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护理常规1

合集下载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一、概述中风,也叫脑卒中,是指脑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脑部血液供应不足所引起的疾病。

中风后的患者需要借助医疗和护理来促进康复过程。

本文档将介绍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

二、护理措施1. 定期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并记录好数据。

不正常的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

2. 保持清洁卫生:定期帮助患者洗澡、更换床单及衣物,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以预防感染。

3. 均衡饮食: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为患者制定适宜的饮食计划,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避免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的食物。

4. 提供适宜的运动: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提供适量的运动,如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肢体运动等,以促进患者的肌力和关节灵活度。

5. 管理膀胱和肠道功能:及时帮助患者上厕所或使用尿布,在床位上提供适当的便盆或尿壶,定期检查是否有尿失禁或便秘等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6. 防止压疮:保持患者床位干燥、清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换位,使用防压床垫等工具来减少压力,预防压疮的发生。

7. 鼓励正常交流:与患者进行交流,鼓励其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帮助其适应新的生活方式。

8. 定期按摩:进行简单的按摩,可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僵硬和疼痛。

9. 促进自理能力: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鼓励其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如洗漱、穿衣、吃饭等,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三、注意事项1. 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和对刺激的反应等,及时报告医生。

2. 避免患者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定期帮助其进行身体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变形。

3. 保持患者的环境安静和明亮,有助于提高其注意力和情绪。

4. 需要定期给患者进行药物的管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时间。

5. 护理过程中,需与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解答他们的疑问和提供必要的教育。

四、结语中风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综合运用医学、护理和心理学等知识。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护理常规
摘要
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的生活负担。

正确的中风护理对于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包括身体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面,旨在帮助护理人员、家属更好地照顾中风患者。

1. 身体护理
- 患者平卧时,定期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 给予患者适当的身体运动,促进肌肉的血液循环。

- 每日清洁患者皮肤,保持皮肤的干燥和清洁。

- 定期按摩患者身体,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紧张的肌肉。

2. 饮食护理
- 患者应采取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饮食,控制体重。

- 维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避免脱水。

- 根据患者的口腔和吞咽能力,提供易于吞咽和消化的食物。

- 避免食用刺激性和过硬的食物,预防误吸。

3. 药物治疗
- 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应用药物,如抗凝血药、抗高血压药等。

- 监测患者用药的副作用,及时向医生报告。

4. 康复训练
- 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等,帮助恢复受损的能力。

- 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与康复团队紧密合作,调整康复计划。

5. 心理支持
- 与患者进行沟通,关心患者的感受和需求。

-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增强康复的信心和动力。

- 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结论
中风护理常规是中风患者康复的基础,通过科学的中风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其早日康复。

护理人员和家属应认
真研究中风护理的相关知识,与医生保持沟通,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

中风病人的护理方案

中风病人的护理方案

中风病人的护理方案中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也是导致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及时的护理方案对中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针对中风病人的综合护理方案。

一、中风病人的床旁护理1.定期翻身:中风病人常因肢体瘫痪而无法主动翻身,床旁护理人员应每两小时帮助病人转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

2.预防感染:中风病人多伴有吞咽和咳嗽困难,导致食物和液体易误入呼吸道引起肺炎。

护理人员应帮助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清洁口腔,防止龋齿的发生。

3.皮肤护理:由于病人活动能力受损,容易出现皮肤破损和湿疹,护理人员应定期为病人清洁皮肤,涂抹保湿剂,加强部位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局部肌肤的新陈代谢。

4.定期排便:中风患者常伴有肠道功能紊乱,导致便秘。

护理人员应每天固定时间或按照病人的排便习惯,进行促排便护理。

二、中风病人的饮食护理1.康复期饮食:由于吞咽和咀嚼功能受损,中风病人在康复期常需进食半固体或液体食物。

护理人员应配合康复医生的指导,根据病人的能力选择适合的食物,并确保病人进食过程的安全。

2.饮食平衡:中风病人常有代谢异常,护理人员应确保病人每天摄取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并控制盐分和脂肪的摄入量,以预防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三、中风病人的康复护理1.活动训练:康复期中,中风病人需要进行肢体功能的训练,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进行肌肉按摩、被动运动等活动,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2.语言康复:中风病人常伴有失语和理解障碍,护理人员应与病人进行交流,鼓励病人进行发声练习和语言训练,帮助病人尽快恢复语言能力。

3.精神护理:中风病人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容易出现抑郁和焦虑,护理人员应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关心和理解病人的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四、中风病人的医学护理1.药物管理:中风病人常需要长期服用多种药物,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按时给予药物,并注意观察药物的副作用和相互作用。

中风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

【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中风护理常规姜小林中风又名卒中,系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

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歪斜,不语或言语蹇涩为主症的病症。

“中”为打击之意,又为矢石之中。

“风”善行而数变,又如暴风疾至。

古人将此类症状与所观察自然现象联系起来,用比喻的方法为疾病命名,中风就此得名。

中风分为缺血性中风(短暂脑缺血发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梗塞、腔隙性高梗塞、脑梗塞)、出血性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脑病、血管性痴呆四大类。

1护理评估:1.1发病诱因1.2半身不遂部位、程度、体位等状况。

1.3评估患肢功能,下肢感觉和肌力、大小便情况。

1.4生活自理能力和心理社会状况。

1.5 X线、CT等检查结果。

1.6辩证:中经络(肝阳上亢证、风痰阻络证、痰热腑实证、气虚血瘀证、阴虚风动证)。

中脏腑(风火闭窍证、痰火闭窍证、元神衰败证)。

1.6.1肝阳上亢主证:半身不遂,舌强语蹇,口舌歪斜,面红目赤,心烦易怒,口苦咽干,便秘尿黄。

舌黄或燥,脉弦有力。

1.6.2风痰阻络主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蹇,肢体麻木或手足拘急,头晕目眩,舌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

1.6.3痰热腑实证:半身不遂,舌强不语,口舌歪斜,口粘痰多,腹胀便秘,午后面红烦热。

舌红,苔黄腻或灰黑,脉弦滑大。

1.6.4气虚血瘀主证:半身不遂,肢体软弱,偏身麻木,舌歪语蹇,手足肿胀,面色淡白,气短乏力,心悸自汗。

舌质暗淡,苔薄白或包腻,脉细弦或数。

1.6.5阴虚风动主证:半身不遂,肢体麻木,舌强语蹇,心烦失眠,眩晕耳鸣,手足拘挛或蠕动。

舌红或暗淡,苔少或光剥,脉细弦或数。

(急性期中脏腑患者不在本科治疗)1.6.6风火闭窍主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斜视或直视。

面红目赤,肢体强直,口燥,项强,两手握紧拘急,甚则抽搐,角弓反张。

舌红或绛,苔黄而燥或焦黑,脉弦数。

中风(脑出血、脑梗塞)健康教育宣教

中风(脑出血、脑梗塞)健康教育宣教

中风(脑卒中)
中风是以实然晕倒,不省人事,口眼嗝斜,半身不遂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
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口眼补、半身不道等症状。

一、生活调护
1、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如为闭证,头部应枕高,并偏向一侧。

2、卧床患者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床单整洁平整,沾污的床单及时更换。

清洁
臀部,定时翻身,防压疮。

3、康复期患者应加强康复锻炼,适当户外活动,注意保暖。

4、消除不良情绪,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劳累、紧张、郁闷等不良情绪。

5、高血压、糖原病患者定期测血压、血糖的变化,坚持药物治疗,定期复查。

如有血压、血糖的突然升高或降级,应随时就医。

二、饮食调护
1、宜食清淡之品,禁忌肥甘油腻之品,多吃蔬菜、水果与豆制品,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高盐饮食,戒除烟酒。

2,饮食不宜过冷、过热,进食不宜过急,以免引起呕吐或呛咳,甚则引起室息。

3、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饮食以免发生呛咳。

4、中药汤剂应温服。

三、出院宣教
1、积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及动脉硬化、风品性心脏病、亚急性细面性心内膜
炎等原发疾病。

2、保持心情舒畅,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避免过度疲劳。

3、发现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中风先兆时,应当及时治疗。

4加强炼,平时常做保健体操太极拳等。

(完整版)中风患者的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患者的护理常规

(完整版)中风患者的护理常规
介绍
中风(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管理。

本文档旨在提供针对中风患者的护理常规,帮助护理人员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病房环境
-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减少噪音和干扰。

- 维持室内温度适宜,防止过热或过冷。

- 保持空气新鲜,定期通风。

体位和活动
- 定期翻身,避免长时间固定在同一个位置。

- 帮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预防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

- 配合康复医师的指导,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

饮食
- 提供均衡营养的饮食,注意添加高纤维和低脂肪食物。

- 给予足够的水分,避免脱水。

- 如果患者有吞咽困难,应遵循语音治疗师或营养师的建议。

个人护理
- 每天检查皮肤情况,预防压疮的发生。

- 给予适当的个人卫生,包括洗澡、刷牙、剃须等。

- 维护口腔卫生,定期清洁口腔。

药物管理
- 按照医嘱给予药物,确保按时用药。

- 定期监测患者的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

心理支持
- 给予中风患者情绪上的支持和鼓励。

- 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帮助患者和家属应对心理压力。

注意事项
- 定期监测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 注意观察患者出现意外情况或不适的症状,及时报告医生。

以上是针对中风患者的护理常规,护理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护理,并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常规

中风病患者的护理常规(临床表现)以突然昏仆,不醒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脑,涉及肝肾。

脑血管意外可参照本护理。

(临症护理)1遵医嘱给予吸氧,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并给予液体补充。

2突然出现昏迷,不省人事,遵医嘱予艾灸百会,关元等救治。

3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加艾灸,关元,中极等,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4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中成药麻仁丸等内服,必要时给予灌肠。

(饮食护理)1饮食宜清淡,即易消化,易吸收,含丰富蛋白质和植物纤维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豆制品,牛奶,鱼肉禽类,米面杂粮等),少吃或不吃油脂性食物,煎炸食品。

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证营养。

(给药护理)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用干毛巾擦干或及时更换衣被。

2服药后观察患者的逆顺变化。

3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防止血压过低,引起脑灌注不足,导致病情加重等情况出现,使用脱水药要密切观察患者小便情况,并及时记录。

(并发症护理)1褥疮,由于长期卧床,要注意定时给病人翻身,一般每2小时一次,翻身时不要在床上抱,拉,推,防止擦伤皮肤,经常用50%的酒精按摩,突出部位垫上气圈,棉垫,必要时给予气垫床,防止受压,大小便失禁的病人,要保持皮肤和床褥的干燥,定时擦浴,使床上无皱褶,碎屑。

2坠积性肺炎,定时给患者翻身拍背,协助排痰,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给予抗感染治疗。

3肌肉萎缩和关节畸形,由于病人肢体活动受限,长期卧床,容易引起关节挛缩畸形患肢应保持良肢位,尽早协助患者活动关节,维持关节活动度,每天两次,注意动作轻柔。

4尿路感染,留置尿管的病人应使用无菌引流袋,每天更换一次,如发现尿液颜色,气味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大小便通畅。

(健康指导)1保持心情舒畅。

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劳,适当休息。

3饮食以低盐,低脂食物为宜,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中风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

中风护理常规引言中风,也被称为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突发性破裂或者血流受阻而导致大脑功能障碍的情况。

中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综合护理来促进患者的康复。

本文将介绍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及注意事项。

常规护理措施1.病房环境的改善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避免患者感到过热或者过冷。

保持病房的通风良好,避免患者呼吸不畅。

定期清洁卫生,保持病房整洁和干净。

2.个人卫生护理定期帮助患者进行洗漱和换洗衣物,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

给予患者适量的食物和水,保证患者的营养摄入。

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防止长时间固定导致肌肉僵硬。

3.预防压疮的措施定期帮助患者转换体位,避免长时间压迫部位。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减轻患者的压力。

定期检查患者皮肤,并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

4.康复训练根据医嘱或康复师指导,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包括言语、吞咽、行走等。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注意事项1.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定期测量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2.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呼吸情况、尿量等变化。

及时向医生汇报发现的异常情况。

3.维护患者的情绪和心理健康跟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需求和意愿,并给予支持和安慰。

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避免患者有焦虑和抑郁的情绪。

4.定期药物管理按照医生嘱托,及时给予患者规定的药物。

注意观察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并记录相应的信息。

结论中风护理的常规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过程起到重要的作用。

正确实施常规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脑梗塞)护理常规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謇涩,或仅见口眼歪斜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一、护理评估
(一)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语言表达等情况。

(二)生活方式及休息、排泄等状况。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分型:
1、中脏腑:
(1)痰蒙清窍证:意识障碍、痰鸣漉漉,肢体瘫软,手足不温,二便自遗,舌质紫暗,苔白腻,脉沉滑缓。

(2)痰热内闭证:意识障碍、鼻鼾痰鸣,或肢体拘急,或身热,或抽搐,或呕血,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数。

(3)元气败脱证:昏聩不知,目合口开,四肢松懈瘫软,肢冷汗多,二便自遗,舌卷缩,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微欲绝。

2、中经络:
(1)风火上扰证:眩晕头痛,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尿赤便干,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而干,脉弦数。

(2)风痰阻络证:头晕目眩,痰多而黏,舌质暗淡,舌苔薄白或白腻,脉弦滑。

(3)痰热腑实证:腹胀便干便秘,咯痰或痰多,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或偏瘫侧脉弦滑而大。

(4)阴虚风动证:感觉减退或消失,眩晕耳鸣,手足心热,舌质红而体瘦,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数。

(5)气虚血瘀证:面色咣白,气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手足肿胀,舌质暗淡,舌苔白腻,有齿痕,脉沉细。

二、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搬动。

若呕吐、流涎较多者,可将其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必要时吸痰;呼吸急促者予以吸氧;烦躁不安者,应加床档保护。

风火上扰入睡困难者可睡前按摩涌泉穴100次。

3、注意患肢防寒保暖,保持肢体功能位置,被动活动患肢,防止关节僵硬变形。

病情稳定后指导病人练习康复体操。

4、加强口腔、眼睛、皮肤及会阴的护理。

用盐水或中药液清洗口腔;眼睑不能闭合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保持床单清洁,定时为患者翻身拍背;尿失禁者给予留置导尿,定时进行膀胱冲洗。

5、伴神昏者参照神昏护理。

(二)病情观察及并发症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四肢活动等情况。

2、发生头痛、颈项强直、呕吐、呕血时,应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3、风痰阻络型出现舌苔变黄腻,口臭,便秘,脉弦滑而大,说明已转化为痰热腑实证,及时报告医生。

(三)给药护理
1、服中药后避免受风寒,汗出后干毛巾擦干。

2、服药后观察患者病情的逆顺变化。

痰热腑实证服药后观察大便次数及性状。

3、及时记录服至宝丹、牛黄清醒丸、苏合香丸等辛香开窍、急救醒脑之品的时间,神志清醒后立即报告医师。

4、服降压药、脱水药时,应观察血压变化,防止头晕,注意安全。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肥甘厚味。

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

2、昏迷和吞咽困难者,可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

3、饮食调护:
(1)风火上扰型饮食以清淡甘寒为主,多食绿豆、冬瓜等;忌羊肉、狗肉等。

(2)风痰阻络型饮食以化痰祛风为主,宜食黑大豆、藕、梨等;忌食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

(3)痰热腑实型饮食以清热化痰润燥为主,多食萝卜、丝瓜、芹菜等;忌食牛、羊、鸡肉,辣椒、大蒜等。

(4)气虚血瘀型饮食宜健脾益气,多食白菜、冬瓜、木耳、赤小豆等。

(5)阴虚风动型饮食以养阴清热为主,应多食甲鱼、苋菜、银耳、芹菜等。

(五)情志护理
1、中风患者多为心火暴盛,应耐心做好情志护理,避免一切不良刺激。

2、对患者家属进行精神安慰,使其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六)临证(症)施护
1、高热者,头部给予冰袋冷敷。

2、元气衰败者,突然出现昏仆、不省人事、目合口开、手撒肢冷、脉微欲绝时,遵医嘱针刺人中、涌泉、内关等,配合抢救。

3、尿潴留者,可按摩腹部,虚者叫艾灸,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4、便秘者,遵医嘱给予通便中药内服。

5、气虚血淤见手足肿胀可用中药煎水熏洗。

三、健康指导
(一)慎起居,生活顺应四时变化,有规律,劳逸适度,多练六字诀养生功、四季养生操等。

(二)节饮食,饮食宜清淡,食勿过饱,忌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等助火生痰之品。

严禁酗酒吸烟。

(三)调情志,避免烦劳,恼怒,做到心平气和,气血调畅。

(四)中医特色技术指导:
1、针灸治疗,辨证取穴,循经治疗。

2、穴位按摩,辨证取穴,循经按摩治疗。

3、熏洗治疗,常见肩一手综合症、偏瘫痉挛状态、瘫侧手部或同时见到瘫侧手、足部的肿胀,予局部熏洗患肢。

4、耳穴埋豆,辩证取穴。

5、艾灸,恢复早期(中风后1~2个月),艾灸百会(肝阳上亢不能用),悬钟,阳池;恢复中期(中风后3~4个月),艾灸百会,涌泉,阳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