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理论精解
波浪理论四十二浪图与口诀

波浪理论四十二浪图与口诀2015-06-16四十二浪图:口诀:五升三降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波浪起伏有形状,常见上斜与扩张;喇叭斜三现一浪(楔形起动),二浪之后走势强;五浪若是此模样(第5浪是楔形),分批减磅远危墙;A 浪止住回头看,A3A5 不一样;三波之字双回撤,五波右肩做B 浪;回撤二次分三五,三波弱来五波强;B 浪右肩a-b-c,轻仓快手捕长阳;解析五升三降(1)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解析:一,是指推动浪第一子浪、三子浪和第五子浪都可能存在扩展形态。
二,若一子浪加长,即一子浪扩展,则三子浪和五子浪等长;三,若三子浪加长,即三子浪扩展,则一子浪和五子浪等长;四,若五子浪加长,即五子浪扩展,则一子浪和三子浪等长;(2)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解析:一,除了前面讲到的三种推动浪形态以外(即图一至三),还有一种特殊浪型(即图四)。
二,该浪分为九个子浪,推动浪一种延长形态,5n+4;三,一子浪,三子浪,五子浪,七子浪,九子浪全部等长;四,四子浪底不破一子浪头,同样,六底不破三头,八底不破五头,即所谓“顶底不连”。
(3)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解析:一,五浪形式的推动浪,都有十五个子浪(图一图二和图三,5+5+5=15),而图四的九浪推动,则是二十七个子浪(3*9=27);二,“三三相隔”和“五三交错”是指推动浪除了前面四种形态外,虽然尚有多种,但浪型只有两种,即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组成或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与五个细浪间隔组成。
(4)波浪起伏有形状,常见上斜与扩张;解析:楔形的两种形态,楔形形态较多;(5)喇叭斜三现一浪,二浪之后走势强,五浪若是此模样,分批减磅远危墙;解析:一,如果喇叭形(楔形)或者上升楔形出现在一浪中,那么后面会有一个很凶悍的二浪回调,但经过此波回调之后的三浪,走势将异常凌厉和凶猛!二,如果喇叭(扩张三角形)或者上升楔形出现在五浪中,那么就要高度警惕!因为后面紧跟的将是直线下跌!(6)A 浪止住回头看,A3A5 不一样;三波之字双回撤,五波右肩做B 浪;解析:一,上升五浪退出之后,会有调整浪A 出现;二,调整A 浪要分清是由3 个子浪组成还是由5 个子浪组成,这一点很重要。
第10章波浪理论

3。 交替规则:在同级数的波浪里,第2浪和第4浪两个调整浪在形态上具有互换性。 4.调整浪的惯性:通常调整浪抵消推动浪中第(5)浪的长度;另外,第(4)浪经常
会调整至次一级的子浪4范围之内。如图10-7。
第五节 波浪理论与神奇数字
8.c浪---杀伤力最强。C浪常呈无量空跌的状态,主力砸盘明显;市 场对利空反映敏感,股价全面下跌,甚至出现恐慌性抛盘,破坏 力极强,运行时间也较长。c浪一般呈五浪下跌,c浪的完成即是 新的升势的开始。
第二节 波浪理论的基本特点
4.一个完整的八浪循环完成后,1、2、3、4、5五浪可合并为高一 级波浪的(1)(3)或(5)浪,a、b、c三浪可合并为高一级 的(2)或(4)浪。(如图10-3所示)。
5.无论股价涨跌或跌幅大小,也无论时间长短,波浪基本型态永恒 不变,改变的只是其涨跌的幅度和运行的时间。
再股价上升的趋势中,只要股价不向下跌破前一波浪的最低 价,它的上升波浪就尚未结束,然而一旦跌破前一波浪的最 低点,它的上升波浪已在反转向下前的最高价为之处结束; 相反,在下跌趋势里,只要股价不向上突破前一波浪的最高 价,它的下跌波浪就尚未结束,然而一旦突破前一波浪的最 高价,它的下跌波浪就已在反转向上的最低价未结束。
6.a浪---翻多为空。A浪中震荡幅度加大,主力出货坚决,成交量放大股价反跌。 A浪如呈三浪下跌走势,下跌力度较弱,接着的b浪反弹会上升至a浪的起点 附近。如a浪是五浪下跌走势,b浪的反弹仅能达到a浪跌幅的0.382或0.618倍。
第六节 各波段中各浪的特性
7.b浪---逃命机会。B浪情绪化严重,利空出现不跌反涨或利多出现 不涨反跌的现象较明显。成交量不大,价量背离明显,是主力机 构的逃命机会。浪浪一般以第一级的三浪形式出现。
波浪理论详细介绍

波浪理论详细介绍大自然的潮起潮落有着自身的规律。
涨潮时,有打七岸的波浪(主运动波)和退下去的波浪(回档波);退潮时,也有退下的波浪(主运动波)和打上岸的波浪(回档波)。
这些潮起潮落的反复便形成涨潮和退潮的现象。
而这一大自然的规律被一个股市技术分析大师奇迹般地运用到股市研究中来,形成一套如今广为运用却最为神奇的股市理论—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的全称是艾略特波浪理论,是以关国分析专家艾略特(R " N " Elliott)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技术分析理论。
波浪理论的形成和完善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
最初,艾略特发现股价的运动与波浪运动有着相似的规律,在进行一T大量的观察和实践后,于1938年出版了《波浪理论》一书。
在这本书里,艾略特认为股价波动与波浪的波动相似,后浪推前浪,不断地重复出现,价格波动的起落是供求失去平衡的结果.1946年,也就是在艾略特逝世2年前,他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
I.波浪理论的基本思想首先,波浪理论强调股价的运动是按照有规律的波浪形态发展的,人们可以通过掌握和运用股价运动的周期规律来预测股价的涨跌,把握股票的买卖时机。
其次,波浪理论认为,股价的运动规律是按照七升和下跌的模式周期性交替演进的。
股价运动周期一般由八个过程组成,即摊个周期部包括上升(或下降)的五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的三个过程。
这八个过程完成后,股价运动又将进人新的周期。
新的周期也将遵循这个模式。
再次,波浪理论认为,没有永恒的上升波浪,也没有永恒的下跌波浪。
只有上升过程中不断出现向下的调整波浪,该上升趋势才可能保持下去。
同样,在一个大的下降过程中不断出现向上的调整波浪,该下降趋势才有可能保持下去。
而每一个波浪中又可分为小的八个波浪.在这些小波浪又可细分为更小的波浪。
波浪理论以道氏理论为基础.是对道氏理论的发展和完善。
波浪理论中的大部分理论与道氏理论有相吻合之处。
不过,比较明显的区别在于道氏理论必须等到新的趋势确立以后才能发出信号;而波浪理论可以比较明确地知道目前是处在上升(或下降)的尽头或是上升(或下降)的途中,而且可以及时地发出转向信号,这更有利于指导投资者的操作。
一眼就能看出股价高低--波浪理论(详解版)

一眼就能看出股价高低--波浪理论(详解版)波浪理论又称艾略特波浪理论(Elliott Wave Theory),它是根据股价的周期波动规律来分析和预测未来走势的理论。
其创始人——美国技术分析大师拉尔夫?纳尔逊?艾略特(R N Elliott)(1871~1948)在长期研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后,发现不断变化的股价呈现出自然的波浪形态,于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创立了波浪理论。
调整浪形态调整是十分难以掌握的,许多艾略特交易者在推动模式阶段上赚钱而在调整阶段再输钱。
一个推动阶段包括5浪。
调整阶段由3浪组成,但有一个三角形的例外。
一个推动经常伴随着一个调整的模式。
调整模式可以被分成两类:简单的调整,之字型调整(N字型调整);复杂的调整,平坦型、不规则型、三角形型。
平坦型调整不规则型调整三角形型调整波浪理论是投资分析中最难以了解和精通的分析工具,然而也是最为神奇的分析工具。
波浪理论是所有技术分析方法中最为神奇的方法。
用波浪理论得出的一些结论,在开始时总是被认为很荒唐,但过后都不可思议地被事实证明。
但是这些结论总是在市场运作过程中被一次又一次地验证。
主浪延伸的特征:1.主浪延伸必然会产生9浪结构。
2.主浪延伸率3个主浪中只能由一个产生延伸,并且未产生延伸的其他两浪在时间和空间上大致会保持一致。
4.第5浪延伸具有特殊性,若第5浪延伸,则后面必然会出现3浪调整。
主浪的失败形态主浪的失败形态特征:上升走势中,第5浪没有突破第3浪的高点,从而形成M头形态;在下跌趋势中,C浪5的低点高于C浪3的低点,形成双底的形态。
以上是两种主浪的失败形态。
波浪理论五浪精解

理论第一浪在整个波浪循环开始后,一般市场上大多数投资者并不会马上就意识到上升波段已经开始;所以,在实际走势中,大约半数以上的第一浪属于修筑底部形态的一部分;由于第一浪的走出一般产生于空头市场后的末期,所以,市场上的空头气氛以及习惯于空头市场操作的手法未变,因此,跟随着属于筑底一类的第一浪而出现的第二浪的下调幅度,通常都较大;第一浪的性格:介绍第一浪的特点,为方便解释起见,暂以第一浪上升的走势作为介绍的基础;事实上,第一浪亦可以向下走;遇到向下走的推动浪,可将下述概念按相反方向解释;第一浪的开始,意味调整市势已经完结;因此,第一浪实际上是市势转变的标志;第一浪可以在划分为低一级的五组波浪,例如每小时走势图上所显示的波浪;通常而言,当市势出现三个波浪的调整走势,其后出现第一浪,足以证明市势向下调整完毕,价位将会掉头上升;当第一浪开始运行的时候,初时可能不易辨认,但第一浪一旦走完全程,便会构成可靠的讯号,其它推动浪将会逐一露面;第二浪接着出现,但其调整的幅度不应大于第一浪运行的长度;假如第三浪属于延伸浪,第五浪倾向于第一浪的长度相同;因此,第一浪可以用于预测第五浪见顶的上升目标;大约半数的第一浪属于营造底部形态的一部分,跟随这类第一浪出现的第二浪,调整幅度较大,但无论如何,回吐的比率不可以大于第一浪的100%;理论第二浪通常第二浪在实际走势中调整幅度较大,而且还具有较大的杀伤力,这主要是因为市场人士常常误以为熊市尚未结束,第二浪的特点是成交量逐渐萎缩,波动幅度渐渐变窄,反映出抛盘压力逐渐衰竭,出现传统图形中的转向形态,例如常见的头肩、双底等;第二浪考验判断力:第二浪的终点,通常会在下列三个地区出现;一可能调整第一浪的%或%;二多数以三个浪形态运行,假如行走的波浪形态可以判断为平坦形或之字形,c浪的长度极可能与a浪相同;三第二浪亦可能回吐之第一浪内的第IV浪;在其它动力指标的分析系统,当第二浪运行至尾声的时候,该等动力指标应出现过分抛售的情况; 动力指标分析系统包括:强弱指数、随机指数、动力指数等;第二浪的出现,经常考验图表分析者的判断能力,部分第二浪的调整幅度较大;有时令人感到迷惘,怀疑新的推动浪是否真的已经开始进行;可以说第二浪的出现,便是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将恐惧的心情输入投资者心内,并且形成一种声势,给人错误的感觉,以为第一浪的起点,即上一个低点亦快将失守;事实上,只要第二浪低点未曾低于第一浪的起点,仍然可以接纳为第二浪;在期货市场,第二浪浪底与第一浪的起点只差3、5个价位的例子数不胜数;在即市的走势图内,如果第一浪较为短促,第二浪经常会调整接近第一浪的100%;理论第三浪第三浪在绝大多数走势中,属于主升段的一大浪,因此,通常第三浪属于最具有爆炸性的一浪;它的最主要的特点是:第三浪的运行通常会是整个循环浪中的最长的一浪,其上升的空间和幅度亦常常最大;第三浪的运行轨迹,大多数都会发展成为一涨再涨的延升浪;在成交量方面,成交量急剧放大,体现出具有上升潜力的量能;在图形上,常常会以势不可挡的跳空缺口向上突破,给人一种突破向上的强烈讯号;第三浪最具爆炸力:推动浪当中,第三浪力量最强,也是最具爆炸性的一个波浪,通常而言,大部分上升幅度都在第三浪的中出现;缺口性在第三浪是惯见的现象,可以协助确认第三浪的存在;理论第四浪从形态的结构来看,第四浪经常是以三角形的调整形态进行运行;第四浪的运行结束点,一般都较难预见;同时,投资者应记住,第四浪的浪底不允许低于第一浪的浪顶;第四浪变幻莫测:第四浪的终点有下列四个可能性:一调整第三浪的%;二回吐至低一级的第四浪范围之内,也就是第三浪的第IV浪;三如果以平坦形或之字形出现,c浪与a浪的长度将会相同;四可能与第二浪的长度相同;数浪规则另一项天条规定,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唯一例外,是第五浪的斜线三角形运行的时候;第四浪经常以三角形形态运行,其中包括四种三角形:上升三角形、下跌三角形、对称三角形及喇叭三角形;第二浪与第四浪的关系,在于两者会以不同形态出现,简而言之,如果第二浪属于平坦调整浪,第四浪会以三角形或之字形运行;另一方面,假设第二浪的之字形调整浪运行,第四浪则可能以平坦形或三角形出现;第四浪运行至尾声的时候,动力指标通常会出现季度抛售的情况;通常来说,第四浪倾向于以较为复杂的形态露面;当一组五个波浪上升市势完结之后,根据第四浪的特性,该组五个波浪的第四浪,构成下一次调整市势可能见底的目标;理论第五浪在股票市场中,第五浪是三大推动浪之一,但其涨幅在大多数情况下比第三浪小;第五浪的特点是市场人气较为高涨,往往乐观情绪充斥整个市场;从其完成的形态和幅度来看,经常会以失败的形态而告终;在第五上升浪的运行中,二、三线股会突发奇想,普遍上升,而常常会升幅极其可观;第五浪力度较弱:第五浪的上升目标,通常可以通过下列两个途径做出准确的预测:一假如第三浪属于延伸浪,第五浪的长度将会与第一浪的长度相同;二第五浪与第一浪至第三浪的运行长度,可能以神奇数字比率%互相维系;第五浪应该可以再划分为低一级的五个波浪;以上升力度分析,第五浪经常远逊于第三浪,成交量亦然;因此,在动力指标的走势图内,第五浪的价位上升,而相对动力减弱,自然构成背离的现象;由于第五浪的力度有减弱的倾向,有时会形成斜线三角形的形态,或俗称上升楔性的消耗性走势;在斜线三角形内,第四浪将会与第一浪重叠,是唯一可以接受的越轨走势数浪规则原来规定,第四浪的底不可以低于第一浪的顶;斜线三角形走完全程之后,市势预期会急转直下,以及快的速度调整至斜线三角形开始运行的地方;市场心理,普遍会呈现一面倒的乐观情绪,与上升力度减弱及成交量下降配合分析,构成另一类背离现象;另外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五浪有时常会出现失败形态,及顶点不能升越第三浪的浪顶;此类形态较为罕见,辨别的重点在于数出第五浪中完完整整的五个波浪;。
15张图带你了解波浪理论

15张图带你了解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
波浪理论是由Nalph Nelson Eilliott在1938年所提出的,他将市场上的价格趋势型态,归纳出几个不断反复出现的型态。
Eilliott归纳整个市场的价格波动型态,发现不论趋势的层级大小,均遵循着一种五波上升三波下降的基本节奏。
跟道氏理论一样,波浪理论的本质都在于研究市场结构性运动及其自然规律。
因而,运动形态是波浪理论最重要的部分。
这里的形态是指波浪的形状及结构,当初艾略特就是根据价格走势形态创立了波浪理论。
根据该理论,在市场中价格运动与发展基本采取的是标准8浪结构形态。
8浪结构由5个上升浪和3个下跌浪组成,而5个上升浪又包含3个推动浪和2个调整浪。
波浪理论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看个人能消化多少。
我们这里只简单的讲解下,让大家对波浪理论有所了解。
毕竟这样经典的指标,别人说的时候我们一头雾水,也不好说我们是做股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波浪理论四十二浪图口诀心法详解

“推”表示推动浪;“调”表示调整浪;“弹”表示反弹浪;口诀一: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波起浪伏有形状,常见上斜与扩张;喇叭斜三现一浪,二浪之后走势强;五浪若是此模样,分批减磅远危墙;A浪止住回头看,A3A5不一样;三波之字双回撤,五波右肩做B浪;回撤二次分三五,三波弱来五波强;B浪右肩a-b-c,轻仓快手捕长阳;口诀二:调整浪型有三种,之字平坦三角型;之字三段a b c,5-3-5浪要记清;特殊情况双之字,七波两个之字型;平坦都是三三五,略与之字有不同;九种变形不复杂,区别尽在BC中;口诀三:无论直三与斜三,浪型间隔皆3-3;不管扩张与收缩,万变不离是五波;三角整理四形态,怎么进去,怎么出来;口诀四:双三特例七段波,两波调整来组合;待到整固突破后,上下波澜皆壮阔;口诀之详细说明--一三五浪可加长,每段细分五小浪;指的是推动浪的第一子浪,第三子浪和第五子浪都可能有延伸形态,但有几个注意事项:第一,若一子浪加长,即一子浪延伸,则三子浪和五子浪等长;第二,若三子浪加长,即三子浪延伸,则一子浪和五子浪等长;第三,若五子浪加长,即五子浪延伸,则一子浪和三子浪等长;另有等长九段波,顶底不连通道长;这段口诀的意思是说:除了前面讲到的三种推动浪形态以外(即图一至三),还有一种特殊的浪型(即图四),这种浪型的特点如下:第一:该浪分为九个子浪;第二:一子浪,三子浪,五子浪,七子浪,九子浪全部等长;第三:四子浪底不破一子浪头,同样的,六底不破三头,八底不破五头,即所谓“顶底不连”。
三三相隔十五段,五三交错亦寻常;这句话的含义如下:五浪形式的推动浪,都有十五个子浪(请再看一遍图一,图二和图三,3+3+5=16),而图四的九浪推动,则是二十七个子浪(3*9=27);“三三相隔”和“五三交错”指的是:推动浪并不只是前面四种形态(其他形态我以后会陆续讲解),还有很多种,但浪型只有两种,即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组成或所有子浪都由三个细浪与五个细浪间隔组成;口诀二的说明:调整浪的浪型分为三种:即之字型整理,平坦型整理,和三角形整理,这个是常识,不多说了;重要的是后面这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说,调整浪是对主要趋势的反方向修正,在之字型整理中a和c段与主趋势方向相反,b段和主趋势方向相同(b段是对主要趋势的反方向修正的反方向修正),a段和c段都由5个小浪组成,b段由3个小浪组成;其实我也觉得艾略特这样数浪有些机械和教条,但是没有办法,他至少还能创造出“波浪”这一学说,我们只有先照搬学会他的理论,才能在他的基础上改进和提高,以后才有可能超越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理论,大家说是吗?特殊情况双之字,七波两个之字型;所谓“双之字”型,指的是一个“之字型”调整之后有一个“X”浪,然后再有一个“之字型”调整浪,加在一起以七浪的复杂形式完成调整(这种浪型不是很常见,多见于大熊股中,我记得“深科技97年以后的月线好象是这种情况”),这种浪型的结构是a(5)+b(3)+c(5)+x+a(5)+b(3)+c(5);平坦都是三三五,略与之字有不同;九种变形不复杂,区别尽在BC中;这一部分是个重点,请大家参考大图中的第二行,第三行和第四行的最后三张小图(这九张图是平坦型整理的九种形式,请印在你的大脑中,你将终生受益);平坦型整理的浪型结构是a(3)+b(3)+c(5);平坦型整理的九种方式分别是:1:穿头破底型;2:穿头平底型;3:穿头藏底型;4:平头破底型;5:平头平底型;6:平头藏底型;7:缩头破底型;8:缩头平底型;9:缩头藏底型;注意:穿头破底型的平坦型整理后面的拉升力度最大;波起浪伏有形状,常见上斜与扩张;这一句的意思是说,上升楔形(即上斜三角形)和喇叭形(即扩张三角形)是两种很常见的浪型;喇叭斜三现一浪,二浪之后走势强;五浪若是此模样,分批减磅远危墙;这两口诀比较重要,请大家好好体会!意思是说:如果喇叭(扩张三角形)或者上升楔形出现在第一浪中,那么后面会有一个很凶悍的二浪回调,但经过此波回调之后的三浪,走势将异常凌厉和凶猛!但是如果如果喇叭(扩张三角形)或者上升楔形出现在第五浪中,那么就要高度警惕了!!因为后面紧跟着的将是直线下跌!(请参考上证指数月线见顶2245前的走势)A浪止住回头看,A3A5不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指:上升五浪结束之后,会有调整浪A出现(这个大家都知道的);这个调整浪A要分清它是由5个子浪组成还是由三个子浪组成,这一点很重要;三波之字双回撤,五波右肩做B浪;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如果调整浪A以三波段形式出现,其后的走势将是“双回撤”;如果调整浪A以五波段形式出现,其后的走势将是“B浪反弹”;注意:前面这段话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前面上升浪中的第五浪必须是延伸浪(即前文所说的“五浪加长”)回撤二次分三五,三波弱来五波强;所谓“双回撤”,是指的两个过程,A浪属于第一次回撤,其后的反弹是第二次回撤,并称“双回撤”。
波浪理论精解

本课重要知识点:➢波浪理论形态分析的基础——8浪循环➢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率➢波浪的模式与等级的划分➢推动浪➢调整浪➢波浪理论的三个“铁律”➢波浪理论的两个“指南”➢各段波浪的特性➢实例分析❖理论知识介绍:一、波浪理论简介: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
艾略特坚信,他的波浪理论是制约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波浪理论的优点是,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能提前发出警示信号,而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只有事后才能验证。
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处出现,以及它们为什么具备如此这般的预测意义等等问题。
另外,它也有助于我们判明当前的市场在其总体周期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在13世纪发现的费氏数列。
与其他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趋势确立之前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的一种预测工具。
当前,波浪理论被其它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借用,已广泛的融入到其它的分析方法之中。
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
波浪理论的基本内容:1、基本原则:市场决定不仅受制于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产生有价值的信息。
每笔交易在即刻成为一种结果的同时进入市场组织并通过交易数据的传递,影响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这些行为受人类本性的控制形成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会重演。
波浪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形态、比率及时间,形态用于分析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比率分析可用于分析回撤点和价格目标,波浪形态完成的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波浪形态: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比率:各浪之间呈现一定比例关系)(时间:有节奏的重复运动,可验证形态和比率。
)二、8浪循环图说明波浪理论是通过价格上涨下跌现象不断重复,来总结出价格上涨和下跌的规律,并首次提出了价格上涨、下跌过程中的内部结构。
每个周期都由上升(或下降)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将入另一个周期,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也就是常说的“八浪循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重要知识点:➢波浪理论形态分析的基础——8浪循环➢波浪理论的数字基础——斐波那契数列和黄金分割率➢波浪的模式与等级的划分➢推动浪➢调整浪➢波浪理论的三个“铁律”➢波浪理论的两个“指南”➢各段波浪的特性➢实例分析❖理论知识介绍:一、波浪理论简介:1946年,艾略特完成了关于波浪理论的集大成之作,《自然法则——宇宙的秘密》。
艾略特坚信,他的波浪理论是制约人类一切活动的普遍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波浪理论的优点是,对即将出现的顶部或底部能提前发出警示信号,而传统的技术分析方法只有事后才能验证。
艾略特波浪理论对市场运作具备了全方位的透视能力,从而有助于解释特定的形态为什么要出现,在何处出现,以及它们为什么具备如此这般的预测意义等等问题。
另外,它也有助于我们判明当前的市场在其总体周期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波浪理论的数学基础,就是在13世纪发现的费氏数列。
与其他趋势的技术方法不同,波浪理论可以在趋势确立之前预测趋势何时结束,是现存最好的一种预测工具。
当前,波浪理论被其它分析理论、分析方法借用,已广泛的融入到其它的分析方法之中。
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发现”。
波浪理论的基本内容:1、基本原则:市场决定不仅受制于有价值的信息,而且产生有价值的信息。
每笔交易在即刻成为一种结果的同时进入市场组织并通过交易数据的传递,影响其他投资者的行为,这些行为受人类本性的控制形成各种模式,这些模式会重演。
波浪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形态、比率及时间,形态用于分析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比率分析可用于分析回撤点和价格目标,波浪形态完成的时间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波浪形态:波浪的形状和构造)(比率:各浪之间呈现一定比例关系)(时间:有节奏的重复运动,可验证形态和比率。
)二、8浪循环图说明波浪理论是通过价格上涨下跌现象不断重复,来总结出价格上涨和下跌的规律,并首次提出了价格上涨、下跌过程中的内部结构。
每个周期都由上升(或下降)5个过程和下降(或上升)3个过程组成,这8个过程完结以后,这个周期已经结束,将入另一个周期,新的周期仍然遵循上述的模式,也就是常说的“八浪循环”。
这就是波浪理论最核心的内容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数为5(1、2、3、4、5),调整浪的浪数为3(a\b\c),合起来为8。
8浪循环中,前5段波浪构成一段明显的上升浪,其中包括3个向上的冲击波及两个下降的调整波。
在3个冲击波之后,是由3个波浪组成的一段下跌的趋势,是对前一段5浪升势的总调整。
这是艾略特对波浪理论的基本描述。
而在这8个波浪中,上升的浪与下跌的浪各占4个,可以理解为艾略特对于股价走势对称性的隐喻。
在波浪理论中,最困难的地方是:波浪等级的划分。
如果要在特定的周期中正确地指认某一段波浪的特定属性,不仅需要形态上的支持,而且需要对波浪运行的时间作出正确的判断。
换句话说,波浪理论易学难精,易在形态上的归纳、总结,难在价位及时间周期的判定。
区分三浪和五浪结构的意义?可区分牛市里的调整和下跌;熊市里的反弹与反转。
波浪的层次艾略特将趋势划分为九个层次,每个层次的浪有不同的名称和标志,分别以三套阿拉伯数字和罗马数字大、小写交替标示。
投资者只要根据标示就可知道目前市场的位置即目前股市的走势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处在什么阶段。
一般应用中只要辩明相对级数即可。
三、波浪理论数学结构——斐波那契数列与黄金分割率波浪理论的推动浪,浪形为5(1、2、3、4、5),调整浪的浪型为3(a\b\c),合起来为8。
若把波浪细化,大的推动浪又可分为1、3、5浪为推动,2、4为调整。
a、c为推动,b为调整。
这样大的推动浪为5+3+5+3+5=21,调整浪为5+3+5=13,合起来为34。
若再进行更详细的浪形划分,大的推动浪为21+13+21+13+21=89,调整浪为21+13+21=55,合起来为144。
所以,波浪理论怎么细分,都精确在这个数列上:1、2、3、5、8、13、21、34、55、89、144、233这个数列就是斐波那契数列。
它满足如下特性:每两个相连数字相加等于其后第一个数字;前一个数字大约是后一个数字的0.618倍;前一个数字约是其后第二个数字的0.382倍;后一个数字约是前一个数字的1.618倍;后一个数字约是前面第二个数字的2.618倍;由此计算出常见的黄金分割率为(0.5和1.5外):0.191、0.236、0.382、0.618、0.809、1.236、1.382、1.618、1.764、1.809黄金分割比率对于股票市场运行的时间周期和价格幅度模型具有重要启示及应用价值。
四、黄金分割比率在时间周期模型上的应用未来市场转折点=已知时间周期×分割比率已知时间周期有两种:(1)循环周期:最近两个顶之间的运行时间或两个底之间的运行时间(2)趋势周期:最近一段升势的运行时间或一段跌势的运行时间一般来讲,用循环周期可以计算出下一个反向趋势的终点,即用底部循环计算下一个升势的顶,或用顶部循环计算下一个跌势的底。
而用趋势周期可以计算下一个同方向趋势的终点或是下一个反方向趋势的终点。
五、时间周期与波浪数浪的数学关系一个完整的趋势(推动浪5波或调整浪3波),运行时间最短为第一波(1浪或A浪)的1.618倍,最长为第一波的5.236倍。
如果第一波太过短促,则以第一个循环计算(A浪与B 浪或1浪与2浪)。
1.382及1.764的周期一旦成立,则出现的行情大多属次级趋势,但行情发展迅速。
同级次两波反向趋势组成的循环,运行时间至少为第一波运行时间的 1.236倍。
一个很长的跌势(或升势)结束后,其右底(或右顶)通常在前趋势的1.236或1.309倍时间出现。
六、黄金分割比率在价格幅度模型上的应用如果推动浪中的一个子浪成为延伸浪的话,则其他两个推动浪不管其运行的幅度还是运行的时间,都将会趋向于一致。
也就是说,当推动浪中的浪3在走势中成为延伸浪时,则浪1与浪5的升幅和运行时间将会大致趋同。
假如并非完全相等,则极有可能以0.618的关系相互维系。
浪5最终目标,可以根据浪1浪底至浪2浪顶距离来进行预估,他们之间的关系,通常亦包含有神奇数字组合比率的关系。
对于ABC调整浪来说,浪C的最终目标值可能根据浪A的幅度来预估。
浪C的长度会经常是浪A的1.618倍。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下列公式预测浪C的下跌目标:浪A浪底减浪A 乘0.618。
在对称三角形内,每个浪的升跌幅度与其他浪的比率,通常以0.618的神奇比例互相维系。
七、黄金分割比率在价格幅度模型上的应用0.382:浪4常见的回吐比率、部份浪2的回吐比率、浪B的回吐比率。
0.618:大部份浪2的调整幅度、浪5的预期目标、浪B的调整比率、三角形内浪浪之间比率。
0.5:常见是浪B的调整幅度。
0.236:浪3或浪4的回吐比率,但不多见。
1.236与1.382:1.618:浪3与浪1、浪C与浪A的比率关系。
❖推动浪形态讲解推动浪有五浪构成。
第一浪通常只是由一小部分交易者参与的微弱的波动。
一旦浪1结束,交易者们将在浪2卖出。
浪2的卖出是十分凶恶的,最后浪2在不创新低的情况下,市场开始转向启动下一浪波动。
浪3波动的初始阶段是缓慢的,并且它将到达前一次波动的顶部(浪1的顶部)。
交易者并不确信这是一次向上的趋势,并且利用这次波动增加空头。
如果他们的分析是正确的话市场不能到达前一浪波动的顶部。
因此,大量的止损单的现象将在浪1顶部上方出现。
浪3的波动获得了动力并且到达了浪1的顶部。
在浪1顶部被突破的同时,那些止损单被触及了。
根据止损量的大小,将在浪3上产生一个跳空缺口。
在浪3上升的过程中,跳空缺口是一个好的现象,在止损单被触及之后,浪3的波动将引起交易者的注意。
以下的序列将是这样:初始时在底部做多头的交易者可以观望。
他们甚至可能决定增加头寸。
处于停损出局状态的交易者(经过一段徘徊不安之后)断定行情是向上的,并决定买进参与波动,这种突增的兴趣给浪3的波动提供了动力。
这时,大多数的交易者已经断定这浪行情是上升的。
浪2是一次凶恶的卖出,浪4是一次有序的获利回吐。
当这种买进的疯狂变弱了,浪3进入了停滞。
获利回吐这时开始蔓延。
在低点做多的交易者决定将利润兑现。
这就引发一次价格的回落,从而形成浪4。
当获利回吐进行的过程中,大多数交易者仍然确信行情是向上的。
他们或者是迟了一步进入这一次波动,或是正处于犹豫不决。
他们认为这次获利回吐是一次买进的好机会和平仓的好机会。
在浪4结束之时,更多的买单开始介入,价格开始再次波动上升,从而形成浪5。
浪5的波动缺乏象浪3波动时拥有的巨大的热情和力量。
当价格在浪3上方创出新高以后,浪5内部的动量相对于浪3运行过程是很小的。
最后,当这种缺乏光泽的买进热情熄灭时,市场已经到了头部,并进入下一个阶段。
推动浪浪5未能创新高(低),市场将会出现大逆转推动浪浪5不能创新高(高于浪3的顶点),则浪4变为调整浪的浪a(也有可能成为下跌推动浪的浪1),浪5成为浪b,之后将面临浪c的下跌(下跌推动浪浪3是惨烈下跌)。
推动浪浪5不能创新低(低于浪3的低点),则浪4变为调整浪的浪a(也有可能成为上升推动浪的浪1),浪5成为浪b,之后将面临浪c的反弹(上升推动浪浪3是猛烈上升)。
特殊:1.推动浪的变异形态——倾斜三角形倾斜三角形为推动浪中的一种特殊型态(比较少见),主要出现在第5浪的位置。
艾略特指出,在股市中,一旦出现一段走势呈现快速上升或赶底的状况,其后经常会出现倾斜三角形型态2.调整浪形态调整是十分难以掌握的,许多艾略特交易者在推动模式阶段上赚钱而在调整阶段再输钱。
一个推动阶段包括五浪。
调整阶段由三浪组成,但有一个三角形的例外。
一个推动经常伴随着一个调整的模式。
调整模式可以被分成两类:简单的调整:之字型调整(N字型调整)/复杂的调整:平坦型、不规则型、三角形型3.调整浪形态:简单的调整(N字调整)“N字型调整”是三浪模式,其中B浪不能回调到A浪的75%之上。
C浪将在A浪之下形成一个新低,N字型调整的A浪经常会有五浪。
在平坦型和不规则型调整中,A浪有三浪。
这样,如果你能识别一个有五浪组成的A浪,你就能断定这个调整是“N字型调整”型4.调整浪形态:复杂(平坦型)的调整在平坦型调整中,每一浪的长度是相同的。
经历过一次五浪的推动模式之后,市场进入浪A。
而后,市场波动向上形成浪B,并到达前期高位。
最后,市场下滑形成浪C,并到达前期浪B的低位。
5.调整浪形态:复杂(不规则型)调整6.调整浪形态:复杂的(三角形型)调整艾略特三角形是一种五浪之间相互穿插的模式。
一个三角形的五个次级浪依次呈现浪A、B、C、D和E序列。
7.调整浪形态:复杂的(三角形型)调整大多数普通的三角形是作为第4浪出现的(大五浪的第4浪),这时市场将以与浪3相同的方向刺破三角形。
作为B浪调整出现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