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频的高铁综合安全防灾系统分析实用版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结合各线地理气候特点,为防止或降低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对铁路运输的影响,满足运营维护部门的使用需求,沿线设置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及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组成。
系统采用统一的处理平台,由风、雨及异物侵限等现场监测设备、现场监控单元、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所设备、工务/通信/调度台防灾终端设备及传输网络等组成。
1.现场监测设备(1)风监测子系统1)现场设备风监测子系统现场设备由风速风向计、现场控制箱、传输电缆等组成。
现场监测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现场监控单元,再通过传输网络上传至监控数据处理设备。
2)设置地点风速风向监测点主要布点原则如下:①设计速度250km∕h及以上铁路沿线近20年极大风速值超过20m∕s的区段应设置风速风向监测点。
②铁路沿线山区城口、峡谷、河谷、桥梁及高路堤等区段宜设置风速风向监测点。
③山区t亚口、峡谷、河谷等区段风速风向监测点设置间距宜为Ikm~5km 桥梁、高路堤等区段宜为5km-10km o其他地段按IOkm左右间距布设。
3)设备设置风速风向计按非机械式双套设置,并远离现场障碍物干扰。
风速风向计安装于接触网支柱上。
根据铁科技[2013]35号《铁道部关于印发(高速铁路自然灾害及异物侵限监测系统总体技术方案(暂行))的通知》,系统应据据报警级别、报警阈值、报警及解除时限、控制范围,对有效风速数据进行报警判定,生成大风监测报警及解除信息。
2、雨量监测子系统1)现场设备雨量监测子系统现场设备由雨量计、现场控制箱、传输电缆等组成。
2)设置地点雨量监测点主要布点原则如下:①雨量监测点应设置于路基地段及艰险山区铁路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及危岩、落石或崩塌地段等处所。
②有昨轨道线路连续路基区段雨量监测点设置间距宜为15km~20km,无昨轨道线路连续路基区段雨量监测点设置间距宜为20km〜25km o3)设备设置雨量计采用非机械式,主要设置在大雨区间位于山坡山脚地带的填土路基以及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或路基下沉的路堑、路堤、隧道口等处,安装地点为无遮掩、宽敞的场所。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文档1. 引言高速铁路是现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其安全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保障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高效可靠的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各类安全隐患。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和功能。
2. 设计原理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设计原理基于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与处理、数据分析与决策三个主要环节。
(1) 数据采集:系统依靠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对高速铁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测。
传感器可以监测温度、湿度、震动等物理参数,摄像头可以获取实时的图像信息。
通过这些设备,可以及时获得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
(2) 数据传输与处理:采集到的数据需要通过传输设备及时传送到监控中心。
传输过程中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实时性,以便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做出应对。
传输完成后,数据将被送至系统的后台,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分析。
(3) 数据分析与决策: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当前高速铁路的运行状态,并通过算法进行预测,识别潜在的危险事故。
在分析的过程中,系统将会根据事先制定的安全标准,对数据进行评估和判定。
一旦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将会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3. 功能实现为了确保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效果和功能,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实现建议:(1) 设备标准化:统一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标准,确保不同设备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标准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更加简单方便,也便于后期的系统扩展。
(2) 网络建设:建立高速铁路专用的网络通信系统,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安全。
网络系统应包括主干网和支线网,覆盖整个高速铁路的范围。
此外,还应配置备用网络,以提供系统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处理中心,配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设施。
高铁防灾系统

7.工务终端 工务终端设于工务处调度室、工务段和桥工段。由工业控制计
算机、打印机、UPS、计算机桌椅等组成。
❖ 以图形、文字和声音等方式,提供风、雨、 异物侵限及设备故障等信息和维护预案, 并具备信息查询和报表输出功能。
❖ 发生灾害时,弹出报警界面,以便提醒维 修人员及时采取相应应对措施。
❖ 具备对管辖范围内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设 备的工作状态进行远程试验的功能。
(2)雨量计 采用非机械式结构的声学原理和现代激光技术可以测量各类降
水,包括雾、浓雾、毛毛雨、雨、雨夹雪、冰雹、雪以及各种介于 雪和冰雹之间的混合水。
雨量报警阀值 (各铁路局各条线要求不一样)
设置规定: ❖铁路沿线应设置雨量监测点。 ❖雨量监测点应设置于路基地段及艰险山区铁路易发生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泥石 流及危岩、落石或崩塌地段等处所。 ❖有砟轨道线路连续路基区段雨量监测点设置间距宜为15km~20km ,无砟轨道线路连续路基区段雨量监测点设置间距宜为20km~25km 。 ❖雨量计宜单台配置。 ❖雨量计应安装在无遮掩的场所。
前言
目录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日常检查
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报警后的处置办法
风
雨
雪
地 震
异 物 侵 限
铁路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
高速铁路的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

国内案例:京广高铁环境保护措施
国外案例:日本新干线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国内案例: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案例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
成功经验:建立了完善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提高了预警和应急响应能力
不足之处:部分监控设备存在故障,影响了监控效果
不足之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不到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成功经验:加强了环境保护措施,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技术将不断升级,提高监控与环境保护的效果
政策支持:政府对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重视和支持,将推动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市场需求:随着高速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对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需求也将不断增加,为相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前景
优化线路设计:避免电磁辐射对居民区的影响
优化线路设计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合适的线路走向,避免穿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敏感区域
降低噪音污染:采用低噪音、低振动的列车,减少对沿线居民和野生动物的影响
减少土地占用:采用高架桥、隧道等结构形式,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占用
保护生物多样性: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保护沿线的动植物,避免破坏其生存环境
THANK YOU
汇报人:
政策支持:政府将加大对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防灾安全与环境保护问题
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案例介绍
国外案例:法国高速铁路环境保护措施
对我国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与环境保护的启示
任务6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案例.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新课内容】任务6 高速铁路安全与防灾系统案例为了预防灾害发生,京沪高铁建立了全方位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地震监控子系统和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等构成,能在运营过程中及时监控地质灾害信息并采取相应措施。
其中,地震监控子系统能在发生地震时及时准确监控地震波,并控制地震区域的列车减速或停止运行。
一、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概述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大风监测子系统、雨量监测子系统、异物侵限监控子系统以及地震监控子系统的集成系统,并预留与道岔融雪子系统等其它子系统的接口。
京沪高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侵限现场监控设备、地震现场监测设备、GSM-R 基站(含车站、线路所)监控单元、综合维修段监控数据处理设备、调度所设备以及传输网络等组成。
整体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构成。
二、现场监测设备现场监测设备由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异物现场监控设备及地震现场监测设备组成。
2.1 风、雨现场监测设备大风现场监测设备由双套风速计(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德国Lambrecht 热场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雨量现场监测设备由单套雨量计(具有雨量监测功能的芬兰Vaisala 超声波式风速计)、数据采集单元、专用安装装臵和传输线缆组成。
2.1.1 数据采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主要为风速计、雨量计提供电源和数据防雷,以及风速计、雨量计专用线缆和数字信号屏蔽电缆之间的转接功能。
根据现场监测点的类型,数据采集单元可分为两种:风数据采集单元和雨量数据采集单元。
因雨量计采用的超声波式风速计,故雨量数据采集单元比风数据采集单元缺少一套热场式风速计的元件。
2.1.2传输线缆风速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雨量计与数据采集单元之间采用带有航空插头的专用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单元与基站的监控单元之间采用铁路专用数字信号内屏蔽电缆连接。
高铁轨道交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铁、轨道交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目录1 系统背景概述 (3)1.1 高铁、轨道交通安防管理系统现状 (3)1.2 高铁、轨道交通对安防系统的要求 (4)1.3 智能安防管理系统 (6)3 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7)3.1 系统设计思路 (7)3.2 系统结构组成 (8)4 系统功能特点 (11)5 联网管理平台 (17)5.1 系统主要组成模块介绍 (18)5.2 系统功能模块介绍 (19)1系统背景概述1.1高铁、轨道交通安防管理系统现状城市高铁、轨道交通体现为高效率、高环保性和为多数人服务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客运体系,因此大力发展城市快速高铁、轨道交通系统,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最重要途径。
中国的城市高铁、轨道交通建设正在进入快速有序的发展阶段,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提供的资料显示:“十五”计划期间,中国城市高铁、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建设投资高达2000亿元,建成了总长度550公里左右的城市轨道线路。
“十一五”期间预计各城市在高铁、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还将投资6000多亿元,高铁、轨道交通市场存在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2015年中国将拥有超过2000公里的城市高铁、轨道交通线路,这样城市高铁、轨道交通系统能承担的城市交通客流量的比例将大幅度提高。
随着公共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高铁、轨道交通出行已经成为人们方便快捷出行的最佳选择,高铁、轨道交通作为一个主要交通枢纽的公共场所,公共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通常高铁、轨道交通由诸如站台、设施中心、设备中心、消防中心、运输中心、调试中心、运营车辆段等多单位及各自管辖的区域所组成,各个单位对于高铁、轨道交通各区域的管理既有自立、又有交叉,高铁、轨道交通实行自动化监控管理具有作特殊的意义。
高铁、轨道交通的地域较大,人流集中而区域相对分散,因此,高铁、轨道交通的安全监控工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1、高铁、轨道交通有较大的面积区域和广泛的周界,开阔的地域,复杂的场内交通,大量的出入口和围栏,使得高铁、轨道交通监控的摄像头数量庞多。
客运专线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析

客运专线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分析作者:李志博来源:《硅谷》2014年第03期摘要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主要是一套综合了智能采集技术(采集现场风、雨、雪、地震及异物侵限监测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综合分析、处理、逻辑判断)、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继电器接口联动控制相关系统)、网络技术为一体的集成系统。
关键词调度所设备;监控单元中图分类号:U2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3-0019-02近年来,铁路客运行车多次受到来自自然灾害的影响,铁路客运安全尤为重要,因此铁路防灾安全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现实的问题,需要有安全、可行、完整的方案,下面就此系统简要分析如下。
1 主要设计原则1)可靠性原则:①通过采用合理的系统架构、冗余配置(服务器、监控单元主机、网络、传输通道、传感器冗余)等各种手段确保系统不发生误报及漏报;②通过制定系统的工作环境(考虑现场环境、区间机房极限环境)标准,规范系统设备制造工艺,提高系统可靠性;③不因系统自身的故障影响其他系统的正常工作:应具备远程恢复等功能,不能因本系统故障、误报影响列控联锁、牵引供电等控制系统动作。
2)安全性原则:①应通过制定应用安全、网络安全、接口安全等标准保证防灾系统的安全性;②防灾系统与信号列控联锁、牵引供电系统接口应尽量满足信号、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等级。
3)可维护性原则:①系统应具备自检、设备集中监控等功能,便于集中维护管理;②现场设备应具备便捷的维护管理方式(传感器安装方式等)。
4)先进性原则:监控数据处理设备、监控单元、传感器及网络设备的选型应采用技术先进的产品。
2 系统构成1)监控数据处理设备构成:由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磁盘阵列、维护终端、网络交换机、对外通信接口、黑白激光打印机、防雷单元、网络安全设备、UPS电源及维护终端桌等组成。
2)调度所设备构成:①调度所设备主要由防灾行调终端、通信服务器(含与运调系统的接口)、网络通信设备构成;②通讯服务器双机热备;③监控终端2套,一套冷备。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

高速铁路防灾安全监控系统设计摘要:高速铁路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安全成为了当下人们关注的重点。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引入对应的安全检测技术、安全监控技术进行信息系统的设计,促使工作人员在日常的生活中,能够实时对铁路交通安全进行监控,避免出现危险事故,造成较大的财产、人员损失。
在防灾工作当中,高速铁路内部首先需要做好相应的防火措施,一旦发生危险,要注意保障内部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低伤亡以及财产损失。
为此,在当下的发展中,需要构建一套高效率、全面化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通过技术的实时监控,有效保障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关键词:高速铁路;防灾;系统设计;安全监控引言:高速铁路建设是当下一项重点工程项目,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其内部构造十分的复杂,结构设计、电路设计等,都有着严格的要求。
但是,高速铁路的建设受到了环境的影响,对于内部管理的要求相当之高,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影响的范围将会不断的扩展,所以当下急需一套完善的防灾安全监控系统,对铁路内部的运输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此来保障内部通行的安全性。
在进行系统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实际的运输情况,引入先进的安全检测技术,对铁路运行中各个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监测反馈,一旦发现异常的数据变化情况,需要及时进行预防处理,避免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问题。
一、防灾安全监控系统的主体功能分析(一)防灾数据监控管理在铁路运行的过程中,安全防范意识十分的重要,高速铁路内部的结构复杂,同时内部的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较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很有可能会造成大面积人员的伤亡。
为了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在进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防灾数据监控管理功能是必要的应用功能之一,实时记录相应的防灾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息的系统化分析,了解铁路运输过程中的实际状态,提高内部的紧急预防能力,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F-ED-J414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基于视频的高铁综合安全防灾系统分析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基于视频的高铁综合安全防灾系
统分析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是铁路的生
命线。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变化
大,致使铁路灾害分布广泛、类型众多、发生
频繁,铁路灾害的分布遍及全国,基本上凡有
铁路的地方均受程度不同的灾害侵袭,由此平
均每年造成铁路运输中断100余次,累计
10002000h,最高峰曾达到年断道211次。
已发
生灾害路段占全路总运营里程的20%以上,尚有
许多线路灾害处于潜伏状态,严重威胁铁路的
行车安全。
高速铁路由于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运送对象以旅客为主,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可想象。
因此,除了要求机车车辆、供电、线路以及通信信号设备高性能外,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如自然灾害(强风、暴雨、大雪、地震)、突发事故(坍方落石、异物侵限)、列车及设备故障、突发的大规模群体事件等,都要实施全面监测。
世界各国已建成和正在建成的高速铁路均将综合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放在首位。
如何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危及行车安全的灾害,建立安全、可靠、实时、准确的铁路安全防灾监控和信息传输体系,制定科学有效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在灾害发生前或发生后及时控制运行列车减速或停车,使各种多发、随机的铁路灾害造成的破坏力降低到最小程度
或避免灾害的发生,这对铁路部门科学、合理地调度列车、指挥运行,确保铁路客运专线运行安全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一高速铁路综合安全防灾的需求分析
1.1综合防灾安全监控功能需求
综合防灾安全监控系统是对危及列车运行安全的自然灾害(风、雨、洪水、地震等)、异物侵限、突发事故和事件等进行实时监测;对各种监测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汇总,判定设备安全隐患、灾害及故障的类型、性质和级别;实时显示经处理后的信息及灾害预警、限速、停运、恢复运营等处理建议,为运营调度中心调整运行计划,下达行车管制、抢险救援、维修等指令提供依据。
1.2覆盖内容需求
高速铁路安全监控的主要监测内容按对象不同可大致分为5大类:自然灾害监测(如地震、雨量及洪水、风速和风向等);线路监测(如轴温、路基灾害等);大型结构物监测(如车站站房、隧道、牵引变电所及通信信号机械室内及周围自然状况监测等);物体侵入监测;列车运行状况与车厢监测等。
1.2.1自然灾害监测
强风监测:监测点设置在易发生强风或突发性大风地区的车站、高架线和桥梁上。
雨量及洪水监测:洪水灾害不像地震、风灾那样具有突发性,而是按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的规律因汛期雨水多而形成灾害的。
高速铁路受雨及洪水破坏主要表现在路堤、桥梁以及路堑自然边坡破坏三大方面。
地震监测:地震是属于发生概率较小,但危害最大的一种特殊灾害,高速铁路沿线地震仪应设置在地震烈度大于等于VII度的线路区段,一般考虑设在牵引变电所内,以利于及时断电响应。
高速铁路同普速铁路一样,还应针对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不同的运营机制,设置相应的防火灾、防雷击、防冰雪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