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BA整理笔记

合集下载

康奈尔笔记法总结文章(热门3篇)

康奈尔笔记法总结文章(热门3篇)

康奈尔笔记法总结文章(热门3篇)康奈尔笔记法总结文章第1篇记笔记的方法有很多,无论是纸质笔记还是电子笔记。

小飞侠未来会为你一一介绍。

今天墙裂推荐适合学习系统知识的笔记方法——康奈尔笔记法。

康奈尔笔记是康奈尔大学教授沃尔特·鲍克总结发明的,把一页纸分成三部分来使用:1. 笔记栏:右上最大的空间。

2. 线索栏:左边四分之一左右的空间。

3. 总结栏:下方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间。

叮~请查收小飞侠做的康奈尔笔记详解图~嘻嘻康奈尔笔记法总结文章第2篇在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通常会用这些词语来评价一个人的笔记:好看的、工整的、有条理的、详细的…… 符合这些特点的笔记,都需要用心制作,然而在康奈尔大学的笔记方法指南中,这些都不能成为评价“好笔记”的标准。

该指南对“好笔记”的论述是这样的:在开始做笔记前,你需要明确做笔记的目的,你要用这些笔记来干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做笔记的目的无非就这些:根据笔记目的,确定笔记内容,才能让笔记更好地为你所用。

笔记是用来帮助我们实现目的的,因此是否“有用”才是评判笔记好坏的真正标准。

很多人会在“做笔记”这件事上投入太多的精力,但“做笔记”的过程本身并不是特别“有用”。

如果你不去回顾笔记,那么不久后你将忘记其中90%的内容。

因此,为了达到你的目的,你需要做出能“用“的笔记。

在康奈尔大学的笔记方法指南中,“使用”笔记其实就是回顾笔记、补充笔记、概括笔记、解释笔记这些过程的组合,然后再加以重复,最后笔记的内容将会转换成你的长期记忆。

小贴士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在习得新知识的24小时后,大脑将会忘掉其中的74%。

因此,当天做的笔记在当天就要进行回顾,否则知识就白学了。

为了更好地坚持做笔记、读笔记的习惯,建议大家做笔记尽量简洁,且每次回顾的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知识的消化不能一蹴而就,坚持才是胜利。

尽管不同的笔记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人、不同的目标,但是有用的笔记往往会有共同的特征,例如:满足这些共性的笔记方法,通常是容易制作、便于回顾、促进理解的。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学习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中级)学习笔记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学习笔记目录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会考3分) (10)1.1国际信息化体系要素(六大要素): (10)1.2电子政务的模式 (11)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11)1.4ERP (11)1.4.1 ERP系统特点 (11)1.4.2 ERP系统的功能 (11)1.5CRM的三个要点 (12)1.6商业智能(简称:BI) (12)OLAP:联机分析处理 (12)1.6.1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 (12)1.6.2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 (12)1.8电子商务的模式 (12)1.8.1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 (12)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上午必考,下午有可能会考) (13)1.1信息系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 (13)1.2产生问题的原因 (13)1.3我国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处理)(分两类) (13)1.3.1第一类:对单位的管理 (13)1.3.2第二类:对人员的管理 (14)1.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从高到低) (14)1.5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 (14)1.6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甲乙丙三个级别) (14)1.7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 (14)1.7.1资质审批(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15 1.8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几个重要的概念 (15)1.9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 (15)2.0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信息系统建设 (15)2.0.1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 (15)2.1ITIL与IT服务管理 (15)2.1.1名词解释 (15)2.1.2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 (16)2.1.3 ITSM的基本原理(二次转换) (16)2.2信息系统审计 (16)2.2.1概念(评审、论证、审计) (16)2.2.2目的 (16)2.2.3审计触发 (16)第三章信息系统集成专业技术知识(重点) (17)1.1系统集成的概念 (17)1.2系统集成的特点 (17)1.3信息系统集成分类 (17)1.4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四个阶段) (17)1.5信息系统开发方法(三大方法) (17)1.5.1结构化方法 (17)1.5.2原型法: (18)1.5.3面向对象方法 (18)1.6软件工程 (18)1.6.1软件需求的特征,目的 (18)1.6.2软件设计 (18)1.6.3软件测试(三大测试阶段) (19)1.6.4软件维护(四大性维护) (19)1.6.5软件复用 (19)1.6.6软件质量 (19)1.6.7软件配置管理(六大内容) (19)1.6.8软件工程管理(集成了过程管理和项目管理)(六个方面) (20)1.7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 (20)1.7.1基本概念 (20)1.7.2类和对象的关系 (20)1.8可视化建模与统一建模语言 (21)1.8.1统一建模语言的特征(UML) (21)1.8.2九种建模图 (21)1.9软件架构 (21)1.9.1常见的架构模式(六种模式) (21)1.9.1中间件(五种常见的中间件) (22)2.0典型应用集成技术 (22)2.0.1从两层理解数据仓库 (22)2.0.2数据仓库的特点(四大特点) (22)2.1W EB S ERVICES技术 (22)2.1.1协议(四大协议) (22)2.1.2适用Web Services的情况(四种情况) (22)2.1.3不适用Web Services的情况(两种情况) (23)2.2J2EE架构、.NET架构 (23)2.2.1完整的J2EE技术规范(四个组成部分) (23)2.2.1 J2EE规范包含的构建及服务技术规范 (23)2.3常用构建标准 (23)2.3.1常见代表(三个) (23)2.4计算机网络知识 (24)2.4.1局域网最常见的协议(三个) (24)2.5网络 (24)2.5.1网络分布范围(四种网) (24)2.5.2网络拓扑结构(四种拓扑) (24)2.5.3网络管理(四种管理) (24)2.5.4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五大基本功能) (24)2.5.5网络存储技术(模式)(三种技术(模式)) (25)2.5.6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六个子系统) (25)2.5.7综合布线系统图 (26)2.5.8综合布线适用范围 (26)第四章项目管理的一般知识 (27)1.1项目的定义和目标 (27)1.2项目的特点 (27)1.3项目成功的约束(四大约束) (27)1.4项目管理的知识范围 (27)1.4.1核心知识域(六大管理) (27)1.4.2保障域(六大管理、两大规范) (27)1.4.3伴随域(两大管理) (28)1.4.4过程域 (28)1.5项目管理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28)1.5.1软技能 (28)1.6项目管理学科的产生和发展(PMI提出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28)1.6.1项目管理过程组(五大过程组) (28)1.6.2九大知识域(九大管理) (29)1.7项目的组织方式 (29)1.8项目管理办公室(PMO)在组织结构中的作用 (30)1.9项目经理和管理办公室(PMO)的区别 (30)2.0项目生命周期 (31)2.0.1项目生命周期的特征(四大阶段) (31)2.1典型的信息系统项目的生命周期模型 (31)2.2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2)2.2.1 PDCA循环 (32)2.2.2项目的5个管理过程组和项目管理知识领域映射关系图 (32)第五章立项管理 (33)1.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 (33)1.2建设方的立项管理(三步) (33)1.3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33)1.3.1项目评估的方法 (34)1.4项目招标 (34)1.4.1招标 (34)1.4.2招标代理 (34)1.4.3招标程序(十一步程序) (34)1.4.4制定招标评分标准的原则(六大原则) (35)1.4.5投标 (35)1.4.6评标(需要补全) (35)1.4.7中标人投标的条件(两大条件) (35)1.5承建方的立项管理 (35)1.5.1投标(三步骤) (35)1.5.2投标文件内容 (36)1.6签订合同 (36)1.6.1合同谈判的方法 (36)1.6.2签订合同 (36)第六章项目整体管理 (36)1.1项目整体管理的过程(七大流程) (36)1.2项目启动 (37)1.2.1项目章程的作用和内容(输出) (37)1.2.2项目启动的依据(四大依据)(输入) (37)1.2.3项目启动的方法(三种方法) (37)1.3编制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 (38)1.3.1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的技术和工具 (38)1.3.2制定项目范围说明书(初步)的输入和输出 (38)1.4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 (38)1.4.1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的输入、输出 (38)1.5监督和控制项目 (39)1.5.1监督和控制项目的方法(四个方法) (39)1.5.2监督和控制项目的输入、输出 (39)1.6整体变更控制 (39)1.6.1整体变更控制过程包含的内容(六大内容) (39)1.6.2整体变更控制的方法 (40)1.6.3整体变更控制的输入、输出 (40)1.7项目收尾(两种收尾) (40)1.7.1项目收尾的方法(三种方法) (40)1.7.2项目收尾的输入、输出 (41)第七章项目范围管理 (41)1.1项目范围管理过程(五大过程) (41)1.2产品范围与项目范围 (41)1.2.1产品范围 (41)1.2.2项目范围 (41)1.3编制范围管理计划 (42)1.3.1编制范围管理计划的工具和技术 (42)1.3.2编制范围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 (42)1.4范围定义 (42)1.4.1范围定义的工具和技术 (42)1.4.2范围定义的输入,输出 (42)1.5创建工作分解结构(WBS) (43)1.5.1 WBS概念 (43)1.5.2 WBS的表示形式 (43)1.5.3创建WBS的工具和技术 (43)1.5.4 WBS的输入、输出 (44)1.6范围确认 (44)1.6.1范围确认的输入、输出 (44)1.7范围控制 (44)1.7.1范围控制的工具和技术 (44)1.7.2范围控制的输入、输出 (45)第八章项目进度管理 (45)1.1项目进度管理的管理过程(六大过程) (45)1.2活动定义 (45)1.2.1定义 (45)1.2.2 WBS的主要用途,活动定义与WBS的关系 (46)WBS主要用途: (46)1.2.3活动定义的输入、输出 (46)1.2.4活动定义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46)1.3活动排序 (47)1.3.1活动排序的输入、输出 (47)1.3.2活动排序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47)1.4活动资源估算 (48)1.4.1定义 (48)1.4.2活动资源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48)1.4.3活动资源估算的输入、输出 (48)1.5活动历时估算(有均值和方差公式) (48)1.5.1定义 (48)1.5.2活动历时估算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49)1.5.3活动历时估算的输人,输出 (49)1.6制定进度计划 (49)1.6.1制定进度计划所采用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49)1.6.2制定进度计划的输入、输出 (50)1.7项目进度控制 (50)1.7.1定义 (50)1.7.2项目进度控制的主要技术和工具 (51)1.7.3项目进度控制的输入、输出 (51)第九章项目成本管理 (51)1.1项目成本管理的过程(四种过程) (51)1.2项目成本失控原因(四种原因) (52)1.3成本的类型 (52)1.4管理储备 (52)1.5成本基准 (52)1.6学习曲线理论 (52)1.7制定项目成本管理计划 (52)1.8项目成本估算 (53)1.8.1项目估算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六大因素) (53)1.8.2成本估算的工具和技术 (53)1.9项目成本预算 (53)1.9.1项目成本预算的工具与技术 (53)2.0项目成本控制 (54)2.0.1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54)2.0.2成本控制的工具与技术 (54)2.0.3绩效衡量分析(名词解释+计算公式) (54)第十章项目质量管理(每一页都需要去看) (55)1.1基本概念 (55)1.2质量管理基本原则和目标 (56)1.2.1基本原则: (56)1.2.2目标: (56)1.3质量管理主要活动和流程 (56)1.3.1主要活动: (56)1.3.2流程: (56)1.4国际质量标准 (57)1.4.1 ISO9000 系列(ISO9001、ISO9004、ISO9011) (57)ISO9000质量管理的原则(八项原则) (57)1.4.2全面质量管理(TQM) (57)1.4.3六西格玛(六倍标准差) (57)1.5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57)1.5.1制定项目质量常用的技术工具和方法 (57)1.5.2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工作的输入、输出 (58)1.6项目质量控制 (58)1.6.1项目质量控制活动的内容 (58)1.6.2项目质量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七大步骤) (58)1.6.3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技术和工具 (58)第十一章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59)1.1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 (59)1.2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 (59)1.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有关概念 (59)1.4项目组织结构图(三种) (60)1.4.1名词解释 (60)1.5项目人力资源计划编制 (60)1.6项目团队组织建设 (60)1.6.1获取人力资源的依据(输入) (60)1.6.2组建项目团队的工具和技术 (61)1.6.3组建项目团队的输出 (61)1.7激励理论 (61)1.7.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五种需要) (61)1.7.2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假设(三种假设) (61)1.7.3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62)1.7.4期望理论 (62)1.8X理论和Y理论 (62)1.8.1 X理论(主要体现了独裁型管理者对人性的基本判断) (62)1.8.2 Y理论(与X理论完全相反) (63)1.9项目团队建设 (63)1.9.1项目团队建设的主要目标 (63)1.9.2项目团队建设的阶段(五个阶段) (63)1.9.3项目团队建设的工具与技术 (63)2.0项目团队管理 (64)2.0.1定义 (64)2.0.2项目团队管理的方法(三种方法) (64)2.0.3冲突管理的方法(六种方法) (64)第十二章项目沟通管理 (64)1.1沟通管理计划编制 (64)1.1.1定义 (64)1.1.2沟通管理的过程(四大过程) (64)1.1.3沟通模型 (65)1.1.2沟通管理计划编制过程的步骤 (65)1.1.3沟通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65)1.1.4信息的传递方式(三种方式) (65)1.2信息分发 (66)1.2.1定义 (66)1.2.2常用的沟通方式的优缺点或特点介绍 (66)1.2.3用于信息分发的技术、方法 (66)1.2.4经验教训总结过程结果 (66)1.3一个考点 (67)第十三章项目合同管理 (67)1.1合同的法律特征 (67)1.2有效合同原则(三种原则) (67)1.3无效合同原则(五种原则) (67)1.4项目合同的分类 (67)1.4.1按信息系统范围划分的合同分类(三种分类) (67)1.4.2按项目付款方式划分的合同分类(三种分类) (68)1.5项目合同签订 (68)1.5.1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68)1.5.2项目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 (68)1.6项目合同管理 (69)1.6.1定义 (69)1.6.2合同管理的作用 (69)1.6.3合同管理的主要内容(四大管理) (69)1.6.4合同变更控制系统的一般处理程序 (69)1.6.5合同管理的工具和技术 (69)1.6.6合同管理的依据(输入) (70)1.6.7合同管理的交付物(输出) (70)1.7项目合同索赔处理 (70)1.7.1索赔概念(定义) (70)1.7.2索赔的分类 (70)1.7.3索赔程序 (71)第十四章项目采购管理 (71)1.1采购管理的主要过程 (71)1.2编制采购计划 (71)1.2.1合同的类型(合同按费用支付方式分为三类) (71)1.3编制询价计划 (72)1.3.1常见的询价文件 (72)1.4招标 (72)1.4.1招标方式(六种方式) (72)1.4.2六种方式的使用条件 (72)1.4.3招投标程序 (73)1.4.4招标人及其权利以及义务 (73)1.4.5供方选择的工具和技术 (73)1.4.6评标委员会 (74)1.5合同及合同收尾 (74)1.5.1合同收尾的内容 (74)1.5.2合同收尾的输入、输出 (74)第十五章信息(文档)和配置管理 (74)1.1配置管理 (74)1.1.2配置管理有关的概念 (74)1.1.3配置管理计划的主要内容 (75)1.1.4配置识别的基本步骤 (75)1.1.5建立配置管理方案的基本步骤 (75)1.1.5配置管理的活动(四个方面) (75)1.1.6配置库的类型(四种类型) (76)1.2版本管理 (76)1.2.1配置项的状态(三种状态) (76)1.2.2变更控制流程 (76)第十六章变更管理 (76)1.1项目变更产生的原因(六种常见原因) (76)1.2变更管理的基本原则 (77)1.3组织机构 (77)1.4工作程序 (77)1.5项目变更管理的工作内容 (77)1.5.1对进度变更的控制 (77)1.5.3对合同变更的控制 (78)1.5.4变更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78)第十七章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会考3分) (78)1.1信息安全定义 (78)1.1.1信息安全属性及目标 (79)1.2信息安全管理的内容 (80)1.3技术体系 (80)1.4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 (81)1.5环境与人身安全 (81)1.6电磁兼容 (81)1.6.1计算机设备防泄露 (81)1.7系统安全等级管理 (81)1.7.1保密等级(三级) (81)1.7.2可靠性等级(三级) (82)第十七章项目风险管理 (82)1.1风险管理的过程 (82)1.2项目风险管理过程的内容 (82)1.3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82)1.3.1风险管理计划的基本内容 (82)1.3.2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工具与技术 (83)1.3.3制定风险管理计划的输入、输出 (83)1.4风险识别 (83)1.4.1项目风险识别的特点 (83)1.4.1风险识别的具体方法 (83)1.4.2风险识别的输入、输出 (84)1.5定性风险分析 (84)1.5.1定义 (84)1.5.2定性风险分析的方法 (84)1.5.3定性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 (84)1.6定量风险分析 (85)1.6.1定义 (85)1.6.2定量风险分析常用技术 (85)1.6.3数据收集和表示的方法及应用 (85)1.6.4定量风险分析的输入、输出 (85)1.6.5应对风险的基本措施(规避、接受、减轻、转移) (85)1.7风险监控 (86)1.7.1定义 (86)1.7.2风险监控的目的和主要工作内容 (86)1.7.3系统的项目监控方法(两大类) (86)1.7.4风险监控的具体方法(六种方法) (86)第十九章项目收尾管理 (87)1.2项目验收 (87)1.3项目总结的意义(属于项目收尾的管理收尾,又称行政收尾) (87)1.4项目总结会应讨论的内容 (88)第二十章知识产权管理(考1~2分) (88)1.1知识产权定义 (88)1.2我国的知识产权法法律体系 (88)1.3知识产权的范围 (88)1.3.1著作权的主体 (89)1.3.2著作权的归属划分 (89)1.4专利权 (89)1.4.1专利权的内容 (89)1.5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则(六个原则) (89)1.6知识产权管理要项 (90)1.7知识产权(著作权)的有效时间 (90)1.8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90)第二十一章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90)1.1标准和标准化常识 (90)1.1.1定义 (90)1.1.2我国标准的级别(四种标准) (90)1.1.3国际标准 (91)1.2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作中常用的法律、技术标准和规范 (91)1.2.1法律法规 (91)第一章信息化基础知识(会考3分)1.1国际信息化体系要素(六大要素):1)信息技术应用2)信息资源3)信息网络(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4)信息技术和产业5)信息化人才6)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1.2电子政务的模式1)政府间的电子政务(G2G)2)政府对企业的电子政务(G2B)3)政府对公民的电子政务(G2C)4)政务与公务员(G2E)1.3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英文缩写:1)企业资源计划(ERP)2)物料需求计划(MRP)3)能力需求计划(CRP)4)制造资源计划(MRP II)5)客户关系管理(CRM)6)企业关系管理(ERM)1.4 ERP1.4.1 ERP系统特点1)ERP是统一的集成系统2)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3)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4)ERP是开放的系统1.4.2 ERP系统的功能1)财会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管理)2)生成控制管理(主生成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3)物流管理(销售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4)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的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资核算,工时管理,差旅核算)1.5 CRM的三个要点1)客户2)关系3)管理1.6商业智能(简称:BI)定义: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组织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级别:a)操作级b)战术级c)战略级OLAP:联机分析处理1.6.1商业智能的主要功能:1)数据仓库2)数据ETL3)数据统计输出(报表)4)分析功能1.6.2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1)数据报表2)多位数据分析3)数据挖掘1.8电子商务的模式1)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B)2)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B2C)3)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4)政府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G2B)1.8.1电子商务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1)法律法规2)标准规范3)安全认证4)信用5)在线支付6)现代物流7)技术装备8)服务9)运行监控第二章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上午必考,下午有可能会考)1.1信息系统服务中普遍存在的几大问题1)系统质量不能满足应用的基本需求(需求管理、范围管理)2)工程进度拖后延期(进度管理)3)项目资金使用不合理或严重超出预算(成本管理)4)项目文档不全甚至严重缺失(文档管理、配置管理)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系统业务需求一变再变(需求管理、变更管理)6)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扯皮、推诿现象(沟通管理)7)系统存在着安全漏洞和隐患(安全管理)8)重硬件轻软件,重开发轻维护,重建设轻使用1.2产生问题的原因1)不具备能力的单位搅系统集成市场2)一些建设单位在选择项目承建单位和进行业务需求分析方面有误3)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自身建设有待加强4)缺乏相应的机制和制度1.3我国信息系统服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如何处理)(分两类)1.3.1第一类:对单位的管理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系统集成单位)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管理(监理单位)1.3.2第二类:对人员的管理1)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质管理(高级项目经理)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监理人员)1.4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从高到低)1.5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1)项目经理2)高级项目经理3)资深项目经理1.6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甲乙丙三个级别)1)甲: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没有限制2)乙: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1500W以下3)丙:被监理项目投资规模500W以下1.7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管理办法1)管理原则:认证和审批分离的原则2)管理体系:资质评审和审批、年度监督、升级、降级、取消及其他相关内容3)资质评定原则:评审和审批分离的原则1.7.1资质审批(信息产业部统一颁发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1)一、二级: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初审,报信息产业部审批2)三、四级:省市信息产建设单位管部门审批,报信息产业部备案1.8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几个重要的概念1)信息系统工程:是指信息化工程建设中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等系统的新建、升级、改造工程2)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是指在政府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的且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受建设单位委托,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合同,对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从事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业务的单位1.9监理内容(四控、三管、一协调)1)四控: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变更控制2)三管:工程的合同、信息、安全管理3)一协调:协调有关单位及人员之间的工作关系(组织协调)2.0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与信息系统建设2.0.1以质量为中心的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三方单位:建设单位(主建方【甲方】)、集成单位(承建方【乙方】)和监理单位(监理方)2.1 ITIL与IT服务管理2.1.1名词解释1)ITIL(IT Infrastructure Library):IT基础设施库2)ITSM(IT Service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2.1.2实施ITSM的根本目标1)以客户为中提供IT服务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2.1.3 ITSM的基本原理(二次转换)1)第一次(梳理):将技术管理转化为流程管理2)第二次(打包):将流程管理转化为服务管理2.2信息系统审计2.2.1概念(评审、论证、审计)收集并评估证据以决定一个计算机系统(信息系统)是否有效做到保护资产、维护数据完整、完成组织目标,同时最经济的使用资源2.2.2目的评估并提供反馈、保证及建议。

管理学笔记12、乔R卡曾巴赫:团队、变革、绩效管理

管理学笔记12、乔R卡曾巴赫:团队、变革、绩效管理
2)推动企业变革 (1)激发员工的潜能,将员工状况转变为热情、创新、高效、积极主动 (2)进行流程的再造,绕过职能藩篱,更快捷方便为顾客创造产品和服务 (3)重新设计组织结构,跨越等级障碍,依靠三种最具灵活的单位(协作组、单一领导人工作小组、 和充满活力的个人)改善组织业绩。 变革领导人对组织的激励分为三种情况: (1)激发小集体的活力:运用简单而有结构的业绩改善流程,可释放大部分员工潜力 公司的变革领导人拟定出期望的目标,若达到目标需要多个行动步骤,根据步骤分解问题,使目
真正的团队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
的群体,成员拥有强烈的个人责任感。“团队中的个人必须承担起解决冲突、相互信任、相互依赖和艰 苦工作的风险。”
建立团队业绩的共同方法:(1)确定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拥有明确迫切的、值得完成的目标,可为潜 在团队扫除障碍,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2)根据技能(学习技能的潜力)而非个性选择成员,潜在团 队需要完成任务互补性技能,包括技术性的技能、职能性的技能、解决问题的技能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 能(3)特别关注最初的会见和行动。显示出成员对组织的态度(4) 建立明确的行为规则。明确的规 则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开诚布公、承担责任和建立信任。(5)提出注重业绩成果的工作和目标,将共同 的目的进行分解,建立起可以量化的、具体的业绩目标,有利于潜在团队为自己的行为进行考评。(6) 经常用新鲜事物和信息发起挑战,新的信息会使成员对业绩挑战产生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帮助潜在 团队明确共同目的,建立更完善的工作方法。(7)多花时间在一起,在长期的交流与沟通中建立强烈的 信任感和责任感(8)开拓积极承认和奖励的能力,及时反馈有助于形成影响业绩成果的重要行为方式, 反馈发出的信号是团队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大多数潜在团队需要成员承担起解决冲突责任、相互信 任和依赖、艰苦工作的风险、完成团队的真正飞跃。团队每一个人都要做实事,领导者是否具备应有的 技能,是否拥有强烈的责任感更为重要。 3)开发团队的潜力

一、表格记忆类

一、表格记忆类

B、以应用层次分类:分别是战略级、战术级、操作级和事务级
C、以信息系统以服务对象分类:分别是: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面
向决策计划的系统。
类型
说明
包含系统
面向作业处理的系统 用来支持业务处理,实现处理 办公自动化系统、事务处理系统、
自动化的信息系统
数据采集与监测系统。
面向管理控制的系统 辅助企业管理,实现管理自动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支持
类型 保证业务流程与信息系统架 构之间的一致。
关键成功因素 法(CSF)
该方法帮助企业找到影响系统成功的关键 因素,方法的目的是通过企业的 CSF,确 定企业业务的关键信息需求。
保证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 略之间的一致。
战略目标集合 将企业的战略集合转化为信息系统的战略 保证企业战略与信息系统战
转化法(SST) 集合。
安全控制方案设计、系统组织和队伍设计、
系统管理流程设计等。
系统实施阶段
50% 用户说明书
将设计阶段的结果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具体
实现,也就是将设计文本变成能在计算机
上运行的软件系统,用户的参与特别重要
系统运行和评价阶段 6%
3、信息系统规划方法:
第1页共9页
本人于 2011 年下半年通过了考试,把自己的学习笔记贡献出来,让大家少走弯路,更节约大家的学习时间, 欢迎加群讨论。QQ:143423059 email: tdoudoupy@
UP
件系统、不同的应用领域、不同的组织类型、
不同的性能水平和不同的项目规模。UP 是基于
构件的,在为软件系统建模时,UP 使用的是 UML。
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用例驱动、以基本架构
为中心、迭代和增量。四个阶段:初始阶段、

曹书畅老师1月MBA写作课堂笔记

曹书畅老师1月MBA写作课堂笔记

太奇学校曹书畅【概述】1月MBA写作分为两节A.节有两个备选题型.1.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写出100词的应用短文,包括私人或公务信函,备忘录,报告等.2.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中文文章(1000多字),用英语写出80-100词的英文摘要.一共10分B.节.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情景或给出提纲写出150词左右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分值为15分.私人或公务信函:私人信函就是给家人、朋友或者同学等写信,谈事情的同时又交流感情;所谓公务信函就是给亲朋好友之外的人写信,主要是为了办事,比方说给老板或是客户写信都属于公共信函。

信函一般都是由写信时间,信内地址,称呼,信的主要内容和信尾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英文书信写作要遵循五个原则,即正确、清晰、简洁、礼貌和体贴。

太奇学校曹书畅备忘录是一种公文,备忘录用来解释政策、程序和指示;发布通知,提出信息和行动要求;答复要求。

备忘录可以帮助人们提醒事物;可以对决定、电话交谈、会议提供书面记录。

”。

包括书端、收文人的姓名、头衔、地址,称呼,事因,正文,结束语,和署名,备忘录上一定要说明什么时间,谁写的?写给谁?什么事?并且正文、结束语和署名等项与一般信件的格式相同。

太奇学校曹书畅Date: Octobor 10, 2005To: All studentsFrom: A. ButtleSubject: Journalist Position Available for the Summer Semester The student newspaper is currently looking for a journalist for the summer semester. Applicants should currently be studying at the university, and should preferably have at least two years’ writing experience.The successful applicant will be expected to write two articles every week on happenings in the city and on campus.太奇学校曹书畅摘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文章摘要,一种是论文摘要。

七种学霸笔记手帐方法

七种学霸笔记手帐方法

七种学霸笔记手帐方法作为一名学霸,如何有效地管理笔记和手账是至关重要的。

在学习过程中,好的笔记和手账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还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下面将介绍七种学霸笔记手账方法,希望对广大学子有所帮助。

1. Mind Mapping(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非线性的笔记方式,通过将主题放在中心,辅以分支和关键词,来整理和展现信息。

这种方法有助于梳理知识框架,提高记忆和理解能力。

在手账中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复杂的知识结构清晰地呈现出来,利于复习和回顾。

2. Cornell Notes(康奈尔笔记)康奈尔笔记是一种系统化的笔记方法,将页面分为笔记区、提问区和总结区。

通过提问和总结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深入思考和整理知识。

在手账中使用康奈尔笔记可以将重点知识和问题整理得有条不紊,便于日后的温敦和回顾。

3. Bullet Journal(缩写手账)缩写手账是一种简洁高效的手账方式,通过缩写和符号来快速记录和整理信息。

在学习中,可以通过记录重点知识、复习计划和作业安排来提高学习效率。

在手账中使用缩写手账可以将复杂的学习任务整理得井井有条,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业。

4. Diagrammatic Notes(图解笔记)图解笔记是通过图表、示意图和流程图等方式来记录和整理知识,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直观。

在学习中,通过绘制图解笔记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手账中使用图解笔记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化的表达,易于理解和记忆。

5. The Outline Method(提纲笔记)提纲笔记是一种通过大纲式的方式来记录和整理信息的笔记方法,将知识点分级列出,清晰展现知识结构。

在学习中,通过整理提纲笔记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框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在手账中使用提纲笔记可以将知识模块化,便于温敦和巩固。

6. Flow-Based Notes(流程笔记)流程笔记是一种通过流程图、时间线和事件顺序来整理和记录信息的笔记方法,侧重于展现事物的发展和演变过程。

《特定领域应用框架:行业的框架体验》学习笔记

《特定领域应用框架:行业的框架体验》学习笔记

三、框架文档
文档是软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部分。文档是框架的主要知识来源。框架文档的主要用户可以分为框架开发者和应用开发者。
文档类型
框架开发者
应用开发者
示例

操作指南

设计模式

接口契约


参考手册

框架概览

其他文档类型
建模图表
用户手册
故障检测指南
6)将客户与框架变更隔离开来。
7)性能(执行性能,制作/维护性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高层重用技术分类
高层重用
设计模式
框架
软件架构
架构风格
架构设计风格
架构框架
架构平台
设计模式:使用相互通信的类和对象可为常见的设计问题提供通用的解决方案。为了帮助用户掌握模式的概念并有效地设计模式,我通常为设计模式的描述提供一个带有比喻性的抽象。常见的设计模式有:Fvacade(外观模式),它为子系统中的一系列动作提供一个统一接口;Ovbserver(观察者模式),具体的设计模式内容参考GOF23设计模式。
架构框架是来为详细而完整的框架,它为开发特定领域的应用系统使用了一系列多种架构设计风格。一个采用了某些设计风格的软件架构制品,只有当它具有完备的文档,并具备包含一个特定的应用领域所需要的充分灵活性时才可以作为软件框架来重用。
架构平台提供了一个可以适应多种应用系统的灵活的底层结构,架构平台的设计目的即是为了应用软件的互操作性提供硬件平台及操作系统平台无关环境。我们可以将它们用做底层结构,以促进对象级的协作和重用。对象管理组织(OMG)的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即是一个示例。

高校学霸笔记分享,助你突破学业瓶颈

高校学霸笔记分享,助你突破学业瓶颈

高校学霸笔记分享,助你突破学业瓶颈引言你是否曾经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过各种困难和瓶颈?是不是希望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顺利突破学业中的困境?今天,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高校学霸的笔记分享技巧,希望能够对你的学习道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了解学霸的笔记习惯学霸们通常在课堂上非常专注,并且善于整理笔记。

他们笔记的特点是简洁明了、重点突出、重点与细节相结合。

学霸们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笔记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下面,我将分享几种常见的学霸笔记方法。

H2 Cornell 笔记法Cornell 笔记法是一种非常经典的学习方法,它强调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整理。

具体做法是将纸张分为三个区域:主要笔记区、关键词区和总结区。

在课堂上,你可以在主要笔记区写下老师讲述的核心内容,重点和关键词。

在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将这些关键词和概念写在关键词区。

最后,在总结区域,你可以写下自己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思考。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且在复习的时候,可以更快地回忆起关键信息。

H2 标记法标记法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学习笔记方法。

它的主要思想是通过使用不同的符号和标记来突出重要信息。

你可以使用星号或箭头来标记重点内容,使用问号来标记你不理解的地方,使用感叹号来标记你觉得重要但不懂得地方。

通过这种方式,你可以很容易地找到重要内容,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H2 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创意的学习笔记方法。

通过画出一个中心概念,然后将关联的子概念和细节用分支连起来,你可以很好地整理和记忆知识。

这种方法很适合对于知识结构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不断练习画思维导图,你可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

如何有效利用学霸的笔记分享学霸的笔记分享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资源。

下面,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如何有效利用学霸笔记分享的方法。

H2 1. 寻找高质量的笔记资源首先,你需要寻找高质量的笔记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CORBA的用途:Internet是计算机联接起来,CORBA则使应用软件联接起来。

2、CORBA采用的技术:(1)面向对象技术(2)分布式计算机模型(3)多层体系结构:客户层、中间层(CORBA)、资源层(4)接口技术3、CORBA概述:(CORBA的最终目的就是分布式软件集成)由以下形成的:(1)对象请求代理(ORB)(2)CORBA服务:对象生存期服务对象关系服务对象命名服务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04-26 17:21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04-28 8:45持续对象服务对象外化服务事件服务对象查询服务对象属性服务并行服务许可服务对象洽谈服务对象安全服务对象时间服务对象包容服务对象启动服务(3)CORBA工具集横向工具集:用户界面、信息管理、系统管理、任务管理纵向工具集:医疗保健、金融服务、电讯、电子商务、制造任何功能强大、运行便利的CORBA对象都可以成为CORBA工具集中的候选对象,甚至是CORBA工具集中的名牌对象。

(4)符合CORBA标准的各种应用程序、对象(客户和对象实现)CORBA接口及接口定义IDL1、CORBA是一种以ORB为中间件的伪客户/服务器方式,CORBA灵活的伪客户/服务器方式归功于IDL2、CORBA中的接口:CORBA中至少应该存在三组对象:CORBA客户对象、ORB对象(接口存根IDLStub,接口框架IDL Skeleton),CORBA对象实现(1)CORBA接口框架[IDL Skeleton]:把CORBA对象实现和ORB连接起来,主要包括一些函数的调用代码。

(2)CORBA接口存根[IDL Skeleton]:用来连接CORBA对象和ORB,主要包括一些函数的声明。

3、OMG IDL扼要(1)IDL编写CORBA接口的一些基本原则:∙注释方式与C++、Java 完全相同 ∙可以把相关的一组对象定义在同一个模块中module 模块名{模块内容}。

∙ 必须为每一个参数指明类型▪ 基本类型:long ,short ,unsigned long ,unsigned short ,float ,double ,char ,boolean ,octet ,any▪ 构造数据类型:struct ,union ,enum ,sequence ,string∙任何声明都有一定的作用域∙ 关键字interface 用来定义一个具体对象及其接口∙ 操作的声明类似C++,包括返回类型、函数名称、参数列表三个部分 ∙ 必须为操作中的每一个参数指明方向属性∙ 类型声明符号typedef 的用法和C++中完全一样∙ 每条语句后面都有分号(2)用IDL 定义属性及只读属性∙ 属性用attribute 定义∙只读属性用readonly attribute定义(3)用IDL 定于构造数据类型∙枚举类型:enum DAY{MON,TUE,WED,THUFRI,SAT,SUN};∙结构体:struct ATMLocation{string city;string blocks;unsigned short number;};∙一维序列:typedef sequence<ATMLocation> arr;∙联合体:union(4)用IDL定义继承、多重继承及跨模块继承∙单继承∙多重继承∙跨模块继承(5)用IDL定义异常:exception,raises(6)用IDL定义上下文对象:context如果此方法既有context定义又有定义异常raises,则raises应放在context之前。

(7)用IDL定义单向请求:oneway 是异步请求的一种需要看的两个重大问题:动态激发方式和orb之间的通信方式四、通过ORB动态激发方式:(一)orb客户端透视:∙接口存根IDL Stub,用于静态激发请求∙动态激发接口DII,用于动态激发请求∙orb接口,用于调用CORBA伪对象有关的操作∙接口仓库IR,从中可以获得IDL接口的详细信息(二)corba的动态激发∙动态激发是通过动态激发接口DII实现的。

∙SII和DII的区别:▪SII在编译时进行对象类型匹配和操作选择,DII则对象类型匹配和操作选择推迟到了执行的时刻。

所以,使用DII方式是,应该格外注意异常处理。

▪采用SII请求服务时,除非函数被声明为oneway,一般情况下采取同步通信方式,而采用DII请求服务时,DII提供了同步和异步通信的两种方式(三)动态激发接口DII:由以下三部分例程构成:∙请求管理例程。

∙各种异步通信例程。

∙列表管理例程。

通过这些例程,可以按如下步骤建立动态请求:∙确定需要采用动态请求去实现的服务和服务提供对象∙动态获取对象的接口信息∙构造请求伪对象∙激发请求伪对象、接受响应1、定位服务及服务提供对象(对象洽谈服务)2、提取对象实现的接口信息:对于一个对象实例而言,只要客户发出的请求符合OMG IDL的接口定义,都会接受请求。

∙在SII中,接口定义从接口存根IDL Stub中获得∙在DII中,接口定义从接口仓库IR中获得3、参数列表NVList及“值-名体”NamedValue操作参数表可以通过三种方式建立:∙自动建立参数表,调用伪对象ORB的函数create_operation_list,自动建立一个参数列表。

这个列表一次建立成功,包括参数的名称、类型及方向属性。

∙逐步建立参数列表,调用伪对象Request的函数add_arg,每次添加一个参数的名称、类型、方向属性及具体取值。

∙手动建立参数列表,直接调用伪对象ORB的列表操作函数create_list,手控生成参数列表,包括参数的名称、类型及方向属性。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参数表都被记录在一个被定义为伪对象NVList类型的列表中,该列表中的每个元素是一个“值--名体”(NamedValue),表示与操作中某个参数相关的各种信息。

4、对于建立参数表的三种不同方式,用户构造请求的步骤也有所区别∙如果是自动建立参数列表方式,用户还需要为每个参数赋予具体取值,然后再构造请求伪对象。

∙如果是逐步建立参数列表方式,用户首先应该构造好一个不含任何参数项的请求伪对象,再逐步添加参数直到符合接口规定。

∙如果是手动建立参数列表的方式,用户也需要为每个参数赋予具体取值,然后再构造请求伪对象。

(1)自动建立参数列表构造请求:▪首先,伪对象ORB调用creat_operation_list方法自动建立参数列表(oper从接口仓库里获取)▪▪然后,通过调用上面的方法生成一个类型为NVList的new_list,里面保存NamedVaule▪随后,客户程序可以为每个参数赋值。

▪最后我们调用伪对象ORB中的请求构造函数create_request构造出可以被动态激发的请求伪对象。

屏幕剪辑的捕获时间: 2012/2/13 21:29采用自动建立参数列表方式构造请求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获得服务提供者的对象引用——》获得IR中“操作定义对象”的对象引用——》自动建立参数列表——》赋值——》构造请求(2)逐步建立参数列表构造请求的步骤:获得服务提供者的对象引用——》构造请求——》赋值——》逐步建立参数列表这种方式可以不依赖接口仓库IR5、伪对象TypeCode6、手动建立参数列表方式构造请求的步骤:获得服务提供者的对象引用——》手动建立参数列表(调用伪对象的orb的create_list方法)——》赋值——》构造请求这种方式也不必依赖接口仓库IR对于请求伪对象,我们又可以采取同步通信、异步通信、单向通信三种方式激发7、同步激发动态请求:调用请求为对象Request的invoke函数8、异步激发动态请求:▪调用请求对象Request的send函数▪通过调用请求对象的get_response函数知道被激发的请求完成与否还是发生异常▪send_multiple_requests发送多个请求,get_next_response知道被激发的这些请求完成与否还是发生异常9、单向激发动态请求▪一种方式是用oneway定义▪还有一种方式是设置send和send_multiple_requests函数设置invoke_flags为INV_NO_RESPONSE(四)接口仓库IR(五)对象引用初始化五:通过ORB调度对象实现:对象适配器、实现仓库、动态框架接口、接口框架(一)对象适配器(OA)∙基本对象适配器(BOA)▪实际上也是一个corba伪对象,定义了以下方法∙create:产生一个新的对象引用∙dispose:注销一个对象引用∙get_id:检索在ORB范围内唯一标志一个对象引用的标识∙change_implementation:切换对象引用涉及的对象实现∙get_principal:返回与对象引用及客户身份鉴别有关的各种信息∙impl_is_ready∙deactivate_impl∙object_is_ready∙deactivate_obj四种激活对象实例的方式:(不懂不懂)∙共享服务器策略∙持续服务器策略∙非共享服务器策略∙单个方法服务器策略∙库对象适配器(LOA)∙面向对象数据库适配器(OODA)∙BOA未来的替身POA(二)实现仓库:存储供ORB定位、激活对象实现所需要的各种信息。

(三)接口框架:为把对象接口中定义的操作与对象实现中的具体方法连接起来提供必要的信息。

(四)动态框架接口DSI:ORB当在接口框架中找不到所要的信息时,可以通过该机制获得需要被激发的操作的信息。

此机制也是CORBA互操作的核心六、CORBA互操作:GIOP八、CORBA基本服务(一)对象生存期服务:任何corba对象,都需要在合适的时候被创建、释放;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拷贝、移动或删除1、厂对象Factory:专门用来产生别的对象实例的对象。

2、厂定位对象FactoryFinder(二)对象关系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