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语文高考试卷真题古诗鉴赏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表达诗人对自然景色赞美之情的是()A.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2.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拟人手法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3.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之情的是()A.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B.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C.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D.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 下列诗句中,描绘了壮阔河山的是()A.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B.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对比手法的是()A.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6. 阅读下面的诗句,分析其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 阅读下面的诗句,分析其意境和情感。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阅读下面的诗句,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三、作文(60分)9. 阅读下面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A4. D5. A二、简答题6. (1)表现手法:比喻、拟人、对仗。
(2)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月光如霜、月光照耀下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

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50题)1.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是谁的作品?答案:李白2.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的作者是哪位诗人?答案:王之涣3. 题目:请回答《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冬季4.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属于元代文学家郑樵的作品?答案:《劝学》5. 题目:请回答《离骚》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屈原6. 题目:请回答《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梅花点缀夜山明》中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答案:春季7. 题目:请回答《游子吟》是谁的作品?答案:孟郊8. 题目:请回答《七步诗》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曹操9. 题目:请回答《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10. 题目:请回答《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一句共有几个字?答案:10个字11. 题目:请回答《夜泊牛渚怀古》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杨万里12.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诗是王勃的作品?答案:《滕王阁序》13. 题目:请回答《望岳》是哪位诗人的作品?答案:杜甫14. 题目:请回答《行路难》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李白15. 题目:请回答《静夜思》的作者是哪位古代文学家?答案:李白16. 题目:请回答《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谁?答案:白居易17. 题目:请回答以下哪首词是苏轼的作品?答案:《水调歌头》18. 题目:请回答《终南山》是哪位古代文学家创作的作品?答案:王之涣19. 题目:请回答《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是谁?答案:杜甫20. 题目:请回答下列哪位诗人的作品是《长恨歌》?答案:白居易... (以下省略)这是一份经典高中古诗词欣赏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共计50题。
希望这些练习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的诗词作品,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词鉴赏阅读【含答案】

1《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北京市高考题)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
(共12分)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五①杜甫锦官城西生事微,乌皮几②在还思归。
昔去为忧乱兵入,今来已恐邻人非。
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③。
共说总戎云鸟阵④,不妨游子芰荷衣。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4年。
杜甫于760年在成都营建草堂。
762年,严武入朝,杜甫送行至绵州。
其后,成都发生兵乱,杜甫流亡至梓州。
764年,严武封郑国公、拜剑南节度使,再次镇守成都。
②乌皮几:包着黑皮的小桌。
③息机:熄灭用世之心。
④总戎:主帅。
云鸟阵:一种作战的阵法。
12.以下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锦官城西”句写诗人在成都生计微薄,感慨世事之艰难。
B.“乌皮几”句,诗人借“乌皮几”表达了自己的思归之情。
C.“昔去”句,诗人叙写昔日离开成都,担忧乱兵人城骚扰。
D.“今来”句写诗人回到成都后,看到兵戈扰攘、物是人非。
13.以下对诗歌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律诗一般只有中间两联对仗,而此诗四联皆对,属对精切,律法谨严。
B.诗人借众人的评价,从侧面称赞严郑公的才能,语言得体而蕴藉有味。
C.此诗尾联在语意上与第一句中的“生事微”前后呼应,可谓章法井然。
D.末句化用《离骚》典故,借芰荷衣显示杜甫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人格。
14.杜甫的诗内涵深刻而丰富,往往一联就有多重意蕴。
此诗“侧身天地更怀古,回首风尘甘息机”一联历来为人称道。
请分析这一联有哪些内涵。
(6分)答:答案:12D13B14、对战乱的痛恨,对国家、百姓的担忧;壮志难酬的无奈与隐痛。
2晃补之《临江仙》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题)五、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100题

高考古诗词鉴赏训练题100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写真寄外薛媛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
楚材离家远游。
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
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
“善书面,妙属文”(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
(5分)2.赏析颈联的写法和内涵。
(6分)参考答案: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痛苦,委婉地表达了对丈夫应忠于爱情的提醒。
2.“泪眼”指代是人的肖像,“愁肠”指心灵的痛苦,一“易”一“难”,互为映衬。
在矛盾对比中,刻画了怀念丈夫的深情。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谪岭南道中作李德裕岭水争分路转迷,枕榔椰叶暗蛮溪。
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
五月台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
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乌啼。
诗人简介李德裕(787—850),唐代文学家﹑政治家。
字文饶。
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宰相李吉甫之子。
穆宗时﹐因与牛僧孺﹑李宗闵政见不合﹐发展成为党争。
武宗即位后﹐得到重用﹐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执政 6年﹐内驭宦官﹐外败回纥﹐平泽潞节度使刘稹叛乱﹐朝廷一时呈中兴之势。
后宣宗即位﹐牛党执政﹐一反前此政治措施﹐李德裕被贬为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参军﹐于贬所去世【注】《古诗十九首》有“越鸟巢南枝”句,意谓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1.清人沈德潜评第二联是“一语双关”,请对此简要说明。
(4分)2.“红槿花中越乌啼”一句是怎样表现诗人的思乡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4分)3.(2)诗人无罪被贬岭南,其情感异常复杂,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4分)一方面写出贬谪途中处处提心吊胆的情状,表明自然环境的恶劣。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

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篇一: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高考诗词鉴赏题汇编(含答案)全国卷1鹊桥仙陆游①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诸侯,独去做江边渔父。
②③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蘋洲烟雨。
镜湖元自数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予!【注】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
博,古代的一种棋戏。
②占断:占尽。
蘋洲烟雨:指长满蘋草、烟雨空濛的风光。
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
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8.上阕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答:那些整天酣饮的酒徒一个个都升官做诸侯,而自己只能做闲散的江边渔翁。
表达了对自己壮志未酬而只能隐居的无奈与牢骚。
9.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
答:用来含蓄地表现对统治者的不屑以及愤慨不平。
皇帝既置我于闲散,镜湖风月原本就属于闲散之人,又何必要你皇帝恩赐呢?再说,天地之大,何处容不下我一个闲散之人,谁又稀罕你皇帝的恩赐!全国卷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朱熹饲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8.这首咏梅诗中,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梅花的?请简要分析(5分)运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诗几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环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从而表现美化的精神和品格。
(烘托、渲染,2分,简要分析3分。
)9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
(6分)答:表现了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将自己复杂的情感投射到梅花上,思绪万端却又无从说起,以至在梅树下沉吟许久,直到日暮才独自离开。
(答出心情3分,简要分析3分。
)北京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7分)古风(其十)李白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

历年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全解析高考古诗词鉴赏试题一、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
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
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赏析:这首《咏素蝶诗》是南朝齐梁之际有“神童”兼“彭城才子”之誉的刘孝绰所作。
此诗在形式上采用了白描手法描写蝴蝶在风中、花中的飞舞的情况,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及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将蝴蝶飞舞的姿态描写得十分形象和逼真。
诗人仅仅用了四十字就把蝴蝶的性格、姿态、情感表现出来,让人如于风和日丽之时,见蝴蝶随着蜂儿转于绿蕙丛中,时而避雀隐,时而浴日舞,令人叹为观止。
联系刘孝绰虽然自负才华自视甚高,但一生仅做到秘书监,一直得不到提拔的遭遇,可知诗中蕴含着期盼得遇明主之意。
“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
素蝶即白蝶,诗首联写蝴蝶为了躲避天敌(“蜂”、“雀”)时而绕着草花飞,时而躲藏在草花丛中。
颔联写蝴蝶在阳光照射下随风翩翩起舞。
颈联写出蝴蝶在花草树木间出没。
诗的前三联采用白描的手法,使红花、绿草、白蝶、阳光、嘉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卷,充满了无限生机。
最后写出蝴蝶的期盼:希望这些提供蝴蝶栖息的花草树木能够永远存在。
这首咏物诗传达了古人朴素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愿望。
二、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理解5年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阅读理解5年真题汇总一、(2024·新高考Ⅰ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16.本诗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颈联写泉水的声音既响亮又微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二、(2024·新高考Ⅱ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16.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三、(2024·全国甲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古诗鉴赏高考题汇编

古诗鉴赏高考题汇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题目: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_________的景象,突出了戍边将士们所处环境的孤寂、艰苦。
请简要赏析“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
解析:“暗”字写出了青海湖上空浓云密布,使雪山也显得黯淡无光,“孤”字描绘出边塞一座孤城,在广阔的荒漠中显得孤独而渺小。
这两个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荒凉、阴沉的景象。
“黄沙百战穿金甲”,“黄沙”点明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
“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可见战斗之艰苦激烈。
这句诗高度概括了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表现了戍边将士们英勇无畏、保家卫国的英雄气概。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题目:赏析“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解析:“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一方面写出夜深人静,笛声仿佛暗中飞出,另一方面也有隐约、不知何处传来之意。
“散入春风满洛城”,“散”“满”二字,生动地写出了笛声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城的每一个角落,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悠扬的笛声,以声传情,为下文引发思乡之情作铺垫。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题目:“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什么?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周郎”是指周瑜。
意思是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那么大乔和小乔就会被关进铜雀台了。
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隐含着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抑郁不平之情。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题目:“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解析: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水色夜景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卷)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3题.
9.末尾两句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 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 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b5E2RGbCAP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 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p1EanqFDPw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 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发了怎样 的情?<4分)
参考答案
<1)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彩绘的花朵.抒发 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
8.韦庄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现感情的?请简要分析.<5分)9.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 么样的感情?<6分)
参考答案
8.韦庄在诗中用虚实相生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感情.诗的首联先 写“实”,写自己“等闲挥袂”“别家”“客天涯”的豪迈和潇 洒;诗的第二联写“虚”,虚写自己的“灯前一觉”所做的梦.这 “梦”是“江南梦”,即思家梦.诗人将离家的苦闷转入到梦境,以 此寄寓自己现实中的困惑、矛盾和失意之情.末句再用“山月斜”映 衬自己的“惆怅”和孤独,“斜月”意象的加入,使诗人的感伤表 露无遗.RTCrpUDGiT
<新课标卷II)<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
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宿渔家
[宋]郭震
几代生涯傍海涯,两三间屋盖芦花.灯前笑说归 来夜,明月随船送到家.
[注]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 东南)人.曾流离吴越等地.②郭震:字希声,成都人.生卒年生平不详.DXDiTa9E3d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阮郎归·西湖春暮
[南宋]马子严
清明寒食不多时,香红渐渐稀.番腾①妆束闹苏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②寸不移.三三两两叫船儿,人归春也归.LDAYtRyKfE
【注】①番腾:同“翻腾”.②凌波:这里指女子步履.曹植 《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8.这首词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表现了西湖游人的不同情感,请结 合作品简要分析.<4分)
9.虽然两首诗都写到“灯前”,但是,这两处“灯前”所表达 的诗人的感情是不同的.韦诗的 “灯前”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郭诗的“灯前笑说”描写了渔人待客的热情,主客之间无拘无术、 愉快交谈的生活情象,从而引出了下文渔人笑说的内容,用平易朴 素的语言表达出艰辛人生中的诗意美.5PCzVD7HxA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9.这首词描写了暮春之景,请从点面结合的角度作简要赏
析.<4分)
答案示例
8.“番腾妆束闹苏堤”,人们在苏堤上装束鲜艳,翻腾热闹, 想要留住春天,表达了留春之意;“凌波寸不移”写观景的女子看 到花在雨中褪色,柳絮落在地上沾了泥,无法移步,表达了伤春之 情;“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 现了对春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Zzz6ZB2Ltk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
2.诗家常借“韦曲” 寓兴亡之感.下列诗句寓有兴亡之感的两 项是<4分)
A.杜甫诗中韦曲花,至今无赖尚家家.<唐·罗隐《寄南城韦逸人》)
B.当年燕子知何址,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
C.莫夸韦曲花无赖,独擅终南雨后青.<元·虞集《题南野亭》)
D.花气上林春浩渺,酒香韦曲晚氤氲.<明·胡应麟《寄朱可大进士》)
201
年全国高考语文古诗鉴赏题汇总
<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
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 合内容分析.(5分>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
杜甫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
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消瘦.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参考答案
21.猿声
22.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 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诗第二首以理写愁,辨 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jLBHrnAILg
<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漸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城,乌 衣半掺,最难消王謝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xHAQX74J0X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
人心.
【注】①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
2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