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总复习. 人教版. 地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总复习高考总复习 在地图上如何判断经纬度知识讲解

高考总复习在地图上如何判断经纬度::考纲解读考点提示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理解并掌握经纬网的判读及其应用。
复习建议熟悉经纬网,主要地理区域及主要的经纬网周围的地理事物;应用经纬网判断方向和计算距离。
知识清单1.纬线是在地球仪上与地轴________并且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
纬线指示________方向;除极点外所有纬线都自成________(纬线圈);在同一南或北半球,各条纬线不等长,________最长,向两极递减;所有纬线都相互________。
以________划分南、北半球。
2.纬度的确定:(1)某地的纬度就是该地向地面作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2)自南向北数值增大者为________,数值减小者为________;(3)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就是该地看北极星的仰角。
3.经线是在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_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指示________方向;所有经线长度都________,形状均为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________;任意两条经线间的距离,在________上最大,向两极递减。
以________、160°E 两条经线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4.经度的确定:自西向东数值增大的为东经,自西向东数值________的则为西经。
以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180°。
5.经纬网的意义:(1)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________;(2)确定两点间的________;(3)计算两点之间的距离。
参考答案:1.垂直、东西、圆圈、赤道、平行、赤道2.北纬、南纬3.南北两极、南北、相等、经线圈、南北两极、赤道、20°W4.减小5.地理位置、方向。
考点聚焦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描述地球大小的常用数据平均半径6371km,赤道周长约4万km,表面积5.1亿km2。
地轴和两极转到地球仪,可以看到地球仪绕着地轴在转动。
人教版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高考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球与地图:了解地球的形状、运动,经纬度系统,地图的类型、比例尺、方向等基础知识。
2. 自然地理:包括地貌学、气象学、水文学、生物地理学等,重点掌握地壳运动、气候类型、水循环、生态系统等概念。
3. 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人口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重点掌握人口分布、城市化、区域发展等知识。
4. 区域地理:分析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资源条件、经济状况和文化特点。
5. 地理信息技术: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6.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全球变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7. 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以及中国的区域划分和区域发展特点。
8. 世界地理:掌握世界各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国家和城市的地理特
征。
9. 地理综合分析: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防治、区域发展规划等。
10. 地理实践能力:通过野外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地理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工具。
掌握人教版地理高考知识点,不仅有助于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更能培养我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考地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

高考地理人教版知识点归纳高考地理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其知识点广泛而深入,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人教版高中地理的知识点归纳:自然地理部分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运动,经纬度系统,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2. 地貌学:地貌的形成过程,包括构造地貌、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
3. 气候学:全球气候类型,气候形成的基本要素,气候分布规律。
4. 水文学:水循环,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基本知识。
5. 生物地理学: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生物群落的分布规律。
6. 土壤地理学:土壤类型,土壤的形成与分布。
人文地理部分1. 人口地理学:人口分布,人口迁移,人口结构,人口问题等。
2. 城市地理学:城市化过程,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区划分。
3. 农业地理学:农业类型,农业分布,农业区位理论。
4. 工业地理学:工业类型,工业分布,工业区位理论。
5. 交通地理学:交通网络,交通运输方式,交通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6. 文化地理学:文化景观,文化扩散,文化区。
区域地理部分1. 世界地理:各大洲的地理特征,主要国家的地理概况。
2. 中国地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行政区划等。
3. 区域发展:区域发展的概念,区域发展模式,区域发展战略。
地理信息技术1. 遥感技术:遥感的原理,遥感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2. 地理信息系统(GIS):GIS的基本概念,GIS在地理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3.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的原理,GPS在地理定位中的应用。
结束语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要求我们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还要求我们掌握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系统地学习高中地理,学生可以培养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以上的知识点归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高考地理的主要内容。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4章 地球上的水 课时规

10.(2023·山东菏泽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第二松花江畔一处傍河区是某生物科技企业的水源地(图1),海拔约150米。为增 加水源供应,研究人员对其进行勘测、分析,发现:该地采水井的井间距和井与井 之间的干扰度有明显相关性(图2);各采水井之间干扰度控制在25%以下,开采井 可正常采水。研究人员规划了井河距离50米、200米的两种新增开采方案。
1.基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C )
A.雨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积雪融水
2.基流径流量3月份比4月份大的原因可能有( B )
①植被需水量较多 ②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多 ③植被需水量较少
④农业生产灌溉用水量较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月份比3月份基流TP负荷量低的原因可能是( D ) A.8月份地表径流量大 B.8月份植物快速生长需肥量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广东梅州一模)2022年夏季以来,多地气候异常。塔克拉玛干沙漠竟
然出现众多新湖泊。下图为塔里木河畔罗布人村寨一带的沙漠湖泊景观
图。据此完成4~5题。
4.新出现的沙漠湖泊中的湖水主要直接来源于( B )
A.高山积雪融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雨水
5.推测上述沙漠湖泊最终会( D )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3·山东济南实验中学一模)气候暖湿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某内流区因湖泊快速扩 张发生水系重组(邻近湖泊因湖水溢出而形成上下游汇流关系),重组后,甲、丙两湖 盐度明显降低,乙湖盐度变化不大。图1示意该内流区重组后的水系。图2是水系重 组前后甲、乙、丙三湖的水位变化情况(与2000年的水位差)。据此完成6~7题。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地理高考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但由于地球自身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使得地球可能稍微扁扁。
并且地球由地壳、地幔、地核等不同结构的部分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硬壳,地幔是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软流层,地核则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内外两层构成。
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心旋转的运动,其自转一周需要24小时,这个时间就构成了一天的时间。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轨道运动的现象,每一年绕行一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决定了地球的白昼和黑夜、四季变化等自然现象。
三、地球的地理分区地球上存在着温带、寒带、亚热带、热带四大气候带,这些气候带由于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不同热量分布、以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以及地球自转轴的倾斜角度都有关系。
另外,地球上还有五大洲,它们是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此外还有南极洲等奇特景象可挖掘。
四、地球的气候地球的气候是由地球自身的气候动力、水文循环、太阳能的照射角度、海陆分布、地形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地球上的气候类型不胫而走,常见的有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等。
五、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多种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盆地、高原等等。
地球地形的特征与地球物理性质、地球气候、地球人文活动都有密切关系。
地球地形决定了各地的资源分布、生长植物、地势高低等自然现象。
六、地球的自然资源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种种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
这些资源既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地球的各种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的利用和开发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
七、地球的环境问题地球的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资源的短缺、土地的荒漠化、气候变化等诸多问题。
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复杂的,对于世界各国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全球的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面对的大问题。
八、地球的人口分布地球上的人口分布不均衡,人口聚集在了产业发达、资源丰富的地区。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 自然地理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1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下图为1964—2015年我国江淮地区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的相关系数分 布图。读图,完成3~4题。
3.太阳黑子数与梅雨强度( D ) A.在湖北省的东南部呈正相关 B.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呈负相关 C.在图中西北部的相关性最小 D.正相关最大值出现在图中东北部 4.太阳黑子数达最大值时( B ) A.江淮地区梅雨强度增大 B.通信卫星信号易受干扰 C.漠河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D.耀斑爆发强度减弱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大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本课结束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1篇自然地理第4章地球上的水第1讲水循环

目录索引
强基础必备知识
基础落实
一、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及特点
根本原因在于水的三态变化
类型
主要环节
特点
海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环节最多
蒸发、 降水
循环水量最大,对全球热量输 送有重要意义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最重要的循环,使陆地水得到
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
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
说出修建梯田对流域地表径流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命题解读 以黄土高原修筑梯田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命题,贴近生产实际,教 会学生因地制宜地利用自然环境,有利于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调用知识 修筑梯田增加下渗量,从而减少地表径流量
信息:东沟通过修建梯 解读:修建梯田后,使梯田所在区域坡度
信息解读 田等措施进行治理,西 变小 ,水流速度变慢,下渗量
第3题,降低植被覆盖率会导致气候失衡,生态恶化,A错误;为回补中下游地 区的缺水问题应设法增加水源补给,进行生态调水、补水,以缓解缺水问 题,B正确;人工降雨只能解决短时缺水问题,对中长期缺水问题影响很小,C 错误;降低流域两端高差工程量大,且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D错误。
考向二 水平衡 (2023·广东梅州二模)研究表明,河北白洋淀湿地地表水位的控制因素包括 河流补给、降雨补给、生态补水、蒸散发、渗漏、下游放水等,地下水位 动态变化则与降雨入渗、地表水补给、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等因素有关。 下图为白洋淀地表水和地下水位动态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1)影响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空气湿度。
(2)图中M地年均陆面蒸发量比蒸发皿蒸发量大还是小?为什么? 提示 小。因为该地降水量小于蒸发皿蒸发量,所以陆面蒸发量比蒸发皿蒸 发量小。
2025年高考一轮总复习地理(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课时规范练:气旋、反气旋与天气

第(3)题,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冷涡为低压中心,所以在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 气流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有利于水汽降温凝结。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 冷涡系统中,大气处于上干下湿的状态,而下层的湿空气在上升的过程中, 水汽凝结会释放潜热,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气流上升。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在 外围冷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系统,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也提供了大量水 汽,加剧降水强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7题,江淮气旋的发生与锋面雨带的移动有关,冬季,该地区主要受陆地 冷高压控制,降水少;春季,陆地升温快,冷暖气团交汇频繁;6月份,雨带移到江 淮地区,形成梅雨天气;7—8月份,本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天多、降水少。 第8题,由图可知,最初气旋中心位于东海海域西北侧,东海海域吹东南风;随着 锋面气旋向东逐渐移动到东海海域北侧(略偏西北),东海海域开始吹南风;锋 面气旋继续向东移动,移动至东海海域东北侧,东海海域的风向将转变为西南 风。第9题,渤海湾的半封闭形态有利于江淮气旋带来海水的能量聚集,从而 加大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移动方向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向,从而影响 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的势力强弱直接影响渤海海域的风力大小,从而影响 风暴潮的势力;江淮气旋主要通过风力、风向以及渤海特殊的海域形态影响 风暴潮,与海水温度变化相关性最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图中表示5月16日8时900百帕天气形势图,且图中的细实线为 等高线。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同为900百帕气压,甲处该气压分布的海拔相 对较低,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在同一高空的水平 方向上,甲处的气压较四周同一海拔地区更低,所以甲处气压为低压。第(2) 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冷涡促进了冷暖气团提前相遇。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冷涡中心为低压,一方面,冷涡西侧引导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南下;另一方 面,冷涡也吸引来自偏低纬度的副热带高压外围的暖湿气流北上,暖湿气流 影响范围扩大,冷暖气团相遇,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导致华北地区雨季提 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