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社会学教程 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学课件PPT

第十二章——社会保障学课件PPT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社会保障学
刘晓梅 邵文娟 主编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第12章 社会保障基金
社会保障学 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章学习要点
1. 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的类型、资金分担方式; 2. 了解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和原则,掌握 投资工具; 3. 了解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模式、主体、内容; 4. 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主体和管理内容, 并分析存在的问题划教材
12.2.2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
1. 应对通货膨胀的压力 2. 减轻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负担 3. 促进宏观经济的发展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2.2.3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
1. 安全性原则 2. 收益性原则 3. 流动性原则 4. 组合性原则 5. 社会效益性原则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2.2.4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具 1. 国债
国债是一种各国普遍采用的运作工具,这是因为该种运作 工具具有低风险的特征,但也具有收益性差的弊端。
2. 银行储蓄
银行储蓄是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运作工具。这种运作工具 与购买国债一样具有低风险、收益性差的特征。
5) 福利彩票
福利彩票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为兴办残疾人、孤儿、老 年人等福利事业,通过发行彩票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资 金的活动。
6) 基金运营收入
我国目前基金规模较小,投资渠道也较少,主要投资形式 是银行存款和购买国债,投资收益较低。
社会保障学高等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
12.1.4 社会保障基金的收缴方式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关信平《社会政策概论》(第3版)学习辅导书-第三编【圣才出品】

第三编社会政策的主要领域第十二章社会保障政策1.什么是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有哪些基本的功能?答:(1)社会保障的含义在美国,社会保障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为主;在英国,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公共福利计划;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题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并辅之以商业保险和慈善事业等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福利性社会服务制度体系。

(2)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社会保障作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在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①保障基本需求的功能养老保险的出现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工伤和失业保险为市场经济中的广大劳动者解除了后顾之忧,社会救助保障了弱势群体和劣势群体的基本生存权利,社会福利在慈幼安老、助残帮困、便民利民等方面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因此,社会保障被称为现代社会的安全网。

②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效地消除或缓解了现代社会中的各种风险,使大多数人能够安居乐业,少数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也能得到保障,从而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被称为社会的稳定器或减震器。

③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a.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一方面是通过解除劳动者对未来风险的后顾之忧而调动广大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可能通过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直接促进资本市场的繁荣,推动金融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b.促进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发挥着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为社会成员的安全和福利提供制度支持,从而实现社会生活的良性循环,为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健康运转和协调发展也提供了保证。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促使遭受不幸事件的社会成员重新认识发展变化中的社会环境,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④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社会保障的调节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政治方面社会保障制度的背后具有深刻的政治理念和价值基础,它是各党派、各利益集团和各种价值观念较量的结果,也是调节利益关系的必要手段。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第3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十二章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一、社会保障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内容(1)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征①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根据立法,对因社会和自然原因造成生活来源中断、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从而保障其基本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活动和制度。

②社会保障的基本意涵是:a.社会保障是对基本生活困难群体的福利援助;b.社会保障具有社会性;c.政府是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③社会保障的特征:a.针对基本民生;b.由政府组织实施;c.福利性;d.社会性;e.政治性。

(2)社会保障的内容社会保障由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服务三部分组成。

①社会救助a.社会救助是当因个人、社会或自然原因,某些人的基本生活遇到个人难以克服的困难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时,由政府和社会对这些特殊群体予以援助,向他们提供现金或物质帮助的活动和制度。

b.社会救助的对象是基本生活受到威胁的特别困难的群体。

社会救助是对其基本(或最低)生活水平的保障,也是政府对人们生存权的保障。

c.社会保障首先是从社会救助领域开始的,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②社会保险a.社会保险是以劳动者为主要对象,针对其年老、疾病、伤残、失业等生活方面的风险,政府运用政策手段动用自己和社会的力量,聚集一定的经济资源,并运用社会互助机制去应对风险,进而保障人们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

b.社会保险的特点:预防性;强制性;社会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原则。

③社会福利服务a.社会福利服务是由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向失依儿童、残疾人、自理能力差的老年人提供的、带有福利性的服务。

b.社会福利服务对象属于社会中的特殊困难群体和脆弱群体。

c.这种社会福利服务是一种服务保障。

(3)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是既互相交叉,又有不同的两个概念和范畴。

①联系:社会福利可以看作是社会保障的发展。

②区别:a.社会保障一般指的是对基本生活发生困难的群体实施的社会援助,它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都是有限的。

第十二章社会福利(专业版)

第十二章社会福利(专业版)
务是指政府和社会为了解决社会成 员的生活困难,使其生活更加方便和愉快, 由社会福利组织及其人员向社会成员提供 服务的方式来实现的社会福利形式,它主 要通过社区组织和福利机构来实现,主要 形式是社区服务,它通过举办各类福利院、 福利工厂、福利卫生医疗机构、福利性娱 乐场所等来为社会成员提供服务,以提高 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第五,社会福利的目标,不单是为了保障 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或解除社会成员的 后顾之忧,而且还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的生 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如满足社会 成员在教育、文化方面的需求等。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福利可以指社会福利 状态,也可以指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状态是指人类社会(包括个人、 家庭和社区)的一种正常和幸福的状态; 社会福利制度则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现社 会福利状态所做的各种制度安排,包括增 进收入安全的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
―福利”一词有以下一些含义:
最一般意义上的“福利”,常指人们社会生活的 一种良好的状态和总体上的利益,包含了富裕、 幸福、平等等人们追求的价值理想。 “福利”是一种物质的或者是货币的资源分配方 式,如福利性住房分配、福利性津贴制度等。 “福利”指对特殊社会成员提供帮助或者特殊服 务的方式,常常用作指一些专门针对贫困者、残 疾人、孤寡老人和孤儿等特殊群体的社会救济和 特殊服务。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一词, 最早见于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 国首相邱吉尔所签订的《大西洋宪章》 和1945年所签订的《联合宪章》中。 对于“社会福利”一词的理解,往往包 含了上述三个方面的内容。但是,在不 同的国家和地区,对于社会福利的界定 是不同的。即便是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 由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对于社会 福利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差异。

中国社会行政的实践与发展社会工作行政教学课件

中国社会行政的实践与发展社会工作行政教学课件
13
社会行政
三、现代社会行政在中国的出现 (一)民国初期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 • 中国现代的社会福利制度产生于20世纪初,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后,清代
原有的社会福利机构和设施得以保留,同时民国政府学习西方国家建立现代 社会福利制度,逐渐由政府负起社会福利的更多责任。 • 中华民国的内务部是社会行政的最高机构。
30
社会行政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管理程序: • 需要的居民提出申请,居民委员会对申请者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核实,街道
办事处对提交的申请进行审核,再交民政部门做最后审定。然后,对拟享受 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居民户的名字以适当形式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 无异议后,贫困家庭才可获准并领到最低生活保障金。
22
社会行政
2.城乡不同的社会福利制度 •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决定了城乡居民在社会福利(社会保障)上的不平等和巨大
差距。 • 城市职工及其家庭都被纳入制度性的国家福利和单位福利之中。城市职工就
享受着尽可能多的、高水平的福利。 • 农村的社会福利处于临时性、低水平状态,又是基本上无人管。
23
• 农村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有:在遭受自身难以抗拒的自然灾害时接受政府的 临时救济,而救济是低水平的,救急不救贫的。总体说来,农村居民在计划 经济背景下很少享受国家福利,基本上属于残补式的、低水平的和非制度化 的。
29
社会行政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一项重大发展,
它涉及城市中规模较大的贫困群体,而且这一制度的实施正在形成一种新的 社会政策的实施体系和管理体制。 •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体制或社会行政模式是政府领导,民政部门主管, 其他有关部门配合,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承担具体实施任务。

《社会工作概论》PPT 第十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概论》PPT 第十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

(三)连续性理论
连续性理论认为,不论是年轻还是年老,人们都有 着不同的个性和生活方式,而个性在适应衰老时起着 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在老年时仍能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 活方式,那么他(她)便会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因此, 每个人不用去适应共同的规范,而是应该根据自己的 个性来设计生活模式,这是老年人对生活感到满意的 基础。
(二)老人问题的提出 :人口老龄化
在20世纪以前,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只有法、 国、瑞典、挪威;
进入20世纪以后,欧美国家的出生率普遍下降, 人口相继老化;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的人 口再生产模式,都先后实现了从“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高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 亡率——低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模式转变,发 达国家先后成为老年型国家;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一)老年个案工作 1.老年个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由于老年群体有着与其他群体不同的生理特点和心理 特点,因此老年个案工作除了要遵循一般个案工作的方法 与原则外,还有自身独特的原则和要求。
✓ 从价值观上尊敬并接受老人; ✓ 建立相互信赖的关系; ✓ 有耐性、多鼓励; ✓ 让老人自我选择、自我决定; ✓ 个别化的原则。
第三节 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分类
(一)机构照顾
1.机构照顾的定义
机构照顾是指在专门为老人提供护理、 食宿、照料的各种福利院和敬老院,对 老人实施的照顾。
2.我国机构照顾存在的问题
养老机构的供需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我国存在着需要照料的老人逐年增加,但各种福利 院和敬老院床位却大量闲置的现象。
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社会撤离理论

社会保障论社会保障制度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论社会保障制度概论ppt课件
社会保障理论(第三版)
我们要学习的。。。
• 为什么要研究社会保障?(Why) • 什么是社会保障?(What)
• 如何研究社会保障?(How)
2
Why?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幼有 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 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礼记· 礼运》 3
t
4
人口问题 • Demographic——人口特征
Country Now(2005)
India China US Western Europe Japan
9 12 20 29 1
5
什么是社会保障?
6
社会保障研究什么?
• 社会保障系统与相关系统的关系——基础理论篇 • 社会保障系统本身运行机制——应用理论篇
Aging of Population •
Demographic 60 50 40 30 20 10 0 1950 2005 2050 发达国家
年轻人(<20);工作者(20<age<64);退休者(>65) • t=平均每100名工作人员对应的退休者人数
美国的退休潮(Baby boomer) ,中国的计划生育
三 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14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及其本质特征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
给社会保障制度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定义 是非常困难的。首先,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历 史范畴的概念。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还是一个复 杂的组合概念,它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伦理、 法律等多个领域,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社会保障制 度,就会有不同的定义。

社会保障学课件

社会保障学课件

社会保障学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保障学》?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的客观需要是专业学习的需要学习《社会保障学》的方法:理念的确定:生存权强调:思、辨强调基本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互动式教学《社会保障学》课程体系:基础理论篇绪论社会保障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与模式社会保障基金篇社会保险篇养老社会保险失业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工伤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篇社会福利篇绪论课时分配:6课时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保障的一些基本概念,社会保障的性质与作用,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社会保障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社会保障的涵义、社会保障的目标。

教学内容:第一节风险与社会保障一、社会保障建立的逻辑起点社会保障最初起源于人类通过一定的社会组织,抵御风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需要。

风险产生有三种原因:自然风险:人生长在自然界中,尤其是在与大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自然力的破坏会给人的生命财产和劳动能力带来各种风险。

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因素——一些人失去生存的机会——需要得到社会的救助。

印尼海啸: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8.5里氏地震,引发海啸,仅印尼在印度洋海啸中遇难和失踪者人数已达228249人。

印度洋海啸中总遇难者和失踪者人数可能已超过28万人。

12月27日,印尼班达亚齐市中心堆满了在地震和海啸中死去的遇难者遗体。

经济风险: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收入的高低是根据人们所提供的资源的多少、质量的高低来取得报酬的。

这样,就有以下三种情况:收入较高收入维持正常的生活收入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社会救助这样,就存在着这样的风险:年老的风险——年老后不在为社会提供劳动——没有收入来源。

失业的风险——机器大工业,C:V的比例在提高,有人要失业。

人口的增加,劳动岗位的相对减少,一些人要失业疾病的风险——人在正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会发生疾病,伤残的风险——机器大工业发展,工伤事故的不断发生所有这些风险,如何解决?社会风险当自然风险、经济风险没有得到社会的重视、没有一个完善的、有效的社会机制来化解时,这些风险就有可能上升到社会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1、社会转型与我国社会政策的发展 2、转型期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特点
三、社会工作在保障民生中的地位与功能
1、社会工作的含义与本质 2、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和方法 3、社会工作的功能
Hale Waihona Puke 第十五章 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
第一节 社会保障
二、社会保障的理念与制度类型(P260-264)
•理念
•保障制度的类型
传统型 福利型 国家型
•影响社会保障制度选择的因素
三、社会保障的功能
1、增进平等。保证和促进公民各项社会权利的实施。 2、维护社会公正。 3、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生产和安定) 4、推动社会发展。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养老金制度 2、医疗保险制度 3、社会救济制度
社会保障的基本模式
1、就业保障制 2、普遍保障制 3、雇主责任制 4、储蓄基金制
社会保障问题
• 到2006年年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 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职工,分别只占 到城镇就业人员的66.3%和55.6%。
第二节 社会政策
一、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类型
(一)含义 特殊的公共政策 (二)类型 社会福利(社会服务) 财政福利 职业福利
二、社会政策的功能
• 保障和改善民生 • 促进社会公平 • 维持社会秩序 • 促进社会团结
三、社会政策过程 社会政策的制定 社会政策实施
第三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政策的发展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重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