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2国内外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概述.

合集下载

高速铁路专线防灾系统(李志超)

高速铁路专线防灾系统(李志超)

高速铁路专线防灾系统
(2)地震监测传感器
地震监测报警模式:S波(横波)报警系统,P波(纵波)检测 报警系统。 S波
报警系统 P波 报警系统 通过强震仪监测出S波,立即发出列车停止运行 的控制信息。 通过强震仪监测出的P波及强度,判别出震中、方向 和震级,利用P波走时快于S波,在对铁路危害较大的 S波到达铁路沿线前,提前发出列车停止运行的控制 信息。
(一)大风监测子系统
大风监测子系统使用的风速计安装在接触网支柱上, 每个监测点设置两套风速计,垂直于线路方向布置,距轨 面4 m。现场控制箱采用小型化结构,固定在接触网支柱 下部。当风速超过限制值时,报警信息上传到调度中心, 由列车调度员根据预案发布限速或停运命令。目前中国高 速铁路使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兼其雨最监测功能。
(2)日本
日本新干线由COSMOS(类似综合调度系统)的子系统CMS(信息监 视控制装置)。具体监控内容如下: 风速、雨量、积雪 地震 无缝线路温度监控
高速铁路专线防灾系统
(3)中国
目前国内铁路防灾系统的现状是因地区差异不同。比如乌鲁 木齐地区、沿海地区受风灾最为严重,其防风子系统就相对完善
XFYJ
31 32 33
SYWJF F5
2
SYWJ
1 3
XYWJF XYWJ
2 3 1
Z5
高速铁路专线防灾系统
(三)地震监测子系统 地震监测子系统采用力平衡加速度传感器、 强震动记录器及传输线缆等组成,安装在沿线变 电所或分区所。传感器判断出地震信号,将立即 作用于当地牵引变电所,切断接触网供电,同时 将信息传送至调度中心,列控系统将自动输出停 车信号。
设计目的及原则
接口故障不影响其他系统 故障自诊断和远程维护 防潮、防腐、耐湿、抗风、防雷 设备运行状态监视 及故障报警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一、国外高速铁路灾害监测监控系统
主要监测监控内容 ➢ 异物侵限(法国、西班牙、日本、韩国等) ➢ 风速(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韩国等) ➢ 地震(日本、法国地中海线、韩国) ➢ 积雪深度(日本、韩国) ➢ 降雨量 (日本、韩国)
服务对象 ➢ 列车调度员 ➢ 基础设施维护人员
☆作为新干线沿线的地震仪主要用于监测内陆地震(包括直下型地震),一般 按每20km間隔设在变电站内。
☆当地震动加速度达到0.04g及以上时,地震监测系统通过与牵引供电和列 控系统的接口,立即使接触网断电、自动控制列车制动。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法国地中海线沿线的地震仪
平均每10km安装一处,地震监测系统监测到地震后,铁路方面要首先与 法国国家地震部门验证,在得到确认后再人工向列车发限速命令:地震 动加速度0.04g≤a<0.065g时限速170km/h,地震动加速度a ≥0.065g时停运。
D 外侧限 界
DP
监测范 围
1.435
5
2.4
5
4 监测范围
L
2

0o

坠落轨

a
限界
20
o
坠落轨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发生异物侵限灾害时,电网断裂,通过与信号 列控系统的接口,使列车自动制动停车。电网 的特点是监测准确,能够产生“0”、“1”二种 状态,与信号系统接口使列车自动停车。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二、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监控数据处理设备
调度所
交换机
数据库 磁盘 服务器 阵列
数据库 服务器
应用 服务器

国外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国外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表6.7.2发生地震时列车运行规则及其他(山阳新干线)
感震器最 判定 大值/Gal 震度
3 以下* ≥40<80
4 以上
运行规则
紧 急 巡检
提速
停车
限速
地面 巡检
添乘巡检 30 km/h 70 km/h 70 km/h
感震器监管范围内 70 km/h 以下, 但判定震度未明确前 30 kin/h 以
震器动作点与
碴轨道轨温 55℃以上时发生地震
徒步巡检 乘巡检
相邻感震器间
注:①工程施工地点、灾害注意地点,根据养路工长或电力段长的报告决定限速值; ②此表摘自“日本新干线安全对策概要”(1999年12月日文版)。
指提速时有设备及电气人员添乘。
②“特例”是指下列情况之一:
连续雨量达120 mm以上降雨时发生地震;
日落以后(包括浓雾)发生地震,但“*”行的情况除外;
气温上升,轨温达50cI=以上时发生地震。
③此表摘自“日本新干线安全对策概要”(1999年12月日文版)。
防止强风灾害,是铁道行业的重要课题。与强风相关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见图6.7.4。人们关心的是强风

/
/
注:(1)“地震强度”是UrEDAS早期监测系统判定的地震烈度。 (2)“特例”是指下列情况之一:
①连续雨量达120 mm以上降雨时发生地震; ②气温上升,轨温达50℃以上时发生地震; ③日落以后(包括浓雾)时发生地震(地震强度丙时除外)。 (3)甲、乙、丙、丁系根据震级—震中距关系曲线划分的为恢复行车而采取相应措施的4档规定: 甲—停车后对全线巡检;乙—停车后对部分区间巡检;丙—停车后,从70 km/h逐步提速;J—无停 车后规定。 (4)此表摘自“日本新干线安全对策概要”(1999年12月日文版)。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文档1. 引言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功能。

2. 设计原理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三个主要环节。

(1) 数据采集:系统依靠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高速铁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

传感器可以监测温度、湿度、震动等物理参数,摄像头可以获取实时的图像信息。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及时获得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数据传输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传输设备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应对。

传输完成后,数据将被送至系统的后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决策: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当前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通过算法进行预测,识别潜在的危险事故。

在分析的过程中,系统将会根据事先制定的安全标准,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判定。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将会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 功能实现为了确保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效果和功能,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实现建议:(1) 设备标准化:统一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标准,确保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标准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更加简单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系统扩展。

(2) 网络建设:建立高速铁路专用的网络通信系统,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网络系统应包括主干网和支线网,覆盖整个高速铁路的范围。

此外,还应配置备用网络,以提供系统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中心,配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设施。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PPT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简介 PPT

防灾范畴
危及高速铁路运行安全的因素:
自然灾害:强风、暴雨、大雪、地震等 异物侵限:公跨铁、公铁并行和隧道口的异物侵入(如翻车、落物落石、滑坡等)
防灾系统概述
监控对象:
自然灾害:风、雨、雪、 地震
异物侵限
建设目标:
建立灾害监测系统平台 为调度指挥和工务提供灾
害信息 积累基础数据,开展灾害
大风监测子系统使用的风速计安装在接触网支柱上,每个监 测点设置两套风速计,垂直于线路方向布置,距轨面4 m。现场 控制箱采用小型化结构,固定在接触网支柱下部。 当风速超过限制值时,报警信息上传到调度中心,由列车调 度员根据预案发布限速或停运命令。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使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兼其雨最监测功能。
激光镭射 进口 可视激光反射 0~10m ±10mm 0.5s 12VDC -40℃~+ 60℃
安装方案
异物监测子系统
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现场设备包括公路铁桥、公铁并行、 隧道洞门口三类,由监测防护网(内嵌双电网传感器)、轨旁控 制器、安装附件和传输线缆等组成。异物侵限轨旁控制箱安装 在线路外侧(混凝土基础固定)或接触网支柱上。一旦异物侵限 设备发出报警,信息将自动传输到列控系统,同时发出停车信 号。
防灾系统组成
综合维修工区机房
监控数据 处理设备
应用 数据 服务器A 服务器A
存储
应用 数据 服务器B 服务器B
维修 终端
工务 终端
传输网络
2×2M FE
监控单元
继电组合
监控单元 (沿线基站)
调度中心
防灾监控 终端
调度所
列控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
现场监测设备 冗余
传输单元
异物控制箱
风传感器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介绍

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介绍

到欧洲SIL4安全检测标准。
38
4.西班牙 马德里-莱里达线是在法国技术支持下建设,同时建立风、 雨、地震、异物侵限等多种监测装置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隧道
入口和上跨的公路桥处都装有金属防护网,设置的金属防护网
比法国还强,桥下线路两侧还安装了多组红外线监测装置,检 测异物侵限。另外还在高速列车检修段与高速正线间的联络线
10
雨量计
水位计
洪水引发的灾害
道床被冲断
桥梁被冲垮
护坡崩塌
11
11
暴雨环境下列车运行管制规则
12
雪深监测子系统
新干线在沿线的路堑、边坡、隧道出入口、道 岔等容易被积雪造成灾害的地段装设了雪深计, 可将雪深数据传送至安装在工务段(领工区)的 雪深报警装置上,当超过报警阈值时发出警报并 将数据发送到地区调度所。
报方法或预报着眼点。
46
2.民航 针对飞机起降影响较大的灾害性天气,主要包括云、能见 度、天气现象、气压、气温、湿度、地面风、降水量、积雪深
度,特殊天气报告标准和特殊天气发布管理办法。
47
3.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在1994年也建立了用于地震报警的地震 仪表系统,该系统由6个三分量加速度计、4个三分量峰 值加速度计和2台地震触发器组成,当地震动超过给定的 阀值(0.01 g)时,中心控制室的警报器报警;经专家系 统决策后采取相应的措施。
检测光缆 检测光缆
16
地震监测子系统
在60年代日本建造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
线时,就考虑了高速铁路震监测及紧急处置系统,该系统 经过四十多年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监测数据和实际运用经
验,地震监测技术发展已经成功完成三次大规模升级,目
前正在进行地震监测点加密加强的推广应用。

铁路防灾系统资料

铁路防灾系统资料

态。当系统检测到异物侵限,并对故障修复后,调度恢复按钮才能可用。
工务终端
工务终端设于工务处调度室、工务段和桥工段。由工业控制计算机、 打印机、UPS、计算机桌椅等组成。 以图形、文字和声音等方式,提供风、雨、异物侵限及设备故障等 信息和维护预案,并具备信息查询和报表输出功能。
发生灾害时,弹出报警界面,以便提醒维修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应对
实时接收监控单元上送的各种信 息,并对其进行存储、分析处理、 显示、打印等,并根据信息内容提 供相应级别的灾害报警、预警等信 息,根据列车运行管制规则提供限 速、停运等建议信息,同时将报警、 预警信息上传至调度所。
传输通道
防灾系统传输通道由通信专业提供的SDH(MSTP)专网构成,带宽不低 于2Mbps。
数字记录仪接口板采用交叉冗余方式,监控单元主机采用2X2取2方式
上传至监控数据处理设备
2X2取2的监控单元主机
数字记录仪
数字记录仪
力平衡式加速度计
力平衡式加速度计
监控单元组成与功能
监控单元可同时接入多个不同种类监测设备。 监控单元设备包括监控主机和异物侵限监测继电 电路。 监控主机完成风速风向、雨量等监测信息的 采集、初步分析以及对异物侵限监测传感器的实 时状态监测,通过网络上传至监控数据处理设备。
地震监控子系 统
大风、雨量监测子系统 大风监测子系统使用的风速计安装在接触网支柱上,每个监 测点设置两套风速计,垂直于线路方向布置,距轨面4 m。现场
控制箱采用小型化结构,固定在接触网支柱下部。
当风速超过限制值时,报警信息上传到调度中心,由列车调 度员根据预案发布限速或停运命令。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使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兼其雨最监测功能。

高速铁路环境与防灾预警系统

高速铁路环境与防灾预警系统

1.3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01 遇冰雪天气时的处置
02 冰雪天气限速要求
1.3 冰雪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1 大风天气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风速监测子系统大风报警时的处置
(3)列车运行途中,遇大风,司机根据情况控制列车运行速度, 并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通知后续首列列车司机在该地段注 意运行;列车通过该地段后,司机应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报告。 (4)遇大风天气,列车调度员按风速监测子系统报警提示发布限 速调度命令,遇风速不稳或同一地段多处风速报警时,列车调度员 可合并设置,按最低限速值发布限速调度命令。 (5)风速监测子系统限速报警解除后,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取消前 发限速调度命令,恢复正常行车。
1.2 雨天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雨量监测子系统雨量报警时的处置 列车通过防洪重点地段时的处置 遇到降雨天气时的处置 雨量监测子系统故障时的处置
1.2 雨天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雨量监测子系统雨量报警时的处置
遇雨量监测子系统提示雨量监测报警信息时,列车 调度员根据报警提示向相关列车发布限速运行的调 度命令。对来不及发布调度命令的列车,立即通知 司机限速运行。司机接到调度命令或通知后,应立 即车的相关规定
3.遇到降雨天气时的处置
遇有降雨天气,重点防洪地段1 h降雨量达到45 mm及以上时,列车限速120 km/h;1 h降雨量达到60 mm及以上时,列车限速45 km/h。当1 h降雨量降至 20 mm及以下且持续30 min以上时,可逐步解除限速。 列车调度员在得到工务及其他相关专业调度台检查无异常的报告后,及时取消限 速或解除线路封锁。
1.2 雨天高速铁路动车组列车行车的相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新课内容】任务1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概述高速铁路是一个纷繁复杂的巨系统,其运行安全涉及到各个环节,从合理安排列车运行图和司乘人员,到运营设备、线路的状态检测与维修保养和环境安全监控预警,以及调度指挥和运行控制等。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安全技术是用于全面监测各种可能对安全行车产生危害的自然灾害,通过建立实时监控网络、及时采取预防与防护措施,达到减少灾害损失、最终保证行车安全的目。

以日本、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国外高速铁路,把安全技术作为高速铁路的先导型核心技术加以系统研究。

针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运营条件的不同,分别采取了各自不同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通过实际运用对安全对策予以不断完善和提高。

一、国内外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概述1.日本日本是一个台风、暴雨、地震、滑坡及大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铁路经常遭受自然灾害的侵袭。

据统计,日本铁路大约有1/3的行车事故是由各类自然灾害引发的。

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日本铁路的行车安全,其引发的次生灾害(也称二次灾害)往往导致重大行车事故,造成的损失难以估计。

因此,日本铁路部门非常重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防治工作,自新干线建成运营以来,经过40余年的不断研究和开发,已经从简单的观测、报警、防护逐步构建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安全防灾监控系统,加强了对地震、强风、暴雨和大雪等自然灾害的检测,确保日本铁路的安全运营。

按照灾害信息的种类和系统功能划分,日本铁路的安全防灾监控系统分为灾害预测系统和灾害检测系统。

前者是根据监测数据对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进行预测,通过采取灾害前的预警措施和行车规定,保障行车安全;后者是针对已经发生的灾害,通过检测判断,阻止列车进入灾害区段,避免次生灾害的发生。

日本铁路制定了灾害情况下相应的行车安全规则,以及降低灾害对行车影响的措施,并已经研究及开发了很多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自动监控系统,如地震紧急检测报警系统(UREDAS)、防灾管理控制系统、气象信息系统(MICOS)、河流信息系统。

1996年东海道新干线还开发使用了轨温监测系统。

目前,日本新干线采用的是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它是COSMOS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子系统。

它通过设置在沿线的雨量计、风向风速仪、水位计和相应地点的地震仪等观测装置和落石、滑坡、泥石流等沿线灾害检测装置,以及轨温及异物入侵检测设备,基础设施、大型建筑物和车站灾害监测设备,沿线防护开关和防护电话等,将沿线的各类灾害信息全部送到中央调度控制室并严密监视线路的状态,一旦发生灾害,系统自动发出警报,阻止列车运行,确保新干线行车安全。

系统采用自动控制、自动监测、自动检测、自动报警及卫星通信、数据通信、微机处理等先进技术,使得新干线的防灾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新干线运行40余年来,事故率极低,这首先应该归功于其日益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

它不仅从技术上对设备本身状态和自然灾害进行实时监测,设置保证安全的防护工程,建立严格的管理体制,制定严密的异常状况下的列车运行管理规则,还制定和颁布了保证高速铁路安全运营的国家法律。

事实证明,日本铁路采用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效果十分明显,铁路行车事故大大降低,基本上能够控制次生灾害的发生。

2.法国法国地中海高速铁路为有碴轨道结构,运营速度达到300km/h一320km/h,其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中心设在马赛,沿线设置大风、地震、异物侵限和防护开关等安全防灾监测设备,通过法国国家铁路(SNCF)的通讯网络将监测点和监控中心相连。

在列车自动控制系统TVM一430中,除完成速度自动控制外,增加了设备状态和自然环境检测报警子系统,对降雨、雪、大风、桥隧落物进行监测,为列车速度自动控制提供参数。

法国地中海线位于欧亚板块交汇点上,法国铁路和国家地震局在地中海沿线联合设置了24个无人值守地震监测站。

监测站间拥有光缆和卫星两套通讯系统,保证信息可靠传输,同时监测系统还连接到法国国家地震验证中心。

地震监测系统由铁路出资、使用,国家地震局设计、建造。

地震发生后的强度级别确认及灾后救援由国家地震局验证中心和法国铁路共同进行.地中海沿线设置的风监测装置由两套平行的系统组成:一个桅杆安装2台风向风速计,两个桅杆构成一个测量站,每套系统都包括各自的测量、处理系统。

目的是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即在任何一个风监测桅杆受到破坏时不影响整个系统正常工作,此外,地中海全线所有的上跨公路桥和车站内人行天桥均安装有金属防护网。

英法海底隧道横贯多佛尔海峡,把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连接起来。

隧道总长50.5km,其中海下部分长38kin,海底隧道由两股铁路隧道和一股工作隧道构成。

海底隧道的安全工程,是作为一个特殊问题考虑的。

从设计到建成投入运营的各个阶段中,突出考虑了隧道火警及紧急安全救援系统。

工程首先确定了可能出现的主要灾害危险:地震、洪水(涌水)、停电、运送危险物品、火车相撞、列车脱轨、火灾、恐怖活动袭击及综合危险等。

为防止以上灾害的发生,从设计、防灾装备、材料选择、供电、通风系统、通讯、调度指挥诸方面作了仔细的安排。

如在50公里的隧道内,安装了31个火情检测设备对隧道内的空气质量连续进行分析,一旦发生火情可起动自动灭火系统,并与列车互通信息,确保发生紧急情况下的旅客安全。

此外还备有火灾发生后旅客可在2一3分钟内安全撤离措施、起火车厢采取灭火、与火源隔离、将车辆撤离火场等措施。

3.德国德国高速铁路不同于日、法两国,属客、货混运型,且隧道约占线路总长的1/3,因此,隧道内的行车安全成为其安全保障的重点。

德国高速铁路制定了严格有效的防范措施。

例如:禁止无加固和防护措施的货物列车或装有危险货物的列车驶入隧道;尽可能减少客、货列车在隧道内交会,并要求限速运行;专门制造了两列隧道救援列车,随车带有医疗卫生救助设备,并同地方政府共同组织消防、救援队,当出现意外事故时,能及时进行抢救。

此外,德国高速铁路也采用了新型防灾报警系统MAS90,除可监督线路装备的运用状况外,还可识别和及时报告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以及移动设备发生破损的情况。

该警报系统在全线南、北、中段设有中央控制单元(SZE),相互连通;每个SZE又连接若干设在沿线总站信号楼内的各种报警和记录单元(MRE),并与之进行信息和命令交换。

MRE接受安装在沿线的探测报警仪器采集的信息。

这些探测报警仪器主要有:HOA903热轴探测器、LSMA隧道气流报警设备(在长度大于 1.5kill的隧道内安装)、WMA风测量仪(在所有桥梁上安装)、BMA火灾报警仪、道岔加热设备(wHZ)、沿线设置防护开关、隧道口坍方报警仪(EMA);隧道两端及隧道内每1000米设置应急电话(NR),仅需扳动手柄就可打开电话箱,紧急呼叫的信息具有绝对优先权。

4. 我国高速铁路防灾监控系统发展现状我国高速铁路同样应考虑对灾害的防护, 铁道部相关单位前期研究初步认定应对自然灾害 (风、雨洪水、地震 )、轨温及火灾、突发事故、异物侵限灾害进行防护和监测报警, 使高速行驶的列车, 在任何灾害发生时都能使列车损失降到最低。

铁道部明确表示要对上述灾害进行防护并监测报警, 实现对列车的控制, 此技术称为防灾安全监控, 其构成的系统称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1)京津城际轨道交通2008年建成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是我国第一条高标准且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其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防风预警监测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组成,并预留与地震监测子系统和道岔融雪子系统等其他子系统的接口。

防风预警监测子系统在发生风速超限时发出报警,并向调度员提供大风条件下限速建议。

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在发生落物侵限后报警,调度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执行临时通车、调度恢复及信号限制等操作。

无论是发生哪一种报警,监测系统会向运营调度中心发送报警信息,提醒调度员及时查看各监测点状态,采取应对措施。

作为异物侵限子系统的重要补充,京津城际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还设计相对独立的防灾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一种辅助手段,为调度人员传输实时、直观的现场视频图像以供决策参考,为高速铁路运输安全提供保障。

2)福厦高速铁路福厦高速铁路于2010年开通运营,也安装设置有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包括风速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

福厦高速铁路全线共设18处大风监测点,9处雨量监测点,36处异物监控设备和20个基站,4个中继站。

铁路沿线的风速、雨量和异物侵限监测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将直接传输到设在各火车站内基站进行处理,后传送至南昌铁路局调度所。

3)武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武广高速铁路是我国目前一次建成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运营速度最快的高速铁路。

武广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组成的集成系统。

防灾系统由风、雨以及异物侵限现场监测设备,沿线GSM一R基站设置的现场监控单元,武汉、新长沙、新广州站监控数据处理设备,武汉、株洲、衡阳、广州综合工区工务值班室工务终端,武汉、广州调度所设备以及传输网络等组成。

风、雨监测设备由风速风向仪、雨量计及相应的采集传输单元组成,异物侵限监测设备由双电网传感器和轨旁控制器以及异物监测模块组成。

监控系统在沿线较长较高的铁路桥上设置了110个风监测点,全部采用双套冗余配置,每个监测点配置两台非机械式风速风向仪,带气温、气压监测功能。

在高路肩、高路堤及部分隧道口处设置了51个雨量监测点。

全线设置异物侵限监测点共计125处,其中公跨铁监测点111处,隧道口监测点14处。

结合武广高速铁路调度指挥权限的划分及维修机构设置情况,在武汉、广州调度所设防灾监控终端;在武汉、新长沙、新广州站设监控数据处理设备:根据风、雨、异物侵限监测设备的布设位置,在沿线GSM一R基站设置相应的监控单元;在武汉、株洲、衡阳、广州综合工区工务值班室设工务终端。

二、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技术概述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作为高速铁路安全保障的一部分,在高速铁路的行车保障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系统主要是对危及客运专线运行安全的自然灾害(风、雨、雪、地震)、突发事故异物侵限及非法侵入等进行监测报警,提供经处理后的灾害预警、限速、停运等信息,为运营调度所进行列车运行计划调整,下达行车管制、抢险救援、维修管理等命令提供依据,通过信号联锁及列控系统或行车调度命令实现自动或人工控制行车速度,保证高速列车安全正点、高效舒适。

1.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概述1) 监控对象自然灾害:风、雨、雪、地震异物侵限2)系统输入风监测:瞬时风速、风向、温度、气压雨监测:雨强、累计雨量雪监测:雪深地震监测:地震动加速度异物侵限监控:双层电网状态3)系统输出灾害报警:向行车指挥调度、工务部门输出报警控制条件:信号系统接口条件、牵引供电系统接口条件2.铁路防灾安全监控子系统构成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现场监测设备、现场监控单元、防灾安全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指挥中心防灾监控设备、工务处防灾监控终端、工务段防灾监控终端、传输设备等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