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代换原则
钢筋代换原则

钢筋代换原则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9-3-2-1代换原则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3-2-2等强代换方法1.计算法22212112y y f d f d n n ≥(9-11)式中n 2——代换钢筋根数;n 1——原设计钢筋根数; d 2——代换钢筋直径; d 1——原设计钢筋直径;f 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表9-28); f y1——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式有两种特例:(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222112d d n n ≥(9-12)(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2112y y f f n n ≥(9-13)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2)表9-28RRB400 360 360 2冷轧带肋钢筋LL550 360 360 LL650 430 380 LL800 530 3809-3-2-5钢筋代换实例[例1]今有一块6m 宽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PB235级φ12钢筋@120mm ,共计50根。
现拟改用HRB335级Φ12钢筋,求所需Φ12钢筋根数及其间距。
[解]本题属于直径相同、强度等级不同的钢筋代换,采用公式(9-13)计算:n 2=50×210/300=35根,间距=120×50/35=171.4取170mm[例2]今有一根400mm 宽的现浇混凝土梁,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共计9根,分二排布置,底排为7根,上排为2根。
现拟改用HRB400级25钢筋,求所需25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
钢筋代换是指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根据特定的要求和条件,使用不同规格或材质的钢筋进行替代,从而实现工程节约、提高效益的一种设计方法。
进行钢筋代换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
1. 强度等级原则: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应保证替代钢筋的抗拉强度等级不低于原设计钢筋的抗拉强度等级,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2. 面积比原则:进行钢筋代换时,应保持新旧钢筋之间的截面积比尽可能接近,以维持结构原有的受力性能。
3. 锚固长度原则: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应根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受力条件,重新计算和确定新钢筋的锚固长度,以保证新旧钢筋之间的连接效果不变。
4. 避免过度变形原则: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应避免新旧钢筋之间的应变差异过大,以确保结构的整体变形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5. 材质选择原则: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钢筋材质,确保满足结构的设计要求和性能需求。
进行钢筋代换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计算和分析,以确保代换后的结构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同时,在代换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确保代换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简述钢筋代换的原则

简述钢筋代换的原则钢筋代换是指在施工中,因现场材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而进行材料的更换。
钢筋代换有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下面将简要介绍钢筋代换的原则,并提供相关参考内容。
1. 合理性原则:钢筋代换必须符合合理性原则,即新材料的性能、强度、尺寸和数量应与原设计相当或更优。
合理性原则的符合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内容:《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 同等品质原则:钢筋代换的新材料应具有与原材料相同的品质特性,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等。
新材料不得弱于原设计要求,否则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内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55-20113. 强度等级原则:钢筋代换必须满足强度等级原则,即新材料的强度等级不能低于原材料要求。
否则,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影响工程的安全性。
参考内容:《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 数量原则:钢筋代换时,新材料的数量要与原材料相同或更多,以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
如果数量不足,则会导致结构受力不均匀,局部强度不足,从而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参考内容:《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5. 尺寸原则:钢筋代换时,新材料的尺寸应与原材料保持一致或更大。
如果尺寸不符合工程设计要求,会导致施工难度增加,构件连接不紧密,影响结构的稳定性。
参考内容:《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55-20116. 材料标准原则:钢筋代换时,新材料必须符合工程所属国家或地区的相关材料标准。
只有符合标准的材料才能保证其质量和性能的可靠性。
参考内容:国家或地区相关建筑材料标准总之,钢筋代换是在施工中不可避免的情况,但在进行钢筋代换时,必须按照合理性、同等品质、强度等级、数量、尺寸和材料标准等原则来进行,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
以上提供的相关参考内容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和设计师了解和遵守相关规范和指南,以确保钢筋代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知识点:钢筋代换的原则

二级建造师《水利水电》知识点:钢筋代换
的原则
钢筋代换的原则是什么?
答:施工中缺少设计图中要求的钢筋品种或规格时,可按下述原则进行代换:
(1)等强度代换。
当构件设计是按强度控制时,可按强度相等的原则代换。
(2)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可按钢筋的面积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
(3)当钢筋受裂缝开展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还应进行裂缝或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水工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重要结构中的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并遵守以下规定:(1)钢筋代换后,应满足钢筋间距、锚固长度、最小钢筋直径等构造要求。
(2)以高一级钢筋代换低一级钢筋时,宜采用改变钢筋直径的方法而不宜采用改变钢筋根数的方法来减少钢筋的截面积。
(3)用同钢号某直径钢筋代替另一种直径钢筋时,其直径变化范围不宜超过4mm,变更后钢筋总截面积与设计文件规定的截面面积之比不得小于98%或大于103%.
(4)设计主筋采用同钢号的钢筋代换时,应保持间距不变,可以用直径比设计钢筋直径大一级和小一级的两种型号钢筋间隔配置代换。
钢筋代换原则

(附3.2) )
(附3.3) )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可按下式复核截面承载力: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可按下式复核截面承载力:
As2 f y2 As1 f y1 M u2 = As2 f y2 h02 − ) ≥ M u1 = As1 f y1 h01 − (附3.4) 2 f cb 2 f cb
【解】 As1 =1884 mm2, fy1=360N/mm2, fy2 =300
N/mm2, fc=11.9N/mm2 由式( 3.1) 由式(附3.1)得代换后的钢筋根数为
n2 ≥
n1d12 f y1 d 22 f y2
6 × 202 × 360 = = 5.95 2 22 × 300
取6根,As2 =2281 mm2。 代换后钢筋根数不变,但直径增大, 代换后钢筋根数不变,但直径增大,故需复核钢筋 净距s:
As1 f y1 1884 × 360 Mu1 = As1 f y1 h01 − = 1884 × 360 565 − 2 f cb 2 ×11.9 × 300 = 318.78N.mm
Mu2 < Mu1 ,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现将角部2 22改为2 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现将角部2 22改为 改为2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代换
教学目标:
掌握钢筋代换的原则与方法。 掌握钢筋代换的原则与方法。
重 点
钢筋代换的原则、方法。 钢筋代换的原则、方法。
* 钢筋代换 1.代换原则
当构件受承载力控制时, ( 1 ) 当构件受承载力控制时 , 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 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 2 )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 , 钢筋可按截面面积 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 相等原则进行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相等原则进行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 ( 3 ) 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 , 代换后应进行 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

钢筋代换一般规则及方法李承德二○○九年十月十九日目录一、代换原则: (3)二、代换注意事项 (3)三、常用代换方法: (4)1、等强法 (4)2、等截面法 (4)3、等质量法 (5)4、半径简易法 (5)5、半径+系数简易法 (5)三、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影响 (5)四、钢筋代换实例 (6)五、钢筋代换的验算: (8)一、代换原则:两个基本原则:①、钢筋代换应经设计同意原则;②、钢筋代换应遵照等强代换原则;十个必须遵照的原则:①、当构件配筋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原则。
②、有抗震要求的梁、柱和框架,不宜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换原设计中的钢筋原则;③、钢筋代换后的钢筋不混合原则;(即代换后不能形成不同级别的钢筋并肩工作现象)④、钢筋代换后钢筋还应保持原有的平衡原则;(如梁下部原为2根16的钢筋,你不能用1根18+1根14)⑤、钢筋代换后保证规范规定的最小、最大间距的原则;(如板米不少于三根,受力筋最大间距在不大于200,最小间距不小于50;梁箍筋最大不大于300,小于不小于50;梁主筋间距不小于25,等等)⑥、钢筋代换后保证规范规定的最小钢筋直径要求的原则;⑦、钢筋代时时应考虑特殊构件的特殊要求;(如吊环只能用Ⅰ级钢筋,吊车梁的钢筋不允许代换)⑧、钢筋代换应按受力面代换原则;(如非正压柱,必须按单侧面钢筋进行代换)⑨、构造钢筋、措施钢筋代换不能减少根数;(如挑檐角筋、温度控制筋、梁内侧面构造筋)⑩、钢筋代换必须符合规范规定的最大、最小配筋率的要求原则。
(代换后的钢筋用量不宜大于原设计用量的5%,也不低于2%)。
○11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二、代换注意事项钢筋代换时,必须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和代换材料性能,并严格遵守现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凡重要结构中的钢筋代换,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
1.对某些重要构件,如吊车梁、薄腹梁、彬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级光圆钢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级带肋钢筋。
钢筋代换原则

钢筋代换原则1. 引言钢筋代换原则是在工程设计与施工中经常使用的一项原则,旨在通过使用材料和构造的代换,实现优化结构设计、降低成本和提高施工效率的目标。
在本文中,将详细介绍钢筋代换原则的概念、原理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2. 概念与原理钢筋代换原则,顾名思义,是将一种材料(一般指普通钢筋)替换为另一种材料(一般指高强度钢筋或其他材料),而在不改变结构整体性能的前提下,达到节约成本、轻量化、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钢筋代换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结构的荷载和受力特点,选用合适的材料,以满足强度、刚度、耐久性等要求。
代换后的材料需要具有与原材料相当的强度,甚至更高,以保证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此外,代换材料还需考虑成本、供应情况、施工工艺以及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等因素。
3. 钢筋代换的方法与技巧钢筋代换的方法与技巧是根据结构的工作性质和材料特性进行选择和应用的。
在选择代换材料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1 结构的受力性质根据结构的受力性质(如受拉、受压、受弯等),选择合适的代换材料。
对于受拉构件,一般选择高强度钢筋进行代换;对于受压构件,可以考虑选择轻质高强混凝土代替传统钢筋混凝土;对于受弯构件,可以使用预应力钢筋或碳纤维复合材料等进行代换。
3.2 材料的性能特点代换材料的性能特点也是选择代换的重要考虑因素。
例如,对于需要耐久性较好的结构,可以选择耐久性更好的材料进行代换;对于需要考虑施工工艺的结构,可以选择施工方便的材料进行代换。
3.3 经济性考虑钢筋代换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节约成本,因此在选择代换材料时需要考虑经济性。
代换材料的价格、供应情况以及施工成本等都是评估经济性的重要指标。
在确保结构安全的前提下,选择更经济的代换材料是实现优化设计和节约成本的重要手段。
3.4 施工工艺的适应性在进行钢筋代换时,还需考虑代换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以及施工工艺的适应性。
代换材料应能够与其他材料配合使用,不会对施工工艺造成过多的影响。
钢筋代换原则

小 结:
钢筋代换的原则和方法。
作业布置:
预 习:§4.1 思考题:3.16
习 题:3.12
结束! 谢谢大家!
n2
≥ n1
d
2 1
d
2 2
(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
n2
≥ n1
f y1 fy2
3. 钢筋代换后构件截面承载力复核
(附3.2) (附3.3)
对矩形截面受弯构件,可按下式复核截面承载力:
M u 2 A s2fy 2 h 0 2 A 2 s2 fc fb y 2 M u 1 A s1fy 1 h 0 1 A 2 s1 fc fb y 1 (附3.4)
钢筋代换原则
* 钢筋代换
1.代换原则
(1)当构件受承载力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 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强度代换; (2)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截面面积 相等原则进行代换,这种代换称为等面积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 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2.代换方法
(1)等面积代换
(2)等强度代换
n2
n1d
2 1
f
y1
d
2 2
fy2
式中 n 2 ——代换钢筋根数;
(附3.1)
—n1 —原设计钢筋根数; —d 2 —代换钢筋直径; —d 1 —原设计钢筋直径;
—f y 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 y1 ——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注意:式(附3.1)有下列两种特例:
(1)强度设计值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5.举例
某钢筋混凝土矩形梁,截面尺寸如附图3.1a所示, 采 用 C20 混 凝 土 。 原 设 计 纵 向 受 力 钢 筋 采 用 6 20HRB400级钢筋,单排布置,混凝土保护层厚25mm。 现拟改用 22HRB335级钢筋,求所需根数及其布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3-2-1 代换原则
当施工中遇有钢筋的品种或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时,可参照以下原则进行钢筋代换: 1.等强度代换:当构件受强度控制时,钢筋可按强度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2.等面积代换:当构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进行代换。
3.当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算。
9-3-2-2 等强代换方法
1.计算法
2
221
2112y y f d f d n n ≥
(9-11)
式中 n 2——代换钢筋根数;
n 1——原设计钢筋根数; d 2——代换钢筋直径; d 1——原设计钢筋直径;
f y2——代换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表9-28); f y1——原设计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上式有两种特例:
(1)设计强度相同、直径不同的钢筋代换:
22
2
112d d n n ≥ (9-12)
(2)直径相同、强度设计值不同的钢筋代换:
2
11
2y y f f n n ≥ (9-13)
钢筋强度设计值(N/mm 2) 表9-28
项次 钢筋种类
符号 抗拉强度设计值fy
抗压强度设计值fy'
1
热轧钢筋
HPB235 φ 210 210 HRB335
Φ 300 300 HRB400 360 360 RRB400 360 360 2 冷轧带肋钢筋 LL550
360 360 LL650
430 380 LL800
530
380
9-3-2-5 钢筋代换实例
[例1] 今有一块6m 宽的现浇混凝土楼板,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PB235级φ12钢筋@120mm ,共计50根。
现拟改用HRB335级Φ12钢筋,求所需Φ12钢筋根数及其间距。
[解]本题属于直径相同、强度等级不同的钢筋代换,采用公式(9-13)计算: n 2=50×210/300=35根,间距=120×50/35=取170mm
[例2] 今有一根400mm 宽的现浇混凝土梁,原设计的底部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Φ22钢筋,共计9根,分二排布置,底排为7根,上排为2根。
现拟改用HRB400级25
钢筋,求所需
25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解] 本题属于直径不同、强度等级不同的钢筋代换,采用公式(9-11)计算:
300
25300229222⨯⨯⨯=n =根,取6根。
一排布置,增大了代换钢筋的合力点至构件截面受压边缘的距离h 0,有利于提高构件的承载力。
[例3] 已知梁的截面面积尺寸如图9-57a 所示,采用C20混凝土制作,原设计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
20钢筋,共计6根,单排布置,中间4根分别在二处弯起。
现
拟改用HRB335级Φ22钢筋,求所需钢筋根数及其布置。
图9-57 矩形梁钢筋代换
(a )原设计钢筋;(b )代换钢筋
[解] 1.弯起钢筋与纵向受力钢筋分别代换,以2
20为单位,按公式(9-11)代换Φ
22钢筋,300
22360
202222⨯⨯⨯=n =,取2根。
2.代换后的钢筋根数不变,但直径增大,需要复核钢筋净间距s :
s =(300-2×25-6×22)/5=<25mm ,需要布置为两排(底排4根、二排2根)。
3.代换后的构件截面有效高度h02减小,需要按公式(9-14)复核截面强度。
4.角部两根改为Φ25钢筋,再复核截面强度
小结:代换钢筋采用4Φ22+2Φ25,按图9-57(b)布置,满足原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