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红色足迹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红色足迹

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红色足迹一、调研目的红色足迹是指革命先烈在革命斗争中留下的痕迹和足迹,是一种珍贵的历史遗迹。

通过对红色足迹的调研,可以加深对革命先烈的了解,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引导人民牢记历史,感悟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从而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当代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红色足迹的分布情况、保护状况以及对社会的意义,本次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是针对广大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其保护和利用的态度进行了调查。

实地走访则是选择了一些重要的红色足迹地点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包括红军长征路、革命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地。

三、调研结果1. 红色足迹的分布情况红色足迹遍布我国的广袤土地,这些足迹既包括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也包括红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留下的足迹。

在我国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找到一些重要的红色足迹地点。

例如,遵义会议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瓦窑堡、广安、血洒金沙江等地都是著名的红色足迹地点。

2. 红色足迹的保护状况在实地走访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红色足迹地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护,在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下,这些地点都有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例如,遵义会议会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等地都建有专门的纪念馆,对外开放,并加强了保护工作。

但也有部分红色足迹地点由于地理位置偏远、资金不足等原因,保护状况较差,急需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

3. 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广大群众对红色足迹的认知程度普遍较高,他们对红色足迹的保护和利用也表示了积极的态度。

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红色足迹是珍贵的历史遗产,应当得到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

同时,他们也表示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加大对红色足迹的宣传和保护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红色足迹的价值。

四、调研意义通过对红色足迹的调研,我们认识到红色足迹是革命历史的活教材,是激励人民奋发向前的精神宝库。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

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报告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遗迹宛如璀璨的明珠,见证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过的艰辛而光辉的历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我参加了一次以探寻红色遗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次实践活动的目的地是具体地点,这里保存着众多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红色遗迹。

我们的第一站是遗迹名称 1,它是一座古老的建筑,曾经是革命志士们秘密集会和策划行动的场所。

踏入这座建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那紧张而热烈的氛围。

陈旧的墙壁、古朴的桌椅,都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充满激情与热血的岁月。

接着,我们来到了遗迹名称 2。

这里展示着大量的历史文物和珍贵的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革命时期的艰苦斗争。

看着那些锈迹斑斑的武器、破旧的衣物,我的心中涌起一股对先辈们的崇敬之情。

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坚定地为了理想和信念而奋斗,这种精神令人动容。

在走访过程中,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一位当地的老党员_____。

他向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革命故事,让我们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说:“当年的斗争非常残酷,但大家都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国家的未来。

”他的话语朴实而真挚,让我们深受触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地认识到红色遗迹不仅仅是一座座建筑、一件件文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它们承载着革命先辈们的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部分红色遗迹由于年久失修,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一些遗迹周边的环境较差,影响了游客的参观体验。

此外,宣传力度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导致很多人对这些宝贵的历史资源知之甚少。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对红色遗迹的修缮和保护工作,确保其历史原貌得以保存。

其次,改善遗迹周边的环境,提升游客的参观舒适度。

同时,要加强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如网络、电视、报纸等,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遗迹的重要意义。

这次红色遗迹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收获颇丰。

寻访家乡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

寻访家乡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

寻访家乡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一、引言家乡是一座充满红色记忆的城市,曾经是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

为了了解家乡红色足迹的现状,我进行了一次社会调查。

本报告旨在呈现我对家乡红色足迹的寻访和调查结果,以期唤起人们对革命历史的关注和重视。

二、调查目的和方法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家乡红色足迹的现状,包括红色旧址、红色文化遗产以及红色教育等方面。

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200份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三、调查结果1. 红色旧址:在调查的红色旧址中,有60%的受访者表示曾经去过,其中90%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旧址对于了解家乡的革命历史非常重要。

然而,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对红色旧址了解不多,希望有更多的宣传和解说。

2. 红色文化遗产:在调查的红色文化遗产中,红色文物占据了绝大多数。

受访者普遍认为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认为这些文物的保护和展示还有待加强,希望政府能够加大投入和宣传力度。

3. 红色教育:在调查的红色教育方面,受访者普遍认为学校应该加强红色教育的力度。

有8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在学校中接受过红色教育,其中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这对于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红色基因非常重要。

四、问题与建议通过调查我发现,家乡红色足迹的保护和传承仍面临一些问题。

为了进一步挖掘红色资源的价值,我提出以下建议:1. 增加红色旧址的解说和宣传力度,提供更多的导览服务,增强游客的参观体验。

2. 加大对红色文物的保护和展示力度,举办更多的红色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3. 加强学校红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使红色教育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基因。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查,我对家乡红色足迹的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色旧址、红色文化遗产和红色教育是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和弘扬革命精神的重要载体。

我们应该加大对红色足迹的保护和传承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和铭记家乡的革命历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分析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分析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分析引言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回顾红色革命岁月中的英雄事迹和红色足迹成为了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探讨人们对于追寻红色足迹的态度和观点。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红色革命的意义以及它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目标对象是中国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居民。

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5%。

调查结果1. 红色足迹的重要性调查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追寻红色足迹对于理解和传承红色革命的精神非常重要。

这表明人们对于历史文化的关注和重视,认为红色足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追寻红色足迹的方式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阅读书籍和参观红色革命纪念地来追寻红色足迹。

这种方式被认为是最直接、有效的了解红色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的途径。

3. 红色足迹对社会的影响近70%的受访者认为,追寻红色足迹可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价值观。

这表明红色革命的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影响力,可以引导人们追求正义和公平。

4. 子女教育中的红色足迹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将红色革命历史作为重要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子女。

他们认为通过了解和追寻红色足迹,可以培养下一代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5. 红色足迹的争议性调查中也有一部分受访者对于追寻红色足迹持保留观点。

他们认为红色足迹的研究可能被政治利用,甚至误导社会观念。

这些观点提醒我们,在追寻红色足迹的过程中,需要正确对待历史和客观事实。

结论通过本次社会调查报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追寻红色足迹持支持、肯定的态度。

追寻红色足迹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和传承红色革命的精神,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追寻红色足迹可能存在的争议性,需要保持对历史和客观事实的正确理解。

只有以客观、全面的态度对待红色足迹,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革命的精神,在当代社会中推动正义和公平的发展。

红色足迹调研报告

红色足迹调研报告

红色足迹调研报告红色足迹调研报告一、引言红色足迹是指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场所或遗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红色足迹对旅游业的影响及其价值,为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选择了多个红色足迹地点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党的早期活动地、战斗纪念地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等。

随后,我们向参观者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红色足迹的认知和评价。

三、调研结果1.红色足迹的吸引力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红色足迹对旅游者来说具有很高的吸引力。

近半数的参观者选择前往红色足迹地点旅游是因为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同时也有人认为红色足迹可以提高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文化素养。

2.红色足迹的影响红色足迹对旅游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红色足迹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管理员、导游等旅游从业人员。

另一方面,红色足迹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和纪念品销售等。

3.红色足迹的保护和传承在问卷调查中,大部分参观者认为红色足迹的保护和传承十分重要。

他们希望相关部门拨款支持红色足迹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并建议开展更多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红色足迹的认知和了解。

四、结论与建议红色足迹是中国革命历史的宝贵遗产,对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支持红色足迹的修缮和保护工作;2.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为参观者提供更加丰富的体验;3.建立红色足迹联盟,加强红色足迹地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4.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和政策,确保红色足迹的管理与开发达到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红色足迹的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对旅游业的影响和价值。

只有加强保护和传承,我们才能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让红色足迹在旅游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结果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结果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结果一、调研背景红色足迹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深入调研、学习红色历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社会正能量,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展,而其实践成果也备受社会认可和好评。

因此,本次调研将重点关注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现状和成效,以期为更好地推动和发展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开展问卷调查、深入实地走访和实地观察等多种方式,坚持量化和定性相结合,以求对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三、调研结果1.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发现,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涉及的群体包括中小学生、青少年、社会志愿者、单位职工等多个群体,覆盖了大部分城市和乡村地区。

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形式多样,包括参观红色历史遗迹、参与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主题教育培训等多种形式。

总体来看,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良好,形式多样,受众广泛。

2.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评估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推动红色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弘扬红色精神、凝聚社会正能量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我们发现,许多参与者在参与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后,对红色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知,对党和国家的感情更加深厚,同时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此外,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也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团结和向心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尽管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第一,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在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参与群体和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有些地区的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开展。

第二,红色足迹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题和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创新,以激发更多的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3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2023大学生红色寻访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第一篇】7月21日,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小分队来到石家庄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参观学习,这是实践队“踏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系列活动的第一站。

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位于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内。

纪念馆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雕塑、声光电等多种表现形式,再现1919至1949年间,河北军民英勇斗争的革命史。

红日实践小分队成员对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进行了全面了解和学习,听取馆内工作人员的介绍并随机采访来参观的游客。

82岁高龄的老党员吕佃霞和儿子恰好来纪念馆参观,她的五个儿子中有三个在部队,其中一个曾担任团长。

她向实践队同学回忆起当年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依然难掩热泪。

在纪念馆担任安保工作的一位55岁的老大爷,以及84岁的一位轮椅老奶奶分别给同学们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和家庭生活,感慨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

参观华北革命战争纪念馆的实践活动圆满成功,生命科学学院红日实践队在此次实践活动中深刻领悟了抗日战争的悲壮,同样也为华北地区为抗日反法西斯战争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而感到无比自豪。

7月16日,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我心飞翔”小分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活动。

此次活动的主题为“追寻红色足迹,发扬革命精神”。

紧扣实践主题,小分队全体成员于7月16、17日对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进行认真地参观与学习,从中收获颇丰。

华北军区烈士陵园位于石家庄,于1953年竣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布局严谨,东西对称、层次分明,更有苍松翠柏陪衬,显得气势雄伟、庄严肃穆。

其中的主要建筑有:烈士纪念碑、铭碑堂、烈士纪念馆、烈士纪念堂、革命文物厅、白求恩大夫陵墓和“白求恩纪念馆”、董振堂、赵博生纪念碑亭等。

为表达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与感激,弘扬大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小分队的队员在参观完毕后,主动向相关的工作人员要求,参加到义务劳动之中。

因石家庄刚刚下过雨,陵园的甬道上有很多落叶。

小分队队员借来扫帚,认真进行打扫,希望烈士的安息之地保持干净、整洁。

寻访红色事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寻访红色事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寻访红色事迹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红色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以红色事迹为契机,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展了寻访红色事迹的调研活动,旨在深入了解红色事迹在当下社会的意义和影响,为弘扬正能量、传承红色基因、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调研目的和意义1.调研红色事迹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2.探讨红色事迹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地;3.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青年提供正面引导和榜样示范。

三、调研方法和过程1.文献调研:通过阅读相关文献,了解红色事迹的历史渊源和现状发展情况;2.走访调查:前往红色事迹所在地,实地寻访并深入交流,了解当地民众对红色事迹的认知和评价;3.网络调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收集社会各界对红色事迹的看法和意见。

四、调研结果与分析1.红色事迹的现状和特点在全国范围内,红色事迹广泛存在。

其中包括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模范典型的先进事迹、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先进群体等。

红色事迹既有历史悠久的传统,也有当代生动的典范,其特点主要表现在时代性、典型性和感染力。

2.红色事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红色事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和奋斗精神。

这些事迹激励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

在当下社会,红色事迹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激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和感染。

3.红色事迹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和意义红色事迹是社会主义精神的丰富表达,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

这些事迹鼓舞人心、激励斗志,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的楷模和先进典范。

通过深入挖掘和宣传这些事迹,可以有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地,促进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文明进步。

五、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红色事迹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既有红色事迹的丰富传统,也有当代先进典型的生动实践,广大人民群众对红色事迹有积极的认同和感染;基于以上结论,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红色事迹的深入挖掘和生动宣传,激发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同和践行意识;2.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弘扬红色事迹的正面价值,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落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追寻红色足迹,社会调查报告
追寻红色足迹,西柏坡寒假调查报告
为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我利用寒假时间,于2月17日至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西柏坡村进行了为期2天的寒假社会调查活动。

随着十八大的深入落实,红色旅游正在进一步升温。

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红色旅游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走红色线路,看红色经典,游走在英雄的家乡,或者属于他们的战场,让游客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因而,值此十八大之际,我决心重走红军路,探访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壮丽辉煌的九十年,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独立、解放、幸福和富强。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中部,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

1948年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来到西柏坡与中央工委汇合,西柏坡成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

在这里,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战略决战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宏伟的蓝图。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我通过参观、学习、调查直观地感受和学习“西柏坡精神”的真谛。

走进当年用中央机关伙房临时改成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人人表情凝重,仿佛听到了毛泽东告诫全党的巨人般的声音: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

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这一系列革命实践活动,奠定和培育了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个务必”又是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孕育、发展形成的,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有机传承。

“两
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党的政治本色,是保证我党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

通过参观伟人的工作和生活细节,使自己深刻认识到了西柏坡精神的弥足珍贵:无论时代发生怎样的变迁,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我们党永葆政治本色、永葆青春活力的根本所在,是我们各项事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重要力量之源,更是我们青年人应该切身实践的准则和优良作风。

这里是一代伟人和今人的无声交流,对我们当代大学生具有思想启迪和情感凝聚作用。

那个时代的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华儿女通过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创立了一座座精神丰碑,培育了优良的革命传统。

我觉得要加强大学生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熟知党的光荣历史,理解和懂得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的作风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上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使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代代相传。

我还记得胡锦涛总书记说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些话正是强调了要加强大学生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教育。

作为当代军校大学生,我们要用革命历史、崇高精神和优良传统感召,提高自身素质、文化和心理的发展。

激励和引导我们成长成才。

红色旅游的多重效应:
1.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
红色旅游的根本意义在于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众,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激励和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民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在当前人们的出游过程中,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2.红色旅游的保护作用
过去由于观念滞后,旅游、文化意识淡薄,红色文物保护工作相当薄弱,许多遗址、旧居等革命文物还没有得到有力保护,并且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往往散见于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加以发掘、保护和很好地利用,这就造成了文物资源的浪费和消失,有的甚至受到极大的人为破坏。

红色旅游要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须深入挖掘红色文物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充实宣传教育内容才能永葆青春,实现可持续发展,因
此,发展红色旅游,加强红色文物保护,两者并行不悖,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革命文物是发展红色旅游的基础和前提,发展旅游产业,改善参观环境,配套服务设施是使红色文物充分发挥效益的根本保证。

红色旅游建设的过程,同样是革命纪念文物的征集过程、研究过程和保存的过程。

做好红色文物的登记、注册、入藏和保管,为红色旅游提供文物基础,有了更多的文物展品,陈列展览才有历史感,红色旅游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3.红色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红色旅游资源的存在和近些年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为老区经济发展创造新的契机,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所以,在我们看来,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程,一方面使红色旅游资源和农村相结合,使红色旅游资源人文化、普及化;另一方面以红色旅游的发展来带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通过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使红色旅游资源和农业、绿色食品加工业、养殖业相结合同时以红色旅游业为带动力量,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着手发展红色旅游,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以达到推进农产品加工、制造创新,尤其是绿色食品产业加工以及当地养殖业的发展。

以西柏坡以及周围地区为例,当地主要是以红色旅游的发展来带动和扩展非农产业。

例如绿色食品加工业,养殖业。

这样不仅促进地区乡镇
简单的图片和物品展示阶段,展示的内容雷同,形式单调,各景区之间的风格差异较小,这些都制约着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产业做强做大的关键是什么?如何让中国的红色经典“复活”?这些成为摆在红色产业振兴面前的难题。

创新,是红色旅游得以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条件。

例如,让游客亲身体验,加强互动性,这是吸引游客的一个关键,河北邯郸举办的“红色之旅——当一天八路军”收到了热情参与,穿八路军衣,吃八路军饭,走八路军路,唱八路军哥等在内的一系列活动内容,使游客能够亲身体验老一辈革命家生活战斗的场景,游客热情高涨。

再比如,结合“红歌会”的形式来加强娱乐性。

以“红色旅游·红歌嘹亮”为主题的红歌会在重庆、江西、安徽等地相继举办。

西柏坡、井冈山、延安、遵义等红色旅游景区搭建红色舞台,为游客排演红色节目,如“延安保卫战”、“井冈山”等实景演出,互动性强,深受游客喜爱。

2.红色旅游中存在的几点不足
(1)部分景区交通建设不够完善;(2)景区外场地管理较差,较多无组织纪律的摊位,间接影响环境和交通的畅通;(3)、供游客休息场所建设太少,太多游客无纪律性在路边休息;(4)为游客提供服务不够完善;(例如:旅游车,公交车站引导指挥人员)(5)游客旅游活动单调,在以参观形式为主的基础上,缺乏文化活动,精神教育活动;(6)有
些景区接待能力还不够高,有游客拥挤情况。

关于红色旅游的感悟
作为军校大学生,我沿着革命先烈的足迹,感受当年他们挥斥方遒、坚毅顽强的精神品质,我们从中感悟到了很多,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在敌人的威逼利诱下,他们凭借什么取得了战胜“强大”的敌人,最终取得这伟大的胜利?这是一种朴素的阶级情感,一种坚毅执着的信念,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

因此,现如今我们必须更好地传承这种精神,使我们党更加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军校的这几年,我们流下了很多辛勤的汗水,比别人付出的要更多,我们肩负着建设新时期新阶段信息化军队的光荣使命,是信息化军队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祖国的发展离不开我们的辛勤努力,军队的未来也要靠我们去拼搏,让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道路上,坚定信念,团结奋进,奋力拼搏,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建设一个更加繁荣富强的祖国!
李龙
二〇一四年二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