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DT-CX6.3-2009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环境监测质量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环境空气自动监测分册)

目录目录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布设及管理规程1.目的为规范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明确点位增加、变更、撤消要求,规定点位管理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布设、增加、变更、撤消、审批等管理。

3.点位布设3.1 定义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是以监测城市建成区的空气质量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目的而设置的监测点,参与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其设置的最少数量由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确定。

每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代表范围一般为半径500 米至4 千米,有时也可扩大到半径 4 千米至几十千米(如对于空气污染物浓度较低,其空间变化较小的地区)的范围。

可简称城市点。

3.2 点位数量要求各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的最少数量应符合表1 的要求。

按建成区城市人口和建成区面积确定的最少监测点位数不同时,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表 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设置数量要求3.3 布设原则城市点的布设要保证点位具有代表性、可比性、整体性、前瞻性和稳定性的原则,其中代表性、可比性是质量控制的重点。

(1)代表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城市、区域环境空气状况,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满足为公众提供环境空气状况健康指引的需求。

(2)可比性:监测点设置条件尽可能一致,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3)整体性: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城市点应考虑城市自然地理、气象等综合环境因素,以及工业布局、人口分布等社会经济特点,在布局上应反映城市主要功能区和主要大气污染源的空气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从整体出发合理布局,监测点之间相互协调。

(4)前瞻性:应结合城乡建设规划考虑监测点的布设,使确定的监测点能兼顾未来城乡空间格局变化趋势。

(5)稳定性:监测点位置一经确定,原则上不应变更,以保证监测资料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3.4 布设要求(1)位于各城市的建成区内,并相对均匀分布,覆盖全部建成区。

QP-6.3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_监理_

QP-6.3 基础设施管理程序_监理_

编号:XXXX-CX-10XXXX有限责任公司版本/版次:A/0基础设施管理程序 页码: 第 1 页 共 1 页1.目的确定、提供并维护为达到监理服务要求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为达到监理服务要求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如工作场所、硬件和软件、工具和设备、支持性服务设施(如通讯、交通工具等)。

3.工作职责3.1总经理负责为基础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提供必要的资源;3.2 行政办公室负责对实现监理服务要求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进行管理和控制;3.3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基础设施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

4.工作程序4.1基础设施公司为实现监理服务要求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包括:办公场所、监理设备和工具(包括计算机、测量工具、照相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系统)、交通工具等。

4.2 采购使用部门根据部门工作的需要及公司发展的需要,填写《申购单》,注明品名、数量等,报行政办公室审核,经总经理批准后,由行政办公室负责组织采购事宜。

具体采购实施按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

4.3 验收1)采购回来的物品,由使用部门验收后,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分类入库,并在《设备台帐》中进行登记。

《设备台帐》由行政办公室统一保管。

2)使用部门在《办公用品领用记录表》上签字领用。

3)行政办公室凭发票和批准手续向财务办公室办理报销手续。

4.4使用工作现场使用的基础设施应有公司统一的编号和标识,以便于管理。

4.5报废1)无法修复或无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由使用部门编写《报废申请单》,经总经理批准后,报行政办公室销帐。

2)报废的基础设施未撤出工作现场的应做好标识。

3)对低值易耗的工、量具等,由使用部门负责人批准报废。

4.6 公司车辆作为一类特殊的工作设备,参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本程序和相关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管理。

5.相关文件5.1 计算机软件、硬件及网络管理办法5.2 办公用品管理制度 5.3 办公设施管理办法.6.记录6.1设备台帐 6.2申购单6.3办公用品领用记录表 6.4 报废申请单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修订内容说明.doc

修订内容说明.doc

修订的内容说明一、质量管理手册1、质量目标:供电可靠率:≥99.93%,≥电压合格率96%。

原目标≥电压合格率98%。

根据**公司下达的目标责任书,结合公司去年的指标完成情况,公司电网的实际情况,调整为≥电压合格率96%。

2、公司简介1)截止到2019年12月30日,对公司员工人数、电网实际情况的数据进行了更新。

2)“按照Q/SY 1002.1-2019《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一部分规范》标准要求建立了HSE管理体系。

”更改为按照Q/SY1002.1-2019《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第一部分规范》与GB/T28001-2019《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两个标准的要求,建立了HSE /OHS管理体系。

3、4.4 外包过程1)具体执行YXGD/QHSE OHS–CX09《承包方和供应方管理程序》。

《供电公司招标管理规定》**新供电字(2019)49号。

变更为:具体执行YXGD/QHSE OHS–CX09《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管理程序》。

《供电公司招标管理规定》**新供电字〔2019〕27 号。

2)供电公司外包过程识别与控制表红字部分,原来为生产技术科4、5.2.2职责1)物资管理站的职责,第七条:负责采购物资的标志和可追溯性,修订为负责入库物资的标识和帐、卡、物、资金四对口。

5、以下支持文件、接口程序全部更新6.3.2 基础设施提供1)具体执行HSE/OHS体系文件YXGD/HSE OHS–CX 08《设施完整性管理程序》。

支持性文件XYGD/Q-CX05《资源配置计划管理程序》。

2)支持性文件《供电设备管理办法》、《生产设备检修管理办法》和《设备缺陷管理实施细则》**新供电字〔2019〕55 号、《供电公司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新供电字〔2019〕10 号,《供电公司基建、维修管理规定》。

3)6.4.4 具体执行YXGD/HSE OHS-CX17《清洁生产控制程序》支持性文件YXGD/HSE OHS-CX13《安全管理程序》《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新供电字〔2019〕37号4)7.4.5设备检修、委托技术服务项目等外包工程项目具体执行YXGD/ HSE OHS-CX09《承包方和(或)供应方管理程序》、《供电公司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新供电字〔2019〕10 号。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食品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KJ—CX—20
第1页
0、1 00 1/2 页码
2 3 4 7 13 16 18 22 25 31 34 41 44 48 51 55 60 63 65 66 69 72
ABC 食品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目录
章节号 修改号 页次
名称
编号
异物控制程序
KJ-CX—21
储存.包装.运输控制程序 外包控制程序 岗位职责的控制程序 纠正、纠正措施及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应急准备及相应控制程序 顾客投诉控制程序 合格供方控制程序 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 集装箱故障处理控制程序 原辅料安全控制程序 产品召回和撤回控制程序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服务供应商评定和监督管理管理程序 成品放行审核程序
4。2.3 每次参加管理评审的人员,应在管理评审计划中予以明确。
4.3.2 管理评审计划包括以下内容:评审目的、评审内容、主持人、评审人员、时
间安排、评审方法、评审输入资料。
4。3。3 管理者代表/食品安全组长对各部门输入报告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 数
第7页
ABC 食品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管理评审 控制程序
KJ-CX-02 00 4/4
ABC 食品有限公司 程序文件
第 10 页
文件管理 控制程序
章节号 修改号 页次
KJ-CX—03 00 1/4
1、目的 对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获得所使用文件的有 效版本. 2、范围 适应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控制。 3、职责 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3、2 管理者代表组织编制并审核质量手册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3、3 质检部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质量手册、质量管理 体系程序文件、管理规定、技术性文件和外来文件的管理和控制。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编制的管理性文件和外来文件的发放管理和控制,并负责 保管公司其他部门发放的文件。 4。 工作程序: 4。1 公司质量和安全管理文件包括: a)质量食品安全管理手册(含质量食品安全环境方针和目标),KJ—FSMS&QMS-01 b)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见 KJ-CX—XX c) 作业文件(包括:前提方案、HACCP 计划、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操作规程、 管理规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计划等),见 KJXX—XX d) 外来文件(食品质量和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技术工具书、培训 教材、实用手册、上级有关的通知、规定、要求等),见发布日期、发布单位登记。 e) 记录(所有的表格凭证、台帐、标签、卡片、标牌、会议记录等)。 公司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层次见图: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4.4.5、外来文件由生产部经理审核、并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4.4.6、由企划部和生产部分别编制《文件发放清单》,分别经管理者代表和生产部经理审批 后,下发至相关部门。
4.2、文件的编码:企划部编制《文件编码规则》,见附录。相关部门按规则对文件进行编码(号)。 4.3、文件的编写、收集 4.3.1、质量环境手册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企划部组织人员编制; 4.3.2、程序文件由企划部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 4.3.3、各级各类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由企划部组织各有关部门编制; 4.3.4、表单、记录(格式)由产生各记录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部门编制; 4.3.5、技术文件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收集、编制。 4.3.6、外来文件由企划部负责接收、收集。 4.4、文件的审批和发放 4.4.1、质量环境手册和程序文件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部门程序文件、各级各类 人员质量环境职责规定、作业指导书及质量环境记录清单由编制人签名、各责任部门负责人
A/0
40
15 QS/MZD215-2003 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管理程序
A/0
41
16 QS/MZD216-2003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A/0
43
17 QS/MZD217-2003 数据资料分析管理程序
A/0
45
18 QS/MZD218-2003 顾客满意度管理程序
A/0
47
19 QS/MZD219-2003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效文件。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在公司与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管理。
3.职责 3.1 企划部负责管理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换版、毁损等工作的实施及管理。
3.2 技术科负责技术性文件和资料的归档、编目、发放、更换等工作。

二阶程序汇编

二阶程序汇编

目录SMP-CX01 文件控制程序 (04)SMP-CX02 记录控制程序 (09)SMP-CX03 计划目标管理程序 (11)SMP-CX0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5)SMP-CX05 质量成本控制程序 (18)SMP-CX06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21)SMP-CX07 生产设备和工装控制程序 (24)SMP-CX08 工作环境管理程序 (27)SMP-CX09 新产品开发控制程序 (30)SMP-CX10 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35)SMP-CX11 采购控制程序 (38)SMP-CX12 生产管理控制程序 (43)SMP-CX13 应急管理控制程序 (46)SMP-CX14 客户财产管理程序 (47)SMP-CX15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程序 (48)SMP-CX16 售后服务控制程序 (52)SMP-CX17 检具和检测管理程序 (54)SMP-CX18 客户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57)SMP-CX19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59)SMP-CX20 员工满意度管理程序 (64)SMP-CX21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67)SMP-CX22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71)SMP-CX23 统计技术管理程序 (76)SMP-CX24 4M变更控制程序 (78)SMP-CX25 纠正预防与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83)SMP-CX26 FMEA作业程序 (89)SMP-CX27 生产件批准程序 (92)SMP-CX28 工程技术管理程序 (95)SMP-CX29 标识和追溯控制程序 (97)SMP-CX30 信息沟通控制程序 (100)SMP-CX31 环境负荷化学物质管理程序 (103)SMP-CX32 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108)SMP-CX33 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 (110)SMP-CX34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112)SMP-CX35 环境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115)SMP-CX36 环境运行控制程序 (117)修订记录 (119)环境负荷化学物质管理组织机构、职责和权限………………………………………………………附件01 产品含有化学物质管理流程图………………………………………………………………………附件02 环境负荷化学物质管理基准…………………………………………………………………………附件03 TOCAD(SZ)化学物质管理基准…………………………………………………………………………附件04 含有化学物质管理清单(高关注物质) (SVHC) ………………………………………………………附件05文件控制程序编号:SMP-CX01 1.0 目的对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相关场所使用文件为有效版本,防止使用失效和作废文件,并及时更新在用文件,以适应本公司质量环境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需要。

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中国石油销售公司作业许可管理规定

附件一:作业许可管理规定1 范围本制度规定了作业许可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制度适用于中国石油销售公司归口管理企业以及工程承包商在油(气)库、加油(气)站等生产或施工作业区域内的作业活动。

控股、参股企业参照执行。

润滑油、燃料油、沥青等生产型企业应参照执行炼油与化工企业相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Q/SY 1238—2009 工作前工作分析管理规范Q/SY 1240—2009 作业许可管理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申请人填写作业许可证,并向批准人提出工作申请的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如项目经理、作业单位负责人、现场作业负责人。

3.2 批准人负责审批作业许可证的负责人或其授权人,是有权提供、调配、协调风险控制资源的管理人员。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通常是地区公司二级单位业务主管领导、地区公司二级单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油库或加油站负责人、作业区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等。

3.3 非常规作业临时性的、没有操作规程指导以及承包商作业的活动。

4 职责4.1 销售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规定。

4.2 销售公司油库、加油站、非油品业务、工程建设、小产品生产销售等职能部门负责所管辖业务范围作业许可实施的监督管理。

4.3 地区公司根据本规定,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单位作业管理程序,地区公司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程序的执行,并提供培训、监督和考核。

4.4 地区公司HSE部门对作业管理程序的执行提供咨询、支持和审核。

4.5 地区公司二级单位和所属油(气)库、加油(气)站执行本单位作业管理程序,并提出改进建议。

4.6 员工接受作业培训,执行作业管理程序,参与作业审核,并提出改进建议。

QSY1239-2009工作循环检查管理规范 - SY 石油系统-

QSY1239-2009工作循环检查管理规范 - SY 石油系统-

企业标准Q/SY1239—2009工作循环检查管理规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发 布Q/SY 1239—2009目 次前言 (Ⅱ)1 范围 (1)2 术语和定义 (1)3 职责 (1)4 管理要求 (1)4.1 基本要求 (1)4.2 实施工作循环检查 (2)4.3 记录 (3)4.4 有效实施JCC的关键点 (3)5 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 (3)5.1 审核 (3)5.2 偏离 (3)5.3 培训和沟通 (3)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工作循环检查流程 (4)附录B (资料性附录)初始评估表 (5)附录C (资料性附录)现场评估表 (6)IQ/SY 1239—2009II前 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健康安全环境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公司、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胜松、申伟平、徐福志、杜民、夏春英、杨芳。

Q/SY 1239—2009工作循环检查管理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循环检查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关审核、偏离、培训和沟通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国石油所属企业基层单位所有的操作、施工和检维修等作业活动。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工作循环检查 job cycle check(简称JCC)是以操作主管和员工合作的方式对已经制定的操作程序和员工实际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2.2协调员 coordinator负责制定工作循环检查计划并组织实施的人员,一般由基层单位主管生产、技术、设备的负责人担任。

2.3操作主管 operation supervisor负责执行工作循环检查计划的人员,一般是基层单位班组长、队长或站长。

2.4关键作业 critical operation可能对有关的个人或组织带来重大危害和影响的生产操作、检维修作业等活动,或者与关键设备有关联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通过对工作环境的管理和控制,确保环境符合工作要求,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保证产品的符合性。

2适应范围:公司内办公、生产及生活的场所。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制定并实施本程序,配备工作环境所需的设施。

3.2各部门负责识别各自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及控制方法和本部门的工作环境管理。

3.3办公室负责定期检查各个场所的控制情况。

4引用文件
《管理手册》《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三废和噪声控制程序》《饮食卫生控制程序》
5工作程序
5.1环境要求的识别和确认
5.1.1工程部负责识别生产环境的控制要求。

5.1.2管理部负责识别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的环境控制要求。

5.1.3工程部负责识别检验和试验、维修场所的环境控制要求。

5.1.4各部门负责对识别的环境控制要求,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5.2现有各场所的环境控制要求
5.2.1生产车间
a.车间应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配备空调的场所环境温度为8℃~35℃,不配备空调的场所环境温度为0℃~37℃;
b.车间各岗位应有照明装置,应达到适宜的亮度;
c.车间长期噪声应不超过90dB(A),短期噪声不超过115 dB(A);
d.车间地面、室内墙面应保持光亮、清洁,设备应无明显的灰尘和油污,操作台(工具桌)面应整洁、各种工具摆放整
齐有序;
e.车间原材料、半成品、盘具应按类型分别摆放在指定的地点,不得随意乱放;
f.生产人员穿戴的防护用品(工作服、鞋)应勤换洗,保持清洁;
5.2.2办公场所
a.室内温度、照明要求应符合本程序5.1.1a、b条款;
b.办公室长期噪声不超过55dB(A),短期噪声不超过65dB(A);
c.办公室过道、楼梯、墙面应清洁光亮,地面无任何废弃物及堆放杂物;
d.办公桌面及办公设施应无灰尘,各种资料、文件摆放整齐;地毯无油渍和破损;
e.办公楼各楼层的平台、走廊过道、接待室以及其他办公场所应适当摆放花木盆景,并保持整洁、美观。

5.2.3员工宿舍
a.宿舍室温一般是自然温度,必要时在经许可的前提下,可使用电风扇或电取暖器;
b.楼层过道及宿舍内应安装并保持适宜照明;
c.楼递、过道、室内地面、墙面应保持清洁;
d.室内用具、生活用品应保持清洁、摆放整齐;
e.室内应保持通风,无异味,不得长期摆放易霉变的物品或食品;
f.室内应保持防蚊蝇及其它害虫的设施。

5.2.4食堂
a.室内温度、照明应参照本程序5.1.1a、b条款执行;
b.室内抽风、排烟设备运行正常,保持空气流通、清鲜;
c.厨具、餐具、桌面、地面、水池等用具及场所应无油垢,清洁卫生;
d.储存的食品应分类存放,无过期、无霉变腐烂;
e.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清洁、卫生和健康,穿戴规定的餐饮工作服、帽;
f.室内应保持抗菌、消毒、防鼠、防蚊蝇及其它害虫的设施。

5.2.5实验室
a.室内工作温度应保持在15℃—35℃摄氏度之间;
b.保持足够、适宜的工作照明;
c.检验、试验仪器及办公设施应无油污,保持清洁光亮,地面无灰尘,桌面文件、资料、检测用具摆放整齐,废弃物应
装入收集桶;
d.检验员的工作服应勤换洗,保持清洁。

5.2.6设备维修间
a.维修时长期噪声应不超过90dB(A),短期噪声不超过115 dB(A);
b.维修间地面、桌面、墙面应尽可能保持清洁,使用后的设备及工具应摆放在固定地点或工具箱内;
c.室外现场维修结束后,应及时清理现场的油污和废弃物,恢复原有的环境。

5.2.7废弃物堆积场
a.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应集中在公司西南角的堆积场。

存放时应分类、到位,应有围栏措施;
b.生活垃圾应集中在公司集中废弃物堆积场。

存放时应全部放入塑料垃圾桶,不得有污水流溢,异常气味。

5.2.8公共厕所
a.办公楼厕所的瓷具、地面应清洁光亮,无异味。

配备的洗手池、便纸、残渣盆、除臭丸等应齐全;
b.车间厕所的地面、便池应清洁,无排泄物,无异味,无苍蝇和蛆虫,应配备洗手池、便纸。

5.2.9车棚及车辆存放
a.公司员工(包括外来)的摩托车、电瓶车、自行车应全部存放在车棚内。

车辆存放时应车头相对,排放对齐成线;
b.公司各类轿车(包括外来)应停放在办公楼前广场上的规划车位,车头一律对外并对齐成线。

5.2.10厂区道路、绿化
a.广场及道路应平整、完好、无扬尘。

绿化区内绿化植物应修剪整齐、美观;
b.除了铺设道路或作其他用途以外,公司境内的空地应尽可能地种植各类花木或草坪,使公司绿化面积达45%。

5.3工作环境的控制
5.3.1各场所规定的环境控制要求分别由所属部门进行控制。

5.3.2根据环境控制要求需要配备的设施由各部门提出申请,分管领导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办公室实施。

5.3.3室内温度的控制
配备使用空调器、电风扇、电暖器等设施的方法进行控制。

5.3.4照明控制
配备使用日光灯、广照灯等光源进行控制。

5.3.5噪声控制
a.选择噪音低的设备;
b.通过设备维护、改造降低设备噪音;
c.通过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噪音的扩散;
d.办公室应采取关闭门窗阻止外来噪声。

室内应采取说话轻场、手机来电振动、固机调节来电振铃等方法进行控制。

e.避开办公、休息时间使用有噪音影响的设备。

5.3.6整洁卫生控制
a.各部门工作环境的整洁卫生按《环境卫生管理制度》要求控制;
b.宿舍内环境的整洁卫生由住宿人员负责按《职工宿舍管理制度》要求控制;
c.公共场所由办公室保洁人员负责每天打扫,并保持清洁;
d.食堂场所的整洁卫生由食堂工作人员按《食堂管理制度》要求控制;
e.公司各种车辆的停放由车辆使用人员负责按要求停放,传达室人员负责控制和整理;
f.公共厕所由办公室保洁人员负责,每天打扫、消毒两次,使用人员随时冲洗;
g.废弃物堆积场由办公室保洁人员按《三废和噪声控制程序》控制。

5.3.7绿化
a.办公室场所的绿化由办公室以外包的方式进行配备和管理,由承包方按期进行更换、修剪、浇水。

b.厂区绿化由办公室绿化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和控制:
(1)每季度进行一次花木造型修剪; (2)每月进行一次草坪修剪(冬季除外)。

5.4检查、处理
5.4.1检查方式
a.部门日常自查;
b.公司监督检查。

5.4.2检查实施、处理
5.4.2.1各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的环境要求实现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纠正。

如需其他部门协助时,
应填写“内部工作沟通联络单”。

5.4.2.2办公室环境管理员负责对全公司的工作环境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并填写“公司工作环境检查表”。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6工作流程图
7、相关文件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食堂管理制度》
《职工宿舍管理制度》7记录
《公司工作环境检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