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专科护士培训现状及研究进展 ppt课件

的注册护士,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且精通某临床专科特殊
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有较高护理水平者。
ppt课件 6
(二)我国对SN和CNS的认识
国内目前关于两个名称的概念还较为模糊,如2005-2010年的护 理 发展规划纲要所提的“专业护士”并未具体阐述其内涵。不同专家学 者 的对其称谓尚未统一,对CNS的翻译有“专科护士”和“临床护理专 家” 两种。但在角色要求上还是分两个层次:
尔斯亲王医院糖尿病中心合作举办的 糖尿病专科护士高级
课程班项目正式启动。
ppt课件 19
二、 国内外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二)临床护理专家(CNS)培养
2. 国内
培养对象:目前类似CNS项目的培训要求至少是大专以上 学历,有5年以上专科经验,部分有英语4级的要求等。 角色定位:临床实践、护理研究、护理教学、护理会诊、 护理管理及变革。其教育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专科疑 难问题能力、科研能力、护理结果评价能力以及临床教学 能力,以便发挥专科护士的多种职能。 培训内容: 在 SN 培训内容上加上护理管理、护理教学以 及护理科研方面的知识。
ppt课件
4
一、专科护士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对临床专科护理人才的认识分为两个层次,即专科护
士和临床护理专家。
ppt课件
5
(一)国外
专科护士(Specialty Nurse,SN) 在美英及加拿大等欧美国家,SN是指具备一定条件的护
士在某一特定领域进行为期数月的培训,具备相应专科护
理能力并经考核合格获得专科资格证书的注册护士。 临床护理专家(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CNS) 美国护理学会(ANA)的定义:CNS是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
对国内外临床研究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

健康域护理■王钰(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临床研究护士(CRC),即临床研究协调员,是指在临床试验中协助研究者进行非医学性判断的事务性工作人员,经主要研究者授权并接受相关培训后从事临床研究工作的人员[1]。
工作职责包括配药、采血、与患者交流、保持与科研人员的沟通等。
CRC的来源CRC最早起源于美国,在欧美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
GCP实施以来,各方面对临床试验的要求逐步提高,包括伦理、科学和效率等,需要有人统筹协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试验。
研究医生、护士、药剂师、检验师和试验机构的管理人员由于职责不明、分身乏术等原因带来的各种问题,除了履行自己的职责之外,也会同时承担临床试验的协调工作[2]。
国内外CRC来源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1.申请参加临床试验的单位成立专门的CRC科室。
这种模式逐渐被取代,因为它无法避免利益冲突[3]。
2.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机构———独立第三方CRC公司,也就是常说的服务外包模式。
CRC的管理依托于人员流动性大的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公司,机构和研究人员对CRC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3.人员相对固定、接受机构统一管理、相对熟悉全院所有流程的医院内部任命的专职或兼职CRC,目前国内仅有极少数机构因医院编制限制而采用该模式。
4.医院与一家或多家临床试验现场管理组织公司长期固定合作,共同组建CRC并进行管理,研究机构在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上仍能做到部分管理工作的实现。
5.国外常见的是专业组或PI(人才评估预测系统)聘用,这种模式主要见于专业组或PI达到一定规模的临床试验项目数量,聘用专人负责整个团队的项目。
这类人员熟悉专业组临床试验流程,但没有办法进行职称评定和人员晋升,长期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CRC的作用CRC是临床研究团队必不可少的组成人员,占一半以上的比例是从临床试验所用的工时算起的。
CRC的作用在科研人员事务繁忙、对临床研究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凸显出来。
详情如下:1.参加临床试验方案的训练,对方案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入选和排除标准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2.协助监察员收集调研员授权书、调研员签名样张、调研员个人简历等资料;3.协助研究人员整理文书;协助科研人员日常管理和维护中心文件夹;协助科研人员开展药品管理工作,CRC的工作具体包括科研用药的接收、保存、分发、回收、记录等方面;4.列出考生复习表,提醒考生做好复诊工作;5.协助研究人员对被测试者的检验结果进行收集和整理;6.填写《报告单》(CRF),协助进行质询解答工作;协助研究人员做好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和后续对国内外临床研究护士培养模式的研究126RRJK工作;7.定期(每月)将工程进展情况向国际CDT办公室报告;协助、协调临床科研课题的开展;8.如果申办单位想加快入组速度,CRC可以做每周的预筛,对入组有促进作用。
浅谈我国专科护士发展的研究进展

接 护 理 和 指 导 , 与病 人 的 治 疗 护 理 并 预 参 测 护理 效 果 , 而 决 定 最有 效 的 护 理措 施 。 参考文献 从 ( ) 行 健 康 教 育 : 科 护 土 具 有 广 泛 [】尤 黎 明 . 科 护士 在 护理 专 业 中 的 角色 2进 专 1 专 的专 业 知 识 的深 度 和 广 度 , 方 面对 家 属 、 一 和 地 位[J 中华 护 理 杂志 , 0 2 3 ( ) J. 2 0 ,72 : 85~ 88. 病 人 等 进 行 健 康 教 育 [; 2 另一 方 面 , 会对 1 还 不 同 层次 的 护 理 人 员提 供 适 当的 教 育 , 指 【】王 惠珍 . 国临 床护 理 专 家 的培 养 研究 2 我 []护理 研 究 , 0 3 l (A)4 ~5 . J. 2 0 , 7 1 : 9 0 导护士 和护生临床护理的各个方 面 , 与 参
专 科 护 士 发 展 的 宝 贵 经 验 , 合 我 国 培 训 综 机 构 、 科 护 士 工作 方 向 和 实 际需 求 等 情 专 况 , 定 出 符 合 我 国现 阶 段 国情 的 专科 护 制 士制 度 。 于怎 样 借 鉴 国外 经 验 、 科 护 士 对 专 培 训 形 式 , 训 时 间 如 何 , 历 要 求 , 何 培 学 如 动 态 的监 测 和 保证 专 科 护 士 的能 力和 技 术 水平 等 是 当 前 专科 护 理 发 展面 临 的 一 系列 重要 问题 , 要 尽 快 解 决 。 需
理 问题 和 发 展 的建 议 , 而 有 望得 出 一 个 统 一 的 标 准 来促 进 我 国 专 科 护 士 的 培 养 。 从 关键词 : 专科护士 发展 研 究进展 中 图分 类号 : 4 R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编 号 : 7 -3 9 ( 0 O0 () 2 8 1 1 2 7 l2 1 ) 6a一0 3 —0 6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称为早产儿。
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5%~10%,美国7.1%~17.9%,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12.7%~20.8%。
Kdrda认为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
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出生时常伴随其他疾病,所以早产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
现将对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2007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收治多例早产儿,除几例因愈后极差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基本护理措施早产儿室配备:与足月儿分开,除满足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
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维持患儿体温的适中温度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①体重<2000g 85例,尽早放入保温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②体重≥2000g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
③病情较重者,体温<35.5℃10例,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抢救,床温控制在32~35℃,并将塑料保鲜膜罩在辐射床上,以减少对流散热和水分的丢失。
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节箱温及床温。
床温传感器探头暴露在适当位置,避免遮盖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温失控,造成患儿烤伤及脱水。
/合理喂养:按照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参考其活动、哭闹、大小便及有无病,给予5%糖水或奶喂养。
奶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
故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专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好。
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

国际儿科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儿科护理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介绍国际儿科护理的现状、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
近年来,国际儿科护理发展迅速,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护士人手不足。
据统计,全球儿科护士的缺口每年都在增加,很多医院因此无法提供全面的儿科护理服务。
护士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儿科护士的专业培训和认证体系尚不完善,导致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难以保证。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国际儿科护理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果。
一方面,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为儿科护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例如,远程医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儿科护理服务得以延伸至偏远地区和家庭。
另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对儿科护理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推动了相关政策和规定的制定与实施,为儿科护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尽管国际儿科护理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儿科护理服务成本较高,很多国家在此领域的投入有限,导致儿科护理设施不完善,服务质量难以提升。
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在某些地区,优质的儿科医疗资源匮乏,使得患儿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社会认知度低。
很多人对儿科护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需求。
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局面,国际儿科护理应何去何从?加强护士队伍的建设。
各国应加大对儿科护士的培养和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儿科护理行业中来,以缓解护士人手不足的问题。
充分利用科技进步的成果。
未来,儿科护理将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引入,将极大地提高儿科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随着人们对个性化、人性化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儿科护理服务也应注重患者的体验和需求,提高服务的人性化和专业化水平。
再次,推动医疗资源公平分配。
各国政府应加大对本国儿科医疗资源的投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使得各地的患儿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儿科护理服务。
四川省妇幼保健机构新生儿专科护士现状研究

・2 7 11・
调 查研 巍
四川 省 妇 幼 保 健 机 构 新 生 儿 专 科 护 士 现 状 研 究
St d n t e s a u o o e b n s e a e u s s i t n u y o h t t s qu fn w or p ci l d n r e n ma er al i z a d c l ea t n tt to s o c u n p o n e n hi h lh is i i n fSi h a r vi c d u 李 渠 , 章淳 , 马 梅 花 , 酉琼 , 江 罗晓 菊 , 贺晓 春
设 置 专科 护 士 的 专 业 , 士 的 基 础 学 护 历、 目前 学 历及 目标 学历 ; 士 理 想 的 护 职 称 结构 比例 、 科 护 士 应 具 备 条 件 专
mao eu o p cat u s s a i e u ain lb c g o n fn re , j rs t p f rs e il n re ,b sc d c t a a k r u d o u s s y o
摘 要 : 目的] 讨 四 川 省 新 生 儿 专 科 [ 探 护 士 人 才 培 训 方法 及 途 径 。[ 法] 方 采
用 自行 设 计 的 调 查 问 卷 , 四 川 省 8 对 2 所 二 级 、 级 妇 幼 保 健 机 构 新 生 儿 科 三 护士 8 7人 进 行 调 查 。 调 查 内 容 包 括 :
Li Qu, aZh n c u M e Hu ,t l M a g h n, i a e a
( a e n la d Ch l a t o p t lo c M t r a n id He lh H s ia fSihua o n e,Sihu n 61 03 i a n Pr vi c c a 0 1 Ch n )
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湛 的实践技能和较强的决策能力 、 掌握先进 的技术 和解决 临床
实 际 问题 的能 力 j 。
1 . 2 培训 课 程
1 9 9 2年 , 英 国设 置了第一个 A N N P s 教育 培训课 程 J , 随着
士所要求 的教育课 程 的学习 , 经专 门机构 认定 的合 格护 士… 。
2 0 1 3年 5月 第1 3卷 5期
护
理
管
理
杂
志
Ma y , 2 0 1 3 V0 1 . 1 3 No . 5
J o u r n a l o f Nu r s i n g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
综
述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国 内外 新生 儿 专科 护 士培 养 的研 究进 展
【 K e y w o r d s 】 n e o n a t e ; s p e c i l a i z e d n u r s e ; p r o f e s s i o n l a q u a l i t y
1 9 8 0年美 国护 理协会 ( A me r i c a n N u r s e s A s s o c i a t i o n , A N A) 将 专科 护士 ( C l i n i c a l N u r s e S p e c i li a s t , C N S ) 定 义为 在护 理专业 化进程 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 护理工作 者 , 在 某一特定 护理专业领域 , 具 有熟 练的护 理技术 和知 识 , 并完 成 了专科 护
【 A b s t r a c t 】 T h e a r t i c l a s u m m a r i z e d t h e c u r r e n t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n e o n a t l a s p e c i a l i z e d n u r s e s a t h o m e a n d a b r o a d .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u r r e n t m a n a g e m e n t a n d
国内外ICU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ICU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介绍国内外ICU专科护士的培养模式,分析和总结国内外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区别。
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ICU专科护士培养模式,规范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寻求最佳的培养模式。
加快完善目前的临床师资培训制度,重新制定专科护士的职责与工资待遇,将成为我国ICU专科护士往后主要的实践的方向。
标签:ICU;专科护士;培养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人们将越来越多的精力与资金的投入放在健康需求方面。
为了与该需求相适应,护理专科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也迅速转变为国家临床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
专科护士可以极大地满足现代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目前重症监护病房ICU总的工作量几乎达到医疗机构30%以上。
ICU工作风险大,所以要求医护人员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因此必须完善专业化标准培养方法,专科护士的培养方法尤为关键。
如何达到较高的技术水平,以适应ICU的发展,引起广泛地关注与探讨。
通过查找相关文献,现将国内外ICU专科护士的培养介绍如下,通过了解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对我国ICU专科护士的发展能起到一定的帮助。
1不同国家ICU专科护士的培养及认证1.1 美国ICU专科护士的培养是提出最早的国家,早在1976年,美国就开始对ICU专科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养,并进行认证制度,通过各项考核得到资质认证。
在进行临床专科护士认证期间,必须超过两千h的危重症护理,4年为认证期。
临床护理专家考试合格或完成A类继续教育学分60分,其中15分必须是在危重症护理教育范围之内。
对于ICU护士的认证条件:①必须是注册护士或者是高级进阶护士;②在2年内直接护理危重患者达到1750h,其中875h 的护理必须是在申请前的12个月完成;③护理教育者、管理者、高级进阶护士、学校校长可以将花费在指导护生或护士床旁护理的时间作为直接护理时间;④通过认证考试,考试采用计算机考试,时间为3h,考试内容80%为临床评判,20%为专业护理和伦理道德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证书获取途径及条件
• 在美国,专科护士的专科资格认证由美国护理学会的 各专科护理协会及其下属的专科资格认证机构负责。 • 符合申请条件者可申请相应的专科护士资格考试,考 试合格者获得专科护理协会颁发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 • 新生儿科专科护士的注册护士都是在取得护士执照后, 在医院的新生儿科实习1年,进行新生儿科相关专科 知识及技能的学习,具备要求的临床实践经验后,申 请参加由新生儿科护士认证委员会(Neonatal Nurse CertificationBoard,PNCB)负责的新生儿科专科护 士认证考试,通过考试者取得新生儿科专科护士资格 证书,称为新生儿科认证(专科)护士(Certified Neonatal Nurse,CPN)。
个人简介
• • • • XXX,2012级专业11班护理研究生 研究方向:儿科护理 导师: 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儿科从事临床 护理工作24年,发表论文8篇(国家级期刊 1篇,省级期刊7篇,均为第一作者)。
个人简介
• • • • XX,2012级专业11班护理研究生 研究方向:外科护理 导师: 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从事 临床护理工作16年,发表论文4篇(国家级 期刊1篇,省级期刊3篇,均为第一作者)。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专业素质要求
• 美国要求新生儿专科护士具有学士学位, 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 • 例如: 体外生命支持( Extracorporeal Life Support ,ECLS)、体外膜肺(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 ,ECMO ) 持续肾 替代治疗 (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 等
我国对“专业护士”的培训规定
• 2007年5月我国卫生部办公厅印发的《中国 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05-2010)》中 提出培养专科护士是今后护理发展工作的 重点指向。 • 我国要在重症监护、手术室、急诊、肿瘤 和器官移植领域发展“专业护士”,培养 指导时间为2-3月,培养对象为具有2年以 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的注册护士,角色要 求为“通过短期专科化培训,掌握该专科 领域的专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第二届学术论坛
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 的研究进展
导师: 学员:
导师简介
• XX,硕士,副主任护师,护理系硕士生导师
• 研究方向:护理管理、重症护理。 • 目前担任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 兼任中华医学会兵团重症医学分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新疆危重病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兵团护理学会理事。 • 主持院级课题3项,参与大学课题2项,参与医学院级课题 1项,参与院级课题3项。 • 近5年发表论文10篇,其中国家核心期刊4篇。合著专著2 部,参加编译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罗森急诊医学》的工 作,已出版发行。
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 培养的研究进展
1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2 3
国内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对我国新生儿专科Biblioteka 士发展的启示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1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概念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 证书获取途径及条件
存在的问题
国外新生儿专 科护士培养现 状
培训课程
专业素质要求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国内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的研究进展
•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定义
• 我国对“专业护士”的培训规定 • 各国对新生儿护理提出更严格要求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定义
• 1980年美国护理协会(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 , ANA)将专科护士(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CNS) 定义为在护理专 业化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级临床护 理工作者,在某一特定护理专业领域,具 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并完成了专科 护士所要求的教育课程的学习,经专门机 构认定的合格护士。
各国对新生儿护理提出 更严格要求
• 目前,随着医疗救治水平的提高,早产儿、极 低出生体重儿的成活率显著提升,各国家对新生 儿护理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并进一步提出了 新生儿专科护士的概念。 而且,不同国家根据具体国情还建立了相应的 新生儿专科护士认证以及管理培训体系。
•
目前,ICU专科护士、急诊专科护士、手术 室专科护士等的培训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在新 生儿专科护士的培养方面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培 养方案。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国外申请参加 新生儿科专科护士认 证考试 必须具备怎样的基本条件?
• 申请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为: • 1、持有目前有效的美国或加拿大的护士执照 • 2、考前2年内在美国或加拿大的相关机构中从事 有1800小时的新生儿科护理相关经验的证明。 • 3、新生儿科护理相关经验包括新生儿科临床护理 及新生儿科护理领域的教学、管理、临床研究和 新生儿科护理咨询。
概念
国外普遍认可的新生儿专科护士
新生儿高级实践护士 ( Advanced Neonatal Nurse Practitioners ,ANNPs) 新生儿临床护理专家 (Neonatal Clinical Nurse Specialist ,NCNS )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ANNPs和NCNS的概念
• ANNPs • NCNS • 是指在新生儿临床护 • 是指在新生儿护理领 理岗位上提供直接护 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 理并且在教育、研究、 验并取得硕士学位, 质量控制、结果监测 经过系统的、先进的 方面发挥领导作用, 专科护理技能和管理 与其他护士和相关人 知识培训的注册护士, 员协作,工作在新生 具有精湛的实践技能 儿重症监护病房、门 和较强的决策能力、 诊、家庭和学校且具 掌握先进的技术和解 有新生儿护理专业知 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 识的执业护士。 力。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
国外培训课程
• 1992 年,英国设置了第一个ANNPs教育培训课程 • 2003 年,美国开展了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培训课程 并建立了相应的NCNS 网站,根据不同学校设置了 不同的培训课程 • 日本也在新生儿认定护士的培训课程内容方面有 一定研究
国外新生儿专科护士培养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