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规划
剖析滇中产业聚集区产业格局规划

剖析滇中产业聚集区产业格局规划第一篇:剖析滇中产业聚集区产业格局规划剖析滇中产业聚集区产业格局规划:8大组团有的早已出发有的从零开始根据《云南桥头堡滇中产业聚集区发展规划》,干细胞运用、纳米技术新材料、3D打印等高精技术研发和运用将落户滇中产业聚集区。
和滇中各地之前的产业格局相比,这个规划中的产业规划尽显“高大上”。
滇中产业聚集区由嵩明、安宁、碧城、楚雄、禄丰、易门、寻甸、马龙等8大组团构成,这些区域作为桥头堡建设的核心区域,近年来也遭遇一些制约因素,从产业上看主要表现为产业层次相对较低。
然而,滇中产业聚集区要“引领和带动全省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建设”,在这样的定位下,针对8组团的产业布局有的再续前路并显著拔高,有的推倒过去重新开辟,有的则干脆从零开始。
安宁石油化工跻身三大支柱产业钢铁、磷盐化工、石油炼化安宁八街食用鲜花种植基地。
文化旅游是安宁的新兴产业之一。
工业经济一直是安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2012年,安宁市的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4.8 :59.3 :35.9。
而今,工业经济依旧占据着其半壁以上的江山。
工业发展始自1939年距离昆明33公里的安宁市凭借丰富的盐、铁、磷等矿产资源优势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自古就有“连然金方、盐铁名城”之美誉。
早在1939年,出于抗战需要,安宁就建立了一零五钢铁厂、桥头村钢铁厂、二十一兵工厂等3家小企业,安宁工业发展的序幕就此揭开。
新中国建立以来,安宁建成了以昆钢、安化、云化、大黄磷、大盐矿为主的冶金、盐磷化工、国防工业、新型建材等工业体系,成为云南重要的冶金矿产、盐磷化工现代工业基地。
特别是从1986年至上世纪末,国家投资力度加大,在安宁累计投资140多亿元。
这期间新建了大黄磷、昆明盐矿等一批国家和省重点投资项目;实施了以昆钢集团公司为代表的重点技改项目,引进了昆明正大有限公司、云南金盛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
光阴荏苒,安宁成了全省工业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健全的县级市,重点培育钢铁、磷盐化工、建材三大支柱产业和城市配套(房地产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特色绿色食品加工、饲料等新兴产业。
滇中城市群外向型经济发展分析与战略选择

个同家或 一 个地 区 参 与 国 际经 济 活 动 的水 平 ,或 本 国 或 本 地
关键词 ;滇中城 市群 外 向型经 济 战略选择
基金 项 目 :云 南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0 8 2 4 M ) 资 助 2 0C 0 8
外 向 型 经 济 足 第 二 次 世 人 战 后 西 方 经 济 学 家 在 研 究 一 些 国 家 发 展 经 济 的 成 功 经 验 巾 提 出 的 。 它 是 指 以 国 际 市 场 需 求 为 导向 ,通 过 对 外 贸 易活 动 米 引 导 和 带 动 国 民经 济 发 展 的开 放 性
表 1 【3 :2) —— 20 年滇中城 I群和全国外I 型经济依存度指标比较 ( ( 】 08 f I J %)
T be l 2 0 — 0 8ct r u inz o ga d n t n l x oto ine c n m i a l : 0 32 0 i go p i D a h n n ai a p r—re tde o o c y n o e
一
、
外 向型经济的判别方法
足
一
般说来 ,衡量城市 的经济 外向度主 要有 两种方法 :
外 资 依 存 度 =实 际利 用 外 资 / 社 会 固 定 资 产 投 资 全 外 资 出 口贡 献 率 =外 资 企 业 出 口额 / 口总 额 出 通 过 对 滇 中城 市 群 与 全 国 主 要 外 较。 ( 表 1 见 )
区 经济 发 展 对外 向经 济 活 动 的依 赖 程 度 。指 标 计 算 公 式 是 : 外 贸 依 存 度 = ( 贸 出 口 +外 贸进 口 )/ DP 外 G
202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乡村与城镇

地理专题训练——乡村与城镇成都平原西部的灌渠众多、水网密布,润泽土地的同时,也影响着聚落的分布。
林盘是该区域一种典型的聚落。
林盘外是水稻田,林盘内是起居空间,林盘密集种植树竹,形成一种田—林—宅空间格局,多个林盘形成一个村庄。
随田散居形式是当地最为适合的传统居住方式,是四川独特的文化符号。
如图为林盘景观图。
据此完成1~2题。
1.一般来说,平原地区村庄是集聚的,成都平原西部林盘模式采用分散的居住形式,得益于该地区()A.水运便利B.水源广布C.人口分散D.气候湿热2.林盘设计树竹紧凑环绕宅院的空间格局可以使宅院()A.减轻台风的危害B.居住条件更舒适C.合理利用水资源D.防御外敌的入侵重庆市是我国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城市区域间、城乡间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等差异很大。
重庆市综合考虑各区域特色因素,将城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发展新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
下图示意重庆市五大功能分区。
据此完成3~4题。
3.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有利于()A.促进区域间均衡发展B.优化资源配置C.实现区域独立化发展D.城市等级提升4.适合布局在都市功能核心区的是()①金融保险业②大学城③先进制造业④现代商贸物流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古楼作为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材料丰富多样,主要由砖木、砖石、木、土石、土木等构成,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
下图为我国现存古楼的地区分布图。
读图完成5~7题。
5.我国现存古楼分布特征是()A.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商业娱乐类古楼最多B.东北地区历史悠久,古楼种类齐全C.西南地区民族众多,宗教文化类古楼最多D.华南地区战乱多发,古楼数量最少6.高大的钟楼、鼓楼等报时警示类古楼大多分布在()A.平原城市B.河谷城市C.边境城市D.山区城市7.木结构古楼数量最多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西北地区D.华中地区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
关于促进滇中城市群人口、资源与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关于促进滇中城市群人口、资源与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建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随着经济发展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滇中城市群已成为云南省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和人口集聚区。
然而,由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不平衡发展,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人口过度集中、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提出促进滇中城市群人口、资源与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建议。
本文将从人口、资源、环境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相关政策和措施,以期实现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保护。
通过对滇中城市群的综合发展规划,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人口统筹发展、资源统筹发展和环境统筹发展。
在人口统筹发展部分,将讨论如何有效管理和规划人口增长,促进城市群人口的均衡发展。
在资源统筹发展部分,将探讨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和配置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环境统筹发展部分,将探讨如何保护和改善城市群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每个部分将提出具体问题和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促进滇中城市群人口、资源与环境统筹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具体举措,旨在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方案,促进区域内各城市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均衡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讨论,旨在为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提供参考,推动滇中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标。
部分的内容2.正文2.1 人口统筹发展:在滇中城市群的发展中,人口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之一,同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
因此,实现人口与城市发展的统筹协调至关重要。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首先,要加强人口规划管理。
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口政策和规划,引导人口合理流动,控制城市人口规模,避免因人口过多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恶化。
云南滇中新区总体方案

附件云南滇中新区总体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促进云南省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云南滇中新区(以下简称新区)在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发展基础新区位于昆明市主城区东西两侧,初期规划范围包括安宁市、嵩明县和官渡区部分区域,面积约482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约6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0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5.15亿元。
新区区位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较好,产业集聚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空间较大。
(一)区位条件优越。
新区位于云南省地理中心,紧邻昆明中心城区,交通运输网络完备,沪昆铁路、成昆铁路以及京昆、沪昆、渝昆、杭瑞等国家高速公路和多条国道贯穿新区,拥有国家门户枢纽机场昆明长水国际机场,与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以及南亚东南亚国家人员货物往来便利。
(二)科教创新实力较强。
新区及周边拥有43所高等院校、8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以及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等一批高水平科研院所,具备较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体系,为新区引进与培养人才、提高创新能力、集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产业发展优势明显。
新区是滇中产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域,拥有嵩明杨林经济技术开发区、昆明空港经济区等多个国家级、省级重点园区和安宁国家级重点石油化工基地,形成了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保税物流等一批优势产业,产业支撑和带动作用明显。
(四)区域综合承载能力较高。
新区位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国家重点开发区域,适宜建设的土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交通、供水、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体系较为完善。
生态环境良好,人居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
城镇化基础较好,是昆明中心城区空间拓展的主要区域,具有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良好基础。
城市群PK:滇中底气有多足?

城市群P 滇中底气有多足? ■ K
滇 中地 区同城发展 ,对 于迅速提升 云南西部地 区的桥 头堡 建设 带动 辐射 力 ,确实是 一个战略性 的选择 。未来i2 年 间 ,滇 中城  ̄0 Y r _
市群的发展 如何 ,在 一定程度上影响 着云 南省的发展 。
靖市 、玉 溪市和楚雄彝族自治 t1 ,是 』组成 、 l 、 云南 省最 主要 的产业 聚集 区和全 省最 重 要 、最具发展 活力的区域 ,也是我 国面向
在交通 建设方面 ,滇 中城市群将以昆 明城市 为核心 ,依托滇 中内、外环交通体 系 ,构 建联 系昆明半小时通勤 圈和一小时 通勤 圈的两个环状区域 。内环加强昆明都 市区范围内主要城市安宁 、嵩 明 、宜 良、
密 发展 区域所 构成 的 昆明都市 区是滇 中 发 展的 核心 区域 ,以 昆明主城 、呈贡新
成两条 产业发展轴 ,一是 “ 曲靖 一昆明 一
玉 溪”发 展轴 ,是 东连我 国中东 部经 济
群的总人 口 模约20万人 , 镇人 口 规 40 城 约
10万人 ,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 80 5
澄江 、晋宁 I 司的联系 ,外环加强区域内昆
而 此时 ,距 离从 第一 次提 出 “ 中 滇
城市群”规划已经过 去了1年 。19年 , 5 96 当时 的云 南省 建设厅 ( 省住 建厅 )出 现 台《 昆楚玉曲城市群规 划 》,并 于19年 98
获省政府批复实施 。
东南亚 、南亚增长最 决,竞争 力、影响力 文 Nhomakorabea 本刊综述
不 仅 仅 是 滇 中 城 市 群 规 模 效 应 渐
通 、信 息 、旅 游 、文 化 等综 合 服 务功
滇中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及其对策建议

01 ( ) 4= .0 . 6 w2 o 4 城 市 间协调 机制 状 沥
( 3w 3 o2 ) 4= .4 实 际 利 用 外 盟
成。 一级 指标 以 ( 1 .) 示 . ,. 表 25 二级指 标 以 ‰ =( U=l2 ) f , ,…5
表 示 ,由于各 指标 所处地 位不 一样 ,因此需 要对 各指 标进 行权 重
外 向 联 系 状 况 1w5=o2 ( ) 1 ( 2 w5= . ) 2 o2 年 接 待 旅 游 人 数 所 占本 超
人 口比重( 3 3 04 ) = .5
几 年 ,滇 中城 市群 将是 带动 云南 省经 济增长 的 引擎 ,滇 中城 市群
目标 层
K
准 则层 J =1 .) ( , . i 25
指 标层 k
/ f . , ,…5 :( ”=1 2 )
:l) 4 o2 k4 = .6 人 :QPk1w2 .0 E D(2) 1 3  ̄ =o 入均 国有经 济固定资产 投 资额( 2) 2 O 1 k 2 W2= .8
对 建 - 乏D麓s 策 议F M E B OR E 基t _ N
展阶 段 的具体 指 标评 判标 准 并给 出具体 指标 值 如表 2 示 : 所 表2 :滇 中城市群 发展阶段的具体指标评 判标准与指标 实测值
雏 形 育
信 息 化 程 度 小 ( 联 网用 户 互
/ 产1 百
MO E N D R
TURE
一
C L P I 口 1对策建议 E TR R E 。 N S L UE
滇 中城市群发展阶段评判及其对策建议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六
空间管制规划
七
防灾体系规划
第四部分 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导引 一 产业密集区空间发展导引 二 环湖次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三 重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四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五 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六 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规划
第五部分 近期建设规划 一 近期规划总则 二 近期建设目标 三 近期产业发展重点 四 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五 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六 市政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七 社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八 近期建设主要项目一览
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 区域性服务中心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经济发展目标
GDP总量 预计滇中2010年GDP将达到约3400亿元;2015将达到约5300亿元,2025年将达到约11000亿元。 人均GDP指标 2000年滇中人均GDP为8370元;预计滇中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达到2560美元;2015年将 达到3850美元;2025年将达到7500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2025年,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53:48.09:39.38大致调整为8:52:40;GDP占全省的比 重将由现在的59.4%增加到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劲,明显呈现现代化经济的特征。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发展态势
资源及能源供给条件提升滇中城市发展竞争力,但自给率逐渐下降 水资源丰富,但有效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拥有云南省最优势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依然紧缺
依托丰富资源得以快速发展 滇中城市群腹地辽阔,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矿产、生物、水能、旅 游和气候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也造就了滇中经济发展的 辉煌,以资源及能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
(公示稿)
总负责单位
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总报告编制单位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城乡规划评估中心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分报告及编制单位:
《滇中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研究》,云南大学;
《滇中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云南大学;
《滇中城市群环境保护研究》,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滇中城市群环境承载力及空间管制研究》,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滇中城市群区域交通体系研究》,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滇中城市群规划执行机制和政策研究》,云南大学;
《GIS在滇中城市群规划中应用研究》,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滇中城市群规划----昆明篇》,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滇中城市群规划----曲靖篇》,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滇中城市群规划----玉溪篇》,玉溪市规划院;
《滇中城市群规划----楚雄篇》,昆明理工大学。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
(公示稿)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规模
第一节发展目标
第二节发展规模
第三章发展战略
第四章滇中城市群发展布局规划
第一节发展结构体系
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指引
第三节主要产业聚集区
第四节城镇中心体系
第五节交通设施规划
第六节给水设施规划
第七节排水设施规划
第八节电力设施规划
第九节通信设施规划
第十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
第十一节其它设施规划
第十二节空间管制规划
第五章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指引
第一节五湖次区域发展指引
第二节都市区发展指引
第三节城市间协调与互动
第四节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指引
第五节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空间发指引第六节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指引
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
第一节产业特色化、重型化发展
第二节城镇体系重在外围培育与扩张
第三节建设交通一体化体系格局
第七章机制与政策保障
第八章附则
前言
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
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增长最快,竞争力影响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城镇群的协调发展,对于滇中城市群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提升优势,消除障碍,走更强更快的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滇中城市群规划的编制过程中,项目组在技术上从始至终得到了瑞士联邦理工大学的大力协助和支持,在Willy A. Schmid、Diego Salmeron等国外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滇中城市群规划得以在GIS应用、发展模式选择、基于各种不同发展模式所对应建设成本比较等方面开展了大量有益的尝试。
滇中城市群规划作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合作试点项目,规划工作始于2007年3月,2008年8月中旬至同年10月中旬,项目组依次征求了楚雄州、玉溪市、曲靖市相关部门及人员意见,2010年1月下旬继而又完成了昆明市征求意见,2010年5月30日顺利通过有关专家和省级相关评审。
我们热切地期待社会各界关心滇中发展,对滇中发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主要工作思路
1、对滇中城市群发展的思索
(1)滇中城市群以占全省37.4%的人口,实现了占全省59.5%的GDP总量,2007年城镇化水平为36%左右,已成为云南的名副其实经济核心区。
滇中经济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烟草、有色金属冶炼、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为增长点,在国内及周边地区也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群体。
但在发展的同时,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社会需求提高与公共供给滞后、城镇快速扩张与环境压力加大等问题逐步凸显,如何打破行政界线的藩篱,有效整合资源和发展要素,保障经济、社会与环境和谐发展,是滇中城镇发展面临的问题。
(2)云南发展的重点在滇中,滇中作为云南省经济最发达、设施最先进、继续开发前景最好的地区,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局部区域已呈现接近沿海发达地区的高度城市化,但滇中城市群的综合实力仍显薄弱,尚不足以担负起更大区域“龙头”的重任,滇中的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都有待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