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认定信息登记表xls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

1、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登记表2、地理位置建陵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建陵镇东南的武将山上,因山为陵,距县城15公里。

地理坐标为108˚25′8″∽108˚26′20″,北纬34˚35′38″∽34˚36′53″。

海拔高度1063米。

肃宗建陵隶属建陵镇、昭陵乡管辖。

建陵南邻泔河,北依经河,西靠小河。

距西安市75公里。

建陵东与九宗山相望,西与高宗梁相连。

在建陵周围有:五峰山、白马山、覆甑山、九宗山、凤凰山和朝阳山。

建陵南距省道110线5公里,国道312线15公里,西距礼相公路1.5公里。

3、自然与人文环境建陵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中部偏北,位于祁连、吕梁、贺兰山地形构造前弧翼中段、秦陵纬向构造带,陇西帚状旋钮构造体系东南端的复合部位。

肃宗建陵所在的武将山一带多褶皱,为宽缓的向斜与背斜相向展布,向斜规摸较大。

最大的向斜为九宗山∽庄子原向斜,横贯中部。

山脉为石灰质,坡度较大。

建陵周围有三条河流。

南面泔河自西向东穿过县境;经河是流经礼泉县最大的河流,从北部和东北部边界而过;西南方向有小河,水量较小。

三条河流河谷较深,均建有抽水站。

建陵周围地土肥沃,利于耕作。

汛期七、八、九三个月。

建陵陵园植被以苹果为主,还有落叶乔木如:桐、杨、楸、槐、枣、柳、杏、桑等,也有松、柏等常青树。

花草以草本植物为主。

建陵陵园及周围分部有村庄、学校、石厂、部队、工厂。

建陵陵园及周边石灰石蕴藏量丰富,草林茂盛,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4、历史沿革礼泉早在远古时期即有先民在此从事原始农业和狩猎,繁衍生息。

夏时为夏人活动的地区“雍州”,周曰“焦获”,公元1134年周建沣、镐两京,“焦获”为保障京畿的边防重点。

周平五东迁后,秦改“焦获”为“谷口”。

西汉文帝后元三年(公元161年)置谷邑,谷先后属左内史和京兆尹。

东汉时,谷县并入池阳县,之后经历三国魏、东西晋、南北朝至北魏道武帝(公元386——534年)时,改池阳为宁夷县,属咸阳郡。

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名醴泉,即今礼泉县名之始,至今已有1396年历史。

地名文化遗产登记征求意见表xls

地名文化遗产登记征求意见表xls

福建省厦门市地名文化遗产登记表
标准名称 拼音 HOUPU 后浦 简要历史沿革 在湖里街道东北部。面积0.274平方千米。陈姓占97%;陈姓于唐开元间自河南迁入今厦门岛嘉禾里, 十五世孙陈拱、陈从简从浦园迁入本村,因在浦园之后。后浦社原属殿前保,民国初改属竹坑保,抗战胜 利后属高殿保。1958年属前线公社马垅大队后浦生产队。1970年后浦生产队划归前线公社立新大队。1980 年10月改属禾山公社马垅大队。1984年10月改属马垅村委会。1985年6月马垅村委会置后浦居委会,划属湖 里街道。 LüCUO 在湖里区江头街道西南。民国初属吕石保, 1945 年抗战胜利后为吕厝保。建国初属禾山区江头乡。 吕厝 1958年10月属江头大队。1972年属后埔大队。1985年12月禾山乡后埔村析析乌林社、吕厝社置吕厝居委会 并归梧村街道;1987年7月吕厝居委会划入莲前街道。1993年10月划回湖里区禾山镇。1999年江头村析置江 里居委会。2002年10月整合为吕厝社区。吕厝社古称埭头。据1955年出土文物“宋青釉刻亭庙骨灰罐”(现 存市博物馆)考证,距今1000多年的唐五代已有人居此;明代漳州北桥迁入吕姓肇基于此,人丁兴旺,遂改 埭头为吕厝。现为江头商贸中心组成部分,也是厦门重要商住综合区。辖内高楼大厦林立。有吕氏祠堂、 崇仙宫、保安宫、妈祖宫等 在湖里区金山街道南部后坑社区。古迹有陈僖墓,址在仙岳路中间,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庙宇有昭福宫 后 坑 、 HOUKENG\QIA NKENG 、福庆宫、福源宫等。唐大中年间河南叶县叶伯诚第十二世孙叶孔荣举家南迁嘉禾里莲溪(即莲坂),不久 前坑 率四子迁前坑。据说裔孙叶文和读书致仕,改“侯卿社”。唐至清代侯卿社为叶氏专姓,子孙繁衍,分房 头发展,遂一分为二,称侯卿前社、侯卿后社。 建国后侯卿前社、侯卿后社改名前坑、后坑。 西潘社 XIPAN SHE 在湖里区湖边水库北,亦称潘厝社。传西潘潘姓开基宋代,清末年间厦门瘟疫流行,幸免者遂举家迁 往海外菲、马、新一带谋生。后穆厝社吴姓兄弟迁入,现西潘社多吴姓。 LINHOU 在湖里区禾山街道禾欣社区,安兜社北首。古时村东有大片树林。村民多薛姓,部分林、高、苏姓。传 林后 林后社是鹭岛开发先驱“北薛”移居地,时在唐朝中期。但根据林后社薛姓宗祠碑记云,林后社薛姓开基 祖季卿公是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50年)“自长泰县山重村衍派厦门”,薛姓来由新谜待考。 江头 JIANGTOU 在湖里区江头街道。传唐宋时已有人居住。地名由来说法有二:一说该村地处筼筜港港头,“港头” 闽南语谐音“江头”;二说东南原有傅厝溪,东北有“三条桥”溪,两溪在此汇合入筼筜港海湾,入海处 乃筼筜港“尽头”和两溪之“尽头”,故曰“江头”。

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

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

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范本祠堂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登记表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1.单位性质:(√适用的选项)()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事业单位()其他(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组织机构:(请简要描述单位的组织结构,包括职能部门、人员规模等)3.单位历史沿革:(请简要描述单位的历史沿革,包括成立时间、重要发展阶段等)4.单位文物保护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请描述单位内设的文物保护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以及其职责)5.单位现有文物保护情况:(请描述单位目前保护的文物数量和种类)二、申报的祠堂文物基本情况1.文物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物类别:(√适用的选项)()建筑类()雕塑类()绘画类()书法类()器物类()文献类()其他(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物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物重要性:(√适用的选项)()国家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市县级重要文物保护单位()普通文物5.文物保存状况:(请描述文物的保存状况,包括完好程度、存在的问题等)6.申报文物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请简要描述申报文物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三、申报的祠堂文物保护需要及计划1.申报的祠堂文物承载着何种历史文化信息和意义:(请简要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意义)2.申报的祠堂文物面临的主要保护问题:(请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面临的主要保护问题,如老化、损毁、盗窃等)3.申报的祠堂文物保护计划:(请描述申报的祠堂文物的保护计划,包括具体的保护措施、资金投入等)申报单位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兴寺塔申报登记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大兴寺塔申报登记表
大兴寺塔为七级密檐式实心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坐北面南。地面以上高18、1米。塔身地表下有塔心室、地宫。塔心室和地宫的形制基本相同。塔身自下而上逐层收分。第一层塔身较高(疑为后人维修时改造),以上每层高度、宽度逐层递减,使塔的外轮廓呈优美的抛物线形。一、三、五、七层塔檐叠涩檐下砌砖雕辅作;二、四、六层塔檐叠涩砖雕莲瓣。各层檐上部又砌反叠涩砖四层做象征性平座。塔刹部分因清代末期雷击,已毁。
大兴寺塔与xx现存阁楼式和叠涩密檐式砖雕宋塔风格基本一致,为研究xx宋代砖塔提供了实物见证。
申报
对象
文物
构成
清单
文物名称
文物类别
保存现状
大兴寺塔
古建筑
较好
大兴寺遗址
古遗址
一般
自然与人文环境
1、自然环境
(1)气候
大兴寺塔所在地区,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冷暖多变,风沙多;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气候宜人;冬季干冷,雨量少。
(4)土壤
该塔所处位置是黄河故道。成土母质分为冲积物母质、风积物母质两大类。土壤分为潮土类、风沙土两个大类,6个亚类,11个土层,31个土种。
(5)水文
大兴寺塔所在区域的水系里有卫河。其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
(6)植物、动物
植被:大兴寺塔的所在地,原始植被甚少,除耕作地带,多为次生草本植物群落,灌木丛和疏散乔木,或为人工栽植用材林、经济林。树木主要有枣树、刺槐、泡桐、榆、杨、柳等;林果主要有红枣、苹果、桃、梨、杏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西瓜等;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豆类、谷子、红薯等。
1.《xx县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9月;
2.《xx文物名胜史迹》,中原农民出版社,1994年5月;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表

非物质文化遗产登记表
基本信

名称
级别□国家级□省级
类型
□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
是否确定传承人□是□否
项目存续情况□传承良好□传承一般,无专门管理□濒危状态
与村落依存程度□必须依托村落存在□不需依托村落存在
活动规模□10人以下□10至30人□30人以上□全村参与
传承时间□连续100年以上□连续50年以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介要求:概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和发展,至今是否仍以活态方式传承,与村落的密切关系,传承活动内容与形式。

照片、影像资料要求:提供反映活动场景和活动空间的照片,提供重要传承活动器具、传承人照片,作为本栏附页。

每张照片需注明拍摄对象和时间,可连续附页。

重要文物藏品登记表

重要文物藏品登记表
1方
通天洞外悬崖上
完好
7
第98龛
西方三圣坐像题记
元至元二十九年(1992)
1方
呼猿洞西侧的悬崖上
完好
高57厘米,高53厘米。
8
第99龛
无量寿佛、文殊菩萨、救度佛母像题记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
1方
呼猿洞西侧的悬崖上
完好
高60厘米,宽140厘米。
9
理公塔

1座
龙泓洞东面
较好
六面七层,石结构的楼阁式塔,高约12米。第一层中空,六面皆辟拱门,第二层的正南面镌有“理公之塔”碑记一方,东南面镌有明万历十六年春“慧理大师塔铭”一方,西南面镌有“卢字大明神咒”碑记一方,第三层的每面也镌有碑记,第四至第七层的每面,或刻坐佛,或作门窗式样,塔顶装有葫芦形塔刹。
序号
编号
名 称
年 代
数量
位 置
完残
程度
基本状况描述
1
第5龛
卢舍那佛会浮雕题记
北宋乾兴元年(1022)
1方
青林洞南口东侧
完好
高100厘米,宽24厘米,用汉文。
2
第3龛
“华严三圣”坐像题记
元至元十九年(1282)
1方
青林洞南口上方悬崖
完好
高63厘米,宽100厘米,用汉文。
3
第43龛
释迦如来像题记

1方
龙泓洞北侧悬崖上
较差
字已漫漶,用藏文一行。
4
第52龛
大白伞盖佛母像题记

1方
通天洞“一线天”的悬崖上
完好
高35厘米,宽122厘米,上刻藏文和汉文各一行
5
第53龛
金刚萨埵菩萨坐像题记

历史文物表格

历史文物表格

1.文物古迹评估表(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2.文物古迹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社会、精神价值)评价(3) 汇集历史文献要求(参见《关于<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若干重要问题的阐述》6.2.1)⏹ 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 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 ⏹ 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3.真实性、完整性评价(参见参考文献9 C ,11)文物调查不能忽略的问题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文的环境现状及其变迁历史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遗留的痕迹设计、施工者,材料供应地和业主的事迹文物古迹修缮及改建的历史在当时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历史遗迹附属文物和题记记录档案历史文献汇集现状勘测报告保护工程档案监测检查记录开放管理纪录6.2.1汇集历史文献要求:1、有文必录,收录有据,不厌重复,不作删节;2、不以现在的是非标准取舍历史记录,不以现在的认识水平分辨真伪;3、慎重注释,只作技术性注解,不作是非评价。

6.2.2现状勘测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环境调查报告,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污染源流,生态质量、植被分布和动物活动情况等;2、文物古迹调查记录,各种深度的调查记录都应收入;3、对文物古迹原状和现状认定的各种证据及论证材料;4、保护工程实施以前的状态,重点是结构、材料的稳定性分析和重要损伤的勘测鉴定结论;5、附属文物登记;6、比例精确的环境地形图、古迹总平面图和必要的立面、剖面图;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3保护工程档案的内容首先要符合国家建设工程档案的要求,同时要针对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增加相应的内容,主要有:1、现状勘察报告;2、评估研究报告;3、方案论证报告;4、修补、更换、增减构件记录;5、特殊工艺及施工方法记录;6、实验室及现场试验报告;7、照片、录相等直观形象资料。

6.2.4监测检查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可能发生变形、开裂、位移和损坏部位的仪器监测记录和日常直观形象记录;2、对消防、避雷、防洪、固坡等安全设施定期检测的记录;3、游人和其他社会因素对文物古迹及其环境影响的观察记录;4、对影响保护的社会因素的调查分析;5、对经济效益的分析。

博物馆登记表

博物馆登记表

博物馆登记表名称
国家文物局制定
博物馆基本情况
博物馆法定代表人基本情况
馆级负责人基本情况
博物馆机构及人员基本情况
博物馆展示与服务基本情况
博物馆经费基本情况
填写说明
一、本登记表所列项目必须如实填写。

表格填写不下时,可另加附页,用A4纸书写。

二、字迹要工整、清楚,使用符合档案管理规定的的书写工具和墨水(用钢笔、毛笔、炭素墨水、蓝黑墨水)。

三、本登记表须填写一式两份,报所在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

四、《博物馆管理办法》发布之日前成立的博物馆,填写该表。

五、本登记表所指“博物馆”包括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及其他含博物馆性质的单位。

六、开馆日期指: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开放的日期。

七、环境控制设备:恒温恒湿设备、空气过滤设备等。

环境检测设备:紫外线测试仪、光照度计、温湿度检测仪、有害气体检测仪等。

基本保管设备:柜架、展柜、囊匣等。

安全、消防设备:报警器、消防栓、探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