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通风方法
隧道工程6-7-2 隧道施工通风-施工通风方式

第11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1)主风流循环系统。挡风门是巷道式通 风的关键之一,为此必须做到: • 平导口设两道风门,一般间距为60~80m。 目的是保证车辆通过平导口时,始终有一道 风门处于关闭状态,不出现风流短路。 • 不作运输的横通道应关闭,以减少风流损失。 • 挡风门应做到顺风关、逆风开,要做到严密 不漏风,应派专人看守和维修。
第8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3)混合式通风。必须注意的技术要求: • ① 压入和吸出两台风机必须同时起动; • ② 吸出风机的通风能力应比压入风机的通 风能力大20%~30%; • ③ 吸出风机和压入风机的位置布置最小要 交错30m,以免在洞内形成短循环风流; • ④ 压入风机的风管端部与工作面间的距离 应在风流有效射程之内,一般为 15 ~ 20m 。
第9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巷道式通风是利用隧道本身(包括成洞、导 坑及扩大地段)和辅助坑道(如平行导坑) 组成主风流和局部风流两个系统互相配合而 达到通风的目的。现以设有平行导坑的隧道 为例说明。
第10页
1 施工通风方式
• (二)巷道式通风 • (1)主风流循环系统。利用平导与正洞的 联络通道作为风道,在平导口侧面的风道口 处设置主风机(主扇),通风时平导口设置的 两道挡风门关闭。当主扇向外吸风时,平行 导坑内空气产生负压,正洞外新鲜空气通过 正洞向洞内补充,污浊空气经由最前端横通 道进入平导,经施工通风道排出洞外,形成 以坑道为通风道的主风流循环系统。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防尘技术指南

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防尘技术指南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隧道工程在现代交通网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隧道内部环境的通风和防尘问题一直是工程师们需要重视的难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隧道工程中的通风与防尘技术指南,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实用的解决方案。
一、隧道通风技术1. 风洞模拟实验在设计隧道通风系统之前,进行风洞模拟实验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模拟不同风速、风向和气流分布等因素,可以评估通风系统的效果,更好地控制和调节隧道内部的空气流动。
同时,风洞模拟实验还可以测试和优化风道系统的设计,保证通风效果最佳。
2. 烟雾试验烟雾试验是评估隧道通风系统性能的关键方法之一。
通过释放烟雾,观察其在隧道内的传播情况,可以检测到通风系统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此外,烟雾试验还可以验证逃生通道的疏散效果,保障人员安全。
3. 智能监控系统隧道通风系统应当配备智能监控系统,及时监测和控制空气质量、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
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及时采取措施,保障隧道内的安全和舒适性。
二、隧道防尘技术1. 喷淋降尘喷淋降尘是常用的隧道防尘技术之一。
通过向隧道内部喷洒细水雾,可以将空气中的尘埃和污染物降低到最低限度,提供一个清洁的工作环境。
喷淋降尘还可以减少尘埃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降低设备的损坏。
2. 洗地清尘隧道内部的地面清洁也是重要的防尘措施之一。
定期进行洗地清尘可以有效去除尘埃和污垢,提高空气质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尘埃的产生,采取湿式施工、封闭施工等措施,减少粉尘的扬散。
3. 滚筒清洗滚筒清洗是清洁隧道壁面的有效方法。
通过使用旋转式滚筒,能够将壁面的污渍和尘埃迅速清理干净,保持通风系统的顺畅运行。
此外,对于长隧道来说,定期进行滚筒清洗可以减少光照不足引起的潮湿和霉菌的滋生。
三、隧道综合治理技术1. 智能排烟系统隧道中的排烟系统应当具备智能化管理功能,能够根据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节排烟量和速度,确保隧道内空气的流通。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系统布置要点

隧道施工中的通风系统布置要点隧道建设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地铁隧道、高速公路隧道还是水利隧道,通风系统布置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通风系统的良好布置能够确保隧道内空气流通,排除有害气体和烟雾,保证施工人员和乘客的安全。
本文将从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关键要点和布置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通风系统的基本原理1.自然通风原理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气流的作用实现的,通过隧道入口和出口的空气压力差异来驱动气流的流动。
一般采用“入口送风、出口排风”的方式,即在隧道入口处配置送风设备,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内,同时在隧道出口处配置排风设备,将废气排出隧道外。
这种布置方式的优势是节省能源且无需额外的电力支持,但在长隧道或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通风效果可能不理想。
2.机械通风原理机械通风是通过风机或风扇等机械设备来驱动空气流动的方式。
采用机械通风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通风效果,适应不同的气象条件和环境要求。
机械通风一般配置送风系统和排风系统,送风系统将新鲜空气送入隧道,排风系统将废气排出隧道。
机械通风的优势是通风效果可靠且可调节,但需要消耗较多的能源。
二、通风系统布置的关键要点1.合理确定通风流量通风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隧道的空气量,它决定了通风系统设备及其数量的选取。
通风流量的确定需要综合考虑隧道使用类型、长度、横断面积、施工时间等因素。
一般来说,通风流量需要满足隧道内空气的质量要求和人员的舒适度需求。
2.合理配置通风设备通风设备的配置要根据隧道的特点和通风系统的设计要求来确定。
对于自然通风,需要考虑入口送风和出口排风的位置,以及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大小和数量。
对于机械通风,需要配置风机、风扇等通风设备,并考虑其数量、型号、功率等参数。
3.严密防止烟雾传播在隧道施工中,烟雾传播是一种常见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通过通风系统来及时排除烟雾。
为了有效防止烟雾传播,通风系统需要考虑烟雾探测、火警报警、灭火和排烟等方面的设计要求。
隧道通风方式

一般隧道通风方式用以下几种:1、自然通风。
自然通风。
这种通风方式不设置专门的通风设备,利用洞口间的自然压力差或汽车行使时产生的交通风力,达到通风目的。
但双向交通的隧道适用的隧道长度受到限制,对于单向行使的隧道长度影响不大,即使隧道很长也有足够的通风能力。
2、横向式通风。
美国纽约市的荷兰隧道,采用盾构法施工,圆形断面,所以车道下面作为送风道,上部作为排风道,气流从下往上横向流动。
世界上首次采用全横向通风方式。
3、半横向式通风为了对于除圆形断面之外的其他断面形式的隧道换风便利,1934年,英国人在修建莫尔西隧道(长3226米)时,对尽量减少管道断面的方式做了研究,首次采用半横向通风系统。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全横向和半横向通风方式,需要隔离较大的隧道断面空间作为风道,需要大功率的轴流风机通过斜(竖)井排出洞内废气,因此需要花费较大的工程费用和营运费用。
纵向通风方式浮出水面。
对于纵向通风的研究,日本人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3、竖井式纵向通风。
1976年,日本在修建关越隧道(长10855米),首次将纵向通风应用10km以上的隧道。
4、混合式通风。
根据隧道的具体条件和特殊需要,由竖井与上述各种方式组成最为合理的通风系统。
而汽车会排出含有多种有害物质的尾气,而通风的方法从洞外引进新鲜的空气冲淡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使有害物质浓度降低到安全浓度。
射流风机•射流风机是一种特殊设计的轴流风机,风机出口的气流平均速度30m/s左右。
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出口动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短距离的隧道通风,以降低隧道内废气浓度,提高可见度,维护人员的健康和车辆通行安全。
隧道通风目的:1 公路隧道•稀释CO,保证卫生标准•稀释烟雾,保证可见度•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2铁路隧道•稀释氮氧化物,保证卫生标准•排出余热,保持正常工作条件•排除烟雾,用于火灾防排烟。
隧道通风方案

4.建立健全隧道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确保设施长期稳定运行。
五、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要求,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其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运营成本。
本方案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解决方案,为确保隧道内空气质量及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希望相关部门予以审批,并予以实施。
五、通风系统施工与验收
1.施工前准备
完成通风系统的设计、设备选型、施工方案制定等工作。
2.施工过程管理
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验收与调试
完成通风系统施工后,进行系统验收和调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六、通风系统运营与维护
1.运营管理
制定通风系统运营管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系统安全、高效运行。
2.维护保养
定期对通风系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七、预期效果
1.隧道内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相关标准,保障行车安全。
2.降低隧道内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隧道通行能力。
3.改善隧道内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4.节能减排,降低隧道运营成本。
八、结论
本隧道通风方案从通风需求分析、设计原则、方案设计、施工与验收、运营与维护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隧道通风问题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方案能为隧道的安全、舒适运营提供有力保障,为我国隧道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2)机械通风
采用风机及通风管道,对隧道内空气进行强制循环,提高空气质量。机械通风具有通风效果好、可控性强等特点。
隧道通风井的工作原理

隧道通风井的工作原理
隧道通风井是一种通风设施,用于隧道的通风。
隧道通风井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自然或
机械通风的方式,将隧道内的有害气体排出,保持空气流通,确保隧道内的安全。
下面将
介绍隧道通风井的工作原理。
1. 自然通风
隧道通风井的自然通风工作原理是利用自然空气对流的原理来实现通风。
即隧道内有
害气体和污浊空气会上升,而新鲜空气则会由通风井下方自然地流入隧道内,以取代升起
的有害气体和污浊空气,形成空气的流通。
这种自然通风的方式需要依靠周围的空气流动,因此适用于比较短的隧道和通风井周围气流较为活跃的地区。
2. 机械通风
隧道通风井的机械通风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械设备来加速空气流速,以使空气更快地流动,从而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机械通风一般采用排风、送风或逆流通风等不同方式来实现。
(1)排风通风
排风通风是通过设置风机将隧道内的有害气体和污浊空气抽出隧道的方式实现通风。
首先,在隧道内设置排风口,然后在通风井内设置抽气风机,将排风口农的有害气体和污
浊空气抽出隧道,使新鲜空气顺畅地流入隧道,以保持隧道内的空气清新。
(3)逆流通风
总之,隧道通风井的工作原理虽然有多种方式来实现,但都是以取代隧道内的有害气
体和污浊空气为目的的。
机械通风的方式由于可以通过设备对空气进行加速和控制,可以
达到更高效的通风效果。
隧道施工常用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

隧道施工常用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隧道施工过程中,通风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合理的通风可以有效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并提高施工效率。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常用的通风方法及风量的计算。
一、常用通风方法1. 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是指利用自然气流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在施工初期或者通风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采用自然通风来保证施工现场的空气流动。
自然通风的优点是简单易行,节约能源,成本低廉。
但是,自然通风的通风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风速、气温、气流通道的布置等。
2. 强制通风:强制通风是指通过通风设备,如风机、风管等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强制通风可以弥补自然通风的不足,提高通风效果。
在施工现场较大、空间受限、气候恶劣等情况下,常采用强制通风进行通风。
强制通风的优点是通风效果稳定可靠,适用范围广。
但是,强制通风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造成能源浪费。
3. 综合通风:综合通风是指将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结合起来进行通风的方法。
综合通风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证通风效果。
在施工现场大小适中、气流通道布置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常采用综合通风进行通风。
二、风量的计算方法通风的关键指标之一是风量,风量的计算是确定通风设备配置的重要依据。
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风量计算方法:1. 经验公式法: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实际施工经验推算风量的方法。
该方法根据隧道的长度、截面积、风速等参数,利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风量 = 截面积×风速×系数。
根据不同的隧道类型和施工条件,选择适当的系数进行计算。
2. 数值模拟法:数值模拟法是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进行风量计算的方法。
根据隧道的几何形状、工作面进度、通风设备布置等参数,建立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和连续方程来得到风量的分布情况。
数值模拟法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风量分布,但需要利用较为复杂的计算软件并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综合使用经验公式法和数值模拟法进行风量的计算,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隧道通风方案

隧道通风方案隧道通风是隧道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措施,它能有效解决隧道内部的温度、湿度和空气品质等问题,并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保障。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隧道通风方案。
首先,考虑到隧道长度较长,通风系统需分为入口通风和出口通风两部分。
入口通风主要是通过设置合理的通风口和通风管道,将新鲜的外部空气引入隧道内,起到降温、通风和除湿的作用。
出口通风则主要通过设置出口通风口和排风扇,将隧道内的废气和热量排出隧道外,保持良好的空气品质。
其次,为了保证通风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对通风口和通风管道的位置进行合理设计。
首先是入口通风口的设置,一般可以将通风口设置在隧道入口处的两侧,距离隧道入口一定距离,以便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并避免尾气和废气直接进入隧道。
通风口可以设置为可开启和关闭的,以便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新鲜空气的流量。
通风管道则可设置在隧道顶部或者隧道的侧墙上,以便于将新鲜空气均匀引入到隧道内。
再次,出口通风的设置也很重要。
出口通风口一般设置在隧道出口的两侧,距离隧道出口一定距离,并通过排风扇将隧道内的污浊空气迅速排出隧道外。
排风扇的选择要考虑到扇叶的风量和噪音控制等问题,以确保排风的效果和运行的安静。
最后,为了保证通风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到通风设备的检修通道和维修平台的设置,以便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检修和保养。
同时,通风系统应配备合适的控制设备和传感器,实现自动调控和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通风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情况。
综上所述,隧道通风方案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隧道的特点和要求,经过合理的布局和设计,能够有效地满足隧道内部的通风需求,确保隧道内部的空气品质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为车辆行驶提供安全和舒适的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铁程管-04a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二)
新建杭黄铁路先期段HHXQZQ-1标
闻家斜井施工通风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一、
1
2
3
1
2、2mg;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10%以下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浓度为4mg。
3、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①一氧化碳最高容许浓度为30mg/m3。
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0min;
②二氧化碳,按体积百分含量计不得大于0.5%;
③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4、隧道内气温不得大于28℃。
隧道内要求的瓦斯报警标准为0.5%,按瓦斯计算通风量时,依据《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要求,将洞内各点瓦斯浓度稀释到0.5%以下,通风量计算时采用这一标准。
《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要求瓦斯隧道施工中防止瓦斯积聚的风速不宜小于1m/s,以此风速校验通风量大小是否满足要求。
三、施工通风设计原则
1、象山隧道三工区为瓦斯工区,因斜井采用有轨运输方式、正洞采用无轨运输
2
3
5
6
,根据2008年
,斜井总回风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98m3/min。
后经福建省煤堪院、中国地质大学进行瓦斯检测、分析,以及铁四院专家会审,确定2#斜井为瓦斯工区。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组织计划,2#斜井出口方向2010年10月30日实现贯通,即瓦斯工区施工时间为21.5个月。
五、通风方案
1、总体施工方案
象山隧道2#斜井采用压入式通风,并充分利用横通道安设通风机进行通风。
根据剩余工程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斜井井口共安设4台2×110KW轴流风机供洞内左、右线进出口方向4个开挖作业面施工通风,并备用2台,(总计6台风机);横通道(10#、11#、11#a、12#、13#、14#)处左、右线共设置12台2×55KW轴流风机加强通风;4个模板台车处各设1台30KW局扇,考虑1台备用,共5台;每个综合洞室、气水分离室(共35个)各安装1台5.5KW防爆局扇,考虑5台备用,共40台防
暴局扇;
每500
2
2.1
2.2
内燃机械设备作业供风量3m3/(min·KW);
风管平均百米漏风率为0.015,风管摩阻系数为0.02;
瓦斯涌出量按高、低瓦斯工区分界点0.5m3/min计算。
2.3、风量计算结果
①按人数计算风量时所需要风量为75m3/min;
②按最小风速计算风量时所需要风量为900m3/min左右;
③按开挖面爆破排烟所需风量计算所需风量为800m3/min左右;
④按掌子面内燃机械作业所需风量计算为1050m3/min左右;
⑤按瓦斯涌出量计算为200m3/min左右。
从计算结果可知控制风量为1050m3/min左右。
2.4、阻力计算及设备匹配
通风阻力则因选择的风管直径和风机型号以及送风距离的不同会有很大差距,这里通过理论计算比较,三工区选择直径1800㎜的通风管和220kw风机,其通风阻
风量为
风量为
3
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三工区轴流风机选择了SDF(C)-No12.5型通风机,风管选择了便于装卸和维修的PVC拉链式软风管,直径为Ф1800㎜,射流风机选择了SSF-No10型射流风机。
各通风设备的性能参数和配置数量见表1:
高压风为动力,引射风量40~50m/min,引射距离10~20m,可用于驱散聚积的瓦斯。
2、利用水幕降尘器降低爆破烟尘、粉尘、煤尘,溶解部分易溶于水的有害气,消除爆破火焰。
水幕降尘器属压气型喷雾装置,具有喷水颗粒细,产雾量大,射程较远,能够封锁整个隧道断面。
爆破前开启水幕降尘器,除可降尘和吸收易溶于水的有害气体(S02、NH3等)外,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爆破产生的温度,消除可燃气体燃烧现象。
八、施工通风管理
1、由专业队伍进行现场施工通风管理和实施,风管安装必须平、直、顺,通风管路转弯处安设刚性弯头,并且弯度平缓,避免转锐角弯,以减小管路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并且要加强日常维修和管理工作。
2、必须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通风效果和瓦斯涌出状况进行检测,测定气象参数、风速、风量、瓦斯、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参数,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通风机的运行状态。
用1.3m
1 毕托管
2
3
3、必要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及时对通风系统作局部调整,必须保证洞内瓦斯浓度不超过1%,气温不得高于28℃、一氧化碳(CO)和二氧化氮(NO2)浓度在通风30min后分别降到62.5mg/m3和5mg/m3以下,以满足施工需要。
4、风机必须配有专业风机司机负责操作,并作好风机运转记录。
上岗前必须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对施工的要求:
a.为了保证通风机能够正常启动和运转,必须为通风机提供合适的供电设备,
b.
c.
d.
1
除瓦斯积聚。
②通风管漏风严重供风不足造成瓦斯积聚时,应及时修补或更换破损的通风管,减少漏风增加出口风量以消除瓦斯积聚。
③通风量设计不足造成瓦斯积聚时,修改通风设计,增加一路风管,改善通风效果以消除瓦斯积聚。
④水幕降尘器降尘降温防瓦斯,水幕降尘器具有喷水颗粒细,产雾量大,能够封锁整个隧道断面,除降尘外还可以吸收易溶于水的有害气体。
⑤瓦斯集中涌出风流流动速度低造成瓦斯积聚时,使用空气引射器加快风流速度驱散瓦斯。
根据具体瓦斯涌出情况随时调整引射器出口方向,作到“哪高吹哪”,彻底消除瓦斯积聚。
2、瓦斯积聚处理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当检测到瓦斯超限或放炮后瓦斯浓度超过安全范围,根据检测数据,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①人员严禁进入超限区,采用变风量送风的方法控制进风量,逐步排出超限瓦
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