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历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历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历案一、学习主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二、学习目标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理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原理。

3、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学习重难点1、重点(1)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的要点。

(2)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难点(1)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的准确把握。

(2)蒸发操作中何时停止加热的判断。

四、学习资源实验仪器和药品:粗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滤纸、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石棉网。

多媒体资源:相关实验操作的视频。

五、学习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食盐通常是经过加工提纯的精盐。

而粗盐中往往含有较多的难溶性杂质,如泥沙等。

那么,如何将粗盐中的这些难溶性杂质去除,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食盐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二)知识讲解1、实验原理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不溶于水,我们可以通过溶解、过滤的方法将其与可溶性的盐分离,然后通过蒸发的方式将水分除去,得到精盐。

2、实验步骤(1)溶解用托盘天平称取 50g 粗盐,将其逐渐加入盛有 10mL 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为止。

(2)过滤①准备过滤装置:将滤纸对折两次,使其成为一边三层、一边一层的圆锥形,放入漏斗中。

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②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倒入过滤器中,漏斗下端尖嘴处应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的下端应轻靠在三层滤纸一侧,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

③过滤过程中,若滤液浑浊,应重新过滤。

(3)蒸发①将过滤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三)实验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1、溶解(1)搅拌时,玻璃棒应沿着一个方向搅拌,不要碰撞烧杯壁和烧杯底。

(2)粗盐应逐渐加入,以保证充分溶解。

2、过滤(1)“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教案: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一、教学目标:1.了解难溶性杂质的性质和分类。

2.学会运用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玻璃小瓶、小夹子、漏斗、过滤纸、试板夹、天平。

2.实验药品:粗盐、砂石。

3.学生报告上一节课知识点的小结。

三、教学过程:1.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并与同学分享。

2.引入: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3.实验目的解释:难溶性杂质是指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度很低,不能被简单的溶解处理方法所去除的杂质。

本实验的目的就是要通过物理离心法去除粗盐中的砂石等难溶杂质。

4.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准备好实验器材和实验药品。

(2)将粗盐放入玻璃小瓶中,加入适量的水,摇匀。

(3)将粗盐溶液通过漏斗倒入另一个玻璃小瓶中,用长颈漏斗将溶液过滤,过滤纸上会有一层沉淀。

(4)将过滤纸夹在试板夹上,放在玻璃小瓶上,让其自然风干。

(5)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

(6)将烘干后的沉淀称重,记录下质量。

5.实验讲解:解释实验每个步骤的目的和原理。

(1)第一步是将粗盐溶解在水中,目的是使难溶性杂质与盐溶解在一起。

(2)第二步是通过漏斗和过滤纸将溶液过滤,这样可以将溶解的盐水与难溶性杂质分离开来。

(3)第三步是将过滤纸放在试板夹上,让其自然风干,这样可以将水分从沉淀中蒸发掉。

(4)第四步是将沉淀放入烘箱中烘干,这样可以完全去除沉淀中的水分。

(5)第五步是将沉淀称重,这样可以得到沉淀的质量。

6.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质量可以计算出沉淀的质量,从而得到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质量。

7.实验总结:向学生提问,让他们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8.实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看是否有实验操作不规范、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11.3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粗盐的成分及性质,知道难溶性杂质对食盐的影响;
2.学会使用过滤、溶解、蒸发等实验方法进行粗盐提纯,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
3.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和分析,提高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5.小组讨论:针对下一节课的实验内容,提前布置小组讨论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预习,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a.探讨粗盐提纯实验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避免?
b.除了过滤、溶解、蒸发,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用于粗盐提纯?
6.家长评价:请家长协助监督学生的课后实验操作,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态度,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家庭支持。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实验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实验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热爱,增强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
2.学生相互批改练习题,讨论正确与否,教师进行点评,解答学生的疑问。
3.针对练习题中的错误,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强化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总结粗盐提纯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心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如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a.粗盐提纯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3. 实验操作步骤4. 实验注意事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实验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实验注意事项,如何有效地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掌握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2. 采用问题驱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粗盐、清水、过滤纸、玻璃棒、烧杯、漏斗等。

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实验仪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粗盐提纯的意义和目的。

2. 理论讲解:讲解粗盐提纯的基本原理,重点介绍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展示实验步骤和技巧。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5. 结果分析:学生汇报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七、实验步骤:1. 将粗盐溶解在适量的清水中,搅拌均匀。

2. 使用过滤纸和漏斗进行过滤,将溶液中的难溶性杂质去除。

3. 收集过滤后的溶液,进行蒸发操作,使溶液中的水分蒸发掉。

4. 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结果。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过程中要小心谨慎,避免溶液溅出或损坏实验仪器。

2. 过滤时要确保过滤纸贴紧漏斗内壁,防止溶液泄漏。

3. 蒸发时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溶液溅出。

4. 注意安全操作,避免使用热水进行蒸发,以防烫伤。

九、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实验操作,提高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效率。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固体物品的称量和液体量取的正确操作方2、复习过滤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的“一贴二低三靠”的注意事项3、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和学习蒸发操作技能4、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2、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重点:1、掌握称量、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 3、能设计出简单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难点:可溶性杂质除去方案的设计二、学习过程师:同学们,前几节课我们学习盐类,请看大屏幕,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请同学们一起猜一猜“它”是什么,看看哪一组同学最先抢答对。

(大屏幕展示谜语第一句,它是人体正常生理不可缺少的物质)生:猜测:水,蛋白质,铁,氧气......师:好,请看第二句(展示第二句:它是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日常生活中用来腌制食品)生:氯化钠师:恭喜第X组同学,他的回答是正确的。

氯化钠除了这两点用处以外,它还是重要工业的原料,医疗上用其配制溶液,农业上用其溶液选种,可以用作除雪剂。

那氯化钠是怎样制得的呢?请同学们观看视频。

(播放视频)师:从视频中我们知道了氯化钠的来源。

这是我们制得的氯化钠(展示图片)由于其中含有较多的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我们把他称为粗盐。

粗盐和我们家里常用的食盐相比较有很大的不同,同学们想不想利用实验室的仪器亲手提取出精盐呢?生:想师:那我们就来共同完成这个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白板展示,板书)师:那我们怎么才能把粗盐转化为较为纯净的精盐呢?请仔细观察桌面上的粗盐和精盐对比一下不同,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围绕下面两个问题(白板展示),设计出你的实验方案。

生:(讨论)生:通过对食盐和粗盐的外观对比,我们组发现粗盐的颗粒较大并且颜色发黄中含有较多的泥沙,食盐颗粒比较小,颜色雪白,很纯净。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一单元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课型:实验课一、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电子天平正确称量固体〔食盐〕的质量。

〔2〕学会使用量筒和胶头滴管正确量取液体〔水〕的体积。

〔3〕学会使用玻璃棒引流和搅拌溶解物质。

〔4〕学会装配过滤装置且进展过滤操作。

〔5〕学会装配蒸发装置且进展蒸发操作。

过程与方法〔1〕感受粗盐提纯的过程,在实验中认识从固体混合物中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2〕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记录实验,学会科学正确地实验操作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完毕后洗涤实验用品、整理实验器材、处理实验废弃物,认识遵守实验规那么的重要性。

〔2〕在实验中体验溶解过滤蒸发这些实验操作于生活中的应用,化学知识能解决生活和消费中的实际问题。

二、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从固体混合物质除去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教学难点:装配过滤装置且进展过滤操作,装配蒸发装置且进展蒸发操作。

三、教学方法:自学指导法、演示法、讲述法、归纳法四、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实验用品』药品:粗盐,水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药匙,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胶头滴管,滤纸,剪刀,火柴,纸片〔1〕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取粗盐20.6g〔1g以下用游码〕,但砝码和粗盐的位置放反了,当天平平衡时,称得粗盐的实际质量为〔〕A. 21.2 gB.20.6 gC. 19.4 gD. 19.6 g〔2〕某学生用20 mL量筒量取水,量筒平稳且面对刻度线,起初仰视液面,读数为19,倒出局部水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那么实际倒出水的体积为〔〕A. 8 mL B. 大于8 mL C. 小于8 mL D. 无法判断〔3〕在以下操作中,所使用的仪器可以到达目的的是〔〕A. 用50 mL量筒准确地量取45.55 mL水B. 用托盘天平准确地称取6.82 g食盐C. 用坩埚代替蒸发皿进展液体蒸发操作D. 做KMnO4分解实验用大试管作反响器2.在进展过滤和加热蒸发操作时,各应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3.假如两次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应该怎样检查实验装置找出原因?4.本实验得到的精盐是不是纯洁物?为什么?5.通过本实验,请你总结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进展别离提纯的混合物的特点,并将你的总结与同学交流。

化学《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化学《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 8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固体混合物初步提纯的实验过程。

2、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了天然水的净化,具备了溶解、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也学习了有关饱和溶液,结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完成本实验,可以说是水到渠成;但学生第一次接触蒸发操作,新知识的运用也有待检验。

重点难点:学习蒸发操作技能,并能进行规范操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实验活动课题通过举例家庭中经常使用的食盐,引出食盐的获得通常来着海水晒盐,引入新课。

二、设置疑问,小组合作探究【思考1】粗盐中有哪些杂质?小组讨论学生回答不可溶性杂质:泥沙等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去除不可溶性杂质。

【思考2】研读本节课教材,梳理本次实验的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思考3】怎样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1)要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可采用什么方法?需要哪些步骤?(2)每个步骤需要哪些仪器和用品,应该注意什么?要求:认真观察,学会认真思考和总结。

【思考4】溶解操作应该注意什么?溶解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玻璃棒尽量不要碰烧杯壁。

【思考5】过滤操作应该注意什么?过滤操作要领: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①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②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①倾倒液体时,烧杯要紧靠玻璃棒;②玻璃棒下端要轻轻靠在三层滤纸上;③漏斗下端管口要紧靠在烧杯内壁。

【思考6】蒸发操作应该注意什么?1. 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 当有较多固体出现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剩余的水份。

3. 蒸发皿应放在铁圈上,停止加热时,不要立即把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

完成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强调后学生开始实验操作【思考7】通过实验收集到的数据,分析为什么有的小组精盐产率高,有的小组精盐产率低。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历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学历案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学历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种类。

2、掌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点。

3、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去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2)正确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

2、难点(1)理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的原理。

(2)对实验误差的分析和改进。

三、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1、什么是混合物和纯净物?请举例说明。

2、回忆过滤操作的适用范围和所需仪器。

(二)实验原理粗盐中通常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通过溶解、过滤可将其与粗盐中的氯化钠分离,再经过蒸发结晶得到较为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三)实验用品1、仪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坩埚钳。

2、药品:粗盐、水。

(四)实验步骤1、溶解(1)用托盘天平称取 50g 粗盐,放入烧杯中。

(2)用量筒量取 10mL 水,倒入烧杯中。

(3)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粗盐不再溶解,观察溶液是否浑浊。

2、过滤(1)准备好过滤器,将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放入漏斗中,用水润湿滤纸,使其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要留有气泡。

(2)将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3)将溶解后的粗盐水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玻璃棒的下端要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4)观察滤液的颜色和澄清度。

3、蒸发(1)将滤液倒入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

(2)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滴飞溅。

(3)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的水分蒸干。

4、计算产率(1)用玻璃棒将蒸发皿中的固体转移到纸上,称量所得氯化钠固体的质量。

(2)计算粗盐的产率:产率=(所得氯化钠的质量÷称取粗盐的质量)× 100% 。

(五)问题与讨论1、在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2、过滤操作中,“一贴、二低、三靠”分别指什么?如果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3、蒸发操作中,为什么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停止加热的时机如何判断?4、实验过程中,哪些操作可能会导致实验产率偏低?哪些操作可能会导致产率偏高?(六)实验拓展1、思考如何进一步去除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如氯化镁、氯化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探究:粗盐的提纯-------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导学案
实验活动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复习巩固溶解、过滤操作技能和蒸发操作技能
2、掌握粗盐提纯的一般步骤
3、学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以及可溶性杂质的的去除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验方案设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从实验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实验原理:
不溶性固体与可溶性固体分离采取溶解、过滤的方法;可溶性杂质的去除通过加入合适试剂转化为不溶性杂质进行去除
三、教学重点
1、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操作技能
2、知道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步骤
3、能设计出可溶性杂质除去的方案
三、教学难点
可溶性杂质除去方案的设计
四、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温故而知新】
1、粗盐提纯除去不溶性杂质的基本步骤
①②③
2、对应3个步骤,3次使用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1)①②③
(2)取10ml的水应选用的量筒(50ml,10ml),用量筒量液时,正确的读数方
法 。

(3)向量筒倾倒液体时,若已接近10ml ,应用 把液体加至10ml,使用之前要 。

(4)过滤器制作和使用时要注意事项中 一贴: ;
二低: ; ; 三靠: ; ; ;
(5)蒸发操作中何时停止加热? 。

(6)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方法是 ;从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有 、 (从溶解度曲线上考虑),要从食盐溶液中获得食盐晶体可选用 法。

【课内探究】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
1、粗盐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如 、 等)和不溶性杂质(如 等)。

将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泥沙)除去的方法是
2、如何从滤液中得到食盐晶体,请组内讨论除杂方案,比比试高低,看哪个组设计的又合理又快!
3、理清思路:(快速阅读,抢答加分)
(1)、要想除去可溶性Na 2SO 4、MgCl 2、CaCl 2,其实质是除去多余的SO 42- Ca 2+和Mg 2+,同学们想一想如何将SO 42- 、Ca 2+和Mg 2+除去呢?然后经过何种操作方法才能除去? (2)提供下列信息:
3、讨论设计的方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杂质后不应产生新杂质) 除去 SO 42 -(Na 2SO 4) 除去Mg 2+ (MgCl 2) 除去Ca 2+ (CaCl 2) 分离方法
阴离子子
OH - NO 3- Cl - SO 42- CO 3-
Ca 2+ 微 溶 溶 微 不 Mg 2+ 不 溶 溶 溶 微 Ba 2+ 溶




阳离子
除去滤液中的NaOH
除去滤液中的Na2CO3
[组内交流] 说出你的实验方案。

三、检查有无下列用品:
(一)粗盐、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药匙、小烧杯、大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火柴、50ml量筒、10ml量筒、胶头滴管、蒸馏水、石棉网、坩埚钳。

(二)实验步骤(组内讨论完成实验步骤)
1、取少量粗盐于小烧杯内,
2、量取10ml水倒入烧杯溶解粗盐,
3、滴加过量溶液、溶液、溶液(思考:如何知道试剂过量呢)
4、过滤制作一个合格的过滤器,并安装好一套过滤装置,进行过滤;
5、蒸发向澄清的滤液中滴加试液,然后逐滴滴加,现象为
时,停止滴加。

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液倒入蒸发皿里,并将蒸发皿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用酒精灯加热。

【合作实验】比一比,看看哪个组分工好,配合好,完成的又快又好,注意规范自己的操作,优秀组要加分!
【实验反思、问题再现】
同学们,看看下列操作会造成精盐产率怎样的误差结果?
A、食盐还没有全部溶解就过滤了,造成结果
B、量取水时读数时仰视造成结果读数偏,实际量取的水偏
C、食盐溶液剧烈飞溅造成结果;
C、蒸发后,所得到的精盐很潮湿造成结果;
D、蒸发皿里的食盐没有全部转移到纸上造成结果。

还有哪些操作会造成误差?组内交流,抢答加分。

四、小试身手,看看收获多少
当堂检测
1、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
2CO
3
溶液,⑤加过量BaCl
2
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
是()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2、食盐水中含有杂质CaCl
2和Na
2
SO
4
,依次加入过量BaCl
2
和Na
2
C0
3
溶液后过滤,滤液中溶质
为;过滤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向食盐水中通NH
3和CO
2
可制
得小苏打和一种氮肥,该氮肥的化学式为.(提示:BaSO
4、BaCO
3
难溶于水)
3、粗盐中含有难溶性杂质(泥沙等)和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某班同学在粗盐提
纯实验中,为把少量可溶性杂质CaCl
2,MgCl
2
一并除去,将教材中实验方案修改设计如下,请据
此回答问题:
(1)实验操作A的名称是_____,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 .
(2)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步骤⑥的作用是(用方程式表示)____ ,
(3)小刚同学认为该方案实际得到的氯化钠可能比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钠要多,请你为他找出理由:_____ .
流程图:
溶液1中的溶质有、、、沉淀A是
溶液2中的溶质有、、、沉淀B是
溶液3中的溶质有、、、沉淀C是
溶液4中的溶质有、、此时溶液呈性,可以滴加
试剂验证(从桌面试剂选取),此时溶液呈色滴加以除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