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苏杭采风报告
【精编范文】上海苏杭采风报告-推荐word版 (8页)

踏进上海的第二天下午,我们一个宿舍的成员一起结伴而行,在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里,问着路人怎么乘地铁、问着路人哪里怎么走,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刺激的。到上海一定要去外滩,我们沿着南京路走到外滩,那些高大但是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建筑风格虽然迥异,但是却无不协调之处,融为一体。
究对象——乡土建筑的特殊本质而提出的,以往的一些乡土建筑研究,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生态单位,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乡土建筑的本质和主题。结合这次的采风,让我对文脉生态的理解加深了一个层次。
欣赏完了乌镇的美景后,我们就直奔杭州了,到了杭州后虽然感觉到满身疲惫了,但是一想到的杭州的西湖美景,和热闹的河坊街等等。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向杭州西湖进军,去看浪漫爱情发生的地方,他们相遇的断桥,共撑的油纸伞,共赏的美景我们都将一一观看。 西湖的美景真是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还有那远处的雷峰塔,给人一种庄严,不可抗拒的气势,让人觉的庄严肃穆。 西湖旁那一栋栋木制小屋出售者当地的特色物,有丝巾,手帕,纸伞,小扇,还有杭州的简单刺绣。
紧张害怕的,店里的装潢设计以及摆置都是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上既有简洁大方的又有高端奢华的。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海之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开始学会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起初的两天我们还很激动,不停的欣赏着那些各种店铺展示,但到后来的几天里,或许产生了审美疲劳效应吧,但经过调节,我知道这次不只
苏杭采风调研报告1500

苏杭采风调研报告调研背景苏州与杭州两座城市是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城市。
两地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是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因此,本次调研选择了苏州和杭州这两座城市,旨在了解两地的旅游资源情况以及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为今后制定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调研目的1.了解苏杭两地旅游资源的状况,包括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产。
2.了解苏杭两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包括旅游接待能力,旅游规划等。
3.分析苏杭两地旅游产业的优劣势,为今后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1.现场实地调研。
前往苏州和杭州多个著名的旅游景点进行实地调研。
2.采访当地相关人员。
与景区经营者、导游和游客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当地旅游资源的评价、对旅游产业的看法以及对旅游规划的建议。
3.网上查询资料。
查询苏杭两地相关政府文件、旅游统计数据等。
调研结果苏州1.苏州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苏州园林,包括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寒山寺等。
除此之外,还有观前街、平江路等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博物馆等。
2.苏州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游客接待能力较强。
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2000多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40亿元。
3.苏州旅游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园林文化和历史文化方面。
但在现代化、创新型旅游方面还有待提升。
4.建议加强旅游宣传,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完善旅游硬件设施,开发创新旅游产品。
杭州1.杭州是西湖文化的代表性城市,西湖景区是杭州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还有钱塘江夜游、千岛湖等自然风景景点。
2.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去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105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632亿元。
3.杭州旅游产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西湖文化和自然风景方面。
但在旅游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4.建议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安全管理。
结论苏州和杭州都是非常优秀的旅游城市,两地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快速的旅游产业。
但是,在现代化、创新型旅游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升级改造,同时也需要加强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安全保障水平。
上海采风报告13

采风实践报告2012年3月16日,紧张充分的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了为期六天的华东之行,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与激动,憧憬着美好的旅程。
我们领略了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感受着国际化大都市的繁华,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杭,江南水乡乌镇的不同风貌,着实受益匪浅。
伴着蒙蒙细雨我们踏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抵达浦东机场,原本的阴雨天气仿佛为了欢迎我们的到来也变得春光明媚。
浦东机场之大就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做国际化。
乘坐大巴车由浦东开往浦西,一条条河流纵横交错,一座座立交桥盘旋在一栋栋高楼大厦中央。
大上海,东方巴黎,当你跨国黄浦江所有的美誉扑面而来。
我们首先来到最繁华的时代广场,感受国际大都市的时尚与潮流。
接着,我们穿过一条条马路,一个个小巷子,去往南京路,为了走进上海人民的生活我们选择走路,一路你问我打听,与传说中的上海人交流,并没有那么吓人反而很和蔼。
上海的居民区和商圈结合的特别紧密,高楼大厦有小胡同的陪伴与衬托,名车跑车也有自行车相伴,鲜明的对比,总给人一种奋斗的动力,也有很大的压力,有点压抑却很现实。
在沿街的小院里,看到有用竹竿将衣服穿起来晾晒的,当地的气候与环境造就了上海人的生活方式。
在上海见到外国人的几率特别大,这里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吸引他们驻足于此,晚上,我们乘坐豪华游轮游览上海著名的外滩,外滩是这座东方大都会最著名的景观,它东起中山一路,北起外白渡桥,南至金陵东路,面对开阔的母亲河-----黄浦江,背倚造型严谨,风格迥异的建筑群。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近百年来在经济活动领域对上海乃至中国的影响,使其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所构成的街景,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有味道,上海的繁华与淳朴,高傲与脱俗就在它打上灯光那一刹那完美的转变着……第二天,我们从繁华的大上海穿越到了古城苏州,这里有“姑苏城外寒山寺”这里有苏州园林,自古就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我们这感受江南水乡达官贵人的生活。
《苏杭 采风报告》

《苏杭采风报告》第一篇:苏杭采风报告采风报告——环艺xx“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杭是中国士大夫的梦乡,繁荣后历史的积淀。
苏杭作为我们这次采风课程的目的的,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旅游参观,更是一种对她历史的沧桑,生态的保护,文脉的传承的一种学习。
现代的旅游己越来越表现出其学习型特征。
旅游不仅可以使我们有审美的体验,也有文化的沉思及投资机会的考察等。
我们己不再局限在几个旅游景点内观光游览,而是追求对旅游地的一种身体上和精神上全方位的感触——它不仅是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名胜的领略,还应该有对旅游地社会、文化和风情的体验。
同样,我们的这次采风也是以这样的一个性质展现的。
苏州号称“东方威尼斯”,足见水之多。
有水就有灵性,是以苏州才如此淡雅。
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导游说苏州虽说到处都是水,可是她的排水系统非常好,从不会在大雨情况下发生内涝,更不会像威尼斯那样水利管道现在需要大规模重修。
这就不得不佩服当时人们的聪明才智,给这座城市留下了传承千年的文脉与生态。
什么是文脉生态呢。
“文脉生态”一词作为一种并列而非偏正的语言结构,是针对其研究对象——乡土建筑的特殊本质而提出的,以往的一些乡土建筑研究,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生态单位,或者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都有失偏颇,难以揭示乡土建筑的本质和主题。
结合这次的采风,让我对文脉生态的理解加深了一个层次。
苏州博物馆,狮子林是我对苏州印象颇深的地方。
一座是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一座是中国古代私家园林的代表之一。
这两个地方有差别,有联系。
更鲜为人知的莫过于一个是著名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一个是著名建筑师贝聿铭的私家园林。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博物馆的主庭院等于是北面拙政园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在参观的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明显的就是它的中央大厅光线充足且均匀,这一点我在国内其它的博物馆建筑中很少见到。
采风总结

采风总结采风总结(一):设计的灵感很多时候来自生活,但生活中很多完美的事物经常被我们忽视,从此刻的一些艺术设计经典案例中,我们很容易会发现设计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为了更好的开拓我院学生的视野,我们09环艺(一)班进行了为期5天的艺术采风活动,分别对苏州乌镇杭州等民居传统建筑进行了实地考察。
苏杭的自然风景因为有园林景观的衬托,整个自然风景有了山水画的味道,清新自然。
说到这,不得不说这苏州的园林代表——拙政园。
拙政园,这一大观园式的古典豪华园林,以其布局的山岛、竹坞、松岗、曲水之趣,被胜誉为“天下园林之典范”。
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该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首、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特殊游览参观点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迄今为止同时具备这四项桂冠的全国仅拙政园一家。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池水面积占全园面积的3/5。
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总的格局仍持续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与东西两山岛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遍植荷花,山岛上林荫匝地,水岸藤萝粉披,两山溪谷间架有小桥,山岛上各建一亭,四季景色因时而异。
西部原为“补园”,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
因被大加改建,所以乾隆后构成的工巧、造作的艺术的风格占了上风,但水石部分同中部景区仍较接近,而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则是苏州园林造园艺术的佳作。
西部另一主要建筑为扇亭,扇面两侧实墙上开着两个扇形空窗,一个对着“倒影楼”,另一个对着“三十六鸳鸯馆”,而后面的窗中又正好映入山上的笠亭,而笠亭的顶盖又恰好配成一个完整的扇子。
“与谁同坐”取自苏东坡的词句“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苏州、杭州、上海艺术考察报告

苏州、杭州、上海艺术考察报告苏州、杭州、上海艺术考察报告引言在中国的艺术历史长河中,苏州、杭州和上海这三大城市以其独特的艺术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一直以来都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和专家学者。
本次艺术考察,我深入了解了这三座城市的艺术风貌,感受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交融。
本文将重点介绍考察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对三地艺术的个人感悟。
一、苏州:园林艺术与文人画的完美结合苏州,中国古代文化名城,以其独特的园林艺术和文人画闻名于世。
在苏州,我深深被拙政园、留园等园林的精巧布局和雅致景观所吸引。
每一处园林都如同一幅幅立体的画卷,将自然美与人工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苏州,我还欣赏到了一些文人画的真迹。
这些画作以简洁的笔触和深远的意境,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我特别喜欢苏州文人画的淡雅风格,它既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清高,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
二、杭州:自然风光与现代艺术的完美融合杭州,位于中国江南水乡,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文化历史。
在杭州,我主要参观了几个现代艺术馆,如杭州博物馆和浙江美术馆。
这些艺术馆展示了众多现代艺术家的作品,既有国内大师,也有国际知名艺术家。
在杭州,我还游览了西湖和灵隐寺等著名景点。
西湖的湖光山色和灵隐寺的古朴庄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感受到杭州的自然风光之美,同时也领略到了现代艺术的魅力。
现代艺术与自然风光的完美融合,使杭州成为了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意的城市。
三、上海:中西合璧的海派艺术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拥有着复杂且多元的文化背景。
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为上海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在考察过程中,我参观了上海的一些著名艺术区,如M50和田子坊。
这些艺术区充满了中西合璧的海派艺术气息,既有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年画,也有西方现代艺术的各种流派。
同时,我也参观了上海的一些博物馆和艺术馆,如上海博物馆和当代艺术博物馆。
在这些地方,我看到了众多国内外艺术家的作品,对上海的艺术氛围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

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第一篇:上海、苏州、杭州考察报告上、苏、杭考察报告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时间:上、苏、杭考察报告一、实习时间、地点时间:地点:上海、苏州、杭州二、实习目的我们这次实习考察目的是走出校园,面向社会,开阔视野,了解当今市场对设计的要求;感受地方文化,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三、实习要求赴上海、苏州、杭州三地,了解当前设计潮流及存在的问题,考察大中城市商业状况,感悟园林艺术及建筑特色等。
四、实习考察的内容1、上海部分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到了上海我第一次体验到了中国第一现代化都市的繁华,鳞次栉比的高楼,繁华的街道,个性多样的建筑,还有万国建筑群等让我们体会到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类的智慧。
上海的近代文化充满活性,充满欣欣向上、富于想象、敢于冒险、敏于领悟、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气质。
因此近代上海就成为全国经济的最大实体,在科技、文教诸方面都走在前列。
东方明珠塔位于上海黄浦江畔、浦东陆家嘴嘴尖上,1991年7月30日动工,1994年10月1日建成,塔高468米,与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隔江相望,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
1994年2月,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的塔名。
现已成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上海博物馆新馆外圆内方和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够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这里既有传统建筑的召唤,也有当今时代的大跨度展示。
它从中国青铜器的早期文饰中抽象而出,有以现代构图加以创作,并用现代表现手法,让人耐看,引起遐想。
在灯光设计方面,涉及无紫外线射灯、无紫外线日光灯、光导纤维射灯和带红外自动感应调光控制器的射灯等多种灯具,强调灯光的照射间距、高度、角度、照度和色温等需要精心的计算和调试,从而达到真实还原文物本来风采的目的。
从远处眺望,圆形屋顶加拱门的上部弧线,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国古代的青铜器。
苏杭采风考察报告

苏杭采风考察报告一、前言在本次采风考察中,我们一行五人前往苏州和杭州,探访了当地的文化景观和经济状况。
本文将分享我们的旅行足迹和所得的收获。
二、苏州之行2.1 苏州园林苏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园林,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拙政园、留园、虎丘等。
我们首先前往拙政园,该园是我国著名园林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的精品。
其景色秀丽,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结构独特,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我们在这里领略了园林艺术的精髓之处,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2.2 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艺术、历史、人文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馆内馆藏丰富,品类繁多,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参观体验。
我们在博物馆内了解到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和先民智慧的卓越贡献。
全馆透露的文化气息,真正恰如其分地展现了苏州的文化内涵,让我们受益匪浅。
三、杭州之行3.1 西湖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球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
我们在西湖游玩一天,留恋于美景。
湖上云影、岸边绿树、湖畔建筑,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景。
我们登上群山,俯瞰西湖的美景,感叹大自然的壮丽。
3.2 龙井茶杭州的龙井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也是两宋时期的贡品。
龙井茶具有光泽、清香、爽口、甘鲜、耐泡等特点。
我们品尝了地道的龙井茶,感觉醇厚甘美,回味悠长,体验到了浓郁的茶文化。
四、总结此次苏杭之行,我们深入了解了两地的文化背景和风土人情。
苏州是一座带有浓郁水乡风情的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则是一座自然风光秀丽的城市。
我们感叹了中国文化的历史厚重和博大精深,也体验了中国古代丰富多彩的园林艺术和茶文化。
我们的这次考察,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今后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
计
采
风
报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采风报告
采风时间:2013年10月21日——2013年11月2日
采风地点:上海——杭州(途经乌镇)——苏州(途经南浔)
第一站:上海之行
在2013年 10月21日的这一天早上,还沉浸在睡意朦胧中的我们起床了,我们出发的时间是6:00这个时候的天是刚开始亮起来了,我们每个人都各自拖着事先准备好的行李坐上车要出发了。
一路上,我们怀揣着激情,畅想着未来13天的生活,憧憬着繁华都市的美好。
我们的第一站是在上海,在上海的5天里,每一天我都不断吸取着知识。
这次采风主要是培养我们的设计审美取向,积累有价值有意的素材,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和设计能力,要求我们将看到的有用的元素运用到设计作品中,上海,一座国际大都市。
一想到上海,我的脑子里就会浮现出一幢幢高楼大厦、一家家国际品牌店以及车水马龙般的交通。
这是一个繁华而又古朴的城市,一个快速发展而又慵懒的城市,一个特殊而又平凡的城市。
踏进上海的第二天下午,我们一个宿舍的成员一起结伴而行,在陌生而又繁华的城市里,问着路人怎么乘地铁、问着路人哪里怎么走,这一切对我们来说都是充满刺激的。
到上海一定要去外滩,我们沿着南京路走到外滩,那些高大但是古色古香的欧式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建筑风格虽然迥异,但是却无不协调之处,融为一体。
我们陶醉在这样充满韵味的城市里,没有汽车喇叭的喧嚣,有的只是那令人沉醉的美丽夜景!我们享受着上海带给我们的美感。
上海的第一夜让我们回味无穷,但是充实的采风任务让我们在紧接而来的几天里忙碌却快乐着。
参观、上海博物馆、上海城市规划馆、南京路商业街、上海莫干山艺术中心、田子坊、8号桥、新天地等等。
看到那些商城内部的装修在自己眼前,觉得自己见识的是那么的少,在商场里各式各样的展柜及内部装修对我来说是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有很大的帮助。
当进入DIOR、CHANEL、L V、GUCCI、PRADA等大品牌店时,我是紧张害怕的,店里的装潢设计以及摆置都是与众不同的,装修风格上既有简洁大方的又有高端奢华的。
不得不说,这次的上海之行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开始学会注意身边的点点滴滴,提高了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起初的两天我们还很激动,不停的欣赏着那些各种店铺展示,但到后来的几天里,或许产生了审美疲劳效应吧,但经过调节,我知道这次不只
是简简单单的逛街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吸收那些精华,要学会抓住其中的特色与精华,并且学以致用,能将他运用在室内设计中。
其次,我们去的莫干山艺术中心,也欣赏了许多出色的画,这一路上里可真是犹如人间仙境一般,走在去莫干山艺术中心的路上我们欣赏着路两边围墙上的作画,简直太帮了。
等我们进到莫干山艺术中心的时候发现里面是一家一家的画廊,于是我们开始一家家的观赏了。
我们每每进入一个画廊都是既吃惊有惊喜的表情,这里的每一家画廊的版面设计都是那么的出众,各有各的特点,在画廊的装修上都采用的是干净明了的装修,让人觉得心情很明朗,所以欣赏起画来就更有意境一般。
第二站:杭州之行
紧接着,我们踏上第二段路程向杭州出发,在去杭州的路途中我们去了游览闻名江南的千年古镇—乌镇。
乌镇风格区别于南北众多的古镇,就在于她更加古朴,更加纯洁,更加自然,一句话,“原汁原味”便是乌镇的风格。
一进乌镇,便给了我自然的感觉,镇主街两旁的住户悠闲地生活着。
乌镇的房子很古老大多数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走进屋里各种配套设施很齐全也挺现代的。
整条主街除民俗馆、酒坊等参观点,其余的房舍大多是民宿、客栈、会所等。
欣赏完了乌镇的美景后,我们就直奔杭州了,到了杭州后虽然感觉到满身疲惫了,但是一想到的杭州的西湖美景,和热闹的河坊街等等。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我们向杭州西湖进军,去看浪漫爱情发生的地方,他们相遇的断桥,共撑的油纸伞,共赏的美景我们都将一一观看。
西湖的美景真是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
苏白两堤,桃柳夹岸。
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还有那远处的雷峰塔,给人一种庄严,不可抗拒的气势,让人觉的庄严肃穆。
西湖旁那一栋栋木制小屋出售者当地的特色物,有丝巾,手帕,纸伞,小扇,还有杭州的简单刺绣。
看完了西湖的美景,于是我们去了观前街,在这个热闹的街道上充满浓烈的风俗气息,这里的有许多各式各样的饰品,中国的旗袍看上去各式惹人一新,再就是他们的装修,多数都是以实木作为展示柜与围墙相结合的很有古朴的韵味在里面,在吊顶上他们大都是采用简洁的方式,因没有
华丽的装饰很多。
看完了观前街,我们遇到了一位好心的阿姨对我们说杭州的九溪很漂亮,那里有一个瀑布,而且那里还是杭州特色的龙井采茶基地。
于是我们便乘车去了九溪的瀑布,不过还真的是很美,呼吸着大自然的气息真的好像是人间天堂一样好多的新婚夫妇在这个美景下拍他们爱的见证。
看完了瀑布我们来到了龙井村,这里的村民更是热情,邀请我们到他们家里和当地的龙井茶,但我们觉得不好意思便没有去。
他们每一家的房屋都相当于是一户别墅,但在装修上斌不是像现代别墅装修的那么华丽,而是富有一种当地淳朴气息的实木装修风格,然后在实木外面经打磨再刷上一层亮油。
这一天的收获还真是各种美景尽收眼底啊。
其次,我们去了中国美院,美院的建筑还真是可以用3个字解释“黑白灰”也许是提调中的奢华吧,整体采用了白墙、青砖、小青瓦、茅草、竹子这些传统建筑与景观元素校园里重复出现。
整体感觉不管是建筑外立面是以简洁大方又蕴含传统屋顶样式的继承。
是传统建筑符号的再创作。
在一个建筑中,利用传统灰色瓦片搭建的屋檐这一语言,层层叠加上去,给出了屋檐全新的使用方式。
在室内内部装修上也是简洁大方不拘谨繁琐。
还在意犹未尽诉说杭州的美景,杭州的行程就告终了,我们就要踏上去苏州的美景了,在去苏州的路上我们去了南浔这个水乡美景之地欣赏美景,这里有许多当地的纪念品,我和宿舍的同学们都买了纪念品来记录着
美好回忆。
欣赏完了南浔
我们就坐车直达苏州了,
到达苏州市已经是傍晚
了,导游带我们坐船游览
了护城河游览苏州夜景。
在第二天的时候,在老师和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去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室内设计公司“金螳螂”真的像做梦一样不敢相信,金螳螂公司设计了许多国内以及国外的建筑及装饰。
而且公司的人待人热情,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装修样板间,真的是以华丽的出身,不管是它的欧式线条,还是家具选材都是奢华大气。
在第三天我们去了苏州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
物馆,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唯一一座由贝
聿铭亲自设计的博物馆。
来之前,老师一直
是这样讲的,说实话,没有见到苏州博物馆
的时候,一直觉得它不过是个普通的博文
馆,到了以后,真的十分震惊,这座建筑的
设计简直是太有艺术性了。
这是刚入馆时,看到的第一个场景,当
时看后,很震惊,他以拙政园的墙为背景,
塑造了一面立体的山水画,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说,如果在阴雨天,天空飘洒起小雨,就真的分不清到底是画还是假山了。
这是他又一个让人震撼的地方,他在馆内建造了个类似于瀑布的装饰,整面墙以独特的方式,流淌下来,让人敬佩不已。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
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
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高
度未超过周边的古建筑。
博物
馆的色调以粉墙黛瓦为基本元
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的深灰色石材作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博物馆的造景设计从古典园林的精髓中提炼而出,由池塘、假山、小桥、亭台、竹林等组成的写意画面体现着园艺的创新。
紧接着我们这些天还去了拙政园、狮子林、观前街等等。
这一路真的可谓是收获不断。
伴随着这些美景与收获我们的采风也到了尾声,2013年11月1日我们坐上了回来大大巴车,这一次的采风应该对我来说真的是硕果累累。
采风小结
这一路边走边看,边看边学,边学边悟。
从北走到南,既看到了现代都市的美景又看到了江南水乡的柔情,看到了千奇百态的建筑又看到了
内部的室内装饰。
每经过一处,便惊讶于一处的美,惊讶于人类的才智。
设计是一个开阔的工作,一个好的设计师就应该是一个幻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有开阔的视野,大胆的想象力,不能够局限于一种思想,一种模式,要不断的创新,不断的突破。
我们要更加开阔自己的眼界,向更远的地方看,做更多的尝试,付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