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合集下载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高原城市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昆明市为例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高原城市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昆明市为例

第 40 卷 ,第 3 期 2023 年6 月15 日国土资源科技管理Vol. 40,No.3Jun. 15,2023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doi:10.3969/j.issn.1009-4210.2023.03.002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高原城市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以昆明市为例刘凤莲,刘 艳(云南财经大学 国土资源与持续发展研究所,云南 昆明 650221)摘 要: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识别生态修复关键区域,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实施区域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文以典型的高原城市——昆明市为研究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和景观连通性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成本路径工具提取生态廊道,运用电路理论确定生态“夹点”、生态障碍点等生态修复关键区域。

研究表明:(1)昆明市生态源地面积总计6721.78km2,占全市总面积的31.99%,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林地和水域。

(2)共提取出91条生态廊道,其中重要廊道19条,重要生态廊道集中分布在昆明市的北部。

(3)共识别生态“夹点”75处,面积66.06km2;生态障碍点4处,面积49.24km2;生态断裂点41处。

研究可为昆明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和区域生态保护修护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生态修复分区;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电路理论;昆明市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210-(2023)03-017-14 Identification of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 Plateau Cities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 Case Study of KunmingLIU Feng-lian,LIU Yan(Institute of Land &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Yun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Economics,Kunming 650221,Yunnan,China)Abstract: Constructing a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 and identifying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were important measures to pursue regional ecological restoration,maintain regional ecological security,and improve the 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under the contex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taking Kunming,a typical plateau city,as the study area,applied 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and landscape connectivity to identify ecological source areas,extracted the ecological corridors with the cost path as a tool,and identified the key areas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ased on the circuit theory,such as ecological pinch points and ecological barrier points. The 收稿日期:2023-03-16;改回日期:2023-03-30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21J0592);云南财经大学引进人才项目(2022D13)作者简介:刘凤莲(1981—),女,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法规类别】服务【发文字号】云政办发[2015]104号【发布部门】云南省政府【发布日期】2015.12.14【实施日期】2015.12.14【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云政办发〔2015〕104号)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2月14日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目录前言第一章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现状一、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一)科教水平全省领先(二)医疗卫生不断加强(三)公共文体事业快速发展(四)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五)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和创新社会管理二、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面临的制约(一)公共服务资源总量不足(二)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异较大(三)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四)公共服务制度及标准不统一(五)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程度低(六)行政壁垒是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障碍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二、基本原则(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二)重点突破,阶段推进(三)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四)重心下移,夯实基层三、发展目标(一)2014-2016年,初步实现阶段(二)2017-2020年,全面实现阶段第三章主要任务一、推进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均等化,实现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一)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统一规划和共享(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三)推进公共文化体育资源共享(四)推进区域社会生活保障资源共享(五)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资源共享二、推动公共服务要素趋同,缩小公共服务质量差距(一)推动教育要素趋同,缩小公共教育水平差距(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要素趋同,缩小服务水平差距(三)推动公共文体要素趋同,填补布局空白(四)推进社会保障要素趋同,缩小基本保障水平差距(五)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要素趋同,缩小服务水平差距三、突破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公共服务(一)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义务教育体系(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三)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四)初步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五)初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四、实行公共服务待遇互认,促进公共服务转接顺畅(一)推进医疗卫生机构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二)推进公共文体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三)推进公共保障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四)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待遇互认和流转五、对接公共服务制度,加快一体化进程(一)推进区域公共教育制度对接(二)推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制度对接(三)推进区域社会保障服务制度对接(四)推进区域生活保障服务制度对接六、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和谐社会(一)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二)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管理(五)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第四章保障措施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二、建立财政投入及保障机制三、建立一体化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分享机制四、建立一体化评价机制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附件:2014-2020年滇中城市经济圈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一体化重大项目规划表前言2014-2020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对于支撑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4.14•【字号】云政办发〔2022〕25号•【施行日期】2022.04.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2年4月14日云南省“十四五”区域协调发展规划目录第一章发展基础与环境第一节发展基础第二节机遇挑战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推动滇中崛起第一节建设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第二节打造高品质昆明都市圈第三节推动滇中城市群发展第四章推动沿边开放第一节实施强边固防工程第三节打造沿边开放新格局第四节提升边境发展内生动力第五章推动滇东北开发第一节构建迭代产业体系第二节打造滇川黔省际中心城市第三节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第四节深化区域开放合作第六章推动滇西一体化第一节高水平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核心区第二节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第三节推动涉藏州县高质量发展第七章推动特殊类型地区振兴第一节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第二节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第三节促进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第四节推进生态退化地区综合治理第五节推动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第六节支持老工业城市振兴发展第八章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支撑体系第一节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第二节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第三节提升基础设施通达水平第四节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第五节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第九章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第一节完善主体功能区政策第二节健全区域协调统筹机制第三节深化合作互助机制第四节健全市场一体化发展机制第五节创新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第六节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机制第十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强化组织实施第三节强化监测评估第四节完善分类考核体系前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国家重大战略之一,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公示稿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公示稿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公示稿《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公示稿)总负责单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报告编制单位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云南省城乡规划评估中心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分报告及编制单位:《滇中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研究》,云南大学;《滇中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研究》,云南大学;《滇中城市群环境保护研究》,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滇中城市群环境承载力及空间管制研究》,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滇中城市群区域交通体系研究》,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滇中城市群规划执行机制和政策研究》,云南大学;《GIS在滇中城市群规划中应用研究》,瑞士联邦理工大学;《滇中城市群规划----昆明篇》,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滇中城市群规划----曲靖篇》,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滇中城市群规划----玉溪篇》,玉溪市规划院;《滇中城市群规划----楚雄篇》,昆明理工大学。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改(2009-2030年)》(公示稿)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目标与发展规模第一节发展目标第二节发展规模第三章发展战略第四章滇中城市群发展布局规划第一节发展结构体系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指引第三节主要产业聚集区第四节城镇中心体系第五节交通设施规划第六节给水设施规划第七节排水设施规划第八节电力设施规划第九节通信设施规划第十节垃圾处理设施规划第十一节其它设施规划第十二节空间管制规划第五章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指引第一节五湖次区域发展指引第二节都市区发展指引第三节城市间协调与互动第四节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指引第五节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空间发指引第六节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指引第六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一节产业特色化、重型化发展第二节城镇体系重在外围培育与扩张第三节建设交通一体化体系格局第七章机制与政策保障第八章附则前言一、工作背景和工作过程滇中城市群是云南省最重要、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增长最快,竞争力影响力较强的地区之一。

滇中城市圈:四城变一城

滇中城市圈:四城变一城
“ 型 社 会 ” ( 源 节 约 型 、环 境 友 好 型 )国 家 综 合 改 革 试 验 两 资
区 ,其城 市 群发 展模 式 探索 被 列 为国 家战 略 ;东 北 的 “ 吉 长
面 向 两 南桥 头 堡建 设 目标 中 ,要 成 为 云 南发 展 的 “ 车 头 ” 。 火 “ 改 变 目 前 滇 中地 区 一 产 比 例 高 的状 况 ,长 三 角 、珠 三 要
经 可 以 和 一 些 发 达 国 家 的 重 要 城 市 相 提 并 论 ;西 部 的 包 头 、呼
和 浩特 已跻身2 0 — 0 5 0 1 2 0 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 的城 市2 强 ,正比 0
城市 圈积聚发展
党 的十七大 明确提 出 ,要 “ 突破行 政区划 界限 ,形成若 干 带动 力强 、联 系紧密 的经济圈和 经济带 ” , “ 以增强综 合承 载 能力 为重点 ,以特 大城 市为依托 ,形成 辐射作 用大 的城 市群 ,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
6 6 城 市 以不到 1 5个 %的 国 土 面 积 创 造 了 7 %以 上 的 国 内 生 产 总 0
预计 ̄ 2 1年 ,滇中城市群G 总量将达到约5 0{ 元 ,人 ]o 5 DP 3 0Z  ̄
均G 将 达3 5 美元 , ̄ 2 3 年 ,这 两个数字将分别 达1 O Og DP 80 ] E0 0 O{ l 元 ̄1 0 美元 。 E50 7

滇 中城市 圈
“o 2 g后 ,昆明、玉溪 、曲靖 、楚雄滇中四城市的人们将同住在—个 ‘ 大家庭 ’里 , 握手走向一体化 ,共享交通环城 、产业共促互补 、资源同用 、设施同建 、生态共护 、 环境 同治 ,构建滇 中城市 一小 时经济 圈的同城效应 。”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12.30•【字号】红政发〔2022〕46号•【施行日期】2022.12.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各县市人民政府,州级有关部门:现将《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22年12月30日滇南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21—2035年)前言滇南中心城市是“一带一路”建设、中越“两廊一圈”的重要节点,是滇中城市群的重要增长极,是推进红河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引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火车头”。

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有基础、有空间、有潜力,在全州、全省乃至全国开放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本规划依据《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以实现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为导向,阐明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战略、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高水平建设滇南中心城市的指导性规划。

滇南中心城市规划范围包括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国土面积5672平方公里,规划期限为2021到2035年,近期到2025年。

至规划期末,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公共服务设施优质共享、城乡环境美丽宜居、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努力打造成为“国家门户·滇南中心”。

注:滇南中心城市包括为蒙自、个旧、开远市域,总面积567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蒙自文澜街道、观澜街道、文萃街道、雨过铺街道、新安所镇、草坝镇,个旧城区街道、锡城街道、大屯街道、鸡街镇、沙甸街道,开远灵泉街道、乐白道街道、小龙潭镇、羊街乡、大庄回族乡,总面积2222平方公里。

国务院关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1.19•【文号】国函〔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1.1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0号云南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云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云南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云南省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前沿,承担着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责任。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云南篇章。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云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7857.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709.0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1.32万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倍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国家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77.0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规划、云南省干热河谷水资源保障规划-V1

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规划、云南省干热河谷水资源保障规划-V1

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规划、云南省干热河谷水资源保障规划-V1云南省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省份之一,位于长江上游,地形复杂多样,气候温差大,水资源是其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保障云南省滇中城市群的水安全,以及干热河谷的水资源保障,云南省制定了相应的规划。

本文将围绕这两个规划展开讨论。

一、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规划1.规划背景云南省滇中城市群是指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市、大理市、保山市、丽江市、普洱市等八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

该区域水资源总量不足,部分地区水资源质量下降,城市发展对水的需求量急剧增长,因此亟需建立并实施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规划。

2.规划内容(1)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通过开展水资源调查和评价,规范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改善水环境质量,加强湖泊和河流的保护和维护。

(2)供水工程建设加强供水工程建设,深化水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升级新建水厂和配套管网,提高供水设施效益,确保水质稳定供应。

(3)防洪减灾措施加强洪涝灾害防治措施,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加强河道管理,预防和减小水灾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4)节水措施推行节水先行的理念,开展节水宣传与教育,加强水平衡管理,提高供水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环境压力。

3.实施措施加强统筹协调和管理能力,优化水资源利用结构,推进水资源节约型、绿色发展,提升滇中城市群水安全能力。

二、云南省干热河谷水资源保障规划1.规划背景云南省干热河谷包括石屏、弥勒、楚雄、红河等地区。

该地区气候干燥,雨量偏少,水资源短缺。

为保障该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云南省制定了干热河谷水资源保障规划。

2.规划内容(1)水资源调查和评价对河流、水库、地下水和降水等水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价,明确水资源量和质量的现状,为保障和利用水资源提供依据。

(2)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水资源保护,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合理分配水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保障干热河谷区域的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管制规划

防灾体系规划
第四部分 次区域和重点空间规划导引 一 产业密集区空间发展导引 二 环湖次区域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三 重点城市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四 历史文化名城、镇、村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五 景观资源区空间发展规划导引 六 跨行政区重点协调发展规划
第五部分 近期建设规划 一 近期规划总则 二 近期建设目标 三 近期产业发展重点 四 近期城镇体系规划 五 交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六 市政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七 社会设施近期建设规划 八 近期建设主要项目一览
国际性旅游目的地 面向东南亚国家的 区域性服务中心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经济发展目标
GDP总量 预计滇中2010年GDP将达到约3400亿元;2015将达到约5300亿元,2025年将达到约11000亿元。 人均GDP指标 2000年滇中人均GDP为8370元;预计滇中201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达到2560美元;2015年将 达到3850美元;2025年将达到7500美元。 三次产业比重 2025年,滇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2.53:48.09:39.38大致调整为8:52:40;GDP占全省的比 重将由现在的59.4%增加到70%以上,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劲,明显呈现现代化经济的特征。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资源环境发展态势
资源及能源供给条件提升滇中城市发展竞争力,但自给率逐渐下降 水资源丰富,但有效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拥有云南省最优势的土地资源,但土地资源依然紧缺
依托丰富资源得以快速发展 滇中城市群腹地辽阔,自然资源类型多样,矿产、生物、水能、旅 游和气候等资源都十分丰富。丰富的资源也造就了滇中经济发展的 辉煌,以资源及能源开发为主的工业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规划研究重点是以发展和协调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区 域一体化发展,强调市场经济条件下联合发展产业集群、 现代化服务业,形成有竞争力和带动力的产业;协调区域 内部及区际之间的区域性基础设施建设、跨区域基础设施 建设、区域性公共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增强区域 整体竞争优势。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战略发展环境变化
环境 质量
节能减 排指标
环境建 设指标
指标名称
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满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 要求的比例
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环境功能达标率 五大湖泊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
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
2005 50 49 40 11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6.3
酸雨发生频率和强度有所降低
单位GDP能耗(吨标煤/万元)
城镇布局
环境承载力判断 发展战略选择 产业空间布局 城镇体系构建 交通体系构建
空间管制 近期建设 实施机制
结构与内容特点
突出战略研究和综合协调的规划
前言 一 二
项目的意义 研究方法与重点
突出空间布局和可操作的规划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发展背景分析

规划目的、年限及范围

滇中城市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滇中城市群内部结构的认识
滇中城市群规划修编(2007-2025)
Yunnan Central Economic Region: Spatial Development Strategy 2007-2025
昆明汇报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研究专题及成果编制组织框架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专题名称
云南初步形成以东南亚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格局,但面临多方强力竞争
云南积极构建公路、铁路、航空对外走廊 云南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 孟加拉等国邻近。中国西部内陆省区经云南到中南半岛国家,比经沿海港口缩短 约2500多公里;东部省区经云南通道到南亚和中东国家,比从海路经马六甲海峡 缩短约4500多公里。
玉溪市, 1541.6 ,
16%
楚雄州, 931.8 ,
10%
昆明市, 4665.1 ,
47%
曲靖市, 2583.7 ,
27%
工业废水排放量(万t/a)
工业废水排放量
玉溪市, 1774,
7%
楚雄州, 2607,
10%
曲靖市, 3841,
14%
昆明市, 18429,
69%
生活污水中排放量(t/a)
楚雄州, 10708.2,
社会发展目标
城镇发展目标 滇中城市群将发展成为中国西南、东南亚、南亚结合地带的区域性商业、金融、文化、物流中心,我国 西南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能源基地,空间布局明显优化,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布局合理、分工协 作的城镇体系;城镇化水平由2005年的38.91%提升到65%左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基本建立。 生活质量目标 建立起完善而领先的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系;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2010年总人口目 标为1800万人,2025年总人口目标为2300万人;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良,居民生活质量较好; 人民生活富裕、文明,人口整体素质较高;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适应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要求,经 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滇中城市规划 文本、说明书、图纸
编制单位
昆明市规划院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玉溪市规划院 昆明理工大学
云南大学 云南大学 省环科院 省环科院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 省政府研究室、云南大学 瑞士联邦理工大学 云南省建设厅 云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云南省城乡规划评估中心
第一部分课题 2007年3月至
主要面对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发展竞争 成渝城市群的工业基础、经济总量在西部都是最强劲的,广西北部湾城市群在中 国-东盟开放合作方面又占有海上大通道的绝对优势,从我国西南区域范围看, 云南未来发展主要将面对来自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的强力竞争。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战略发展环境变化
积极发展滇中城市群是带动云南全省发展的需要
1.73
单位GDP用水量(m3/万元)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万元)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年)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年)
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城市污水处理率(%)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危险废物处置率(%)
195
9.59 21.7
3 40 40 53 62
2007年8月
第二部分课题 2007.9至 2008.8
总报告撰写 2008年1月至
2008.8
征求意见、 调整优化
2008.9月以来
滇中城市群规划工作结构及流程控制
2007年3月至2007年9月 2007年7月至2008年5月 2008年6月至2008年8月
社会经济资料 产业发展分析 交通调查及预测
资源利用方式已显露弊端 滇中经济发展既依托于资源,又受制于资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 境和生态之间的矛盾逐步暴露出来,面临能源瓶颈。主要表现为: 一是后续资源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二是资源及能源的自给率下 降,;三是矿产资源无序开采、采富弃贫、优矿低用的现象突出, 资源浪费严重;四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五是现有重化工及高耗 能企业对资源及能源的依赖度较高,环境污染压力较大。
16%
昆明市, 25224.7,
37%
玉溪市, 8422.8,
12%
曲靖市, 24027.4,
35%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 (t/a)
玉溪市, 688.0,
12%
楚雄州, 886.2,
16%
昆明市, 2340.5,
41%
曲靖市, 1738.2,
31%
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t/a)
生活污水排放量 生活污水化学需氧量 生活污水氮氨排放量
曲靖市, 1493.7 ,
86%
昆明市, 199.5 ,
12%
楚雄州, 0.85 ,
0%
玉溪市, 26.1 ,
2%
工业废水中氨氮排放量(t/a)
楚雄州, 1446.1 ,
11%
昆明市, 3307.2 ,
第六部分 规划实施机制与政策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规划概要
第一部分 滇中城市群规划概要
一、2025年的滇中城市群 二、滇中城市群发展趋势 三、滇中城市群发展战略 四、滇中产业空间布局 五、城镇体系构建 六、交通体系构建 七、协调与管制重点
一、展望2025的滇中城市群
2025年的滇中城市群,是带动云 南省发展的核心增长区域,是中国西 部特色鲜明、竞争力较强的门户城市 群,是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结合地带 的区域性中心。
滇中城市群规划----昆明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曲靖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玉溪篇 滇中城市群规划----楚雄篇 滇中城市群经济和产业发展研究 滇中城市群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滇中城市群环境保护研究 滇中城市群环境承载力及空间管制研究 滇中城市群区域交通体系研究 滇中城市群规划执行机制和政策研究 GIS在滇中城市群规划中应用研究
全国现已形成三个等级的城市群格局
第一级别有具备国际影响力的京津翼城市群、长三角城市 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第二级别有经济基础雄厚的山东半岛 城市群、武汉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等;第三 级别包括具有后发之势的长株潭城市群、滇中城市群、关 中城市群、哈长城市群、太原城市群、西宁城市群等。
国内外城市群重点研究的内容
极化发展是全省发展的需要
《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 确提出,今后20年到30年间,将逐步形成以昆明、曲靖、 玉溪、楚雄等滇中地区为发展极,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展 开的“一极三向五群”空间开发战略布局。
极化发展也是世界城市群发展的规律
从世界发达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极化增长带动区域发展 是普遍规律,云南要整体快速发展,需要一个领军的发展 极,而从这个发展极的辐射能力和辐射范围来看,从云南 山多平地少、坝区适建空间有限的特殊地理地貌来看,仅 仅昆明一个城市是难以担当的。同样从世界城市发展规律 来看,城市群整体参与竞争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 方式,滇中城市群发展,既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规律,也是 云南全省发展的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