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调节生殖内分泌
中药学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何在

中药学在生殖健康领域的应用价值何在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家庭的幸福以及社会的稳定。
中药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在生殖健康领域有着独特的应用价值,为维护和促进生殖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药在调理女性生殖系统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月经不调是许多女性常见的问题,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痛经等。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来改善这些症状。
例如,当归、熟地、白芍等中药组成的方剂,能够养血调经;益母草、红花等则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经量过少或痛经。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中药能够从整体上调节脏腑功能,改善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受孕机会。
在治疗女性不孕症方面,中药学也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不孕症的发生往往与肾、肝、脾等脏腑功能失调,以及气血不畅、痰湿内阻等因素有关。
通过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方剂进行个体化治疗,可以补肾填精、疏肝理气、健脾祛湿、活血化瘀等。
例如,五子衍宗丸常用于补肾益精,促进卵子的发育和排出;逍遥丸可以疏肝解郁,调节情绪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此外,中药还可以与现代辅助生殖技术相结合,提高试管婴儿等技术的成功率,减轻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
对于妊娠期的女性,中药在保障母婴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孕期的不适症状,如妊娠呕吐、胎动不安等,中药可以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
砂仁、紫苏等中药具有安胎止呕的功效,能够改善孕妇的胃肠道反应,保证营养的摄入。
中药还可以预防和治疗妊娠期的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等。
通过调理体质,增强孕妇的抵抗力,为胎儿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环境。
男性生殖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中药学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是男性常见的困扰,中医认为多与肾虚、肝郁、血瘀等有关。
中药治疗可以补肾壮阳、疏肝解郁、活血通络。
例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能够温补肾阳,增强性功能;逍遥散可以疏肝理气,缓解精神压力对性功能的影响。
中医药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疗形式,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在改善生殖系统健康、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生育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两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在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 前列腺炎的中医药治疗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药在其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
针灸和中药汤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针灸可以改善前列腺的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中药汤药可以通过抗炎、抗菌、消肿等作用,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并促进前列腺的康复。
2. 早泄的中医药治疗早泄是男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心理压力。
中医药治疗早泄的方法有很多,如中药内服、外用药膏和针灸等。
中药内服药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功能,延长性交时间;外用药膏可以达到局部麻醉的作用,减少对刺激的敏感性;针灸可以通过调节脊髓的功能,增强性交控制能力。
二、中医药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1. 子宫肌瘤的中医药治疗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中医药在治疗子宫肌瘤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活血化瘀的作用,缓解子宫肌瘤引起的症状,并逐渐收缩瘤体;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理经络,调节内分泌的功能,减缓瘤体的生长速度。
2. 不孕症的中医药治疗不孕症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医药在不孕症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可以通过调理内分泌平衡,改善子宫内环境,提高卵巢功能,增加受孕机会;针灸可以通过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生育能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生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中医药通过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改善生殖系统健康、调节内分泌功能、提高生育能力等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在实践中,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五行理论与食疗调节内分泌的诀窍

中医五行理论与食疗调节内分泌的诀窍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五行理论在调节内分泌功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五行理论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木、火、土、金、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内分泌系统又是人体调节体内各种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因此,根据五行理论对食物进行调理,可以有效地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食疗的诀窍,以促进内分泌的平衡。
一、食补与五行中医五行理论认为,木、火、土、金、水五行与血、火、肉、精、水等五个脏腑相应,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属性和功能。
通过对五行食物的选择,可以补充不同脏腑的功能,调节相应的内分泌水平。
比如,木属于肝脏,在食物中,苦味食物(如菩提子、苦瓜)有清热解毒的作用,适量的食用可以帮助肝脏平衡内分泌。
火属于心脏,酸味食物(如柠檬、醋)可以活血化瘀,适量食用可以调节心脏功能。
土属于脾脏,甘味食物(如红枣、蜂蜜)可健脾补血,适量食用有助于调节脾脏功能。
金属于肺脏,辛味食物(如生姜、蒜)可散寒止咳,适量食用可以帮助肺脏调节内分泌。
水属于肾脏,咸味食物(如海带、虾皮)可软坚散结,适量食用可以促进肾脏平衡内分泌。
二、食物搭配与五行在中医食疗中,除了选用五行食物外,合理的食物搭配也是调节内分泌的重要方式。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可以通过食物的搭配来平衡身体的内分泌。
比如,五行中水生木,水可以滋润木,因此通过食用一些水性富含的食物(如绿色蔬菜、水果等)来补充身体的水分,可以促进肝脏的代谢功能。
另外,五行中木生火,火可以激发木的生长,因此食用一些富含火性的食物(如辣椒、大蒜等),可以刺激心脏和肾脏的功能,调节相应的内分泌水平。
类似地,通过合理的食物搭配,可以达到调节内分泌的效果。
三、食物功效与内分泌调节中医药材有很多可以调节内分泌的食物,这些食物通常具有特定的功效,可以通过研制和调配服用来平衡内分泌。
比如,黄芪具有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提高脾脏的代谢功能,调节内分泌水平;枸杞具有滋阴补肾的作用,可以补充肾脏的阴精,调节内分泌。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阴阳五行来治疗内分泌失调

中医如何通过调理阴阳五行来治疗内分泌失调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内分泌失调成为了许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
从月经不调、失眠多梦到情绪波动、肥胖等,内分泌失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
而中医,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阴阳五行学说,为治疗内分泌失调提供了一种全面而有效的方法。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基石。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两个对立面,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相生相克,形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
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等都可以用阴阳五行来阐释和理解。
当内分泌失调发生时,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往往是阴阳失衡、五行失调所致。
比如,长期的工作压力、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人体阴气亏损,阳气过盛,出现阴虚火旺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心烦失眠、潮热盗汗等。
此时,中医会采用滋阴降火的方法来调理阴阳平衡。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山茱萸、知母、黄柏等,以滋养阴液、清降虚火。
五行方面,以肝为例。
肝属木,主疏泄,调畅气机。
若情绪抑郁,肝气郁结,则会影响气血的运行,导致内分泌失调。
此时,中医会运用疏肝理气的方法,如使用柴胡、郁金、青皮等药物,来恢复肝气的疏泄功能,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
再看脾,脾属土,主运化。
若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也会影响内分泌的平衡。
中医会采用健脾祛湿的方法,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药物,来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保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另外,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
内分泌失调导致的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问题,往往与肾的阴阳失调有关。
肾阳虚者,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月经推迟等症状,可用肉桂、附子、仙灵脾等补肾阳;肾阴虚者,常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等,可选用熟地、山药、枸杞等滋补肾阴。
在治疗内分泌失调的过程中,中医不仅仅依靠中药,还注重饮食调理。
根据阴阳五行的理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性味归经。
比如,羊肉性温热,属阳,适合阳虚体质的人食用;而绿豆性凉,属阴,适合阴虚火旺的人食用。
中医调理生殖系统促进生育健康

中医调理生殖系统促进生育健康近年来,生育问题逐渐成为当代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不孕不育问题的增加,许多夫妇开始寻求中医调理生殖系统以促进生育健康的方法。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系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被广泛认为可以提高生育能力并改善生殖健康。
本文将探讨中医调理生殖系统的方法,并介绍其对促进生育健康的作用。
一、中医理论与生殖健康中医理论认为,在人体内部,生殖系统是由气血和精液组成的,其健康与整体的阴阳平衡息息相关。
通过调理气血和精液的平衡,中医可以提高生育能力并促进生殖健康。
中医认为,气血和精液的不足或不畅会导致生殖障碍,包括月经不调、排卵障碍、不孕不育等问题。
因此,中医调理生殖系统的目标是通过调整整体的气血和精液状况来改善生殖健康。
二、中医调理方法1. 草药调理:中药作为中医调理生殖系统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通过调整体内的气血和精液来促进生育健康。
常用的中药包括枸杞子、巴戟天、肉苁蓉等,它们被认为具有滋养肾脏、调整内分泌、改善生殖功能等作用。
中药调理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进行配方,如调理女性子宫环境、调整男性精子质量等。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用于调理生殖系统。
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插入细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增强免疫力等,从而有利于生殖功能的恢复和提高。
在针灸疗法中,重要的穴位包括足三里、关元、气海等,它们与生殖系统密切相关。
3. 饮食调理:中医重视饮食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因此,通过合理调理饮食可以改善生殖系统的功能。
中医建议多摄入一些具有滋养性的食物,如黑芝麻、核桃、鸡蛋等,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生育能力。
此外,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也是中医饮食调理的重要方面。
三、中医调理生殖系统的优势相比于西医药物或手术治疗,中医调理生殖系统促进生育健康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1. 个性化治疗:中医调理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不同于西医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

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系统通过释放激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包括月经周期的调节、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等。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本文将探讨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与失调,并介绍一些常见的调节方法和疾病的治疗。
正常的内分泌调节是女性生殖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
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主要由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组成。
下丘脑通过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来刺激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卵巢,刺激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排卵。
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则对子宫内膜的增生和脱落起到重要作用。
然而,女性的内分泌系统可能会出现失调。
一些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子宫内膜异位症和月经不调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疾病,表现为卵巢内多囊肿的形成和多个卵泡的发育,导致月经不规律和排卵障碍。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在子宫外部生长,造成排卵问题、疼痛和不孕等。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周期、经量和经期等方面的失调,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闭经、功能性异常子宫出血和月经量过少等。
针对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失调,有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首先,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重要的。
均衡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良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恢复内分泌系统的平衡。
其次,药物治疗是常见的方法之一。
例如,使用口服避孕药可以调节月经周期,减轻月经痛和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症状。
此外,一些激素替代疗法也可以帮助补充体内激素,减轻内分泌失衡带来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一些自然疗法和中医疗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女性内分泌失调的治疗。
例如,针灸、艾灸和中药等可以通过调整气血平衡,促进身体的自我调节和修复。
然而,这些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更多的科学研究来验证。
总之,女性生殖器的内分泌调节对于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内分泌失衡可能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和疾病。
中医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

中医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内分泌系统是人体调节和协调各个器官、组织功能的重要系统之一。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或者功能障碍时,就会引发各种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传统中医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具备独特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独特疗效并介绍一些相关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认识中医学认为,内分泌系统疾病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
中医强调整体观念,认为身体的健康取决于整个身体系统的协调运作。
当内分泌系统出现问题时,中医往往会从整体调节入手,寻找疾病的根源及病因,通过调整和平衡阴阳、气血,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恢复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行。
二、中医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疗法之一,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疗效。
针灸能够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通过针刺耳部的胰岛穴,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改善病情。
对于甲状腺疾病,中医针灸疗法也能够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甲状腺功能的调节,起到治疗的效果。
三、中药治疗在中医的治疗中,中药也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式。
中药通过选择特定的草药进行配方,达到调理阴阳、平衡气血的效果。
中药对于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疗效。
例如,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常用的中药有苦瓜、黄芪等,这些草药能够降低血糖、增强胰岛素的分泌。
对于甲状腺疾病来说,中药的治疗也是有效的,例如海藻、紫菜等具有调节甲状腺功能的作用。
四、中医养生保健除了治疗疾病,中医还强调预防和保健。
中医认为,内分泌系统的健康与人体的整体状态、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养生方法,可以提高内分泌系统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的发生。
例如,中医强调正常作息时间、合理膳食结构、适当运动等,这些方法能够有效预防和改善内分泌系统疾病。
综上所述,中医在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备独特的疗效。
中医对生殖医学的认识与作用

中医对生殖医学的认识与作用一、引言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生殖医学的认识和应用具有独特的贡献。
通过中医理论对生殖系统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可以为生殖医学提供更加科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促进人类健康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医对生殖系统的认识1. 生殖系统在中医理论中的定位根据中医理论,生殖系统属于肾脏经络。
肾主水,是人体精气之源,具有滋养身体、调节生长发育等重要作用。
因此,在中医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时,往往会从调节肾气入手。
2. 中药对生殖系统的调理作用中药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方面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男性不育方面,常采用补肾壮阳类药物来增强男性精液质量和数量;在女性不孕方面,则常采用补益气血、调节月经等功效显著的药物来促进受孕。
3. 针灸对生殖系统的调理作用针灸在调节生殖系统方面也有独特的作用。
例如,在女性不孕方面,可以通过针刺腧穴来调节卵巢功能、平衡内分泌,从而提高受孕几率;在男性不育方面,则可以通过针灸来增强精子活力、改善精液质量等。
三、中医对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1. 男性不育男性不育是指男性在正常夫妻生活情况下一年内无法使女方怀孕。
中医认为,男性不育与肾虚、阳痿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男性不育时,通常采用补肾壮阳类药物来增强男性精液质量和数量。
例如,枸杞子、仙茅等药物都具有明显的滋补作用。
2. 女性不孕女性不孕是指女性在正常夫妻生活情况下一年内未能受孕。
中医认为,女性不孕与气血虚弱、月经紊乱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女性不孕时,通常采用补益气血、调节月经等功效显著的药物来促进受孕。
例如,当归、党参等药物都具有明显的滋补作用。
3. 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指女性月经周期异常或者经量过多或过少等问题。
中医认为,月经不调与气血失调、肝郁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月经不调时,通常采用活血化瘀、平肝解郁等功效显著的药物来调节月经。
例如,川芎、丹参等药物都具有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
四、中医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的注意事项1. 确定诊断在治疗生殖系统疾病时,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调节生殖内分泌陆中岳摘要生殖内分泌失调临床可见有经失调、不孕、流产、更年前后诸证等。
中医学调治生殖内分泌历史久远,冲任督带学说阐明了女子一生经带胎产领域中的脉因证治。
通过温润活血补肾大法培育冲任督带经气之途径,有针对性的维护生殖内分泌相关器官及其功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提高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养护宫腔内环境,从而起到了调节生殖内分泌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学冲任学说温润活血补肾生殖内分泌卵巢储备功能卵巢反应性内膜接受性宫腔内环境1.中医学调节生殖内分泌理论依据基础激素(月经第2-3天的FSH、LH、E2)在周期性生理活动中处于高值水平或基础激素间失去了动态相衡关系,即被称之谓生殖内分泌失调。
它反映了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降低,是排卵失常、黄体不全、宫腔内环境改变的早期反映。
此外,也由盆腔内肿瘤、创伤、手术、炎症、粘连、内异症等因素,影响到卵巢、子宫的血运而降低了卵巢反应性和子宫内膜接受性。
临床可见有月经失调、不孕、流产、更年前后诸症等。
中医学调治和养护生殖内分泌功能历史久远,笔者考究有年,体会到上述病症无论何因而起,终归是日久及肾及淤之变所为,前人“久病及肾”“久病必兼淤”之论即是。
因病久肾之阴精气阳出现虚损而导致冲任督带经气不足与不和乃致气血布输不力,对生殖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的养护能力下降而病且渐趋深沉,属虚体有实之变。
中医学科中的冲任学说阐明了女子一生经带胎产领域的脉因证治。
冲任督带主人一身气血阴阳而与生殖内分泌轴上的器官及其功能息息相关。
然八脉经气植根于脏象,冲任督带盈虚与五脏六腑之盛衰密切关联而以肝脾肾为最。
故有‘八脉隶属于肝肾’‘先天后天’之说。
历代医家论治女科经带胎产之证虽有重肝重脾重肾之异,然多重肝脾肾辨治则一,组方选药又以入奇经者为先,每多灵验。
鉴于此,笔者立足于中西医结合,依据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降低之病机,通过温润活血补肾大法培育冲任督带经气之途径,有针对性地维护生殖内分泌相关器官及其功能。
在大法的调治下,肾之阴精气阳趋于充沛平和,天癸由此而得到温润;冲任督带之经气渐渐丰盈畅达,胞宫由此而得到养护,从而改善了卵巢储备功能,提高了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养护了宫腔内环境。
此即中医学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治疗月经失调、不孕、流产、更年诸症等的理论依据所在。
亦即肾气充,天癸至,月事以时而下,肾气衰,天癸竭,地道不通……之谓也。
因肾为水脏阴脏故补肾当需温润,而布输不力则又宜调肝脾以理气血,温润活血补肾大法由此而来,亦即以肾为本再随证辨属调肝脾理气血为辅而设,籍此养护冲任督带之经气而收效。
乃中西合参肝脾肾同治的诊疗思路。
2.方案以中西合参分型辨治为特色中西合参,分型辨治,乃温润活血补肾大法之特色。
力求气血阴阳充沛平和,以维护冲任督带经气丰润调畅为务,而收改善卵巢反应性和宫腔内环境之功效。
根据临床所得脉证参合基础激素水平(FSH、LH、E2为主导,参考PRL、P、T)和B超等有关项目的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归类分析,又依据月经周期和经期特点,分三个证型辨治之。
2.1 周期延后型周期延后天数不定,经期较短约4天左右。
其人肥瘦不一,食少眠欠安,经前易郁躁,乳胁作胀,行经腰坠少腹痛,经量偏少色暗有淤块,偶有带下色淡黄。
苔簿少津,舌淡暗,脉沉细夹弦象为多见。
FSH或/和E2高值,B超监测启动卵泡较少,约5-6个,卵泡成熟期延长,周期中有成熟卵泡1-2个,欠饱满圆匀,内膜增生不良,BBT双相,排卵后内膜分泌反应弱,黄体中后期内膜厚度在8mm左右等证候者,辨属肾虚兼肝郁冲任阻滞,归于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下降、排卵功能失常、宫腔内环境改变,治拟温润活血补肾,佐以疏肝理气调冲任大法。
2.2 周期超前型周期超前约5-6天,但尚按时,经期长短不一。
其人面色少华彩,善静多思,喜暖畏风,纳谷欠香,经行体倦少腹冷,经量少色淡暗,时有带下腥冷气。
苔簿润舌淡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LH或/和E2高值,B超监测启动卵泡3-4个,周期中有成熟卵泡1-2个,欠饱满圆匀,内膜增生不良,与卵泡直径不同步,排卵后内膜分泌反应差,黄体中后期内膜厚度约为6-7mm左右,P水平不足于基础P水平的10倍,BBT双相图,曲线上升缓慢且幅度不大,维持时间8-9天等证候者,辨属肾虚兼脾虚冲任不足,归于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下降、黄体功能不全、宫腔内环境改变,治拟温润活血补肾,佐以健脾益气养冲任大法。
2.3 周期前后不定型周期前后不定而以延后为多见,偶有不足20天一行者。
经期约2-4天,经量少色暗淡,带下时多时少。
其人或虚胖或干瘦,肌肤少润色,经前善郁闷甚则胸胁作胀,经至喜暖易倦,纳谷欠香,二便尚调。
苔簿质淡暗红,脉沉细有弦象。
FSH或/和LH、E2高值,B超监测有启动卵泡3-4个,卵泡成长期延长,周期中有成熟卵泡1-2个,欠圆匀欠饱满,内膜增生弱,排卵后内膜分泌反应不良,黄体中后期内膜厚度在7mm上下间,P水平不足于基础P水平的10倍等证候者,辨属肾虚兼肝郁脾虚冲任虚滞,归于卵巢储备功能减弱、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降低、排卵功能失常、黄体功能不全、宫腔内环境改变,治拟温润活血补肾,佐以疏肝健脾益冲任大法。
是此,分型治则拟订后即按疗程(一疗程为三个月经周期)施治。
组方求阴阳化生,气血平和。
选药以入奇经者为佳,取血肉有情之品以栽培身内之精血;用甘淡厚味之品以养护下焦之胞宫;补阳多选柔剂阳药而无刚燥之弊;养阴常投甘润阴药而避呆滞之虑。
全方补阳与养阴互参,滋阴与温阳为伍,又益气与理气并用,养血与活血兼施。
不忘气血阴阳四字,且常以药对配于方中,药对以其有相互制约相互化生相互为用之功效,据证用药,事半功倍。
3.病案举例习惯性流产病案不参合COH肖佳女32岁2012.3.16初诊湖南籍人广州某公司文员。
百佳集团下属医院病案。
病员27岁婚后不久怀孕近二月不慎腰闪伤而流产,未治。
8个月后孕二月因胎停育而流产,即医治至今历四年。
其间又先后因胎停育流产二次,间隔时间为11个月、14个月。
此次来诊为末次流产后第二个月经周期的第三天。
其人躯体虚胖,易汗易倦,手足欠温,食少梦多,二便尚调,.经汛超前,尚能按时,约24-26天一行,经期长短不一,经量少呈淋漓状,经色暗淡,经前眼睑轻浮,行经少腹冷坠喜暖,时有清稀带下伴腥冷气。
舌苔簿润舌质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有腮腺炎病史。
常规妇检无异常发现。
夫妇曾在他院作相关优生优育检查无异常发现,多次BBT双相体温图,呈曲线上升缓慢,幅度不大且仅维持8-9天。
B超:子宫前位,三径为42*40*36mm,肌壁回声均匀,宫内膜厚4.2mm,宫内未见异常回声;左卵巢32*28*30mm,右卵巢29*30*21mm,皆未见卵泡回声;盆腔无异常发现。
基础激素:FSH:6.20mlu/ml(参考值3.5-12.5下同)LH:18.26mlu/ml(2.4-12.6) E2:903pmol/L(46-607) PRL:8.83ng/ml(4.79-23.30)P:5.1nmol/L(0.6-4.7)T:0.8nmol/L(0.2-2.8) B超跟踪监测:周期第10天有启动卵泡4个,最大为10.3*11 mm,内膜5.3 mm,第14天有成熟卵泡一个16.5*18.0 mm,欠饱满欠圆匀,内膜6.2 mm,尿LH测试为弱阳性,第16天已排卵,盆腔有少量积液,内膜7.1 mm,第21天P值20.6 nmol/L,内膜7.4 mm。
BBT双相体温图,排卵后曲线缓慢上升,幅度不大,约为0.3摄氏度,维持时间为8天。
诊断:习惯性流产(滑胎)卵巢反应性和子宫内膜接受性降低、黄体功能不全、宫腔内环境改变,辨属脾肾两虚冲任失养之证。
拟温润活血补肾法,佐以健脾益气血养冲任为治。
基本方:生熟地各、生炙黄芪各、肉苁蓉、茯苓各20克,桃仁、红花各6克,山茱萸、党参各30克,制香附、当归、麦冬、五味子、菟丝子、炒白术、小茴香各10克,鹿角胶15克和阿胶10克均烊化后服。
疗程中依据激素水平与B超监测数据结合脉证加减之。
服法:卵泡期二日分服一剂,黄体期一日一剂。
调治三个月(一疗程)后评估:周期27-28天,经期4-6天,经量增多经色转红,行经已无虚浮畏寒,带下亦除,纳谷趋香,苔簿质淡脉细缓。
基础激素FSH:8.85 mlu/ml、LH:7.33 mlu/ml 、E2:126.0 pmol/L、PRL:10.24 ng/ml 、P:1.93 nmol/L 、T:1.50 nmol/L。
周期第3天腹式B超:内膜2.1 mm,启动卵泡数4-5个;周期13天阴式B超:内膜7.3 mm,有一个优势卵泡17.0*17.5mm,给于HCG10000单位肌注,周期第15天B起监测已排卵,内膜8 mm。
BBT双相体温图,曲线上升幅度增大,约有0.4-0.5摄氏度,维持时间11天。
黄体中后期(月经第22天)P78.50 nmol/L,内膜8.6 mm。
提示:卵巢反应性与内膜接受性有了提高,黄体功能与宫腔内环境有了改善。
逐于下周期开始试孕,并于第二次试孕成功。
嘱静养,又以HCG、孕酮支持黄体三个月,依时产一女婴,母女健康。
按语:本案月经周期超前4-6天但尚按时,经期长短不一且经量趋少,提示排卵功能尚属正常,病变主要在黄体功能和宫腔内环境。
基础激素LH、E2为高值,优势卵泡数少且成熟卵泡欠圆匀饱满,排卵后黄体中后期P水平上升幅度少于基础P值的10倍,P所具有的中枢性升温功能力度不足,BBT曲线上升幅度不大且维持时间短,内膜增生反应和分泌反应皆为不良,排卵前夕的内膜为6.2 mm,黄体中后期也仅为7.1 mm。
凡此,提示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已降低,并导致了黄体功能下降和宫腔内环境改变,实乃本案习惯性流产之病机所在。
病员所出现的畏寒体倦、食少梦多、经前轻浮、行经腹冷、量少色淡、经期长短不一、时伴带下有腥冷气、脉沉细软舌淡胖等脉证,与中医学辨属脾肾两虚冲任失养之证十分相合,故通过温润活血补肾兼健脾益气血养冲任的治疗,养护了生殖内分泌器官及其功能,提高了卵巢反应性和内膜接受性,改善了黄体功能和宫腔内环境,受孕后又继续给于黄体支持以维护宫腔内环境,终获良效。
作者简介:陆中岳(1942-)上海市人,中医主任医师,196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02年退休,现任南昌艾玛妇产医院不孕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