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及铵态氮肥教学设计三稿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教学设计】氨与铵态氮肥_化学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基本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熟练掌握氨、铵盐的化学性质,氨气实验室制法、氨气喷泉实验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学会从氧化还原的角度认识多价态元素的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掌握喷泉实验的装置和操作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学习中讨论交流共同学习的快乐,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总结的品质。

2、发展性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喷泉形成的原理,并会判断其它的物质与相应的溶液能否形成喷泉。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理解设计实验的基本原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思考习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学习品质,提高科学素养。

二、教材分析氨与铵态氮肥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氨及铵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氨的实验室制法。

通过喷泉实验、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实验,氯化铵受热分解实验、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及氨的实验室制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究意识。

三、设计思想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部分高一新生来说,学法陈旧,实验能力差。

为此,本节课的教学以化学史和新闻报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实验探究,层层推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训练和思维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四、重难点分析1、重点:氨与铵盐的化学性质2、难点:掌握氨的实验室制法及喷泉实验原理。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新课引入NH3的性质探究活动【引入】同学们,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说到肥料,我们就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是德国化学家哈伯,诺贝尔奖获得者。

【投影】哈伯照片【讲述】1909年哈伯成功合成氨,结束人类依靠天然氮肥的历史,促进世界农业的发展,赞扬他的人说:他是天使;然而,哈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化学兵工厂的厂长,投身于毒气和炸药的研制,造成近百万人伤亡,诅咒他的人说:他是魔鬼。

初中化学氨态氮肥教案

初中化学氨态氮肥教案

初中化学氨态氮肥教案主题:氨态氮肥学科:化学年级:初中教学目标:1.了解氨态氮肥的基本特性和用途;2.掌握氨态氮肥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过程;3.理解氨态氮肥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教学内容:1.氨态氮肥的定义和特性;2.氨态氮肥的制备方法;3.氨态氮肥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重点:1.氨态氮肥的特性和用途;2.氨态氮肥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难点:1.氨态氮肥的化学反应过程。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材料;2.实验室用品和实验操作指导。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氨态氮肥的特性和用途;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氨态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二、讲解和示范(15分钟)1.讲解氨态氮肥的定义和特性;2.介绍氨态氮肥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过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氨态氮肥的制备过程;2.引导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

四、讨论和总结(10分钟)1.引导学生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氨态氮肥对植物生长的作用;2.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并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氨态氮肥的基本特性和用途,掌握了氨态氮肥的制备方法和化学反应过程,提升了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氨态氮肥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促进了学生对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和掌握。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一化学氨及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必修

高一化学氨及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必修

城东蜊市阳光实验学校高一化学氨及铵态氮肥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目的〔1〕掌握氨气和铵盐的主要性质,知道NH4+ 的检验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观察才能。

〔2〕理解氮肥的使用情况,培养学生理论联络实际的才能。

〔3〕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的〔1〕运用实验探究、设疑启发等方法研究有关物质的性质。

〔2〕通过喷泉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考虑、归纳的才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对铵盐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和动脑才能,激发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氨气和铵盐的化学性质,NH4+ 的检验。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实验探究教学药品与器材: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水、酚酞试液、浓氨水、浓盐酸、NH4Cl晶体、〔NH4〕2SO4晶体、NH4HCO3固体、10%NaOH溶液、澄清石灰水、红色石蕊试纸、烧杯、集气瓶、双孔胶塞、铁架台、导气管、酒精灯、大试管、试管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氮气与氢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反响生成氨气。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氨气的性质。

师:展示一瓶充满氨气的圆底烧瓶,并让学生闻气味,让学生描绘其物理性质。

生: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师:氨气的密度与空气比方何?生:比空气小。

师:氨气的密度与空气小,因此搜集氨气时可采用什么方法?生:向下排空气法。

师:氨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何?我们将用实验来检验。

[演示实验]P73实验一:氨的喷泉实验观察、考虑与交流:①形成喷泉实验的原理:②引发水上喷的操作:③形成喷泉实验的关键:师:氨的喷泉实验,说明了氨气具有什么性质?生:极易溶于水。

板书:一、氨的性质1、氨的物理性质:师:圆底烧瓶中的液体变成了什么颜色?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滴有酚酞的水变红了,说明氨气溶于水后生成了碱性物质。

板书:2、氨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响:[演示实验]P73实验二:浓氨水和浓盐酸的反响让学生描绘实验现象并考虑:①实验二中的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这个实验说明浓氨水和浓盐酸各有什么的性质?②浓氨水和浓硫酸反响时有这样的现象吗?板书:〔2〕与酸反响:[设问]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可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响?板书:〔3〕与氧气反响:师:这个反响属于氨的催化氧化,工业上利用这个反响来制备消费硝酸所需要的NO。

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第三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二节氮的循环-------第二课时氨与铵态氮肥【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氨的一些基本物理性质和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2.使学生掌握氨的基本反应类型。

3.使学生掌握铵盐的物理性质和有关反应。

4.了解氨及铵盐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氨的化学性质及基本反应。

2.铵盐的性质及主要反应。

【教学难点】1. 氨的化学性质及基本反应。

2. 铵盐的性质及主要反应。

【教学过程】1.氨的物理性质。

给每个小组发一只装满氨气的试管,依次传下去,让他们看一看,闻一闻。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氨气在常温下为气态,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在此教授学生正确的实验室闻气体的方法)2.已知空气摩尔质量为29g/mol,让同学们计算氨气的摩尔质量,与空气的摩尔质量比较得到: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标况下密度为0.771g/l,所以同学们推出氨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阅读课本p76得到:氨气极易溶于水,且能快速溶解,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接下来我会为同学们演示氨的喷泉实验:由实验现象,我会给出以下问题:(1)喷泉实验说明氨气什么性质(突出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溶于水时与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一种碱性物质“NH3+H2O ≒NH3.H2O≒NH4+ +OH- ”所以:使酚酞变红色。

(2)于水仅仅是简单的溶解吗?喷泉呈现红色说明了什么问题?4.氨中的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请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氨还能具有什么性质?它可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由氨气中的氮元素是-3价,可推知氨具有还原性,因此可与氧化性物质反应:这时我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的规律写出NH3分别与O2、Cl2、Cu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学生NH3的结构中N原子还有一对电子没有被共用,而H+的核外没有电子,当两者相遇时,如何使它们都能达到稳定结构。

学生可从配位键的角度来理解NH3与H+结合成NH4+的过程,从而认识到NH3能与酸反应成盐,进一步认识NH3是碱性气体。

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学案 课件 随堂练习

氨与铵态氮肥教案 学案 课件 随堂练习
NH3在纯氧中点燃即可燃烧,通常产物是N2和水
4NH3+3O2=2N2+6H2O
3、氨的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2. 装置: 固+固,加热型 3.收集方法: 向下排空气法(短进长出)
①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4.验满方法: ②蘸有浓HCl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烟

强碱

湿润 气体 红色石蕊

变蓝色
3.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等混合施用。
谢谢观看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失败。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3、影响我们人生的绝不仅仅是环境,其实是心态在控制个人的行动和思想。同时,心态也决定了一个人的视野和成就,甚至一生。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不幸。 5、也许有些路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7、人往往有时候为了争夺名利,有时驱车去争,有时驱马去夺,想方设法,不遗余力。压力挑战,这一切消极的东西都是我进取成功的催化剂。 8、真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面对困难,智者想尽千方百计,愚者说尽千言万语;老实人不一定可靠,但可靠的必定是老实人;时间,抓起来是黄金,抓不起来是流水。14、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9、成功的道路上,肯定会有失败;对于失败,我们要正确地看待和对待,不怕失败者,则必成功;怕失败者,则一无是处,会更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失败。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氨与铵态氮肥(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必修化学 1 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
氨与铵态氮肥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掌握氨气、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②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问题,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通过设计、操作、观察实验,体会“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拓展能力。

②从化合价角度,结合图片模拟工业生产硝酸流程认识氨的还原性,培养从氧化还原角度认识化学物质的科学素养。

3、通过氮肥对人类的贡献、氨气的功与过的讨论,培养对化学学科的正确认识,渗透核心价值观念。

【重点】氨气与铵盐的化学性质。

【难点】氨气与水的反应、铵盐的受热分解及跟碱的反应。

【学习方法】学生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媒介】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实验用品】
1、盛有NH3 的旧饮料水瓶、小烧杯(少量水)、胶头滴管、相同瓶盖
2、盛有NH3 的圆底烧瓶、双控橡皮塞(玻璃导管、盛水的胶头滴管)、大烧杯(含水、滴入酚酞)
3、直玻璃管(两端有橡胶塞、塞上固定有棉签)、浓盐酸、浓氨水
4、火柴、大试管、小试管2 只、药匙2 个、试管夹、蒸馏水、氯化铵固体、氢氧化钠溶液、红色石蕊试纸、镊子。

【教学过程】。

氮肥和铵盐初中化学教案

氮肥和铵盐初中化学教案

氮肥和铵盐初中化学教案
学科:化学
年级:初中
时间: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氮肥和铵盐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氮肥和铵盐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3. 能够解释氮肥和铵盐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实验用氮肥和铵盐样品
3. 实验器材:试剂瓶、试管、试管架等
4. 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植物为什么需要氮肥和铵盐?在植物生长中起什么作用?
二、学习氮肥(15分钟)
1. 讲解氮肥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氮肥的种类和用途。

3. 进行实验:观察氮肥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三、学习铵盐(15分钟)
1. 讲解铵盐的定义和作用。

2. 展示铵盐的种类和用途。

3. 进行实验:观察铵盐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四、总结(10分钟)
让学生总结氮肥和铵盐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并解释其作用原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写一篇短文,介绍氮肥和铵盐的作用及重要性。

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氮肥和铵盐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其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实验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氮肥和铵盐作用的理解,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氨和铵态氮肥导学案

氨和铵态氮肥导学案

第3章自然界中的元素第2节氨和铵态氮肥(第2课时)一、课程导入:3min在氮的第一课时,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主要有氮气、氮的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重点从他们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用途这两方面去掌握。

氨气的化学式是NH3,也是氮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说氨是氮肥工业和硝酸工业的重要原料。

那它有什么样的性质和用途,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习目标:1、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氨气与水的反应,氨的还原性;2、认识铵盐的受热分解、铵盐与碱的反应;3、认识铵态氮肥的使用,了解他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氨气分别与水、氧气的反应,铵盐受热分解以及跟碱的反应二、自主学习:8min阅读课本P76~79,完成以下问题:1、氨气有哪些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氨气可以跟哪些物质反应?2、铵盐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铵盐跟碱溶液反应会生成什么物质?3、实验室怎么制备氨气?三、反馈精讲及练习:(一)氨气的性质2min(1)物理性质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水溶性五个方面讲解。

(请学生回答)强调气味(有刺激性)、水溶性(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播放喷泉实验视频)(2)氨气的化学性质:6min(二)铵盐的性质8min铵盐是指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有的铵盐都能溶于水,且都是白色固体,生活中常见的铵盐有:NH 4Cl 、NH 4NO 3、NH 4HCO 3等。

(1)铵盐的化学性质①受热易分解;强调分解都会有氨气生成;贮存铵态氮肥的是应注意密封保存并放在阴凉通风处。

②与碱反应(2)实验室制备氨气①反应原理:氯化铵固体和消石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强调不能用NaOH 、KOH ,因为这两者具有吸湿性,易结块,不利于氨气的产生,且高温会腐蚀试管。

②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氨气比空气轻)。

③验满的方法:A.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白烟)四、小组讨论7min根据NH 4Cl 溶液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如何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NH 4+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1min ,再小组讨论)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贴在玻璃棒上靠近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证明溶液中含有NH 4+ ,否则没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通过课堂合成氮肥,拯救绿萝,体会到化学对我们生产生活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化学技术进步观的学习、氮肥对人类的贡献、氨气的功与过的讨论,培养对化学正确认识,渗透核心观念,化学物质无害
教学重点
氨气的性质与用途,铵盐的性质与用途
教学难点
氨气与水的反应、铵盐的受热分解及跟碱的反应
教学策略
学生实验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思考回答分解产生的产物
并推测H4HCO3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实验验证铵盐的不稳定性。化学方程式不是简单的给定,而是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出得出产物,通过元素守恒自主书写方程式。
原型启发:氨气从何而来
施肥技巧:铵态氮肥(NH4+)不能与草木灰(碱性物质,在水中产生OH-)混合施用,否则会降低肥效。引出铵根离子的检验。
学生观察思考
共同板书:NH3+H2O⇋NH3·H2O⇋NH4++OH-
得出氨气溶于水是一个可逆反应,并用化学用语表示过程NH3+H2O⇋NH3·H2O⇋NH4++OH-
欣赏:高中最美化学实验:喷泉实验
学生欣赏并完成学案
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实验引发操作
达成本节课知识目标一:氨气溶于水和喷泉实验的原理
合成绿萝所使用的铵态氮肥。微课:演示实验:NH3+HNO3=NH4NO3呼应开课之初提出的实验方案
学生观察
并填写氨气的另一种检验方法
因硝酸与氨气有毒,为体现环保,将实验地点所在实验室并利用微课演示合成铵盐。提出氨气的又一种检验方法
如果用氨水与稀硝酸溶液能否得到氮肥。提出实验目的:动手自主合成绿萝所使用的氮肥
学生动手实验操作
倒置塑料瓶,用针筒吸取少量氨气的水溶液,然后将氨水注入稀硝酸中(预先滴有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得到氮肥的主要成分。
学生思考:氨气溶于水形成一种碱
学生回答实验方案。
实验2. 氨水呈碱性
实验2.1溶液注入到pH试纸上
实验2.2 滴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上观察现象
直观感受氨水的碱性、并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加以验证,体现创造性思维在化学中的应用
演示实验:氨水的稳定性 取下针筒,针尖留在瓶塞处,在针尖大口处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观察实验现象。
初中学过氨气能溶于水,如何证明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氨气易溶于水并评价
通过创新实验(医用废塑料瓶装氨气、注射器往内部注水)避免氨气泄漏,证明氨气易溶于水,渗透环保意识与节约意识
分组实验,按照设计方案,完成氨气溶于水的实验
并板书:NH3+H2O= NH3.H2O
升华:极易溶于水,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气
班长收集各小组合成的氮肥,然后配合营养液现场给绿萝施肥,期待绿满人间
学生代表动手拯救绿萝,达成本节课德育目标。
赠送班长礼品(花花草草监视仪):科技的发展让我们能更快更好的知道植物缺少什么,我们能更有效的去拯救我们周围的植物
学生代表接受礼品
期待学生能更有效的去帮助植物重现生机
赠送的不是礼品,而是科技与方法,让学生从现代技术的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帮助绿萝,达成德育与科技的目标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氨气
学生讨论:NH4NO3的物质类别
学生推测:氮肥的原料
从物质类别(盐类)角度探究氮肥合成方法,加强化学分类观的学习,同时引出本节课的知识重点1:氨气的性质与用途
讲解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着手角度,引导学生观察塑料瓶中的气体,归纳物理性质
学生发言:氨气的物理性质
从观察角度而不是读记角度认识氨气,体现了知识的生成性学习
连续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觉得化学有用吗?化学有趣吗?化学很难吗?
学生齐答
让学生从本节课的学习中,自我反思,体会到化学是一门有用、有趣、不难的科学,达成化学学科层面的德育目标,增强化学学习的兴趣。
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我们的学习目标?并进行自我评价。
学生反思。
教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
并在用化学的眼光认识世界
教学媒介
多媒体教学 实验教学
【§3.2.2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图
【§3.2.2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详案
高中化学1:第三章第2节(XX科技版)
氨与铵态氮肥(第2课时)
课题
氨与铵态氮肥
日期
2016.11
授课人
左金龙
单位
潍坊()新纪元学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出:同学们,咱班养过绿色植物吗?本节课,我们与象征着希望的绿色有关。请欣赏视频:绿萝怎么了!
学生观课微课并回答学案上问题
实验原理: 实验装置:
如何验满:
棉花的作用:
课堂上演示实验会有少量的氨气漏出,从环保的角度装制备地点放在了实验室,同时能交待本节课塑料瓶中氨气的由来。借助微课展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完成知识层面目标二:铵盐的的性质与用途
现场行动救绿萝:我们已经合成了氮肥,知道氮肥不稳定性,也就是说我们的氮肥要现场使用。请班长将各个小组的成果和心血收集起来,配上老师购置的植物营养液,一起为绿萝施加氮肥:期待绿色再现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如何拯救绿萝引发的两条线:合成氮肥—氨气的性质与用途,使用氮肥—铵盐的性质与用途等学科知识的学习,培养化学知识的科学素养。
2、通过自主创新实验与微课(有危险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展示绿色化学的思想,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创新精神与实验拓展能力,并引出对化学实验重新设计的思考。
绿萝可使用哪些氮肥呢?我们来认识一下氮肥的分类。
NH4NO3从阴阳离子角度来看,属于什么形态的氮肥
学生阅读教材78页前段内容,归纳氮肥的种类。
对NH4NO3分类
了解氮肥的分类,明确绿萝可使什么氮肥
NH4NO3是绿萝可使用的较简单的氮肥
探究活动1:铵态氮肥(NH4NO3)的简单合成的推测从成盐反应角度推测合成硝酸铵所需要的物质,酸:硝酸 碱:氨气、氨水
学生实验1. 氨气溶于水实验(分组完成)
从瓶塞中心处缓缓注入水,摇晃塑料瓶,观察现象
展示:小组代表展示实验成果
学生动手并展示实验成果,体现学生中心
NH3溶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回顾成盐反应——酸碱中和反应,得出氨水呈碱性
并提问学生: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氨水呈碱性
屏幕展示检验氨水与氨气的方法: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氮肥的合成,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并达成了本节课的化学层面目标:氨气的性质之氨与酸的反应。
过渡:氨气可以用来制氮肥,通过空气制造了面包,多养活了30亿人。氨气还有其他用途吗?
正反两方面展示毁誉参半的氨气。正面:用空气制造面包的氨气,反面:现代战争加速的氨气、环境污染的氨气
并开展课堂思辩:氨气的功与过
主板书
3.2.2氨和铵态氮肥
物理性质
氨气 与水反应
化学性质
与酸反应
物理性质
受热分解
铵盐 化学性质
与碱反应
主要用途:制氨气
学习目标:【板书画出】
XX省德育优质课评选
《§3.2.2氨与铵态氮肥》
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左 金 龙
任教学校:潍坊()新纪元学校
任教学科:高中化学
2016.11【§3.2.2 氨与铵态氮肥】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章 第2节 第2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左金龙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鲁科版必修教材化学1第三单元的第二节第二课时,它安排在氮氧化物的产生和转化之后,同学们了解了含氮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之后,为他们接下来学习氨气和铵盐的性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这体现了鲁科版的教材设计的螺旋线上升的特点,另外,从教材的编排上来看,设计了两大块的实验内容,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强调了实验对于化学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思考:认识到同一种化学物质的矛盾。
学生思辩:从功大于过、过大于功、功过待评三个角度看待氨气
大德育:让学生自己思考如何评价我们的化学所产生的物质,渗透化学物质本身无害,关键在于使用者,应该正确使用造福人类。
过渡,我们学习了氨气,认识了氨气的用途,并获得了绿萝急需的氮肥,那我们该如何科学高效的使用氮肥呢?
从化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号召中结束课题
【选做作业】布置选做拓展作业,以承上启下。
1.观察校内的常绿植物的状况,并展开行之有效的措施。
2. 走进工厂或上网查询,了解氮肥生产的相关知识。
完成知识层面的作业
选做拓展作业2选1.
学生课后完成并交流。
选做作业,增加学生的自由度,让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培养学生的研究性思维。
展示硝酸铵肥料袋的使用注意事项:防潮、防热
学生思考:防潮、防热预示着铵盐的什么性质
从生活中肥料应用的注意事项出发,得出铵盐的两条主要性质,易溶于水,易分解,体现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展示了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性,提出本节课化学层面目标二:铵盐的性质与用途
活动:演示实验证明铵盐的不稳定性,加热试管中的NH4HCO3固体,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证明产生了氨气和二氧化碳。
过渡:如何检验我们前面制得的溶液中含有铵态氮肥
学生思考
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无法共存
学生分组实验
检验铵态氮肥中有NH4+
引出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并对我们所制得氮肥现场检验,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
铵盐的用途:实验室利用该原理制氨气
微课: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实验,将地点由课堂转移到实验室,并采用双屏显示技术)
学生分析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在初中就已经知道了氮肥对农作物生长所起的作用,知道了氨气,具备了基本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有较为充足的知识储备。此外,在能力层面上,学生此时已经初步学会了对比、分析、推理、实验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应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心理层面上,学生对化学实验、化学现象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求欲、表现欲和成就欲,有极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