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法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法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方案

法学硕士研究生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301一、学科概况法学学科创建于1986年,同时招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专业研究生。

2000年获批民商法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法学一级学科授权点获得批准。

目前可以招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诉讼法学等专业的研究生。

2003年建院以来,法学学科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学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

本学科的研究重点是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制度研究和东北亚各国法律制度比较研究。

本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年轻化、博士化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1名。

其中,80%以上有国外留学或学术交流的经历。

学科建有多功能模拟法庭和中、外文专业图书达3万余册的资料室及15个教学实习基地。

毕业的研究生在司法机关、政府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法律实务、教学科研工作。

二、培养目标本学科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品学兼优,掌握民族区域自治法律和东北亚各国法律,综合素质较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理;培养团结合作的集体观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努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掌握法学基础理论,熟悉所在学科和研究方向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本专业的研究前沿和国内外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法学教学、科研和司法实际工作的能力。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身心健康。

三、研究方向1、宪法学与行政法学2、民商法学3、刑法学4、经济法学5、诉讼法学四、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限一般为3年,实行有条件的弹性学制,可根据实际情况允许研究生延期毕业,但累计在学年限不超过4年。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课程设置要求研究生的课程学习采用学分制。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1.基础理论课程:法学专业研究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为此,培养方案应包括法学概论、法律哲学、法律逻辑、法律经济学、法
律社会学、法律史、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经济法学、劳动法学等基
础理论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研究生将建立起一套完备的法学理论
体系。

2.专业核心课程: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设置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
行政法学、民商法学、刑事法学、经济法学、环境法学、国际法学、比较
法学、法制史、司法制度与社会发展等。

这些课程将帮助研究生深入理解
和掌握各类法律领域的核心问题。

3.专业选修课程:法学专业研究生还应该根据个人的研究方向和兴趣,选择一些专业选修课程,如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海商法学、
金融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国际私法等。

这些选修课程将有助于研究生进
一步深化在特定领域的学术研究。

4.学术研究:研究生培养方案应该重视学术研究的训练,包括培养良
好的研究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研究生应参与法学研究项目,在指导教
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

研究生还应参加学术会议和学术
论坛,与其他学者交流研究成果。

5.实践教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该包括实践教学环节,如实习、实
地调研、司法实践等。

通过实践教学,研究生将实际接触到法律实践中的
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6.学科综合素质:除了法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研究生培养方案还应注
重培养学科综合素质。

这包括良好的学术道德素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

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法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内蒙古大学法律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熟悉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严谨科学学风和良好职业道德的理论法学专门人材。

具体要求是:(一)具有坚定的政治理想和信念,身心健康,意志顽强,有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立志为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献身,为国家和社会服务。

(二)具有扎实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宽广的边缘学科如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和语言学知识,系统的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

(三)具有较强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贯彻古为今用的方针,面向中国法制现代化,最终培养成为掌握法学理论与方法和系统专业知识,具有从事法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能够胜任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文化事业的科研、教学及实务部门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研究方向之一:中国法律史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上法律制度发展的进程,包括中国历代法律思想、法律形式、立法、司法、法律典籍、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等内容。

研究的重点和特色是中国历代法律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规律以及中原汉民族法律制度与其他少数民族法律制度相互影响关系。

研究的意义在于明确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了解中国目前法律建设的文化基础,为当今中国建设法治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二)研究方向之二:中国少数民族法律史学习和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各少数民族习惯法、少数民族政权法律制度、典章制度和法律文化、法律典籍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性学科。

本方向研究内容和特色:立足于内蒙古,从内蒙古地区特色和民族特色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蒙古前的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法律文化和蒙古族法律制度史为主要研究对象。

包括北方游牧民族及蒙古族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立法活动、法律文献档案、司法制度、监察制度与汉法、伊斯兰法、藏法的关系等内容。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策划方案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策划方案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是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德才兼备、高层次的复合型、实务型法律人才。

具体要求:(一)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差不多原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公民素养,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律职业伦理原则,恪守法律职业道德规范。

(二)掌握法学差不多原理,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适应、法律方法和职业技术。

(三)能综合运用法律和其他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法律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达到有关部门相应的任职要求。

(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专业外语资料。

二、培养对象通过全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统一考试并经培养单位复试选拔录用的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具有本科同等学力)的非法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培养工作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并获得学位,总学分不低于75学分。

(一)课程设置课程按法学一级学科为主设置,课程结构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推举选修课与自选课)。

1、学位课(21学分)①邓小平理论2学分②外语4学分③法理学3学分④民法学4学分⑤刑法学4学分⑥刑事诉讼法学2学分⑦民事诉讼法学2学分2、必修课(10学分)①宪法学2学分②中国法制史2学分③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2学分④经济法学2学分⑤国际法学2学分3、选修课3.1推举选修课(从中选满13学分)①外国法制史2学分②商法学3学分③国际经济法学2学分④国际私法学2学分⑤知识产权法学2学分⑥环境资源法学2学分⑦法律职业伦理2学分⑧法律方法2学分3.2自选课(8学分)(按自选课程表任选)(二)实践必修环节(12学分)考虑到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没有法律专业教育背景,也没有法律职业实务背景,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实务课程性质的必修环节。

1、法律文书课(含起草合同、公司章程、起诉书、答辩书、仲裁申请书、公诉书、判决书、裁定书等的训练,由律师、检察官和法官讲授) 3学分2、模拟法庭训练(分刑事、民事、行政三种任选,法官、检察官、律师三类型任选,由教师组织,法官、检察官、律师辅助指导)4学分3、法律谈判课2学分4、法律实践课(在法院或检察院或律师事务所实习两至三周) 3学分(三)职业伦理与职业能力职业伦理包括法律职业道德与执业规则;职业能力包括法律职业思维、职业语言、法律知识、法律方法、职业技术五个方面。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年修订一早起来,我就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法律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这是一个宏大而细致的工程,需要深入挖掘每一个细节。

我泡了杯咖啡,打开电脑,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流淌出来。

1.培养目标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法律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

2.课程设置我们要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是培养方案的核心,我们要确保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必修课程:包括法学基础理论、宪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刑法总论、民法总论等;选修课程:包括商法、经济法、国际法、诉讼法、证据法学等;实践课程:包括模拟法庭、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习等;特色课程:结合学校特色和地方实际,开设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等。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培养方案的关键。

我们要摒弃单一的讲授式教学,采用多元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通过分析真实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模拟法庭: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法律实务操作;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法律实务部门,了解法律实务运作。

4.学术交流学术交流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

邀请国内外知名法学专家来校讲学;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

5.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培养方案的基础。

我们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引进优秀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学水平;鼓励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积极性。

6.质量保障质量保障是培养方案的生命线。

我们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培养质量。

完善培养方案修订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开展学生满意度调查;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

写着写着,天色已晚。

我看着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

法学院硕士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法学院的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具备扎实的法学理论基础、较高的法律实务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法学人才。

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具备法学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能力,能够在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领域进行独立研究、创新和应用。

二、培养内容1.法学理论基础本阶段学生主要学习法学基本理论,包括法律原理、法律思维、法学方法等。

学生需要掌握法学基本概念、理论体系和法律体系,深入了解法学研究方法和学术动态。

2.法律专业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择相关的法律专业课程,包括刑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劳动法、环境法、知识产权法等。

课程内容涵盖法律制度、法律适用、法律解释等方面,以加深对实际法律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实践教学学生需要进行一定的实践教学,包括实习、实验、实地调研等。

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术研究学生需要参与学术研究活动,包括参加研讨会、撰写论文、开展独立研究等。

学术研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学术发展奠定基础。

5.学位论文学生需要通过撰写学位论文来总结和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研究方向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论述,并能够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和观点。

三、培养过程1.学科素质培养学生在入学后需参加一系列的学科基础课程培养,包括法律哲学、法律制度、法律适用等。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法学思维能力和理论基础。

2.专业方向培养在学科素质培养基础上,学生需要选择自己的专业方向,参加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

在专业方向培养中,学生将深入研究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3.科研能力培养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和课题研究,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参与研究项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实际问题,从而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入学前的考核和择优培养学校将对待入学的学生进行面试和笔试,以了解学生的基本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

法硕培养方案

法硕培养方案

法硕培养方案一、引言法硕是指法学硕士,是法学研究领域的专业硕士学位。

法硕培养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培养具备扎实法学理论基础、丰富法律实务经验和创新研究能力的高级法学专门人才。

本文将介绍一份典型的法硕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法硕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法学研究人才:1. 掌握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具备系统的法学思维和分析能力;2. 具备法学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具备独立承担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开展创新性研究;4. 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适应法律职业发展需求。

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法硕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法学理论研究、法律实务能力培养和创新研究能力培养。

具体课程设置如下:1. 法学理论研究课程:包括法理学、法律社会学、法律经济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法学理论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2. 法律实务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法律逻辑与论证、法律文书写作、法律实践与辩论技巧等,旨在培养学生实际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3. 创新研究能力培养课程:包括学术论文写作、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法学前沿问题探讨等,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法学研究的能力;4. 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培养需求,可选择相关法学领域的选修课程。

四、培养方式和形式为了确保法硕学生的培养效果,法硕培养方案采取多种培养方式和形式:1. 课堂教学:重点培养法学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通过教学课堂理论授课和案例分析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 论文写作:通过要求学生撰写学术研究论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3. 学术讨论与研究生讲座:组织学术讨论和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研究生讲座,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学生的学术能力培养;4. 实践实习:通过参与法律实践实习,提升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和法律职业素养;5.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在培养期末撰写学位论文,要求学生能够独立选题、独立完成,展示所学知识和研究能力。

法律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2)

法律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2)

法律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30102)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法学有深厚历史和理论基础的高层次法律专门人才。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培养优良的品性,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具有较强的古代汉语文献阅读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并能够较熟练地阅读外文法律期刊、著作。

3、掌握比较宽广的法学基础理论和系统的法律史学知识,能独立进行法律史学和法学理论的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法律史学教学、科研以及其他法律服务工作。

二、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法律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为三年,其中学习课程年限为前两年,最后一年主要是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和答辩。

非全日制攻读法律史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四年。

三、研究方向1、中国法律制度史2、中国法律思想史3、中西法制比较研究四、课程设置:(见附表)五、教学实践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实践方式是担任一门本科主干课或专业课的教学辅导工作。

研究生必须跟班听课,批改一定数量的作业,协助主讲教师答疑,并承担两周授课工作。

教学实践由研究生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相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

研究生讲课时,主讲教师必须听课,以便于指导和评价。

六、社会实践及学术活动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是研究生在学期间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创造性思维,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研究生应参加以下实践活动:1、实地考察一般安排在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及暑假期间,由研究生导师指导,对具体地区进行为期两周的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提交考察报告或论文。

2、科学研究在学习期间参与法律史学和法学理论相关学科的课题研究工作;在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所学专业进行独立学术研究,撰写学术论文并力争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学术活动要求参加校内外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术活动,包括学术报告、学术研讨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政法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法学
专业名称法律史
专业代码 030102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制表
填表日期2009年6月5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
注:1.基础课为跨专业相关课程(法学专业)的1—2门,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至少2门(法学以外)。

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3门,专业选修课4—6门。

3.港、澳、台研究生及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政治课”和“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其它要求按相应学科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执行,不单独制定培养方案。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