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艺体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探析

艺体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探析作者:闵雪概要:在进行高校学生的艺体教育过程中,对于学生自身创造性的培养是其课程实践活动开展的重中之重。
在对学生创造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舞蹈技能、表演形式、表演风格、表演技巧、舞蹈作品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进而为其技能与创造力的培养提供系统化的培养模式。
本文将从创造性思维对舞者的重要性开始,逐渐深入到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培养艺体教育专业学生舞蹈创造性思维的必要性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由于每个人的舞蹈天赋、成长环境、思想、性格、对舞蹈内涵的理解等方面的不同,每个人的创造性都是不一样的。
创造性思维在舞蹈艺术中,体现在对已有的作品,在自己的理解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加工升华成另一个全新的作品,或者是通过自己的想象,加入从生活或别处得到的灵感,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新舞蹈作品。
同一个作品,不同的人会进行不同的再创作,从而得到不同的舞蹈作品,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就体现于此。
舞蹈是一门艺术,不断的创作新作品是让艺术得以发扬的保障,因此,创造性思维对艺体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著名的舞蹈艺术家吴晓邦老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先行者,也肯定了创造性思维对舞蹈艺术的重要性。
她认为,艺体教育不能仅仅是机械化的身体重复训练,不能只停留在生理层面的技术上,不能用死板的科班教学方法,而是要进行心灵的教育,要让学生的身体动作跟着心走。
也就是说,在艺体教育中我们应该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对舞蹈的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更加的适应这个行业,对学生今后的舞蹈职业发展更有利。
由于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学生对舞蹈的创造水平也会成为他们就业发展的显著优势。
由此可见,创造性思维在高校艺体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校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不科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创造水平上升。
二、高校艺体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1.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培养和发展创造性的思维不能缺少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点是要拥有良好的教学氛围。
谈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 育 时 空
I ■
Ox i aThoR h #r n e oyv ic d C l w w e ng e ' J
谈艺术教 育与创造性思维 的培养
一 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880) 5 9 O
赵 金威
( 西藏谢通门县中学
[ 摘
活跃 。
西藏谢通门
要】 培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首先要 培养学 生 的创作兴 趣 ; 其次 , 学生学会 观察 、 让 学会思 考 、 学会联 想 , 最后在 实践 中进行 锻炼才 能使 其创造 性思 维更加 键词】 培养 创造 性思维 思考 联 想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摘要】现在的教育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是教育的升华,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途径。
并且相对而言音乐学科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这种特殊思维方式上起到比其他学科更大的作用。
所以,要注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造性思维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力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造经验和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验。
音乐创造因其强烈和清晰的个性特征而充满魅力。
只有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能为他们之后的创造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音乐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那么如何在音乐课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本文结合自己在一线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下。
一、创设情境,发展学生思维音乐作为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地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
创设情境的手段多种多样,如讲故事、观看绘画和音像资料、即兴表演、运用电脑多媒体等,只要灵活运用,定能营造美好的创新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
二、引发想象,激发创造性欲望在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音乐作媒介,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特殊形式的思维即——想象,这是对学生进行素质培育的极佳途径。
想象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音乐艺术欣赏、演唱、演奏的过程中才会使想象展开翅膀。
想象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以及各类创造活动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想象力的发展影响着人的智力发展,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之一。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
”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想象,不仅能使音乐课上得生动、活泼,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都有很深的意义。
谈在艺术活动中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吴双 . 美术教育与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 发展 [J]. 艺术科技,2015(1) [2] 庄颜超 .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创造性思维的 培养 [J]. 作文成功之路,2016(1)
301
创新是一个国家得以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 的培养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对创造型人 才的需求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心理学研究发现 : 创造潜能是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要想成为创造性 的人才还需要教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潜能进行发掘。 幼儿艺术活动能够很好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动手 能力,它为幼儿创新学习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广阔的 空间。幼儿可以通过艺术活动培养学习兴趣,形成 对生活的初步感知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五、结论 综上所述,只有那些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才 能感受到思维自由驰聘的幸福感,因此,在艺术教 育中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至关重要,最 简单的艺术形式也能最感动儿童,从而发挥他们的 创造力。总之,我们必须在创造教育的理念指导下, 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不断摸索,探索出一条培养幼儿 创造性思维的道路。
二、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从而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 比较小,很容易被课堂气氛以及环境所感染,因此 教师要针对幼儿的这一特点,适当调节教学的节奏 和所处的环境,首先从幼儿园的室内布置来说,可 以摆放些可爱有趣的卡通挂件和玩偶还有一些新奇 的手工装饰等,在这样具有艺术气息的环境下,幼 儿能够得到良好的熏陶,思维也能得到很大的拓宽。 另外就是精神环境方面,要培养幼儿的艺术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富有内涵的艺术活动,比如,可 以从音乐、绘画上熏陶幼儿,听优美的轻音乐,欣 赏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画并根据名画进行自我创作, 从多个方面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这么做就是 为了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让幼儿融入在快乐 多多的氛围内从而提升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三、激发幼儿的活动热情 幼儿能在尝试中体验成功,并通过成功树立 自己的自信心并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世界 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 有的幼儿动手能力强,有的则表达能力强。主动性 强的孩子会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性差一些的就很需 要教师们的带动,我们就应该很清晰地了解每一个 幼儿的发展状况,懂得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必要的引 导,提供适合不同能力水平的学习和操作的材料, 让每个幼儿都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最快的提升, 帮助每个孩子获得成功,从而树立自信。比如手工 活动就能够很好的锻炼到幼儿,进行贺卡制作时, 有些能力强的幼儿制作得又快又好,这时候通过采 取口头表扬的方式来表示赞赏不仅鼓舞了表现好的 幼儿还使主动性差的幼儿在不自觉地刺激和观察中 进行主动的探索,大胆的尝试,通过“跳一跳摘果 子”努力获得成功并且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四、合理评价作品,尊重创造激情 评价幼儿作品,要从幼儿的角度出发,凭借 幼儿的童心去看作品。对于幼儿的艺术作品,教师 不能苛求完美,更不能强调过多的理论因素影响幼 儿兴趣和信心,妨碍幼儿继续创作的积极性。在很 多活动中,教师会遇到孩子们天马行空的艺术作品 和独具特色的创作灵感,而这些不切实际的富有特 色的作品只有在孩童稚嫩的世界才能被创作出来。 这时,教师要做好倾听者的角色,让幼儿说出自己 的创造思路,这样才有助于孩子们下一次的创造。 每每遇到孩子们愿意分享的情况,教师一定要珍惜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浅谈创新思维的培养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摘要:当今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
随着设计意识的觉醒,社会、企业及大众消费在广告、产品及环境等领域对设计越来越关注。
因此谁能最快速、最准确地发掘出生活中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最合理、最有效地创造出新的优良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占据有力的竞争地位。
要使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适应艺术设计这一充满创造性行业的需要,那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就应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即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艺术设计在西方艺术设计课程教学中,强调创造性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创新与发明能力的培养高于一切。
求新、求异、求个性是艺术设计根本所在,国外的艺术设计教学把打破现存规矩,开发想象,发展创造作为主要目标,使艺术设计课程更具创造性思维和创意性的特征。
我国的艺术设计要和国际接轨,艺术设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时代与社会的需求,首先要从艺术课程教学着手,主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设计思维的培养是设计教育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设计思维的发展,设计的创新性也就是设计思维的创新性。
所谓设计艺术的创新思维实质是指以辩证的逻辑思维为基础,以敏锐性、流畅性、独创性以及批判性为特征来体现表现对象形象的一种思维活动,其中“敏锐性”是指设计师对事物的发现具有特有的观察能力,能用专业眼光迅速、准确地发现和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设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实践性。
这就要求该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运用专业知识创造适应时代需求、顺应市场导向、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作品的能力。
然而,通过对这几年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显示,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实际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较低,在工作的过程中很难达到单位的要求。
现如今,艺术设计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之一,艺术设计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良好的影响,并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由此而生,但由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起步较晚,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问题,教学模式就是其中问题之一。
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艺术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通过独特而有创意的思考过程,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建立新的连接、解决问题和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
艺术创作能力则是指学生能够运用各种艺术元素和技巧,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并创造出有独特艺术价值的作品。
下面将介绍一些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的方法和策略:1. 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验,包括参观艺术展览、观赏音乐会、观看舞蹈表演等。
通过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接触新的创意和表达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培养观察力和感知力:观察力和感知力是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物体的细节、形状、颜色等,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力。
此外,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声音、动作和情感的感知能力。
3.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富有想象力的图片、故事或音乐启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自由想象并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和感受。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创意游戏或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他们对不同情景和人物的想象力。
4. 鼓励自由表达和多样性:在艺术教育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尊重他们的多样性。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方式,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促使学生保持对艺术创作的热情和信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5. 提供合适的创作环境和资源: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教师应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创作环境和艺术资源。
例如,提供艺术工具、材料和设备,以及良好的工作空间和展示机会。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提高他们的创作效率和成果。
6. 鼓励合作和交流:在艺术教育中,合作和交流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艺术创作能力的重要环节。
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

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艺术教育在幼儿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
作为幼儿教师,理解和应用艺术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方面。
本文将探讨幼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和方法,以及艺术教育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一、幼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的角色幼儿教师在艺术教育中充当着引导者和激励者的角色。
首先,幼儿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艺术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资源。
其次,幼儿教师要积极引导幼儿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绘画、音乐、舞蹈等,通过亲身体验来培养幼儿的艺术兴趣和表达能力。
此外,幼儿教师还应该激励和赞扬幼儿的艺术表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自我认同。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寻找新的解决方案和创造独特的作品的能力。
通过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幼儿能够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和创造的能力。
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幼儿面对问题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三、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和感官发展。
例如,幼儿通过参与舞蹈活动能够锻炼自己的协调性和灵活性;通过绘画活动能够培养自己的触觉和视觉感知能力。
其次,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情感和社交能力。
例如,幼儿在合作音乐演奏中学会与他人相互配合;在绘画活动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再次,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幼儿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需要思考如何选择素材、如何表达自己的意图;在观赏艺术作品时需要分析、评价和理解作品的内涵。
结语艺术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教师作为艺术教育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艺术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活动和学习机会。
通过艺术教育的实施,幼儿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创造力和创新精神,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艺术设计教育中关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 年教学和生活经历的德国设计教育家马蒂亚斯讲得很 4
好:不管是建筑艺术、 “ 产品设计还是视觉设计艺术, 中国的 历史都要比欧洲早几千年。你们一定要 自信, 在学习和研
究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向西方学习 , 而不是丢弃 自己的文化 ,
作 者简 介 : 静 (9 1) 女 , 京 昌平 人 , 北 北 方 学 院文 学 院 美术 系 助 教 , 郝 1 8 一, 北 河 学士 。
・
8 ・ 7
维普资讯
20 0 8年 6月
河 北 北 方 学 院 学 报
第 3期
联系, 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今后学习设计没有任何指导
在构成训练中, 作品的创意主题、 表现方法、 色彩等诸 多元素直接影响作品的效果, 缺一不可, 作为设计者, 最主 要是面向生活, 使创意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将创意的实
收 稿 日期 :0 7— 2— 4 2 0 1 0
构成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 对于设计的创作实践来说, 能提高学生思维想象能力, 启迪学生的设计灵感 , 也能培养
学生的创造能力、 造型能力和分析能力。 现阶段填格式的构成形式在大多数设计院校一直沿
用。一张张毫无创新的构成作业使学生觉得乏味, 并且在 课程结束后, 大多数学生都不知道与今后的专业课程有何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中 关 于 学 生 创 造 性 思 维 的 培 养
郝 静 , 小 慧 李
( 北北 方 学院 文 学院 美术 系, 河 河北 张 家 1 O 5 O ) : 7 O O 2
摘 要 : 等 教 育 的 一 个 重要 任 务 即 是 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性 思 维 , 于 艺 术 设 计 专 业 而 言 , 造 能 力 的 培 养 更 具 本 高 对 创 质性 , 它是 艺 术 设 计 教 育 的 一 个核 心 概 念 和 根 本 宗 旨。 不仅 要 在 设 计 基 础 训 练 课 程 中培 养 学 生 的 创 造 性 思 维 , 还 要 引导 学生 以传 统 文 化 为 本 , 近 生 活 , 为 艺 术 设 计 创 作 的 灵 感 来 源 , 向 传 统 和 生 活 的 学 习 中 培 养 学 生 的 灵 贴 作 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摘要: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已经成为艺术类教师面对的关
键问题。
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浅谈了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希望对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艺术;教育;创造性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50-01
一、前言
长期以来,在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过程中主要是教授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让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
这样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逐渐缺乏了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
艺术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有着独特的作用。
因此如何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当今艺术类教师面对的关键问题。
二、艺术教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首先,艺术教育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内外有许多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研究成果反复证明,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众所周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艺术不但能够让人有美的体验,并且能够让人受到智慧的启迪,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发挥。
其次,创造性思维的
培养又能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能够让学生创造出更新颖更优美的作品。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是智力活动的重要部分,它是一种摆脱了习惯定式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鼓励在发散性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聚合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
”因此要让学生创造出更加优秀的作品,创造性思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
三、在艺术教育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方法
(一)改变传统观念,更新教育方式
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中过于重视技能的培养,而忽略学生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机械的教授学生唱歌、绘画或者舞蹈,扼杀了学生对艺术学习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因此应该打破这种传统的观念,采用新的教育方式进行培养。
首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育内容与方法都要按照学生的需求去制定,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大胆创新,这样才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其次要将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采用艺术教育中的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更好的体会和感受科学。
(二)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
培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不可或缺的条件就是要有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教师做引导。
教师要能够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体验,并且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自己新颖的意见。
教师
还应该围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展开师生互动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的过程当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在学生们的启发之下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师生互动还可以增强老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适当引导,从而改进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加强艺术教育与其它学科的关联
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是相互补充,同时又能够相互促进的学科关系。
既加强学生的科学教育,也不放弃学生的艺术教育才能让学生得到和谐全面的发展。
科学学科能够促进学生推理能力与逻辑能力的培养,但是科学的发展不仅仅需要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直觉灵感等思维能力,艺术教育正是培养这些能力的重要途径。
艺术教育中培养的形象思维能力对科学研究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例如卢瑟福用形象的行星运动来建立原子模型,克里克等人用双螺旋结构描述了dna的形象等等。
同时,艺术也需要科学教育中培养的思考分析等能力。
二者相辅相成。
(四)在校园营造良好的艺术学习氛围
环境氛围是艺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美国,学校会在校园定期举办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聚集优秀的艺术人才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还积极的组织各种免费的艺术培训,让一些对艺术有浓厚兴趣的同学能够近距离的接触艺术,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为学生们充分提供了艺术体验
的舞台。
我们也应该借鉴这些世界知名院校的方法,为我们的学生也营造一个艺术体验的舞台,激发学生们艺术学校的兴趣,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有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存在着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然因素和条件,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不可忽视的重要教育内容和手段。
但这并不意味着进行艺术教育就能达到这个目的,关键还需要我们不断认识和探讨它的功能、规律和潜力,用现代教育观指导它的教育教学改革,只有具备崭新意义的现代艺术教育,才能真正达到这个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芸.对创造性思维的探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