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户籍管理系统C
专科《城市管理学》试题

[试题分类]:专科《城市管理学》_11012160[题型]:单选[分数]:3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市民团体()A.市侨联B.市文联C.市总工会D.市残联答案:D2.居民委员会属于()A.城市权力系统B.城市权利政治系统C.城市非权力政治系统D.城市权力社会系统答案:C3.我国城市的国家权力机关是()A.市委B.市人民代表大会C.市人民政府D.市人民法院答案:B4.以下那一项不是城市人口管理的核心内容()A.城市人口的数量调控B.城市外来人口管理C.城市人口的质量提高D.就业引导答案:B5.城市综合执法涉及的主要是以()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执法。
A.社会治安B.市容市貌C.外来人口管理D.摊贩管理答案:B6.城市规划脱胎于一下哪个学科()A.建筑学B.经济学C.管理学D.心理学答案:A7.新加坡的地铁线呈()形A.WB.IC.TD.O答案:C8.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标志A.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B.政府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对行为不当的进行惩罚C.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D.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答案:B9.早在1833年就开始兴建城市地下共同沟的城市是()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美国纽约D.德国柏林答案:B10.【此题无法解析,请核对原始试题,题号:30793】A.三年B.四年C.二年D.五年答案:D[试题分类]:专科《城市管理学》_11012160[题型]:单选[分数]:21.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是:()A.第三产业B.工业C.手工业D.农业答案:A2.早在1833年就开始兴建城市地下共同沟的城市是()A.英国伦敦B.法国巴黎C.美国纽约D.德国柏林答案:B3.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城市垃圾管理的现代化标志A.城市政府和市民高度重视垃圾问题B.政府强制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并对行为不当的进行惩罚C.市民自觉坚持分类倾倒垃圾D.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科学化答案:B4.超大城市是指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以上的城市。
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文件名称人口信息化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文件编号OID_DM_001 机密程度☐绝密☐机密☑秘密☐内部公开版本号V1.0项目类型☐通用产品☐二次修改☑专项开发所属部门研发中心创建日期2014-9-9 创建人苏洲审批日期审批人合同编号实施地点《人口信息化系统》管理员操作手册版本:V1.02014年8月5日一、系统安装 (3)二、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说明 (4)2.1系统登录 (4)2.2地址管理 (5)2.2.1维护地址码 (5)2.2.2生成码图 (13)3部门设置 (16)3.1.1维护居委会信息 (16)4系统设置 (19)4.1.1添加新角色 (19)4.1.2编辑角色 (20)4.1.3注销用户 (20)5数据中心 (21)5.1按管辖区域 (21)5.2按关键字查询 (24)6客户端 (25)6.1人口信息更改记录 (25)一、系统安装1.首先获得人口管理的安装包2.点击setup开始安装安装界面为如图1-1图1-13.最好将安装程序放到D盘下,点击“下一步”,继续“下一步”然后就开始安装,安装完成如图1-2图1-24.桌面上的会出现图标双击打开系统显示如图1-3图1-35.首先讲述的是超级管理员登录,并进行的一系列操作二、人口信息化管理系统使用说明2.1系统登录通过提供的超级管理员账户密码登录到系统登录后的界面如图2-1:图2-12.2地址管理首先进行的操作就是地址的管理和维护,地址管理中有两个功能:维护地址码、生成码图。
2.2.1维护地址码维护地址码的目的是:将社区地址信息设置完整准确,地址最低的一级为9级具体到某单元下的某一户。
最高等级为2级是河北省。
点击“维护地址码”就会进入如图2-2:图2-2右面展现出河北省和张家口市,这两个是不能做更改的点击右键不响应,点击鼠标左键展开列表,展开的列表进行的操作都是通过鼠标的右键进行的,比如对“龙腾小区”操作点击鼠标右键会出现:添加子项、修改此项,从张家口市可以进行展开可以展开到第九级也就是户如图2-3:图2-3现在讲述这里可进行的操作:1.第一个可进行操作的级是“崇礼县”,右键“崇礼县”只出现一个操作就是“添加子项”,点击添加子项向会出现右面的页面新增路、街地址如图2-4:图2-42.在这里给下面添加路或街比如“和平路”选中右面的“路”,新增路、街编码使用默认的,点击保存,就会在在崇礼县下面生成和平路。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运用

全员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一、信息录入二、信息变更(服务信息)三、信息查询四、数据恢复、数据合并友情提示操作系统必须是WindosXP,如果安装的是Win7的操作系统,建议更换成XP的操作系统;杀毒软件要定期升级,及时杀毒;信息录入一定要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一、信息录入第一步:注册单位,可输入密码,也可不输入。
二步:添加第连级情况数据管理→连级情况→单位名称→单位代码→保存(必须是先添加团,单位代码12位)第三步:添加单位名称→全团的所有连队逐一添加连队→单位代码→保存(连队的数字必须是一、二、三连等)如下图第四步:信息采集中录入信息重点讲一下六种情况:(一)育龄期家庭的信息录入(二)离婚丧偶家庭的信息录入(三)超出育龄期家庭的信息录入(四)流动人口的信息录入(五)妻子带孩子信息的录入(六)丈夫带孩子信息的录入(一)育龄期家庭的信息录入1.总人口库数据管理→信息采集(总人口库)→添加→是否是新户(选择是)→录入妻子个人信息→保存→添加→是否是新户(选择否)→录入丈夫个人信息→保存→添加→是否是新户(选择否)→录入子女信息→保存户籍地应进行选择,不能直接点击回车总人口库添加新户总人口库添加新户首先录入妻子个人信息,保存首先录入妻子个人信息,保存录入丈夫个人信息,保存第三个成员依旧选择“否”录入子女的个人信息,保存总人口库:该户信息录入完成2.已婚夫妇库在总人口库选中妻子信息→已婚夫妇库→编辑→双击“丈夫姓名”空白处→回车或双击丈夫姓名处→输入“初婚日期”,如是初婚,婚变日期自动生成;再婚者,要再输入婚变日期→输入“避孕状况”和“避孕开始日期”→保存已婚夫妇库录入“初婚日期”和“婚变日期”,婚姻库信息自动生成;已婚夫妇库录入“避孕状况”和“避孕开始日期”,避孕库信息自动生成;在总人口库选中妻子信息已婚夫妇库中编辑编辑丈夫信息录入初婚日期、避孕状况等项已婚夫妇库:该户信息录入完成3.婚姻库已婚夫妇库中初婚日期输入后,在婚姻库信息自动生成。
城市管理学考试自测与答案(一、二、三)

城市管理学同步自测(一)绪论一、填空题1、从城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最初是一种具有防御和功能的人类定居点。
2、城市是的产物。
3、“城”既与“郭”隔离自守,又为一体对外防御,而且“城”中的统治阶级又对“郭”行使着统治职能,体现了强烈的功能,这就是城的本质功能。
4、不管是内城还是外城,都是为了防御上的需要而修筑的,因此,早期形态的城,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应该是和政治统治的需要。
5、18世纪欧洲的揭开了城市革命性发展的序幕。
6、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城市人口逐渐增加,大城市逐渐增多,迅速膨胀的城市人口甚至使城市无法满足城市人口对城市功能的需要,出现了所谓的问题。
7、从经济学角度理解的市政的目的是实现城市。
8、就是城市政府根据国家法律和通过与市民个体与群体的互动,为实现城市自身和整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制定城市运行规则和公共政策,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保障城市公共事务运行的管理和监督行为。
9、导致的城市化发展,使市政的概念逐渐突出并独立出来。
10、古代城市的市政与“乡政”并没有严格的区别,是一种的体制。
二、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1、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B 人口构成C 产业构成D 行政管辖2、城市出现在()。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从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过渡时期3、严格来讲,城不同于城市,且城的出现早于城市,因为古代的城,缺少()职能这一特征。
A 军事B 社会C 政治D 经济4、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功能为主。
A 军事B 社会C 政治D 文化5、市政的特征是()。
A政治性B历史性C动态性D系统性E综合性6、()是最早面临“城市病”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探索市政管理理论的国家,同时,也是首创多种城市市政体制的国家。
A 美国B 英国C 法国D 德国7、市政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B长期性C不可分性D政府性E公共性三、名词解释1、市政:2、市政管理学:四、简答题1、从政治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2、从经济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3、从法学角度如何理解市政的内涵?五、论述题试述市政的特征。
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一、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含义及重要性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是指通过登记和管理人口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等,以便国家对人口进行统计、管理和监督的制度。
这是国家对人口信息的管理和控制,是国家实施人口管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手段。
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对于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1.1 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含义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是国家对人口基本信息进行登记和管理的制度。
它包括人口登记、人口统计、人口管理等内容,通过对人口信息的登记和管理,实现对人口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国家法纪和社会秩序。
1.2 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加强对人口的管理和监督,防范和打击犯罪活动,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人口流动,提高对人口的管理和监督,国家需要建立和完善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
这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2.1 建立人口登记制度建立完善的人口登记制度是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基础。
人口登记制度应当包括人口登记的时间、地点、方式等规定,明确人口登记的对象和内容,规范人口登记的程序和要求,确保人口登记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2.2 健全人口统计制度健全人口统计制度是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健全人口统计制度,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人口的分布、构成和变动情况,为国家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3 加强人口管理制度加强人口管理制度是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
通过加强人口管理制度,可以规范人口管理的程序和要求,提高对人口的管理和监督水平,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4 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是人口户籍登录管理制度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可以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对人口信息的管理和控制效果。
《江苏省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

《江苏省人口管理信息系统》《江苏省流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用户手册2009年12月目录一、系统登录 ..................................................................... ............................................................... 1 二、个案管理 ..................................................................... ............................................................... 2 2.1 个案管理 ..................................................................... ............................................................ 2 2.2 个案浏览 ..................................................................... ............................................................ 9 三、数据查询 ..................................................................... ............................................................. 11 3.1 组合查询 ..................................................................... . (11)四、统计分析 ..................................................................... ............................................................. 174.1 系统报表 ..................................................................... .......................................................... 17 4.2 手工报表 ..................................................................... .......................................................... 18 五、数据处理 ..................................................................... ............................................................. 21 5.1 数据导入 ..................................................................... .......................................................... 21 5.2 错误数据处理 ..................................................................... .................................................. 22 5.3 导入数据核对 ..................................................................... .................................................. 23 5.4 导入日志查询 ..................................................................... .................................................. 25 5.5 WIS数据对比 ..................................................................... ................................................... 26 六、数据同步 ..................................................................... ............................................................. 28 6.1 数据批量处理 ..................................................................... .................................................. 28 七、信息交互 ..................................................................... ............................................................. 30 7.1 自动匹配处理 ..................................................................... .................................................. 30 八、系统维护 ..................................................................... ............................................................. 32 8.1 用户及角色管理 ..................................................................... ............................................... 32 8.2 数据字典管理 ..................................................................... .................................................. 34 8.3 数据逻辑审核 ..................................................................... .................................................. 35 8.4 区域数据拆分与合并 ..................................................................... ....................................... 37 8.5 操作日志查询 ..................................................................... .................................................. 38 8.6 系统参数设置 ..................................................................... .................................................. 39 8.7 地址管理 ..................................................................... . (40)1一、系统登录1. 登录页面打开IE,输入系统地址(如::8086/popul/)进入江苏省人口管理系统登录页面,如图1-1所示。
城市管理学期末复习指导练习题及模拟试题答案整理字母版123 (1)

一、填空题____1.城市基础设施就是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的一般公共设施,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城乡统一市场的建立是城乡一体化的核心3.城中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无以为业。
4.公共住宅是由政府出资建造、国家给予补贴、并具有一定住宅质量(符合本国政府规定的最低住宅水准)的廉价住房。
5.规制是具有法律地位的、相对独立的政府管制者,依照一定的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
6.户籍管理的实质是一个国家政府对其所辖人力资源所进行的控制和规划。
7.决策系统是突发事件管理结构体系的核心。
8.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从而达到减少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9.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同一区域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通过契约和协定,形成一个跨越国界或地区的商品、资本、人才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经济区的组织形式。
10.烟煤型细微颗粒物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小于等于10微米)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杀手”。
《 11.《马丘比丘宪章》最大的特点在于表明了城市规划理论由“功能分区”向功能综合转变的强烈倾向。
2 12.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作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
13.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开始初步形成了营销导向的地方发展战略观。
C 14.Citistate不是一个行政边界。
而是一个组织边界、市场边界、信息边界、社会边界,乃至生态与环境的边界。
15.城市的集聚性包含了诸多要素,主要包括人口的集聚和经济活动的集聚的集聚。
16.城市发展战略通常由战略依据、战略愿景、重点战略、战略措施和龌略反馈五个部分组成。
17.城市管理思想的演进很大程度上是循着城市规划思想的阶梯进行的。
18.城市环境包括两大部分,一是城市的自然环境;二是城市的人工环境。
人口户籍管理系统信息系统

人口户籍管理系统信息系统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4、数据字典
数据流编号:D—01
数据流名称:户口登记
简述:工作人员对常住人员的资料进行登记
数据流来源:工作人员登记
数据流去向:迁入管理模块、迁出管理模块、注销管理模块
数据项组成:户号+登记日期+户别+户主姓名+家庭住址+与户主关系+身份证号+性别+籍贯+出生日期+出生地+工作单位+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
数据流量:约3人/天高峰流量:约5人/天
数据流编号:D—07
数据流名称:人口注销管理
简述:工作人员对本区人口的注销工作进行操作
表二户口迁出信息表
表三人口信息表
表四人口迁出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课程设计实践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项目性质:实验所属课程:实验室(中心):指导教师:实验完成时间:目录一选题及说明2 二系统编写环境22.1 软件环境22.2 硬件环境2三主要功能说明23.1 信息输入23.2 信息查询23.3 信息删除23.4 信息修改23.5 信息浏览2四功能设计及实现34.1 数据结构34.2 界面设置33444554.3 功能实现6666666 五程序源代码6 六结束语20 七参考文献20一、选题及说明题目:人口户籍信息管理系统人口户籍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简易的管理个人和家庭信息的系统,主要对个人和家庭的基本信息进行管理,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民族、政治面貌、宗教信仰、身份证编码、联系方式、住址和门牌号,家庭的基本信息包括住址、人口数和门牌号。
管理系统主要有信息输入、信息查询、信息删除、信息修改和信息浏览五大功能。
二、系统编写环境1. 软件环境:Windows7( 64位) VisualC++6.02. 硬件环境:CPUI55200URAM8G1600MB盘5OOG54O0专三、主要功能说明1. 信息输入:由函数InPut() 实现,InPut() 函数调用两个子函数,分别实现对个人和家庭基本信息的输入,输入后将输入的内容保存到容器中。
2. 信息查询:由函数Inquir() 实现,Inquiry() 函数调用两个子函数,分别实现隔热信息和家庭信息的查询,其中个人信息查询有三种方式,即姓名查询、身份证查询和门牌号查询,门牌号查询可能会有多个查询结果。
3. 信息删除:由函数Delete() 实现,Delete() 函数调用两个子函数,分别实现对个人和家庭的信息删除。
4. 信息修改:由函数Change()实现,Change()函数调用两个子函数,分别实现对个人和家庭的信息进行修改,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时还可以选择对某一项信息进行修改。
5. 信息浏览:由Look() 函数实现,实现机制和信息查询函数基本相同,分为三中浏览方式,即姓名浏览、身份证编码浏览和门牌号浏览。
综合所有功能,整个程序的简单流程图如下:四、功能设计及实现(一)、数据结构:Person类中主要包含姓名(Name、性别(Sex)、出生日期(Birth)、民族(Folk )、政治面貌(Pol_sta)、宗教信仰(Belief)、身份证编码(ID)、联系方式(Tel)、住址(Add)和门牌号(Num),Family类中主要包含住址(Address)、门牌号(Number)和人口数(Pop)。
(二)、界面设置:1. 主界面:主界面显示该系统的五大主要功能和操作提示,如下图:2. 信息输入界面:信息输入界面主要提示用户输入基本信息,如下图:3. 信息查询界面:信息查询界面主要提示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输入相关信息进行查询,如下图:4. 信息删除界面:信息删除界面主要是由用户输入要删除信息的身份证编码进行信息删除,如下图:5. 信息修改界面:信息修改界面主要由个人或家庭的基本信息组成,提示用户选择要修改的项目,用户选择进行修改,如下图:6. 信息浏览界面:信息浏览界面主要提示用户选择要进行浏览的方式,有按姓名、按身份证号和按门牌号三种方式,如下图:(三)、功能实现:1. 信息输入功能:由函数InPut() 调用两个类中的Set() 实现,具体的信息输入则用到标准输入流cin 和字符串输入函数cin.get() 、getline() 实现,执行完输入函数后,用Per_vec.push_back()/Fam_vec.push_back() 把输入的数据内容存到容器中。
2. 信息查询功能:由函数Inquiry() 实现,信息查询功能有三种查询方式,即按照姓名查询、按照身份证编码查询和按照门牌号查询。
三种查询方式的实现机制都是利用字符串比较函数((*P)GetName()).compare(na)==0 、-((*P)GetID()).compare(id)==0 、((*P)GetNum()).compare(num)==0 ,输入的所需查询的姓名或身份证编码或门牌号与容器中存储的数据进行比较,当两字符串相同时,输出查询的结果。
3. 信息删除功能:由函数Delete() 实现,实现机制首先使用信息查询函数找到要删除人员的信息,再使用erase() 函数删除信息,使用erase() 函数时,把需要删除的内容的起止地址直接写到括号中。
4. 信息修改功能:由函数Change()调用两个类中的Change()实现,该功能首先要选择需要修改的对象,然后在对该对象的信息进行修改,修改过后又将信息保存到容器中。
5. 信息浏览功能:由函数Look() 实现,该功能的主要机制和信息查询功能差不,也提供三种浏览方式。
6. 退出系统:整个系统的是一个do ••- while循环首先进入系统页面,然后输入选择,当输入不为“ 0”时,系统执行数字相对应的功能,当输入为“0”时,循环终止,整个系统退出。
五、程序源代码#include<iostream> #include<string> #include<vector> usingnamespacestd;#defineSIZE80classPerson{stringName;// 姓名stri ngSex;// 性别stringBirth;// 出生日期stri ngFolk;// 民族stri ngPol_sta;〃政治面貌stri ngBelief;// 宗教信仰stri ngID;//身份证编码stri ngTel;//联系方式stri ngAdd;// 住址stringNum;// 门牌号inti;public:Perso n();//无参构造函数Person(stringna,stringsex,stringbirth,stringfolk,stringpol_sta,stringbelief,stringid,stringtel,stringadd,stringnum);// 带参构造函数Perso n( co nstPerso n&per);//拷贝构造函数~Perso n();//析构函数stri ngGetName();〃提取姓名stringGetSex() ;//提取性别stri ngGetBirth();〃提取出生日期stri ngGetFolk();〃提取民族stri ngGetPol_sta();〃提取政治面貌stri ngGetBelief();〃提取宗教信仰stringGetID() ;//提取身份证编码stringGetTel() ;//提取联系方式stri ngGetAdd();〃提取地址stri ngGetNum();〃提取门牌号voidDisplay()co nst;〃显示学生信息voidSet();〃输入学生信息voidChange();〃修改个人信息};classFamily{private:stri ngAddress;// 住址intNumber;// 门牌号in tPop;// 人口数目public:Family();Family(stringaddress,intnumber,intpop);~Family();voidSet();//信息输入voidDisplay();〃信息输出voidCha nge();〃信息修改intGetNumber();// 门牌号返回函数};Person::Person() {i=0;}〃构造函数Person::Person(stringna,stringsex,stringbirth,stringfolk,stringpol_sta,stringbelief,stri ngid,stringtel,stringadd,stringnum){Name=na;Sex=sex;Birth=birth; Folk=folk;P O _I S Q)HP O _I S Q)八Be-ielrbe-ief八 o ll.c hT e ll f e -八AddHadd 八Numunum八person::p e「s o n (c on s f p e「s o n QO p e「)M ^£s ^®»宀NameHpenNampsexHper.sex-BirthHpe&rth八 FO-kHper.FO-k八p o _l s Qr H p e r .po _ls Qr 八 B e =e lr p e n B e =e f 八 -D H P e z D 八 Tellper.TerAddHper.Add 八NumHpenNum 八 P e 「sonx〜P e 「so n()言s ®達 es s.n g pe 「s o r E o e 2a m e ()M l ®m a 宀「efumName》s s.ngp er s o r E o e f s e x o '^s w ^ 宀refumsex"ss.ngpersorEoeooirtho二肅®圧卄m s宀refumBirth 》ss.ngpersorEoefFO-ko —^®^^宀「efumFO天〉 ss.ngpe 「sorToefpo_lsQr()言®W?&H ^ 宀「efulnpo_lsQr》ss.ngpe 「sorEoe65e=ef()二肅®沁舞述言 宀refulnBe-ief 》s s.n g persorEoef-D()二肅®>#EE>^ 宀refum-D"s s.n g p e 「s o r E o e f r e -()1^®«^H n 宀refumTe-v ss.ngpersorroefAddo 二肅s m s 宀refumAdd"ss.ngpersorEoezumo 二肅S ZJ S 4U 宀「efumNum 》voidpersonxDisp-ayoconsul圧達議a ?wcoutvv"1.姓名:"vvNamevv"2性别:"<<Sex<<endl; cout«"\n3.出生日期:"v<Birthvv"4.民族:"<<Folk<<endl; cout«"\n5.政治面貌:"v<Pol_sta<v"6 宗教信仰:"<<Belief<<e ndl; cout«"\n7.身份证编码:"vvlD<v"8住址:"<<Add<<endl; cout«"\n9.联系方式:"<<Telvv"10 门牌号:"<<Num<<e ndl;}voidPerso n::Set()〃输入数据{cin.get();coutvv"请输入姓名:";getline(cin,Name);cin.get();coutvv"请输入性别:";getline(cin,Sex);cin.get();coutvv"请输入出生日期:";getline(cin,Birth);cin.get();coutvv"请输入民族:";getline(cin,Folk);cin.get();coutvv"请输入政治面貌:";getline(cin,Pol_sta);cin.get();coutvv"请输入宗教信仰:";getline(cin,Belief);cin.get();coutvv"请输入身份证编码:";getline(cin,lD);cin.get();coutvv"请输入住址:";getline(cin,Add);cin.get();coutvv"请输入联系方式:";getline(cin,Tel);cin.get();coutvv"请输入门牌号:";getline(cin,Num);}voidPerson::Change(){inti;Display();coutvv"\n 请选择需要修改的项目:";cin>>i; switch(i) { case1: { 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姓名:";getline(cin,Name);};break; case2:{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性别:";getline(cin,Sex);};break; case3:{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出生日期:getline(cin,Birth);};break;case4:{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民族:"; getline(cin,Folk);};break; case5:{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政治面貌:getline(cin,Pol_sta);};break; case6:{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宗教信仰:getline(cin,Belief);};break; case7:{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身份证编码: getline(cin,ID);};break;case8:{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住址:";getline(cin,Add);};break;case9:{ 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联系方式:";getline(cin,Tel);};break;case10:{ cin.get();coutvv"请重新输入门牌号:"; getline(cin,Num);};break;default: Change();}}Family::Family()〃构造函数{Number=0;Pop=0;}Family::~Family(){}Family::Family(stri ngaddress,i ntnu mber,i ntpop)// 带参构造函数{Address=address;Number=number;Pop=pop;}voidFamily::Set()〃信息输入{cin.get();coutvv"请输入家庭地址:"; getline(cin,Address);coutvv"请输入门牌号:";cin>>Number;}voidFamily::Display(){cout«"家庭住址:"vvAddress; cout«"门牌号:"vvNumber; cout«"家庭人口数:"<<Pop;} voidFamily::Change(){inti;cout<<"1 .家庭住址2.门牌号"<<endl; coutvv"请选择要修改的内容:"; cin>>i;switch(i){case1:{cin.get(); coutvv"请重新输入家庭地址:"; getline(cin,Address);};break;case2:{coutvv"请重新输入门牌号:cin>>Number;};break;default:Change();}}intFamily::GetNumber(){ returnNumber;}vectorvPerson>Per_vec; vectorvFamily>Fam_vec;PersonP;FamilyF; voidmenu();// 主菜单voidInput();// 信息输入voidInquiry();// 信息查询voidCha nge();〃信息修改voidDelete();〃信息删除voidLook();〃信息浏览voidOutputPer(vectorvPerson>&Per_vec);voidInputPer(vector<Person>&Per_vec);voidInputFam(vector<Family>&Fam_vec);voidmenu(){cout<<"* 欢迎使用人口户籍信息管理系统 *"<<endl;cc ■*//"***************************************************************cout<<"\n0. 退出管理系统"<<endl;cout<<"\n1. 信息录入 "<<endl;cout<<"\n2. 信息查询 "<<endl;cout«"\n3.信息删除"<<endl;cout<<"\n4. 信息修改 "<<endl;cout<<"\n5. 信息浏览 "<<endl;*************************************************************** cout<<"\n 请选择以上操作 (0~5)"<<endl;} voidOutputPer(vector<Pers on>&Per_vec)〃输出对象数组元素个人intcount=0;vector<Person>::const_iteratorp;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p).Display(); count++; }cout«"学生总人数="<<cou nt<<e ndl;} voidl nputPer(vector<Pers on>&Per_vec)〃 输入对象数组元素个人 {charch; Personx;do{x.Set();Per_vec.push_back(x); cout«"继续输入吗? (YorN)"v<e ndl;cin.get();cin.get(ch);}while(ch=='Y');}voidI nputFam(vector<Family >&Fam_vec)//输入对象组元素家庭{charch;Familyy;do{y.Set();Fam_vec.push_back(y);*****************、' <<endl;cout<<" *****************、'<<endl;coutvv"继续输入吗(YorN)"vvendl;cin.get();cin.get(ch);}while(ch=='Y');}voidInput()// 信息输入函数{inti;cout«"\n1.个人2.家庭"<<endl;cout<<"\n 请选择要操作的对象:";cin>>i;switch(i){case1:InputPer(Per_vec);break;case2:InputFam(Fam_vec);break;}}voidInquiry()// 信息查询函数{inti;stringna;stringid;stringnum;cout<<"1.姓名查询2.身份证查询3.门牌号查询"<<endl;cout<<"\n 请选择查询方式:";cin>>i;switch(i){case1:cout«"请输入姓名:"<<e ndl;cin.get(); getline(cin,na);cin.get();vector<Person>::iteratorp;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if(((*p).GetName()).compare(na)==0) {(*p).Display();break;}};break;case2:cout«"请输入身份证号:"<<e ndl;cin.get();getline(cin,id);cin.get();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if(((*p).GetID()).compare(id)==0){(*p).Display();break;}};break;case3:cout«"请输入门牌号:"<<e ndl;cin.get();getline(cin,num);cin.get();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if(((*p).GetNum()).compare(num)==0){(*p).Display();}};break;}}voidCha nge()〃信息修改函数{inti;cout<<"1.个人2.家庭"<<endl;cout<<"\n 请选择要操作的对象:";cin>>i;switch(i){case1:P.Change();break;case2:F.Change();break;}}voidDelete()// 信息删除函数{inti;stringid;intnumber;coutvv"1.个人2.家庭"<<endl;coutvv"请选择要修改的对象:";cin>>i;switch(i){case1:cout«"请输入要删除人员的身份证编码:"<<e ndl;cin.get();getline(cin,id);cin.get();vector<Person>::iteratorp;i=sizeof(p); 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if(((*p).GetID()).compare(id)==0){Per_vec.erase(p,Per_vec.end()+i); break;}};break;case2:coutvv"请输入要删除家庭的门牌号:"<<e ndl;cin>>number;vectorvFamily>::iteratorF;i=sizeof(F);for(F=Fam_vec.begin();F!=Fam_vec.end();F++){ if(((*F).GetNumber())==number) {Fam_vec.erase(F,Fam_vec.end()+i); break;}}}}voidLook()// 信息浏览函数{inti;stringna;stringid;stringnum;coutvv"1 •按姓名2•按身份证3.按门牌号"<<endl;coutvv"请选择浏览方式:";cin>>i;switch(i){case1:cout«"请输入姓名:"<<e ndl;cin.get(); getline(cin,na);cin.get();vector<Person>::iteratorp;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if(((*p).GetName()).compare(na)==0) {(*p).Display();break;}};break;case2:cout«"请输入身份证号:"<<e ndl;cin.get(); getline(cin,id);cin.get();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if(((*p).GetID()).compare(id)==0){(*p).Display();break;}};break;case3:cout«"请输入门牌号:"<<e ndl;cin.get(); getline(cin,num);cin.get();for(p=Per_vec.begin();p!=Per_vec.end();p++) {if(((*p).GetNum()).compare(num)==0) {(*p).Display();}};break;}main()// 主函数{vector<Person>Per_vec;intchoice;stringna;do{menu();coutvv"请选择要进行的操作:";cin>>choice;if(choice>=0&&choice<=5)switch(choice){case1:Input();break;case2:l nquiry();break;〃信息查询函数case3:Delete();break;〃信息删除函数case4:Cha nge();break;/信息修改函数case5:Look();break;〃信息浏览函数default:break;}}while(choice);return0;}六、结束语该系统结构清晰、思路明确简单、功能基本完善、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对个人和家庭的基本信息随时进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