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
实验一:细菌基本形态与结构

操作原则:无菌操作(烧灼灭菌)
Aseptic area 10-20cm
外焰 内焰 焰芯
细菌涂片的制备
器具:接种环(上)和接种针(下)
2—5mm
柄约22cm
5—8cm
金属柄约14.5cm
绝缘柄 约7.5cm
安装环(针)的螺口(约8mm)
细菌涂片的制备
菌液采取法
三、实验器材
示教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香柏油、二甲苯
四、实验步骤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 的使用
显微镜的构造 (1)支持部分:镜臂、镜筒、精细调节 (2)放大部分:接目镜、接物镜 (3)照明部分:反光镜、取光器、滤光
镜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1、油镜的使用方法 (1)低倍镜观察 (2)光圈调最大 (3)标本上滴加香柏油0.5-1滴 (4)转换油镜头浸入油滴中
幽门螺杆菌
(三)细菌的特殊结构观察
芽胞示教片:破伤风梭菌。 鞭毛示教片:变形杆菌。 荚膜示教片:肺炎双球菌。
产芽芽孢胞细菌的种类
芽孢 菌体 (营养细胞)
破伤风梭菌×1000
鞭毛
变形杆菌鞭毛×1000
细菌荚膜示意图
荚膜的观察:
负染色
细菌标本染色检查法
细菌染色
活菌染色
死菌染色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2、使用完毕显微镜及标本片的处理 (1)油镜用过后,应立即用擦镜纸
将镜头和玻片擦拭干净 (2)如油渍已干,须用擦镜纸蘸少
许二甲苯溶液拭去油渍,再用干擦镜 纸拭净镜头
油镜的使用与保护
1.原理 2.方法
(二)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 杆菌:球杆菌、链杆菌、分支杆菌 螺形菌:霍乱弧菌、螺杆菌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细菌,是一类微生物中最为常见的生物体,具有非常小的体积和简单的细胞结构。
了解细菌的形态与结构对于深入研究其生理生态特征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细胞结构,以加深对细菌微观世界的认识。
一、形态特征细菌的形态主要包括球菌状、棒状和螺旋状三种基本形态。
1. 球菌状:球菌是一种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的细菌。
其特点是细胞直径相对较小,一般在0.5至2微米之间,且在不同生长条件下可出现单个球菌、成对球菌、链球菌等不同排列方式。
球菌状细菌常见的代表有肺炎球菌、链球菌等。
2. 棒状:棒状细菌,即杆菌,是一类呈长棍形或短棒形的细菌。
其细胞长度相对较长,直径较小,一般在0.5至1微米之间。
棒状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下,可形成散生杆菌、链状杆菌或其他不同排列方式。
常见的棒状细菌有大肠杆菌、炭疽杆菌等。
3. 螺旋状:螺旋状细菌,顾名思义,呈螺旋形状。
其特点是细胞体细长且呈螺旋状,直径相对较小,一般在0.2至2微米之间。
螺旋状细菌具有较高的运动能力,可分为单螺旋、双螺旋、多螺旋等多种类型。
典型螺旋状细菌有梅毒螺旋体、弯曲菌等。
以上是细菌最基本的形态特征,不同形态的细菌在细胞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存在差异,这也为研究细菌的种类和属性提供了基础。
二、细胞结构细菌的细胞结构相对简单,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质粒、核糖体等组成。
1. 细胞壁:细菌的细胞壁位于细胞质膜的外侧,是细菌独有的结构。
细胞壁主要由多糖、多肽等物质构成,可分为厚壁细菌和薄壁细菌两类。
细胞壁对于细菌的形态保持、抗外界环境压力和免疫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2. 细胞膜:细菌的细胞膜位于细胞质膜的内侧,是控制物质进出和细胞呼吸代谢的关键结构。
细菌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与能量代谢、细胞分裂等过程密切相关。
3. 质粒:质粒是一种存在于细菌细胞质中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质粒可携带一些非必需基因,如耐药性基因、毒力基因等,对细菌的适应性和传播能力起到重要作用。
实验一细菌形态与结构观察

眼睛在侧方 注视物镜 防止载玻片 碎裂 10
观察后注意 1.玻片放入消毒缸
顺镜头直 径方向擦, 2.擦拭镜头:限取1张擦镜纸 不要旋转 和来回擦
把油镜转离光轴
用二甲苯滴湿的擦镜纸擦1次
3.显微镜载物台下降到最低 ,镜头 呈八字形、罩上防尘罩、放回原处
11
【结果】
葡萄球菌(紫色)——革兰阳性菌(G+)
微镜、香柏油(镜油)、拭镜纸等。
6
【步骤】 涂片
载玻片中央加半滴生理盐水 分别将二种细菌涂布于盐水中
干燥(用试管夹夹住玻片 )
自然干燥或于火焰高处烘干 固定
将标本以钟表摆动的速度通过火焰三次
7
【步骤】 染色:
初染:结晶紫,1分钟,水洗 媒染:碘液,1分钟,水洗 脱色:95%酒精,0.5~1分钟,水洗
实验室规则
1.实验材料为病原微生物,具有感染性
1)穿好白大衣,除必要的书籍及
文具外,其他个人用品不得带入实验 室;白大衣不能穿或带进食堂! 2)实验室禁止饮食,未经许可严 禁将实验材料带出实验室
1
2.爱护实验器材,实验用过的器材放置
指定位置;实验示教玻片标本损坏需 赔偿
3.实验完毕后,整理实验台,值日生负
大肠杆菌
霍乱弧菌
4
一、细菌的形态和特殊结构观察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
1.荚膜
2.芽孢
3.鞭毛
肺炎链球菌
破伤风梭菌
伤寒沙门菌
5
二、革兰染色法 (操作) 【材料】 1.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培养物
2.革兰染色液:结晶紫、卢戈氏碘液、
95%乙醇、石炭酸复红。
3.生理盐水、二甲苯、载玻片、试管夹、 接种环、酒精灯、火柴、消毒缸、显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引言: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是一类非常小的微生物,其形态结构一直是微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通过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可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甚至为细菌的分类和鉴定提供辅助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显微镜观察、绘制不同种类细菌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描述和分析。
材料和方法:1.细菌样本:从环境中采集的细菌样本,使用无菌技术制备细菌涂片;2.显微镜:高性能光学显微镜;3.其他实验工具:无菌培养皿、无菌移液器、无菌盖玻片、无菌镊子等。
实验步骤:1.细菌准备:在无菌实验台上,取一块无菌盖玻片,用无菌镊子取一小滴待观察的细菌悬浮液在盖玻片上;2.细菌涂片制备:将另一块无菌盖玻片,倾斜放在含细菌悬浮液的盖玻片上,使两个盖玻片接触并自然扩散,制备细菌涂片;3.固定细菌:将细菌涂片在微火上加热,使细菌固定在玻片上;4.染色:将固定的细菌涂片浸入甲醇中进行固定,并在甲醇中静置3-5分钟;5.除染:将固定染色的细菌涂片置于水龙头下轻轻冲洗,冲洗到水清澈;6.贴片:将染好的细菌涂片倒置在无菌盖玻片上,用手指轻轻压实;7.观察:将贴好的细菌涂片放在显微镜下,逐个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8.绘制: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菌形态,在实验记录本中进行绘制和注释。
结果和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步骤,我们观察到了不同细菌的形态结构,如以下几个典型细菌的形态特征描述。
1. 球菌(cocci):球形或近球形的单细胞菌,如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形态特征:球形,直径约0.5-1微米,聚集在一起呈葡萄状、串珠状。
2. 杆菌(bacilli):长形的单细胞菌,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形态特征:长棍状,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2-6微米。
3. 弯曲菌(spirilla):弯曲或螺旋形的细胞,如鲍曼不动杆菌(Vibrio cholerae)。
形态特征:螺旋形,直径约0.5-1微米,长度约2-6微米。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

实验一细菌的形态结构观察及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目的和要求】1.熟悉微生物实验室规则并xx。
2.掌握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的观察方法。
3.掌握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了解荧光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试剂与器材】1.示教片:各种球菌、杆菌、弧菌、荚膜、鞭毛、芽胞的示教片。
2.器材及其他: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擦镜纸、香柏油、脱油剂等。
【实验内容】一、细菌基本形态和特殊构造的观察1.细菌的基本形态(各种球菌、杆菌、弧菌等)观察要点:注意细菌的染色性、相对大小、形状及排列方式。
2.特殊结构的观察(荚膜、芽胞、鞭毛)观察要点:注意这些特殊结构的大小、形状及其在菌体中的位置,均有助于细菌的鉴定。
二、光学xx油镜的使用1.光学xx的构造光学显微镜是观察细菌形态最常用的一种仪器,其构造分为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载物台、镜筒、镜头转换器、调焦装置等;光学部分包括:接物镜、接目镜、反光镜、聚光器、光圈等(见图1-1)。
图1-1光学xx的构造显微镜的接物镜有低倍镜、高倍镜、油镜三种,放大倍数依次增高,其识别方法为:(1)低倍镜:镜头标志为10×或,镜头最短,其上常刻有黄色环圈。
(2)高倍镜:镜头标志为40×或,镜头较长,其上常刻有蓝色环圈。
(3)油镜:镜头标志为100×或,镜头最长,其上常刻有白色环圈,或“oil”字样。
2.油镜的使用原理图1-2xx油镜的使用原理油镜的放大倍数高而透镜很小,自标本片透过的光线,因玻片和空气的折光率不同(玻璃n=1.52,空气n=1.0),部分光线经载玻片进入空气后发生折射,不能进入接物镜,致使射入光线较少,物象不清晰。
在油镜和载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光率相近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光亮度增强,物象清晰(见图1-2)。
3.使用方法(1)采光:使用显微镜时必须端坐,将显微镜放在胸前适当位置。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

第一篇微生物的基本知识第一章细菌第一节细菌的形态和结构细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型微生物。
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了解这些特性,对于细菌的分类鉴定、疾病的诊断、细菌的致病性与抗原性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一、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细菌的个体微小,须用显微镜放大数百倍乃至数千倍才能看到。
通常使用显微测微尺来测量细菌的大小,以微米(μm)作为测量单位。
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很不一致,即使是同一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繁殖阶段其大小也可能差别很大。
一般球菌的直径约为0.8~1.2μm;杆菌长1~10μm,宽0.2~1.0μm;螺旋菌长1~50μm,宽0.2~1.0μm。
细菌的大小,是以生长在适宜的温度和培养基中的青壮龄培养物(指对数期)为标准。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的,而且具有明显特征,可以作为鉴定细菌的依据之一。
同种细菌在不同的生长环境(如动物体内、外)、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大小会有所变化,测量时的制片方法、染色方法及使用的显微镜不同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测定细菌大小时,各种条件和技术操作等均应一致。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和排列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并据此将细菌分为球菌(图1-1,图1-2)、杆菌(图1-3,图1-4)和螺旋菌(图1-7)三种。
细菌的繁殖方式是简单的二分裂,不同细菌分裂后其菌体排列方式不同,有些细菌分裂后单个存在,有些细菌分裂后彼此仍通过原浆带相连,形成一定的排列方式。
1.球菌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根据球菌分裂的方向和分裂后的排列状况将其分为:双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两两相连,其接触面扁平或凹入,菌体有时呈肾形,如脑膜炎双球菌;有时呈矛头状,如肺炎双球菌。
链球菌沿一个平面分裂,分裂后三个以上的菌体呈短链或长链排列,如猪链球菌。
葡萄球菌沿多个不同方向的平面分裂,分裂后排列不规则,似一串葡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

五、实验报告
1、记录三种菌的革兰氏染色结果,绘出菌体细胞形 态。
2、要得到正确的革兰氏染色结果,必须注意哪些操 作?
3、当你对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保证操作 正确,结果可靠?
实验二 细菌形态和结构观察(Ⅰ) (细菌的简单染色和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细菌菌落征。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革兰氏染色技术。 3、在油镜下观察细菌个体形态。
二、实验原理
1、细菌菌落特征 2、细➢共菌有基特本征形:态湿润,较光滑,较透明,较粘稠,
易挑取,质地均匀,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及边 3、细缘➢基菌与本革中形兰央态氏颜:染色球色一状机致,理。杆状,螺旋状。
干燥→镜检
➢注意事项:挑取菌体
涂片
干燥
涂片:取菌量不能太大
干燥:自然干燥
固定 水洗:水流不染色能直接冲在涂水菌洗 处
干燥
细菌革兰氏染色过程
涂片→干燥→固定→初染(草酸铵结晶紫染色 1min)→水洗→媒染(碘液冲洗后覆盖1min)→ 水洗→脱色(95%乙醇脱色至流下乙醇无色为止) →立即用水冲洗→复染(番红染色2~3min)→ 水洗→干燥→镜检
3、其他物品:普通光学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 镊子、酒精灯、无菌水、吸水纸、香柏油、香柏油、 二甲苯、擦镜纸。
四、实验步骤
1、菌落形态观察:
2、细➢注菌滴加意简少:单量水菌染落色颜:色、湿度、形状、大小、透明度、 3、细颜➢染菌色色革、过兰边程氏缘:染是色否。规则等特征。
➢涂片→干燥→固定→染色(1min)→水洗→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大肠杆菌革兰氏染色结果
染色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混合菌样的革兰氏染色结果
细菌与真菌学实验

细菌与真菌学实验细菌与真菌学实验实验⼀细菌形态结构观察【⽬的】1、了解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观察法2、明确细菌特殊结构在医疗实践中的意义3、细菌不染⾊标本的观察⽅法4、观察活细菌的形态及运动情况【材料】⾰兰染⾊标本⽚:1、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
2、杆菌:伤寒沙门菌、⼤肠埃希菌、炭疽芽胞杆菌、枯草芽胞杆菌。
3、螺形菌:霍乱弧菌或⽔弧菌。
细菌特殊结构标本⽚:1、鞭⽑:变形杆菌、霍乱弧菌2、荚膜:肺炎链球菌、产⽓荚膜杆菌3、芽孢:破伤风杆菌、炭疽杆菌细菌动⼒观察材料:1、菌种:普通变形杆菌、表⽪葡萄球菌。
2、变形杆菌和表⽪葡萄球菌8~12min⾁汤培养物。
3、其他:凹玻⽚、盖玻⽚、凡⼠林、⽛签、接种环、酒精灯、⾹柏油、⼆甲苯、擦镜纸⼀细菌形态结果观察1、使⽤油镜观察上述⾰兰染⾊标本⽚:认识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注意观察各菌的形态、⼤⼩、排列⽅式及染⾊性等特点。
2、使⽤油镜观察细菌的特殊结构标本⽚:(1)荚膜:肺炎链球菌经⾰兰染⾊后,呈⽭头状成双排列,菌体四周有不着⾊的透明圈(既荚膜);肺炎链球菌与产⽓荚膜杆菌的荚膜(荚膜染⾊法),注意观察菌体及荚膜的颜⾊及两者的形态特点。
(2)鞭⽑:变形杆菌与霍乱弧菌的鞭⽑(鞭⽑染⾊法),注意观察菌体和鞭⽑的颜⾊、鞭⽑的长短、数⽬及在菌体上的位置。
(3)芽胞:破伤风梭菌及炭疽杆菌芽胞(芽胞染⾊法),注意观察菌体、芽孢的形态、颜⾊及芽孢在菌体中的位置。
⼆、细菌不染⾊标本观察法(动⼒观察法)1、悬滴法图2-1-1(1)取⼀张洁净盖玻⽚,⽤⽛签涂少许凡⼠林于盖玻⽚的四个⾓处。
(2)⽤接种环取3~4环普通变形杆菌或表⽪葡萄球菌液体培养物于盖玻⽚中央。
(3)把凹玻⽚凹⾯朝下盖在盖玻⽚上,使凹窝中央正对菌液(见图2-1-1)。
(4)迅速翻转凹玻⽚,使粘附在凹玻⽚上的盖玻⽚朝上。
(5)先⽤低倍镜观察,再换⾼倍镜观察。
图2-1-1悬滴法普通变形杆菌有鞭⽑,运动活泼,可向不同⽅向迅速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球菌电镜照片
2015/8/26 23
2015/8/26
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
24
大肠埃希菌(革兰染色)
2015/8/26 25
大肠埃希菌电镜照片
2015/8/26 26
霍乱弧菌电镜照片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
2015/8/26 27
荚膜
2015/8/26
荚膜
28
荚膜
2015/8/26
29
荚膜
2015/8/26 30
2015/8/26
变形杆菌鞭毛染色(示鞭毛)
31
变形杆菌鞭毛电镜照片 (示鞭毛)
2015/8/26 32
2015/8/26
破伤风梭菌(示芽胞) 革兰染色和芽胞染色
33
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示芽胞)
2015/8/26 34
破伤风梭菌革兰染色(示芽胞)
6、了解细菌的运动特点。
2015/8/26 2
介绍实验室有关的内容
1、总论 微生物实验 寄生虫实验 免疫学技术 2、实验室注意事项 评分标准 清洁卫生 操作规程 显微镜管理等
2015/8/26 3
实验内容
1、显微镜使用和保护 (录像) 2、细菌的镜下形态观察(学生操作) 3、细菌的特殊结构(学生操作) 4、革兰染色(学生操作) 5、细菌的动力观察 录像(教师示教)
2015/8/26
4
2015/8/26
5
实验小结
1、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护 2、细菌的基本形态 ①球菌 ②杆菌 ③螺形菌 3、细菌的特殊结构 ①荚膜 ②鞭毛 ③芽胞 ④菌毛 4、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5、注意事项:评分、卫生、操作、管理。
2015/8/26
6
end
2015/8/26 7
细菌的基本形态观察(发片)
3.破伤风梭菌芽胞染色或革兰染色
示教片(示芽胞)
2015/8/26 9
细菌的革兰染色
2015/8/26
革兰染色法是细菌检验中最常用的一 种染色法。利用革兰染色法,可将细菌分 为两大类,有助于鉴别细菌和选择用药等。 1、革兰染色法原理 2、革兰染色法操作步骤 3、革兰染色结果 通过革兰染色可以观察到什么? 细菌的形态、排列、 荚膜、芽胞
43
2015/8/26
44
2015/8/26
45
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实验是独立计 分的学科 总评分为100分(平时成绩40分+考核成 绩60分) 1、平时成绩40分(其中平时表现占40% ,实验报告占60%) 2、实验考核60分(其中操作考核占25% ,标本考核占75%) 6、实验结束后,各组应自觉清理实 4 、各实验小组的实验用品、由各组保管 1、实验时不迟到、不早退。 1、要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验器材,值日生做好全室清洁工作, 使用,不得随意与他组调换或挪用。如需 2、实验时要保持实验室内的整洁、 2、实验报告要保证准确、工整、 关好门窗、水电,经指导教师检查 补发或增添,应说明原因。 安静。 美观。 合格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1、操作考核。 5 、每次实验后应清点实验器材、用品数 3、实验课结束要将实验报告交 3、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完毕应把 2、大体标本考核。 病原生物学实验室评分存档。 量,如有遗失或损坏应按规定赔偿。动物 镜头和载玻片上的镜油擦净。 3、镜下标本考核。 及标本要按规定处理,不可擅自拿走。
2015/8/26 15
葡萄球菌(革兰染色)
2015/8/26 16
葡萄球菌电镜照片
2015/8/26 17
链球菌(革兰染色)
2015/8/26 18
链球菌(革兰染色)
2015/8/26
19
链球菌电镜照片
2015/8/26 20
奈瑟菌(革兰染色)
2015/8/26 21
双球菌(革兰染色)
2015/8/26 35
破伤风梭菌芽胞电镜照片(示芽胞)
2015/8/26 36
产气荚膜梭菌革兰染色(示荚膜)
2015/8/26 37
2015/8/26
38
2015/8/26
39
2015/8/26
40
2015/8/26
41
霍乱弧菌电镜照片
霍乱弧菌(革兰染色)
2015/8/26 42
2015/8/26
第一次实验 细菌的形态和结构观察
介绍实验室有关的内容 实验内容 实验小结
22896337
2015/8/26
1
学习要求
1、初步了解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实验
技术的概念和内容; 2、熟悉病原生物学实验室的注意事项; 3、掌握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方法; 4、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特殊结构;
5、掌握细菌的革兰染色法;
2015/8/26 46
1、球菌镜下形态: ① 葡萄球菌②链球菌 ③肺炎链球菌④脑炎奈瑟菌 2、杆菌镜下形态: ①大肠埃希菌②破伤风梭菌 ③产气荚膜梭菌④变形杆菌 3、螺形菌革兰染色片: 霍乱弧菌或水弧菌
2015/8/26 8
细菌的特殊结构(示教片)
1.肺炎球菌荚膜染色
示教片(示荚膜) 2.变形杆菌鞭毛染色 示教片(示鞭毛)
10
革兰染色原理:
革兰阳性菌因细胞壁中含有大量的肽 聚糖和磷壁酸,且结构致密,可保留 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并不被酒精脱 色而显示为紫蓝色。 革兰阴性菌因其细胞壁中肽聚糖含量 少,结构疏松,脂类物质含量高而被 酒精脱色,经复染呈红色。
2015/8/26 11
2015/8/26
14
葡萄球菌(革兰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