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上《望岳》ppt课件

理解诗意
•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看峰峦层云迭起,胸中一阵阵荡涤波涛,睁裂 双眼目送那渐入山林的点点归鸟。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啊,将来我一定要登上的峰巅站得高 高,俯首一览,啊众山匍伏在山脚下 是那么渺小。
《望岳》是唐代著名诗人 杜甫的名篇,该诗通过描 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气势, 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流露出了诗人对祖国山河 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诗人 不怕困难、勇攀顶峰、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 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 豪情壮志。
这首诗是杜甫青年时期漫 游齐赵时所作。 诗写泰山景色的雄奇秀丽 以及登上日观峰的新奇感 受。 岳、岱 宗在这里指的都是泰山。
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的 诗人开始过一种“裘马轻狂” 的漫游生活此诗即写于北游 齐、赵(今河南、河北、山 东等地)时,是现存杜诗中 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 洋溢着杜甫年轻时期那种蓬 勃的朝气。
望岳翻译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青翠的 山色没有尽头。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 汇聚在泰山,山南和山北的天色被分割为一 明一暗两部分。 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 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洗涤,薄暮时分,归巢 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只有睁大眼睛 才能看得清楚。 一定要登上泰山最高峰, 俯首一览,众山匍匐在山脚下12----770),字子美,自 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 尊为“诗圣”。原籍湖北襄阳,生于 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 肃宗时,官左拾遗。后人蜀,友人严 武推存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 杜工部。作品有“三吏”、“三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2.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 3.夫:读。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夫如 何:怎么样 4.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 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 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5.青:指山色。
《望岳》ppt课件(

北 岳 恒 山
西 岳 华 山
中 岳 嵩 山
东 岳 泰 山
南 岳 衡 山
泰山:
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古称东岳 ,又称岱岳,山峰突兀峻拔, 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之首。 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 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 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 山麓。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 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 看出?
地域之广阔
景色之秀美 山势之高峻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 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 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和雄心,也抒发了诗人向 往登上绝顶的凌云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 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全诗极富哲理性,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卓越的 创作才华。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
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 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 ,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 ,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 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 ,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望岳》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 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 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这诗是游泰 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 ( 西岳华 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之 首。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 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 ”字着笔的。
西 岳 华 山
中 岳 嵩 山
东 岳 泰 山
南 岳 衡 山
泰山:
位于山东省的中部。古称东岳 ,又称岱岳,山峰突兀峻拔, 雄伟壮丽,被尊为五岳之首。 自古有许多吟诵泰山的诗作, 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 著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 山麓。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
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 的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 看出?
地域之广阔
景色之秀美 山势之高峻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主旨
这首诗描绘了泰山雄伟而磅礴的气象,以及诗 人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 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 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和不怕困难,敢于攀登, 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和雄心,也抒发了诗人向 往登上绝顶的凌云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显示出诗人坚韧不拔 的性格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全诗极富哲理性, 充分显示了青年杜甫蓬勃向上的朝气和卓越的 创作才华。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
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 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 ,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 ,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 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 ,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望岳》写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 ),是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年轻的诗人 离开了长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 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 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这诗是游泰 山时所作。泰山为东岳,是五岳 ( 西岳华 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 之 首。诗中描绘泰山高大而磅礴的气象,以 及自己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都是从“望 ”字着笔的。
《望岳》PPT优秀课件

(1)读书、壮游(35岁以前)
(2)长安求职(35-44岁)
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 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
自主学习
(3)陷贼与为官(44-48岁) 公元755年11月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 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 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 水),十二月又往成都。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 读出感情。
2.根据注释,疏通诗意。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自主学习
04 识文本
第21课 望岳
杜甫
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 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 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 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 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 归来不看岳”。
学习目标
1.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品读诗歌,鉴赏诗人形象和诗歌语言特点。 3.背诵诗歌,评价诗人表达的思想情感。
自主学习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 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 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远处 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 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微风吹来, 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 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第21课《望岳》课件(共31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细望 俯望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 甫?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 情壮志。
课堂小结:
全诗围绕题目中的望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 磅礴的气势,既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又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及蓬勃向上、 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堂练习:
1、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远望中泰山的气势磅礴, 雄伟阔大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神奇秀丽 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细望之景,突出傍晚云 气升腾,飞鸟归林之景的句子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 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 受?
(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 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哲理角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只有勇攀高峰才能俯视一 切,享受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悦。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岱宗夫如何? 远望泰山 雄伟阔大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近望泰山 神奇秀美 参天矗立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细望泰山 雄伟壮丽 令人震撼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渴望登顶 登临决心 豪迈气概
作者通过不同角度的描写,立体地勾勒出泰山的壮美。
2.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望到一个什么样的杜 甫?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 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 情壮志。
课堂小结:
全诗围绕题目中的望字,通过描绘泰山雄伟 磅礴的气势,既赞美了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 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又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及蓬勃向上、 积极进取的精神。
课堂练习:
1、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远望中泰山的气势磅礴, 雄伟阔大的句子是: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近望所见泰山神奇秀丽 和巍峨高大形象的句子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写细望之景,突出傍晚云 气升腾,飞鸟归林之景的句子是: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4、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体现了青年杜甫英 姿勃发的情怀,读了这千古名句之后,你有什么感 受?
(1)这不仅是诗人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决心 攀登人生极顶的雄心壮志。 (2)我明白了要想攀登人生顶峰,就一定要有敢于攀登绝 顶,俯视一切的不怕困难的雄心壮志。(只有不怕困难, 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哲理角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的远,只有勇攀高峰才能俯视一 切,享受成功后的自豪和喜悦。
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岱宗夫如何? 远望泰山 雄伟阔大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近望泰山 神奇秀美 参天矗立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细望泰山 雄伟壮丽 令人震撼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渴望登顶 登临决心 豪迈气概
望岳 课件(共13张PPT)

写法—借景抒情
主旨
本诗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 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 咏泰山的名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练习
❖ 1、《望岳》的颈联是:
❖ 2、总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伟高大的 山势的句子是:
❖ 3、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 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 4、表现诗人欣赏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泰山 位于古代齐、鲁两国之间,其北为 齐,其南为鲁,齐、鲁之“青”, 是泰山掩映的结果。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钟”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 ,也体现出作者对 泰山秀美景色的喜爱; “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 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 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写近望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 象。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下 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荡胸∕生曾云, (荡胸,心胸摇荡; ) 层层云升腾,跳荡心胸, 决眦∕入归鸟。(眦,眼角。 ) 飞鸟归山,映入眼帘。 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 )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顶峰, 一览∕众山小。 那时眺望,四周重重山峦定会看起来显得
渺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写远望所见。借齐鲁两地来烘托泰山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泰山极高, 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 层出不穷;又极幽深,黄昏时可以望 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诗 人抓住这两个景物细节表达了心情的 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这是化用孔子
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 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 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 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充分 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 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29张PPT).ppt

诗人简介
主要代表诗作: 《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三吏”: 《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 《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诗人简介
读书和壮游时期
南北漫游,看遍河山,裘马轻狂,志向 远大。此时期诗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
陷贼与为官时期
历国破家亡,哀民生多艰,创作出《春 望》“三吏”“三别”等杰出代表作。
拓展延伸
你知道哪些有关“泰山”的诗句、成语、俗语,列举几例。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孔子
2.峨峨东岳高,秀极冲青天。 ——晋·谢道韫
3.泰山不让微尘,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成其深。 4.人心齐,泰山移。 5.一叶幛目,不见泰山
课堂检测
1.根据理解默写
⑴杜甫《望岳》中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 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是: _岱___宗__夫__如__何__,_齐__鲁__青__未___了__。 ⑵杜甫《望岳》中描写近望泰山神奇秀 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的句子是: _造___化__钟__神__秀__,_阴__阳__割__昏__晓___。
读清节奏
望岳
惊叹不已 由衷赞美
杜甫 fú
liǎo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hūn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cé曾n云g,决z眦ì/入归鸟。 向往之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 山/小。 豪迈之情
读懂诗意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读出深意
后两句诗有何含义?表现出了什么哲理?
表层含义:青年杜甫决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绝顶,俯视 群山而小天下。
第21课《望岳》课件(共28张ppt)

远望 近望 细望 远望
诗文赏析
开篇以设问起 句,写意中遥想, 久慕其名,而未得 亲历其境。接句自 问自答,以夸张手 法,摹写泰山卧齐 鲁大地,雄伟宏阔 的气势。
三四句以南 北分割“昏晓”的 景象写泰山高耸云 端、万仞摩天的高 伟雄俊。这里是近 望,赞叹大自然把 神奇秀美的景色都 聚集在泰山了。
诗人进一步 想到泰山气象万千, 云气层生;站在泰 山之上,眼光敏锐, 连一掠而过的归鸟 也收入眼底。写主 观感受,反衬出泰 山的雄伟壮丽。
词句注释
⑴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 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 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夫: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 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如何:怎么样。
⑵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原是 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在今山东境内,后用齐鲁代指山东地区。青未了: 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青:指苍翠、翠绿的美 好山色。未了:不尽,不断。
⑶造化:大自然。钟:聚集。神秀:天地之灵气,神奇秀美。
⑷阴阳:阴指山的北面,阳指山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南北。割:分。夸 张的说法。此句是说泰山很高,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昏晓:黄昏和早晨。极言泰山之高,山南山北因之判若清晓与黄昏,明暗 迥然不同。 ⑸荡胸:心胸摇荡。曾:同“层”,重叠。
首联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远望
岱宗,泰山;夫,虚词,无实际意义;如何,怎么样? 齐鲁,春秋时期的两个诸侯国,齐国和鲁国; 青,指山色青;未了,连绵不断,没完没了。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横跨齐鲁,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
空间
时间
《望岳》ppt课件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泰山到底怎么样?在齐鲁大地上,那清 翠的山色没有尽头。夫fú,语气助词。 未:没有 了:完
大自然把神奇秀丽的景色都汇聚在泰山,山 南山北的天色被分割成一明一暗两部分。造 化:大自然。钟:汇聚 阴阳:山南山北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 Nhomakorabea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层出不穷的云雾使人心胸荡漾, 我睁大眼睛看见欲归巢的飞鸟。 荡:荡漾,曾:层,决眦:睁大眼 睛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应当要等上泰山最高峰,在上面俯视的话,众山 都会显得矮小。会当:应当,凌:登上,绝顶: 最高峰。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 的热爱和不怕困难,敢 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 的雄心的气概。
训练: (10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 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 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 被吐蕃攻占。 ⑴.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 要分析。(4分) 答: ⑵.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4分) 答:
望
岳
位于山东省中部的泰山,古称东岳,又称 岱岳,被尊为五岳之首。自古有许多吟诵泰 山的诗作,而以杜甫的这首《望岳》最为著 名,因此被刻于碑碣,立于山麓。
二、背景 杜甫20—35岁时曾遍游中国的 大江南北。《望岳》这组诗就是在 他24岁时写成的。这组诗共三首, 分东岳(泰山)、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书上这首诗即东岳 泰山,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 首,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壮年杜甫那 种蓬勃的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