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初步第二章 设计中的心理和审美
景观设计初步心得体会

景观设计初步心得体会作为一个初入景观设计行业的新人,我对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和热情。
在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中,我逐渐对景观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的初步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首先,我觉得景观设计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涉及到建筑、园林、城市规划、环境艺术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需要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学习建筑学、植物学、地质学等相关专业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磨炼,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景观设计师。
其次,我觉得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学科。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需要综合考虑客户的需求、场地的特点、环境的影响、社会的文化背景等多个因素,才能够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并且具有美感的作品。
同时,我也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如CAD、PS、SU等设计软件,以及绘画、模型制作等手工艺技术,来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并向客户、团队成员呈现出设计方案。
由此可见,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很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学科,需要不断地综合运用各种资源,才能够完成一项成功的设计。
再次,我认为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深入调研和理解的学科。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需要深入到设计场地的实际环境中,了解周围的地形地势、土壤情况、气候特点等自然因素,同时也需要深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中,了解特定地域的文化传统、社会活动等文化因素,还要了解当地的法规政策、经济状况、市场需求等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
只有对这些因素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够设计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作品。
同时,我也需要不断地参观、学习其他优秀的作品,汲取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实践经验,来丰富自己的设计思想和视野。
最后,我觉得景观设计是一门需要不断创新和实践的学科。
在设计工作中,我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设计问题,需要不断地寻求新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不断地挑战自己,不断地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手段。
景观设计心理学分析

心理·关系
在设计思考过程中, 我们曾形成过这种经验。 那就是设计的景观与人 的联系往往比景观本身 更为重要。以一颗树为 线索,对人来说一颗看 不见或者容易被忽略的 树就等于不存在。更具 体一点,远处山坡上的 一颗开花的观赏树对游 人来说也只是某时某地 的一个标记,当人们爬 上山坡去接近那棵树, 并看清楚开花的这棵树 是一颗合欢树,便开始产生丰富的联想,想去摘一朵花,闻一闻它的芳香。春天 的午后,人们愿意在树下小憩片刻;盛夏的傍晚,人们愿意在高大的树荫下乘凉。 于是,这棵树又有了新的内涵,树还是那棵树,但因为人们跟它的联系不同,所 感受的就不同,不同的人又有不同的感受,这就是心理。
意境与心理学
在现代社会里,园林景观仅仅局 限于实用功能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 须是美的、动人的、令人愉悦的,必 须满足人的审美需求以及人们对美好 事物热爱的心理需求。当人类在实用 功能上的需求满足了以后,就会提升 其需求层次的高度,即精神层次的需 求。营造具有意境美的景观环境就应 运而生了。
植物与心理学
空间与心理学
正如人需要私密空间一样, 有时候人类也需要自由开阔的 公共空间。环境心理学家曾提 出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 概念,园林景观中公共空间和 私密空间的界定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广场要设置冠荫树, 公园草坪要尽量开放,草坪不 能一览无余等等。这些设计思 路都是倾向于使人相对聚集, 促进心理感受。私密性可以理 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 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性空 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 处,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 环境。或者反映个人在人群中 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
视野与心理学
视野开阔:空旷 广袤 自由 灵活
视野狭小:紧促 压力 沉寂 热闹
人文历史与心理学学
中国家居文化浓重而厚烈,对居住环境美好的向往心理需求能让其感到踏 实,利用地形的特点,因势利导,创造一个吉祥、和谐的设计概念,更容易 说服甲方从心理上接受。(也是一种心理需要)
谈审美心理距离与建筑景观设计方案

谈审美心理距离与建筑景观设计-旅游管理谈审美心理距离与建筑景观设计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距离”,对象对于主体才有可能是美的。
无论是艺术还是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重要的,这也给了我们较大的启发,如何在进行建筑景观设计时将审美心理距离的优势充分融入其中。
审美;心理距离;建筑;景观设计一、距离的含义第一,指狭义上的距离,即空间距离。
在特定的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要善于与审美客体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
第二,指时间距离。
即审美主体在欣赏审美对象时,存在着一定的时间间距。
时间距离是美的塑造者。
第三是指艺术与生活的距离。
艺术与审美虽然源于生活,,但它绝不等同于生活。
艺术之所以成为艺术,审美之所以成其为审美,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距离感的存在。
第四是指心理距离或审美距离,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这层意义上使用的“距离”的基本含义是: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对其所知觉的事物应保持一定的间距,避免自身主观愿望和其它情感的介入,对事物保持纯粹的观审”。
布洛在其《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作了如下清楚的交代:“它(指距离)有其否定的、抑制性的一面——摒弃了事物实际的一面,也摒弃了我们对待这些事物的实际态度。
二、审美心理距离的内容布洛提出来的心理距离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说就是在审美活动中,只有当主体和对象之间保持一种恰当的“心理距离”,对象对于主体才有可能是美的。
布洛是强调只有主体和对象(客体)之间没有利害关系时,主体才有可能产生审美愉快。
就是康德所说的“无利害而生愉快”,就是“超功利”。
有了距离,我们就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慢慢观赏和评价。
《破门而入》中提到:即使是我们自己遭遇的灾难、痛苦、恐惧、不幸,但在事后,有时也可把它当作审美对象来看待。
因为这时你和那恐怖的事件有了距离。
首先是时间距离——那是过去的事情。
其次是有了空间距离——你已经不在现场。
最重要的是,有了心理距离——你已经不害怕。
景观设计的心理学与实践研究

景观设计的心理学与实践研究第一章景观设计概述景观设计是一种融合了地形、植物、建筑、水体等多种元素的设计形式。
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美丽、舒适、实用的空间环境。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时间、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它与心理学紧密相关,因为它影响了人们的情感、思维、健康和行为,是人类与大自然相互作用的重要体现。
本文将通过对景观设计心理学和实践研究进行探讨,希望对景观设计中的心理学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第二章心理学与景观设计2.1 景观设计对人的心理影响景观设计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广泛且深远的。
景观设计不仅是对视觉的刺激,也可以影响人们的情感、思维和行为。
景观设计的美感和感官体验会激发人们的积极情绪,提升人们的情感体验。
而不良的景观设计则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和压力。
除此之外,景观设计所提供的环境设置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动机。
例如,公园和广场的布局和设施会影响人们的使用频率和持续时间,而适宜的景观设计则可以刺激人们的创造力和正向行为。
2.2 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在空间中的各种行为和需求,采用适当的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符合这些需求。
心理学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人性化设计景观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人的行为模式和需求,并根据这些需要来设计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区。
人性化的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容易地适应空间,并具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b.空间心理学空间心理学是指人类对空间的感知与领悟过程。
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类在空间中的感知和心理反应,从而设计出更符合人的需要和喜好的空间环境。
c.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可以帮助景观设计师选择适合场所的颜色方案,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情绪和感官体验。
色彩结构、设计和组织的恰当应用可以帮助创造出优美、健康和有趣的空间环境。
d.人际交往心理学景观设计中的人际交往心理学主要是关于人们如何在一个空间环境中与其他人交流。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类社交行为的本质,并在设计中考虑到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心理与感知

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人类心理与感知景观建筑是以自然和人工要素为基础,创建出具有美感和功能性的公共环境的设计形式。
其设计目的不仅在于提供绿色空间及休闲娱乐场所,更在于创造出能够带给人们美好感受的公共环境。
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深入探究人类的心理以及如何构建一个能够让人类感知到美好的景观环境。
一、心理学与景观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关注的是人类的感受和体验。
而要设计好一个能够产生美好感受的景观环境,就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模式。
运用心理学对景观环境进行分析和评估,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创造出一个让人舒适、愉悦和感觉安全的场所所需要的要素。
一般来说,人类对颜色、形状、空间感和质感都有明显的反应。
其中,颜色对于人类心理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在景观设计中。
研究表明,在不同的文化和背景下,颜色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和反应。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使用颜色时的文化差异和背景差异。
其次,形状和空间感在景观设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类在感知空间时,一般会根据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其距离和位置。
在景观设计中,可以通过障碍物的大小和位置以及景观布局来达到不同的空间效果,从而影响人类的感知。
而在创造空间感时,纹理和质感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增强人们对于景观的体验。
二、美好感受与景观建筑设计景观建筑设计旨在营造美好的环境,而对于人类来说,美好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美好感受不仅能够增加人类的快乐感,还能够降低焦虑和压力感。
因此,景观建筑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类的感知和需要,以确保创造出的环境具有美好感受。
一个能够创造出美好感受的景观环境,通常需要具备以下要素:1.易于导航:景观中的路线设计应该清晰易懂,方便人们快速找到他们想去的位置。
2.独特性:景观设计中应该有独特的元素和特点,以区别于其他地方。
3.舒适度:景观中的空间布置、家具摆设、照明等问题应该得到充分考虑,以创造一个愉快、舒适的场所。
4.互动性:景观环境可以与人进行互动,人们可以在里面玩耍、放松、思考等,具有娱乐和互动性质。
论景观设计吸引注意的视觉心理

论景观设计吸引注意的视觉心理景观设计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公共和私人空间的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人们利用各种技能来创造一个愉悦的环境。
其中,视觉心理因素在景观设计的吸引注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景观设计吸引注意的视觉心理原理。
一、色彩色彩是许多景观设计师使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视觉心理因素。
色彩可以帮助设计师传达信息、激发情感体验以及吸引注意。
色彩的基本类型有三种:原色、二次色和三次色。
原色是红、黄、蓝这三种湛蓝的基本颜色。
二次色是通过将原色混合而成的颜色,比如橙色、紫色和绿色。
三次色是由原色和二次色混合而成的颜色。
不同颜色对人类的感受各不相同。
例如,红色通常被认为与温暖和激情相关联,可以创造出积极的氛围。
黄色通常与太阳、温暖、带有轻松和欢乐的感觉相关联。
绿色则与自然、成长、治疗和节制等等事物相关。
色彩在距离和频率上的变化,也会对人类产生不同效果。
比如紫色代表神秘、自由和威严;蓝色代表深思熟虑和平静;而黑色代表神秘和严肃。
在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常会选择一种或多种颜色来传达信息和吸引注意。
色彩的质量和数量将影响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和评价。
二、对称与非对称对称和非对称是景观设计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对称可以分为轴对称和中心对称。
轴对称是指通过一条轴将设计元素分为两个相反的部分,两个部分每个元素的形状、大小和位置都相同。
中心对称是指将元素放在中心点周围对称分布。
在设计上,对称通常被认为是更加稳定、经典和平衡的方式,而非对称则会产生更多的活力和动感。
设计师可以根据需求选择对称或非对称来传达信息和吸引注意。
三、形状和比例形状是景观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的视觉心理元素。
形状可以用来创造空间的感受,例如,圆形可以创造柔和和温和的感受,而方形则可以创造快速和直接的感受。
比例和形状紧密相关,因为比例和比例变化会影响形状的感受。
例如,设计师可以利用小规模的圆形元素来创造柔和、温馨的空间,而利用大规模的方形元素来创造强烈、直接的空间感受。
景观设计心理学分析

7
实用性与心理学
古代的庭院最初就 是经济实用的果树园或 菜囿,现代人虽然不一 定在延续这种传统的庭 园营造模式,但是产生 了新的实用景观营造手 段,如营造花架、果架 等既具有实用功能又具 有审美功能的景观,更 有懂得精致生活的人, 在庭院中自己动手园艺 操作,既可增添生活的 乐趣,又可观赏到硕果 满园的风光,获得心理 上的满足感和充实感。
4
空间与心理学
正如人需要私密空间一样, 有时候人类也需要自由开阔的 公共空间。环境心理学家曾提 出社会向心与社会离心的空间 概念,园林景观中公共空间和 私密空间的界定也是一个相对 的概念。广场要设置冠荫树, 公园草坪要尽量开放,草坪不 能一览无余等等。这些设计思 路都是倾向于使人相对聚集, 促进心理感受。私密性可以理 解为个人对空间可以接近程度 的选择性控制。人对私密性空 间的选择可以表现为一个人独 处,希望按照自己的愿望支配 环境。或者反映个人在人群中 不求闻达,隐姓埋名的倾向。
设计心理学案例分析
以鄂东南某农村景观规划为例 郑国华
精选课件
1
心理·关系
精选课件
在园林景观设 计过程中,无论是 布置一座假山或是 一个植物空间的布 局,都存在诸多的 心理学因素需要考 虑,不仅要考虑他 们的空间位置关系, 还要考虑与他有关 的人的关系,设计 师通过一系列关系 的设计来充分展示 物体最吸引人的特 征,从而控制人对 物:空旷 广袤 自由 灵活
视野狭小:紧促 压力 沉寂 热闹
精选课件
6
人文历史与心理学学
中国家居文化浓重而厚烈,对居住环境美好的向往心理需求能让其感 到踏实,利用地形的特点,因势利导,创造一个吉祥、和谐的设计概念,更 容易说服甲方从心理上接受。(也是一种心理需要)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

浅析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景观设计是一门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艺术的学科,它着眼于创造出适宜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环境心理学则是研究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关注人们对环境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以及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将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景观设计中,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创造出更舒适、宜人的景观空间。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景观设计中的环境心理学进行浅析。
一、色彩与情绪在景观设计中,色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情绪和心理体验。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绪反应,比如红色会激发人们的兴奋和热情,蓝色则会让人感到宁静和平静。
在景观设计中,根据设计的目的和场所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公园或休闲区的设计中,可以选择绿色和蓝色等让人感到舒适和放松的颜色,而在商业区或娱乐区的设计中,可以运用红色和橙色等能够刺激人们情绪的颜色,以吸引人们的注意。
二、空间布局与行为景观设计中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环境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的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空间布局会引导人们产生不同的行为方式。
比如在公共广场的设计中,采用开放式的布局会促使人们进行集体活动或休闲娱乐,而在文化广场或景点的设计中,可以采用错落有致的布局来引导人们进行探索和观赏。
在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们的行为需求,合理布局空间,创造出符合人们行为习惯的环境。
三、自然要素与注意力恢复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处于高度紧张和压力之下,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让人们的注意力消耗殆尽。
然而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如绿色植物、清澈湖水等,能够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和减轻压力。
环境心理学研究表明,自然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对人们的心理疲劳有着显著的恢复作用,能够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在景观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以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渴望,帮助人们恢复注意力,减轻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雁塔
(3)韵律
自由韵律
表现的是相近似形态之间的连续组合 与变化,形成更加丰富多彩的整体形 象。常用于流动的花带、铺地、墙面 等设计中
交替韵律
两种或多种要素重复出现,大和小、宽和窄、横和纵、起和伏、 点线面等各种空间变化交替、使空间更加丰富
6、多样统一 (一)同一 形状和尺寸相协调
(3)重点 要素在空间的位置
2、均衡 景观环境中均衡主要指景观实体和空间在体量和形态上达到力的平衡与稳定 (1)取得均衡的方法,形与形的均衡可通过调整位置、大小、色彩对比等方式取得。 需要明确强调均衡中心,以避免视线紊乱和不确定。
(2)均衡的类型
对称式均衡:可以马上给人一种安定的均衡感,容易显示出宁静和稳定的平衡状态,重点 一般在轴线上。对称是建立视觉秩序性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手段,运用得当可以创造出一 个布局严谨、形式工整的景观环境。
尺寸的重复:广场、路边灯距、各种景观建筑的柱间、跨距尺寸。
重复创造一种运动感和方向感,人们会在这些形式的暗示下在空间穿行,形成愉快和连 续的趣味。
尽端要出现某种重要的巨大的和使人激动的事物在思想上有所准备
陵园入口的拱门上用德俄文刻 着: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捐躯 的烈士永垂不朽
大道尽头,屹立着陵园主体,巨型战士雕像,一手抱着儿童,一手持剑斩断纳粹十字
非对称中心更需要强调均衡中心,若不标定,常会导致视觉上的混乱和散漫。
3、比例 (1)黄金分割比
4、尺度
5、节奏 (1)重复 形状的重复,如树木、花坛、 草坛、水池、花架、光线和阴影。
座椅、灯具、园桥、汀步等环境 设施及其组合形式的重复运用, 设置包括肌理。
景观环境中需要突出和强调的部 位常用这种方法增强感染力,加 深对形式和丰富性的认识
第二章 设计中的心理和审美
第一节 视知觉与设计 一、单纯化原理 形的要素变化越小,数量越少,越容易认识把握,人们往往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比较偏爱
复杂的体,人们倾向于将它们分解为简单的形和构造去理解,要尽量从简单的形体出发去 构造作品。
第二节 设计形态与人的心理感受
第三节 形式美的基本法则 一、以秩序为原理的构成法则 1、对称(和亚对称)
新奥尔良市意大利广场中心部分开敞, 一侧有祭台,祭台两侧有数条弧形的 由柱子与檐部组成的单片“柱廊”, 前后错落,高低不等。这些“柱廊” 上的柱子分别采用不同的罗马柱式, 祭台带有拱券,下部台阶呈不规则形, 前面有一片浅水池,池中是石块组成 的意大利地图模型。新奥尔良市的意 裔居民多源自西西里岛,整个广场就 以地图模型, 一系列弧形的墙面,高 高低低地排列着。这些作品的中央是 一个高大的拱门,拱门背后还有一个 小的拱门,拱门两侧是弧形的廓子。 作品广泛的采用了后现代主义代表的 “拼贴”手法,将各种古典柱式加以 引用和变形,将作品的柱子、柱头、 拱门、额枋各部分都漆上光亮的颜色, 赫色、黄色或者橙红色,还有些柱子 或柱头是用闪亮的不锈钢包裹起来的。 喷泉的水在层层叠叠的广场地面上倾 泻奔流着,,额枋底下有时也 有水流 喷射而出,形成一个个流动的水柱。 晚上,这些建筑又亮起了蓝色或橙色 的霓虹灯,同时喷泉停止了喷射,所 有的水全部流入中央的水池。水池中 有一个 由卵石、板石和大理石砌成的 岛屿,岛屿的形状很明显,就是一幅 意大利地图。
环境空间中有一个中心点,构成要素和部件围绕中心点布置,形成一种向心的构图方式。
非对称均衡
非对称的均衡设计准则逐渐取代了对称均衡的设计准则,成为设计师们在设计时间中的刻 意追求。它们更具有视觉能动性和主动性,处于动态和变化之中,充满生机和活力,比对 称的形式更加灵活,能满足不同功能、空间和场合的各种条件,使景观环境在均衡中具有 动感。
入口通向纪念碑的大道,左右两侧各有8座石雕,代表卫国战争时期16个加盟共和国
环绕塔底基座的铁花环链
(2)渐变 从小到大的递增渐变 含有一种由小到大的运动感
这座喷泉建在“迪拜塔”旁边面积为 30英亩的迪拜塔人工湖上,喷泉从人 工湖吸水喷入高空后再落入湖中,一 次喷出的水量多达2.2万加仑,喷射的 水柱最高达490英尺(约合149米), 这一高度比一座50层的大楼还要高, 喷泉的长度相当于两个足球场。