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瓦斯基础知识
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

七、矿井瓦斯的来源及其测定方法
从瓦斯涌出的地点和分布状况看,瓦斯涌出的 来源或构成可分为:
1.掘进区。即煤或半煤岩掘进时,从巷壁和落 煤中涌出的瓦斯;
2.回采区。即工作面煤壁、巷壁和落煤中涌出 的瓦斯;
矿井瓦斯是各种气体的混合物,其成分是很复杂的, 它含有甲烷、二氧化碳、氮和数量不等的重烃以及微量 的稀有气体等,但主要成分是甲烷。因此,习惯上所说 的矿井瓦斯就是指甲烷而言。
问题:为什么煤体中能够储存一定数量的 瓦斯?
煤体之所以能够保存一定数量的瓦斯, 主要与煤的结构状态有密切关系。煤是一 种复杂的孔隙性介质,有着十分发达的、 大小不同的孔隙和裂隙,具有巨大的自由 空间和孔隙内表面积(煤体孔隙的内表面积, 每克煤可达150~200m2)。因此,成煤过程 中生成的瓦斯就能以不同状态存在于这些 裂隙和孔隙内。
瓦斯只有在5%~16%这个浓度范围内才能爆炸, 这个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5%是最低爆炸浓度, 叫爆炸下限;16%是最高爆炸浓度,叫爆炸上限。 必须指出,瓦斯爆炸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 受到—定因素影响时,爆炸界限会相应缩小或扩 大。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瓦 斯数量较少,不能形成热量积聚,因此,只能燃 烧,不能爆炸;当瓦斯浓度高于16%时,由于空 气中的氧气相对减少和不足,满足不了氧化反应 的全都需要,只能有一部分的瓦斯与氧气发生反 应,因所生成的热量还会被多余的瓦斯和周围介 质吸收而降温,所以也不能爆炸。
3.已采区。即已采区的顶底板和浮煤中涌出的 瓦斯。
上述三部分瓦斯构成了矿井瓦斯涌出总量(不 包括抽放量),其比例大多随生产条件的改变而 改变。
(完整版)瓦斯抽放基础知识

瓦斯抽放工培训教案(初培)承德泉力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目录第一章瓦斯抽放基础知识 (4)第一节瓦斯抽放系统 (4)一、瓦斯抽放系统的构成 (4)二、瓦斯抽放管路的选型 (4)三、瓦斯抽放管路的连接 (6)第二节瓦斯抽放管路安装及拆卸注意事项 (6)第三节瓦斯抽放基本参数 (10)第四节抽放钻孔设计 (11)一、钻孔直径 (11)二、钻孔深度 (11)三、钻孔有效抽放半径 (11)四、钻孔间距的确定 (11)第五节钻孔施工 (12)一、施工注意事项 (12)二、钻孔施工中常见安全事故 (13)三、钻孔施工安全措施 (13)四、钻孔事故排除法 (14)五、钻孔的封孔 (15)第二章瓦斯抽放的基本方法 (16)第一节石门揭煤瓦斯抽放 (18)第二节煤层巷道掘进前预抽 (20)第三节开采前本煤层抽采 (25)第四节各种钻孔布置方式比较如下 (26)第五节开采过程中的瓦斯抽放 (27)第六节采空区瓦斯抽采 (31)第三章钻探工具及钻孔施工 (37)第一节钻探工具 (37)一、钻机的类别 (37)二、钻机的构造及优缺点 (37)三、钻机常见故障 (38)第二节钻孔设计 (41)一、钻孔直径的确定 (41)二、钻孔深度的确定 (41)三、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的确定 (41)四、钻孔间距的确定 (42)第三节钻孔施工 (42)一、瓦斯抽放钻孔施工注意事项 (42)二、钻孔施工中常见安全事故 (43)三、钻孔施工安全措施 (43)四、钻孔事故排除方法 (45)第四节钻孔的封孔 (47)一、瓦斯抽放钻孔的封孔方法 (47)二、钻孔封孔注意事项 (48)第四章矿井瓦斯抽放设备与管理 (49)第一节井下移动瓦斯抽放概述 (49)第二节、瓦斯抽放设备 (57)第三节、水环式真空泵 (64)第四节、瓦斯抽放计量和测定方法 (80)第五节、移动瓦斯抽放泵管理 (93)第一章瓦斯抽放基础知识第一节瓦斯抽放系统一、瓦斯抽放系统的构成瓦斯抽放系统主要由瓦斯泵、管道、流量计、安全装置等组成。
瓦斯隧道施工PPT课件

一、瓦斯的基础知识
瓦斯的认识
5、瓦斯压力
瓦斯压力是指游离于煤层孔隙和裂隙中的瓦斯呈现出一定 气体压力,一般可用相对瓦斯压力和绝对瓦斯压力表示,标准 单位为MPa,是标志煤层瓦斯赋存和流动特性的重要参数。
10
二、瓦斯爆炸及其预防
随着公路隧道建设数量的日 益增加,瓦斯爆炸事故在隧道 施工过程中也时有发生,如达 成线炮台山隧道瓦斯爆炸死亡 13人,被迫停工7个月;董家山 隧道于2005年12月发生特大瓦 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因此, 对隧道施工中的瓦斯爆炸事故 防治形势严峻。
21
瓦斯隧道施工组织
以六六高速高峰隧道为例介绍其施工组织
1、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隧道进口及浅埋段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含煤,煤层分布于该组 地层的粉砂质泥岩中,呈层状,根据附近黑塘煤矿资料,该地层含煤 8层,钻探揭示有2-3层煤,层厚2-7.6m,属中厚层煤,顶、底板均 为粉砂质泥岩,倾角与地层一致,0°∠28°-40° ∠20°,为倾斜煤层, 煤的破坏类型为Ⅲ类。钻探、物探结合调绘,煤层分布的地段为隧道 进 口 至 动 身 YK80+781 、 ZK80+732 段 , ZK80+732~ 出 口 、 YK80+781~ 出 口 为 不 含 煤 地 层 。 在 取 得 煤 样 测 得 瓦 斯 浓 度 为 0.14m3/t,瓦斯压力为0.01MPa,由于钻探揭露煤层出露地表,暴 露时间长,氧化程度高,为三级瓦斯地段,参考附近黑塘煤矿煤样试 验资料及后期项目送检煤样资料显示,煤层瓦斯含量为属高瓦斯隧道, 有突出性危险。
不利于瓦斯防灾。
20
瓦斯隧道施工组织
以六六高速高峰隧道为例介绍其施工组织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二篇)

矿井瓦斯的有关知识什么是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的有害气体。
有时单独指甲烷(沼气)。
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伴生的气体。
在成煤的过程中生成的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
另外,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
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kg,所以,它常积聚在巷道的上部及高顶处。
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1.6倍,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瓦斯的燃烧、爆炸性是矿井主要灾害之一。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
游离状态也称为自由状态,这种瓦斯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体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
吸着状态又称结合状态,其特点是瓦斯与煤或某些岩石结合成一体,不再以自由气态形式存在。
按其结合形式不同又可分为吸附及吸收两种。
吸附状态是由于固体粒子与气体分子之间分子吸引力的作用,使气体分子在固体粒子表面上紧密附着一个薄层;吸收状态是气体分子已进入煤分子团的内部。
几种状态的瓦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平衡之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
当压力、温度变化时,游离瓦斯转化为吸着瓦斯称为吸附,吸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解吸。
矿井瓦斯等级的划分矿井瓦斯等级是以相对瓦斯涌出量的大小来划分的。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一个矿井中,只要有一个煤(岩)层发现瓦斯,该矿井即定为瓦斯矿井,并依照矿井瓦斯等级工作制度进行管理。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式划分为:(1)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立方米/吨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立方米/分。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目录1.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概述 (3)1.1 瓦斯的定义与分类 (4)1.2 煤矿瓦斯的特点与危害 (5)1.3 瓦斯监测与治理的基本要求 (6)2. 瓦斯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7)2.1 瓦斯的主要成分 (8)2.2 瓦斯的物理特性 (9)2.3 瓦斯的化学性质 (9)3. 煤矿瓦斯的产生机制 (11)3.1 瓦斯的生成过程 (12)3.2 影响瓦斯生成的主要因素 (12)4. 煤矿瓦斯监测技术 (14)4.1 瓦斯检测仪器与传感器 (15)4.2 瓦斯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布点 (16)4.3 瓦斯监测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18)5. 煤矿瓦斯灾害预防与治理 (19)5.1 瓦斯爆炸的原理与特点 (20)5.2 瓦斯诱导与增强突出事故的风险防控 (22)5.3 瓦斯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国内法规 (24)6. 瓦斯抽放与利用 (25)6.1 瓦斯抽放系统设计与施工 (26)6.2 瓦斯抽放效果的评价与优化 (27)6.3 瓦斯在矿井通风与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9)7. 瓦斯洗手技术 (30)7.1 地面瓦斯洗手技术的原理 (32)7.2 瓦斯洗手技术的经济效益分析 (33)7.3 瓦斯洗手项目的实施与管理 (34)8. 煤矿瓦斯科技创新与未来发展趋势 (36)8.1 瓦斯监测与治理技术的最新进展 (37)8.2 瓦斯抽放与利用的先进技术 (38)8.3 瓦斯洗手技术的创新与挑战 (40)9. 瓦斯安全事故案例分析 (42)9.1 国内外重大瓦斯安全事故回顾 (43)9.2 瓦斯安全事故的原因与教训 (45)9.3 瓦斯安全事故预防和处理措施 (46)10. 总结与展望 (47)10.1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总结 (49)10.2 煤矿瓦斯安全管理展望 (50)10.3 未来瓦斯基础知识的研究方向 (51)1. 煤矿瓦斯基础知识概述煤矿瓦斯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地下应力作用和地质构造变化,导致岩石和煤层中的有机物质经过漫长地质时期进行分解,由多种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二氧化碳以及少量的氮气、硫化氢气体等组成的地下气体。
瓦斯基础知识

⽡斯基础知识 ⽡斯包括⽣活中的天然⽓和煤矿⽡斯。
那么你对⽡斯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斯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斯的概念 煤矿⽡斯则是指的天然⽓。
植物在成煤过程中⽣成的⼤量⽓体,⼜称煤层⽓。
腐植型的有机质,被细菌分解,可⽣成⽡斯;其后随着沉积物埋藏深度增加,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由于煤层经受⾼温、⾼压的作⽤,进⼊煤的碳化变质阶段,煤中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成⼤量⽡斯,保存在煤层或岩层的孔隙和裂隙内。
中国煤矿术语中的⽡斯是从英语gas译⾳转化⽽来,往往单指CH4(甲烷,也称沼⽓)。
地下开采时,⽡斯由煤层或岩层内涌出,污染矿内空⽓。
每吨煤、岩含有的⽡斯量称煤、岩的⽡斯含量,主要决定于煤的变质程度、煤层赋存条件、围岩性质、地质构造和⽔⽂地质等因素。
⼀般情况下,同⼀煤层的⽡斯含量随深度⽽递增。
⽡斯的成分 主要成分是烷烃,其中甲烷占绝⼤多数,另有少量的⼄烷、丙烷和丁烷,此外⼀般还含有硫化氢、⼆氧化碳、氮和⽔⽓,以及微量的惰性⽓体,如氦和氩等。
在标准状况下,甲烷⾄丁烷以⽓体状态存在,戊烷以上为液体。
如遇明⽕,即可燃烧,发⽣“⽡斯”爆炸,直接威胁着矿⼯的⽣命安全。
因此,矿井⼯作对“⽡斯”⼗分重视,除去采取⼀些必要的安全措施外,有的矿⼯会提着⼀个装有⾦丝雀的鸟笼下到矿井,把鸟笼挂在⼯作区内。
原来,⾦丝雀对“⽡斯”或其他毒⽓特别敏感,只要有⾮常淡薄的“⽡斯”产⽣,对⼈体还远不能有致命作⽤时,⾦丝雀就已经失去知觉⽽昏倒。
矿⼯们察觉到这种情景后,可⽴即撤出矿井,避免伤亡事故的发⽣。
⽡斯爆炸即为甲烷燃烧的放热反应,化学⽅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当空⽓中氧⽓浓度达到10%时,若⽡斯浓度在5%-16%之间,就会发⽣爆炸,浓度在30%左右时,就能安静的燃烧。
⽡斯的分类 ⽡斯是⼀般民众对⽓体燃料的通称,可分为液化⽯油⽓与天然⽓、煤⽓三⼤类。
煤⽓:⼀般把煤⽓⼜称⽡斯(gas),从字⾯意思上讲,是与煤有关的⽓体,但是在不同的使⽤环境下,煤⽓具有不同的解释: 在⽯油化⼯中,指⼲馏煤炭所得到的作为燃料的⽓体,其主要成分是氢、甲烷、⼄烯、⼀氧化碳、⽯脑油,另外还有少量的氮和⼆氧化碳等不可燃烧的杂质。
瓦斯基本知识及治理措施学习提纲

瓦斯基本知识及治理措施学习提纲1、瓦斯基础知识1、什么是矿井瓦斯?答:矿井瓦斯是指矿井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
2、沼气的危害有哪些?答:矿井沼气能燃烧、爆炸,大量聚集时能使人窒息、死亡。
3、每形成1吨无烟煤,大约可以产生多少立方沼气?答:840m3。
4、煤层瓦斯垂直分带?答:一是瓦斯风化带;二是沼气带。
5、瓦斯增长的梯度因何而成?答:因地质条件而成,吨煤瓦斯涌出量随开采深度增加逐步增大。
6、沼气在煤层的存在状态有几种?答:一种叫游离状态;一种叫吸附状态。
7、煤层沼气含量的测量方法有几种?答:1、直接的测量法;2、间接测量法;3、综合测量法。
8、沼气的特征?答:沼气是无色、无味、无臭,可以燃烧和爆炸的气体。
9、沼气涌出量及其影响因素有哪些?答:1、煤层和邻近层的沼气含量。
2、大气压力的变化。
3、地质构造。
4、开采规模。
5、开采顺序与开采方法。
6、生产工艺过程。
7、风压与风量。
8、采空区的密闭质量。
10、怎样对矿井沼气等级划分?答:按照平均日产1吨煤涌出沼气量和涌出形式可划分为:1、低沼气矿井:10m3及其以下。
2、高沼气矿井:10m3以上。
3、煤与沼气突出矿井。
11、瓦斯爆炸的条件有哪些?答:1、沼气浓度达到5%~16%,9.6%爆炸威力最强。
2、爆炸温度650~750度。
3、氧浓度达到12%以上。
12、影响沼气爆炸界限的因素有几种?答:1、可燃气体混入。
2、煤尘混入。
3、惰性气体混入。
4、混合气体的初温。
2、 瓦斯防治治理措施1、 防止沼气积聚的措施?答:1、合理的通风系统。
2、加强通风管理。
2、 如何处理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存的瓦斯?答:1、迫使一部份风流经工作面上隅角,将该处积存的沼气排出。
2、改变采空区的漏风方向。
3、改变回采工作面的风流方向,实现下通风排出上隅角沼气。
3、 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沼气积聚的处理有哪几种方法?答:1、加大工作面的进风量。
2、提高工作面回风流中的沼气浓度。
3、降低沼气涌出的不均匀性。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之瓦斯基本知识介绍课件

分类:根据瓦斯的来源和性质,可分 0 2 为煤层瓦斯、岩层瓦斯和矿井瓦斯
岩层瓦斯:岩层中存在的瓦斯,主 0 4 要成分为二氧化碳
瓦斯浓度:瓦斯在空气中的体积百 0 6 分比,是衡量瓦斯危险的重要指标
瓦斯的来源和性质
01
瓦斯来源:煤层、岩层、 地下水等
03
集成化:将多种瓦斯防治技术进行集成,提高防治效果和效率
04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瓦斯防治技术标准,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谢谢
汇报人名字
集成化:将多种 瓦斯防治技术进 行整合,提高防 治效果和效率
瓦斯防治技术面临的挑战
瓦斯涌出量的不确定性:瓦斯涌出 量受地质条件、开采工艺等多种因
素影响,难以准确预测。
瓦斯爆炸的危险性:瓦斯爆炸是矿 井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有效 防止瓦斯爆炸是瓦斯防治技术的关
键挑战。
瓦斯监测技术的局限性:现有的瓦 斯监测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 监测精度不足、实时性差等,难以
2016年贵州 六盘水市盘 县梓木戛煤 矿瓦斯爆炸 事故:造成 15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 失约2000万 元。
01
02
03
04
事故原因分析
瓦斯浓度超标:瓦 斯浓度超过安全标 准,导致爆炸事故
01
通风不良:矿井通 风系统设计不合理, 导致瓦斯积聚
0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安全管理不到位: 矿井安全管理不严 格,未及时发现和 处理瓦斯隐患
05
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
抽放设备,将瓦斯从煤层中抽出
矿井瓦斯浓度,提高矿井安全水平
瓦斯治理技术
01
抽采技术:利用抽 采设备,将瓦斯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基础知识1.矿井瓦斯防治基础知识(一)煤田瓦斯生成及分带煤层中的瓦斯是植物残骸在成煤过程中伴生的产物,成煤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硬结成岩阶段。
在有机物经积聚,分解成泥煤及褐煤,成煤初期有足够的氧气促使有机物生物反应,分解出大量的沼气、二氧化碳、硫的氧化物和氮气。
随着条件的变化,氧气供应量的减少,微生物环境的变化,此时开始转入厌氧过程,并进一步释放出沼气、重烃、硫化氢、氨气、氢气和其他气体。
此时,。
绝大多数的沼气散发于大气中。
第二阶段——变质炭化阶段。
随着煤层上部冲积层不断加厚、埋藏深度不断加深,在地层温度与压力作用下,泥煤、褐煤不断地转化,煤层中的挥发分减少,固定碳增加,成为烟煤、无烟煤,此时,微生物停止活动不再产生生物来源的瓦斯。
大部分生成的气体涌向大气,只有少部分保留在岩石和煤层中。
由于地质构造的原因,煤层暴露在地表(露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和稀有气体也会渗入煤层中。
除此而外煤层中的放射性物质也会分解出为氦气,其氦气含量的多少取决于煤层的生成年代,煤层越老,氦含量越高,但煤层不吸附氦,呈游离状态,大部分氦转向地面。
除此之外,碳酸盐类的岩石,受火山活动的影响,也会分解出大量二氧化碳。
根据煤层瓦斯生成与活动规律煤,гּд李金将煤层中瓦斯成分随深度的分布可划分为4带:Ⅰ——二氧化碳带,Ⅱ——氮气带,Ⅲ——氮气—沼气带, Ⅳ——沼气带。
见图( 3 ,4)由于各个煤田的成煤条件不一致,因此,各煤田的瓦斯组分也不相同。
例如:辽宁红阳三井,由于受火山活动的影响,在Ⅰ、Ⅳ带之间形成了少见的二氧化碳沼气带。
通常将沼气带以上的三个带统称为瓦斯风化带。
起划分标准见表(6 )图 3 煤层瓦斯分布图成煤过程及伴随的瓦斯涌出过程见图表6 瓦斯分布带划分标准表确定瓦斯风化带的深度对预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瓦斯风化带中,一般瓦斯涌出量不大,为低瓦斯矿井。
只有进入沼气带后,矿井的瓦斯涌出量急剧的增加。
且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瓦斯风化带的深度取决于下列地质因素:①、煤地层排放瓦斯时期的长短,时间越长,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越深;②、层错动程度,错动程度越高。
煤层排放瓦斯的不均匀性和排放程度就越大;③、地层的剥蚀程度,剥蚀程度高,它可使煤层瓦斯排放程度提高或减少;④、覆盖层的厚薄也会影响瓦斯风化带的深度,瓦斯风化带它的下部边界可以用下述指标来确定a、瓦斯浓度CH4≤80%;b、斯压力P=0。
1∽0。
15Mpa;c、斯含量W=1。
0∽1。
5M3/t(长焰煤),3∽45M3/t(气煤),3∽45M3/t(肥、焦煤),4∽65M3/t(瘦煤、无烟煤)。
我国几个矿区的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见表( 7 )表 7我国几个矿区的瓦斯风化带的深度表(二)、决定煤层瓦斯量的几个基本参数(1)几个名词的解释①、瓦斯含量(W含):指在自然条件下煤或岩石中所含有的瓦斯量,单位以m3/t或m3/m3表示。
煤中瓦斯含量由以下以两部分组成:Ⅰ、游离瓦斯(W游):这部分瓦斯以自由状态存在在煤的空隙中,因而煤的空隙越大、瓦斯压力越高,则这部分瓦斯量就越大,与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和煤层的空隙率的乘积成正比。
Ⅱ、吸附瓦斯(W吸):这部分瓦斯是以吸附状态吸着在煤的分子表面积上的瓦斯。
因此,煤的表面积越大,在相同的吸附瓦斯压力下,瓦斯吸附量就越高。
但应当指出,煤吸附瓦斯是单分子吸附,即在煤的分子表面积上只能吸附上一层瓦斯,当吸附瓦斯压力达到某一区间时(超过5 Mpa),吸附量增加缓慢而达到饱和,因而煤的吸附量有个极限值。
②、瓦斯容量(W容):在实验室中,根据自然条件设定瓦斯压力、温度测定出的煤或岩石的瓦斯含有量,假如人们能在实验室中完全复制出自然条件下的全部条件,那么瓦斯含量与瓦斯容量应是一致的,但目前还未能做到,通常瓦斯含量因受地压温度等影响略少于瓦斯容量,在日常确定煤层瓦斯含量工作中将瓦斯容量视为瓦斯含量。
③、瓦斯储量(W储):是指在某一区段范围内煤炭储量中的含有的瓦斯总量,单位用m3表示。
④、瓦斯涌出量(q)煤层在开采过程中从煤层本身以及围岩和临近煤层中瓦斯涌出量的总和,其表示单位有两种:Ⅰ、绝对瓦斯涌出量(q绝)是指单位时间内的瓦斯涌出量,用m3/min或m3/d表示。
Ⅱ、相对瓦斯涌出量(q相)或称吨当量,是指出24小时内矿井每采一吨煤涌出的瓦斯量,用m3/t标示。
应该注意到相对瓦斯涌出量与瓦斯含量、瓦斯容量的单位是一致的,但其含义不同,相对瓦斯含量高于瓦斯含量与瓦斯容量,这与井下的围岩、煤柱与丢煤的多少有关,除此而外临近层的瓦斯也是使相对瓦斯涌出量增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⑤煤层瓦斯压力煤层中的瓦斯压力是决定煤层瓦斯含量和煤与瓦斯突出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此数据需用井下实测取得。
煤层中的瓦斯压力是随煤层埋藏深度的加深而增加。
我国一些瓦斯矿井实测资料见图( 5 )图 5 我国瓦斯压力与深度的关系从5图中可以看出:Ⅰ、我国大多数的煤层的瓦斯压力随深度增加呈线性增加,与煤的变质程度无关;Ⅱ、地质条件正常,瓦斯风化带深度相同,处于同一深度下的煤层,瓦斯压力基本上是一致的;Ⅲ、我国矿井实测资料表明,瓦斯压力(P)与深度(H)的关系可用下列直线关系表示;P=0。
01H 或P=0。
01H—0。
2P-------瓦斯压力,Mpa;H ——垂直深度,m 。
突出煤层的瓦斯压力值多处于两条直线之间 ⑥ 、煤层的空隙率煤层的空隙率大小决定了煤中游离瓦斯量多少的一个重要因素,按照B 。
B 霍多特的意见煤的空隙可分为以下几类: i.超微空隙或微空隙,其孔直径小于10-6cm 构成煤的吸附容积; ii.小孔(过度空隙)直径为10-5cm~10-6cm ,构成毛细管凝结和瓦斯扩散区间;iii.中孔(半大空隙),直径为10-5cm~10-4cm ,构成缓慢的确层滲透区间; iv.大孔 ,直径为10-4cm10-2cm ,构成强烈的层滲透区间,并决定了强烈破坏结构煤的破坏面; v.肉眼可以看见的空隙裂隙,直径等于或大于10-2cm ,构成层流和稳流混合滲透的区间,并决定了煤的破坏面。
一般把从小孔到肉眼可见的空隙容积总和成为滲透容积,吸附容积与滲透容积之和成为空隙率。
空隙率可以从实验室中对煤样进行真密度与视密度测定进行计算后取得。
计算方法如下:1001000⨯----=S F d wdss d f a水式中:f n --------空隙率, cm 3 /g; d-------煤的密度,g/cm 3; s --------煤的视密度,g/cm 3; d 水----水的密度,取值为1;F------受地层压力影响,对空隙率(f n )的影响系数,取值0。
005╳0。
25H ,(H 为距地表的垂直深度)除了在试验室中测定d 、s 计算f n 以外,还可用下列公式计算:fAH d --=100100)08.069.1(2)(100100)0055.033.1(rrrW A V s +--=H 2--------煤中的含氢量,%; V r -----煤中的挥发分,% A f ——-煤中的灰分,% W f -----煤中的水分,%煤的空隙率大小与每的变质程度有关,见图 ( 6 )图 6 煤的空隙率(f n)与挥发分( V r)的关系图从图6中可以看出,挥发分达到某一定值时,空隙率达到最小值,挥发分超出或小于此值时,空隙率都会随挥分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加。
⑦、煤的吸附能力吸着在煤子空隙表面上的瓦斯被称为吸附瓦斯,煤吸附瓦斯(甲烷)呈单分子吸附,煤的吸附能力大小不取决于煤的空隙的数量,而是空隙的几何尺寸。
例如:空隙为球形,1cm3 的物质当其空隙率为10%时,则物质空隙的表面积分布与空隙直径的关系见表(8)表(8) 空隙直径与表面积关系表煤的超微孔可达几个微米(1×10-8cm),可想而知,其表面积是很大的,因而在低于5~7Mpa的瓦斯压力下,煤中的瓦斯主要是由吸附瓦斯组成。
⑧、瓦斯含量确定方法确定煤层瓦斯含量的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
Ⅰ、直接测定法A、气测井法利用半自动化的测井仪,测定从钻孔中流出冲洗液中溶解的瓦斯量,同时测定钻屑残余的瓦斯量,以此基础确定煤层的瓦斯含量。
B、密闭式岩芯采取器将取煤屗后的密闭式岩芯采取器,送入试验室中,对煤芯进行脱气,抽出煤芯中的瓦斯,并计算出煤层中的瓦斯含量。
C、集气式岩芯采取器利用岩芯采取器上部的钟形集气室,搜集在钻进及提升过程中煤样泄出的瓦斯,到地面将其抽出计量,并将岩芯采取器进行快速密封,送试验室进行脱气计量,将两部分瓦斯相加,计算出煤层的瓦斯含量。
因直接测定法必须要有专门的试验室与仪表设备,技术也较为复杂,主要用于有条件的地质勘探部门。
Ⅱ、解吸法测定煤样中的瓦斯解吸数量与时间的关系来确定试验前煤样已经损失的瓦斯量,和目前煤样中残存的瓦斯量。
其原理为试验前损失的瓦斯量与煤样的暴露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即tt Q +∞0或将公式改写为损Q T C Q -=Q------解吸量 ,cm 3 ; Q 损----损失量,cm 3 ; t 0-----煤样暴露时间。
min ;t------测试时煤样累计解吸时间, min 。
C------比例常数 T= t 0+t通过测定大数据组,用最小二乘方方法处理,可得出煤样的损失瓦斯量。
也可直接由图表中算出损失量,见图 (7)图 7 损失瓦斯量计算图 Ⅲ、间接法确定瓦斯含量 A 、游离瓦斯量的的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010f P W ⨯=W 游----------游离瓦斯,M 3/t ;B 、吸附瓦斯 吸附瓦斯计算公式如下:)100)(1(100rrW A bP abPW --+=吸W 吸 --------吸附瓦斯,M 3/t ;; a 、b-----------吸附常数;若没有试验室的a 、b 常数,可用下列经验公式计算:100)31.01()10()100(5.65146.0rnrrr W e Vb Pa W A W ++--=吸a=2.4+0.21 V r b=1-0.004 V rn=0.02t/(0.993+0.007P) e------------自然对数。
目前我国采掘深度下游离瓦斯在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较大,约占75%以上,并随深度的增加而`加大,瓦斯含量(W含)根据实验室中的测定,在不同瓦斯压力下(相当不同埋藏深度),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在煤的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见表(9):表 9 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在煤的瓦斯含量中所占的比重表C 、计算实例例如:某矿垂深(H )为400m ,挥发分(V r )为15%,灰分(A f )为4%,水分(W f )为1%,煤的含氢量(H 2)为4。
4%,地温(t )为摄氏25度。
用经验公式计算:39.14100100)4.408.069.1(=-⨯-=d29.1)14(100100)150055.033.1(=+-⨯-=stmf 30042.010029.15.01100129.139.129.139.1=⨯---⨯-=F=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