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与制药3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微生物制药

微生物制药

代表人物
产品分类
• 生物来源:青霉素,放线菌; • 作用对象:抗菌药,抗肿瘤药,抗病
毒药,除草剂,酶抑制剂,免疫调节 剂; • 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药,影响 细胞膜功能药,干扰蛋白质合成药, • 化学结构:抗生素,维生素,氨基酸, 甾体激素,酶及酶抑制剂;
青霉素
1· 概念: 是指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 青霉烷、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 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是第一种能 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2· 青霉素药理作用 : • 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 对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螺旋体、梭 状芽孢杆菌、放线菌以及部分拟杆菌有抗菌作 用。
酶抑制剂
微生物发酵制药
• 微生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
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微 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来炮制中药,可 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 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 大适应症。中药发酵制药技术是在继承中 药炮制学发酵法的基础上,吸取了微生态学 研究成果,结合现代生物工程的发酵技术而 形成的高科技中药制药新技术,是从中药(天 然药物) 制药方面寻找药物的新疗效。
班级:检疫111
组员:
陈丹艳
陆 玮
徐晓娜
概念
微生物制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高
度工程化的新型综合技术,以利用微生物 反应过程为基础,依赖于微生物机体在反 应器内的生长繁殖及代谢过程来合成一定 产物,通过分离纯化技术进行提取精制, 并最终制剂成型来实现药物产品的生产。 微生物药物的利用是从人们熟知的抗 生素开始的,抗生素一般定义为:是一种 在低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 机能的微生物产物及其衍生物。
酶抑制剂
• 酪氨酸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国内外对酪氨

生物技术制药 (全套课件234P) ppt课件

生物技术制药 (全套课件234P)  ppt课件
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 程,发酵工程,生化分离工程。
医学资源
2
3、生物药物:是指以生物资源为原料或以生物技术为手段开发生产 的用作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医药品。
4、生物新技术药物:是指采用基因工程技术、细胞工程技术、抗体 工程技术以及其他生物新技术开发生产的重组蛋白质类、抗体类和 核酸类药物。
医学资源
8
作业:
1、名词解释 生物技术制药,生物药物,生物新技术药物 2、生物技术制药涉及的技术领域
医学资源
9
第二节 生物药物的性质与分类
一、生物药物的性质 1、药理学特性 (1)治疗的针对性强,疗效可靠。
治疗的生理、生化机制合理,如胰岛素治疗糖尿病。 (2)药理活性高。
(4)对环境条件敏感,生产条件的变化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
(5)相对分子量较大(几千至几百万),组成分复杂,常以多组分 存在,大多是复杂蛋白质的混合物。
医学资源
13
(6)用量少,价值高。
(7)注射用药有特殊要求。
生物药物易被肠道中的酶所分解,给药途径主要是注射用药。对药品 制剂的均一性、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等都有严格要求。
是从大量原料中精制出的高活性物质。
医学资源
10
(3)毒副作用小,营养价值高。 主要有蛋白质、核酸、糖类和脂类等。
(4)生理副作用常有发生。 生物间存在种属和个体差异,不同生物中活性物质结构有很大差异, 常出现免疫反应、过敏反应。
医学资源
11
2、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性
(1)有效物质含量低,杂质种类多且含量高。
医学资源
20
(一)按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来分
1、生物技术药物

《生物技术制药》PPT课件.ppt

《生物技术制药》PPT课件.ppt

次级代谢物——存在于某些生物中 (植物和微生物),并在一定的生 长期内出现的一类代谢类型,对基 本生命活动几乎无作用,产量较低, 但他们在抵抗恶劣环境,伪装躲避, 消除自身毒素等方面发挥作用.次级 产物的合成途径和产物的结构通常 是错综复杂、各不相同的,如抗生 素、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生长 调节剂等。
复筛:
作平行样,多次实验,确证其所产 活性物质的能力和稳定性。
(四)、生产菌的改良
1、自然选育:对于退化、产量下 降,菌种不纯等现象,常进行自然 选育进行纯化。
2、诱变选育:诱变剂有物理和化 学两类,物理诱变剂常为紫外线、 X射线,激光等;化学诱变剂主要 是烷化剂、碱基类似物等。
3、杂交育种:优良性状的集中体 现,原生质体融合——遗传物质的 交换重组,再生后得到正常菌株。
4、基因工程改良菌种:目的基因, 载体,重组体,产量增加。
第三节 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
(一)、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代谢是指微生物体内的化学
反应(包括合成和分解代谢)。 根据微生物在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代谢产物在机体的不同作用,可 分为初级和次级代谢物。
初级代谢物——使营养物转变为机 体的结构物质和对机体具有生理活 性作用的物质。包括供机体进行生 物合成的各种小分子单体,前体和 多聚物。如酶、氨基酸等。
(5)糖肽类抗生素,抗革兰氏阳性 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细胞
壁粘肽的合成。如万古霉素。
(6)多烯类抗生素,作用于真菌, 与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膜受损, 胞内的一些物质钾离子、氨基酸和 核苷酸外漏,影响正常代谢,细胞 死亡。两性霉素合酶从而抑制转录)、氯霉素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磷霉素 (抑制肽聚糖前体的形成)。
(三)、新微生物药物的筛选

微生物与制药

微生物与制药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微生物
微生物与药学 3.
酚系数测定(石炭酸系数测定)
酚系数是以酚为标准,将待测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效力相比 较,所得的就是杀菌效力的比值。 苯酚系数=消毒剂的杀菌稀释度/苯酚的杀菌稀释度 (苯酚系数大于2或等于2才合格)
由于各种化学消毒剂杀菌原理各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酚类消毒剂杀菌效力的 测定。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微生物
微生物与药学
(二)、 体外杀菌试验
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的。
1. 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度MLC)的测 定
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了药物的MIC 。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分别移种到 无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药物 最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MLC)。如果是细 菌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微生物
微生物与药学
2. 打洞法
含菌琼脂平板上打洞,所以说微量法适于药物血浓度 的监测。优点是微量(血清用量少)敏感,操作简便。 除此之外还有管碟法、直接滴加法和挖沟法:适用于 测试一种药物对几种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是先制备 普通琼脂平板,并在平板上挖直沟,在沟内滴加药液, 在沟侧接种细菌。经过培养以后观察加细菌生长的情 况。我们可以根据沟和细菌间的抑菌距离的长短,来 判断该药物对这些细菌的抗菌能力。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制药微生物
微生物与药学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 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比如: 抗生素或化疗药物 耐药 氯霉素 红霉素 四环素 卡那霉素 ≤12 ≤13 ≤14 ≤13 抑菌圈直径(mm) 中敏 敏感 13-17 14-17 15-18 14-17 ≥18 ≥18 ≥19 ≥18

制药企业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制药企业微生物及人员卫生基本知识培训资料PPT课件
质)限制,这种繁殖速度是不能持久的
。尽管如此,微生物这种快速繁殖能力
应用到工业发酵上,在短时间内得到大
量增殖,收获较多的产物,也是有着重 要意义的。
2021
32
特征
4.代谢旺盛 物体分割得越细,其单位体积所占有的
表面积值就越大 。
微生物的个体虽然微小,但却有很大的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 ,能迅速地和周围 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2021
52
传播污染的四大媒介-水
水:从理论上来讲,微生物在纯水中是不能生
长的。但是,所有的各类水,不管怎样仔细地 蒸溜或过滤,总会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 和盐类。正是这些可溶性的物质可被微生物利 用作为它们生长的养料源泉。
在生产过程中,水是应用最广泛的原料之一。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药厂的卫生规程不仅必须仔 细地控制用于生产过程的水,而且要控制好如 何正确地用水来清洗我们的设备。
酸碱度为pH7.2~7.6。
2021
45
微生物污染
水分:
细菌的生长繁殖是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通过本身含有的许多酶系统,进行一系 列的生化反应分解转化成简单物质,然 后加以吸收利用。这种利用需要一定的 水分,先使营养物质溶解,再通过扩散 和吸收而达到的。同时代谢产物也靠水 的扩散作用而排泄,因此水是细菌生活 所不可缺的物质。
这种易变性,从利用微生物的角度讲,
既有利又不利。
2021
35
特征
有利的是可以利用其容易变异的特点进行菌种
选育,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优良菌种。例如青 霉素产生菌,最初产量每毫升只有几十单位, 可是通过大量人工诱变育种,现已培育出每毫 升产量达上万单位的优良菌种。
不利的是即便是优良菌种也极易发生退化,若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PPT

制药人员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 PPT

杀灭微生物的方法—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常用的方法: 1、湿热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指用饱和水蒸气、流通蒸汽、
沸水进行灭菌的方法,由于蒸汽潜热大,穿 透力强,容易使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最终导 致微生物的死亡,所以该法的灭菌效率比干 热灭菌法高。
湿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一般采用121℃,灭菌 15或30min,即过度杀灭法,Fo≥12。
谢谢!
结束
大肠埃希菌 Escherichia coli
铜绿假单孢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
沙门菌 Salmonella
生孢梭菌 Clostridium
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放线菌
细菌的繁殖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的无性繁殖 (即裂殖,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繁殖) 一般细菌约20~30分钟繁殖一代
芽孢
某些细菌到一定的生长阶段,在细胞内形成一 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对不良环境条件 具较强抗性的休眠体,称为芽孢。
能形成芽孢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
芽孢
在条件适宜时,芽孢可形成新的菌体。一个细 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也只能形成一个 菌体。芽孢的形成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而是 营养缺乏的一种反应,是细菌的休眠状态。
一、人员卫生
人体是一个永不休止的污染媒介。
人是药厂中最不清洁的成份,是最 大的污染源。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
人们每24小时就会脱落皮肤表面上最外层 的皮细胞。这等于每天高达109( 1000,
000,000) =10亿个细胞的数量。
人带来的污染来源
人的头发和皮肤 液滴 衣着 化妆品和珠宝手饰 人的操作
药品生产需控制的微生物

制药工艺学--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ppt课件

制药工艺学--微生物发酵制药工艺  ppt课件

ppt课件
24/207
4、真实的生物学过程模拟与举例
tL:延滞期; tmax:最大比速率期
ppt课件
25/207
一种芽孢杆菌的生长曲线
ppt课件
26/207
Vero细胞在16%血清中生长曲线
ppt课件
27/207
5、生长与生产关系的模型
Gaden把生长与生产分为三种: I型:生长与生产偶联型 II型:生长与生产半偶联型 III型:生长与生产非偶联型
Monod方程:
μmax
μ =μmax S/(Ks + S)


S很低,浓度与比生长 长
速率成正比。
速 率
1/2μmax
S很高,菌体以最大比
生长速率进行生长。
Ks
基质浓度
μmax:各种基质对菌体的生长效率,不同基质之间比较。
Ks:为饱和常数,菌体对基质亲和力,Ks越小,亲和力越大,利用越好。
注意:与酶反ppt课应件 动力学MM方程的区别。
2发酵制药基本工艺过程9207菌种选育种子制备发酵培养分离纯化产品菌种选育发酵工段种子制备菌种活化发酵控制实验室种子库发酵车间10207原料药包装成品检验提炼工段预处理分离提取浓缩纯化成品工段包装车间提炼车间发酵制药过程工段岗位操作与车间流程关系库存间162微生物的生长与生产的关系微生物动力学研究微生物生长动力学11207基质利用的动力学生长与生产关系的动力学模型微生物发酵过程特征1发酵动力学研究概念
围。
ppt课件
13/207
发酵制药
已建立动力学模型的类型
发酵的反应过程与速度:
r S(底物) ─→ X(菌体) + P(产物)
机制模型:根据反应机制建立,几乎没有 现象模型:经验模型,目前大多数

生物制药工程 ppt课件

生物制药工程  ppt课件

(2)植物细胞制药的原理
3.3.3 动植物细胞制药的相关设备
3.3.3.1 动物细胞制药的相关设备
(1)气升式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2)中空纤维管生物反应器(如图3-5)
(3)通气搅拌生物反应器(如图3-6、3-7)
3.3.3 动植物细胞制药的相关设备
3.3.3 动植物细胞制药的相关设备
(4)流化床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发酵制药技术即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与生产技术
,包括微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微生物药物的生产技术研究等 两个主要方面,涉及微生物药物产生菌的分离、有效菌株 的筛选、产生菌的保藏、发酵工程、分离纯化工程、化合 物结构鉴定、药理与药效研究和产业化放大技术等众多技
术。微生物新药开发阶段流程示意见图3-1。
3.2.1 微生物发酵制药概述
学基因等高技术为依托,以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基础学
科的突破为后盾所形成的产业。在此章中我们主要介绍微生物 发酵制药、动植物细胞制药和酶工程制药。
3.1.2 生物制药设备
按工程的定义,它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于生产的某
一具体方面并研究该生产领域中有共性技术规律的科学。生
物制药设备是为生物反应过程服务,生物反应过程常把生物 反应器作为过程的中心,而分别把反应前与反应后的工序称 为上游和下游加工。本书将分别围绕反应器上游和下游来阐 明生物制药设备的内容。
3.2.2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原理
3.2.2.1 制药工业中的微生物和纯培养技术
(1)发酵制药工业中的重要菌种
(2)纯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发酵制药的重要技术之一 (3)染菌的原因和防止
3.2.2 微生物发酵制药的原理
3.2.2.2 微生物代谢调节的控制手段
(1)基因水平的调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0/13
3. 酚系数测定(石炭酸系数测定)
酚系数是以酚为标准,将待测的化学消毒剂与杀菌效力相比 较,所得的就是杀菌效力的比值。 苯酚系数=消毒剂的杀菌稀释度/苯酚的杀菌稀释度 (苯酚系数大于2或等于2才合格)
由于各种化学消毒剂杀菌原理各不相同,因而这种方法仅仅适用于酚类消毒剂杀菌效力的 测定。
具体的测定方法:是分别将酚及待测化学消毒剂按不同比例 稀释,各取5ml放到试管中,再加入经24小时培养后的菌悬 液各0.5ml,混匀后放入 20℃水浴中,5、10、15分钟分别 取一接种环混合液移种到另一支5 ml的肉汤培养基中, 37℃培养24小时记录生长情况。
2020/10/13
(三)、 联合抗菌试验
2020/10/13
干燥纸片的制备方法:选用吸水力强而且质地均匀的滤纸, 用打洞机制成6mm直径的圆纸片,120℃干燥灭菌2小时。 然后把配制好的各种适宜浓度的抗生素溶液,每100张纸 片加入0.5ml药液,使它均匀浸润,放在无菌平皿中, 37℃,使它干燥,分装小瓶中,封口,4℃保存.
一般药敏试验常采用滤纸片法,我们可以根据抑菌圈的 大小,来判断菌种对药物的敏感性,是敏感,中度敏感还 是耐药。
2020/10/13
药物的抑菌作用或杀菌作用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 而言的。在我们检测时,药物的作用受到用药时 培养基的组成、温度、PH值及所用的菌种、菌量 等各个因素有关。 虽然说体外抗菌试验有很多优点,但是由于体外 抗菌试验没有复杂的体内因素影响,因此药物体 外抗菌试验和体内抗菌试验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 结果。所以,一般我们在体外对药物进行测试后, 有效的药再要进行体内试验,如果体内试验再次 证实此药有效的话,才能推荐应用到临床。
2020/10/13
(二)、 体外杀菌试验
杀菌试验是用来评价药物对微生物的致死活性的。
1. 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小致死浓度MLC)的测 定
按液体培养基稀释法的操作方法测了药物的MIC。 然后把未长出菌的各个试管培养液分别移种到无 菌平板上,培养后凡是平板上无菌生长的药物最 低浓度就是最小致死浓度(MLC)。如果是细菌 的话可以称为最小杀菌浓度(MBC)。
2020/10/13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评定标准,在 标准实验条件下根据抑菌圈大小来判断,比如:
抗生素或化疗药物 耐药
抑菌圈直径(mm) 中敏 敏感
氯霉素 红霉素 四环素 卡那霉素
≤12 ≤13 ≤14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17 14-17 15-18 14-17
≥18 ≥18 ≥19 ≥18
2020/10/13
2.琼脂扩散法
利用药物在琼脂培养基中扩散,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细
菌生长的原理进行的。一般用于细菌和酵母菌的药敏试验。
1. 滤纸片法(纸碟法)
滤纸片法是最常用的方法,适用于新药的初筛试验 (初步药物是否有抗菌作用)及临床的药敏试验(细 菌药物第三性试验、以便选择用药)。滤纸片分湿、 干两种,可以在试验时用无菌纸片沾取药物溶液放在 含菌的平板表面,也以预先做成一定浓度的干燥纸片。 一般来说预先做成的干燥纸片实用一些而且准确一些。
2020/10/13
[棋盘法的设计] 棋盘法的主要优点在于甲、乙两药的每个药物浓度都 有单独的和与另一个药物不同浓度的联合,因此能精 确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在适当浓度的比例下所产生的相 互作用。 在进行棋盘法之前应先测定两种抗菌药物单独对受试 菌的MIC,然后以两药MIC的8倍、4倍、2倍、1倍以 及MIC的1/2、1/4、1/8浓度(或4倍、2倍、1倍、1/2、 1/4浓度)分别进行联合。可见举例,如表—1的青霉 素G与链霉素联合药敏实验和表2的TMP+SMZ的联合 作用。
药物制剂的微生物学检查
1.掌握药物的体外试菌试验方法(琼脂扩散法和系列稀释法), 了解药物的体内抗菌实验。 2.掌握一般灭菌制剂的无菌检查方法和原理,熟悉特殊药品的 无菌检查法。 3.掌握非灭菌药物的微生物总数测定方法,熟悉药品的大肠杆菌 检查方法。 4.了解一般药品的沙门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破 伤风杆菌的检查方法。
1、联合抗菌试验主要用于测定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时的相互影响。
①无关作用小,两种药物联合作用的活性 等于其单独活性;
②拮抗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低于 单独抗菌活性;
③累加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时的活性 等于两种单独抗菌活性之和;
④协同作用,两种药物联合作用显著大于 其单独作用的总和。
2020/10/13
2020/10/13
2. 打洞法
含菌琼脂平板上打洞,所以说微量法适于药物血浓度 的监测。优点是微量(血清用量少)敏感,操作简便。 除此之外还有管碟法、直接滴加法和挖沟法:适用于 测试一种药物对几种细菌的抗菌作用。方法是先制备 普通琼脂平板,并在平板上挖直沟,在沟内滴加药液, 在沟侧接种细菌。经过培养以后观察加细菌生长的情 况。我们可以根据沟和细菌间的抑菌距离的长短,来 判断该药物对这些细菌的抗菌能力。
2020/10/13
2. 活菌计数法
将定量的试验菌加入到一定浓度的定量药物中,作 用一定时间后,取样进行活菌数计数,从存活的微生物 数量计算出药物对试验菌的致死率,从而判断药物的杀 菌能力。
活菌计数一般是将定量的药物与试验菌作用后混合液 稀释后,混入琼脂培养基做成平板,培养后数平板上形 成的菌落数,由于一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繁殖而来的, 所以可以用菌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出混合液中存活的 细菌数。或者也可以用微孔滤膜过滤药物与试验菌的混 合液,洗净药液,将滤膜放在平板上培养后数菌落数 (CFU)。
常用方法 1. 棋盘格法
棋盘稀释法是常用的定量方法,首先分别测定拟联合的抗菌药物对 检测菌的MIC。
药物的稀释分别在方阵的纵列和横列进行,这样在每管(孔)中可 得到不同浓度组合的两种药物混合液。 接种菌量为5×105CUF/ml,35℃孵育 18h后观察结果。计算部分抑菌浓度
(FIC)指数 0.5为协同作用; 0.5-1为相加作用; 1~2为无关作用; >2为拮抗作用。
2020/10/13
药物的抗菌试验
药物的体外抗菌试验包括用于区别药物是抑菌或 杀菌药物的抑菌试验;
测定药物杀菌活性的杀菌试验;以及检查两种药物 联合作用的联合抗菌试验等。
一般抑菌药物只能抑制微生物生长,不能杀死微生 物,抑菌药物被除去,微生物又可以恢复继续生长。 杀菌药物能杀死微生物,杀菌药物除去后,微生物仍 然不能生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