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工程-新解析
电解工程师题库

电解工程师题库电解工程师题库是电解工程师考试的参考资料,其中收录了大量与电解工程相关的题目和答案。
以下是一篇关于电解工程的文章,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帮助:电解工程是应用电化学原理和技术方法进行生产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主要涉及到电解液、电极、电解槽、电流、电位等相关内容。
电解工程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在金属冶炼、化学品制造、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电解工程的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决。
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电解液?电解液的成分和浓度对反应速率和产物纯度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电解液的性质以及各种参数对反应的影响,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找到最佳的配方。
另外,设计电解槽也是电解工程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电解槽的结构和尺寸会影响电流的分布和电极的寿命。
我们需要考虑到作用在电解槽上的力和热以及电解液的流动等因素,以确保电解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电解工程师还需要关注电解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优化电解条件和提高电解效率,我们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废物产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开发和应用环保型电解工艺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除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电解工程还在科学研究和新材料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电解法可以制备出很多高纯度的材料,并且具有调控形貌和结构的能力。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电解工程的原理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薄膜和纤维等,广泛应用于能源、电子、医药等领域。
电解工程是一门需要综合运用电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等知识的学科。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深入理解电解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各种电解条件下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术。
同时,要了解各种电解工程的应用领域和最新的研究进展,保持对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关注。
总之,电解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从事电解工程的研究和开发,还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电解技术,都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电解槽大修工程的施工方案

电解槽大修工程的施工方案1. 前言电解槽是重要的冶炼设备,其正常运行对于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发生故障,需要进行大修,方可保证设备的正常启动和运行。
本文将就电解槽大修工程的施工方案作出详细说明。
2. 工程背景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使用寿命也不断缩短,电解槽的大修工程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运营方本次决定对电解槽进行大修,以保障工厂的正常生产运行。
本次维修工程的重点是电解槽的水平托架、槽盖板等部位的更换和维修,以充分保证电解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工程方案3.1 施工时间工程施工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需要合理安排,以确保能够在设备停产期内完成。
根据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本次大修将在凌晨2:00开始,规定完成时间是48小时,即两个工班,工程施工的细节需要严格控制,确保按照施工计划顺利进行。
3.2 施工人员由于电解槽的大修工程需要守卫24小时,因此需要派遣一组专业施工团队进行施工。
施工人员人数为20人,其中包括7名技术工人、3名质量检测员、5名工程师和5名助手。
3.3 施工流程3.3.1 预备工作施工前需要进行各项预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工具和备件的准备、检测设备的校正以及工程现场的清理和整理。
3.3.2 拆除原有设备电解槽的大修必须拆除原有设备,首先需要将槽内残留物料进行清理。
其次需要进行水平托架、槽盖板及其他设备部件的拆卸。
3.3.3 备件更换电解槽的水平托架、槽盖板等部位需要更换备件,我们选择使用质量可靠的国内一线品牌,以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3.3.4 新设备安装在拆除原有设备和更换备件的基础上,需要重新安装新设备。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执行,确保设备安装位置、固定方式、管路连接等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安全规范。
3.3.5 返修检测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返修检测,确保设备符合要求,同时进行各种参数测试,如灌溉量、温度、压力等的测试,以确定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3.4 安全措施本次工程的安全性需要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各种安全问题,尤其是与高温、高压、高电场有关的部位,需要进行严格控制。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饱和食盐水实验演示操作方法向U形管里倒入饱和食盐水,插入一根碳棒作阳极,一根铁钉作阴极。
同时在U 形管的两端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并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阳极放出的气体。
接通直流电源后,注意U形管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现象两极都有气体放出,阳极放出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同时发现阴极附近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从实验现象看阳极产生气体为Cl2,阴极附近有碱性物质产生。
并有氢气放出。
因在食盐水里存在着Na+、H+和Clˉ、OHˉ,当接通直流电源后,Clˉ、OHˉ移向阳极,Na+、H+移向阴极。
Cl-较易失电子,失去电子生成Cl2,H+较易得电子,得到电子生成H2,所以在阴极附近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溶液里的OHˉ数目相对增多,溶液显碱性。
反应方程式为:2NaCl+2H2O 2NaOH+H2↑ +Cl2↑实验考点1、电解原理;2、氧化还原反应原理以及放电顺序;3、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与判断;4、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的应用。
经典考题1、电解下列溶液,两极均产生气体的是 [ ]A. CuCl2溶液B. HCl溶液C. CuSO4溶液D. NaCl溶液试题难度:易2、用Pt电极长时间电解下列溶液,整个溶液的pH不发生变化的是A. KNO3B. Ba(OH)2C. NaClD. H2SO4试题难度:中3、将含0.4molCuSO4和0.4molNaCl的水溶液1L,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在一个电极上得到0.3mol铜,在另一个电极上析出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不考虑生成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A. 5.6LB. 6.72LC. 13.44LD. 11.2L试题难度:难1 答案:BD解析:AC中铜离子会放电,生成Cu,不会在阴极得到气体。
2 答案:A解析:电解ABD的溶液都是电解水,溶质的浓度变大。
若原来是中性溶液,电解后仍为中性;若原来是酸性溶液,则因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同理,若原来是碱性溶液,碱性增强。
电解锌渣场环境工程技术问题与实例分析

干堆渣库设计与湿法尾矿库设计相 比具有不同特点及要求。
1 锌浸 出渣堆存对环境的影响
锌浸出渣最突出的问题是对环境影响,从产生到最终处置的各个环节 ,都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 ,其影
响途径 主要有 :
( )浸出渣中残留的重金属随淋溶液进入地表水体和地下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 ; 1 ( ) 浸 出渣 自然 风干后 ,其 中 的重 金属 随扬 尘进人 大气 ,造成 环境 空气 污染 ; 2 ( )浸出渣未经无害化处理进人土壤环境 ,造成土壤污染 ,进而污染农作物和地下水等…。本文仅 3 对堆存技术问题进行探讨。而废渣堆场是防止锌浸出渣污染环境的重要场所 。 重金属危险废物应急处置上 ,水处理技术相对简单 ,也容易用环境质量标准来评估。但对于污染的土
2 1 第3卷 第4J 94 页 0年 0 1  ̄4 5 J 3 4
云 南 地 质
C5—0/ IN 0—8 N 11 S 1 15 3 4P S 0 8 4
电解 锌 渣场 环 境 工 程 技术 问题 与 实 例分 析
龚 宪伟 ,秦 勇光 ,陈孟利 ,杨 国刚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 究院 ,云南 昆明 50 5 ) 60 1 摘 要 :铅锌矿冶电解锌浸 出渣含有 害成份 ,也 含可再 生利用成 份。堆存 处置方 法与一 般尾矿 不相 同。
要求。
兰坪 1 万吨电解锌项 目采用湿法炼锌常规法进行生产 ,生产过程浸 出车间产生的浸出渣含有含 z 、 0 n P 、c 、C 、A 等有害成分,电解锌废渣还含有 7 一 %的锌矿资源。经对处理后最终排放废渣所作 的 b u d s % 8 浸出毒性鉴别检测 , 废渣有害物不超标 ,不属危险废弃物 ,但 P H严重超标 ,属 Ⅱ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电解工程 试卷A 答案

电解工程试题A答案考试形式:开卷答题时间: 90 分钟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 100%(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标清题号)一、简答题(9题,共60分)1. 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电解加工精度?(5分)答:(1)脉冲电流电解加工;(2)小间隙电解加工;(3)改进电解液;(4)混气电解加工。
2.解释电解精炼原理。
(5分)答:以待炼金属做阳极,阳极中电位比待沉积金属更正的金属不能发生阳极溶解反应而被留在阳极泥中,而电位更负的金属由于不易在阴极析出而留在溶液中,从而达到提纯、去杂的目的。
3. 说明电解法制取金属粉末的优缺点。
(7分)答:电解法技术的优点:(1)不仅可生产各种金属粉末,而且可制得合金粉末;(2)制得的金属粉末的纯度高;(3)金属粉末的质量可以通过调节电解工艺条件、电解液组成、电极的表面性质来改变。
(4)粉末具有高的比表面;(5)生产可以连续生产,并实现自动化。
缺点:(1)耗电大,贵;(2)金属粉末的大小及形状不规则,不易生产致密的质品。
4. 什么是熔融盐电解中的阳极效应,该如何处理?(7分)答:熔盐电解时,当电流密度达到一定值后(称为临界电流密度),槽电压骤升,可以从几伏,增至几十伏,阳极附近出现火花和爆裂声,这一现象称为阳极效应。
处理方法:对Al的电解而言,如发生阳极效应,要及时添加氧化铝,还可以将铝液泼在阳极上,使阳极和阴极短路。
5. 说明Cr6+废水的微电解处理方法的原理。
(7分)答:采用Fe阳极,阴极反应:2H++2e=H2同时有微量的Cr2O72-发生还原:Cr2O72-+6e+14H+=2Cr3++7H2O阳极发生Fe的氧化反应:Fe=Fe2++2e生成的Fe2+将Cr2O72-还原: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而且Cr2O72主要是被Fe2+-还原,由于阴阳极反应大量消耗H+,则溶液pH上升,导致最终的Cr3+和Fe3+沉降出来,然后过滤处理。
电解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

电解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1. 什么是电解原理?电解原理是通过电解的方式将化学反应推动到完成的一种方法。
在电解过程中,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通常是盐溶液或酸溶液),使得溶质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之间转移,从而产生化学反应。
2. 电解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2.1 电镀电镀是将一层金属沉积在另一种金属表面的过程。
电解原理在工程中广泛应用于金属电镀过程。
通过电解沉积,可以增加材料的耐腐蚀性、硬度和外观。
常见的应用包括镀金、镀银和镀铜等。
2.2 电解污水处理电解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电化学方法去除水中有机物、无机盐和重金属离子的过程。
在电解过程中,带电的金属离子或氧化物会产生化学反应,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农业污水处理以及市政污水处理。
2.3 电解氧气发生器电解氧气发生器是一种通过电解水分解产生氧气的设备。
它利用电解原理将水分解成氢氧气,并将氧气收集起来。
这种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行业、食品行业以及家用健康领域。
2.4 电解铝生产电解铝是通过电解熔融的铝氧化物来制造的。
电解铝生产是一种经济高效的方式,可以大量生产高纯度的铝。
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铝的生产和加工行业。
2.5 电池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电解原理将化学反应推动到完成,产生电流。
电池是工程中常用的能源供应方式,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交通工具以及能源存储领域。
2.6 电解退火电解退火是一种通过电解作用去除金属的内应力和表面缺陷的方法。
它在金属加工和制造领域中应用广泛,可以改善材料的性能和形状。
3. 电解原理的优势电解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有许多优势:•高效性:电解反应是一种可以迅速完成的化学反应,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精确性:通过调整电解条件,可以精确控制反应的速度和结果。
•经济性:电解原理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质量。
•环保性:电解原理可以避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对环境友好。
4. 总结电解原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理,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
电解铝工程清洁生产分析与评价

aoe , ep —ai a eav t eol at d ca e l t a dee ycmu p o , l n8j at a r l ad n s t r bk ghdt a a o w e i hr ,o m e l a nr o m tn c a d v t as d h e n h dn g f w S s g wa r s i n g i e un m e i n
中 图分 类 号 :3 3 X 8
An l ssa d Ev l a i n o e n Pr d c i n o e t oy i u i i m a y i n a u t n Cla o u t fElc r l t Al m n u o o c
CHEN ・ i g Xip n ,CHEN e g Ch n ,CUIW e ,W U n ・ n i Do g mi g
( .Aa e ni n n l rt t no i u nPoi e C eg u6 04 , hn 1 cdmefE v om t o co c a rv c , hn d 10 1 C i o r e a P e i fS h n a;
2 E i n na P o c nS t no inagCt,J na g i u n6 10 , hn ) . v om tl ret t i a yn i re t i a o fJ o y i y n ,Sc a 4 4 0 C i a h a
【我国铝电解技术40年发展回顾】(下)电解铝——科技创新的辉煌之路

【我国铝电解技术40年发展回顾】(下)电解铝——科技创新的辉煌之路九、从320kA到400kA——⾯向全球的跨越国家⼤型铝试验电解试验基地280kA特⼤型铝电解槽试验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铝、法铝之后拥有280kA以上特⼤型铝电解槽技术的国家。
它的诞⽣,被称为我国铝电解技术发展的⾥程碑,为中国铝电解⼯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的技术保障。
焦作万⽅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保庆,敏锐地觉察到280kA电解槽技术对电解铝⾏业发展的重⼤意义。
这位军⼈出⾝、敢于第⼀个吃螃蟹的企业家,⼏乎在试验槽成功启动已开始,借助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率先与有⾊总公司达成协议,以技术使⽤费500万元获得第⼀家技术使⽤权。
遗憾的是,这也是唯⼀⼀家以试验槽280kA电流容量进⾏⼯业化⽣产的电解系列,也是唯⼀⼀家提供技术使⽤费的企业。
1998年“焦作万⽅6.8万吨/年280kA铝电解⽰范⼯程”,列⼊国家经贸委重点⼯程,由贵阳院承担⼯程设计并成功建设投产。
“焦作万⽅”——从此成为⾏业的新标杆!然⽽,电解铝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就此⽌步,“焦作万⽅”的新纪录在短短⼏年内,不断被刷新......。
平果铝320的经验。
尽管280kA试验槽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已经推向⼯业应⽤,但是当时国际上电解槽⼤型化的速度还在加快。
法铝的AP28已经发展为AP30,实际运⾏电流超过了300kA。
⼀定要超越国际⽔平!这是⽼⼀辈铝业专家的⼀种情结。
80年代末,时任青铜峡铝⼚⼚长的康义和贵州铝⼚副⼚长杨世杰随团去西⽅某铝⼯业⼤国参加培训学习。
期间,康义等学员请⽰参观该国最新开发的最先进的320kA电解试验槽。
东道主露出神秘地⼀笑,同意最多五⼈可以参观,他们把学员领到⼀个车间的⼀头,再领到⼀台天车上,指着朦胧的远处说:“OK,在那⼉!”。
名为参观,实为封锁,这⼀举动像⼀把利剑深深地刺进康义和杨世杰的⼼⼝。
沉思良久,康义对杨世杰说“⽼杨啊,咱⼀定要争这⼝⽓!超过他们!”杨世杰默默地点点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研究双层结构的方法 (2)微分电容法
对于理想极化电极,可将电极与溶液界 面视为电容性元件,如向电极表面引入 微小电量dq,将使溶液一侧产生等量的 异号电荷dqs,从而引起界面电位变化 d,遂引出微分电容,
dq Cd = dφ
因此,可用Cd来反映电极与溶液界面的 结构及其变化,包括电极的表面状态、 真实表面积、吸附及表面膜的生成、剩 余电荷、零电荷电位等。
电解工程
黎学明 二O一四年五月
第一章 电化学基础
引言
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 电化学反应关键因素:反应发生在两类导体界面上(异相反应);反应中有
电子得失(氧化还原反应) 工业上电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器):电解槽、自发电池 电化学反应器:两个电极(正负、阳阴)+电解质(水溶液、非水、熔融、
电流效率:电量一定,电极反应实际生成物质量/按法拉第定律计算应生成 物质量;一定量物质,按法拉第定律计算所需电量/实际消耗电量
1.1 电解液的基本性质
离子的电迁移和迁移数
由于电解液中存在多种离子,它们在电场作用下都可以电
迁、荷载电流,因此采用离子迁移数(ti)来表示i种离子 对导电的贡献:
式中,Qi:第i种离子ti =迁∑Q移Qi 的i 电或量;ti
R
电导率:单位长度(1m或1cm)、单位截面积S(1m2或 1cm2)的电解液具有的电导即为电导率k,即 L = κ S
Δ
摩尔电导率:当距离为单位长度的平行电极间放置含有
1mol电解质的溶液时,该溶液具有的电导称为溶液的摩
尔电导,即
κ λ=
影响因素:电解质c本性、浓度、温度、充气率
1.1 电解液的基本性质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内电位差,即绝对电位差虽然不能直接 测量,但其变化值,可用相对电极电位的变化值来表示。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电位差 (1)离子双电层及其电位差:它是由于离子在两相之间的转移
或外电路向界面两侧充电产生的剩余电荷形成的,这两层电 性相反的电荷分别集中于界面的两侧。 (2)偶极双电层及其电位差:由于金属或溶液界面层中偶极子 的定向排列产生的双电层,它分布在一相。不论界面情况如 何,它总是存在的,液相中最常见的偶极子是水分子。 (3)吸附双电层及其电位差:由于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产生 的双电层,也分布在一相。
电解液的活度及活度系数 为了使真实溶液与理想溶液或无限稀释溶液相联系时有共
同的标准态,引入活度的概念代替浓度:
i i0 RT ln ai
ai为i组分的活度,其物理意义是“有效浓度”。
活度与浓度的比值能反应离子间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真实溶
液与理想溶液的偏差,称为活度系数。
γi
=
ai yi
1.2 电化学热力学
Ox + ne ⇔Re
式中,Ox为氧化态物质,Re为还原态物质,n为反应中得失的
电子数目。
由Nernst公式,平衡电极电位可由下式计算得:φ0
当aOx=aRe=1时,e=0,称为标准电极电位。=φ0Fra bibliotek+
RT nF
ln
aOx aRe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化学性质主要指电极材料的化学性质及 表面状况,它们对于电极反应速度有极大的影响,是电化 学催化理论的基础。
内、外紧密层示意图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研究双层结构的方法 (1)电毛细曲线法
将理想极化电极极化至不同的电位并 同时测量界面张力,就得到所谓电毛 细曲线。 曲线最高点对应的电极电位为零电荷 电位((0)),对应电极表面剩余电荷 密度为零(qM=0)的状态。电位偏离 ((0))后,电极表面都带有剩余电荷 (qM≠0)。由于界面层中同种离子的相 互排斥,界面张力下降。
=
Ii
∑Ii
Ii: 第i种离子迁移的电流。
离子迁移的电量,实际上取决于该离子的运动速度(淌度)
及其荷载的电量(由离子价态及浓度决定):
∑ ti =
zi uici zi uici
(支持电解质)
1.1 电解液的基本性质
电解液的电导及电导率
电导:电解液的导电能力称为电导(L),是其电阻(R) 的倒数,即 L = 1
γi
ΔG
0 f
,i
产物
-
γi
ΔG
0 f
,i
反应物
△G0:标准反应自由焓;△G0f,i:物质的标准生成自由焓
1.2 电化学热力学
电极电位
电极体系中,两类导体界面所形成的相间电位,即电极材料和 离子导体(溶液)的内电位差称为电极电位。
电极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相对电极电位称为平衡电极电位,如果
将任一电极反应表示为
电动势与理论分解电压
Nernst公式根据热力学原理,在等温等压的可逆过程中,系
统所作的最大有用功等于自由焓的变化和等温方程推到而得
的,其一般形式为: E = E0 - RT ln
a产物
nF a反应物
在工程计算中常近似地以浓度代替活度,而E0的数值可由热
力学数据计算得到: E0
=
-
ΔG 0
nF
∑( ) ∑( ) ΔG0 =
的具有剩余离子电荷和电位梯度的液
层,其厚度随电极表面的剩余电荷密
度,溶液浓度和温度变化。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结构及电位分布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双电层结构模型
紧密层的结构取决于两相中剩余电 荷接近的程度,并与离子的水化程 度有关。对于无机阳离子,水化程 度高,其四周具有完整的水化膜, 因而离子不可能直接吸附在电极表 面,紧密层则较厚,常称为外紧密 层;反之,无机阴离子水化程度较 低,失去水化膜,则可部分直接吸 附在电极表面,形成很薄的紧密层, 称为内紧密层。
固体) 法拉第定律:在电化学反应中,通过两类导体界面的电量与界面上生成物质
数量成正比例(1F~26.8Ah,1608A.min)。 对于析氯反应,1F电量~0.5mol氯气(35.5g)。 电化当量K:界面上通过单位电量时所生成物质的数量(氯气
1.323g/Ah)。 理论耗电量k=1/K(1000/1.323=755.86Ah/t)
1.3 电极与溶液界面的性质
双电层结构模型
由于静电作用和离子的热运动,离子
双层具有双重性,即分散性和紧密性。
在金属电极一侧,由于其电导率很高,
全部剩余电荷集中在电极表面。而在
双电层的溶液一侧则分为两部分:一
部分是紧密层,它由距电极表面一个
水化离子半径处的剩余电荷组成;另
一部分为分散层,是距电极表面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