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的情感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被认为是建安以前东汉的末世之音,以其“深衷浅貌,短语长情”的特点,折射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下层文士哀愁苦闷的心路历程,又作为“五言之冠冕”开启了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诗体。读《古诗十九首》,我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其中弥漫的难以捉摸的人生求索无果而生命迁逝的悲情和人生无常、命运变故的无可奈何。

东汉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社会动荡。在时代的扰攘中,士子难以谋得生路,漂泊蹉跎。士人随着天下三分、诸侯割据局面的形成,汉末政治军事利益集团认识到拥有文人谋士的重要性,纷纷蓄士自重,文人的地位才得到根本的,体制的改善。而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末世,大量文人被无情的抛入社会下层。但他们或是不甘心屈居于陋室,选择宦游以博取功名,或是为生计而背井离乡奔波于求仕之途。他们的人生求索、精神挣扎就集中体现在《古诗十九首》之中。

清人陈祚明在《采菽堂古诗选》中说“《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而同有之情,人人各俱,则人人本自有诗也。但人人有情而不能言,即能言而言不尽,特故推十九首以为至极。”《古诗十九首》能够千古常新,也是因为古诗中包含的感情是人之常情,即使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能够于一定程度上在读者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直而不野,婉转付物,怊怅切情”。在《古诗十九首》里很多古诗直抒愁怀,铸成《古诗十九首》的浓重的悲情主义色调。人生无奈,命途多舛,悲情对游子们来说就像桎梏,嵌套在羁旅的游子身上。《古诗十九首》中大多描写的是羁留客外的游子宦途失意和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表达了人生如寄的漂泊感。

《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东城高且长》《去者日已疏》等羁旅诗,描写了羁旅游子的漂泊情怀,抒写了游子在旅途中的孤寂、落魄与无所昄依的羁怀愁思。

《凛凛岁云暮》“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生活经常陷入困顿,身体承受饥寒煎熬。

《去者日已疏》“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游子有家却无法归乡的悲哀。

游子们在情感空置与物质匮乏的双重痛苦的体验下,旅途生活也蒙上了厚重的凄苦色彩。

或许是漂泊文人们对飘零转蓬的感慨,对黯然前途的失望,《古诗十九首》中伤人生虚度、感生命凋零的悲情意识,在对人生的思考方面也有所体现。伤人生虚度,感生命只凋零的情感渗透其中。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去者日已疏》和《驱车上公门》的抒情主体都是埋葬逝者的坟墓场,激起人生无常,沧海桑田的生命悲情意识。知识分子更加强化了生命意识,与此相对应的是感叹人生的短暂和对死亡的思考。“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回车驾言迈》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羁旅他乡,求“荣名”而无果的游子欲“回车”。身名未立,功业未建,人生却如同花草“奄忽随物化”一般转瞬即逝

《驱车上东门》“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青青陵上柏》“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个体生命面对滔滔的时间长河,既弥足珍贵,又卑微渺小。

《古诗十九首》中情深意切的思妇之词也从侧面描写了游子在外无所昄依的状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描写了羁旅在外的游子在兰泽采摘到了芙蓉、兰草等能够表达爱意的美丽花草,想赠予心中思念之人,却因“所思在远道”产生的空间阻隔而难以达成心愿。长路漫漫的尽头“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一句道出这并不是一时一刻的别离,而是与长路漫漫的尽头的思念之人一辈子天各一方,痛苦煎熬的长久悲剧。羁旅的游子悲苦的心情得到体现,让人感受到浸透心脾的悲凉与愁苦。“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抒。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以牛郎、织女的传说,形象地表现相爱的人可望不可即的情状良有新意。机声札札,不成纹理,写尽思妇借助单调往覆的劳作排遣愁苦的用心及其百无聊赖的精神状态。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客从远方来》描写了睹绮思夫的女主想象中夫君归来后喜悦的场面和夫妻伉俪情深百年相守的愿望。但是现实中她恰恰正陷于与夫君“万里”相隔的“别离”之中。反观全诗,则它所描述的一切,其实都不过是女主人公的幻想或虚境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

又如《冉冉孤生竹》中“过时而不采,将。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女主无比盼望男方在她姣好的时光能够归来与她永结同心。青春易逝,虽然不愿年华随秋草渐渐枯萎,也选择相信男方归来而等待。钟嵘《诗品》称《古诗十九首》“文温而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以此反衬,烘托出了思妇的情深和夫君迟迟不归的悲情,更显示出游子飘转异地的离思。

当汉末社会的风风雨雨,将下层的士子们恣意播弄时,有些士人因为求仕无果,进而产生现实幻灭感、及时行乐的享乐观甚至求仙得道的臆想。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吝啬聚财的“惜费”者的嘲讽

这种态度,大抵是对于汉末社会动荡不安、人命危浅的苦闷生活的无力抗议。从毫无出路的下层人来说,又不过是从许多迷梦,精神寄托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兴象玲珑,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动天地。”

——胡应麟《诗薮》

《古诗十九首》便是飘零他乡、不得志的汉末下层文士的真诚的人生感怀,充满浓郁的生命悲情格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