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生产记录表
蛋鸡生产产蛋期2课件(共56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21
• 按需给料 鸡的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产蛋水 平对各种营养成分的需要量是不同的,要 按照鸡本身的营养需要量投料。
• 饲料的添加 我国大多数养鸡场使用料槽, 人工加料,在添加饲料时,要注意添加量 不能高于料槽深度的1/3。正确掌握投料方 法,不能将饲料抛撒在料槽外边。
蛋鸡生产
产蛋期饲养管理
1
(2)产蛋高峰期的管理 优良的蛋鸡品种, 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产蛋率80% 以上可达1年之久,产蛋率90%以上也 可达6个月。产蛋高峰是蛋鸡的黄金生产 期,这一时期管理的重点是在营养满足 的条件下加强管理,使鸡群充分发挥其 遗传潜力,以达到理想的生产水平。
2
(3)产蛋后期的管理 产蛋鸡经过较长的 产蛋高峰期后,随着日龄的增长,产蛋 机能减退,产蛋率降到80%以下,蛋重 变大,鸡对钙的吸收能力下降,蛋壳变 薄,颜色变浅,发白,破损率明显上升, 脱肛和腹膜炎的鸡增多。因此,在产蛋 后期的死淘率明显上升,在管理上应采 取相应措施。
3
• 调整饲料的营养水平 原日粮的能量水平不 变或适当提高,粗蛋白质水平降低1%~ 2%,钙由原来的3.5%提高到4%,有效磷 水平下降到0.35%, B族维生素水平提高 10%~20%,维生素E提高一倍。
4
பைடு நூலகம்
• 加强管理 及时挑出低产鸡、停产鸡和 病鸡。最好能在55~60周龄对鸡群逐只 挑选,挑出过肥、过瘦及其他有缺陷的 鸡。挑出后全部淘汰,以保证鸡群的产 蛋水平。
大小适中、清秀、头顶宽 稍粗短,略弯曲
大、细致、红润、温暖 宽而深,向前突出,胸骨长而直
背长而平,腰宽,腹部容积大 尾羽开展,不下垂
蛋鸡养殖生产记录表

批号
治疗效果
主治兽医(签名):
蛋鸡免疫记录
舍号: 品种: 孵出日期: 年 月 日 入舍鸡数: 只
月/日
疫苗种类
使用方法
剂量
批号
生产单位
责任人: 记录人:
蛋鸡生产消毒记录表(年)
区域号: 负责人:
日期
(月/日)
消毒药名
剂量或
浓度
消毒方法
消毒人签名
蛋鸡养殖生产记录表
舍号: 品种: 孵出期(年/月/日): 入舍数:只
日期
月/日
日龄
存栏
鸡数
(只)
鸡群变动(只)
存活率%
产
蛋产蛋率%
日用饲料量
病
淘
啄
总数
破
软
弃
总数㎏
每只g
合计
/
/
/
/
平均
舍负责人(签名):
蛋鸡育雏生产记录表
舍号: 品种: 孵出日期: 年 月 日 入舍鸡数: 只
日期
月/日
日龄
育成雏数(只)
鸡只减少
(只)
成活率%
日耗料量
(㎏) (g)
耗料标准(g/只)
体重
(g)
健
弱
病
淘
啄
总
只
标准
实际
舍负责人(签名):
蛋鸡疫病预防和治疗记录
日期
年 月 日
记录人
预防或
发病范围
批号
品种
孵出日期
年 月 日
舍号/笼(栏)号
/
只数
发病时间
及症状
预防或治
疗用药、疗程经过
药物种类
使用方法
剂量
商品名
主要成分
蛋鸡品种与生产性能

农大三号粉壳蛋
中
国
农
业
大
学
蛋用型乌骨鸡
公鸡约在5~6 月龄时,体重达 1公斤左右,开 始啼叫和交配。
母鸡在7月龄 时,体重约1公 斤左右开始生蛋, 年产160~180个, 多者可达200个 以上。
罗曼粉壳蛋鸡
德国罗曼家禽育种公司
商品代母鸡为白色羽毛 50%产蛋日龄:140~150 高峰率:92~94% 72周龄产蛋数:295~305枚 72周龄蛋个重:61.0~62.0克 72周龄总产蛋重:18.8~19.8㎏ 耗料量: 1~20周龄:7.4~7.8㎏ 产蛋期采食量:110~120克 / 天 料蛋比: 2.0~2.2㎏ / ㎏蛋
迪卡贝塔
美国迪卡布家禽育种公司
在迪卡白品种基础上培育出, 白羽,散有黑羽点。
120日龄开产,50%开产日龄 为170日龄。 白壳蛋,蛋个重可达67克。 78周龄产蛋数:330~350枚。 饲料转化:2.1~2.2㎏/ / ㎏蛋. 产蛋期末体重:2000克.
海赛克斯褐
荷兰汉德克
(尤利布里德)公司
50%开产日龄 :140 产蛋高峰: 95% 平均蛋个重:62.9克 76周龄产蛋总重量:20.8㎏ 产蛋期日耗料:112克 1~18周龄耗料:6.2㎏ 饲料转化率:2.11㎏ / ㎏蛋 18周龄体重:1500㎏ 76周龄体重:2060克
巴 布
76周总蛋重:20.33㎏
考
1~18周龄耗料:6.85㎏
克
产蛋期日耗料:115~119克 / 只
公
8周龄体重:640克,见蛋:1650克, 76周龄:2050~2150克.
司
尼 克T
美国辉瑞公司
18周龄体重:1400~1450克 1~18周龄耗料:6.0~6.2㎏ 50%开产日龄:140~150 产蛋高峰:95%~97% 产蛋率大于80%:280~290天 产蛋率大于90%:126~154天 35周龄产蛋个重:63.0克 78周龄产蛋个重:68.5克 78周龄产蛋个数:335~345 78周龄产蛋总重:21.4~22.4㎏ 78周龄体重:2.0~2.12㎏ 特征:非常温顺。 蛋壳:粉红色
海兰灰的生产性能表

海兰灰的生产性能表海兰灰的生产性能表生长期(至18周)成活率饲料消耗18周龄平均体重96-98% 6.0-6.5kg 1.45kg产蛋期(至80周)成活率出雏至50%产蛋率的天数高峰产蛋率入舍鸡产蛋数93-95% 152天92-94% 331-339个平均蛋重:30周龄50周龄70周龄61.0g 64.5g 66.4g饲料转换率 2.1-2.3 饲养日产蛋总重量(19-72周龄)19.1 kg 72周龄体重 2.0 kg 鸡蛋内部质量优秀蛋壳颜色粉色蛋壳质量优秀平均日耗料(19-80周)105 g/只/日毛色从灰白色至红色间杂黑斑肤色黄色性情非常温顺,适应性强海兰褐的生产性能表生长期(至17周)成活率96-98%饲料消耗17周龄体重6.0kg(13.1磅)1.48kg(3.26磅)产蛋期(至80周)高峰产蛋率饲养日产蛋数至60周龄至70周龄至80周龄93-95%248 320 347至80周龄成活率95% 出雏至50%产蛋率的天数146天平均蛋重(32周龄)平均蛋重(70周龄)62.3g/枚(49.4磅/箱)66.9g/枚(53.1磅/箱)饲养日产蛋总量18-74周龄18-80周岭20.7kg(45.7磅)22.6kg(49.9磅)70周岭体重 2.25kg(4.96磅)蛋黄和蛋清蛋壳颜色极优纯深褐色蛋壳强度极优哈夫单位(70周龄)80平均日饲料消耗(18-80周龄)饲料转换率:千克饲料/千克蛋(21-74周龄)每打蛋消耗饲料(21-74周龄)112克/只/日(24.7磅/百只/日)2.061.58千克(3.48磅)羽毛颜色皮肤颜色外红、里白黄色排泄物状态干燥商品蛋鸡的饲养管理应综合进行防疫卫生管理,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模式,同一栋鸡舍饲养同一日龄、同一品种的鸡群,保证鸡群达到标准的生产指标。
商品蛋鸡的饲养方式商品蛋鸡的主要饲养方式在舍内进行,这种饲养方式分多种类型。
舍饲主要分平养和笼养两种。
鸡

第一章鸡生产一、鸡的生物学特性:鸡在动物学上属于鸟纲,具有鸟类的生物学特性。
近一百年来,由于人们的不断培育和改善其环境条件,尤其是近几十年,随着现代遗传育种、营养化学、电子物理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之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改造后鸡的生物学特性即是鸡的经济生物学特性。
1、新陈代谢旺盛:成年鸡的体温是41.5℃,每分钟脉搏可达200-350次,因此鸡的基础代谢高于其它动物,生长发育迅速、成熟早、生产周期短。
2、繁殖力强:鸡是卵生动物,繁殖后代须经受精蛋孵化。
母鸡的卵巢在显微镜下可见到12000个卵泡。
高产蛋鸡年产蛋已超过300枚,大群年产蛋28 0枚也已实现;公鸡的繁殖能力也是相当强的,公鸡精液量虽少,但浓度大,精子的数量多且存活期长,一只公鸡配10-15只母鸡可以获得较高的受精率,鸡的精子可以在母鸡输卵管中存活5-10天,个别可存活30天以上。
3、对饲料营养要求高:一只高产母鸡一年所产的蛋重量达15-17公斤,为其体重的10倍,由于鸡口腔无咀嚼作用且大肠较短,除了盲肠可以消化少量纤维素以外,其他部位的消化道不能消化纤维素,所以,鸡只必须采食含有丰富营养物质的饲料。
4、对环境变化敏感:鸡的视觉很灵敏,一切进入视野的不正常因素如光照、异常的颜色等均可引起“惊群”;鸡的听觉不如哺乳动物,但突如其来的噪声会引起鸡群惊恐不安;此外鸡体水分的蒸发与热能的调节主要靠呼吸作用来实现,因此对环境变化较敏感,所以养鸡业要注意尽量控制环境变化,减少鸡群应激。
5、抗病能力差:由于鸡解剖学上的特点,决定了鸡只的抗病力差。
尤其是鸡的肺脏与很多的胸腹气囊相连,这些气囊充斥于鸡体内各个部位,甚至进入骨腔中,所以鸡的传染病由呼吸道传播的多,且传播速度快,发病严重,死亡率高。
不死也严重影响产蛋。
6、适合规模饲养:由于鸡的群居性强,在高密度的笼养条件下仍能表现出很高的生产性能。
另外鸡的粪便、尿液比较浓稠,饮水少而又不乱甩,这给机械化饲养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
蛋鸡生产育成期课件(共35张PPT)《家禽生产技术》

限质法 即限制日粮中的能量和蛋白质水 平,主要适用于轻型蛋用育成鸡。可采 用低能、低蛋白质日粮,进行自由采食。 例如,代谢能11.72MJ/㎏、粗蛋白质 14%的日粮,对育成鸡群及其以后的产 蛋性能无不良影响。另外,还可采取限 制日粮中氨基酸含量的办法限制饲养。
11
(3) 限制饲养应该注意的事项
– 8~12周龄开始,至18周转群上笼前结 束 。限饲过程中,饲料营养水平和喂料 量应根据体重、发育情况进行调整。
13
二、育成鸡的管理
1.转入育成舍初期管理 从雏鸡舍转入育成舍之前,育成鸡舍的设备
必须彻底清扫、冲洗和消毒,在熏蒸消毒 后,密闭空置3~5d后进行转群。转入初期 必须做好如下工作:
14
蛋鸡生产
育成期饲养管理
1
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育成鸡一般是指7~18周龄的鸡。育成期的目标是 要培育出鸡体健康、体重达标、群体整齐,性成 熟一致、符合正常生长曲线的后备母鸡。从而使 产蛋期生产潜力得以发挥。
2
一、育成鸡的饲养
1.饲养方式及密度
育成期不同饲养方式的饲养密度
品种 周龄
中型蛋鸡
7~12 13~18
16
(3)整理鸡群 转入育成舍后,要检查每笼 的鸡数,多则捉出,少则补入,使每笼鸡 数符合饲养密度要求;同时要清点鸡数, 以便管理。在清点时,可将体小、伤残、 发育差的鸡捉出另行饲养或处理。
17
2.环境控制
最佳生长温度为21℃左右,一般控制在15~25℃。 夏天要做好防暑工作,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 育成鸡所处的环境以干燥为宜,要防止环境过于潮 湿;要加强育成鸡的通风管理,在深秋、冬季和 初春,由于天气较冷,为了鸡舍保温往往忽视通 风换气,而这期间,因为育成鸡活泼好动,空气 中的灰尘多,造成鸡舍环境差,很容易引起呼吸 道疾病的暴发。所以,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应 随着季节的变换,保证鸡舍一定的通风量。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最新国标

蛋鸡生产性能测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蛋鸡生产性能测定的基本条件、测定项目、测定数量和测定方法,描述了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对蛋种鸡和商品蛋鸡的生产性能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27404实验室质量控制规范食品理化检测GB/T40454家禽孵化良好生产规范HJ/T81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NY/T388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NY/T823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计算方法3术语和定义NY/T8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蛋鸡egg-type chicken以生产食用蛋为目的的鸡及其亲本。
注:包括培育品种、配套系各代次和地方品种。
4基本条件4.1测定场4.1.1卫生4.1.1.1环境卫生质量应符合NY/T388的规定。
4.1.1.2污水、污物处理应符合HJ/T81的规定。
4.1.2测定舍4.1.2.1应为密闭式鸡舍。
4.1.2.2应配备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环境控制系统,宜智能控制鸡舍环境。
4.1.2.3应有满足蛋鸡生产性能测定的适宜笼具和设备。
4.1.3孵化室布局和设施应符合GB/T40454要求。
4.2实验室环境条件应符合GB/T27404的规定,仪器设备能够满足蛋品质测定的要求。
4.3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经具备相应技能,能够承担测定工作。
4.4样品4.4.1.1应来源于饲养管理规范、健康状况良好的群体,且有生产单位、品种类别、种鸡周龄、免疫状况等基本信息。
4.4.1.2种蛋收集与管理应符合GB/T40454的要求,从产出到入孵的时间不宜超过7d。
5测定项目5.1蛋种鸡5.1.1体型外貌5.1.1.1初生雏鸡的绒毛、喙、胫和皮肤等外貌特征;5.1.1.2成年鸡的体型,以及冠、喙、羽毛、胫和皮肤等外貌特征。
第八章 蛋鸡生产

感官选择
选择雏鸡可通过“一看、二摸、三听”来进行。
一看,雏鸡的精神状态。健雏一般活泼好动,眼大有神, 羽毛蓬乱不洁,腹大,松驰。
羽毛整洁光亮,腹部卵黄吸收良好;弱雏一般缩头闭目,
二摸雏鸡的膘情、体温。手握雏鸡感到温暖、有膘、体 态匀称、有弹性、挣扎有力的就是健雏;手感较凉、瘦 小、轻飘、挣扎无力的就是弱雏。
网上平养
网上平养
平面育雏从保暖方式来说大体上可分为煤炉育雏、 烟道育雏、红外灯育雏、电热伞育雏,热水管育 可根据当地及自身情况合理选用。如小型鸡场和
雏等。这几种保暖方式各有优缺点,又互为补充,
农户常用煤炉育雏,中小型鸡场和较大规模鸡场
适宜用烟道育雏和热水管育雏。红外灯及电热伞
常用作局部加温设备,在电力充足的地区也有仅
干燥
冲洗后充分干燥可增强消毒效果,细菌数可减 少到每平方厘米数千到数万个,同时可避免使
消毒药浓度变稀而降低灭菌效果。对铁质的平
网、围栏与料槽等,晾干后便于用火焰喷枪灼 烧。
返回
药物消毒
消毒时将所有门窗关闭,以便门窗表面能喷上
消毒液。选用广谱、高效、稳定性好的消毒剂, 如 用 0.1% 新 洁 尔 灭 , 0.3~0.5% 的 过 氧 乙 酸 、 0.2% 次氯酸等喷雾鸡笼、墙壁,用1~3%的烧碱
经上述消毒过程后,有条件的可进行舍内采样细 菌培养,要求灭菌率达到99%以上,否则再重复 进行药物消毒—干燥—甲醛熏蒸过程。消毒后的 鸡舍,应空闲 1~2 周方可使用。值得重视的是, 消毒过程一定要切实可靠,不能忽略或流于形式。
育雏设备的准备
无论采用哪一种饲养方式都要准备好供热 设备、喂料饮水设备、照明设备等育雏设 备。 1、供热设备 2、伞型育雏器 3、料筒和饮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