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首古诗表达情感(1)

合集下载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详解(1)《江南》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详解(1)《江南》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江南》《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今天读的这首《江南》,是汉代的乐府诗。

你知道什么叫乐府诗吗?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咱们就得先明白什么叫做乐府。

乐府这个东西啊,是汉朝的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一个官府机构,在这里上班的人,就是掌管音乐。

他们不但要把文人们写的给皇上朝廷歌功颂德拍马屁的诗歌配上音乐演唱,还要到民间老百姓那里去采集百姓创作的民谣、民歌。

后来,乐府里的这些歌词等就被叫做乐府诗了,也简称为乐府。

咱们这首《江南》,就是描写江南人采莲的诗歌。

它的作者很可能就是采摘莲子的哪个女子,她们采摘了很多的莲子,所以很开心,很高兴,所以唱出来的歌也是很轻快的。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江南可以采莲的时候,莲塘里的莲叶长得是多么的茂盛啊!“何”就是“多么”的意思。

“田田”是“莲叶长出水面,茂盛的样子”。

在这么茂盛的莲叶下面,还有什么东西吗?鱼戏莲叶间。

还有鱼儿在莲叶之间自由自在地快乐地嬉戏。

这些鱼儿们玩得很开心: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鱼儿们一会儿在莲叶的东边嬉戏,一会儿在西面嬉戏,一会儿到了南面嬉戏,一会儿又到了北边嬉戏。

鱼儿们玩得很开心,采莲的人看着也很开心,也很快乐。

【拓展】莲花:又叫荷花、芙蕖、菡萏(hàndàn)、藕花、水宫仙子、红蕖等。

荷花在传说中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叫玉姬的侍女变成的。

据说玉姬看见人间的人们成双成对,男耕女织,十分羡慕,因此动了凡心,在河神女儿的陪伴下偷偷溜出了天宫,来到杭州的西湖边。

美丽的西湖让玉姬流连忘返,喜欢上了这里。

她忘情地在湖中嬉戏,到天亮了也舍不得离开。

这件事被王母娘娘知道了。

王母娘娘很愤怒,就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让她“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

从此,天宫中少了一位美貌的侍女,而人间多了一种美丽的花儿。

而且,这种花虽然生在淤泥里,长出来之后却非常干净,非常美丽,真的是“出淤泥而不染”。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详细版)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详细版)

新课标·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详细版)第一首:《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

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

2、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3、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赏析】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画面。

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人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

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第二首:《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叶衰c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青青郁郁,葵叶上的露水被朝阳晒干。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常常担心秋天一到,美丽的花叶就会枯黄、衰败。

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青少年时代不努力,到老就只能悲伤叹息了。

【注释】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葵”作为蔬菜名,指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

朝露:清晨的露水。

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阳春:温暖的春天。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释文、赏析(修订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首》释文、赏析(修订版)

《小学生必背古诗文75 首》释文、赏析1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释文】古原上的野草多么旺盛,年年枯败呵又年年重生。

熊熊野火不可以将它烧尽,春风吹过它又重获生命。

草香无边洋溢古老道路,一片绿色连结远处荒城,又要送别朋友去远游呵,春草旺盛仿佛满含深情。

【赏析】这是白居易青年时代的作品,也是传诵千古的名篇。

诗人将春草和送别有机地联合起来,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恋恋不舍之情。

首句紧扣题目,写出眼前风景,同时又交待出送别时的特定环境 : 古原上青草旺盛,正是一派春日情形。

次句进一步写出原上野草的生长规律,暗寓深长的叹息。

三、四两句由上句生发开来,颂扬了春草坚强的生命力。

野火虽烧而“不尽”,春风吹过则“又生”,野火之貌似强盛,春风之温润激烈,春草之坚强坚韧,作者仅用寥寥10 个字就精华地表现了出来,进而使这两句诗成为寓意深刻、极富真理的名句。

五、六两句进一步描绘春草的勃勃活力 : 无边的野草的芬芳播散在古老的道路上,阳光下的绿色无边无际,远远连结着荒芜的古城。

“接”二字用得生动形象,十分精当。

最后两句补足“侵”“送别”之意,感情深邃但其实不伤心,表现出青年诗人爽朗踊跃的情怀。

2鹿柴唐·王维【释文】空阔的山中看不见人,不过听见说话的声响。

斜阳的光芒映入深林,从头照耀在青苔之上。

【赏析】这首诗是王维的名作之一,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察看到的山空林深、斜阳返照的傍晚景致,表达出自己淡泊闲远的内心感觉。

前两句写凑近夜晚的时候,空阔的山间已经看不见游人的踪迹,不过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

这里的“响”,不是喧杂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

用一个“响”字烘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清静。

后两句写斜阳的余晖,横斜地透过茂密的树林,从头照耀在切近地面的青苔上。

因为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日的阳光没法穿透。

一个“复”字流露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芒才能进入林中。

这样一形容,更增加了一种沉静幽静的感觉。

这首小诗,经过描绘山林景致的“静”,来表达诗人心境的“静”,情形交融,语重心长。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75首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介绍人教版小学语文必背的古诗词75首,通过这些经典之作,孩子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培养对诗词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第一首是《静夜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广阔的想象力和深邃的感情。

第二首是《登鹳雀楼》。

北宋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三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豪放的笔触和奔放的情感,展现了他豪迈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第四首是《白日依山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之一,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象,给人以宁静悠远之感。

第五首是《静夜思》。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寂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乡之情。

第六首是《花间一壶酒》。

唐代诗人杜秋娘通过描绘花开美景和品酒愉悦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七首是《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眷念和思乡之情。

第八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表达了对壮丽人生的热爱和不畏艰难的精神,通过对酒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九首是《白日依山尽》。

唐代诗人王之涣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第十首是《春晓》。

唐代诗人孟郊以春天的清晨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们的起床活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第十一首是《静夜思》。

唐代诗人杜牧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和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思乡之情。

第十二首是《花间一壶酒》。

唐代诗人杜秋娘以花开美景和品酒欢乐的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三首是《登鹳雀楼》。

唐代诗人王之涣以登高远望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第十四首是《将进酒》。

唐代诗人李白通过对酒愉悦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十五首是《白日依山尽》。

抒发情怀古诗词选集

抒发情怀古诗词选集

抒发情怀古诗词选集吟诗作赋,是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瑰宝。

古人善用诗词,以言志情,以表达内心的感受。

在古代,无论是咏史抒怀、抒发爱情、描绘山水,还是展现对生活的感悟,都可以通过古诗词来传达。

在这个选集中,我将为大家呈现一些我最喜欢的古诗词,它们各具特色,抒发了我内心的情感和情怀。

1.《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

诗人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

清晨,春天的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唤醒了大地沉睡的一切生命。

花开的声音、鸟叫的声音响彻在每个角落,使人感受到了春天的来临。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远眺山河的壮丽景色。

他不满足于眼前的美景,想要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这首诗意味深长,寄托了人们对卓越追求的期望。

3.《钗头凤·世情薄》 - 李煜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阑。

这是五代后梁皇帝李煜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失意的皇帝对世态炎凉的悲愤与无奈。

他用凄凉的语言表达了内心的苦闷和痛楚,体现了一个帝王对现实的忧虑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4.《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作。

诗人面对万里辽阔的山河景色,感叹人生的无常和苦痛。

他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寄托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困境的思考和担忧。

5.《子夜吴歌·秋歌》 - 曹操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著名的魏国丞相曹操的作品。

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秋夜的寂静和清凉。

在这样的夜晚,诗人躺在床上,抬头仰望星空,思绪万千,令人陶醉其中。

以上是我为大家带来的抒发情怀古诗词选集。

诗篇75篇中心思想

诗篇75篇中心思想

诗篇75篇中心思想1.《秋词》作者对秋有着特殊的感情,同时也说明的作者不同于古人对秋的评价,不仅描写出秋天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扬的气概和高尚的情操,表现出的高扬精神和开阔胸襟2.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3.早寒江上有怀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这首诗透露出作者长安碰壁之后的牢骚和惘然,思乡之情和写景之句浑然一体,深沉含蓄。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写景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喻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

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的愿望。

》5.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体现了人生的短暂与时间的无穷,世事无变幻与宇宙的永恒》6.《七步诗》中心思想:诗人以燃萁煮豆设喻,表达了诗人对手足相残的悲愤,也发出了理直气壮的斥责。

7.《鸟鸣涧》中心思想:这首诗主要写春山夜静。

花落,月出,鸟鸣,都是动的,作者用的是以动衬静的手法,收到“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表达了诗人的宁静淡泊之情,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8.《芙蓉楼送辛渐》中心思想: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借景色的凄清表达自己与友人离别的孤寂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洛阳亲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坚持高风亮节的高贵品质。

9.《江畔独步寻花》中心思想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

诗中表达了作者赞美、称赞春天,向往宁静的生活的中心思想感情。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意思

小学生必背古诗75首带意思
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这三 个“鹅”字,可以理解为孩子听到鹅叫了三声,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看到 鹅在水中嬉戏,十分欣喜,高兴地连呼三声“鹅、鹅、鹅”。次句“曲 项向天歌”,描写鹅鸣叫的神态。“曲项”二字形容鹅向天高歌之态, 十分确切。鹅的高歌与鸡鸣不同,鸡是引颈长鸣,鹅是曲项高歌。三、 四句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 波。”“浮”“拨”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游水嬉戏的姿态。“白 毛”“红掌”“绿水”等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鹅白毛红掌,浮在清水绿波之上,两下互相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白 鹅嬉水图”,表现出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2、长歌行
汉无名氏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题解】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
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
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
【难点注释】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 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 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 【古诗今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 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 ,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题解】这首诗从一个七岁儿童的眼光看鹅游水嬉戏的神态,写得极为 生动活泼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对鹅十分喜爱之情。 【作者简介】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 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难点注释】 1.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用诗词来赞美鹅。 2.项:颈的后部。这里指鹅的脖子。 3.掌:诗中指鹅的脚掌。 4.拨:划。 【古诗今译】

表达情感古诗词

表达情感古诗词

表达情感古诗词古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深情抒写了人们的情感世界。

他们用简洁优美的文字描绘内心的喜悦、悲伤、爱恋,让读者为之动容。

下面是几首脍炙人口的表达情感的古诗词,让我们一起欣赏。

1.《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在高处俯瞰大地,感慨万千。

诗词运用了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的胸怀壮志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锦瑟》- 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首诗以锦瑟为比喻,将思念、爱恋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通过音乐与爱情的对应,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深的思念之情。

3.《离思》- 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这首诗以离思为题材,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用丰富的比喻,诗人让读者们感受到心中的落寞和思念之痛。

4.《但愿人长久》- 白居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在诗中,诗人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绘,间接表达了个人情感的奋发与怀念。

这些古诗词代表了古代诗歌的卓越艺术魅力,每一首都能激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共鸣。

尽管时光已逝,但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却是永恒的,让我们能够通过阅读与欣赏深入感受并品味。

古诗词给人以启发和感悟,不仅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启迪他人,让他人在阅读之间感悟自己的情感世界。

写诗是一种艺术的创作行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在现代社会中,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是古诗词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带给人们无尽的情感享受。

因此,无论是在文字创作中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会欣赏古诗词,并运用它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江南》描写了江南采莲时的优美意境。

2《长歌行》借物喻理,从大自然的自身的变化概率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出言警策,催人奋进。

3《敕勒歌》表达了草原牧民对牧游生活的无限热爱。

4《咏鹅》体现了儿童的童心童趣,纯洁着我们的心灵。

5《风》表达了作者对风的喜爱之情,更是对大自然的神奇的赞叹。

6《咏柳》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喜爱。

7《回乡偶书》写出了诗人内心复杂的情感,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

8《登鹳雀楼》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9《凉州词》(王之涣)讽喻朝廷不关心边疆将士冷暖。

10《春晓》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

11《凉州词》(王翰)表现了一位守军战士的豪情壮志。

12《出塞》表达了诗人盼望良将出现,渴望边关胜利的心情。

13《芙蓉楼送辛渐》诗人借送别抒发了仕途坎坷和矢志不渝的决心。

14《鹿柴》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心境的“静”。

15《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了游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17《静夜思》表现出游子的思乡之情。

18《古朗月行》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

19《望庐山瀑布》表现了诗人开阔的心胸和豪放的情怀,也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山河壮丽的热爱。

20《赠汪伦》表现了诗人与王伦之间深厚,纯朴的友谊。

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去的惆怅与留恋。

22《早发白帝城》抒发了诗人重获自由的欢愉和喜悦之情。

23《望天门山》描写了天门山的巍峨险峻和长江的汹涌浩荡,热情赞颂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24《别董大》这是一首送别诗,用清新开朗的格调鼓励和赞赏友人。

25《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表达了诗人宽阔的胸怀和悠闲愉悦的心情。

26《春夜喜雨》抒发了诗人对春夜喜雨的无私奉献的赞美喜爱之情。

27《绝句》(迟日江山丽)表达了诗人兴奋快乐之情。

28《江畔独步寻花》(黄师塔前江水东)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9《游子吟》真挚的吟诵了人类普遍而伟大的情感——母爱。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达了作者对晚春景色的赞美,喜爱之情。

31《江雪》托景言志,表现了他毫不畏惧,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强意志和不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32《寻隐者不遇》表达了作者惆怅黯然的心情,抒发了作者心中的苦闷抑郁之情。

33《枫桥夜泊》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情怀。

34《滁州西涧》表达了诗人向往自然,恬淡自适的生活情趣。

35《渔歌子》表现了渔家生活悠然自得的情趣。

36《塞下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塞军人们的赞美。

37《望洞庭》表达了诗人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赞美之情。

38《浪淘沙》表现作者非凡的向往与追求。

39《赋得古草原送别》(8句)抒发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40《池上》表达了诗人对诗中小主人公的天真幼稚,活泼淘气的形象的喜爱,以及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之情。

41《忆江南》表达了作者对江南忆念之情,赞美之情。

42《悯农》(锄禾日当午)写出了农民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43《悯农》(春种一粒粟)揭露社会不平,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疾苦的同情。

44《山行》表达了诗人对深秋山林景色的赞美。

45《清明》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趣和希望。

46《江南春》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

47《峰》赞美了蜜蜂辛勤劳动的高尚品格,也暗喻了作者对不劳而获的人不满。

48《小儿垂钓》表达了诗人对钓鱼儿童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敬佩之情。

49《江上渔者》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

50《元日》表达了作者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

51《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思念家乡的心情,同时又为改革能否成功而顾虑重重。

52《书湖阴先生壁》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操,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

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表现了诗人豪放开朗的个性。

54《饮湖上初晴后雨》表达了作者对西湖,大自然的向往热爱之情。

55《惠崇<春江晓景>》这是首提画诗,表达了诗人对这幅画的赞美以及春天的喜爱。

56《题西林壁》只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

57《夏日绝句》诗人借古讽今,鞭挞南宋当权排的无耻行径,正气凛然。

58《三衢道中》表达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59《示儿》表达了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表达了作者向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盼望宋朝能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的精神。

61《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耕田夜绩麻)蕴含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理想。

62《四时田园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表达了作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诗意班农家生活的喜爱。

63《小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65《春日》表达了诗人追求平淡自然,悠闲自娱的情感。

66《观书有感》这是一首哲理诗,以景喻理——我们要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有大的进步。

67《题临安邸》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极度愤慨,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

68《游园不值》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69《乡村四月》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的情感。

70《墨梅》诗人赞美高洁素雅的墨梅,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了诗人不同流合污,追求心灵美的高尚情操。

71《石灰吟》托物言志,作者借石灰的自吟,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72《竹石》已物喻人,写出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73《所见》表打了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74《村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75《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变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