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与设计1] 常见的技术图样(第3课时)
《常用的构思方法》-《技术与设计1》第三节《常用的构思方法》教学设计

常用的构思方法一、教学目标〔一〕学问与技能1.把握方案的构思方法,能够制定符合一般设计原则和相关设计标准的完整设计方案。
〔二〕过程与方法1、亲历实践活动,体验技术设计思想、了解方案的构思方法,对方案的比较比较和权衡进展实际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设计分析的过程,体会设计的欢快和成就感。
1 .培育对技术设计的激情和责任心、安全意识等.养成细致、严谨,考虑问题全面的情感态度。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团结合作、敢于表现的良好品质;〔四〕核心素养本节内容主要培育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核心素养:1.技术意识:技术意识是对技术现象及技术问题的感知与体悟。
学生将形成对人工世界和人技关系的根本观念;能就某一技术领域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做出理性分析,形成技术的敏感性和负责任的态度;能把握技术的根本性质,理解技术与人类文明的有机联系,形成对技术文化的理解与适应。
2.工程思维:工程思维是以系统分析和比较权衡为核心的一种筹划性思维。
学生能够生疏系统与工程的多样性和简单性;能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针对某一具体技术领域的问题进展要素分析、方案构思及比较权衡;领悟构造、流程、系统、掌握根本思想和方法的实际运用,并能用其进展简洁的决策分析和性能评估。
3.图样表达:指运用图形样式对意念中或客观存在的技术对象加以描述和沟通。
学生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及掌握框图等常见技术图样;能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会用手工和二维或三维设计软件绘制简易三视图、草图、框图等;能通过图样表达实现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的思维转换。
4.创设计:指基于技术问题进展创性方案构思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过程。
学生能运用人机理论和相关信息收集等综合分析技术问题,提出符合设计原则且具有肯定制造性的构思方案;能进展技术性能和指标的技术试验、技术探究等实践操作,并进展准确地观测记录与信息加工分析;能综合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评价设计方案并加以优化。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的前面有过实际的动手阅历,这会让他们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时有肯定的优势,可以很快理解所表达的内容,只是学生本身对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并没有很好的体验过,期望借助这一节课,可以让学生完整的形成一种设计方案的技术观。
常见的技术图样(三视图 尺寸标注)

机械加工图尺寸标注
五、剖视图
❖ 隐藏在表层后面、内部、下面的结构为不可见结构,可以采用 虚线表达这类结构。但在机械加工图中,更多地采用剖视图。
❖ 下图所示物体,可采用不同方法表达。
六、线路图
❖ 电子线路图一般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 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 和逻辑图。
❖ 在识读线路图时,首先要认识图中的元器件符 号,其次要弄清元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最后 确定信号如何流通。
§6.2 常见的技术图样
一、投影
人们把这种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 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1、种类 中心投影(投影线汇交一点) 平行投影
工程图样一般都是采用正投影
2、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真实性 积聚性 类似性
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需要 采用多面正投影。
二、三视图
1、三视图的三投影面体系
❖常见视图解读
要找出特征视图
最能反 映物体 形状特 征的那 个视图。
最能反 映物体 位置特 征的那 个视图
主视图为物体的形状特征视图 左视图为物体的位置特征视图
常见组合体的简单结构 ——简单结构一
简单结构二
简单结构三
简单结构四
简单结构五
简单结构六
简单结构七
简单结构八
简单结构九
简单结构十
•线路图中一些元器件及其说明
•电路图中的各种符号和画法规定可以在国家标准中查阅。 例如GB/T5465《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等。
小结
❖ 三视图使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同时向三个互相垂直相交的投影 面投影,从而得到图形。技术图样的绘制应当为表达设计意 图服务,并力求体现技术特征。
❖ 机械加工图、剖视图、线路图等的识读必须从其标注、符号 的识读开始,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力求准 确阐述原意,准确把握特征。
教案-《常见的技术图样》-高一下通用技术

课题:6.2.1常见的技术图样——三视图执教教师:指导教师:一、教学设计思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设计学习和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强调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针对此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坚持“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结合课程整合思想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在《三视图》一节课中,通过自制教具、电子白板及三维实体设计软件来帮助学生在技术体验中认识三视图,领悟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和绘图方法,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其技术交流能力。
本节课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使学生加深对三视图投影规律及制图规范的理解,从而形成准确运用三视图表达设计的技术能力,进而提高技术素养。
(一)教材分析1.本课时教学内容本节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中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中第一课时的内容“正投影与三视图”。
其1内容主要包括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三视图的绘制。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绘制简单三视图”、“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学会一种设计交流的技术语言。
2.功能和地位对于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提出了“能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的要求,明确定位本节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三视图表达技术设计思想。
三视图作为一种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与表达的一种常用的技术语言形式,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续知识“形体的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此节内容面对的是高一学生,这些学生在初中劳动与技术或数学课中已有“三视图”基础,部分学生已经能够绘制简单结构的三视图,并且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对草图和正等轴测图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光线投射成影的感知和体验,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于三个视图的关系不能准确把握,对于为什么在设计中使用三视图还不理解。
《常见的技术图样》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

《常见的技术图样》教学法的应用与实践[摘要] 《常见的技术图样》是通用技术课程中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能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需要合理地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突出难点、化解难点,达到培养学生技术思维的效果。
[关键词] 技术图样教学法应用《常见的技术图样》这节课的内容是通用技术中专业性比较强的内容,其绘制与应用是学习技术设计的基础。
能绘制和识读简单的三视图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高二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比较活跃的思维方式,但受到课时的限制,教师需要应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达到培养学生技术思维的效果。
常用的教学法有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
在教学中如何巧妙地使用教学法来提高该内容的教学质量呢?笔者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点的方法,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来传递信息、传授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是教学中使用最普遍的方法。
对技术图样中的概念、规定、规则应较多采用此法,这样可直接引导学生入门。
例如投影原理、概念等的讲解,就应结合书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传授,让学生直接正面接触投影方法和常见视图。
采用讲授法上课时,由于内容比较枯燥,教师讲授时要相应地选择切合生活的、富于启发性的案例,穿插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以启发学生。
例如机械加工图这一内容,以大家所熟悉的一款木门加工图为例讲授,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演示法是教师向学生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或放映视频,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方法。
在常见的技术图样中有些内容采用讲授法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对于比较抽象的如剖视图的形成过程这个内容,如果照本宣科是比较难懂的。
在学生面前,如果将剖视图的形成过程做成课件,每一步的讲解会更加直观,大大提高了效率。
如当场剖开画出内部结构,这个过程就非常直观,学生就会很快明白剖视图的剖视方法。
公开课 常见的技术图样

杜宗飞
本节内容
1 2 3 4
正等轴测图
三视图形成
三视图投影规律及作图
尺寸标注
正等轴测图
P117
正等轴测图是一种可以表现物体三维结构特征的图形。 正等轴测图对应的坐标系XYZ坐标轴互成120度
Z
O Y X
正等轴测图和斜二轴测图
两者之间的区别
Z1
Z1
O1 X1 Y1 X1
O1
Y1
正等轴测图
斜二轴测图
正投影
绘制图样时,常 采用正投影法, 比如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从前向后投影,称为 主视图
从左向右投影,称为 左视图 从上向下投影,称为 俯视图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抽取 抽取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高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 有什么规律呢? 长和宽,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和宽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三视图线条
实线:可见的轮廓线
细实线:辅助线 尺寸线 虚线:不可见的轮廓线 点划线:中心线 轴线
主视方向
叠加体三视图注意点 有实线 有实线
有虚线
无线
两体表面共面时,中间无分界线。
P123三视图画法
通过辅助线 画左视图
先画主视图
通过辅助线 画俯视图
三视图画法
尺寸标注的基本规则
P124
尺寸数值为零件的真实大小,与绘图比例 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以毫米为单位,如采用其它单位时,则必 须注明单位名称。 每个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应标注在能 清晰地反映该结构特征的投影图上。
尺寸标注的三要素
抽取 抽取
尺寸数字 16 尺寸界线 尺寸线
哪三要素?
20 35
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一、内容分析:通用技术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第六章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之“正投影与三视图”(苏教版)主要描述了正投影形成三视图的方法、原理,三视图的绘制(识读)方法和规律等。
技术图样是设计交流语言,在设计活动过程中,经常用以表达设计观点、呈现设计方案,是表达设计思想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是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的具体应用,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形式,是整个技术产品设计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的关键,它在“发现问题、明确问题”,“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技术产品的使用和保养”等组成了设计过程。
所讲的内容都是在空间思维层面上的,对学生的思维提出挑战,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表达创造力的机会。
内容包括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剖视图和线路图。
这一节的线索是:正投影与三视图―――形体的尺寸标注―――机械加工图、线路图。
由于技术图样能准确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并能提供生产所需的技术资料,绘图简便,适合于交流。
采用正投影法得到的正投影图,既能如实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而且作图方便。
三视图、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是较常见的技术图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多,本节对这些图样作了介绍。
技术图样中都有尺寸标注,所以本节将形体的尺寸标注列入课文内容。
由于机械加工图中,通常利用剖视图表现零件的内部,所以本节也介绍了剖视图的基本知识。
以使学生能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的投影方法,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并能了解一般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中的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法,并能识读它们。
在本节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态度,注重提高学生规范作图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立体几何,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和形体的表达能力,通过对三视图形成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在平面的三视图与实物的立体图之间自由的转换,并且能够表达出来。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法。
常见的技术图样

中心投影法
S 投射线汇 交于一点
P 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 法,汇交点称为投射中心。 中心投影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大小而且投 影大小跟物体到投影面的距离有关
平行投影法
斜投影法
S S
正投影法
P
P
S倾斜于P S 投射线沿 S 方向相互平行
P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能够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 技术图样一般采用正投影法
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1)显实性(实形性、真实性)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 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线段的实长或平面图形的实形。 (2)积聚性 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线段 的投影积聚成一点,平面图形的投影积聚成一条线段。
(3)类似性 (收缩性) 当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 影面时,线段的投影仍为线段,但小于实长;平面图形 的投影类似于原图形,即图形的基本特征不变,如多边 形的投影仍为多边形,且小于实形。
三视图的画法:
(3)确定图幅和比例。根据物体上最大的长度、 宽度和高度及物体的复杂程度确定绘图的图幅 和比例; (4)布置视图,画主视图竖直(高度)方向和 水平(长度)方向的基准线; (5)绘制底稿:先画主视图,再利用三视图投 影规律画出俯视图和左视图; (6)检查、修改底稿;
上 左 右
上 前
后 下
下 后 左
右
后 左
上
右 前
前 俯视图与左视图中,靠近主视 图的一方是物体的后方,远离 主视图的一方是物体的前方
下
四、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物体左右之间的距离为长(X)--- 主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 物体前后之间的距离为宽(Y)--- 俯左视图反映物体的宽 物体上下之间的距离为高(Z)--- 主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
常见的技术图样

尺寸标注举例 半圆或小于半圆的圆弧需要标注半径,半径符号是R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错误标注 正确标注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四、剖视图
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
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剖视图
的主要特征是在被剖面上要充填表示机件材料的剖面线。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四、剖视图
剖面线与水平线 成45°或135°的 角,间距均匀 具有不可见结构的物体的表达方法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课堂小结
1. 掌握一般技术图样所采用的投影方式
2. 能绘制简单的三视图并学会标注简单的
尺寸 3. 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 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式,能识读一般机械 加工图和线路图。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1.根据已知的两个视图,构思各形体的内部结构,并根据绘制剖视图
理图是用元器件的图形符号及它们之间的连线来表示。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五、线路图
1. 认识元器件符号; 2. 清楚元器件的连接方式。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电感器
变压器
二极管
三极管
电阻
第二节 常见的技术图样
五、线路图
识读线路图的方法:
首先,要认识图中的元器件符号,知道 它代表的元器件; 其次,弄清元器件符号相互之间的连接 方式; 最后,确定信号是如何流通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的技术图样(第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
2.了解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电子线路图所用符号的含义及表达方式;
3.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过程与方法:经历组合体标注的过程,初步学会简单的标注,发展自己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悟工件标注的重要性,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能识读一般机械加工图和线路图
解决对策讲解标注的注意事项,学生实际作图以掌握本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
解决对策讲解标注的注意事项,学生实际作图以掌握本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引入复习:三视图中各视图之间的规律是什么?
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怎么解释?回答: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新课教学
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
二、形体的尺寸标注
1. 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
a.正确,尺寸注写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b.完整,齐全,不遗漏,不重复
c.清晰,整齐,清晰,便于读图
d.合理,符合加工要求
讲解本知识点注意引导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明白标注的重要性,从思想上一起对标注的重视。
2. 尺寸要素
完整的尺寸标注应该包括:
a.尺寸界线。
用细实线绘制,并由图形的轮廓线、轴线或对称中心线处引出。
b.尺寸线。
用细实线绘制。
一般用箭头做终端,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或者在其延长线上。
c.尺寸数字。
图样上所注尺寸表示形体的真实大小,形体的真实大小与图样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
通过两张分别为正确与错误的标注图片给学生强调说明注意事项,并在讲解“尺寸线”时讲解箭头的一些规定
3.尺寸标注举例
讲解例子时,在黑板上加以演示
标注直径尺寸
标注半径尺寸
标注形体尺寸
p126马上行动
三、机械加工图
机械加工图是工程图的一种,它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是完成产品机械加工的主要依据。
结合模型房进行讲解,并区别于三视图,讲解机械加工图包括那些部分。
a.三视图
b.尺寸标注
c.必要的其他视图
d.标题栏和文字说明
四、剖视图
剖视图注意事项
a.物体被剖开后,用粗实线画出物体的剖面轮廓及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
b.省略不必要的虚线,支队尚未表达清楚的物体结构才画出虚线。
c.剖切平面是假设的,在一个视图上取剖视,不影响其他视图的投影。
d.画出与物体材料想对应的剖面符号,金属材料为一组与水平线成45°的平行细实线
五、线路图
讲解各个独立元件的符号意义
p128马上行动
小结与练习
学会标注简单的尺寸
学会识读各种技术图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