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口算题之10以内的加减法]幼儿10以内加减法技巧
10以内的加减法怎么教小孩子更易懂

10以内的加减法怎么教小孩子更易懂10以内的加减法怎么教小孩子更易懂,教孩子加减法窍门如下:1、先易后难算术是比较复杂的,而对孩子来说,如果一开始就让他们学习较难的算术,很难让他们接受。
家长可以将生活融入到孩子的数学学习中,例如去超市买苹果,让孩子自己挑选,并数出数量,等到回到家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洗两个苹果,一人一个吃掉后,问孩子还有多少个苹果。
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在生活中不知不觉的接触数学并学习数学,可以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也能够帮助孩子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运用分解技巧从分解组合开始教孩子,一边分,一边用语言表述,一定要用嘴巴说出来,能说出来的孩子,表示她自己真的掌握了。
从5以内的开始。
先从分解2开始。
每次分开后表述完,要记得在合起来。
3、大数记心里,小数上下加减加法:大数记心里,小数往上数,如4+2=把4记在心里,往上数两个数,5、6,之后得出结果4+2=6减法:大数记在心里,小数往下数,如6-3=把6记在心里,往下数三个数,5、4、3,之后得出结果6-3=3家长需配合每日为宝贝出30道10以内加减法,提升幼儿的算术能力,注意不要让孩子数指头,养成习惯不好改,培养心算能力。
4、需要幼儿掌握的一些识记的东西第一个需要识记的是:10加几就等于10几,例如:10+1=1110+2=12,一直加到9,第二个需要识记的就是1+1=22+2=43+3=64+4=85+5=106+6=127+7=148+8=169+9=1810+10=20,这样记住了以后,进行20以外的加减法运算,对孩子来说,就不会很难学;5、巩固成果家长要经常给孩子出题目,只要有空闲时间就提问,而且问的时候语速要快,要给孩子一种紧迫感,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效率,而且多次练习能够让孩子的思维能力不断增强,从而提高算术能力。
如果家长在问的时候孩子能够快速的答出来,家长需要对孩子进行表扬,例如“真棒!”,“真厉害!”这些话语,会激发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有一定的成就感,对数学算术产生兴趣,认为学习数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通用18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0以内的加减法》教案 1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活动目标:1、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摆出算式进行解答。
2、在活动中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收拾用具的习惯。
活动重点:幼儿能看图,编出相应的加减法应用题,并正确地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活动难点:孩子能较好地看图编应用题,能正确地分辨加法与减法。
活动准备:大图。
数字、符号卡人手一份活动过程:一、报数游戏,复习10的组成。
1、我们来做报数游戏,我报的数和你们报的数合起来是10。
我报1,引导幼儿说出,我报9,1和9合起来是10。
依次复习10的组成。
2、合动作。
教师和老师的动作合起来的数量是10.3、开火车的游戏,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
二、复习10的加减法1、出示大图。
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图上有什么。
他们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呢?(请幼儿看图找出图中事物的特点)2、尝试编应用题、师:你能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编应用题吗?他这样编的应用题是加法的还是减法的呢?(引导幼儿去区分减法和加法应用题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减法和加法的`含义)教师小结:加法应用题一般就是先告诉别人一部分数,再告诉别人另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总数。
而减法应用题一般是先告诉别人总数,然后告诉别人其中一部分数,最后要问别人另一个部分数。
3、分别请幼儿一一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其他幼儿根据幼儿编的应用题利用符号卡和数字卡摆出相应的算式。
4、表扬那些编的好小朋友。
三、幼儿和同伴合作完成任务。
要求:至少两个人一组,进行“你编应用题,我列算式”的活动。
1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10以内加减法的方法
1. 集中注意力:将两个数的单位位对齐,将两个数的十位对齐。
2. 逐位相加:从最右边的单位位开始相加,若相加结果大于等于10,则向前进1。
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加完毕。
例如:7 + 4
1. 集中注意力:将7和4的单位位对齐,十位对齐。
2. 逐位相加:7 + 4 = 11,将1进位,得到结果11。
减法:
1. 集中注意力:将被减数和减数的单位位对齐,将十位也对齐。
2. 逐位相减:从最右边的单位位开始,若被减数大于等于减数,则直接相减;若被减数小于减数,则向前借位。
3.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所有位数都相减完毕。
例如:8 - 3
1. 集中注意力:将8和3的单位位对齐,十位也对齐。
2. 逐位相减:8 - 3 = 5,得到结果5。
注意:对于减法,可能会出现被减数小于减数的情况,此时需要向前借位,具体的借位规则请根据实际问题和数字的大小来判断。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

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幼小衔接数学10以内加减法教案(通用10篇)1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看三幅实物图列算式,学习2的加减法,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理解其含义)。
2、启发幼儿用一句话表达出一幅图的图意,注意用词正确。
3、学习书写加减法算式。
活动准备:教具实物图。
学具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看三幅图,学习2的加法。
(1)出示图一。
“这三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每幅图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了。
请小朋友仔细看,看完后讲给大家听。
”“先讲第一幅,什么地方有谁?”(草地上有一只鸡)“再看第二幅图应该怎么讲?(又来了一只鸡)把第一、二幅图连起来讲。
”“第三幅谁会讲?(一共有二只鸡)谁会把这三幅图连起来说?”幼儿个别、集体讲述三句话。
“我们怎样把刚才的事记下来呢?草地上有1只鸡怎样表示?又来了1只鸡怎样表示?一共有两只鸡怎样表示?”幼儿回答老师边用数字记录。
“用什么符号表示又来了呢?(+)用什么符号表示一共有呢?(=)”(指+)“这是什么符号?”(加号)“怎么读?”(加)(指=号)“这是什么符号?”(等号)“怎么读?”(等于)(1+1=2)“这算式什么意思?我们一起说说看。
”边指数字、符号边讲述图意(对应如下):草地上有1只鸡又来了1只鸡一共有两只鸡1+1=2“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出示图二。
“这三幅图说的也是一件事,谁会把每幅图用一句话说清楚?那用算式怎样来表示呢?”(1+1=2)“大家一起把算式读两遍。
”2、看三幅图,学习2的减法。
(1)出示图三。
“那这三幅图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呢?先将第一幅图(草地上有两只小兔)。
”“看看第二幅图谁会讲?”“到底是‘来了’还是‘走了’?你怎么看出来的?”“我们把第一、二幅连起来说一说,再想想第三幅应该怎么说?”“大家把三幅图两起来说一遍。
”“谁会用算式来记录这件事?”草地上有两只小兔走掉了1只小兔还剩1只小兔2—1=1“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叫什么名字?(减号)怎样读?(减)这道算式叫做减法算式。
10以内加减法速算口诀

10以内加减法速算口诀10以内的加减法是孩子们在学习数学初级阶段首先接触到的内容。
通过运用一些简单的口诀和技巧,孩子们可以更快地进行计算,提高他们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10以内加减法的速算口诀和相关的技巧。
首先,让我们从10以内的加法开始。
对于两个个位数相加,例如5 + 3,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口诀进行记忆和计算:1. "5加3,8在什么后面呢?" 这句口诀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得出答案为8。
这是因为我们可以将5和3的个位数相加得到8。
2. "算个位,5+3就好了。
" 这句口诀告诉孩子们只需要将5和3的个位数相加即可得出结果。
3. "5加3,看!8吃饱了。
" 这句口诀通过可爱生动的方式告诉孩子们答案是8。
孩子们可以将8看作是一个圆饼,就像是数字8的形状一样。
以上这些口诀可以帮助孩子们迅速做出10以内的加法运算结果。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10以内的减法口诀。
对于两个个位数相减,例如7 - 2,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个口诀:1. "7减2,几呢?" 这句口诀提醒孩子们需要计算7减去2的差,所以答案是5。
2. "先看一下,答案去旁边。
" 这句口诀可以帮助孩子们先仔细观察,然后将答案写在一旁。
3. "7减2,左右对称。
" 这句口诀告诉孩子们答案是5,因为数字7和数字2在数轴上互为左右对称。
这些简单的减法口诀能够帮助孩子们在10以内的减法运算中更加迅速和准确地得出结果。
同时,还有一些技巧可以将加法和减法相结合。
对于类似的加法和减法问题,可以利用以下技巧:1. 例如:6 + 2 = 8,然后再减去2等于多少?答案是6。
这个技巧告诉孩子们可以先进行加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减法运算,最终得出答案。
2. 例如:7 - 3 = 4,然后再加上3等于多少?答案是7。
这个技巧告诉孩子们同样也可以先进行减法运算,然后再进行加法运算,最终得出答案。
口算10以内加减法技巧

口算10以内加减法技巧
口算是指在没有使用计算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脑力计算得出结果的能力。
在学习口算中,掌握10以内加减法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口算10以内加减法的一些技巧,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计算:
1. 加法技巧:
- 如果一个数加0,结果仍然是那个数本身。
例如:5 + 0 = 5。
- 如果两个数相加等于10,那么它们的和与10的差相等。
例如:7 + 3 = 10,所以7 + 3 = 7 + (10 - 7) = 10。
- 如果一个数加上9,可以先加1再减去1。
例如:6 + 9 = (6 + 1) - 1 = 7 + 8 = 15。
2. 减法技巧:
- 从10减去一个数,可以通过记忆10减去那个数的差。
例如:10 - 7 = 3。
- 如果一个数减去0,结果仍然是那个数本身。
例如:9 - 0 = 9。
- 如果两个数的差等于10,那么它们的和与10相等。
例如:10 - 7 = 3,所以3 + 7 = 10。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提高我们的数学能力。
不断的练习和熟悉这些技巧,可以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口算10以内加减法技巧的学习和运用,我们能够更快地计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加减问题,为我们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这些技巧也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掌握口算10以内加减法技巧对我们的数学学习和个人发展非常有益。
幼儿10以内加减法

幼儿10以内加减法幼儿教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幼儿的学习中也尤为重要。
其中,10以内的加减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首要内容之一,对于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幼儿10以内加减法的教学方法和技巧。
一、教学方法1. 游戏教学法:幼儿喜欢玩耍和参与各种活动,通过游戏形式来教授10以内加减法可以调动幼儿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或操作小工具来进行游戏,让幼儿主动参与和解决问题。
2. 图形化教学法:在教学中使用生动形象的图形,如数字图案、计算棋盘或拼图等,将抽象的加减法问题转化为具体形象,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口算教学法:通过反复口算练习,让幼儿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律。
可以引导幼儿使用手指、计数器或者操作小球等工具来进行计算,帮助他们形成心算的能力。
二、教学技巧1. 分步教学:将加减法运算分为步骤,逐步引导幼儿理解和掌握。
首先教授加法,让幼儿通过拼接数字棋盘或者使用计数器进行计算;然后引入减法,通过拼图或者小球模型进行演示和练习。
2. 探索式学习: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让他们尝试解决并总结归纳规律。
3. 循序渐进:根据幼儿的学习能力和理解程度,逐步增加难度。
开始时可以从小到大的数字来进行计算,然后逐渐引入借位和进位,让幼儿逐渐掌握运算技巧和策略。
4. 多种练习形式:可以通过课堂练习、游戏活动、绘画作业和家庭作业等形式来巩固幼儿对10以内加减法的掌握程度。
多样化的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5. 实际应用:将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例如,可以通过购物、分组或者分配物品等情境,让幼儿应用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案例以下是一个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1. 准备:准备10个色彩鲜艳的小球和一个有10个格子的盒子。
妙招教孩子加减法窍门幼儿10以内加减法技巧

妙招教孩子加减法窍门幼儿10以内加减法技巧教孩子加减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幼儿来说,了解和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妙招和窍门,帮助幼儿轻松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一、使用具体物品辅助教学幼儿在初学加减法时,往往对抽象的数字概念不太熟悉,使用具体物品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
比如,使用小石子、玩具或者分配一些小块的食物(比如水果或糖果)作为加减法的具体对象,让幼儿通过数量的增减来模拟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同时,可以使用算盘或计数棒来辅助表示和计算,让幼儿通过触觉和视觉的感受来理解加减法。
二、使用图形表示加减法将加减法问题以图形的形式表示出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
可以使用图形卡片或者画图来表示问题,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来解答加减法问题。
比如,可以使用圆圈表示物体的数量,然后通过添加或者删减圆圈的方式来表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三、把数字变成角色扮演将数字变成角色,可以让幼儿更加有趣地学习加减法。
比如,可以给数字配上一个动物或者角色的名字,然后通过过程化的角色扮演来解决加减法问题。
比如,可以让数字1和数字2扮演相加的角色,然后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幼儿将1和2组合在一起,得出答案。
四、使用加减法游戏通过加减法游戏的方式来学习加减法,可以让幼儿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加减法游戏,比如,让幼儿通过扔骰子的方式来决定要加几个数,然后通过计数的方式得出答案。
或者可以使用卡片游戏,让幼儿通过抽取卡片来进行加减法运算。
通过游戏的方式,幼儿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加减法。
五、多练习,形成记忆和熟练度加减法的学习需要进行反复练习,通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帮助幼儿形成记忆和熟练度。
可以设计一些加减法练习题,比如,利用数颗豆子或者小物件来进行加减法计算,让幼儿反复计算和练习。
同时,可以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的一些场景中应用加减法,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或者将食物分配给朋友时计算每人的份额,这样可以巩固加减法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