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的三种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导向定价法定价方法主要包括成本导向、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三种类型。

1.成本导向定价法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

但它容易忽视市场需求、竞争和价格水平的变化,有时候与定价目标相脱节。

此外,运用这一方法制定的价格均是建立在对销量主观预测的基础上,从而降低了价格制定的科学性。

因此,在采用成本导向定价法时,还需要充分考虑需求和竞争状况,以此来确定最终的市场价格水平。

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变动成本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

(1)总成本加成定价法在总成本加成定价方法下,把所有为生产某种产品而发生的耗费均计入成本的范围,计算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分摊相应的固定成本,再按一定的目标利润率来决定价格。

此种方法简化了定价工作,便于企业开展经济核算。

同时,若某个行业的所有企业都使用这种定价方法,它们的价格就会趋于相似,因而价格竞争就会减少。

而且,在成本加成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价格,对买方和卖方来说都比较公平,卖方能得到正常利润,买方也不会觉得受到了额外剥削。

(2)目标收益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是根据企业的投资总额、预期销址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来确定价格的。

目标收益定价法很少考虑到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实际情况,只是从保证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制定价格.另外,先确定产品销量、再计算产品价格的做法,完全颠倒了价格与销量的因果关系,把销量看成是价格的决定因素,在实际中很难行得通。

不过,对于需求比较稳定的大型制造业、供不应求且价格弹性小的商品、市场占有率高且具有垄断性的商品,在科学预测价格、销量、成本和利润四要素的基础上,目标收益法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定价方法.(3)变动成本定价法采用变动成本定价法是以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作为定价依据和可接受价格的最低界限。

变动成本定价法改变了售价低于总成本便拒绝交易的传统做法,对于有效地应对竞争、开拓新市场、调节需求的季节差异、形成最优产品组合,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三种定价法的比较

三种定价法的比较

成本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对市场需求更了解,成本资料是公司经营管理所需资料中最完备,最容易获得的资料。

但缺点是在大多数行业里,很难在产品定价之前确定产品单位成本,这是因为单位成本是随产品的销量而变化的。

因此,单位成本是一个变动指标。

这一缺陷导致三个结果:一,以成本为导向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所接受,二,以成本为导向所制定的价格很可能使公司丧失价格上的竞争力,三,成本导向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需求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价值导向定价法以市场需求状况为公司定价的基本依据,制定价格通常最容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考虑到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差异定价有助于公司获得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从而有利于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

缺点是能为消费者所接受的价格不一定是能为公司所接受的价格,新竞争者的介入可能使原来能为市场所接受的价格失去竞争力。

相比之下,需求导向定价也是三类定价方法中难度最高的一种定价方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的主要优点是有助于从价格方面保持或强化公司在一定竞争秩序中的竞争能力。

缺点是某些品牌的产品在进入市场时,市场上没有明确的竞争性品牌,则就无法根据目前市场上的竞争状况
来制定地价格。

此外,公司采用竞争导向定价时,搜集竞争者的资料可能有很大难度,根据竞争状况所制定的价格也可能是公司难以承受的。

公司经营过程是在一定市场竞争环境下,公司通过满足消费需求,实现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公司经营的这一性质决定了公司在定价时应综合考虑这三种方法。

综合协调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本价格或边际成本为下限,以需求价格为上限,以市场竞争状况为参照系,合理制定产品价格。

产品的定价方法

产品的定价方法

产品得定价方法定价方法就是企业为实现其定价目标所采取得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成本导向、需求导向与竞争导向三类。

成本导向定价法以营销产品得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得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就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得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得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1+r)P-商品得单价c—商品得单位总成本r—商品得加成率(二)目标利润定价法,就是根据企业总成本与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次作为定价得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2、边际成本定价法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就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得一种保本定价法。

其公式就是: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2、需求导向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就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与消费者对产品得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得定价方法。

它包括以下三种(一)认知导向定价法,就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得产品价值得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得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就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得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得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得批发价与生产企业得出产价格.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三)习惯定价法,就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得习惯价格定价。

3、竞争导向定价法(petitive Bidding/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竞争导向定价法就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得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得竞争实力,参考成本与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

以市场上竞争者得类似产品得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得参照系得一种定价方法竞争导向定价法一、竞争导向定价法得概念顾名思义,就就是指以市场上相互竞争得同类商品价格为定价基本依据,以竞争状况得变化确定与调整价格水平为特征,与竞争商品价格保持一定得比例,而不过多考虑成本及市场需求因素得定价方法。

商业地产商铺定价计算的三种模式

商业地产商铺定价计算的三种模式

商业地产商铺定价计算的三种模式1.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式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式是最常见的一种商业地产商铺定价方法。

该方法将商业地产的成本作为主要的决策依据,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在这种模式下,商业地产的成本包括购买地块的成本、建筑物的建造和装修成本、税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

然后,通过加上一定的利润来确定最终的销售价格。

基于成本的定价模式可以确保商业地产项目能够覆盖成本,并有一定的盈利能力。

但是,该定价模式忽视了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可能导致定价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因此,这种定价模式通常需要结合其他定价模式来进行综合考虑。

2.基于市场比较的定价模式基于市场比较的定价模式是商业地产定价中另一种常见的模式。

该方法通过比较相似商业地产项目的价格来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在这种模式下,商业地产的价格会根据市场上类似地产的售价进行调整。

通过对市场上类似商铺的市场价格进行调研,商业地产开发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价格趋势和竞争状况,从而确定适当的定价。

基于市场比较的定价模式基于市场供需关系,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价格的真实情况。

然而,该模式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忽略了商业地产项目的特殊性、可能存在市场上类似项目数量较少的情况等。

因此,在使用该模式时需要慎重考虑,并结合其他模式进行综合分析。

3.基于收益能力的定价模式基于收益能力的定价模式是商业地产定价中的第三种常见模式。

该方法通过考虑商业地产项目的预期收益和投资回报率来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

在这种模式下,商业地产的价格会根据预期租金收入、净收益率和市场利率等因素进行计算。

通过对商业地产项目未来收益的预测,商业地产开发商可以确定适当的定价。

基于收益能力的定价模式能够更好地反映商业地产项目的价值和潜在回报。

然而,该定价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可能存在预测不准确的风险、对市场因素的高度依赖等。

因此,在使用该模式时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风险,并结合其他模式进行综合分析。

综上所述,商业地产商铺定价可以基于成本、市场比较和收益能力等多种模式进行计算。

四种基本定价方法

四种基本定价方法

四种基本定价方法定价那可是门大学问!咱先说说成本导向定价法。

这就好比你做饭,先得算清楚买食材花了多少钱吧?成本导向定价就是根据产品的成本来确定价格。

步骤呢,就是算出总成本,再加上一定的利润。

注意事项嘛,可不能只盯着成本,还得看看市场行情。

安全性方面,比较稳妥,毕竟成本在那摆着,不会亏太多。

稳定性也不错,成本变化不大的话,价格也相对稳定。

应用场景呢,适合那些成本比较容易核算的产品。

优势就是简单直接,心里有底。

比如说一些日用品,成本比较固定,就可以用这种方法定价。

效果咋样?那肯定是能保证一定的利润,不会瞎定价。

哇塞,还有需求导向定价法呢!这就像你去买衣服,你觉得这件衣服值多少钱,那它就可以定那个价。

步骤就是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价位。

注意可多了,得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思。

安全性嘛,要是摸不准消费者的想法,可能价格定高了没人买,定低了又亏了。

稳定性相对差一点,消费者的需求随时可能变。

应用场景广泛,尤其是那些有特色、差异化的产品。

优势就是能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竞争力。

比如一些高端电子产品,根据消费者对品质和功能的需求来定价。

实际应用效果超棒,能吸引到目标客户。

哎呀呀,竞争导向定价法也很厉害哦!就如同你在赛场上,得看看对手的表现来决定自己的策略。

步骤就是参考竞争对手的价格。

注意不能盲目跟风,得有自己的特色。

安全性一般,要是对手突然降价,你可能就被动了。

稳定性也不太好,竞争激烈的时候价格波动大。

应用场景主要是竞争激烈的市场。

优势是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保持竞争力。

比如快餐行业,大家都盯着对手的价格来调整自己的。

实际应用中,能让你在竞争中不落下风。

嘿,最后还有价值导向定价法。

这就像你买一幅名画,看中的是它的价值而不是成本。

步骤是评估产品的价值,根据价值来定价。

注意得有准确的价值评估。

安全性较高,只要价值被认可,价格就合理。

稳定性较好,价值一般不会突然变化。

应用场景适合高端、有独特价值的产品。

优势是能体现产品的真正价值,获得高利润。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价方法

中小企业市场营销:定价方法

定价方法大家好!欢迎走进《中小企业营销》课堂,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定价方法”。

一碗小小的兰州拉面,还有沙县小吃不仅遍布全国,还发展到世界各地,除了其自身特色外,关键是它实惠的价格,这是值得我们营销者深思。

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

企业定价的目标是促进销售,获取利润,这要求既考虑成本的补偿,又要考虑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

那么,企业如何对产品进行定价才让产品更好地营销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考虑——成本、竞争、顾客。

首先,从成本方面考虑定价。

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企业较常用的定价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方法一:总成本加成定价法。

总成本加成定价法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写出销售价。

这种定价方法其优点是 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资料容易取得;2.有利于保持价格的稳定,企业固定的加成,保持稳定的利润下价格不会提高;3.如同一行业都采用总成本加成定价,只要加成比例接近,价格也就接近,可以减少或避免价格竞争。

但是这种以生产导向定价法忽视产品需求弹性的变化,不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缺乏应有的竞争能力;缺乏灵活性,在某些情况下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降低产品成本。

这种定价方法一般在租赁业、建筑业、服务业及批发零售企业中应用比较多。

方法二:目标收益定价法。

目标收益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此作为定价的标准。

目标收益定价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企业既定目标利润的实现。

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或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

目标收益定价法的缺点是只从卖方的利益出发,没有考虑竞争因素和市场需求的情况。

方法三:盈亏平衡定价法。

盈亏平衡定价法是一种保本定价法,其是指在销量既定的条件下,企业产品的价格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做到盈亏平衡、收支相抵。

这种方法考虑销售额的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

商品的作价方法

商品的作价方法

商品的作价方法商品的作价方法是指确定商品价格的一种方式。

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供求关系和购买决策。

因此,正确地确定商品的价格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商品作价方法,包括成本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和竞争导向定价。

一、成本导向定价成本导向定价是指以商品生产成本为基础,加上预期的利润率来确定商品价格的方法。

这种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竞争不激烈、成本分析准确的情况下。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在计算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后,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就可以得到该产品的价格。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没有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容易忽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

二、需求导向定价需求导向定价是指通过分析市场需求情况来确定商品价格的方法。

这种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需求强劲、消费者对价格敏感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通过市场调研、消费者需求分析等手段,了解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程度和愿意支付的价格范围。

根据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原理,企业可以选择适当的价格,以实现销售最大化和利润最优化。

需求导向定价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但缺点是需要进行复杂的市场分析和调研,成本较高。

三、竞争导向定价竞争导向定价是指通过分析市场竞争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的方法。

这种定价方法适用于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敏感度较高的情况下。

企业可以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选择相应的价格策略。

例如,如果市场上存在多个竞争对手且价格较低,企业可以选择采用低价策略以争夺市场份额;如果企业具有独特的产品优势,可以选择高价策略。

竞争导向定价的优点是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但缺点是容易陷入价格战,对企业利润造成压力。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作价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作价方法,如市场导向定价、差异化定价等,它们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环境和商品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综合运用各种作价方法,灵活确定商品价格。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用何种作价方法,都需要建立在准确、全面的市场信息基础上。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

产品定价方法1、产品定价方法之一:成本加成定价法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品定价方法,它以行业平均成本费用为基础,加上规定的销售税金和一定的利润所组成。

用公式表示为:产品=单位产品单位产品位单位单位产磊出厂价格一制谴成本员担的期间费用销售稅金销舊利润单位产品单位产品出厂r期冏销售}—制遥成本销售利润价格\费用率租率移项整理后:产品出一单位产品制造成本*単位产品曼萝刊洞厂价格1-期间赛用率-销售税率=单位产品制适成本X(1工成走裁堑亠1-期冏费用率-剜會税率其中,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期间费用率为期间费用与产品销售收人的比率,可以用行业水平,也可以用本企业基期损益表的数据。

销售税金是指产品在销售环节应交纳的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是这些税率之和。

销售利润可以是行业的平均利润,也可以是企业的目标利润。

成本利润率是销售利润与制造成本的比率,即加成比例。

这是成本加成法的关键。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优点是:产品价格能保证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一定利润,产品价格水平在一定时期内较为稳定,定价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加成法定价的缺点是: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忽略了产品寿命周期的变化,缺乏适应市场变化的灵活性,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容易掩盖企业经营中非正常费用的支出,不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例8-1)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000元,产品销售收人为5000000元。

分析:出厂价榕二=皿蚊元)15(X)0000u”规2、产品定价方法之二:市场竞争定价法市场竞争定价法就是根据市场上同类商品竞争结果的可销零售价格,反向计算而确定出厂价格的方法。

计算公式是:同类产品 产品出=市场可销零批—批进厂价格一零售价格差价差价“价”,是指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将本企业商品的质量、品种、规格、包装等与同类竞争商品进行充分比较,确定应加价还是减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