合设计、桥梁基础工程设计。

专项课程设计:隧道工程课程设计、地下工程课程设计。

专项训练:军事训练、专项施工方案编制训练、施工企业技能学习与训练、注册建造师训练、毕业设计(论文)。

六、学制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4-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学时分配与毕业学分要求八、毕业规定:1、至少取得总学分172.5及以上(其中必修课学分139.5学分,选修课33学分),选修课中通识课程人文、管理与艺术类各2学分,且必须修满模块一(隧道与地下交通设施课群组)或模块二(公路与城市桥梁工程课群组)11学分以上。

2、至少获得6个第二课堂学分。

3、通过体育达标测试。

十、专业教学进程及计划表五邑大学交通工程专业(路桥方向)(本科)2013版教学进程及计划表(四年)。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学习年限4年二、培养目标培养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道路桥梁工程领域的科研、设计、施工与管理工作,具有初步的项目规划和研究开发能力。

三、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学制时间内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技术科学基础和本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接受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训练,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要求本专业毕业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及运用本国语言的文字表达能力。

2、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检测、文献检索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最新发展动态。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工程力学、结构工程和岩土工程的基本理论,了解道路工程材料的性能及应用,熟悉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及桥梁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

5、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得知识的能力。

6、通过专业工程实践的训练,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

四、专业主干课程结构力学、测量学、土木工程材料、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钢结构原理及设计、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基础工程、桥梁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结构抗震设计。

五、毕业合格标准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七、学期教学进程表1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方向)学期教学进程表学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学时分配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第 一 学 期C1061081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C1061020 代数与几何 √ 4.0 64 64C1140010 思想修养与法律基础 √ 3.0 34 30 4C1050011 大学英语 √ 3.0 70 70C1200011 体育 1.0 32 26 6C1000001 国防教育 3.0 3周T1120010 土木工程概论 1.0 16 16T1130021 工程图学A √ 3.5 60 60小计 23.5 360+3周 350 10 24.0第 二学 期 C11400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 22 20 2C1050012 大学英语 √ 3.5 90 90C1200012 体育 1.0 32 26 6C1061082 工科数学分析B √ 5.0 84 84C10610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0 48 48C1100011 大学物理A √ 4.5 72 72T1120020 土木工程制图 2.0 32 32T1120140 理论力学A √ 5.0 80 80小计 26.0 460 452 8 25.2第 三学 期 C2050011 大学英语限选 1.0 30 30C11400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0 40 40C1200013 体育 1.0 32 26 6C1100012 大学物理A√4.5 72 72C1040010 计算机实用基础 2.0 32 20 8 4C1040020 C语言程序设计√4.5 72 42 10 20E1100011 大学物理实验A 2.0 30 30T1120130 材料力学A√5.0 80 72 8T1120030 土木工程CAD 2.0 40 20 20C1080070 工科大学化学 3.0 48 30 18C1140051 形势与政策 1.0 10 10小计 29.0 486 362 74 6 44 26.02期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第 四 学 期 C1200014C1140040C2050012T1121011T1121020T1121070E1121020E1100012C1140052T1120040体育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英语限选结构力学Ⅰ测量学工程地质与水文测量实习大学物理实验A形势与政策有限元分析软件及应用√√√1.06.01.04.03.52.02.02.01.02.03266306456322周301040266030644432102412306616小计 24.5 360+2周 290 48 12 16 21.2第 五 学 期 T1121012T1121040T1121050E1122030T1010120T1121150E1121030T1010100T1120050结构力学Ⅱ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交通工程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道路勘测设计结构概念与体系√√√√√4.02.04.53.52.54.52.03.51.56432725640722周5424643272443048461210248小计 28.0 414+2周 336 54 25.9第 六 学 期 S1121030E1010130S1122020T1121090S1121010S1122070E1121070E1122060S1122050S1121050工程项目管理道路勘测课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钢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桥梁基础工程钢结构课程设计桥梁基础课程设计桥梁工程结构试验与检测√√√√√2.52.03.54.02.02.52.01.03.53.0402周606432402周1周604840606432406036 12小计 26.0 344+5周 332 12 24.634八、实践教学环节安排表类 别 学分 实践训练 国防教育 3.0 3周 桥梁软件应用 1.5 1.5周 课程设计 11.0 1.0周 测量实习 2.0 2周 桥梁工程实习 1.0 1周 毕业实习 2.0 2周 毕业设计 18.0 18周 大学物理实验A4.0 60学时 总 计42.538.5周+60学时九、课程设置及学时比例表类别 学分 %学时 %上机(学时) 实验(学时) 习题(学时)公共课C69.5 47.4 1106 46.8 2436 36 技术科学基础T 51.5 35.2 84235.6 36 74 专业课S 25.5 17.4 416 17.612 总计141.0 1002364 1006012236期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考核 学分总学时 讲课 实验 实践 上机 周学时 第 七 学 期 S1122010 T1120060 E1122110 E1122050 E1122080 E1122070 S1121040 E1122020 E1120101 道桥工程技术专题阅读与翻译桥梁工程实习桥梁工程课程设计路面工程课程设计路基工程课程设计结构抗震设计桥梁软件应用毕业设计√1.51.01.02.01.01.02.51.54.024201周2周1周1周401.5周4周242040小计 15.5 84+10.5周84 11.2 第 八学 期E1120102 E1120110 毕业设计 毕业实习14.0 2.014周2.0周小计 16.016周5十、课外安排与要求1、学生可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英语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各类学科知识竞赛等活动获得相应的学分,在选拔推荐勉试研究生、评定奖学金等政策中也予以加分。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土木工程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国家建设和交通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专业培养方案的角度来探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相关内容。

一、专业概述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一门以交通工程为基础,以桥梁与渡河工程为主要内容的工科专业。

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道德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胜任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三、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力学、力学与材料、工程力学、结构力学、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等。

2.专业课程:桥梁工程、渡河工程、隧道工程、公路工程、交通规划与设计、港口与航道工程、地下工程、岩土力学、水文学等。

3.实践环节:实习、毕业论文、工程实践、创新实践等。

四、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重要环节。

主要包括实习、毕业论文、工程实践和创新实践等。

1.实习: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通过实践了解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2.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际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体现,毕业论文应选取实际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3.工程实践:工程实践是学生在工程项目中参与实际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环节,通过实践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4.创新实践:创新实践是学生在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

五、就业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领域包括交通运输部门、建筑设计院、工程咨询公司、工程监理公司、工程承包公司等。

毕业生主要从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岗位。

六、总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一门重要的交通工程专业,其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程技术人才。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

土木工程(道桥方向)专业四年制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土木工程基本理论和技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具备从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与管理、研究开发、工程概预算和工程企业管理的能力,培养具有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复合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具备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必需的知识和素质。

学生毕业后可以成为建筑行业或有关领域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

本专业的人才规格:1.有正确的政治方向。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高度责任心、事业心、团结合作和奉献精神;2.掌握工程力学、水力学、土力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工程材料、结构设计与分析、地基基础等土木工程基本知识,掌握有关建筑机械、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等方面的基本技术;3.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接受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现场实习和毕业设计或实践等的基本训练;4.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掌握利用现代化手段解决本专业问题的基本方法;5.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发展,能够具备参与国际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初步知识;6.除具有较好的技术管理能力外,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有一定的行政组织与管理能力。

二、学制本专业的标准学制为4年,有效学习年限为6学年。

三、学分要求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480,总学分数为167,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为36学分。

四、专业培养模式及特点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

其中专业必修课中的学位课程是:高等数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土木工程测量、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结构设计、土木工程施工等。

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发展历史、现状和发展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Road Bridge and River—crossing Engineering)包括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水利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港口工程、海洋工程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主要培养国家交通运输网建设中急需的,能够从事公路、城市道路、机场工程、桥梁、岩土工程及隧道工程等方向的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的高级人才,也指利用适当的材料和设备建造及维护各类工程设施的工程技术活动,包括勘查、设计、施工、鉴定加固等。

其包含的内容涉及范围非常广泛,它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息息相关,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处于迅速发展时期,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方兴未艾.截至2010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98.4万公里。

根据国务院2005年初审议通过的《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我国将在2030年以前建成8。

5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网,总投资达2万亿元。

针对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和庞大公路路网管理及地下轨道交通建设和工程安全形势的实际需要,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以土木工程基本知识为基础,以道路、桥梁、地下工程(隧道、地铁、地下厂房等地下建筑物)和工程安全为专业知识背景,结合计算机和实践教学等基本技能训练,培养道路桥梁与地下工程的建造师和高级管理工程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学科,有其重要的属性: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统一性。

它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对众多产业的振兴发挥了促进作用,工程建设是形成固定资产的基本生产过程,因此,该专业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支柱之一.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8年的内蒙古建筑学院,1961年合并于当时的内蒙古工学院,同时停止招生。

1975年建筑工程专业恢复招生,1985年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开始招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
方案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尊重社会价值、恪守工程伦理道德,拥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具备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坚实的道路桥梁工程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够引领道路桥梁工程相关领域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培养要求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学生应具有科学、工程和人文三方面的综合素质,毕业生应在“知识、素质、能力”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 工程知识:具有从事道路、桥梁、隧道及机场等工程领域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本学科至少一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本事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复杂道路、桥梁、隧道及机场等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判断、分析和表示,并经过对专业文献的调研进行分析,以获得科学、合理、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道路、桥梁、隧道及机场等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工程结构物与材料,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4.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道路、桥梁、道路材料、隧道及机场等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规划、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经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具有初步的规划、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

5. 使用现代工具:具有应用计算机语言、信息技术进行道路、桥梁、道路材料、隧道及机场等工程问题分析和测试的基本能力,具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得信息、拓展知识领域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认识道路、桥梁、隧道及机场等工程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认识道路、桥梁、道路材料、隧道及机场等工程可持续性发展以及对环境影响的重要性。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适应团队工作。

10. 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示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较好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
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学科。

四、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
道路工程方向、桥梁工程方向: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专业制图、交通运输类专业导论、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桥涵水文与水力学、交通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桥梁基础工程。

道路材料工程方向:
专业基础课程:土木专业制图、交通运输类专业导论、测量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性能、土木工程材料、道路工程材料、结构设计原理等。

专业核心课程:道路勘测设计、路基路面工程、桥梁工程、混凝土材料科学、混凝土工艺学。

五、学制、授予学位及毕业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位
毕业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应达到学校对本科毕业生提出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要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

其中道路工程方向:修满171.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课程65.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6.0学分,个性化发展课程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其中桥梁工程方向:修满172.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65.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7.0学分,个性化发展课程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其中道路材料工程方向:修满171.0学分,其中通识课程65.5学分,专业教育课程95.5学分,个性化发展课程10学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方可准予毕业。

六、年教学进程表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第一年教学进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