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名句运用题例与解答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专题系列之名句默写答题技巧及题型演练与答案详解

中考语文专题系列之名句默写答题技巧及题型演练与答案详解

名句默写【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

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

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

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

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本题中“曦、郎、婵、炬”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命题意图】本题考核名句默写,有上下文填空,也有理解性默写,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

【考试方向】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常见”的,知名度高的。

题目一般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

有两点值得重视:1.默写不会为难考生,要求默写过的,或者是大家都知道的,更进一步强调“名句名篇默写首先要能默写课内要求背诵的篇目,在此基础上能够默写课外的但常见常用的名句更好”;2.在谈到如何命题时说道,给篇名或者给收句,要求写完全篇。

前者强调的是默写内容的知名度,即“常见”,这已经得到证实。

后者强调“篇”的概念。

题型主要有:1.直接型默写;2.理解型默写;3.归类型默写;4.综合型默写。

【得分要点】掌握理解的识记方法,尤其防止考试时张冠李戴,还有同音字的误用。

复习时,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紧扣考点,各个击破。

先将每册书中课标推荐背诵的古诗文和古诗词集中起来,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一篇一篇熟背,然后一篇一篇默写,背诵默写时一定要带上题目、作者。

写完后要对照课本逐句逐字进行检查,对于写错的字反复练习,直到写对为止。

也可以同学之间互相背诵、互相默写、互相检查。

②聚焦名句,突出重点。

以上一轮复习为依托,每天抽出时间,把所有课标推荐的文言诗文,根据内容的多少分成组,集中找出每篇的名句重点背诵、默写。

③明确题型,实战演练。

搜索近三年各地市中考试题,进行集中训练。

在训练中,学会审题和应试,规范答题,形成能力。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10 名句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中考总复习专题10 名句积累与运用(含答案)

专题十名句积累与运用知能优化训练中考回顾1.(2022天津)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3)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6)王维的《使至塞上》中“,”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2.(2022浙江宁波)下面是“和合文化”探究组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和”是古人自处时的宁静平和。

吴均陶醉在富春江美景中,停息物欲之心,获得内心的平和富足:鸢飞戾天者,(1);经纶世务者,(2)。

苏轼漫步在沙湖道中,无论是风吹雨打,还是阳光照耀,都能随遇而安: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3)。

“和”是古人对“大同”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丰收之年,山西村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4),丰年留客足鸡豚。

大道之行,各年龄段的人都得到合适的安排,弱势群体都受到关爱:老有所终,壮有所用,(5),矜、寡、孤、独、废疾者(6)。

“和”是古人面对自然时的天人合一。

陶渊明在东篱下与南山相会,闲适的心境与静穆的山野物我合一:(7),。

杜甫在《望岳》中渴望登临泰山之巅,远大的抱负与巍峨的泰山融为一体:(8),。

3.(2021天津)请根据原文或提示,将下面古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3)醉翁之意不在酒,。

(欧阳修《醉翁亭记》) (4)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醉里挑灯看剑,。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己亥杂诗》(其五)中龚自珍借“落花”自喻,表达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古诗鉴赏练习题目及解答

古诗鉴赏练习题目及解答

古诗鉴赏练习题目及解答1. 请分析并解释以下句子的意义:「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登程口》。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离开故乡的情景。

意义如下:- 「寒雨连江夜入吴」:表示在夜晚,寒雨连江,从江南的吴地流入。

- 「平明送客楚山孤」:表明在早晨,作者送别客人,他们向着孤独的楚山离去。

- 「洛阳亲友如相问」:表示当洛阳的亲友询问他的消息时,他的一颗心如冰一般冷漠。

- 「一片冰心在玉壶」:意味着作者有一颗冷静、清澈的心,如同玉壶中的冰。

2. 请解释「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的含义。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白帝城歌》。

这两句诗描绘了蜀地壮丽景色,含义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表示在早晨,诗人告别了白帝城,穿行在美丽的彩云之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表明即使是千里之行,诗人也能在一天之内返回江陵。

3. 下面这句诗是谁的作品?请简要介绍该诗的背景和主题。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这首诗写下了杜甫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诗中,杜甫看着明亮的月光,心中思念兄弟,把酒向天问候,表达了对家人的思恋之情。

4.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请解释该诗的意义。

这首诗出自元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这首诗描绘了自然景色,意义如下:- 「白日依山尽」:表示白天在山上终将结束。

- 「黄河入海流」:描述黄河的水流向大海。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示作者想要进一步远眺景色,表达了人们永远向前进取的精神。

5. 请解释下面这首诗的主要含义:「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诗出自唐代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含义如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描绘了阳光照射下,烟雾氤氲的香炉。

- 「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看着瀑布像挂在前面的山川上。

语文小升初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检测与答案

语文小升初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检测与答案

重庆语文小升初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1.诗言志,诗可以表达诗人的人生观、气节和抱负。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这样写道:“,。

”于谦在《石灰吟》中这样表白:“,。

”王昌龄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用“,”表达自己高洁的操守。

2.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诵的对象。

“,。

”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

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

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

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

3.我们伟大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尤其是那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让泱泱中华无愧于“文明古国”的美誉。

你瞧,高鼎《村居》中的“,”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多么清新明丽的田园春景图;杨万里的名句“,”则描写出炎炎夏日里杭州西湖的独特风光;提到萧瑟的秋天,你自然会想到“,”这一千古佳句;而置身于寒冷的冰雪世界中,你更会由衷地赞叹:“,”“,”,这样的诗句真把冬景写绝了。

4.杏花春雨,西风塞北,诗词古风中,诗人们为我们拉开了歌咏四季的序幕。

爱春花,苏轼漫步江畔,勾勒出“,”的优美画境。

爱绿水,白居易思绪万千,赞美那“,”的旖旎江南。

爱烟雨,翁卷轻扣柴门,沉醉于“,”的乡村四月。

爱秋月,月光下刘禹锡发现了“,”的秋夜静美。

爱冬雪,雪色晶莹闪耀着柳宗元“,”的独立人格。

5.诗有形。

那是“,”的轻烟淡月;那是“,”的花态草情。

诗有味。

“,”,雪中的梅树清气飘逸;“,”,竹篱边的菊花幽香浮动。

诗有声。

“,”,征伐之声回荡在烟尘滚滚的沙场;“,”,阵阵鹤鸣洒落于秋日的碧空。

诗有色。

“,”,红白相衬,像一幅写意的画;“,。

”绿意葱宠,如一首悠然的歌。

6.《行路难》(其一)中运用细节描写表现内心悲愤的诗句是:,;抒发作者虽怀才不遇但仍有远大志向的诗句是:,。

7.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描写洞庭湖浩瀚气势的名句是:,。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1.王维《山居秋暝》中“ ,”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书愤》中“ ,”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5.《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望月思远,希望追随月光陪伴远人的句子是“ ,”。

6.《阿房宫赋》中“ ,”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7.杜甫《蜀相》中“ ,”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追思缅怀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微。

8.《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9.《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

1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两句,互文见义,情韵悠扬,让人联想到西湖之上,不论白天或是夜晚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1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两句,既凸显了冉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1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4.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15.《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 ,”。

1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附答案)

2022年语文中考专项《名篇名句的积累与运用》(附答案)

1.古诗词填空。

(5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②,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③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④《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摹写战争惊险场面的词句是,。

⑤悠悠流水,拨动着多少诗人的情思。

写出连续两句含“水〞字的古诗词:,。

2.默写。

(6分)⑴烽火连三月,。

(《春望》)⑵所谓伊人,。

(《诗经·蒹葭》)⑶,关山度假设飞。

(《木兰诗》) 。

⑷东篱把酒黄昏后, (《醉花阴》)⑸子日:“岁寒,________ ________。

〞(《〈论语〉十那么》)⑹非澹泊无以明志,。

(《诫子书》)⑺辛弃疾在《西江月》中表达丰收在望的喜悦及闲适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⑻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自己临危受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默写。

⑴,引无数英雄意竞折腰。

〔毛泽东《沁园春·雪》〕⑵,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⑶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⑷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中运用比喻修辞的句子是,。

⑸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描写四季景色的句子是,,,。

4.古诗文默写〔任选六题,如多做,以所做前六题为准〕〔6分〕①结庐在人境,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②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③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④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____。

〔龚自珍《己亥杂诗》〕⑤_________________,未能远谋。

〔《曹刿论战》〕⑥_________________,明灭可见。

〔柳宗元《小石潭记》〕⑦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那么殆。

〔《论语》〕⑧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

语文-知识大集结-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

语文-知识大集结-古诗文名句语境运用

1.《〈论语〉十则》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谦虚求教,到处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论语〉十则》中,感叹时间流逝的名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6.《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田园风光的诗句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8.登高远眺,万物皆于脚下。

这时的你心中便自然会涌起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

9.《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10.我们在探究问题时,常会出现朴素迷离的情况,如果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正如《游山西村》中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西江月》中,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物喜悦心情的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2.《夜雨寄北》中想象友人重逢之景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担忧唐王朝命运,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两句诗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4.李煜《相见欢》中现在用来形容人内心烦乱,或形容某些事情难以处理解决的句子是:剪不断,理还乱。

15.《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表达李白与孟浩然之间深情厚谊的诗句是: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6.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把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当作自己人生的座右铭。

17.“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

专题06名句默写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分项汇编语文(解析版)专题06:名句默写【2022年高考】一、【2022年高考新课标Ⅰ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1)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2)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

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此题中需注意“仞”“翱翔”“蓬蒿”“栈”“勒”的书写。

二、【2022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邹忌讽齐王纳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主人公的形象之美。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答案】(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

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

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

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昳、覆、袅、缕。

三、【2022年高考新课标Ⅲ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子罕》中,孔子用“,”两句话阐明,一个普通人,也是有坚定志向的;要改变一个人的志向,是很困难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文名句运用题例与解答
一、说明
自05年以来,河北中考对课改实验区第一部分内容作了相关调整,其中古诗文名句运用题脱颖而出。

这一题型的问世,让众多考生“英雄有用武之地”,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考生面对此举足无措。

因为他们平时的积累不够,写作功底不深,再加上临场发挥不好,丢分、不得分者还大有人在。

其实这种题型并不是真的难于驾驭,如果掌握了规律、技巧、方法和具备实践运作的能力,此类题解答如虎添翼,轻而易举。

二、题例
下面这18个题例既是笔者对近年来各省市中考题的汇编,又是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所得。

笔者真诚地希望这些题例能给中考在即的考生以精神支持与启迪。

情感篇
1、运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人们的思念之情。

(不少于50字)
2、运用“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不少于50字)
3、运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人们在远方朋友光临时的心情。

(不少于50字)
4、请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一诗句,创设情境写一段话,表现对未来充满信心的情怀。

(不少于50字)。

5、运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彼此之间的祝福。

(不少于50字)。

理想篇
6、运用“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一段完整的话。

(不少于50字)。

7、运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的信念抱负。

(不少于50字)
8、运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英勇不屈的献身精神。

不少于50字)
9、积累是为了运用。

请根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高洁品质。

10、运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个人的谦逊与恭敬。

(不少于50字)
11、运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不少于50字)
情境篇
12、运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表现风平浪静的景色。

13、运用“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这一诗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写一段完整的话,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色描绘出来。

(不少于50字)
14 、运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诗句,写一段完整的话,鼓励那些正在探索的朋友。

(不少于50字)
15、运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诗句,创设情境写一段话。

(不少于50字)
16、运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诗句,创设情境写一段话。

(不少于50字)
17、运用“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名句,写一段完整的话。

(不少于50字)
18、运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名句,创设情境写一段完整的话。

(不少于50字)
三、解答
1、解答名句运用题的关键是:明确名句的含义
2、解答名句运用题的一般步骤是: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2)合理构思,运筹帷幄
3)严谨语言,认真书写
3、解答名句运用题切记:
1)所写的话中必须有名句,而且要用双引号
2)所写的话必须符合题意,尤其是字数要求
4、答案示例:
情感篇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轮中秋明月,是亲人们的思念结在天空的结,不管家人走多远,心永远都不会分开。

朋友即将分手,也许难再相逢,“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看着友人远去的背影,心头不禁黯然神伤。

你的一颦一笑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

在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面对远道而来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草原。

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的两句来勉励他:“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朋友的心彼此相连,即使远在天边,情却寄一处,美好的祝愿相互之间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乐观开朗,胸襟开阔,真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理想篇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我们都要有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挫折,披荆斩棘,达到预想目的,一览美丽风光。

正如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所描绘的那样。

社会上的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作风,在有些年轻人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少不如老,因为许多年迈的老人仍在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尽显豪迈气概。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他们真实的写照。

或:王教授已经年迈退休,但他仍在勤奋学习法语,著书立说,堪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这种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令人赞叹,值得我们青年人学习。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是文天祥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之后的几百年间,有无数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国捐躯,他们虽故去了,但精神永垂不朽。

由于社会黑暗,官场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陶渊明辞官归隐,过着自给自足,自娱自乐的田园生活。

他这种洁身自好的志趣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非常吻合。

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同样,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失败挫折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与其暗自垂泪、一蹶不振,不如顺应自然规律,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生活才是明智之举。

情境篇
当你站在江边,微风轻扶你的脸庞,江水浩淼平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这美丽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正所谓“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写作文时,我们有时无从下笔,经过冥思苦想,突然间文思泉涌,真可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
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

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王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可以这么说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不应该逊色,要继往开来,扬帆远行。

美国作为国际流氓,借口境内有核武器问题,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用意昭然若揭,目的是控制石油,这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否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悲剧将又重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