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诗鉴赏】古诗鉴赏瑞鹤仙
古诗瑞鹤仙·脸霞红印枕翻译赏析

古诗瑞鹤仙·脸霞红印枕翻译赏析《瑞鹤仙·脸霞红印枕》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淞。
其古诗全文如下:脸霞红印枕,睡觉来、冠儿还是不整。
屏间麝煤冷,但眉峰压翠,泪珠弹粉。
堂深昼永,燕交飞、风帘露井。
恨无人说与,相思近日,带围宽尽。
重省,残灯朱幌,淡月纱窗,那时风景。
阳台路迥,云雨梦,便无准。
待归来,先指花梢教看,欲把心期细问。
问因循过了青春,怎生意稳。
【前言】《瑞鹤仙·脸霞红印枕》是南宋词人陆淞的作品。
这首词写别离。
上阕写佳人之睡。
写睡起之态、睡起之神情、睡起之景色、睡起所想心事,将她的孤独愁思描绘得惟妙惟肖。
下阕写情景。
先忆旧时情景,再叙别后情景,构想重逢情景,把个情切切、意浓浓的佳人之心写得细致入微。
【注释】1、脸霞:面上的红润光泽。
温庭筠《南歌子》:“脸上Org金霞细,眉间翠钿深。
”2、觉:醒来。
3、麝煤:制墨的原料,后又以为墨的别称。
词里指水墨画。
4、压翠:指双眉紧皱,如同挤压在一起的青翠远山。
5、昼永:白日漫长。
6、交飞:交翅并飞。
7、露井:没有盖的井。
贺知章《望人家桃李花》:“桃李从来露井傍。
”王昌龄《春宫曲》中有“昨夜风开露井桃。
”8、带围宽尽:指形体日渐消瘦。
9、朱幌:床上的红色帷幔。
10、风景:情景。
11、阳台:隐指男女欢会之地。
用宋玉《高唐赋》中楚襄王梦会神女故事。
12、迥:遥远。
13、云雨梦:本指神女与楚王欢会之梦,引指男女欢会。
14、心期:内心期愿。
15、因循:轻易、随便。
王舅《倦寻芳》:“算韶华、又因循过了,清明时候。
”用同义。
16、意稳:心安。
【翻译】红霞般的脸蛋印着枕痕,一觉刚刚醒来,衣冠零乱也懒得去整。
彩屏内水墨丹青透着冷意,但见丽人紧锁眉头,盈盈泪珠打湿脸上脂粉。
白昼漫长庭院深深,燕儿双飞嬉戏在风帘露井。
可恨身边没有一个人,能陪她诉说相思深情,近来衣带宽松得叫人惊心。
一再地回想当年的幽会,残灯映照朱红帷慢,淡淡月光从纱窗透进,那时情景多么缠绵迷人。
《瑞鹤仙》周邦彦词作鉴赏

《瑞鹤仙》周邦彦词作鉴赏【作品介绍】《瑞鹤仙;悄郊原带郭》是宋代词人周邦彦的词作。
这首词描写作者偶遇旧时相知的伤感之情。
表现词人向往神仙自在境界的意绪。
此词据周邦彦说是“梦中得句”,并将此词与方腊起义联系起来。
当时词人为躲避起义,东奔西避,但词中并无一语对起义的微词,尾句竟唱出“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自乐”的轻快之调,反映词人晚年对朝廷时局的不满与出世之愿。
【原文】瑞鹤仙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
斜阳映山落,敛馀红1、犹恋孤城阑角2。
凌波3步弱,过短亭4、何用素约5。
有流莺6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7。
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8,醒眠朱阁。
惊飙9动幕,扶残醉,绕红药10。
叹西园11、已是花深无地,东风何事又恶?任流光过却,犹喜洞天11自乐。
【注释】1、馀红:指落日斜晖。
2、阑角:城楼上阑杆一角。
3、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4、短亭:古时于城外五里处设短亭,十里处设长亭,供行人休息。
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
”5、素约:先前约定。
6、流莺:即莺。
流,形容其声音婉转。
比喻女子声音柔软。
7、缓引春酌:慢饮春酒。
8、上马谁扶:李白《鲁中都东楼醉起作》:“昨日东楼醉,还应倒接罱。
阿谁扶上马,不省下楼时。
”9、惊飙:狂风。
10、红药:红芍药。
11、西园:曹植《公宴》:“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
”曹植所言西园在邺城(今河北临漳),此处系用典。
12、洞天:洞中别有天地之意,道家称神仙所居之地为“洞天”,有王爱山等十大洞天、泰山等三十六洞天之说。
此处喻自家小天地。
【白话译文】郊外的原野挨着城郭舒展开去。
长路漫漫,客人已乘车离去,留下一溜迷茫的尘烟。
一片寂静落寞。
夕阳映照着远山徐徐落下,却迟迟不忍收去它那最后一抹的余红,犹如恋恋难舍城楼上那一角栏杆。
陪我同去送客的歌妓一路上步态轻盈,这时也感到劳顿,于是来到短亭歇息,不期然竞遇到了我相好的情人,真是有情人何须事前相约。
诗词鉴赏: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诗词鉴赏:辛弃疾《瑞鹤仙·赋梅》瑞鹤仙·赋梅宋代:辛弃疾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译文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
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
梅花临水照镜。
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
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
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
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
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
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
霜寒透幕:祖咏《终南望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
“幙:同“幕”,窗间帷幕。
嫩冰:薄冰。
溪奁:以溪水为镜。
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言征雁临溪照影。
照:照镜。
梳掠:梳妆打扮。
艳妆:美丽的妆扮。
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此写瘦梅。
更重重:写梅花瓣。
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嫣(yān烟)然:美丽貌。
转盼:眼波流转。
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转盼:转眼。
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
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家山:家乡。
言有归隐之心。
瑶池旧约: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蒋捷《瑞鹤仙》古诗原文及赏析

蒋捷《瑞鹤仙》古诗原文及赏析
【年代】:宋
【作者】:蒋捷——《瑞鹤仙》
【内容】:
绀烟迷雁迹,渐断鼓零钟,街喧初息。
风檠背寒壁,放冰蟾,飞到丝丝窗隙。
琼瑰暗泣,念乡关、霜芜似织。
漫将身、化鹤归来,忘却旧游端的。
欢极蓬壶蕖浸,花院梨溶,醉连春夕。
柯云罢弈,樱桃在,梦难觅。
劝清光,乍可幽窗相伴,休照红楼夜笛。
怕人间、换谱伊凉,素娥未识。
【作者】:
蒋捷(?—?)字胜欲,号竹山,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
咸淳十年(1274)进士。
入元不仕,隐居太湖竹山。
其词内容较为广泛,颇有追昔伤今之作,构思新颖,色彩明快,音节浏亮,风格与姜夔相近。
有《竹山词》。
【注释】:
绀:红青色。
檠:灯架。
冰蟾:皎洁的.月亮。
琼瑰:玉石。
端的:确情。
蓬壶:海中仙山。
蕖:芙蕖,荷花。
柯云罢弈:晋王质到山中伐木,见二童子对弈。
局终,质斧柯(斧柄)烂尽,归家已及百岁。
樱桃在:某人梦邻女赠二樱桃,食之,醒后,见核坠枕侧。
乍可:宁可。
伊凉:《伊州》、《凉州》,曲调名。
素娥:嫦娥。
【赏析】:
上片写眼前所见景物,景中含情。
下片抒怀旧情,情更苦,怨更深。
作者见乡城之月,感慨万千,故国之思极深沉、痛切。
古诗瑞鹤仙·晴丝牵绪乱翻译赏析

古诗瑞鹤仙·晴丝牵绪乱翻译赏析《瑞鹤仙·晴丝牵绪乱》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吴文英。
其古诗全文如下:晴丝牵绪乱。
对沧江斜日,花飞人远。
垂杨暗吴苑。
正旗亭烟冷,河桥风暖。
兰情蕙盼。
惹相思,春根酒畔。
又争知、吟骨萦销,渐把旧衫重剪。
凄断。
流红千浪,缺月孤楼,总难留燕。
歌尘凝扇。
待凭信,拌分钿。
试挑灯欲写,还依不妨,笺幅偷和泪卷。
寄残云剩雨蓬莱,也应梦见。
【前言】《瑞鹤仙·晴丝牵绪乱》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
词上阕写江湖飘泊文人的相思之情,下阕写女子思恋他的一片幽怨。
把恋爱双方相互思念的情感对比起来,别有一番艺术审美情趣。
【注释】⑴晴丝:春夏季节,一晴无风时在空中飘荡和一些昆虫的吐丝,谐音双关为“情思”。
⑵牵绪:牵动思绪。
⑶吴苑:指春秋时吴王阖闾所建宫苑,在苏州。
⑷旗亭:酒楼。
⑸兰情蕙盼:形容伊人仪态清幽,眼波含情。
兰、蕙:香草。
情:含情顾盼。
⑹春根:春末。
⑺酒畔:指酒肆边。
⑻争知:即“怎知”。
⑼吟骨:指诗人的瘦骨。
⑽凄断:指极其凄凉或伤心。
⑾流红:指漂流在水中的落花。
⑿歌尘:形容歌声动听。
⒀拌分钿:分钿,本《长恨歌》“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这里分钿作永诀意解,即拚出去分金饰盒的一半给你表示从此断绝。
拌即判、拚的意思。
⒁笺幅:笺纸,信笺。
【翻译】晴日里游丝牵动我思绪混乱,像在空中飘转一样,更何况对着面对着青碧的吴江和西斜的落日,伊人就像片片落红一般,随着春风飘得非常遥远。
低垂的杨柳深荫幽暗,遮掩着古老的吴国宫苑。
记得那一年的寒食节,酒旗飘摇的楼亭正烟雾清冷,河桥上春风和暖的吹送着。
你那美丽的秀目秋波流转,深情顾盼,情意无限。
在暮春时节里摆起的酒宴间,那种温馨幸福的情景,惹得我相思不断。
又怎么会想到吟诗篇的我,如今瘦得如此可怜,以至渐渐地把旧日的春衫,一次一次地往瘦里重新载剪。
我凄伤魂断,眼看着千重水波卷起千层波浪,残缺的夜月孤独地悬挂在楼外,我总是无法留住一定要飞往远山的飞燕。
古诗瑞鹤仙·湿云粘雁影翻译赏析

古诗瑞鹤仙·湿云粘雁影翻译赏析《瑞鹤仙·湿云粘雁影》出自宋词三百首,其作者为宋朝文学家陆睿。
其古诗全文如下:湿云粘雁影,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
千金买光景,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
花悰暗省,许多情,相逢梦境。
便行云都不归来,也合寄将音信。
孤迥,盟鸾心在,跨鹤程高,后期无准。
情丝待剪,翻惹得旧时恨。
怕天教何处,参差双燕,还染残朱剩粉。
对菱花与说相思,看谁瘦损。
【前言】《瑞鹤仙·湿云粘雁影》是宋代词人陆叡的作品,被选入《宋词三百首》。
这是一首怀人词。
上阕写作者旧地重游,但伊人却早已不在,“生怕”二字,藏有许多难言深情。
下阕写她乘鸾而来,似乎时时能听到佩环叮咚。
词人孤独地折枝梅花呆呆地凝视,大约伊人已逝,化作梅花了。
惆怅、孤独、寂寞、凄凉之情,在此时喷薄而出,词意达到高潮,余韵悠远。
【注释】湿云:湿度大的云。
浓云。
整:指调整。
光景:光阴;时光。
暝:日落,天黑花悰暗省:悰,欢乐。
指心头所能回味的。
竹云:喻指所爱的人孤迥:孤独而清高。
盟鸾心在:指盟约记在心中。
跨鹤:指成仙飞升。
翻惹得:反而引起。
剩粉:残余的脂粉。
谓余香。
菱花:即指菱花镜。
瘦损:消瘦。
【翻译】阴湿湿的浓云粘着沉滞的雁影,遥望离人的征程愁情迷乱,离绪难以调整。
纵有千金来买芳华风景,但徐缓的钟声催促着黎明,乱飞的乌鸦啼唤着昏暝。
感花伤别使我心绪暗省,多少深情,竟付与了相逢的梦境,即便是一片行云,全不肯归来,也该寄个音信,让我心宁。
孤独而又高远呵,鸾凤盟约我记在心间,乘鹤高飞跨上云程,后会相期的愿望没有准定ORg。
待要快剪般剪断情丝,反惹得旧时的怨恨在心中乱涌。
只怕老天教他到了何处,像比翼参差的飞燕有了双飞双宿,忘了我这还染着残朱剩粉的娇容。
对着菱花镜,跟那镜中人儿诉说相思情,看看谁有一副消瘦、憔悴的面容。
【赏析】此词为思妇闺怨之作。
上片写别后离愁。
望长天灰云漫漫,一行大雁正如自家一样唳声哀哀地飞向远方的空茫。
“湿云粘雁影”中的“湿”、“粘”二字用得十分绝妙。
《瑞鹤仙》原文及翻译赏析

《瑞鹤仙》原文及翻译赏析《瑞鹤仙》原文及翻译赏析《瑞鹤仙》原文及翻译赏析1【原文】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⑵。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⑶。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⑺。
瑶池旧约,鳞鸿更仗谁托⑻?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译文】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
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
梅花临水照镜。
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
想像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
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
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
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赏析一】这首词在炼字造句和风味上,接近南宋格律派词人的词作。
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使用了烘托手法,总体层次分明。
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咏溪上梅花,不仅写出梅花美的外貌,还写出了梅花清雅的姿态和寂寞幽怨的灵魂。
这首词不仅是为梅花写照,在梅花形象中还投影着作者自己的心理感觉,精神兴趣,是一首借梅花而抒怀的寄托词。
【赏析二】《瑞鹤仙·赋梅》是宋朝词人辛弃疾的作品,全词从梅花未开写到将落,通过对梅的的描述,暗示了词人伤世之感和关怀国家之痛,表现磊磈不平之气。
该词作于绍熙三年至绍熙五年(1192——1194)闽中任上。
【赏析三】上片运用想象、比拟手法,正面描写梅花的形神。
起韵先为梅花营造出一个寒意袭人的夜的环境:严霜以下,层冰未消,寒意透帘,云清月冷。
借用了晚唐诗人韩偓“云护雁霜笼澹月,雨连莺晓落残梅”之意。
这样的环境特别富有抒情暗示性,为下文抒情写物做铺垫。
以下用一个单句,突出了野地梅花如美人以溪水为镜在寒夜梳妆的风神。
写得空灵蕴藉,令人联想。
然后以“梳掠”一词顺势而下,写梅花在溪头打扮的动人风采。
龙绡衬着“有《离骚》中”纫秋兰以为佩“的芳洁之意。
辛弃疾《瑞鹤仙-赋梅》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瑞鹤仙·赋梅辛弃疾(宋代)雁霜寒透幕。
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
想含香弄粉,艳妆难学。
玉肌瘦弱。
更重重、龙绡衬著。
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
家山何在,雪后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
鳞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译文浓霜浸透了窗间的帷幕。
现在正是云轻月冷,层冰未消的时候。
梅花临水照镜。
有人想涂抹胭脂,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在朦胧的月色笼罩下,寒梅依然是玉洁清瘦的本色。
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寂寞。
故乡在哪里?雪后的园林,水边的楼阁。
虽然有瑶池以前的约定,但托谁捎去书信?粉蝶只懂得亲近桃柳,梅花开满了南枝却没有发现。
只留下梅花在黄昏中,独自冷落伤感。
注释雁霜:冬末春初月夜景象,言征雁黄昏穿云破雾而行。
韩偓《半醉》诗:“云护雁霜笼淡月,雨连莺晓落残梅。
雁霜:浓霜,严霜,雁,候鸟。
春天北翔,秋季南飞,万里长行,所以又称为征雁。
霜寒透幕:祖咏《终南望余雪》:“林表明霁色,城中增幕寒。
“幙:同“幕”,窗间帷幕。
嫩冰:薄冰。
溪奁:以溪水为镜。
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梅花临水照镜,却学不成半点富艳妖媚之态。
言征雁临溪照影。
照:照镜。
梳掠:梳妆打扮。
艳妆:美丽的妆扮。
玉肌:谓月下寒梅如笼纱佳人依然玉洁清瘦本色。
玉肌瘦弱: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此写瘦梅。
更重重:写梅花瓣。
赵佶《宴山亭》:“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
”龙绡:即鲛绡,传说里海中鲛人所织的一种细洁名贵的纱。
倚东风:想象春风中的梅花,流盼一笑,百花失色。
嫣(yān烟)然:美丽貌。
转盼:眼波流转。
羞落:因羞惭而自落。
转盼:转眼。
言梅超凡脱俗,百花自叹不如。
万花:同百花,万,虚数,言其多而已。
羞落:因羞惭而败落。
寂寞:故乡何在,雪园水阁,梅花深感寂寞。
家山:家乡。
言有归隐之心。
瑶池旧约:李商隐《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古诗鉴赏】古诗鉴赏瑞鹤仙
瑞鹤仙·寿丘提刑
方岳
一年寒尽也。
问秦沙、梅放未也。
幽寻者谁也。
有何郎佳约,岁云除也。
南枝暖也。
正同云、商量需也。
喜乐皇,一转洪钧,依旧春风中也。
香也。
骚情酿就,书味熏成,这些情也。
玉堂深也。
莫道年华归也。
是循环、三百六旬六日,生意无穷已也。
但丁宁,留取微酸,调商鼎也。
在全宋词中,寿词数是不少,但大多写得平庸,方岳这首《瑞鹤仙。
寿丘提刑》力戒庸辞滥调,写得与一般寿词有所不同。
丘提刑,指丘崈,字宗卿,江阴人,据《宋史》本传,曾任浙东提点刑狱,进焕章阁直学士。
提刑与汉代的绣衣直指(或称直指绣衣使者)的职责近似,故词前小序称绣衣使者焕章公。
词序除歌颂外,
也说明他是如何构思来写这首词的
序说:岁十二月二十有九日,实维绣衣使者焕章公绂麟盛旦也,岳敢拜手而言曰:月穷于纪,星回于天,盖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于是焉极、而岁功成矣。
惟天之运,循环无穷,一气推移,不可限量,其殆极而无极欤?分岁而颂椒,守岁而爆竹,人知其为岁之极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